CN113088226A -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8226A
CN113088226A CN202110378878.9A CN202110378878A CN113088226A CN 113088226 A CN113088226 A CN 113088226A CN 202110378878 A CN202110378878 A CN 202110378878A CN 113088226 A CN113088226 A CN 113088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agent
percent
antiviral
epoxy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88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全涛
李应林
庹斌峰
游军
陈天有
余海斌
徐祖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w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w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w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w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88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82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8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82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2%~80%;双酚F型环氧树脂3%~8%;苯甲醇3%~8%;活性稀释剂3%~8%;气相白炭黑4%~10%;消泡剂0.3%~0.6%;增稠剂0.3%~0.6%;功能助剂0.3%~0.6%;紫外线吸收剂0.1%~0.2%;抗氧剂0.3%~0.6%;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0%~85%;苯甲醇18%~30%;消泡剂0.3%~0.6%;气相白炭黑4%~10%;功能助剂0.3%~0.6%;止流剂1%~2%;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本发明供了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不含有酚类组分,安全可靠,施工后反应迅速,性质稳定,长久不变色;同时添加有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施工后的产品具有很好的抗病毒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粘胶剂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美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房屋装修过程中,有很多业主会选择用瓷砖铺地面和墙面,装修效果也非常大气。在铺瓷砖过程中,相邻的瓷砖之间需要留有缝隙,以前施工过程中,会在缝隙中填上石膏粉等材料,但时间长了容易松散脱落、积攒污渍;现在越来越多的使用美缝剂进行填充,填充美缝剂之后更加美观且可以长久稳定。
一般的美缝剂主要由环氧树脂和颜料组成,用于瓷砖、马赛克、石材等缝隙梅花,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完成后不含挥发性毒物,同时表面光洁易于擦洗,用途广泛。
双组份美缝剂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使用时,将A组分和B组分挤入到混合管中进行混合,再从混合管中挤出进行施工。但目前的美缝剂功能还比较局限,还缺少抗病毒功能的美缝剂,因此一些潮湿角落处的美缝剂上非常容易滋生病毒,同时感染人士手摸到后也容易残留病毒在美缝剂表面。
因此,基于以上还存在的一些缺陷,本申请对现有技术中的美缝剂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不含有酚类组分,安全可靠,施工后反应迅速,性质稳定,长久不变色;同时添加有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施工后的产品具有很好的抗病毒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2%~80%;双酚F型环氧树脂3%~8%;苯甲醇3%~8%;活性稀释剂3%~8%;气相白炭黑4%~10%;消泡剂0.3%~0.6%;增稠剂0.3%~0.6%;功能助剂0.3%~0.6%;紫外线吸收剂0.1%~0.2%;抗氧剂0.3%~0.6%;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0%~85%;苯甲醇18%~30%;消泡剂0.3%~0.6%;气相白炭黑4%~10%;功能助剂0.3%~0.6%;止流剂1%~2%;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
作为优选,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6%;双酚F型环氧树脂6%;苯甲醇6%;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1%。
作为优选,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8%;苯甲醇2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
本申请中的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A组分体系中稳定性高,不会产生结晶颗粒,抗黄变能力强,B组分体系稳定性高,同时在A组分和B组分中都添加了特定配比的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使产品具有很好抗病毒能力,作为美缝剂使用时,填充成型后的美缝剂表面抗病毒能力强。
本申请中的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制备A组分;S200:制备B组分;其中,制备A组分包括以下步骤:S110:在反应釜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20:向反应釜中加入双酚F型环氧树脂,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30:向反应釜中加入苯甲醇和活性稀释剂,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40:向反应釜中加入气相白炭黑、消泡剂、增稠剂和功能助剂,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50:向反应釜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和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60:停止搅拌后静置至室温,得到A组分;其中,制备B组分包括以下步骤:S210:在反应釜中加入改性胺固化剂和苯甲醇,45~60℃加热,搅拌15~20分钟;S220:向反应釜中加入气相白炭黑、消泡剂和功能助剂,45~60℃加热,搅拌15~20分钟;S230:向反应釜中加入止流剂和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240:停止搅拌后静置至室温,得到B组分。
具体的,该制备方法中,所述A组分制备过程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数如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72%~80%;双酚F型环氧树脂3%~8%;苯甲醇3%~8%;活性稀释剂3%~8%;气相白炭黑4%~10%;消泡剂0.3%~0.6%;增稠剂0.3%~0.6%;功能助剂0.3%~0.6%;紫外线吸收剂0.1%~0.2%;抗氧剂0.3%~0.6%;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所述B组分制备过程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数如下:改性胺固化剂70%~85%;;苯甲醇18%~30%;消泡剂0.3%~0.6%;气相白炭黑4%~10%;功能助剂0.3%~0.6%;止流剂1%~2%;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
本申请中的制备方法中,A组分和B组分独立制备,优化了反应温度和物料添加顺序,使所制备的组分产品性质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供了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不含有酚类组分,安全可靠,施工后反应迅速,性质稳定,长久不变色;同时添加有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施工后的产品具有很好的抗病毒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中的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2%~80%;双酚F型环氧树脂3%~8%;苯甲醇3%~8%;活性稀释剂3%~8%;气相白炭黑4%~10%;消泡剂0.3%~0.6%;增稠剂0.3%~0.6%;功能助剂0.3%~0.6%;紫外线吸收剂0.1%~0.2%;抗氧剂0.3%~0.6%;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0%~85%;;苯甲醇18%~30%;消泡剂0.3%~0.6%;气相白炭黑4%~10%;功能助剂0.3%~0.6%;止流剂1%~2%;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
以下为本申请中的具体实施例及制备方法。
实施例一: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先制备A组分:制备A组分包括以下步骤:S110:在反应釜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72%,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20:向反应釜中加入双酚F型环氧树脂8%,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30:向反应釜中加入苯甲醇3%和活性稀释剂8%,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40:向反应釜中加入气相白炭黑4%、消泡剂0.6%、增稠剂0.6%和功能助剂0.6%,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50:向反应釜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0.1%、抗氧剂0.3%和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160:停止搅拌后静置至室温,得到A组分。
再制备B组分:S210:在反应釜中加入改性胺固化剂75%和苯甲醇30%,45~60℃加热,搅拌15~20分钟;S220:向反应釜中加入气相白炭黑4%、消泡剂0.6%和功能助剂0.3%,45~60℃加热,搅拌15~20分钟;S230:向反应釜中加入止流剂2%和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S240:停止搅拌后静置至室温,得到B组分。
实施例二: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实施例二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制备过程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数如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80%;双酚F型环氧树脂3%;苯甲醇8%;活性稀释剂3%;气相白炭黑10%;消泡剂0.3%;增稠剂0.3%;功能助剂0.3%;紫外线吸收剂0.2%;抗氧剂0.3%;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5%。所述B组分制备过程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数如下:改性胺固化剂85%;苯甲醇18%;消泡剂0.3%;气相白炭黑10%;功能助剂0.6%;止流剂1%;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5%。
实施例三: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实施例三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6%;双酚F型环氧树脂6%;苯甲醇6%;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1%。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80%;苯甲醇2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
实施例四: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实施例四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6%;双酚F型环氧树脂6%;苯甲醇6%;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5%;二氧化硅气凝胶3%。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8%;苯甲醇2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5%;二氧化硅气凝胶3%。
实施例五: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实施例五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6%;双酚F型环氧树脂6%;苯甲醇6%;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3%。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8%;苯甲醇2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3%。
对比例一: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对比例一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60%;双酚F型环氧树脂23%;苯甲醇5%;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8%;苯甲醇2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
对比例二: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对比例二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45%;双酚F型环氧树脂40%;苯甲醇5%;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0%;苯甲醇2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
对比例三: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对比例三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2%;双酚F型环氧树脂0%;苯甲醇5%;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45%;苯甲醇2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
对比例四: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对比例四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6%;双酚F型环氧树脂6%;苯甲醇6%;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9%。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8%;苯甲醇2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2%。
对比例五: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对比例五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6%;双酚F型环氧树脂6%;苯甲醇1%;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8%;苯甲醇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
对比例六: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以下组分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包括制备A组分和制备B组分,制备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对比例六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76%;双酚F型环氧树脂6%;苯甲醇10%;活性稀释剂6%;气相白炭黑7%;消泡剂0.5%;增稠剂0.4%;功能助剂0.5%;紫外线吸收剂0.16%;抗氧剂0.4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改性胺固化剂75%;苯甲醇35%;消泡剂0.5%;气相白炭黑7%;功能助剂0.4%;止流剂1.5%;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
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
(1)A组分中: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市售购得,其为主要组分;双酚F型环氧树脂为市售购得,其特定配比添加到体系中能够降低体系结晶,避免组分中产生颗粒;苯甲醇为市售购得,其作为稀释剂添加到体系中,用于调控A组分的粘稠度;活性稀释剂为市售购得的692型环氧活性稀释剂,其特定比例添加可增强环氧树脂体系的韧性,且保持良好的耐热性;气相白炭黑为市售购得的K200型气相白炭黑,添加到体系中用于增加触变性;消泡剂为市售购得的BYK530消泡剂;增稠剂为市售购得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于调控体系粘稠度;功能助剂为市售购得的ACTIRON-NX 3 LC环氧树脂催化剂,用于调控A组分反应速度;紫外线吸收剂为市售购得常用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为市售购得的抗氧剂168;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购自上海聚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牌号为Bnfmat 2175P,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的添加,能够使美缝胶表面具有良好的抗病毒能力,同时提高其固化后的硬度。二氧化硅气凝胶购自安徽科昂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新型低密度、透明、结构可控的纳米多孔材料。与传统二氧化硅颗粒相比,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连续的三维网状结构,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等结构特点同时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常温常压下导热率极低,是目前已知的导热率最低的固体材料,在建筑保温隔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申请中,在组分中添加了二氧化硅气凝胶,使固化后的美缝剂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墙面瓷砖、窗体结构缝隙的美缝剂操作中,保温隔热效果比传统的填缝材料高12%以上。
(2)B组分中:改性胺固化剂为市售购得的亨斯曼改性胺固化剂,具体型号为ARADUR 3986;苯甲醇为市售购得,其作为稀释剂添加到体系中,用于调控A组分的粘稠度;消泡剂为市售购得的BYK530消泡剂;气相白炭黑为市售购得的K200型气相白炭黑,添加到体系中用于增加触变性;功能助剂为市售购得的ACTIRON-NX 3 LC环氧树脂催化剂,用于调控B组分的反应速度;止流剂为市售购得的止流剂BYK-R607;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的添加,能够使美缝胶表面具有良好的抗病毒能力,同时提高其固化后的硬度。二氧化硅气凝胶同A组分中的相同材料。
具体的: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作为石墨烯基复合抗病毒材料,其基于薄层石墨烯担载无机络合离子包覆抗病毒粒子,同时结合了纳米表面处理技术而开发的面向冠状病毒灭杀的新型材料,具有很好的病毒灭杀效果,病毒灭杀率高。
对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双组份美缝剂,将A组分和B组分灌入到双管中,得到双管美缝剂产品,施工时通过混合管、打胶枪、美纹纸、刮片等工具即可施工。
对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双组份美缝剂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3012263820000101
Figure BDA0003012263820000102
Figure BDA0003012263820000111
从以上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所制备的双组份美缝剂,通过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合理配比、改性固化剂的合理配比,使产品的固含量高,表干时间快。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产品的耐水、耐酸、耐碱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中的各个组分之间均为优化后的配比,对其中某些组分含量的改变,会导致产品性能的下降,如固含量下降、表干时间延长、硬度降低、耐酸碱性降低、拉伸强度下降等。
从以上实施例的美缝剂产品,申请人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了抗病毒试验,固化后的美缝剂表面,对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灭活率在99.5%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类在99.6%以上(抗菌性能值>4.7),对H3N2甲型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活性率在99.2%以上。未添加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的产品中,其抗病毒活性和抗菌活性明显下降,并且若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添加过多,会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此时产品硬度高但强度差,拉伸强度下降。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
双酚A型环氧树脂72%~80%;
双酚F型环氧树脂3%~8%;
苯甲醇3%~8%;
活性稀释剂3%~8%;
气相白炭黑4%~10%;
消泡剂0.3%~0.6%;
增稠剂0.3%~0.6%;
功能助剂0.3%~0.6%;
紫外线吸收剂0.1%~0.2%;
抗氧剂0.3%~0.6%;
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
改性胺固化剂70%~85%;
苯甲醇18%~30%;
消泡剂0.3%~0.6%;
气相白炭黑4%~10%;
功能助剂0.3%~0.6%;
止流剂1%~2%;
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
双酚A型环氧树脂76%;
双酚F型环氧树脂6%;
苯甲醇6%;
活性稀释剂6%;
气相白炭黑7%;
消泡剂0.5%;
增稠剂0.4%;
功能助剂0.5%;
紫外线吸收剂0.16%;
抗氧剂0.45%;
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数:
改性胺固化剂78%;
苯甲醇25%;
消泡剂0.5%;
气相白炭黑7%;
功能助剂0.4%;
止流剂1.5%;
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1%。
4.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备A组分;
S200:制备B组分;
其中,制备A组分包括以下步骤:
S110:在反应釜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
S120:向反应釜中加入双酚F型环氧树脂,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
S130:向反应釜中加入苯甲醇和活性稀释剂,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
S140:向反应釜中加入气相白炭黑、消泡剂、增稠剂和功能助剂,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
S150:向反应釜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和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
S160:停止搅拌后静置至室温,得到A组分;
其中,制备B组分包括以下步骤:
S210:在反应釜中加入改性胺固化剂和苯甲醇,45~60℃加热,搅拌15~20分钟;
S220:向反应釜中加入气相白炭黑、消泡剂和功能助剂,45~60℃加热,搅拌15~20分钟;
S230:向反应釜中加入止流剂和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40~50℃加热,搅拌15~20分钟;
S240:停止搅拌后静置至室温,得到B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制备过程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数如下:
双酚A型环氧树脂72%~80%;
双酚F型环氧树脂3%~8%;
苯甲醇3%~8%;
活性稀释剂3%~8%;
气相白炭黑4%~10%;
消泡剂0.3%~0.6%;
增稠剂0.3%~0.6%;
功能助剂0.3%~0.6%;
紫外线吸收剂0.1%~0.2%;
抗氧剂0.3%~0.6%;
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
所述B组分制备过程中的组分重量百分数如下:
改性胺固化剂70%~85%;
苯甲醇18%~30%;
消泡剂0.3%~0.6%;
气相白炭黑4%~10%;
功能助剂0.3%~0.6%;
止流剂1%~2%;
石墨烯复合抗病毒粉0.1%~1.5%。
CN202110378878.9A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0882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8878.9A CN113088226A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8878.9A CN113088226A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8226A true CN113088226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5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8878.9A Pending CN113088226A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82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3772A (zh) * 2022-08-16 2022-09-23 北京吉时吉兴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美缝剂及其施工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3132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南通高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耐高温韧性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474A (zh) * 2017-02-28 2017-06-13 卡本复合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抗结晶环氧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3250A (zh) * 2017-08-29 2017-12-29 南通硕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美缝剂
CN108300391A (zh) * 2018-02-02 2018-07-20 广州惠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的双组份室温固化透明环氧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8171A (zh) * 2018-04-26 2019-11-05 江苏飞锦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负氧离子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3132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南通高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耐高温韧性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474A (zh) * 2017-02-28 2017-06-13 卡本复合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抗结晶环氧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3250A (zh) * 2017-08-29 2017-12-29 南通硕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美缝剂
CN108300391A (zh) * 2018-02-02 2018-07-20 广州惠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的双组份室温固化透明环氧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8171A (zh) * 2018-04-26 2019-11-05 江苏飞锦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负氧离子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银峰等: "《碳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31 March 2019,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3772A (zh) * 2022-08-16 2022-09-23 北京吉时吉兴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美缝剂及其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6922B (zh) 一种双组份瓷砖界面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EP1916227B1 (en) Powdered acetylenic surfactants an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CN103664092A (zh) 一种胶粉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5997A (zh) 一种外墙柔性防水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7856B (zh) 具有纳米增强作用的纯粉剂透水混凝土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8587263A (zh) 一种石墨烯无机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7419B (zh) 一种反应成膜无机干粉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731943B (zh) 一种密实增强型砂浆防水剂
CN106145794A (zh) 一种抗紫外线环保混凝土
CN113088226A (zh) 一种双组份抗病毒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6950A (zh) 隔热涂料、隔热涂层和建筑材料
CN108467619A (zh) 一种耐水外墙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1370A (zh) 耐油污无烟无味水性无机纳米陶瓷厨具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305B (zh) 液态界面处理剂、环保防水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CN112940661A (zh) 一种双组份抗菌防霉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19466C (zh) 保温砂浆添加剂、粉煤灰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7522A (zh) 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41007B (zh) 一种抗渗型大理石粉复合掺合料及其应用
CN108947394A (zh) 一种氟硅自流平防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276770B2 (ja) ドライミックス配合物における使用のための再分散性ポリマー粉末混合物
CN107140914A (zh) 一种耐玷污防水填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8337A (zh) 一种亲水型防沉降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99882A (zh)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涂层材料
CN105731903A (zh) 一种改性聚苯乙烯保温砂浆
CN105731936A (zh) 一种外墙瓷砖翻新腻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