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9292B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9292B
CN113079292B CN202110335035.0A CN202110335035A CN113079292B CN 113079292 B CN113079292 B CN 113079292B CN 202110335035 A CN202110335035 A CN 202110335035A CN 113079292 B CN113079292 B CN 113079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assembly
camera module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50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9292A (zh
Inventor
周一辉
张金剑
卢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50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9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9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9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9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9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摄像模组包括升降组件和摄像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壳体和设置于固定壳体内部的升降机构;摄像组件与升降机构相连,且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固定壳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电子设备的边框内,第二位置在电子设备的边框外;当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升降机构驱动摄像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电子设备和摄像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时,升降机构驱动摄像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本公开能够实现摄像组件的准确升降定位。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中的智能电视除了具有传统电视的各种功能之外,还具有网络通话、视频健身等新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新功能,智能电视中需要配置各种电子器件。这些电子器件为独立的个体,分别安装于电视的外壳内。
然而,为了使得上述电子器件能够正常工作,需在外壳的边框处设置对应的通孔,导致边框的尺寸较大,不利于小型化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有利于小型化的设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升降组件和摄像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内部的升降机构;
所述摄像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且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内,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外;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摄像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组件包括摄像模块,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摄像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且所述第三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外。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模块,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传感器模块均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摄像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定位组件、主控板和柔性电路板;
所述主控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内,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固定壳体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摄像组件上设置的摄像模块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板相连;
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定位组件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摄像组件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摄像组件所处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双极性霍尔元件和三个磁性件,至少两个所述双极性霍尔元件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连,且沿所述摄像组件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三个所述磁性件分别与所述固定壳体相连,且相互间隔排布,三个所述磁性件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双极性霍尔元件的移动轨迹上。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活动壳体和摄像模块;
所述摄像模块位于所述活动壳体内远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位置,且与所述活动壳体相连,所述活动壳体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固定壳体内,且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模块,所述活动壳体包括容置壳、盖板和传动板;
所述容置壳的壳壁上具有开口,所述容置壳内具有容置腔,所述摄像模块、和所述传感器模块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容置壳的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连;
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盖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容置壳相连,所述盖板上具有相互间隔的摄像通孔和传感器通孔,所述摄像通孔与所述摄像模块相对,所述传感器通孔与所述传感器模块相对;
所述传动板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容置壳的外壁相连,所述传动板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模块包括连接板和两个摄像头;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容置壳的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连;
两个所述摄像头均与所述连接板相连,且两个所述摄像头中的一个位于所述连接板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个所述摄像头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连接板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音频模块,所述音频模块包括基板、印刷电路板和两个麦克风;
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连接板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基板与所述容置壳的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连,且与所述连接板平齐设置;
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基板贴合;
两个所述麦克风均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且两个所述麦克风均位于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两个所述麦克风分别插设在对应的采声通孔内。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支撑板和红外传感器;
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基板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相反两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容置壳的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连,且与与所述连接板平齐设置;
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板面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及所述红外传感器相连,所述红外传感器插设在传感器通孔内。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上还具有指示灯通孔;
所述指示灯通孔位于两个所述采声通孔之间;
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指示灯模块;
所述指示灯模块位于两个所述麦克风之间,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相连,所述指示灯模块插设在所述指示灯通孔内。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边框、显示面板和摄像模组;
所述边框套设在所述显示面板外;
所述摄像模组为前文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位于所述边框的顶部,且与所述边框相连;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摄像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时,由于摄像组件与升降机构相连,所以摄像组件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此基础上,当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摄像组件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位于电子设备的边框内。由于此时电子设备为非工作状态,所以无需为避免遮挡摄像组件,而在边框上设置通孔,这样能够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当电子设备和摄像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时,摄像组件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位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位于边框外。由于摄像组件位于边框外,所以不会被边框遮挡,能够正常工作。
也就是说,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摄像组件在非工作时,能够收容在边框内,而在工作时,又能够伸出边框,而不被边框遮挡。如此一来,无需在边框设置通孔,有利于实现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组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组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机构与活动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升降组件;
11、固定壳体;12、升降机构;121、机架;122、电机;123、光杆;124、丝杆;125、升降座;
2、摄像组件;
21、活动壳体;211、容置壳;211a、开口;211b、容置腔;212、盖板;212a、摄像通孔;212b、传感器通孔;212c、采声通孔;212d、指示灯通孔;213、传动板;214、透明面板;
22、摄像模块;221、连接板;221a、第一板面;221b、第二板面;222、摄像头;223、垫板;
23、传感器模块;231、支撑板;231a、第一板面;232b、第二板面;232、红外传感器;233、光感胶套;
24、音频模块;241、基板;241a、第一板面;241b、第二板面;242、印刷电路板;242a、第一板面;242b、第二板面;243、麦克风;244、麦克风胶套;
25、指示灯模块;
3、定位组件;31、双极性霍尔元件;32、磁性件;
4、主控板;
5、柔性电路板;
100、边框;200、显示面板;300、摄像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智能电视是一种新型电视,其除了具有传统电视的各种功能之外,还具有网络通话、视频健身等新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新功能,智能电视中需要配置各种电子器件,例如摄像头、麦克风和红外传感器等。在相关技术中,这些电子器件为独立的个体,分别安装于电视的外壳内。
为了保证这些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需要在外壳的边框处设置通孔,将通孔对准相应的电子器件。如此一来,会导致边框的尺寸较大,不利于小型化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电视。图1为该电子设备的正视图,参见图1,该电子设备包括边框100、显示面板200和摄像模组300。其中,所述边框100套设在所述显示面板200外,显示面板200用于显示图像。所述摄像组件2位于所述边框100的顶部,且与所述边框100相连,摄像模组300包括升降组件1和摄像组件2,升降组件1位于边框100内,且与边框100相连,升降组件1能够驱动摄像组件2相对于边框100伸出或者收回。举例来说,图1展示了摄像组件2的伸出状态,此时摄像组件2不会被边框100所遮挡,能够正常工作。图2展示了摄像组件2的收回状态,在此状态下,由于边框100的遮挡,用户从电视的正视方向无法观察到摄像组件2。摄像组件2用于拍摄图像、采集声音和感应物体等。
也就是说,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摄像组件2在非工作时,能够收容在边框100内,而在工作时,又能够伸出边框100,而不被边框100遮挡。如此一来,无需在边框100设置通孔,有利于实现小型化设计。
由前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之所以能够实现小型化设计,是因为其具有能够相对于边框100伸出和收回的摄像模组300。因此,下面对摄像模组300做进一步地介绍。
图3为摄像模组300的局部爆炸图,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摄像模组300包括升降组件1和摄像组件2。
所述升降组件1包括固定壳体1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11内部的升降机构12。所述摄像组件2与所述升降机构12相连,且在所述升降机构12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100内,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100外。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12驱动所述摄像组件2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参见图2);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摄像组件2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12驱动所述摄像组件2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参见图1)。
在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300应用于电子设备时,由于摄像组件2与升降机构12相连,所以摄像组件2在所述升降机构12的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此基础上,当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摄像组件2在升降机构12的驱动下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位于电子设备的边框100内。由于此时电子设备为非工作状态,所以无需为避免遮挡摄像组件2,而在边框100上设置通孔,这样能够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当电子设备和摄像组件2均处于工作状态时,摄像组件2在升降机构12的驱动下位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位于边框100外。由于摄像组件2位于边框100外,所以不会被边框100遮挡,能够正常工作。
也就是说,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摄像组件2在非工作时,能够收容在边框100内,而在工作时,又能够伸出边框100,而不被边框100遮挡。如此一来,无需在边框100设置通孔,有利于实现小型化设计。
前文提及了摄像组件2的两种位置,其中,当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摄像组件2位于第一位置。例如,电子设备待机或者关机时,电子设备和摄像模组300均不工作。当电子设备和摄像组件2均处于工作状态时,摄像组件2位于第二位置。例如,电子设备开机,且需要使用摄像组件2。由此可见,摄像组件2所处的位置,是由电子设备和摄像组件2的工作状态来决定的。下面结合摄像组件2内的功能模块,对摄像组件2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所处的位置进行介绍。
图4为摄像组件2的局部爆炸图,所述摄像组件2包括摄像模块22,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摄像模块22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12驱动所述摄像组件2移动至第三位置(参见图5),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且所述第三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100外。
当摄像组件2位于第三位置时,摄像组件2部分伸出边框100外,但摄像模块22还是位于边框100内。例如,电子设备开机,且需要使用摄像组件2的部分功能,但是不需要使用摄像组件2的摄像模块22。如此设计,使得摄像模块22在非工作状态下,始终处于边框100内,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继续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组件2还包括传感器模块23,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传感器模块23均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摄像模块22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12驱动所述摄像组件2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由前可知,当摄像组件2位于第三位置时,摄像组件2部分伸出边框100外。此时,传感器模块23位于边框100外,摄像模块22位于边框100内。例如,电子设备开即,且需要使用传感器模块23,但是不需要使用摄像模块22。如此设计,既能够保证传感器模块23的正常工作,又能够对摄像模块22进行保护,避免摄像组件2伸出过多。
也就是说,摄像组件2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以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作需求。进一步的,如何确保升降组件1能够准确的驱动摄像组件2移动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者第三位置,是摄像组件2正常工作的关键。下面针对此,对摄像模组300进行介绍。
图6为摄像组件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300还包括定位组件3、主控板4和柔性电路板5。
所述主控板4和所述柔性电路板5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11内,所述主控板4与所述固定壳体11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5的第一端与所述摄像组件2上设置的摄像模块22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5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板4相连。所述定位组件3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5上,所述定位组件3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摄像组件2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摄像组件2所处的位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主控板4分别与升降机构12和摄像模块22相连,以实现对于升降机构12和摄像模块22的控制。定位组件3连接在柔性电路板5上,能够将检测到的工作状态,传输至主控板4。
可选地,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至少两个双极性霍尔元件31和三个磁性件32(参见图7),至少两个所述双极性霍尔元件31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5相连,且沿所述摄像组件2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三个所述磁性件32分别与所述固定壳体11相连,且相互间隔排布,三个所述磁性件32在所述柔性电路板5上的正投影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双极性霍尔元件31的移动轨迹上。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双极性霍尔元件31与所述柔性电路板5相连,磁性件32与固定壳体11相连,所以在摄像组件2移动的过程中,双极性霍尔元件31将相对于磁性件32同步移动。
举例来说,三个磁性件32可以分别对应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当双极性霍尔元件31位于对应第一位置的磁性件32附近时,双极性霍尔元件31能够输出第一电信号,此时升降机构12停止工作,摄像组件2停止在第一位置。当双极性霍尔元件31位于对应第二位置的磁性件32附近时,双极性霍尔元件31能够输出第二电信号,此时升降机构12停止工作,摄像组件2停止在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前文对摄像组件2的升降相关进行了介绍,下面对摄像组件2的内部结构进行介绍。
再次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组件2还包括活动壳体21,所述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均位于所述活动壳体21内远离所述升降机构12的位置,且与所述活动壳体21相连。所述活动壳体21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固定壳体11内,且与所述升降机构12相连。
另外,为了保证摄像组件2处于第二位置时,传感器模块23位于边框100外,而摄像模块22位于边框100内,传感器模块23位于摄像模块22的远离升降机构12的一侧。
由于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均位于活动壳体21内,且与活动壳体21相连,所以使得摄像组件2成为一个以活动壳体21为安装基础的整体。又由于活动壳体21可移动地插设在固定壳体11内,且与升降机构12相连,所以通过升降组件1能够驱动摄像组件2整体移动,实现相对于固定壳体11的伸出或者收回。
并且,由于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均集成在活动壳体21内,且升降机构12位于固定壳体11内,所以摄像组件2和升降组件1均为整体结构。如此一来,在装配时能够整体装配,减少了工序,在售后维修时也能够整体更换,降低了维修难度。
继续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壳体21包括容置壳211、盖板212和传动板213。
容置壳211的壳壁上具有开口211a,容置壳211内具有容置腔211b,盖板212位于开口211a内,且盖板212的外边缘与容置壳211相连,盖板212上具有相互间隔的摄像通孔212a和传感器通孔212b。传动板213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容置壳211的外壁相连,传动板213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12相连。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容置腔211b用于为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提供安装空间,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均由开口211a放入容置腔211b内,且与容置壳211的相对于开口211a的内壁相连,以实现在容置壳211内的安装固定。盖板212则用于封盖容置壳211的开口211a,以对位于容置腔211b内的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进行保护。在盖板212封盖完毕后,摄像通孔212a与摄像模块22相对(图4中虚线所示),传感器通孔212b与传感器模块23相对(图4中虚线所示),如此使得盖板212不会影响到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盖板212通过螺钉与容置壳211相连,以实现对于开口211a的封盖。
由于摄像通孔212a与摄像模块22相对,传感器通孔212b与传感器模块23相对,所以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均暴露在外界。为了更好的保护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活动壳体21包括透明面板214,透明面板214位于开口211a内,且与盖板212的远离容置壳211的一侧面相贴合。
由于透明面板214为透明材质,所以既能够对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又不会对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的功能造成影响。
示例性地,透明面板214为0.7mm厚的玻璃,通过背胶贴附在盖板212上。
下面分别对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进行介绍。
图8为摄像组件2的局部爆炸图,为了更好的展示摄像模块22和传感器模块23,省略了盖板212和透明面板214。
参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块22包括连接板221和两个摄像头222。
连接板221包括相反的第一板面221a和第二板面221b,连接板221的第一板面221a与容置壳211的相对于开口211a的内壁相连。两个摄像头222均与连接板221的第二板面221b相连,且两个摄像头222中的一个位于连接板221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个摄像头222中的另一个位于连接板221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连接板221用于为两个摄像头222提供安装基础,并将两个摄像头222连接为一个整体,如此一来,无需再分别将两个摄像头222装配至容置壳211上,只需将连接板221装配至容置壳211上即可,提高了装配效率。除此之外,通过连接板221将两个摄像头222连接在一起,还能够提高结构稳定性。
示例性地,两个摄像头222分别为48M像素摄像头和8M像素摄像头,二者配合工作或者单独工作,以实现摄像模块22的拍摄功能。连接板221为金属结构件,以保证连接板221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摄像模块22还包括垫板223,垫板223夹设在连接板221的第一板面221a和容置壳211的相对于开口211a的内壁之间,垫板223为长条形板件,且垫板223沿连接板221的长度方向延伸。
将垫板223夹设在连接板221和容置壳211之间,能够吸收部分来自容置壳211的振动,避免振动通过连接板221传递至摄像头222,对摄像头222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示例性地,连接板221和垫板223通过螺钉与容置壳211相连,以保证连接板221、垫板223和容置壳21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继续参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摄像组件2还包括音频模块24,音频模块24包括基板241、印刷电路板242和两个麦克风243。
基板241位于连接板221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基板241包括相反的第一板面241a和第二板面241b,基板241的第一板面241a与容置壳211的相对于开口211a的内壁相连,基板241的第二板面241b与连接板221的第二板面221b平齐。印刷电路板242包括相反的第一板面242a和第二板面242b,印刷电路板242的第一板面242a分别与基板241的第二板面241b和连接板221的第二板面221b相贴合。
也就是说,由于基板241的第二板面241b与连接板221的第二板面221b平齐,所以基板241的第二板面241b与连接板221的第二板面221b能够一同为印刷电路板242提供安装基础,不仅使得布置更为紧凑,还保证了印刷电路板242的稳定性。
两个麦克风243均与印刷电路板242的第二板面242b相连,且两个麦克风243均位于两个摄像头222之间,两个麦克风243分别插设在对应的采声通孔212c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印刷电路板242为两个麦克风243提供了安装基础,而将两个麦克风243布置在两个摄像头222之间,使得两个摄像头222之间的空间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利于紧凑化的设计。
示例性地,基板241为PC(聚碳酸酯)材质板件,与柔性电路板5相连。
可选地,音频模块24还包括麦克风胶套244。麦克风胶套244与麦克风243一一对应,麦克风胶套244套设在对应的麦克风243上,且夹设在麦克风243和采声通孔212c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麦克风胶套244用于对麦克风243和采声通孔212c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不仅提高了采声效果,还能够避免灰尘进入,提高了音频模块24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麦克风胶套244为硬度50°的硅胶。
继续参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23包括支撑板231和红外传感器232。
支撑板231和基板241分别位于连接板221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反两侧,支撑板231包括相反的第一板面231a和第二板面231b,支撑板231的第一板面231a与容置壳211的相对于开口211a的内壁相连,支撑板231的第二板面231b与连接板221的第二板面221b平齐。印刷电路板242的第一板面242a与支撑板231的第二板面231b相连。
也就是说,支撑板231的第二板面231b、基板241的第二板面241b和连接板221的第二板面221b三者均平齐,所以支撑板231的第二板面231b、基板241的第二板面241b和连接板221的第二板面221b能够一同为印刷电路板242提供安装基础,不仅使得布置更为紧凑,还保证了印刷电路板242的稳定性。
红外传感器232与印刷电路板242的第二板面242b相连,且插设在传感器通孔212b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印刷电路板242为红外传感器232提供了安装基础。由此可见,红外传感器232和麦克风243均集成在印刷电路板242上,不仅便于装配,还有利于紧凑化的设计。
可选地,传感器模块23还包括光感胶套233,光感胶套233套设在红外传感器232上,且夹设在红外传感器232和传感器通孔212b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光感胶套233用于对红外传感器232和传感器通孔212b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能够避免灰尘进入,提高了传感器模块23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光感胶套233为硬度50°的硅胶。
为了提高摄像模组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告知用户摄像组件2已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盖板212上还具有指示灯通孔212d,指示灯通孔212d位于两个采声通孔212c之间。摄像组件2还包括指示灯模块25,指示灯模块25位于两个麦克风243之间,且与印刷电路板242的第二板面242b相连,指示灯模块25插设在指示灯通孔212d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摄像组件2开始正常工作后,指示灯模块25点亮,从而使得用户能够知晓摄像组件2已经开始工作。通过印刷电路板242为指示灯模块25提供了安装基础。由此可见,指示灯模块25、红外传感器232和麦克风243均集成在印刷电路板242上,不仅便于装配,还有利于紧凑化的设计。
示例性地,指示灯模块25为发光二极管,从而具有亮度高、能耗小、空间暂用少的特点。
示例性地,由于摄像模块22、音频模块24、传感器模块23和指示灯模块25均与印刷电路板242电连接,所以将印刷电路板242通过柔性电路板5与主控板4相连即可,进一步地简化了装配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由前文可知,两个摄像头222一个是48M像素的主摄像头,另一个是8M像素的副摄像头。为了降低线上衰减,48M像素的主摄像头能够直接与柔性电路板5电连接,而不经过印刷电路板242。
图9为升降机构12与活动壳体21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图6的背向视角,省略了固定壳体11,在图9中,活动壳体21为伸出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2包括机架121、电机122、光杆123、丝杆124和升降座125,机架121与容置壳211的内壁相连,电机122与机架121相连,光杆123与机架121相连,且光杆123的轴向与活动壳体21的伸缩方向相同,丝杆124与光杆123相平行,丝杆124与机架121可转动地相连,且丝杆124与电机122的输出轴同轴相连,升降座125套设在光杆123和丝杆124上,且升降座125与光杆123滑动配合,丝杆124与升降座125螺纹配合,升降座125与传动板213相连。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电机122的输出轴带动丝杆124转动,由于丝杆124与升降座125螺纹配合,所以在光杆123的限位下,升降座125将沿着光杆123的轴向移动,从而通过传动板213带动活动壳体21整体移动,实现活动壳体21相对于固定壳体11伸出或者收回。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摄像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和摄像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内部的升降机构;
所述摄像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且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内,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外;
所述摄像组件包括活动壳体和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包括连接板、垫板和两个摄像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活动壳体的内壁相连,两个所述摄像头均与所述连接板相连,且两个所述摄像头中的一个位于所述连接板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个所述摄像头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连接板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垫板夹设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活动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垫板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摄像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摄像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且所述第三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模块,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传感器模块均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摄像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定位组件、主控板和柔性电路板;
所述主控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内,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固定壳体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摄像组件上设置的摄像模块相连,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板相连;
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定位组件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摄像组件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摄像组件所处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双极性霍尔元件和三个磁性件,至少两个所述双极性霍尔元件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连,且沿所述摄像组件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三个所述磁性件分别与所述固定壳体相连,且相互间隔排布,三个所述磁性件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双极性霍尔元件的移动轨迹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位于所述活动壳体内远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位置,且与所述活动壳体相连,所述活动壳体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固定壳体内,且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模块,所述活动壳体包括容置壳、盖板和传动板;
所述容置壳的壳壁上具有开口,所述容置壳内具有容置腔,所述摄像模块、和所述传感器模块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容置壳的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连;
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盖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容置壳相连,所述盖板上具有相互间隔的摄像通孔和传感器通孔,所述摄像通孔与所述摄像模块相对,所述传感器通孔与所述传感器模块相对;
所述传动板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容置壳的外壁相连,所述传动板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容置壳的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音频模块,所述音频模块包括基板、印刷电路板和两个麦克风;
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连接板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基板与所述容置壳的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连,且与所述连接板平齐设置;
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基板贴合;
两个所述麦克风均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且两个所述麦克风均位于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
所述盖板上还具有采声通孔,两个所述麦克风分别插设在对应的采声通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支撑板和红外传感器;
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基板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相反两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容置壳的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连,且与所述连接板平齐设置;
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板面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及所述红外传感器相连,所述红外传感器插设在传感器通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还具有指示灯通孔;
所述指示灯通孔位于两个所述采声通孔之间;
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指示灯模块;
所述指示灯模块位于两个所述麦克风之间,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相连,所述指示灯模块插设在所述指示灯通孔内。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显示面板和摄像模组;
所述边框套设在所述显示面板外;
所述摄像模组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位于所述边框的顶部,且与所述边框相连;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摄像组件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摄像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CN202110335035.0A 2021-03-29 2021-03-29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079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5035.0A CN113079292B (zh) 2021-03-29 2021-03-29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5035.0A CN113079292B (zh) 2021-03-29 2021-03-29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9292A CN113079292A (zh) 2021-07-06
CN113079292B true CN113079292B (zh) 2022-12-02

Family

ID=7661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5035.0A Active CN113079292B (zh) 2021-03-29 2021-03-29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929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721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9246361A (zh) * 2018-11-30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451111A (zh) * 2018-11-29 2019-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581952A (zh) * 2019-09-17 2019-12-1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升降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1131664A (zh) * 2018-10-31 2020-05-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2231580U (zh) * 2020-06-22 2020-12-2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926660U (zh) * 2018-02-09 2018-09-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182175B (zh) * 2018-11-13 2022-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721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1131664A (zh) * 2018-10-31 2020-05-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9451111A (zh) * 2018-11-29 2019-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246361A (zh) * 2018-11-30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81952A (zh) * 2019-09-17 2019-12-1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升降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12231580U (zh) * 2020-06-22 2020-12-2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9292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3562B1 (en) Terminal having camera module
KR100600201B1 (ko) 카메라 장치,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화상 처리 방법
US8233082B2 (en) Camera casing including accessory shoe for allowing the attachment of various/plural external devices
WO2019085673A1 (en) Functional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010051046A1 (en) Camera
CN210469397U (zh) 电子设备
CN211349017U (zh) 可穿戴设备
CN208158639U (zh) 移动终端
WO2021082717A1 (zh) 电子设备
WO2019227974A1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3079292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8208062B2 (en)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CN108924402B (zh) 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9729192B (zh) 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23011559A1 (zh)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6819916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安装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JP2011229046A (ja) 撮像装置
US801649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retractable barrier on an imaging side of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retraction space below the lens
CN110324463A (zh) 电子装置
US7379667B2 (en) Image-taking apparatus
JP2015185852A (ja) 撮像装置
CN110248054B (zh) 外壳、摄像模块、摄像组件及电子装置
JP2007212775A (ja) 携帯機器
CN215955156U (zh) 一种多功能编码器旋钮装置
CN220475777U (zh) 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传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