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8028B - 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8028B
CN113078028B CN202110194615.2A CN202110194615A CN113078028B CN 113078028 B CN113078028 B CN 113078028B CN 202110194615 A CN202110194615 A CN 202110194615A CN 113078028 B CN113078028 B CN 1130780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transmission workpiece
wheel
correct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46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8028A (zh
Inventor
石松礼
游平
李美霞
余明亮
冯旭强
余胜飞
李国涛
危奎
胡志敏
钟久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RONG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GRONG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RONG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GRONG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46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80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8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8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8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80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relay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包括振动盘、上料装置、绕线装置、焊锡装置、检测装置和导轨,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传输工件,传输工件靠近振动盘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置槽,传输工件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多个校正机构、多个到位机构以及多个与多个到位机构一一对应电连接且的控制机构;校正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传输工件上的连杆,连杆靠近安置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校正轮,安置槽靠近校正轮的一侧与空腔连通,传输工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校正轮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传输工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校正轮靠近并伸入安置槽内或远离安置槽的摆动组件。本申请具有能通过校正轮对骨架上的引脚进行校正、且校正完成后单个校正轮能停止校正的效果。

Description

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磁线圈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中的主要部件为线圈,其主要包括骨架、漆包线和引脚,骨架通常由辊轴部和设在其两端的两个限位盘部组成,引脚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其中一个限位盘部上。其加工过程一般是先通过振动盘上料,将骨架上的引脚在同一侧的骨架筛选并传送出来,随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出来,传输过程中还会涉及到骨架的翻转,以使骨架上引脚朝向后续绕线装置的一侧;随后传输工件承载多个骨架并行进至绕线工位,将多个骨架上料至绕线装置中进行绕线,将漆包线依次绕卷在引脚、骨架、另一个引脚上,绕线完成后的骨架又被传输工件传输至焊锡工位中,焊锡装置对骨架上的两个引脚进行点焊,以使漆包线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两个引脚接通;焊锡完成后还需进行检测,以确定线圈的电性能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10391254.3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继电器线圈生产线,包括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工件转换装置、绕线装置和检测装置,工件转换装置包括条形底座、第一移料组件和第二移料组件,第二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底座和第二上料组件,第一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组件。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510707288.0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设有清洁工位的继电器端子的上锡主机,也即上文的焊锡装置,其包括旋转盘;旋转盘上设上锡治具,旋转盘的外围设有六个工位,除上料工位外,其他工位上按序设有定位机构、沾助焊剂机构、上锡机构、清洁机构、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取料机构、翻转机构、平移机构;取料机构从上锡治具上获取继电器,之后,翻转机构翻转180度,上述继电器亦随之翻转180度而被倒置,倒置后的继电器端子朝上;之后,由平移机构移至继电器端子折弯设备或电阻检测设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骨架在进入绕线工位和焊锡工位前,均需要传输工件上的所有骨架排列整齐,尤其是骨架上的引脚,需得同处于同一位置,以满足绕卷工序和焊锡工序时的加工质量,而实际骨架在经历振动盘排列以及移位翻转后,多个骨架上的引脚较难保证均位于统一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多个骨架被翻转后较难保证引脚位置统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包括振动盘、上料装置、绕线装置、焊锡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和焊锡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导轨,所述振动盘、所述上料装置、所述绕线装置、所述焊锡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均位于所述导轨同侧,所述绕线装置位于所述上料装置和所述焊锡装置之间,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用于传输多个骨架的传输工件,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工件在所述导轨上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传输工件靠近所述振动盘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与骨架的辊轴部和骨架远离引脚的限位盘部嵌合适配,所述传输工件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对骨架进行翻转的校正机构、多个用于检测骨架引脚的到位机构以及多个与多个所述到位机构一一对应电连接且用于驱使所述校正机构停止驱动所述骨架翻转的控制机构;
所述校正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输工件上的连杆,所述连杆靠近所述安置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校正轮,所述安置槽靠近所述校正轮的一侧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传输工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校正轮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传输工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校正轮靠近并伸入所述安置槽内或远离所述安置槽的摆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装置将振动盘上整齐排列后的多个骨架同时上料至传输工件上的多个安置槽中,摆动组件驱使多个校正轮同时伸入多个安置槽中以与骨架的辊轴部抵触,随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校正轮旋转以带动骨架在安置槽内旋转,直至骨架上的引脚被到位机构检测到,此时控制机构控制校正轮停止对骨架进行旋转驱动,使得骨架上的引脚位于设定位置;依次类推,可使传输工件上的多个骨架均能被校正至引脚位于同一位置上,确保了后续引脚绕卷工序和焊锡工序时的加工质量;并且多个校正机构、多个到位机构和多个控制机构的设置,可实现校正轮对骨架的独立校正,以免多个骨架中有骨架先行校正至设定状态时能未能及时停止,导致骨架过度被过度校正使得引脚被到位机构撞伤。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校正轮同轴固接的第一同步轮,所述传输工件于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连杆中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上同轴固接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工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部件驱动转轴旋转时,带动第二同步轮旋转,第二同步轮旋转时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轮旋转,进而带动校正轮旋转,实现了校正轮对骨架的有效驱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输工件上的动力同步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三同步轮,所述动力同步轮与多个所述第三同步轮通过同动带共同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工件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同步带抵紧包覆在所述第三同步轮弧面周壁上的抵紧辊,所述传输工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动力同步轮旋转的第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驱动动力同步轮旋转时通过同步带带动多个第三同步轮旋转,第三同步轮旋转时带动转轴及转轴上的第二同步轮旋转,进而实现了多个校正轮的同步旋转,可对安置槽内的骨架进行同步校正,校正效率更高;抵紧辊的设置可确保同步带与第三同步轮间的稳定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与多个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校正轮的一端铰接的联杆,所述传输工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联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三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件驱动联杆滑动时,联杆带动多个连杆在传输工件上摆动,以使多个连杆上的多个校正轮均能朝安置槽中靠近以对骨架辊轴部进行抵紧,实现了多个骨架的同步校正。
可选的,所述到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到位杆,所述到位杆与所述传输工件靠近所述振动盘一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到位杆靠近所述安置槽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校正轮在旋转时带动骨架在安置槽内旋转,当骨架旋转到位时,骨架上的引脚与到位杆上的压力传感器抵触,从而控制机构停止驱使校正轮旋转,以尽实现多个骨架中有骨架先行校正至设定状态时能及时停止对该骨架的校正,以免骨架过度被过度校正而导致引脚被到位杆撞弯。
可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电控伸缩件,所述电控伸缩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转轴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控伸缩件的容纳槽,所述第三同步轮轴部中空且于其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电控伸缩件插接适配的锁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三同步轮时,由于转轴上电控伸缩件与容纳槽插接连接可使转轴能跟随第三同步轮同步旋转,此时校正轮可对骨架进行有效校正;当骨架被校正至设定状态时,骨架上的引脚抵触在压力传感器上,电控伸缩件收缩至完全缩入容纳槽中,此时同步带带动第三同步轮旋转时,第三同步轮无法再带动转轴旋转,从而此时与之对应的校正轮未被驱动旋转,即对应的骨架在校准到位后不再被转动校正,有效确保了骨架上引脚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电控伸缩件包括弹性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的且具有铁磁性的锁定块,所述容纳槽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电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上的引脚抵触到位杆上的压力传感器后,电磁铁通电并对锁定块进行吸附,以使锁定块完全缩入容纳槽内,以实现转轴与第三同步轮的同动脱离,从而停止校正轮对骨架的校正作用。
可选的,所述锁定块与所述容纳槽底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锁定块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底壁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定块缩入容纳槽中后,弹性件被压缩产生形变,当所有骨架均校正到位后,电磁铁断电,锁定块在弹性件形变力的作用下被推动至与第三同步轮的内壁抵接,随即校正开始后第三同步轮在同步带的传动下旋转至锁定块与锁定槽对准,锁定块弹入锁定槽中,此时第三同步轮在旋转时可带动转轴跟随旋转,以实现对下一批次骨架的有效校正。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底座,所述导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旋转的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驱动齿轮旋转时,底座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连接实现在导轨上的滑动,从而传输工件可将校正后的多个骨架自上料装置处传输至绕线装置处或者自绕线装置处传输至焊锡装置处,并在三者之间对骨架进行往复传输。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端面滑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座上水平设置有平推气缸,所述底板与所述平推气缸活塞杆靠近所述振动盘的一端固接,所述底板上竖直固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活塞杆与所述传输工件下端面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输工件移动至绕线装置或焊锡装置处时,平推气缸将传输工件推动至骨架套设在绕线装置或焊锡装置的固定件上,随后升降气缸驱动传输工件下移,以使骨架自安置槽内脱出,可实现对多个骨架的有效传输。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摆动组件驱使多个校正轮同时分别伸入多个安置槽中以与骨架的辊轴部抵触,随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校正轮旋转以带动骨架在安置槽内旋转,直至骨架上的引脚被到位机构检测到,此时控制机构控制校正轮停止对骨架进行旋转驱动,使得骨架上的引脚被校正至设定位置;
2.第三同步轮和动力同步轮的同动传动连接以及联杆上多个连杆的同步摆动,实现了多个骨架的同步校正;
3.骨架被校正到位时,骨架上的引脚与到位杆上的压力传感器抵触,电磁铁通电并对锁定块进行吸附,以实现转轴与第三同步轮的同动脱离,从而停止校正轮对骨架的校正作用,实现多个骨架中有骨架先行校正至设定状态时能及时停止对该骨架的校正,以免骨架过度被过度校正而导致引脚被到位杆撞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展示校正机构的断面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展示校正机构的半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展示控制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振动盘;2、上料装置;3、绕线装置;4、焊锡装置;5、导轨;6、传输工件;7、安置槽;8、连杆;801、校正轮;802、第一同步轮;803、转轴;804、第二同步轮;805、动力同步轮;806、第三同步轮;807、抵紧辊;808、联杆;809、第三驱动件;901、到位杆;902、压力传感器;1001、容纳槽;1002、锁定槽;1003、锁定块;1004、电磁铁;1005、弹性件;1101、底座;1102、齿条;1103、齿轮;1104、伺服电机;1105、底板;1106、平推气缸;1107、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参照图1,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包括振动盘1、上料装置2、绕线装置3、焊锡装置4和检测装置,上料装置2和焊锡装置4之间还设置有导轨5,振动盘1、上料装置2、绕线装置3、焊锡装置4和检测装置均位于导轨5同侧,绕线装置3位于上料装置2和焊锡装置4之间,导轨5上滑动设置有用于传输多个骨架的传输工件6,导轨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输工件6在导轨5上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参照图1和图2,传输工件6靠近振动盘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置槽7,安置槽7与骨架的辊轴部和骨架远离引脚的限位盘部嵌合适配,传输工件6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对骨架进行翻转的校正机构、多个用于检测骨架引脚的到位机构以及多个与多个到位机构一一对应电连接且用于驱使校正机构停止驱动骨架翻转的控制机构。
参照图2,校正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传输工件6上的连杆8,连杆8靠近安置槽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校正轮801,安置槽7靠近校正轮801的一侧与空腔连通,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校正轮801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校正轮801靠近并伸入安置槽7内或远离安置槽7的摆动组件。
上料装置2将振动盘1上整齐排列后的多个骨架同时上料至传输工件6上的多个安置槽7中,摆动组件驱使多个校正轮801同时伸入多个安置槽7中以与骨架的辊轴部抵触,随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校正轮801旋转以带动骨架在安置槽7内旋转,以实现对骨架的旋转校正。直至骨架上的引脚被到位机构检测到,此时控制机构控制校正轮801停止对骨架进行旋转驱动,使得骨架上的引脚位于设定位置;依次类推,可使传输工件6上的多个骨架均能被校正至引脚位于同一位置上,从而骨架在被传输工件6传输至绕线装置3和焊锡装置4中时,均能保证较高的加工质量。
参照图2和图3,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校正轮801同轴固接的第一同步轮802,传输工件6于空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803,连杆8中部套设在转轴803上;转轴803上同轴固接有第二同步轮804,第二同步轮804与第一同步轮802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连接,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803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第二电机驱动动力同步轮805旋转时通过同步带带动多个第三同步轮806旋转,第三同步轮806旋转时带动转轴803及转轴803上的第二同步轮804旋转,第二同步轮804旋转时又可带动第一同步轮802旋转及校正轮801旋转,进而实现了校正轮801对骨架的旋转校正效果。
作为驱动转轴803转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和图3,第二驱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传输工件6上的动力同步轮805,转轴803上同轴连接有第三同步轮806,动力同步轮805与多个第三同步轮806通过同动带共同传动连接,传输工件6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同步带抵紧包覆在第三同步轮806弧面周壁上的抵紧辊807,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动力同步轮805旋转的第二电机。由此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动力同步轮805旋转,可实现多个第三同步轮806的同步旋转,以利于多个骨架的同步校正。
作为驱动转轴803转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二驱动部件包括固接在传输工件6上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803同轴固接。由此通过多个第三电机的同时启动也可以实现多个转轴803的同步旋转,以实现多个骨架的同步校正。
参照图1和图4,到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到位杆901,到位杆901与传输工件6靠近振动盘1一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到位杆901靠近安置槽7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02,压力传感器902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当驱动转轴803转动的实施方式采用第一种实施方式时,参照图3和图5,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803上的电控伸缩件,电控伸缩件与压力传感器902电连接,转轴80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电控伸缩件的容纳槽1001,第三同步轮806轴部中空且于其内壁上开设有与电控伸缩件插接适配的锁定槽1002。电控伸缩件包括弹性设置在容纳槽1001内的且具有铁磁性的锁定块1003,容纳槽1001底壁上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902电连接的电磁铁1004,锁定块1003与容纳槽1001底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005,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1005设置为弹簧,弹性件1005一端与锁定块1003固接、另一端与容纳槽1001底壁固接。
当骨架被校正至设定状态时,骨架上的引脚抵触在压力传感器902上,电磁铁1004通电并对锁定块1003进行吸附,以使锁定块1003完全缩入容纳槽1001内,此时转轴803与第三同步轮806同动脱离,从而当同步带带动第三同步轮806旋转时,第三同步轮806无法再带动转轴803旋转,因而此时与之对应的校正轮801未被驱动旋转,也即对应的骨架在校准到位后不再被转动校正,可实现校正轮801对骨架的独立校正,以免多个骨架中有骨架先行校正至设定状态时能未能及时停止,导致骨架过度被过度校正使得引脚被到位杆901撞伤。
当所有骨架均校正到位后,电磁铁1004断电,锁定块1003在弹性件1005形变力的作用下被推动至与第三同步轮806的内壁抵接,随即校正开始后第三同步轮806在同步带的传动下旋转至锁定块1003与锁定槽1002对准,锁定块1003弹入锁定槽1002中,此时第三同步轮806在旋转时可带动转轴803跟随旋转,以实现对下一批次骨架的有效校正。
当驱动转轴803转动的实施方式采用第二种实施方式时,控制机构仅设置为与压力传感器902和与之对应的第三电机均电连接的控制器。即当骨架被校正至骨架上的引脚与到位杆901上的压力传感器902抵触,第三电机立即停止驱动转轴803旋转,使得该骨架在校准到位后不再被转动校正,以免骨架过度被过度校正而导致引脚被到位杆901撞弯。
参照图2和图3,摆动组件包括与多个所述连杆8远离所述校正轮801的一端铰接的联杆808,所述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联杆808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三驱动件809。第三驱动件809可选为气缸或电动推杆,第三驱动件809驱动联杆808朝转轴803远离安置槽7的一侧滑动时,联杆808带动多个连杆8在传输工件6上摆动,以使多个连杆8上的多个校正轮801均能朝安置槽7中靠近以对骨架辊轴部进行抵紧,实现了多个骨架的同步校正。
参照图1和图6,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导轨5滑动连接的底座1101,导轨5上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齿条1102,底座1101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1102啮合连接的齿轮1103,底座1101上固接有用于驱动齿轮1103旋转的伺服电机1104,伺服电机1104的输出端与齿轮1103同轴固接。底座1101上端面滑动设置有底板1105,作为滑动连接的一种方式,可以在底座1101上开设与底板1105滑动适配的凹槽、且使凹槽走势正交于导轨5长度方向,也可以在底板1105上固接导向块、并在底座1101下端面开设与导向块滑移适配的导向槽,以确保底板1105能在底座1101上稳定滑动。
参照图1和图6,底座1101上水平设置有平推气缸1106,底板1105与平推气缸1106活塞杆靠近振动盘1的一端固接,底板1105上竖直固接有升降气缸1107,升降气缸1107活塞杆与传输工件6下端面固接。
伺服电机1104驱动齿轮1103旋转时,底座1101通过齿轮1103与齿条1102的啮合连接实现在导轨5上的滑动,从而传输工件6可将校正后的多个骨架自上料装置2处传输至绕线装置3处或者自绕线装置3处传输至焊锡装置4处,并在三者之间对骨架进行往复传输。当传输工件6移动至绕线装置3或焊锡装置4处时,平推气缸1106将传输工件6推动至骨架套设在绕线装置3或焊锡装置4的固定件上,随后升降气缸1107驱动传输工件6下移,以使骨架自安置槽7内脱出,可实现对多个骨架的有效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的实施原理为:上料装置2将振动盘1上整齐排列后的多个骨架同时上料至传输工件6上的多个安置槽7中,第三驱动件809推动联杆808移动以使多个连杆8上的多个校正轮801同时一一对应伸入多个安置槽7中并与骨架的辊轴部抵触,随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校正轮801旋转以带动骨架在安置槽7内旋转,从而实现对骨架的旋转校正。直至骨架上的引脚校正至与到位杆901上的压力传感器902抵触,此时控制机构受控停止驱动转轴803旋转,从而校正轮801停止对骨架进行旋转驱动,使得骨架上的引脚被校正至设定位置;依次类推,可使传输工件6上的多个骨架均能被校正至引脚位于同一位置上,并且可实现校正轮801对骨架的独立校正,以免多个骨架中有骨架先行校正至设定状态时能未能及时停止,导致骨架过度被过度校正使得引脚被到位杆901撞伤。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包括振动盘(1)、上料装置(2)、绕线装置(3)、焊锡装置(4)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和焊锡装置(4)之间还设置有导轨(5),所述振动盘(1)、所述上料装置(2)、所述绕线装置(3)、所述焊锡装置(4)和所述检测装置均位于所述导轨(5)同侧,所述绕线装置(3)位于所述上料装置(2)和所述焊锡装置(4)之间,所述导轨(5)上滑动设置有用于传输多个骨架的传输工件(6),所述导轨(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工件(6)在所述导轨(5)上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传输工件(6)靠近所述振动盘(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置槽(7),所述安置槽(7)与骨架的辊轴部和骨架远离引脚的限位盘部嵌合适配,所述传输工件(6)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对骨架进行翻转的校正机构、多个用于检测骨架引脚的到位机构以及多个与多个所述到位机构一一对应电连接且用于驱使所述校正机构停止驱动所述骨架翻转的控制机构;
所述校正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输工件(6)上的连杆(8),所述连杆(8)靠近所述安置槽(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校正轮(801),所述安置槽(7)靠近所述校正轮(801)的一侧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校正轮(801)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校正轮(801)靠近并伸入所述安置槽(7)内或远离所述安置槽(7)的摆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校正轮(801)同轴固接的第一同步轮(802),所述传输工件(6)于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803),所述连杆(8)中部套设在所述转轴(803)上;所述转轴(803)上同轴固接有第二同步轮(804),所述第二同步轮(804)与所述第一同步轮(802)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803)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输工件(6)上的动力同步轮(805),所述转轴(803)上设置有第三同步轮(806),所述动力同步轮(805)与多个所述第三同步轮(806)通过同动带共同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工件(6)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同动带抵紧包覆在所述第三同步轮(806)弧面周壁上的抵紧辊(807),所述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动力同步轮(805)旋转的第二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与多个所述连杆(8)远离所述校正轮(801)的一端铰接的联杆(808),所述传输工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联杆(808)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三驱动件(809)。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到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到位杆(901),所述到位杆(901)与所述传输工件(6)靠近所述振动盘(1)一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到位杆(901)靠近所述安置槽(7)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02),所述压力传感器(902)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803)上的电控伸缩件,所述电控伸缩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902)电连接,所述转轴(80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控伸缩件的容纳槽(1001),所述第三同步轮(806)轴部中空且于其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电控伸缩件插接适配的锁定槽(10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伸缩件包括弹性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001)内的且具有铁磁性的锁定块(1003),所述容纳槽(1001)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902)电连接的电磁铁(10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1003)与所述容纳槽(1001)底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005),所述弹性件(1005)一端与所述锁定块(1003)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1001)底壁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导轨(5)滑动连接的底座(1101),所述导轨(5)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1102),所述底座(1101)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齿条(1102)啮合连接的齿轮(1103),所述底座(110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1103)旋转的伺服电机(11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1)上端面滑动设置有底板(1105),所述底座(1101)上水平设置有平推气缸(1106),所述底板(1105)与所述平推气缸(1106)活塞杆靠近所述振动盘(1)的一端固接,所述底板(1105)上竖直固接有升降气缸(1107),所述升降气缸(1107)活塞杆与所述传输工件(6)下端面固接。
CN202110194615.2A 2021-02-21 2021-02-21 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Active CN1130780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4615.2A CN113078028B (zh) 2021-02-21 2021-02-21 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4615.2A CN113078028B (zh) 2021-02-21 2021-02-21 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8028A CN113078028A (zh) 2021-07-06
CN113078028B true CN113078028B (zh) 2022-04-15

Family

ID=76609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4615.2A Active CN113078028B (zh) 2021-02-21 2021-02-21 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80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30298B (zh) * 2023-04-04 2023-06-16 江苏长实基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用绕线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3705A (en) * 1982-06-18 1985-1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oroidal core wi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0109931A1 (ja) * 2009-03-27 2010-09-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装置
CN202183309U (zh) * 2011-08-25 2012-04-04 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线圈骨架生产线上的矫正装置
CN105632755A (zh) * 2016-03-01 2016-06-01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装置
CN109273250A (zh) * 2018-10-29 2019-01-25 陆林娣 一种变压器骨架绕线装置及其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5461A1 (en) * 2001-07-11 2003-01-15 Taga Manufacturing Co., Ltd., 14-1 Brazing method and device, relay coil and method for the coil by the brazing method and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3705A (en) * 1982-06-18 1985-1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oroidal core wi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0109931A1 (ja) * 2009-03-27 2010-09-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装置
CN202183309U (zh) * 2011-08-25 2012-04-04 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线圈骨架生产线上的矫正装置
CN105632755A (zh) * 2016-03-01 2016-06-01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装置
CN109273250A (zh) * 2018-10-29 2019-01-25 陆林娣 一种变压器骨架绕线装置及其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8028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79180U (zh) 一种喇叭注胶装置
CN113078028B (zh) 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CN104670937A (zh) 一种自动叠片机及自动叠片方法
CN105620807B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包隔离胶带机
CN107833739A (zh) 包胶装置
CN108637776B (zh) 一种旋转式上下料机
CN104985369A (zh) 工件装夹夹具及使用该装夹夹具的绕线盘焊接机
CN210937965U (zh) 一种组装光学镜头的吸头机构
CN111354983A (zh) 方形电芯正极片外包卷绕机构及双工位卷绕机
CN102522863B (zh) 空心杯线圈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1700486U (zh) 方形电芯正极片外包卷绕机构及双工位卷绕机
CN103600260A (zh) 长引线泡中泡组装机器
CN108717980A (zh) 卷绕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圆柱形电芯制片卷绕机
CN117259903A (zh) 一种线路板引脚自动沾锡设备
CN209756230U (zh) 自动贴胶机
CN114310017B (zh) 锂电池极片和电芯芯体焊接机
CN110773943A (zh) 一种双工位自动旋转货架横梁焊接机
CN105563138A (zh) 圆柱锂电池集流片焊接机
CN112837923B (zh) 基于双转盘的电感线圈打扁裁切沾锡全自动化设备
CN114050048A (zh) 一种组合电感生产设备
CN202395619U (zh) 空心杯线圈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2530691A (zh) 一种全自动无线充电多圈四工位绕线摆盘机
CN106025750A (zh) 一种槽轮旋转式电线与保险管焊接装置
CN117022739A (zh) 一种卷绕整形入盒装置
CN218983539U (zh) 一种弹片与中框的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