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5663B -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5663B
CN113075663B CN202110623259.1A CN202110623259A CN113075663B CN 113075663 B CN113075663 B CN 113075663B CN 202110623259 A CN202110623259 A CN 202110623259A CN 113075663 B CN113075663 B CN 113075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equipment box
water
plate
ech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32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5663A (zh
Inventor
姬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ning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enning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enning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enning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32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5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5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5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5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5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acoustic waves
    • G01S15/06Systems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5/08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9/00Arrangements of nautical instruments or navigational a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包括回声测深仪,还包括:主漂浮板;设备箱,通过伸缩气缸组设置在所述主漂浮板的上端,其中,所述伸缩气缸组中每两个相邻的伸缩气缸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凹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箱内;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使环形气囊鼓起的方式,可以对回声测深仪进行夹紧固定,提高回声测深仪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使水进行循环流动的方式,可以对回声测深仪进行散热处理,防止回声测深仪在长时间工作后因过热而发生损坏,有效的提高了回声测深仪的使用寿命,使该勘测仪可以持续对海洋的深度进行勘测,有效的提高了该勘测仪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科学研究和资源考察也由陆地延伸到海洋,随着海洋调查的发展和深入,海洋测绘工程已成为海洋工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难度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风、浪、流等海洋环境的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海洋工程试验的准确度,长期、连续、定点探测海洋水文环境,尤其是对海底深度、海水密度和海流流速等一系列海洋水文参数的实时探测,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
用回声测深仪来测量海洋深度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测深仪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声波以每秒1450米的速度向下传播,碰到海底,马上反射回来,这就是回声,求出发射声波和收到回声的间隔时间,又知道了声音在水里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精确的算出海底的深度。
现有技术中,当海浪对勘测设备进行击打时,会使回声测深仪发生晃动,如果对回声测深仪固定的不牢固,会导致回声测深仪有着随时掉落的风险,稳定性较低,同时回声测深仪在长时间工作后,内部会发热,长此以往内部零件会发生损坏,从而降低回声测深仪的使用寿命,影响对海洋勘测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海浪对勘测设备进行击打时,会使回声测深仪发生晃动,如果对回声测深仪固定的不牢固,会导致回声测深仪有着随时掉落的风险,稳定性较低,同时回声测深仪在长时间工作后,内部会发热,长此以往内部零件会发生损坏,从而降低回声测深仪的使用寿命,影响对海洋勘测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包括回声测深仪,还包括:主漂浮板;设备箱,通过伸缩气缸组设置在所述主漂浮板的上端,其中,所述伸缩气缸组中每两个相邻的伸缩气缸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凹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箱内;环形气囊,固定连接在所述凹形板内,夹紧弹簧,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气囊内,用于对所述回声测深仪进行固定;主水箱、副水箱,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箱的内部两侧,其中,所述环形气囊的进出水口分别与主水箱的出水口、副水箱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副水箱的出水口与伸缩气缸组的进水口密封连接,所述主水箱的进水口与伸缩气缸组的出水口密封连接。
为了便于提高该勘测仪的续航能力,优选的,所述设备箱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光伏板,所述设备箱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设备箱的侧壁之间通过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动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齿轮,所述支撑板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光伏板、第一电机、电动推杆、回声测深仪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提高光伏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杆,所述设备箱上设有与支撑杆相匹配的环形滑槽。
为了便于提高光伏板的吸光效能,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管,所述L型管的上端倾斜设置有聚光镜,所述L型管内固定连接有导热块,所述L型管内远离聚光镜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导热块与移动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易挥发酒精,所述导热块与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设备箱上靠近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开关与电动推杆之间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使电动推杆快速响应,更进一步的是,所述L型管内的直角处固定连接有反光镜。
为了便于进一步提高设备箱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设备箱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张紧伸缩杆,所述张紧伸缩杆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有副漂浮板,所述连接板下端设有限位伸缩杆,所述限位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设备箱、张紧伸缩杆转动连接。
为了便于对张紧伸缩杆、副漂浮板进行收纳,进一步的,所述主漂浮板上设有与副漂浮板相匹配的放置槽。
为了便于移动该勘测仪,优选的,所述主漂浮板内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旋桨。
为了便于对回声测深仪进行防水,优选的,所述主漂浮板、设备箱上均设有与回声测深仪相匹配的贯穿口,所述设备箱下端靠近贯穿口处可拆卸连接有挡水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通过伸缩气缸组、主水箱、副水箱、环形气囊、夹紧弹簧的设置,当主漂浮板带动伸缩气缸组进行往复运动时,可以向环形气囊内输送水,使环形气囊进行鼓起,从而对回声测深仪进行夹紧固定,提高回声测深仪的稳定性;
2、该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在对回声测深仪进行固定的同时,通过使水进行循环流动,可以对回声测深仪进行散热处理,防止回声测深仪在长时间工作后因过热而发生损坏,有效的提高了回声测深仪的使用寿命。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使环形气囊鼓起的方式,可以对回声测深仪进行夹紧固定,提高回声测深仪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使水进行循环流动的方式,可以对回声测深仪进行散热处理,防止回声测深仪在长时间工作后因过热而发生损坏,有效的提高了回声测深仪的使用寿命,使该勘测仪可以持续对海洋的深度进行勘测,有效的提高了该勘测仪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中伸缩气缸组、主水箱、环形气囊、第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中L型管、聚光镜、反光镜、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图2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图3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中设备箱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的正视图。
图中:1、主漂浮板;101、防水电机;102、驱动螺旋桨;2、设备箱;3、伸缩气缸组;4、支撑板;401、凹形板;5、回声测深仪;6、挡水板;7、主水箱;701、副水箱;8、第一电机;9、电动推杆;10、滑块;11、转动板;12、转动轴;13、光伏板;14、L型管;15、聚光镜;16、反光镜;17、开关;18、移动杆;19、支撑杆;20、张紧伸缩杆;21、副漂浮板;22、限位伸缩杆;23、环形气囊;24、夹紧弹簧;25、导热块;26、回位弹簧;27、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8,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包括回声测深仪5,还包括:主漂浮板1;设备箱2,通过伸缩气缸组3设置在主漂浮板1的上端,其中,伸缩气缸组3中每两个相邻的伸缩气缸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凹形板401,固定连接在设备箱2内;环形气囊23,固定连接在凹形板401内,夹紧弹簧24,均匀分布在环形气囊23内,用于对回声测深仪5进行固定;主水箱7、副水箱701,固定连接在设备箱2的内部两侧,其中,环形气囊23的进出水口分别与主水箱7的出水口、副水箱701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副水箱701的出水口与伸缩气缸组3的进水口密封连接,主水箱7的进水口与伸缩气缸组3的出水口密封连接。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根据海上天气的好坏来决定是否出海进行勘测工作,当天气晴朗,海水波浪幅度较小时,工作人员首先将该勘测仪通过运输船运输到工作指定的海域,然后再将该勘测仪通过主漂浮板1放置在海面上,当需要对当前位置海洋的深度进行勘测时,此时,启动回声测深仪5,回声测深仪5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发出的声波以每秒1450米的速度向下传播,碰到海底后,马上反射回来,回声测深仪5再将勘测的数据传输到运输船上的主控器上,主控器再根据发射声波和回声的间隔时间,再结合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从而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当前海平面到海底的深度,当海浪对该勘测仪进行击打时,海浪可以带动主漂浮板1进行上下移动,伸缩气缸组3再在主漂浮板1的作用下进行往复伸缩,在海浪对该勘测仪进行击打时,该勘测仪会跟随海浪进行晃动,在海面上这些晃动是不可避免的,较小的晃动所造成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当伸缩气缸组3内的活塞向上移动时,可以将副水箱701内的水抽进伸缩气缸组3内的气缸腔内,当伸缩气缸组3内的活塞向下移动时,可以将伸缩气缸组3中气缸腔内的水输送进主水箱7内,主水箱7内事先已经添加满水,当有水再次进入主水箱7内时,多余的水则会通过水管进入到环形气囊23内,从而使环形气囊23鼓起,对回声测深仪5进行进一步夹紧固定,提高回声测深仪5的稳定性,防止回声测深仪5受海浪的影响从环形气囊23内脱离,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造成经济损失,其中环形气囊23的进出水口内均设有单向阀,当环形气囊23内充满水后,多余的水则会通过出水口处的水管回流到副水箱701内,通过使水进行循环流动的方式,可以对回声测深仪5进行散热处理,防止回声测深仪5在长时间工作后因过热而发生损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回声测深仪5的使用寿命,使该勘测仪可以持续对海洋的深度进行勘测,有效的提高了该勘测仪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1-3和图7,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设备箱2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1,转动板11上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3,设备箱2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与设备箱2的侧壁之间通过电动推杆9固定连接,滑块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转动轴12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齿轮,支撑板4远离电动推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7,光伏板13、第一电机8、电动推杆9、回声测深仪5均与蓄电池27电性连接,当光伏板13不处于太阳的正对面时,此时控制电动推杆9进行伸长,从而通过滑块10带动第一电机8向转动轴12的方向移动,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然后再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再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再通过转动轴12带动转动板11转动,转动板11再带动光伏板13转动,使光伏板13位于太阳的正对面,然后再控制电动推杆9回缩,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分离,从而停止对光伏板13的转动,使光伏板13更好的进行吸光,当太阳转动,光伏板13不位于太阳的正对面时,再次进行上述操作,从而使光伏板13始终处于太阳的正对面,有效的提高了光伏板13的吸光效率,使其更好的为蓄电池27进行充电,提高该勘测仪的续航能力;
转动板11下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杆19,设备箱2上设有与支撑杆19相匹配的环形滑槽,通过多组支撑杆19的设置,当转动板11转动时,可以有效的提高转动板11的稳定性,防止光伏板13发生晃动,影响吸光效率,有效的提高了光伏板13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参照图3和图6,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转动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管14,L型管14的上端倾斜设置有聚光镜15,L型管14内固定连接有导热块25,L型管14内远离聚光镜1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8,导热块25与移动杆18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易挥发酒精,导热块25与移动杆18之间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26,设备箱2上靠近移动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17,开关17与电动推杆9之间电性连接,当转动板11带动光伏板13转动到太阳直射的正面时,此时聚光镜15便会将太阳发出的光源聚集到L型管14内,从而使L型管14内的温度快速升高,导热块25再将热量导到空腔内,使易挥发酒精进行挥发产生气体,从而使空腔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气压再推动移动杆18进行移动,并通过开关17启动电动推杆9进行回缩,电动推杆9再通过滑块10将第一电机8向远离转动轴12的方向拉动,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分离,从而转动轴12便不会转动,转动板11不会再带动光伏板13进行转动,从而使光伏板13处于太阳的正对面,提高光伏板13的发电效率,当太阳与光伏的角度发生偏差使,此时聚光镜15便不会将光源聚集到L型管14内,易挥发酒精便会降温液化,回到液体状态,从而使空腔内的气体减少,压强降低,移动杆18则在回位弹簧26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与开关17进行分离,从而使开关17控制电动推杆9进行伸长,电动推杆9再通过滑块10带动第一电机8向转动轴12的方向移动,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从而带动转动轴12进行转动,转动轴12再通过转动板11带动光伏板13进行转动,当光伏板13再次位于太阳的正对面时,再重复上述动作,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光伏板13的吸光效能,提高发电效率;
L型管14内的直角处固定连接有反光镜16,通过反光镜16的设置,可以将聚光镜15聚集的热光源快速反射到导热块25上,使其快速升温,从而使易挥发酒精快速挥发产生气体,推动移动杆18移动,使电动推杆9快速响应,有效的提高了电动推杆9的工作速率。
实施例4:
参照图1,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设备箱2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张紧伸缩杆20,张紧伸缩杆20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有副漂浮板21,连接板下端设有限位伸缩杆22,限位伸缩杆22的两端分别与设备箱2、张紧伸缩杆20转动连接,当工作人员将该勘测仪放置在海面上时,通过张紧伸缩杆20、副漂浮板21、限位伸缩杆22的设置,可以对设备箱2起到支撑的作用,降低设备箱2的晃动幅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勘测仪的稳定性;
主漂浮板1上设有与副漂浮板21相匹配的放置槽,通过放置槽的设置,在运输该勘测仪时,可以对张紧伸缩杆20、副漂浮板21进行收纳,减少该勘测仪的占用空间。
实施例5:
参照图1,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主漂浮板1内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101,防水电机1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旋桨102,通过防水电机101、驱动螺旋桨102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控制该勘测仪移动到工作指定位置,提高勘测效率。
实施例6:
参照图1,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主漂浮板1、设备箱2上均设有与回声测深仪5相匹配的贯穿口,设备箱2下端靠近贯穿口处可拆卸连接有挡水板6,通过挡水板6的设置,当海水击打主漂浮板1、设备箱2时,可以防止海水溅在回声测深仪5上,使其内部进水,从而对回声测深仪5起到防水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伸缩气缸组3、主水箱7、副水箱701、环形气囊23、夹紧弹簧24的设置,可以对回声测深仪5进行夹紧固定,提高回声测深仪5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使水进行循环流动的方式,可以对回声测深仪5进行散热处理,防止回声测深仪5在长时间工作后因过热而发生损坏,有效的提高了回声测深仪5的使用寿命,使该勘测仪可以持续对海洋的深度进行勘测,有效的提高了该勘测仪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包括回声测深仪(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漂浮板(1);
设备箱(2),通过伸缩气缸组(3)设置在所述主漂浮板(1)的上端,
其中,所述伸缩气缸组(3)中每两个相邻的伸缩气缸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
凹形板(401),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箱(2)内;
环形气囊(23),固定连接在所述凹形板(401)内,
夹紧弹簧(24),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气囊(23)内,用于对所述回声测深仪(5)进行固定;
主水箱(7)、副水箱(701),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箱(2)的内部两侧,
其中,所述环形气囊(23)的进出水口分别与主水箱(7)的出水口、副水箱(701)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副水箱(701)的出水口与伸缩气缸组(3)的进水口密封连接,所述主水箱(7)的进水口与伸缩气缸组(3)的出水口密封连接;
所述设备箱(2)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1),所述转动板(11)上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3),所述设备箱(2)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与设备箱(2)的侧壁之间通过电动推杆(9)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动轴(12)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齿轮,所述支撑板(4)远离电动推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7),所述光伏板(13)、第一电机(8)、电动推杆(9)、回声测深仪(5)均与蓄电池(27)电性连接,所述转动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管(14),所述L型管(14)的上端倾斜设置有聚光镜(15),所述L型管(14)内固定连接有导热块(25),所述L型管(14)内远离聚光镜(1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8),所述导热块(25)与移动杆(18)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易挥发酒精,所述导热块(25)与移动杆(18)之间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26),所述设备箱(2)上靠近移动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17),所述开关(17)与电动推杆(9)之间电性连接,当所述转动板(11)带动光伏板(13)转动到太阳直射的正面时,此时所述聚光镜(15)便会将太阳发出的光源聚集到L型管(14)内,从而使所述L型管(14)内的温度快速升高,所述导热块(25)再将热量导到空腔内,使易挥发酒精进行挥发产生气体,从而使空腔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气压再推动所述移动杆(18)进行移动,并通过所述开关(17)启动电动推杆(9)进行回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11)下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杆(19),所述设备箱(2)上设有与支撑杆(19)相匹配的环形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管(14)内的直角处固定连接有反光镜(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2)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张紧伸缩杆(20),所述张紧伸缩杆(20)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有副漂浮板(21),所述连接板下端设有限位伸缩杆(22),所述限位伸缩杆(22)的两端分别与设备箱(2)、张紧伸缩杆(20)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漂浮板(1)上设有与副漂浮板(21)相匹配的放置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漂浮板(1)内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101),所述防水电机(1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旋桨(1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漂浮板(1)、设备箱(2)上均设有与回声测深仪(5)相匹配的贯穿口,所述设备箱(2)下端靠近贯穿口处可拆卸连接有挡水板(6)。
CN202110623259.1A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Active CN113075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3259.1A CN113075663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3259.1A CN113075663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5663A CN113075663A (zh) 2021-07-06
CN113075663B true CN113075663B (zh) 2021-08-13

Family

ID=76616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3259.1A Active CN113075663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56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130A (zh) * 2021-11-12 2022-02-08 浙江大京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域出让前期勘测平台及使用方法
CN115230884B (zh) * 2022-07-05 2023-12-08 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院 一种便捷式水文水资源勘测装置及勘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083A (zh) * 2013-04-23 2014-04-23 苏州爱思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标式声纳导航系统装置
CN110077535B (zh) * 2019-05-08 2021-03-09 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充电功能的展示船及其充电港
CN210221192U (zh) * 2019-08-27 2020-03-31 天津汇创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式水上测深仪
CN211793403U (zh) * 2019-12-31 2020-10-30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 一种漂浮式的水库太阳能提灌装置
CN112129344A (zh) * 2020-09-14 2020-12-25 遵义市华颖泰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尾矿库智能形变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5663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75663B (zh)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距离勘测仪
EP2318776B1 (en) Solar power device
CN203178815U (zh) 一种双模式太阳能跟踪装置
CN106949639B (zh) 水下充气式柔性太阳能聚光器及其光伏发电系统
CN214729570U (zh) 一种水下实时监测的数据采集机器人
CN208559702U (zh) 一种海洋浮标数据采集装置
CN109178261B (zh) 一种基于振荡浮摆自发电式水下探测机器人及其应用
CN203864985U (zh) 无人测控船及无人测控系统
CN114320723A (zh)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水上测绘装置
CN202948131U (zh) 一种船舶声纳探测系统
CN116085177B (zh) 防浪涌的浮标用振荡水柱式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CN116985959A (zh) 一种具有水轮能量收集系统的Argo浮标
CN112319702B (zh) 一种海洋监测浮标
CN209842058U (zh) 一种自动式声呐监测装置
CN210000513U (zh) 一种可潜式水下地形测量船
CN106017424A (zh) 一种单人浅水摄影测量装置
CN208153257U (zh) 一种用于无人船的斯特林发电装置
CN205537851U (zh) 一种水深深度测量设备
CN112606957A (zh) 波浪能水面环境监测船
CN218630178U (zh) 一种艇用便携式声呐搜寻探索装置
CN218258621U (zh) 一种水上测绘数据采集装置
CN220884753U (zh) 一种水下拍摄装置
CN217332867U (zh) 一种水域环境组合导航探测装置
CN220286950U (zh) 一种水声采集及通信装置
CN219257632U (zh) 一种海上搜救跟踪浮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g Tao

Inventor after: Ji Yu

Inventor before: Ji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