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3096B -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3096B
CN113073096B CN202110346173.9A CN202110346173A CN113073096B CN 113073096 B CN113073096 B CN 113073096B CN 202110346173 A CN202110346173 A CN 202110346173A CN 113073096 B CN113073096 B CN 113073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sample
nucleic acid
solution
cr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61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3096A (zh
Inventor
许雪娇
贺翠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ource Microorganis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ource Microorganis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ource Microorganis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ource Microorganis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32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2603A/zh
Priority to CN202110346173.9A priority patent/CN113073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3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309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3559 priority patent/WO202220672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3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3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0Processes for the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DNA or RNA
    • C12N15/1003Extracting or separating nucleic acid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 e.g. pure separation or isolation methods; Conditions, buffers or apparatus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首先将血液样本中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病原微生物助沉剂选择性裂解血细胞并通过高速离心沉降病原微生物,然后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B进行再次血液样本选择裂解,再加入洗涤液混匀后洗涤,最后加入核酸提取试剂,离心富集病原微生物后配合物理方法裂解,得到病原微生物核酸样本。本发明可从不大于10mL的血液样品中,快速准确的提取到能满足分子生物学检测要求的目标感染病原体核酸,无需血液培养,直接使用血液样本进行病原体富集和核酸提取,同时也适用于血培后样本,核酸提取步骤简单,无需复杂处理设备,所得核酸可用于多种分子生物学下游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酶、核酸或微生物的测定或检验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背景技术
血流感染是指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血流所致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病原微生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或持续性存在,对机体所有器官,如心脏瓣膜、关节等造成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多器官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目前将败血症和菌血症统称为血流感染。败血症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和毒素侵人血流所引起的血液感染。若细菌仅短暂人血而无临床明显的毒血症状则称为菌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菌血症与静脉内操作有关,继发性菌血症大多数由术后伤口、腹腔、尿道及肺部感染引起。近年来由于静脉导管留置、机械通气、肠外给药等侵入性设备及治疗的广泛应用,以及免疫抑制剂和大量抗菌药物的滥用,血流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由于血流感染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等,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医患及研究者的重视。
引起血流感染最常见原因是细菌,例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除细菌感染外,真菌感染在最近已成为该疾病的重要原因。血流感染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已有三十年历史,却仅有很少的进展。从血液样本中培养微生物,使微生物含量从1~10CFU/mL增加到106~108CFU/mL仍然是检测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多缺点,首先是诊断时间较长,从病人取样到提供样品的感染结果之间通常需要1~5天的诊断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通常疗法是给病人使用广谱的非靶向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可能会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取得效果,但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就是很多微生物会产生多重抗药性。其次,培养方法需要大量的诊断所需的血液样品且检测灵敏度很低。此外,在采血和血样使用过程中有相对较高的污染风险。所以虽然目前血培养仍然为血流感染诊断的主要参考方法,但因其灵敏度低且耗时长等显著缺点的存在,因此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金标准。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二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开始被应用于血流感染的微生物检测。基于分子生物学诊断的方法具有速度快,高灵敏度,小样本量,短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内提供微生物诊断相关信息及随后可引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检测耐药基因)等显著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血液中极低的循环微生物数量(1~10CFU/mL),血液本身大量人类核酸可能会干扰PCR及测序的检测,同时,血液本身的成分,如铁、血红蛋白等以及血液抗凝剂会对PCR及文库构建产生严重的抑制,因此,直接从全血对微生物进行微生物诊断一直受到限制。
因此快速的从全血中分离、富集到病原微生物并提取到可以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核酸将有效的提高血流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效率,及时为医生合理、针对性用药及治疗提供指导,同时给病人争取到黄金治疗时间,从而增加病人的生存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提出一种从疑似血流感染病人的血液(小儿患者包括新生儿的血液用量1~2mL,成人5~10mL)中直接分离、富集感染病原微生物并提取核酸的方法及试剂,无需血液培养,直接使用血液样本进行病原体富集和核酸提取,同时也适用于血培后样本,核酸提取步骤简单,且可以无差别适用于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及真菌,提取的核酸可搭配单重、多重PCR/RT~PCR及二代测序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操作适配仪器设备要求不高,仅需实验室常见的高速离心机即可满足操作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血液样本初次裂解:将血液样本中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病原微生物助沉剂充分混匀后得到裂解物并使裂解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初次裂解样本;裂解物包括裂解的血细胞和未裂解但表面特性改变的病原微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高速离心沉降用于使病原微生物富集沉淀;
S2、血液样本再裂解: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B使残留的大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性溶液界面上的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再次裂解样本;
S3、洗涤:加入洗涤液混匀后离心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包含病原微生物的血液裂解样本,洗涤液用于清洗杂质;
S4、核酸提取:在血液裂解样本中加入核酸提取试剂,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将剩余溶液进行电裂解或加入不同粒径组合的研磨珠振荡后高温加热、离心,使病原微生物裂解并促使病原微生物中的核酸释放、溶解,得到病原微生物核酸样本。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作为优选方式,步骤S1中,血液选择裂解液A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6.5%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5%~65%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pH为4~8;
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为不溶于水的生物惰性有机溶剂;
血液样本为1~10ml,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病原微生物助沉剂后常温振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1~5分钟,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用量为血液样本体积的0.5~5倍,病原微生物助沉剂的用量为血液样本体积的0.5%~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作为优选方式,步骤S2中,血液选择裂解液B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3%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40%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2%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pH为5~8;
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用量为血液初次裂解样本体积的2~10倍;
步骤S3中,洗涤液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促进杂质溶解盐和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洗涤液的pH为5~9;
洗涤液的用量为血液再次裂解样本体积的5~10倍,洗涤液的使用方法为常温震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
步骤S2、S3可重复多次。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作为优选方式,步骤S4中,核酸提取液包括:浓度为0.5~2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促进核酸溶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01%~5%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核酸提取液的pH为7~9;
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核酸提取液的用量为血液裂解样本体积的5~10倍,电裂解使用MEMS加工的电裂解装置,研磨珠为粒径0.1~3mm的酸洗玻璃珠、氧化锆珠、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几种,研磨珠的用量为20~150mg、振荡时间为5~15分钟,高温加热的温度为85~100℃、加热时间为3~15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作为优选方式,缓冲液为以下任意一种:磷酸缓冲液、乙酸钠乙酸缓冲液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
辅助裂解盐、促进核酸溶解盐和促进杂质溶解盐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氯化钠、氯化钾和硫酸铵;
主要裂解盐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氯化锂、碘化钠、碘化钾、盐酸胍和异硫氰酸胍;
消泡剂为以下任意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二醇、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和聚氧丙烯甘油醚;
螯合剂为柠檬酸三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以下任意一种: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和脱氧胆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吐温20、吐温80、曲拉通X-100、乙基苯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聚氧乙烯醚Brij C20;
步骤S1、S2、S3和S4中,离心转速为10000~16000×g,离心时间为1~5分钟。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包括体积为血液样本0.5~10倍的血液选择裂解液A、体积为血液样本0.5%~10%的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体积为血液样本1~10倍的血液选择裂解液B、体积为血液样本1~10倍的洗涤液和体积为血液样本0.5~2倍的核酸提取液;
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血液选择裂解液B用于仅裂解血细胞保留病原微生物并将血液样本中以及裂解血细胞中释放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溶解;病原微生物助沉剂用于使病原微生物富集沉淀;洗涤液用于清洗杂质,核酸提取液用于使病原微生物富集、裂解并促使病原微生物中的核酸释放和溶解;
血液选择裂解液A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6.5%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5%~65%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pH为4~8;
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为不溶于水的生物惰性有机溶剂;
血液选择裂解液B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3%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40%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2%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pH为5~8。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作为优选方式,洗涤液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促进杂质溶解盐和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洗涤液的pH为5~9;
核酸提取液包括:浓度为0.5~2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促进核酸溶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01%~5%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核酸提取液的pH为7~9;
生物惰性有机溶剂为氟油或HFE-7500或Novec7500或FC-4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作为优选方式,缓冲液为以下任意一种:磷酸缓冲液、乙酸钠乙酸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
辅助裂解盐、促进核酸溶解盐和促进杂质溶解盐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氯化钠、氯化钾和硫酸铵;
主要裂解盐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氯化锂、碘化钠、碘化钾、盐酸胍和异硫氰酸胍;
消泡剂为以下任意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二醇、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和聚氧丙烯甘油醚;
螯合剂为柠檬酸三钠;
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作为优选方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以下任意一种: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和脱氧胆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吐温20、吐温80、曲拉通X-100、乙基苯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聚氧乙烯醚Brij C2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作为优选方式,血液选择裂解液A包括2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0.5%的氯化钾、质量体积百分比65%的异硫氰酸胍、质量体积百分比0.2%的十二烷基肌氨酸钠、10mM柠檬酸三钠和体积百分比0.02%的聚氧丙烯甘油醚,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pH为7.0;
血液选择裂解液B包括2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0.5%的氯化钾、质量体积百分比30%的异硫氰酸胍、质量体积百分比的0.1%十二烷基肌氨酸钠、10mM柠檬酸三钠和体积百分比0.02%的聚氧丙烯甘油醚,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pH为7.0;
微生物助沉剂为Novec7500;
洗涤液包括1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的0.9%氯化钠、质量体积百分比的10%硫酸铵和3mM柠檬酸三钠,洗涤液的pH为7.0;
核酸提取液包括1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0.45%的氯化钠、质量体积百分比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体积百分比2%的吐温20、1mM柠檬酸三钠和体积百分比0.02%的聚氧丙烯甘油醚,核酸提取液的pH为8.8。
具体方案为:将血液样本中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病原微生物助沉剂进行样本裂解处理,选择性裂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等),溶解血液中的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等杂质,之后通过高速离心沉降病原微生物,小心弃除部分上清;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B再进行一次或二次血液选择裂解、高速离心弃除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性溶液界面上的部分上清液,之后在剩余溶液中加入洗涤液混匀后离心并继续弃除部分上清液,重复洗涤一次或多次;之后加入核酸提取试剂再次处理残留溶液,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病原微生物在剩余核酸提取液;电裂解或加入不同粒径组合的研磨珠振荡后高温加热、离心提取病原微生物的核酸。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用量为血液样本体积的0.5~5倍,微生物助沉剂用量为血液样本的体积的0.5%~5%,裂解的条件为常温振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1~5分钟,离心转速10000~16000×g,离心时间为1~5分钟,弃上清使用移液器或注射器等,不可触及位于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溶液两相交界处的沉淀物,溶液弃除量为总溶液体积的80%~9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用量为剩余上清体积的2~10倍,裂解的条件为常温振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1~5分钟,离心转速10000~16000×g,离心时间为1~5分钟,弃上清使用移液器或注射器等,不可触及位于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溶液两相交界处的沉淀物,溶液弃除量等同于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加入量,本裂解步骤根据沉淀性状,重复一次或多次。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洗涤液的用量为剩余上清体积的5~10倍,洗涤的条件为常温振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1~5分钟,离心转速10000~16000×g,离心时间为1~5分钟,弃上清使用移液器或注射器等,不可触及位于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溶液两相交界处的沉淀物,溶液弃除量等同于洗涤液的加入量,本裂解步骤根据沉淀性状,重复一次或多次。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核酸提取液的用量为剩余上清体积的5~10倍,处理的条件为常温振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1~5分钟,离心转速10000~16000×g,离心时间为1~5分钟,弃上清使用移液器或注射器等,不可触及位于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溶液两相交界处的沉淀物,溶液弃除量等同于核酸提取液的加入量,剩余上清和沉淀中包含从样本中富集的病原微生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研磨珠为0.1~3mm不同粒径组合的酸洗玻璃珠或氧化锆珠,用量为20~150mg,振荡时间为5~15分钟,高温加热的温度为85~100℃,加热时间为3~15分钟,离心转速10000~16000×g,离心时间为1~5分钟,离心后用移液器或注射器吸取上清液即为目的核酸。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核酸提取使用微加工的电裂解装置,尺寸可为(0.1~1)x(5~1000)x(10~1000)mm3,根据需求尺寸可大于或小于本设计尺寸。裂解电压为10~2000V。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血液样本为疑似血流感染病人的血液,小儿患者包括新生儿的血液用量1~2mL,成人5~10mL;样本也可为血液培养后样本,用量0.2~1mL。
本发明通过血液选择裂解液A与血液的渗透压差和表面活性剂的添加破裂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同时在适宜的浓度下尽可能的溶解血液中及血细胞破裂所释放出的大分子有机物等,且不会对病原微生物细胞结构造成严重损伤。并且其中的盐类、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与微生物助沉剂一起促进那些因具有特殊细胞外结构(如细菌荚膜)而难以离心沉淀的病原微生物富集沉淀,减少微生物的差异化富集。微生物助沉剂还可以减少微生物与离心管之前的黏附,避免微生物离心沉降不完全而产生丢失。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添加弥补因样本差异造成的裂解处理不完全并充分溶解残留杂质。洗涤液去除裂解液中存在的可能对下游检测造成抑制的裂解液成分和血液难溶物质。大量的核酸提取液稀释洗涤液中的盐类并提供适合病原微生物裂解和核酸溶解、保存的条件,在瞬时电裂解或者不同粒径研磨珠的物理研磨和高温加热变性作用下,充分裂解病原微生物促进其中核酸的释放和溶解。
大分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等。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从不大于10mL的血液样品中,快速、准确的提取到能满足分子生物学检测要求的目标感染病原体核酸。
(2)无需血液培养,直接使用血液样本进行病原体富集和核酸提取,同时也适用于血培后样本。
(3)核酸提取步骤简单,且可以无差别适用于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及真菌。
(4)提取的核酸可搭配单重、多重PCR/RT~PCR及二代测序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5)操作适配仪器设备要求不高,仅需实验室常见的高速离心机即可满足操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示意图;
图3为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实施例5探针法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曲线;
图4为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实施例6探针法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曲线;
图5为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实施例7探针法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血液样本初次裂解:将血液样本中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病原微生物助沉剂充分混匀后得到裂解物并使裂解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初次裂解样本;裂解物包括裂解的血细胞和未裂解但表面特性改变的病原微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高速离心沉降用于使病原微生物富集沉淀;
S2、血液样本再裂解: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B使残留的大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性溶液界面上的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再次裂解样本;
S3、洗涤:加入洗涤液混匀后离心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包含病原微生物的血液裂解样本,洗涤液用于清洗杂质;
S4、核酸提取:在血液裂解样本中加入核酸提取试剂,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将剩余溶液进行电裂解或加入不同粒径组合的研磨珠振荡后高温加热、离心,使病原微生物裂解并促使病原微生物中的核酸释放、溶解,得到病原微生物核酸样本。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血液样本初次裂解:将血液样本中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病原微生物助沉剂充分混匀后得到裂解物并使裂解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初次裂解样本;裂解物包括裂解的血细胞和未裂解但表面特性改变的病原微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高速离心沉降用于使病原微生物富集沉淀;
血液选择裂解液A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6.5%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5%~65%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pH为4~8;
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为不溶于水的生物惰性有机溶剂;
血液样本为1~10ml,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病原微生物助沉剂后常温振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1~5分钟,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用量为血液样本体积的0.5~5倍,病原微生物助沉剂的用量为血液样本体积的0.5%~5%;
S2、血液样本再裂解: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B使残留的大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性溶液界面上的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再次裂解样本;
血液选择裂解液B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3%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40%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2%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pH为5~8;
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用量为血液初次裂解样本体积的2~10倍;
步骤S2可重复多次;
S3、洗涤:加入洗涤液混匀后离心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包含病原微生物的血液裂解样本,洗涤液用于清洗杂质;
步骤S3中,洗涤液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促进杂质溶解盐和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洗涤液的pH为5~9;
洗涤液的用量为血液再次裂解样本体积的5~10倍,洗涤液的使用方法为常温震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
步骤S3可重复多次;
S4、核酸提取:在血液裂解样本中加入核酸提取试剂,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将剩余溶液进行电裂解或加入不同粒径组合的研磨珠振荡后高温加热、离心,使病原微生物裂解并促使病原微生物中的核酸释放、溶解,得到病原微生物核酸样本;
核酸提取液包括:浓度为0.5~2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促进核酸溶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01%~5%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核酸提取液的pH为7~9;
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核酸提取液的用量为血液裂解样本体积的5~10倍,电裂解使用MEMS加工的电裂解装置,研磨珠为粒径0.1~3mm的酸洗玻璃珠、氧化锆珠、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几种,研磨珠的用量为20~150mg、振荡时间为5~15分钟,高温加热的温度为85~100℃、加热时间为3~15分钟;
其中,缓冲液为以下任意一种:磷酸缓冲液、乙酸钠乙酸缓冲液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
辅助裂解盐、促进核酸溶解盐和促进杂质溶解盐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氯化钠、氯化钾和硫酸铵;
主要裂解盐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氯化锂、碘化钠、碘化钾、盐酸胍和异硫氰酸胍;
消泡剂为以下任意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二醇、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和聚氧丙烯甘油醚;
螯合剂为柠檬酸三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以下任意一种: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和脱氧胆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吐温20、吐温80、曲拉通X-100、乙基苯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聚氧乙烯醚Brij C20;
步骤S1、S2、S3和S4中,离心转速为10000~16000×g,离心时间为1~5分钟。
实施例3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包括体积为血液样本0.5~10倍的血液选择裂解液A、体积为血液样本0.5%~10%的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体积为血液样本1~10倍的血液选择裂解液B、体积为血液样本1~10倍的洗涤液和体积为血液样本0.5~2倍的核酸提取液;
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血液选择裂解液B用于仅裂解血细胞保留病原微生物并将血液样本中以及裂解血细胞中释放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溶解;病原微生物助沉剂用于使病原微生物富集沉淀;洗涤液用于清洗杂质,核酸提取液用于使病原微生物富集、裂解并促使病原微生物中的核酸释放和溶解;
血液选择裂解液A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6.5%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5%~65%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pH为4~8;
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为不溶于水的生物惰性有机溶剂;
血液选择裂解液B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3%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40%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2%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pH为5~8。
实施例4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包括体积为血液样本10倍的血液选择裂解液A、体积为血液样本10%的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体积为血液样本10倍的血液选择裂解液B、体积为血液样本10倍的洗涤液和体积为血液样本2倍的核酸提取液;
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血液选择裂解液B用于仅裂解血细胞保留病原微生物并将血液样本中以及裂解血细胞中释放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溶解;病原微生物助沉剂用于使病原微生物富集沉淀;洗涤液用于清洗杂质,核酸提取液用于使病原微生物富集、裂解并促使病原微生物中的核酸释放和溶解;
血液选择裂解液A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6.5%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5%~65%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pH为4~8;
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为不溶于水的生物惰性有机溶剂;
生物惰性有机溶剂为氟油或HFE-7500或Novec7500或FC-40;
血液选择裂解液B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3%的辅助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40%的主要裂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2%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pH为5~8;洗涤液包括:浓度为10~10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促进杂质溶解盐和浓度为0~10mM的螯合剂,洗涤液的pH为5~9;
核酸提取液包括:浓度为0.5~20mM的缓冲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促进核酸溶解盐、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01%~5%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mM的螯合剂和体积百分比0%~0.5%的消泡剂,核酸提取液的pH为7~9;
缓冲液为以下任意一种:磷酸缓冲液、乙酸钠乙酸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
辅助裂解盐、促进核酸溶解盐和促进杂质溶解盐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氯化钠、氯化钾和硫酸铵;
主要裂解盐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氯化锂、碘化钠、碘化钾、盐酸胍和异硫氰酸胍;
消泡剂为以下任意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二醇、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和聚氧丙烯甘油醚;
螯合剂为柠檬酸三钠;
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以下任意一种: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和脱氧胆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吐温20、吐温80、曲拉通X-100、乙基苯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聚氧乙烯醚Brij C20。
实施例5
为验证本方法和试剂的有效性,使用本发明所述试剂和方法进行模拟血流感染大肠杆菌型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核酸提取,同时将模拟样本中添加相同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所提取核酸作为为对照,再通过探针法荧光定量PCR对所提DNA进行检测,从而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
以下实施例中PCR检测目标为所提核酸中的病原微生物的DNA,本发明所分离核酸中也包括病原微生物的RNA,根据检测引物及探针设计位点不同也可进行qRT~PCR等检测,此处检测方法不对本发明的其它下游应用方式产生限制。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所用试剂如下:血液选择裂解液A为2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pH7.0)、0.5%氯化钾、65%异硫氰酸胍、0.2%十二烷基肌氨酸钠、10mM柠檬酸三钠和0.02%聚氧丙烯甘油醚。微生物助沉剂为Novec7500。血液选择裂解液B为2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pH7.0),0.5%氯化钾、30%异硫氰酸胍、0.1%月桂酰肌氨酸钠、10mM柠檬酸三钠和0.02%聚氧丙烯甘油醚。洗涤液为1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pH7.0),0.9%氯化钠、10%硫酸铵和3mM柠檬酸三钠。核酸提取液为1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pH8.8)、0.45%氯化钠、0.1%十二烷基硫酸钠、2%吐温20、1mM柠檬酸三钠和0.02%聚氧丙烯甘油醚。
血液中大肠杆菌的分离、富集及核酸提取方法如下:
制备含有大肠杆菌的模拟样本,在3支1mL阴性血液中分别添加10CFU/100CFU/1000CFU的大肠杆菌,混匀备用;同时制备对照样本,在3支100μL核酸提取液中分别添加10CFU/100CFU/1000CFU的大肠杆菌,混匀备用。在准备好的模拟样本中添加试剂并进行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等操作。具体为在1mL模拟血液样本中添加1mL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20μL病原微生物助沉剂,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8mL上清(剩余200μL)。然后加入1mL血液选择裂解液B,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mL上清。重复本步骤一次或多次。样品中加入1mL洗涤液,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mL上清。重复本步骤一次或多次。最后加入1mL核酸提取液,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mL上清。加入30mg 0.5mm氧化锆珠,涡旋振荡5分钟,95℃加热5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收集上清得到模拟样本核酸。同时对照样本中加入30mg 0.5mm氧化锆珠,涡旋振荡5分钟,95℃加热5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收集上清得到对照样本的核酸。并行的,做一组不添加大肠杆菌的空白血液分离提取对照。所提核酸按表1进行探针法PCR检测体系配制和上机扩增程序设置,具体引物探针序列见表2。结果如图3显示,在三个检测梯度上,100CFU和1000CFU每毫升级别上对照组与实验组扩增重叠性很好,10CFU级别上两组扩增略有不同但均可稳定检出,且阴性血液提取对照和不加模板对照均未扩增,扩增结果可靠。由此表明使用本发明的试剂和方法可分离并提取到血液中10CFU数量级的大肠杆菌DNA,符合血流感染的血液样本检测需求。
分离血液样本中10/100/1000CFU大肠杆菌后提取的核酸与直接提取10/100/1000CFU大肠杆菌的核酸的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对比图。其中图3左侧图例中C~E1、C~E2、C~E3分别对应无需分离对照组的10、100、1000CFU,E1、E2、E3分别对应从血样中分离病原实验组的10、100、1000CFU;BNTC是阴性血液分离、提取对照,NTC为不加模板扩增对照。
实施例6
为验证本方法和试剂的有效性,使用本发明所述试剂和方法进行模拟血流感染肺炎链球菌类型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核酸提取,同时将模拟样本中添加相同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所提取核酸作为为对照,再通过探针法荧光定量PCR对所提DNA进行检测,从而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所用试剂如下:血液选择裂解液A为5mM磷酸缓冲液(pH7.5)、1.5%硫酸铵、12%碘化钠、10mM柠檬酸三钠、0.5%曲拉通X-100和0.03%聚氧丙烯甘油醚。微生物助沉剂为FC-40。血液选择裂解液B为5mM磷酸缓冲液(pH7.5)、0.9%氯化钠、4%碘化钠、5mM柠檬酸三钠和0.03%聚氧丙烯甘油醚。洗涤液为2mM磷酸缓冲液(pH8.5),0.9%氯化钠、3%硫酸铵、5mM柠檬酸三钠。核酸提取液为5mM磷酸缓冲液(pH8.0)、0.45%氯化钠、0.1%十二烷基肌氨酸钠、5%吐温20、0.5mM柠檬酸三钠和0.1%聚丙二醇。
血液中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富集及核酸提取方法如下:
制备含有肺炎链球菌的模拟样本,在3支1mL阴性血液中分别添加10CFU/100CFU/1000CFU的肺炎链球菌,混匀备用;同时制备对照样本,在3支100μL核酸提取液中分别添加10CFU/100CFU/1000CFU的肺炎链球菌,混匀备用。在准备好的模拟样本中添加试剂并进行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等操作。具体为在1mL模拟血液样本中添加1mL选择裂解液A和20μL微生物助沉剂,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8mL上清(剩余200μL)。然后加入1mL血液选择裂解液B,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mL上清。重复本步骤一次或多次。样品中加入1mL洗涤液,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mL上清。重复本步骤一次或多次。最后加入1mL核酸提取液,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mL上清。加入30mg 0.5mm氧化锆珠,涡旋振荡5分钟,95℃加热5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收集上清得到模拟样本核酸。同时对照样本中加入30mg 0.5mm氧化锆珠,涡旋振荡5分钟,95℃加热5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收集上清得到对照样本的核酸。并行的,做一组不添加肺炎链球菌的空白血液分离提取对照。所提核酸按表1进行探针法PCR检测体系配制和上机扩增程序设置,具体引物探针序列见表2。结果如图4显示,在三个不同的检测梯度上,对照组与实验组扩增相比实验组CT值相比对照组虽有延后,但均可稳定检出,且阴性血液提取对照和不加模板对照均未扩增,扩增结果可靠且可重复。因此表明使用本发明的试剂和方法可分离并提取到血液中10CFU每毫升血液的肺炎链球菌DNA,达到血流感染中革兰氏阴性病原体的血液样本检测需求。
分离血液样本中10/100/1000CFU肺炎链球菌后提取的核酸与直接提取10/100/1000CFU肺炎链球菌的核酸的探针法针法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对比图。其中图4左侧图例中C-E1、C-E2、C-E3分别对应无需分离对照组的10、100、1000CFU,E1、E2、E3分别对应从血样中分离病原实验组的10、100、1000CFU;BNTC是阴性血液分离、提取对照,NTC为不加模板扩增对照。
实施例7
为验证本方法和试剂的有效性,使用本发明所述试剂和方法进行模拟血流感染白色念珠菌类型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核酸提取,同时将模拟样本中添加相同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所提取核酸作为为对照,再通过探针法荧光定量PCR对所提DNA进行检测,从而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试剂,所用试剂如下:血液选择裂解液A为5mM磷酸缓冲液(pH8),1%氯化钠、20%盐酸胍、0.5%吐温20、5mM柠檬酸三钠和0.05%聚丙二醇。微生物助沉剂为Novec7500。血液选择裂解液B为5mM磷酸缓冲液(pH8)、0.5%氯化钾、5mM柠檬酸三钠。洗涤液为0.1%磷酸缓冲液(pH7.5),0.9%氯化钠、3%硫酸铵、0.1%柠檬酸三钠。核酸提取液为0.2%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pH9)、0.15%氯化钾、3%曲拉通X-100和0.05%聚丙二醇。
血液中白色念珠菌的分离、富集及核酸提取方法如下:
同前,制备含有白色念珠菌的模拟样本,在3支1mL阴性血液中分别添加10CFU/100CFU/1000CFU的白色念珠菌,混匀备用;同时制备对照样本,在3支100μL核酸提取液中分别添加10CFU/100CFU/1000CFU的白色念珠菌,混匀备用。在准备好的模拟样本中添加试剂并进行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等操作。具体为在1mL模拟血液样本中添加1mL选择裂解液A和20μL微生物助沉剂,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8mL上清(剩余200μL)。然后加入1mL血液选择裂解液B,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mL上清。重复本步骤一次或多次。样品中加入1mL洗涤液,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mL上清。重复本步骤一次或多次。最后加入1mL核酸提取液,振荡1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弃去1mL上清。加入30mg 0.5mm氧化锆珠,涡旋振荡5分钟,95℃加热5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收集上清得到模拟样本核酸。同时对照样本中加入30mg 0.5mm氧化锆珠,涡旋振荡5分钟,95℃加热5分钟,12000×g离心2分钟,收集上清得到对照样本的核酸。并行的,做一组不添加肺炎链球菌的空白血液分离提取对照。
所提核酸按表1进行探针法PCR检测体系配制和上机扩增程序设置,具体引物探针序列见表2。结果如图5显示,在三个检测梯度上,100CFU和1000CFU每毫升的模拟样本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扩增差异不明显,10CFU每毫升的模拟样本中,两组实验扩增重叠性较好且均可稳定检出。阴性血液提取对照和不加模板对照组均未扩增,扩增结果可靠。由此表明使用本发明的试剂和方法可分离并提取到血液中10CFU每毫升血液的白色念珠菌DNA,本试剂和方法达到血流感染中真菌病原体的血液样本检测需求。
分离血液样本中10/100/1000CFU白色念珠菌后提取的核酸与直接提取10/100/1000CFU白色念珠菌的核酸的探针法针法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对比图。其中图5左侧图例中C-E1、C-E2、C-E3分别对应无需分离对照组的10、100、1000CFU,E1、E2、E3分别对应从血样中分离病原实验组的10、100、1000CFU;BNTC是阴性血液分离、提取对照,NTC为不加模板扩增对照。
表1探针法PCR检测体系配制和上机扩增程序
Figure BDA0003000864800000201
表2探针法PCR体系中引物、探针序列
Figure BDA000300086480000020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血液中具有细菌荚膜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样本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血液样本初次裂解:将血液样本中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病原微生物助沉剂充分混匀后得到裂解物并使所述裂解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初次裂解样本;所述裂解物包括裂解的血细胞和未裂解但表面特性改变的病原微生物,所述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高速离心沉降用于使所述病原微生物富集沉淀;
所述病原微生物选自肺炎链球菌类型病原微生物;
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A由5mM、pH7.5的磷酸缓冲液、1.5%硫酸铵、12%碘化钠、10mM柠檬酸三钠、0.5%曲拉通X-100和0.03%聚氧丙烯甘油醚组成,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pH为7.0;
所述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为FC-40;
所述血液样本为1~10ml,加入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所述病原微生物助沉剂后常温振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1~5分钟,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用量为所述血液样本体积的0.5~5倍,所述病原微生物助沉剂的用量为所述血液样本体积的0.5%~5%;
S2、血液样本再裂解: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B使残留的大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所述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性溶液界面上的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再次裂解样本;
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B由5mM、pH7.5的磷酸缓冲液、0.9%氯化钠、4%碘化钠、5mM柠檬酸三钠和0.03%聚氧丙烯甘油醚组成;
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用量为所述血液初次裂解样本体积的2~10倍;
步骤S2重复一次或多次;
S3、洗涤:加入洗涤液混匀后离心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包含所述病原微生物的血液裂解样本,所述洗涤液用于清洗杂质;
所述洗涤液由2mM、pH8.5的磷酸缓冲液,0.9%氯化钠、3%硫酸铵、5mM柠檬酸三钠组成;
所述洗涤液的用量为所述血液再次裂解样本体积的5~10倍,所述洗涤液的使用方法为常温震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
步骤S3重复一次或多次;
S4、核酸提取:在所述血液裂解样本中加入核酸提取液,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将剩余溶液进行电裂解或加入不同粒径组合的研磨珠振荡后高温加热、离心,使所述病原微生物裂解并促使所述病原微生物中的核酸释放、溶解,得到病原微生物核酸样本;
所述核酸提取液由5mM、pH8.0的磷酸缓冲液、0.45%氯化钠、0.1%十二烷基肌氨酸钠、5%吐温20、0.5mM柠檬酸三钠和0.1%聚丙二醇组成;
所述核酸提取液的用量为所述血液裂解样本体积的5~10倍,所述电裂解使用MEMS加工的电裂解装置,所述研磨珠为粒径0.1~3mm的酸洗玻璃珠、氧化锆珠、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研磨珠的用量为20~150mg、振荡时间为5~15分钟,所述高温加热的温度为85~100℃、加热时间为3~15分钟。
2.一种血液中具有细菌荚膜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样本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血液样本初次裂解:将血液样本中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病原微生物助沉剂充分混匀后得到裂解物并使所述裂解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初次裂解样本;所述裂解物包括裂解的血细胞和未裂解但表面特性改变的病原微生物,所述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高速离心沉降用于使所述病原微生物富集沉淀;
所述病原微生物选自白色念珠菌类型病原微生物;
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A由5mM、pH8的磷酸缓冲液,1%氯化钠、20%盐酸胍、0.5%吐温20、5mM柠檬酸三钠和0.05%聚丙二醇组成;
所述病原微生物助沉剂为Novec7500;
所述血液样本为1~10ml,加入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A和所述病原微生物助沉剂后常温振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1~5分钟,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A的用量为所述血液样本体积的0.5~5倍,所述病原微生物助沉剂的用量为所述血液样本体积的0.5%~5%;
S2、血液样本再裂解:加入血液选择裂解液B使残留的大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溶解,高速离心后弃除所述微生物助沉剂与水性溶液界面上的部分上清液,得到血液再次裂解样本;
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B由5mM、pH8的磷酸缓冲液、0.5%氯化钾、5mM柠檬酸三钠组成;
所述血液选择裂解液B的用量为所述血液初次裂解样本体积的2~10倍;
步骤S2重复一次或多次;
S3、洗涤:加入洗涤液混匀后离心弃除部分上清液得到包含所述病原微生物的血液裂解样本,所述洗涤液用于清洗杂质;
所述洗涤液由0.1%、pH7.5的磷酸缓冲液、0.9%氯化钠、3%硫酸铵、0.1%柠檬酸三钠组成;
所述洗涤液的用量为所述血液再次裂解样本体积的5~10倍,所述洗涤液的使用方法为常温震荡混匀或常温颠倒混匀;
步骤S3重复一次或多次;
S4、核酸提取:在所述血液裂解样本中加入核酸提取液,高速离心后弃除部分上清,将剩余溶液进行电裂解或加入不同粒径组合的研磨珠振荡后高温加热、离心,使所述病原微生物裂解并促使所述病原微生物中的核酸释放、溶解,得到病原微生物核酸样本;
所述核酸提取液由0.2%、pH9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0.15%氯化钾、3%曲拉通X-100和0.05%聚丙二醇组成;
所述核酸提取液的用量为所述血液裂解样本体积的5~10倍,所述电裂解使用MEMS加工的电裂解装置,所述研磨珠为粒径0.1~3mm的酸洗玻璃珠、氧化锆珠、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研磨珠的用量为20~150mg、振荡时间为5~15分钟,所述高温加热的温度为85~100℃、加热时间为3~15分钟。
CN202110346173.9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Active CN113073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3205.7A CN116042603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CN202110346173.9A CN113073096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PCT/CN2022/083559 WO2022206726A1 (zh) 2021-03-31 2022-03-29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6173.9A CN113073096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3205.7A Division CN116042603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3096A CN113073096A (zh) 2021-07-06
CN113073096B true CN113073096B (zh) 2023-02-03

Family

ID=766139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3205.7A Pending CN116042603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CN202110346173.9A Active CN113073096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3205.7A Pending CN116042603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6042603A (zh)
WO (1) WO20222067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2603A (zh) * 2021-03-31 2023-05-02 北京源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CN113502317A (zh) * 2021-07-08 2021-10-15 华东医院 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样本处理方法
CN113699144A (zh) * 2021-08-27 2021-11-26 厦门佶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t-1或其有效成分在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新用途及病原微生物检测样本的处理方法
CN113980956A (zh) * 2021-11-25 2022-01-28 中科欧蒙未一(北京)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去除宿主核酸提取方法
CN115960885B (zh) * 2022-10-09 2023-12-12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肝素钠样品中核酸的方法及组合物
CN115735902A (zh) * 2022-11-16 2023-03-07 苏州颐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细胞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384898A (zh) * 2023-09-25 2024-01-12 禾盛(广州)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血液核酸释放剂、试剂盒及其提取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5849A2 (en) * 1995-03-10 1996-12-0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 for whole blood
US20020192667A1 (en) * 2001-06-05 2002-12-19 Kyoko Kojima Method for isolating and purifying nucleic acids
CN107663521A (zh) * 2016-07-28 2018-02-06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血浆游离核酸提取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8531472A (zh) * 2017-03-05 2018-09-14 北京天健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裂解液
CN109852607A (zh) * 2018-12-30 2019-06-07 上海星耀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生物样品中无核红细胞的试剂及在dna提取中应用
CN110195096A (zh) * 2019-02-22 2019-09-03 领航基因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血流感染致病菌的样本处理方法
WO2019222862A1 (en) * 2018-05-25 2019-11-28 Qvell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selective lysis of blood cells and separation of microbial cells
CN110747255A (zh) * 2019-11-27 2020-02-04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酸检测全血样本预处理试剂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49351T3 (es) * 2011-12-21 2020-03-19 Geneohm Sciences Canada Inc Enriquecimiento y aislamiento de células microbianas y ácidos nucleicos microbianos a partir de una muestra biológica
US9707555B2 (en) * 2012-11-30 2017-07-18 Qvell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treatment of microbial samples
US10662420B2 (en) * 2012-11-30 2020-05-26 Qvell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microbial cells
EP3347485B1 (en) * 2015-09-11 2021-11-03 Bacteria Detection Ltd Methods for isolating microbial cells from a blood sample
EP3199629A1 (en) * 2016-01-30 2017-08-02 Safeguard Biosystems Holdings Ltd. Bead beating tub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deoxyribonucleic acid and/or ribonucleic acid from microorganisms
CN116042603A (zh) * 2021-03-31 2023-05-02 北京源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5849A2 (en) * 1995-03-10 1996-12-0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 for whole blood
US20020192667A1 (en) * 2001-06-05 2002-12-19 Kyoko Kojima Method for isolating and purifying nucleic acids
CN107663521A (zh) * 2016-07-28 2018-02-06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血浆游离核酸提取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8531472A (zh) * 2017-03-05 2018-09-14 北京天健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裂解液
WO2019222862A1 (en) * 2018-05-25 2019-11-28 Qvell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selective lysis of blood cells and separation of microbial cells
CN109852607A (zh) * 2018-12-30 2019-06-07 上海星耀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生物样品中无核红细胞的试剂及在dna提取中应用
CN110195096A (zh) * 2019-02-22 2019-09-03 领航基因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血流感染致病菌的样本处理方法
CN110747255A (zh) * 2019-11-27 2020-02-04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酸检测全血样本预处理试剂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2603A (zh) 2023-05-02
WO2022206726A1 (zh) 2022-10-06
CN113073096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73096B (zh) 一种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分离、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US20210139952A1 (en) Bead beating tub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deoxyribonucleic acid and/or ribonucleic acid from microorganisms
CA2012777C (en) Process for isolating nucleic acid
CN105176969B (zh) 一种用于生物样本的核酸提取方法及试剂
JP2022033906A (ja) ビーズ破砕用チューブならびに微生物からデオキシリボ核酸および/またはリボ核酸を抽出する方法
CN104673783A (zh) 磁珠法提取病毒dna/rna的试剂盒以及使用方法
US10907146B2 (en)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method using solid subject
US2023041672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treatment of microbial samples
CN109893664B (zh) 一种阳离子脂质纳米颗粒/dna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6727B (zh) 革兰氏阳性细菌核酸提取方法
AU2022287572A1 (en) Bead beating tub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deoxyribonucleic acid and/or ribonucleic acid from microorganisms
US9707555B2 (en) Method for pretreatment of microbial samples
CN113637668A (zh) 一种同时提取血浆和血细胞病原菌dna的试剂盒及应用
KR101981398B1 (ko) 세포외소포체 용해 버퍼 및 이를 이용한 핵산 추출 방법
EP4370712A1 (en) Methods of detecting sjögren's syndrome using salivary exosomes
CN114187968A (zh) 基于ngs技术的无菌检测方法
EP397129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ysate from cells contained in a liquid sample
CN110804611A (zh) 一种适用于细菌和/或真菌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JP7216652B2 (ja) ビーズ破砕用チューブ並びに微生物からデオキシリボ核酸及び/又はリボ核酸を抽出する方法
US20220396787A1 (en) Method for enhanced direct detection of microbial antigens from biological fluids
CN106893680A (zh) 一种从血液样本中富集丝状真菌的方法
EP3408388A1 (en) Bead beating tub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deoxyribonucleic acid and/or ribonucleic acid from microorganisms
JP2009247250A (ja) 血液検体からの微生物核酸の抽出方法
CN117925867A (zh) 一种用于梅毒传染性和疗效判断的梅毒螺旋体多靶mRNA试剂
KR20230103973A (ko) 생물학적 시료로부터 무세포 dna를 분리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