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8865A -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 Google Patents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8865A
CN113068865A CN202010006238.0A CN202010006238A CN113068865A CN 113068865 A CN113068865 A CN 113068865A CN 202010006238 A CN202010006238 A CN 202010006238A CN 113068865 A CN113068865 A CN 113068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heating
base
tube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62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泽鑫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062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8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8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属于烟具技术领域。其中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管,发热管包括管体以及形成于管体上的导电部;至少一基座,基座与管体连接;绝缘元件,设置于基座与管体之间;导电元件,设置于基座,导电元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绝缘元件与管体之间且与导电部接触以构成电连接,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朝向远离管体的方向偏离,第二部分用于耦接电源。本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的电连接方式使得焊接工艺简单,焊接结构点结实,不易于损坏。

Description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烟具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背景技术
电加热烟具是电子烟产品中的一种,例如,电加热烟具是低温烟具,低温烟具指的是通过加热升温的方式,对烟支进行低温非燃烧式地烘烤,使得烟支可吸食。
一些电加热烟具产品中,一般包括发热组件和电源,电源与发热组件电连接,以使得电源对发热组件提供电源支持。发热组件主要用于产生热量,以对烟支或烟油基质进行加热升温。然而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量容易对部件之间的电连接造成影响,尤其对部件之间的焊接结构点造成影响,当温度过高时,焊接结构点容易被损坏,从而造成部件之间电路断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于提出一种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所述发热组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量容易对电连接结构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热组件,包括:
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包括管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管体上的导电部;
至少一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管体连接;
绝缘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管体之间;
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导电元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绝缘元件与所述管体之间且与所述导电部接触以构成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管体的方向偏离,所述第二部分用于耦接电源。
可选地,所述基座和所述绝缘元件共同位于所述导电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以间隔开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管体的径向方向偏离。
可选地,所述导电元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管体的径向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导电元件呈金属薄片的结构形式。
可选地,所述基座和/或所述绝缘元件为耐高温隔热材料。
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一筒体,所述绝缘元件收纳于所述筒体内部或者套设于所述筒体外围,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外两侧。
可选地,在所述筒体上远离所述绝缘元件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持所述导电元件的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凸出形成在所述筒体的外侧或者内侧表面的固定块,在所述第二部分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以将所述导电元件固持在所述基座上。
可选地,所述基座还包括自所述筒体延伸出的凸缘,在所述凸缘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穿过的收容孔。
可选地,所述绝缘元件为弹性材质,并且是与所述管体表面形状相适配的环状。
可选地,所述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连接有形成在所述管体上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被配置为在电导通情况下产生热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沿所述管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对应的两个所述导电元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沿所述管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管体转动的周向止动部。
可选地,所述周向止动部包括在所述基座朝向所述绝缘元件一侧凸设的定位凸起,所述管体的管壁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对应配合的定位凹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部或/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
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第一基座和安装在所述第二端部上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的所述导电元件相对应地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电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或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管体上的环形电极。
可选地,所述基座具有用于阻止所述管体轴向移动的轴向止动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为形成在所述管体表面的金属涂层。
可选地,所述加热部包括附设在所述管体表面的电阻发热线路层。
可选地,所述加热部包括附设在所述管体表面用于产生红外辐射的辐射材料层。
可选地,所述导电部还包括第三导电部,所述第三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连接有另一个加热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连接的所述加热部,以及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第三导电部之间连接的另一个加热部分别用于对所述管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导电部还包括第四导电部和第五导电部,所述加热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导电部和所述第五导电部之间的测温线路层。
可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绝缘元件抵持所述温度传感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贴附于所述加热部。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加热烟具,包括:
如上所述的发热组件;
电源,与所述发热组件中的所述第二部分耦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所述发热组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导电部抵接以构成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管体的方向偏离,所述第二部分可与外部电源进行焊接以构成电连接。在所述发热组件的工作过程中,热量在所述绝缘元件的隔离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的温度远低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温度,从而避免与所述第二部分焊接的焊接点受高温影响而造成损坏。所述发热组件的电连接方式使得焊接工艺简单,焊接结构点结实,不易于损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烟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一种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加热烟具200,所述电加热烟具200是电子烟的一种。例如,所述电加热烟具200是低温烟具,可以理解地是,低温烟具指的是通过加热升温的方式,对烟支300进行低温非燃烧式地烘烤,以使得烟支300可被吸食。或者,所述电加热烟具200用于对烟油基质进行加热升温,以形成可吸食的气溶胶。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发热组件100,所述发热组件100可应用于上述图1所示的电加热烟具200中。
下面,以所述电加热烟具200是低温烟具为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电加热烟具200包括壳体201、电源202、控制电路板203和所述发热组件100。所述电源202和所述发热组件100耦接,用于为所述发热组件100提供电源202支持,例如,所述电源202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03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203与所述发热组件100电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电源202能够为所述发热组件100提供电源202支持。可以理解地是,所述控制电路板203上可设置有多种功能电路,例如所述控制电路板203上连接有过温保护电路,当所述发热组件100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则断开所述电源202与所述发热组件100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电源202和所述发热组件100共同收容于所述壳体201内,并且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201。所述壳体201开设有贯通的插入口2011,所述插入口2011与所述发热组件100位置对应,所述烟支300可通过所述插入口2011进入所述壳体201内,并与所述发热组件100抵接,从而使得所述发热组件100对所述烟支300进行低温非燃烧式地烘烤。
所述发热组件100包括发热管10和至少一个基座20。所述发热管1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20,所述基座20与所述壳体201固定安装。
请参阅图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10连接有三个所述基座20,其中,两个所述基座20分别位于所述发热管10的两端,一个所述基座20位于所述发热管10的中部。可选地,所述发热组件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2,所述温度传感器52安装于所述基座20上,并贴附于所述发热管10。所述温度传感器52用于侦测所述发热管10的温度,从而可对所述发热管10进行智能控制,达到智能控温的技术目的。
请继续参阅图2-4,所述发热管10呈直线型结构,所述电源202呈直线型结构,所述发热管10和所述电源202横向并列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电加热烟具200的各部件之间的空间布局紧凑,有利于产品小型化设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板203和所述电源202都位于所述发热管10的同一侧,且所述控制电路板203位于所述发热管10和所述电源202之间。可选地,所述电源202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201的部分内侧壁,所述控制电路板203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源202,所述发热组件100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201的另一部分内侧壁。
所述发热管10为圆柱体形的管状结构,所述发热管10包括管体11、加热部13和导电部12。所述管体11包括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112和贯通于所述管体11的加热通道113。所述加热通道113为直线型结构,其中所述加热通道113的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端部111,所述加热通道113的另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端部112。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端部112的所述加热通道113的一开口对准所述插入口2011,所述烟支300通过所述插入口2011插入所述加热通道113内,所述烟支300部分容置于所述加热通道113内,所述烟支300在所述加热通道113内被加热升温。可选地,所述加热通道113的孔形与所述烟支300相仿,所述加热通道113为圆形孔道。
所述管体11上设置有所述加热部13,所述加热部131被配置为在电导通情况下产生热量,从而为容置于所述加热通道113内的所述烟支300进行加热烘烤。可选地,所述发热管10是电加热管,所述加热部13包括附设于所述管体11表面的用于产生热量的电阻发热线路层131,所述电阻发热线路层131在电流的作用下而产生热量。
请参阅图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13包括辐射材料层132,所述辐射材料层132附设在所述管体11表面用于产生红外辐射。所述辐射材料层132在电导通情况下受激而发射远红外电磁波,从而具有电加热的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3、4,在所述管体11上形成有所述导电部12。例如,所述导电部12包括第一导电部121和第二导电部122,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是形成在所述管体11表面的金属涂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之间连接有形成在所述管体11上的所述加热部13。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沿所述管体11的周向间隔布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沿所述管体1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导电部12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管体11的轴向延伸,例如,所述所述第一导电部121的一部分沿所述管体11的轴向延伸形成延伸部1211(如图8所示),所述延伸部1211将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加热部13电连接。
请参阅图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12还包括第三导电部123,所述第三导电部123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之间连接有另一个加热部13,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之间连接的所述加热部13,以及所述第二导电部122和所述第三导电部123之间连接的另一个加热部13分别用于对所述管体11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
请参阅图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10还包括测温线路层51,所述测温线路层51设置于所述管体11的外侧壁。所述测温线路层51用于侦测所述管体11的温度,从而可对所述加热部13进行智能控制,达到智能控温的技术目的。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部12还包括第四导电部124和第五导电部125,所述管体11还设置有所述第四导电部124和所述第五导电部125。所述第四导电部124和所述第五导电部125之间电连接有所述测温线路层51。
请继续参阅图3、4,所述基座20包括筒体21。可选地,所述基座20是耐高温隔热材料。所述发热管1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筒体21内部,或者,所述发热管10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筒体21的外围。例如,所述第一端部11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筒体21内。在所述基座20上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管体11转动的周向止动部,所述周向止动部包括在所述基座20朝向所述管体11一侧凸设的定位凸起221,所述管体11的管壁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221对应配合的定位凹口114。当所述管体11装配于所述筒体21内部时,所述定位凸起221与所述定位凹口114对应卡扣配合,以使得阻止所述管体11相对于所述基座20周向转动。进一步地,在所述基座20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管体11轴向移动的轴向止动部。可选地,所述轴向止动部是一底板22,所述底板22固定于所述筒体21的一端,用于阻止所述管体11轴向移动,其中,所述底板朝向于所述筒体21内部凸设有所述定位凸起221。
所述发热组件100还包括绝缘元件30,所述绝缘元件30设置于所述基座20与所述管体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元件30是环形体结构,所述绝缘元件30的形状是与所述管体11的表面形状相适配的环状。所述绝缘元件30对应收纳于所述筒体21内部或者套设于所述筒体21外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元件30对应收纳于所述筒体21内部,所述绝缘元件30的环外侧壁与所述筒体21的内侧壁抵持。可选地,所述绝缘元件30是绝缘的、耐高温隔热的弹性材质,例如所述绝缘元件30为硅胶材质,具有绝缘、耐高温和密封的作用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耐高温是指能承受240℃以上的耐高温材质。
所述发热组件1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元件40,所述导电元件40是呈金属薄片的状结构。所述导电元件40设置于所述基座20,且与所述导电部12对应抵持以构成电连接,例如,所述导电部12包括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则在所述基座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导电元件40。
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均设置于所述管体11的同一端部,或分别位于所述管体11的相对两端部,例如,如图7所示,所述管体11具有相对的所述第一端部111和所述第二端部112,所述第一导电部121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111,所述第二导电部122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112,其中,所述管体11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基座20,即所述管体11设置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和第三基座,在所述第一端部11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基座,在所述第二端部112上设置有第二基座,在所述管体11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的所述导电元件40相对应地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2电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部121和/或所述第二导电部122包括形成于所述管体11上的环形电极1212。
请继续参阅图3、4,所述导电元件40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所述第一部分41位于所述绝缘元件30与所述管体11之间,且与所述导电部12接触以构成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4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41朝向远离所述管体11的方向偏离,例如,所述第二部分4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41沿所述管体11的径向方向偏离。所述第二部分42是用于耦接电源202,以使得所述电源202为所述发热组件100提供电源202支撑。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41与在所述管体11上的所述导电部12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绝缘元件30被设置为将所述第一部分41抵持于所述管体11以使所述第一部分41与位于所述管体11上的所述导电部12接触,以构成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0和所述绝缘元件30共同位于所述导电元件40的所述第一部分41和所述第二部分42之间,以间隔开所述第一部分41和所述第二部分42,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41和所述第二部分42对应置于所述筒体21的内外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元件40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的连接段43,所述连接段43沿所述管体11的径向方向延伸。
在所述筒体21上远离所述绝缘元件30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持所述导电元件40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凸出形成在所述筒体21的外侧或者内侧表面的固定块2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21的外侧凸设有所述固定块211。在所述第二部分4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211相匹配的固定孔(图未示),其中,所述固定块211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以将所述导电元件40固持在所述基座20上。进一步地,所述基座20还包括自所述筒体21延伸出的凸缘212,在所述凸缘212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部分42的端部穿过的收容孔21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41在所述绝缘元件30与所述管体11之间的弹性挤压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部分41与所述导电部12抵接固定,从而构成电连接。另外地,具有弹压性能的所述绝缘元件30能够密封所述管体11与所述基座20之间的连接,从而避免所述加热通道113内的气体和/或液体进入所述导电部12的一侧,进而起到保护电路结构的作用。另外地,所述加热部13与所述导电部12电连接,所述导电部12与所述导电元件40电的第一部分41电连接,所述导电元件40的第二部分42用于与供电电路焊接,以构成电连接结构,例如,所述导电元件40的第二部分42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03的输出端电焊接。所述导电元件40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03电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电源202能够为所述加热部13提供电源202支持。在所述发热组件100的工作过程中,所述发热管10内的热量不易于传导至所述基座20的外侧壁上,即所述第二部分42的温度远低于所述第一部分41的温度,从而使得与所述第二部分42进行焊接的焊接点结实,不易损坏,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
可以理解地是,所述导电部12和所述导电元件40都是金属导电材质,例如铜或铜合金材质。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组件100还包括支撑管60。所述支撑管60是直线型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管60包括气流通道62。所述气流通道62的一开口位于所述支撑管60的一端部,所述气流通道62的另一开口位于所述支撑管60相对的另一端部,所述支撑管60的外侧壁沿其径向凸设有固定件61,所述固定件61大致为圆环体结构。所述底板22朝向所述筒体21的一侧开设有贯通的避让孔222,所述支撑管60穿过所述避让孔222,并套接于所述第一端部111内的所述加热通道113内,以使所述气流通道62与所述加热通道113相连通,所述固定件61卡持在所述避让孔222的边部,即所述固定件61与所述底板2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容置于所述加热通道113内的所述支撑管60的管壁作为支撑件,所述烟支300从所述第二端部112的所述加热通道113的开口一端进入,并抵持所述支撑管60的管壁,所述烟支300在所述支撑管60的管壁的抵持作用下,所述烟支300定位容置于所述加热通道113内,当用户控制所述加热部13通电导通,所述加热部13开始加热升温,所述烟支300在加热升温的作用下烘烤,从而使得用户可对所述烟支300进行吸食。另外地,所述绝缘元件30是具有弹性的密封材质,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起到保护电路结构的作用。当用户对所述烟支300进行吸食时,气流依次经过所述气流通道62和所述加热通道113,最后进入用户的嘴口中,从而实现吸食动作。该气路结构稳定,气流导入顺畅。
综上,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优点:
1、在本实施例的所述发热组件100中,所述第一部分41与所述导电部12抵接以构成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4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41朝向远离所述管体11的方向偏离,所述第二部分42可与外部电源202进行焊接以构成电连接。在所述发热组件100的工作过程中,热量在所述绝缘元件30的隔离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42的温度远低于所述第一部分41的温度,从而避免与所述第二部分42焊接的焊接点受高温影响而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发热组件100的电连接方式使得焊接工艺简单,焊接结构点结实,不易于损坏。
2、所述绝缘元件30和所述导电元件40可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20,然而所述发热管1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20,从而使得装配简便。
3、所述绝缘元件30是具有弹性的密封材质,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起到保护电路结构的作用。当用户对所述烟支300进行吸食时,气流依次经过所述气流通道62和所述加热通道113,最后进入用户的嘴口中,从而实现吸食动作。该气路结构稳定,气流导入顺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7)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包括管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管体上的导电部;
至少一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管体连接;
绝缘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管体之间;
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导电元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绝缘元件与所述管体之间且与所述导电部接触以构成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管体的方向偏离,所述第二部分用于耦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绝缘元件共同位于所述导电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以间隔开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管体的径向方向偏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管体的径向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呈金属薄片的结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和/或所述绝缘元件为耐高温隔热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一筒体,所述绝缘元件收纳于所述筒体内部或者套设于所述筒体外围,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外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上远离所述绝缘元件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持所述导电元件的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凸出形成在所述筒体的外侧或者内侧表面的固定块,在所述第二部分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以将所述导电元件固持在所述基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自所述筒体延伸出的凸缘,在所述凸缘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穿过的收容孔。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元件为弹性材质,并且是与所述管体表面形状相适配的环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连接有形成在所述管体上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被配置为在电导通情况下产生热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沿所述管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对应的两个所述导电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沿所述管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管体转动的周向止动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止动部包括在所述基座朝向所述绝缘元件一侧凸设的定位凸起,所述管体的管壁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对应配合的定位凹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或/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
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第一基座和安装在所述第二端部上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的所述导电元件相对应地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电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或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管体上的环形电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用于阻止所述管体轴向移动的轴向止动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及权利要求16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为形成在所述管体表面的金属涂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附设在所述管体表面的电阻发热线路层。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附设在所述管体表面用于产生红外辐射的辐射材料层。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还包括第三导电部,所述第三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连接有另一个加热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连接的所述加热部,以及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第三导电部之间连接的另一个加热部分别用于对所述管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
25.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还包括第四导电部和第五导电部,所述加热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导电部和所述第五导电部之间的测温线路层。
2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绝缘元件抵持所述温度传感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贴附于所述加热部。
27.一种电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26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
电源,与所述发热组件中的所述第二部分耦接。
CN202010006238.0A 2020-01-03 2020-01-03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Pending CN113068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6238.0A CN113068865A (zh) 2020-01-03 2020-01-03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6238.0A CN113068865A (zh) 2020-01-03 2020-01-03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865A true CN113068865A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0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6238.0A Pending CN113068865A (zh) 2020-01-03 2020-01-03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886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8441A (zh) * 2021-08-19 2021-11-05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于清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WO2023077853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216700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8441A (zh) * 2021-08-19 2021-11-05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于清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WO2023077853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216700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94311U (zh)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CN113068865A (zh)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EP2724630B1 (en) Atomiz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US20220175045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and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US20230051387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3604392U (zh) 气雾生成装置
US20220312845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9422197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CN112656033A (zh) 气雾生成装置、感受器及温度监测方法
EP4159056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susceptor therefor
CN212852498U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气雾生成装置
CN111436669A (zh) 一种管状测温装置及用途
CN216846608U (zh) 温度探测器、电子设备和烹饪器具
US20240057673A1 (en) Vapor generation device
CN113974227A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JP2023540816A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CN220274939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182800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242720U (zh) 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9914692U (zh) 一种温度探针
CN217906323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92199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组件
EP4046509A1 (en) Gas mist generation device and receptor
CN213344351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感受器
CN116965590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