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8583A - 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8583A
CN113068583A CN202110258329.8A CN202110258329A CN113068583A CN 113068583 A CN113068583 A CN 113068583A CN 202110258329 A CN202110258329 A CN 202110258329A CN 113068583 A CN113068583 A CN 113068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ck
rice
room
water
rice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83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杰
赵丽
吉亚才
王登峰
林立铭
王凯
黄伟坚
黎秀菊
张中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University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University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University,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filed Critical Ha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583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85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8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5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31/00Housing bir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50Livestock or poultry management
    • Y02P60/52Livestock or poultry management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Bird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包括养鸭室和米田,所述养鸭室的一侧设有米田,所述养鸭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养鸭室顶盖,所述养鸭室顶盖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光板,且所述太阳能光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水槽,两个所述排水槽的一侧固定串通连接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的底端与所述米田固定连接,所述养鸭室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养鸭室的前端开设有入室口,且所述入室口与所述米田的一侧相对齐,所述米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安全性好,实现了绿色畜禽养殖和山兰米的清洁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背景技术
“山兰米”是海南特有的野生稻品种,呈现紫红色、白色、黑色、紫色,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种植过程中不需要施肥、不喷药,生长在无污染地区,真正的原始自然赐予的神奇的礼物,而且是只能生长在海南北部部分地区的稀有农作物。据千年来黎族人们代代相传:它具有补血、它具有补血、养胃、促进入体细胞再生功效。黎族民间视山兰米为妇女产后、胃溃疡、内外伤、手术后等病人不可缺少的调补佳品以及幼儿健康成长的营养佳品。
“山兰米”千年来一直种植在海南中部的五指山、琼中、白沙、保亭、乐东地区,该地区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因为该地区有着两种气候之分,海南以北的海口湿润凉爽,以南的三亚酷署严热。在海南北纬18°之间(五指山、牛岭)中部地区,划分出了南北两种不同温差的气候,形成天然的热带和亚热带交汇处,称为黄金交汇处的“分界洲”,在气候、水文、物产以及地貌上的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基因宝库。因此,在全年无污染的健康岛上,全世界也只有北纬18°这版绿色无污染的独特地区,只有北纬18°的黄金地区,才能种植出天然的山兰米。
目前,山兰米的种植由于多年连作严重的影响了农田生态环境,米田的综合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稻鸭共作极大的发挥了稻田的生产功能、养殖功能和生态功能,是水禽生产的全新变革。但是目前稻鸭共作的养殖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尚无一套系统的稻鸭共作的种植养殖方法。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包括养鸭室和米田,所述养鸭室的一侧设有米田,所述养鸭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养鸭室顶盖,所述养鸭室顶盖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光板,且所述太阳能光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水槽,两个所述排水槽的一侧固定串通连接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的底端与所述米田固定连接,所述养鸭室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养鸭室的前端开设有入室口,且所述入室口与所述米田的一侧相对齐,所述米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并与所述养鸭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并与所述米田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米田的表面种植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山兰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养鸭室的内部设有休息室,靠近所述休息室的一侧设有孵化室和喂养室,且所述休息室、孵化室和喂养室的内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并与所述控制面板信号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养鸭室的外侧设有照明灯,且所述照明灯的内部设有摄像头,所述照明灯和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面板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米田的内部设有水层管理模块,所述水层管理模块设有小鸭期、中鸭期和大鸭期,所述小鸭期,水深3~4公分;中鸭期水深5公分;大鸭期水深6公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山兰米进行种植,山兰米种植15~20天后,开始放养小鸭;
步骤二:小鸭出壳后6小时,把小鸭放到浅水中让它游玩,使它一出生与水接触,水深为3~4公分,养成喜爱水的良好习惯;
步骤三:将鸭产生的粪便放入米田内,随着鸭的成长,通过水泵调节内部水的高度;
步骤四:山兰米抽穗期开始,鸭子不能在山兰米田里放养,使其送入休息室和喂养室进行养殖;
步骤五:山兰米进行收割,将其获得的山兰米可部分作为鸭的饲料处理,收割过后的米田可作为鸭的室外休息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休息室的表面铺谷壳、粉碎秸秆作为垫料,雏鸭出壳后,保持所述养鸭室内温度在25-28℃,所述养鸭室饲养密度为12-15只/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山兰米种植密度为行距22-28cm,株距20-2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养鸭室的内部设有休息室,靠近休息室的一侧设有孵化室和喂养室,且休息室、孵化室和喂养室的内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并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在休息室、孵化室和喂养室的内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使其能够监测内部的温度,使其鸭更适宜的成长,养鸭室的外侧设有照明灯,且照明灯的内部设有摄像头,照明灯和摄像头与控制面板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在养鸭室的外侧设有照明灯和摄像头便于进行照明和监控处理,米田的内部设有水层管理模块,水层管理模块设有小鸭期、中鸭期和大鸭期,小鸭期水深3~4公分;中鸭期水深5公分;大鸭期水深6公分,在米田的内部设有水层管理模块使其不同年龄段的鸭更快的成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的养鸭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的方法示意图。
图中:1、养鸭室;2、米田;3、养鸭室顶盖;4、太阳能光板;5、排水槽;6、照明灯;7、控制面板;8、入室口;9、水泵;10、出水管;11、进水管;12、山兰米;13、休息室;14、孵化室;15、喂养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包括养鸭室1和米田2,养鸭室1的一侧设有米田2,养鸭室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养鸭室顶盖3,养鸭室顶盖3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光板4,且太阳能光板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水槽5,两个排水槽5的一侧固定串通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底端与米田2固定连接,养鸭室1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7,养鸭室1的前端开设有入室口8,且入室口8与米田2的一侧相对齐,米田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泵9,水泵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并与养鸭室1的内部固定连接,水泵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1,并与米田2固定连接在一起,米田2的表面种植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山兰米12。
其中,养鸭室1的内部设有休息室13,靠近休息室13的一侧设有孵化室14和喂养室15,且休息室13、孵化室14和喂养室15的内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并与控制面板7信号连接,在休息室13、孵化室14和喂养室15的内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使其能够监测内部的温度,使其鸭更适宜的成长。
其中,养鸭室1的外侧设有照明灯6,且照明灯6的内部设有摄像头,照明灯6和摄像头与控制面板7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在养鸭室1的外侧设有照明灯6和摄像头便于进行照明和监控处理。
其中,米田2的内部设有水层管理模块,水层管理模块设有小鸭期、中鸭期和大鸭期,小鸭期,水深3~4公分;中鸭期水深5公分;大鸭期水深6公分,在米田2的内部设有水层管理模块使其不同年龄段的鸭更快的成长。
其中,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山兰米进行种植,山兰米种植15~20天后,开始放养小鸭;
步骤二:小鸭出壳后6小时,把小鸭放到浅水中让它游玩,使它一出生与水接触,水深为3~4公分,养成喜爱水的良好习惯;
步骤三:将鸭产生的粪便放入米田2内,随着鸭的成长,通过水泵9调节内部水的高度;
步骤四:山兰米12抽穗期开始,鸭子不能在山兰米田里放养,使其送入休息室13和喂养室15进行养殖;
步骤五:山兰米12进行收割,将其获得的山兰米可部分作为鸭的饲料处理,收割过后的米田可作为鸭的室外休息区。
其中,步骤四中休息室13的表面铺谷壳、粉碎秸秆作为垫料,雏鸭出壳后,保持养鸭室1内温度在25-28℃,养鸭室1饲养密度为12-15只/平。
其中,步骤一中,山兰米12种植密度为行距22-28cm,株距20-25cm,将山兰米12种植密度为行距22-28cm,株距20-25cm使其鸭行走和觅食更加的方便,同时加快鸭的成长。
工作原理:首先检查该装置是否正常,检查完毕时,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选择山兰米进行种植,山兰米种植15~20天后,开始放养小鸭;步骤二:小鸭出壳后6小时,把小鸭放到浅水中让它游玩,使它一出生与水接触,水深为3~4公分,养成喜爱水的良好习惯;步骤三:将鸭产生的粪便放入米田2内,随着鸭的成长,通过水泵9调节内部水的高度;步骤四:山兰米12抽穗期开始,鸭子不能在山兰米田里放养,使其送入休息室13和喂养室15进行养殖;步骤五:山兰米12进行收割,将其获得的山兰米可部分作为鸭的饲料处理,收割过后的米田可作为鸭的室外休息区,养鸭室1的内部设有休息室13,靠近休息室13的一侧设有孵化室14和喂养室15,且休息室13、孵化室14和喂养室15的内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并与控制面板7信号连接,在休息室13、孵化室14和喂养室15的内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使其能够监测内部的温度,使其鸭更适宜的成长,养鸭室1的外侧设有照明灯6,且照明灯6的内部设有摄像头,照明灯6和摄像头与控制面板7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在养鸭室1的外侧设有照明灯6和摄像头便于进行照明和监控处理,米田2的内部设有水层管理模块,水层管理模块设有小鸭期、中鸭期和大鸭期,小鸭期,水深3~4公分;中鸭期水深5公分;大鸭期水深6公分,在米田2的内部设有水层管理模块使其不同年龄段的鸭更快的成长,以及山兰米12种植密度为行距22-28cm,株距20-25cm,将山兰米12种植密度为行距22-28cm,株距20-25cm使其鸭行走和觅食更加的方便,同时加快鸭的成长。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包括养鸭室(1)和米田(2),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鸭室(1)的一侧设有米田(2),所述养鸭室(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养鸭室顶盖(3),所述养鸭室顶盖(3)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光板(4),且所述太阳能光板(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水槽(5),两个所述排水槽(5)的一侧固定串通连接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的底端与所述米田(2)固定连接,所述养鸭室(1)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7),所述养鸭室(1)的前端开设有入室口(8),且所述入室口(8)与所述米田(2)的一侧相对齐,所述米田(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并与所述养鸭室(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1),并与所述米田(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米田(2)的表面种植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山兰米(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鸭室(1)的内部设有休息室(13),靠近所述休息室(13)的一侧设有孵化室(14)和喂养室(15),且所述休息室(13)、孵化室(14)和喂养室(15)的内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并与所述控制面板(7)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鸭室(1)的外侧设有照明灯(6),且所述照明灯(6)的内部设有摄像头,所述照明灯(6)和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面板(7)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米田(2)的内部设有水层管理模块,所述水层管理模块设有小鸭期、中鸭期和大鸭期,所述小鸭期,水深5~6公分;中鸭期水深7公分;大鸭期水深11公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山兰米进行种植,山兰米种植15~20天后,开始放养小鸭;
步骤二:小鸭出壳后6小时,把小鸭放到浅水中让它游玩,使它一出生与水接触,水深为3~4公分,养成喜爱水的良好习惯;
步骤三:将鸭产生的粪便放入米田(2)内,随着鸭的成长,通过水泵(9)调节内部水的高度;
步骤四:山兰米(12)抽穗期开始,鸭子不能在山兰米田里放养,使其送入休息室(13)和喂养室(15)进行养殖;
步骤五:山兰米(12)进行收割,将其获得的山兰米可部分作为鸭的饲料处理,收割过后的米田可作为鸭的室外休息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休息室(13)的表面铺谷壳、粉碎秸秆作为垫料,雏鸭出壳后,保持所述养鸭室(1)内温度在25-28℃,所述养鸭室(1)饲养密度为12-15只/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山兰米(12)种植密度为行距22-28cm,株距20-25cm。
CN202110258329.8A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Pending CN1130685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8329.8A CN113068583A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8329.8A CN113068583A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583A true CN113068583A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12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8329.8A Pending CN113068583A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858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455A (zh) * 2006-07-04 2008-01-09 付秀兰 绿色环保型立体稻鸭共作技术
CN105724144A (zh) * 2016-02-16 2016-07-06 泰州市花家庄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生态养鸭育稻共作方法
CN105766478A (zh) * 2016-05-27 2016-07-20 林少明 一种农业种植温室
CN205727603U (zh) * 2016-05-17 2016-11-30 寿县板桥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鹅舍
CN209330791U (zh) * 2018-12-25 2019-09-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稻-萍-鸭立体种养系统
CN209376447U (zh) * 2018-12-04 2019-09-13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有机稻田的智能养鸭系统
CN111492998A (zh) * 2020-03-12 2020-08-07 山东生态家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循环型稻田光伏鸭舍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455A (zh) * 2006-07-04 2008-01-09 付秀兰 绿色环保型立体稻鸭共作技术
CN105724144A (zh) * 2016-02-16 2016-07-06 泰州市花家庄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生态养鸭育稻共作方法
CN205727603U (zh) * 2016-05-17 2016-11-30 寿县板桥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鹅舍
CN105766478A (zh) * 2016-05-27 2016-07-20 林少明 一种农业种植温室
CN209376447U (zh) * 2018-12-04 2019-09-13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有机稻田的智能养鸭系统
CN209330791U (zh) * 2018-12-25 2019-09-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稻-萍-鸭立体种养系统
CN111492998A (zh) * 2020-03-12 2020-08-07 山东生态家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循环型稻田光伏鸭舍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蔚: "五指山市特色山兰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粮食科技与经济》, vol. 45, no. 9, pages 99 - 10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0505B (zh) 浅黄恩蚜小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CN105815274A (zh) 一种基于林下的蛋鸡的养殖方法
CN111011313B (zh)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2868606B (zh) 一种室内饲养甘蔗条螟或二点螟的方法
CN101138332A (zh) 一种与白蚁共生种植鸡枞的方法及蚁生鸡枞的配套种植法
CN107484720A (zh) 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3004454A (zh) 白蚁系列鸡枞菌的纯人工栽培方法
CN107047485A (zh) 一种叶蝉科昆虫室内饲养的方法及仿生饲养盒
CN106305530A (zh) 一种田螺的养殖方法
CN105918200A (zh) 一种蟹稻共生种养池及其综合调温方法
CN107549120A (zh) 一种蝙蛾的人工饲养方法及其幼虫饲料配方
CN101595857B (zh) 广聚萤叶甲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03875452A (zh) 西藏浅棕色双孢蘑菇菌株及其子实体栽培方法
CN108813114B (zh) 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04531B (zh) 一种以蚕豆苗与苜蓿蚜为储蓄载体的蚜虫生物防治方法
CN106804531A (zh) 黄缘闭壳龟从亲龟孵化到成龟的综合养殖方法
CN112674032A (zh) 一种高产乌骨鸡的培育方法
CN107889796A (zh) 一种利用蜜蜂为设施嫁接西瓜长季节栽培授粉的方法
CN207219869U (zh) 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
CN113068583A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立体米鸭共作系统
CN108575883A (zh) 一种花椒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的方法
CN109937971A (zh) 人工饲养蠼螋的方法及其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上的应用
CN109526613A (zh) 冬播燕麦饲草高产套作模式栽培方法
CN108496718A (zh) 一种耕地分带耕作模式及耕地增产增收的种植方法
CN109090363A (zh) 一种饲料及制备方法和生态循环农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