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7944A -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7944A
CN113067944A CN202110315862.3A CN202110315862A CN113067944A CN 113067944 A CN113067944 A CN 113067944A CN 202110315862 A CN202110315862 A CN 202110315862A CN 113067944 A CN113067944 A CN 113067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signal
signal
signal amplitude
call volume
amplit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58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7944B (zh
Inventor
谢名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58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7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7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94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9191 priority patent/WO202219935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7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语音通话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话过程中,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听筒用于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包括反射声音的音频信号,反射声音是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后形成,目标人体是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基于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向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针对不同终端握持姿势的实现通话音量自适应调节,且有助于提高通话音量调节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不同终端握持姿势下的语音通话质量。

Description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语音通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语音通话作为终端中最基础的功能之一,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相关技术中,用户使用终端进行语音通话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点击音量按键来调节通话音量,从而达到满意的通话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话过程中,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所述听筒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反射声音的音频信号,所述反射声音是所述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后形成,所述目标人体是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向所述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音量的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在通话过程中,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所述听筒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第一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反射声音的音频信号,所述反射声音是所述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后形成,所述目标人体是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
音量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听筒和至少一个麦克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终端执行上述方面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通话过程中,听筒基于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发声后,声音在人体处反射后形成反射声音并被第一麦克风采集,由于不同终端握持姿势下听筒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听筒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会对反射声音的强弱造成影响,因此终端通过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并基于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能够针对不同终端握持姿势的实现通话音量自适应调节,且有助于提高通话音量调节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不同终端握持姿势下的语音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声学采集方案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麦克风接收反射声音过程的实施示意图;
图3是不同终端握持姿态下终端与人体之间所成夹角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话音量调节过程的实施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模拟仿真实验的实验数据对比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话音量调节过程的实施示意图;
图10是模拟仿真实验的实验数据对比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说明。
听筒:手持终端进行语音通话过程中,用于播放对端声音的扬声器。通常情况下,听筒设置在终端顶部(屏幕一侧),用户手持终端进行通话时,即将听筒靠近人耳,以达到良好的收听效果
麦克风:用于进行声音采集的组件。通常情况下,终端中设置有多个麦克风,且不同麦克风在通话过程中实现不同功能。比如,终端底部设置的麦克风用于在通话过程中采集用户声音,而设置在终端顶部的麦克风则用于采集环境声,从而利用环境声实现降噪功能。
频段:一种对频率范围的划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频段是对人耳所能收听声音的频率范围进行划分得到。比如,可以将200Hz至5000Hz这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划分为三个频段,分别为200至500Hz,500至2000Hz,以及2000至5000Hz。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频段的具体划分方式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中,终端通过听筒发声后,能够基于听筒声音在人体(人耳)处反射形成的反射声音,对输入听筒的音频信号进行自适应音量调节,以提高不同终端握持姿态下(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存在差异)人耳的收听效果。
为了提高反射声音的采集质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学采集方案。在该方案中,听筒一侧设置有麦克风,通话过程中,终端即通过该麦克风采集反射声音,进而基于听筒发出的原始声音以及该反射声音确定音量调节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终端100的前盖板101上设置有第一开孔1011,且终端100内部的PCB102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103。其中,第一麦克风103的外部套有密封胶套104,且密封胶套104的开口紧贴第一开孔1011,使第一麦克风103接收通过第一开孔1011传入的声音,并隔绝其他音源通道对第一麦克风103的接收干扰。
如图2所示,终端100内部还设置有听筒108,通话过程中,听筒108发声后,声音通过第一开孔1011传出,并在人体200处发生反射,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声音通过第一开孔1011被第一麦克风103接收。
终端通过听筒发声至通过第一麦克风接收反射声音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基于该时间差、声音的传播速度以及反射时的反射角,可以确定听筒与人耳之间距离,该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91421780000031
其中,S为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ΔT为时间差,V为声音的传播速度,为反射角δ。
如图3所示,由于不同用户手持终端100进行通话的习惯不同,即终端100与人体200之间形成夹角不同,因此声音在人体处反射时的反射角不同,而反射角不同将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距离(由听筒至人体,再由人体反射回麦克风的距离)。
并且,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衰弱,而衰弱的程度与声音的传播距离相关,因此终端可以基于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反射声音的大小,确定出听筒与人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对听筒发出的声音进行音量调节,以此提高通话过程中的收听效果。
当然,在其他可能的设计中,还可以将与听筒设置位置相近的其他麦克风复用为第一麦克风,比如利用设置在终端顶部的降噪麦克风接收反射声音,从而无需额外设置第一麦克风,降低终端的制造成本,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CB102上还设置第二麦克风105,且终端100的背盖106上设置有第二开孔1061,第二麦克风105的外部套有密封胶套107,且密封胶套107的开口紧贴第二开孔1061,使第二麦克风105接收通过第二开孔1061传入的声音,并隔绝其他音源通道对第二麦克风105的接收干扰。
如图2所示,通话过程中,第二麦克风105采集通过第二开孔1061的环境声,以便终端基于环境声对听筒108发出的声音进行音量调节,以此适应不同的通话环境。
为了方便表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均以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对此构成限定。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通话过程中,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听筒用于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者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会其他具有音频处理能力的芯片)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由听筒将第一音频信号由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从而进行发声。当然,处理器与听筒之间通过必要的音频电路相连,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步骤402,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包括反射声音的音频信号,反射声音是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后形成,目标人体是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
由于不同握持状态下,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不同,而该距离将会对人耳收听造成影响,因此基于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自适应调整通话音量,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听筒发声的同时,通过第一麦克风采集包含反射声音的第二音频信号,该反射声音即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所形成的声音,即听筒发出的声音在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处反射后被第一麦克风采集到。
可选的,该听筒朝向范围是听筒正前方的扇形范围,该扇形范围可以为10°扇形范围、30°扇形范围或90°扇形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通常情况下,该目标人体为人耳或靠近人耳的人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通过DSP或AP接收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的第二音频信号,其中,该第二音频信号由音频电路对麦克风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
步骤403,基于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向听筒输出相同音频信号的情况下,若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不同,人耳处所接收到的声音不同(主要表现为声音的音量不同),且通过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反射声音也不同。通常情况下,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越远,人耳处所接收到声音的音量越低,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反射声音的音量也越低。
因此基于上述特性,终端可以基于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衡量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第一音频信号的通话音量调节方式。
在听筒与人耳之间距离较远时,终端通过调节第一音频信号以提高听筒发出声音的音量;在听筒与人耳之间距离较近时,终端通过调节第一音频信号以降低听筒发出声音的音量。关于第一音频信号的具体方式,下述实施例将进行详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的DSP或AP基于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步骤404,向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通过DSP或AP向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使听筒基于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实现对人耳处通话音量的自适应调节。其中,通话音量的自适应调节表现为:当听筒与人耳距离较远时,终端自适应调节通话音量后,人耳处接收到声音的音量提高,当听筒与人耳距离较近时,终端自适应调节通话音量后,人耳处接收到声音的音量降低。
如图5所示,芯片51向听筒52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后,听筒52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第一麦克风53对反射声音进行采集,并向芯片51输出第二音频信号,由芯片51基于第二音频信号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调节,形成一条完整的调节反馈链。
通话过程中,终端通过循环执行上述步骤,能够实时监测人耳处的收音变化情况(因终端握持状态发生变化而变化),并基于收音变化情况进行自适应调节,保证用户以不同握持姿态握持终端进行通话时均能够获得良好的通话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话过程中,听筒基于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发声后,声音在人体处反射后形成反射声音并被第一麦克风采集,由于不同终端握持姿势下听筒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听筒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会对反射声音的强弱造成影响,因此终端通过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并基于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能够针对不同终端握持姿势的实现通话音量自适应调节,且有助于提高通话音量调节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不同终端握持姿势下的语音通话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适用于手持通话场景,即用户将终端听筒靠近人耳进行通话的场景,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进行音量调节前,终端首先确定当前通话方式,并在当前通话方式为手持通话时,开启听筒和第一麦克风,以便后续进行通话音量的自适应调节。在当前通话方式为耳机通话(可以通过检测是否外接耳机来确定)或外放通话(可以通过检测是否开启外放功能来确定)时,则不开启听筒和第一麦克风。
声音传播过程中,音量(或称为响度)会发生衰减,表现为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相较于原始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降低,且传播距离越远,信号幅值的降低程度越大。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之间信号幅值的变化情况,间接衡量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下面采用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通话过程中,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听筒用于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步骤602,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包括反射声音的音频信号,反射声音是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后形成,目标人体是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
步骤601至602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步骤401至402,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3,获取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分别获取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以便后续基于信号幅值的变化情况,间接确定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其中,终端可以通过信号采样的方式,获取若干个采样点处的采用点信号幅值,并若干个采样点信号幅值的平均值确定为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本实施例对确定信号幅值的具体方式进行限定。
步骤604,基于第一信号幅值和第二信号幅值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
通常情况下,声音的传播距离越近,原始音频信号与接收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越接近,声音衰减程度越轻;反之,声音的传播距离越远,原始音频信号与接收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相差越大,声音衰减程度越重。因此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第一信号幅值和第二信号幅值的幅值变化情况,确定听筒发出声音的传播距离,进而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步骤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一、确定第二信号幅值与第一信号幅值的幅值比值。
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计算第二信号幅值与第一信号幅值之间的幅值比值,确定声音的衰减程度,其中,幅值比值与衰减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当第一信号幅值为100,第二信号幅值为50时,终端确定幅值比值为50/100=0.5。
二、基于幅值比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与幅值比值呈负相关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发人员预先利用人工头和终端,模拟不同“听筒-人耳距离”下的通话场景,从而得到不同距离下第一音频信号与第二音频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幅度。
进一步的,针对同一距离,开发人员采用不同程度的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并利用人工头人耳处设置的麦克风进行声音采集,得到不同通话音量调节下人耳处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度,从而确定当前距离下的最优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该调节方式下,人耳处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度符合通话需求),进而得到不同幅值比值下的最优通话音量调节方式。
可选的,不同程度的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对应不同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该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用于指示信号幅值的缩放系数。相应的,终端基于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对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进行缩放,该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为正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中设置有幅值比值与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幅度比值后,终端即根据幅度比值,从该对应关系中查找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幅值比值与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一所示。
表一
Figure BDA0002991421780000071
结合表一所示的数据,当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幅值比值为0.5时,终端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为1.24。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中还可以设置幅值比值与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开发过程中测量得到的幅值比值以及最优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拟合得到),从而将幅值比值代入函数关系式计算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
正常终端握持姿态下,终端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处于特定距离范围,对应的,音频信号的幅值比值位于特定的比值区间(比如表一中0.3至0.9);而在非正常终端握持姿态下,终端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过远,导致音频信号的幅值比值极小。若在非正常终端握持姿态下一味调节第一音频信号,可能会造成听筒发出声音的音量过大,导致通话内容容易被他人听到,甚至造成听筒破音,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幅值比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时,若幅值比值小于比值阈值(比如0.3),终端确定当前处于非正常终端握持姿态,从而通过预设方式(比如震动后进行文字提示)进行提示,以便用户调整终端握持姿态,将听筒靠近人耳。
步骤605,基于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调节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基于确定出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从而调节人耳处声音的音量。其中,当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小于1时,终端降低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以此降低人耳处声音的音量,避免通话音量过大;当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大于1时,终端提高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以此提高人耳处声音的音量,避免通话音量过小。
可选的,终端可以基于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整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增益,从而实现对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速率不同,若对各个频段的音频信号均进行统一调节,无法在各个频段内均达到良好的收听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话过程中各个频段内声音的收听质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人耳收听范围内的音频信号被预先划分为若干频段,在获取第一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时,终端获取同一频段下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从而确定不同频段下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幅值比值,进而基于不同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开发人员需要预先针对各个频段进行测试)。
相应的,调节第一音频信号过程中,终端基于各个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各个频段下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最终对各个频段下调节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融合,得到通话音量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
其中,第一音频信号的通话音量调节过程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991421780000081
其中,Ο为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Ifi为第i频段的原始第一音频信号,ai为第i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n为频段数量。
步骤606,向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步骤404,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基于信号幅值变化程度与声音传播距离相关这一特性,终端通过获取原始音频信号(第一音频信号)以及反射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各自的信号幅值,从而基于信号幅值的幅值比值,动态确定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进而基于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原始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保证不同“听筒-人耳”距离下人耳均能够达到良好的收听效果,提高通话质量。
此外,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频段的音频信号,终端确定各个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从而基于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对各个频段的音频信号进行针对性的通话音量调节,进一步提高通话过程中各个频段内声音的收听质量。
除了基于音频信号的幅值比值进行通话音量调节外,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基于第一信号幅值和第二信号幅值,对人耳处的人耳收听信号幅值进行预测,从而基于人耳收听信号幅值自适应调节向听筒输出的第一音频信号。可选的,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一、基于第一信号幅值和第二信号幅值,确定人耳收听信号幅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发人员预先利用人工头和终端,模拟不同“听筒-人耳距离”下的通话场景,从而得到不同距离下第一音频信号与第二音频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幅度,并利用人工头人耳处设置的麦克风进行声音采集,得到人耳处的人耳收听信号幅值,进而确定第一信号幅度、第二信号幅度以及人耳收听信号幅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可选的,通话过程中,终端基于第一信号幅值、第二信号幅值以及上述函数关系,预测人耳收听信号幅值。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终端基于第一信号幅值100,第二信号幅值50,确定人耳处的人耳收听信号幅值为80。
二、基于人耳收听信号幅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与人耳收听信号幅值呈负相关关系。
可选的,确定出人耳收听信号幅值后,终端基于人耳收听信号幅值与标准收听信号幅值之间的幅值比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其中,若幅值比值小于1,确定出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大于1,终端需要基于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降低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以此降低人耳收听信号幅值,避免人耳处声音的音量过高;若幅值比值大于1,确定出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小于1,终端需要基于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提高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以此提高人耳收听信号幅值,避免人耳处声音的音量过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发人员采用不同的通话音量调节参数,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并收集人耳处的人耳收听信号幅值,从而确定不同通话音量调节参数对人耳收听信号幅值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拟合得到函数关系)。后续终端即基于通话音量调节参数对人耳收听信号幅值的影响程度,动态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
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由于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速率不同,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话过程中各个频段内声音的收听质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人耳收听范围内的音频信号被预先划分为若干频段,在获取第一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时,终端获取同一频段下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从而基于各个频段下的第一信号幅值和第二信号幅值,确定各个频段下的人耳收听信号幅值,进而基于各个频段下的人耳收听信号幅值,确定各个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
相应的,调节第一音频信号过程中,终端基于各个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各个频段下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最终对各个频段下调节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融合,得到通话音量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
为了验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方案在提高通话质量方面的效果,利用人工头分别对标准终端握持姿态下人耳处的收听情况,非标准终端握持姿态下(相较于标准终端握持姿态存在5°的角度偏差)未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方案时人耳处的收听情况,以及非标准终端握持姿态下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方案时人耳处的收听情况进行测试,得到的的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后,即便在非标准终端握持姿态下,仍旧能够达到与非标准终端握持姿态下相近的通话质量,且相较于未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人耳处的接收增益提高了3.5db左右,收听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终端以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反射声音作为依据进行反馈调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除终端握持姿态外,所处的通话环境也会对通话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话质量,如图1和2所示,终端在通话过程中,还需要获取第二麦克风105采集到的环境音,从而以反射声音和环境音为依据进行反馈调节。下面采用示意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通话过程中,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听筒用于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步骤802,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包括反射声音的音频信号,反射声音是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后形成,目标人体是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
上述步骤801至802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步骤401至402,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803,获取第二麦克风采集到的的第三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为环境声的音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第二麦克风采集环境声,从而基于环境声的音频信号确定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强弱。
步骤804,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以及第三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在基于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通话音量调节,以自适应“听筒-人耳距离”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终端还基于第三音频信号进行通话音量调节,以自适应当前通话环境的环境噪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步骤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一、获取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以及第三音频信号的第三信号幅值。
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终端分别获取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以及第三音频信号各自对应的信号幅值。其中,信号幅值的具体获取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二、基于第一信号幅值、第二信号幅值以及第三信号幅值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
本实施例中,对通话音量的调节包括分为两部分:1、基于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进行音量调节;2、基于环境声进行音量调节。
基于听筒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进行音量调节时,终端基于第一信号幅值和第二信号幅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将该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作为后续音量调节的依据。其中,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基于环境声进行音量调节时,终端基于第三信号幅值确定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将该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作为后续音量调节的依据。其中,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为正数,且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与第三信号幅值呈正相关关系,即环境声的音量越高(即第三信号幅值越大),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越大,相应的,后续基于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音量调节时的调节幅度越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发人员预先利用人工头和终端,模拟不同环境(播放不同信号幅度的环境声)下的通话场景,并采用不同的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利用人工头人耳处设置的麦克风进行声音采集,并通过对人耳处采集到的声音进行分析,确定出不同环境下的最优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比如将人耳处通话声音与环境声对应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度差大于幅度差值时采用的通话音量调节系数确定为最优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进一步的,通过对环境声的信号幅度与最优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进行拟合,确定出第三信号幅值与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第三信号幅度与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二所示。
表二
Figure BDA0002991421780000111
比如,当接收到的第三音频信号的第三信号幅度为30时,终端确定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为0.1,即需要在当前第一信号幅度的基础上提升10%。
三、基于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调节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基于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和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
如图9所示,芯片91向听筒92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后,听筒92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第一麦克风93对反射声音进行采集,并向芯片91输出第二音频信号;与此同时,第二麦克风94对环境声进行采集,冰箱芯片91输出第三音频信号。芯片91基于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出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95,基于第三音频信号确定出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96,从而利用两者调节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并输出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形成一条完整的调节反馈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速率不同,若对各个频段的音频信号均进行统一调节,无法在各个频段内均达到良好的收听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话过程中各个频段内声音的收听质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人耳收听范围内的音频信号被预先划分为若干频段,在获取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以及第三音频信号的信号幅值时,终端获取同一频段下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以及第三音频信号的第三信号幅值,从而确定同一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和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
进一步的,调节第一音频信号过程中,终端基于各个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和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统,调节各个频段下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最终对各个频段下调节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融合,得到通话音量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
其中,第一音频信号的通话音量调节过程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991421780000121
其中,Ο为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Ifi为第i频段的原始第一音频信号,ai为第i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bi为第i频段对应的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n为频段数量。
步骤805,向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第一音频信号。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步骤404,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基于“听筒-人耳”距离进行通话音量调节的基础上,基于第二麦克风采集到的环境声执行进一步通话音量调节,有助于提高嘈杂环境下的通话质量,并能够避免安静环境下因听筒音量过大对他人造成影响。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方案在嘈杂环境下提高通话质量方面的效果,利用人工头分别对噪声环境下未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方案时人耳处的收听情况,以及噪声环境下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方案时人耳处的收听情况进行测试,得到的的测试结果如图10所示。从图10可以看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后,噪声环境下人耳处的接收增益得到提高,且在高频段尤为明显(高频段提高了6db),嘈杂环境下的收听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信号输出模块1101,用于在通话过程中,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所述听筒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第一信号获取模块1102,用于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反射声音的音频信号,所述反射声音是所述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后形成,所述目标人体是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
音量调节模块11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所述信号输出模块1101,还用于向所述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可选的,音量调节模块1103,包括:
幅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
调节方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
调节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可选的,调节方式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的幅值比值;
基于所述幅值比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与所述幅值比值呈负相关关系;
调节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可选的,幅值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同一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二信号幅值;
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
基于各个频段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各个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可选的,调节方式确定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人耳收听信号幅值;
基于所述人耳收听信号幅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与所述人耳收听信号幅值呈负相关关系;
调节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可选的,调节方式确定单元,还用于:
基于各个频段下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各个频段下的所述人耳收听信号幅值;
基于各个频段下的所述人耳收听信号幅值,确定各个频段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
调节单元,还用于:
基于各个频段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各个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麦克风采集到的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三音频信号为环境声的音频信号;
所述音量调节模块1103,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可选的,音量调节模块1103,包括:
幅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的第三信号幅值;
调节方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三信号幅值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
调节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可选的,调节方式确定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
基于所述第三信号幅值确定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所述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与所述第三信号幅值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调节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和所述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可选的,幅值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同一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三信号幅值;
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
基于同一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和所述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话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通话方式,所述通话方式包括手持通话、耳机通话以及外放通话中的至少一种;
开启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通话方式为手持通话,开启所述听筒和所述第一麦克风。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话过程中,听筒基于输入的第一音频信号发声后,声音在人体处反射后形成反射声音并被第一麦克风采集,由于不同终端握持姿势下听筒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听筒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会对反射声音的强弱造成影响,因此终端通过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并基于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能够针对不同终端握持姿势的实现通话音量自适应调节,且有助于提高通话音量调节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不同终端握持姿势下的语音通话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该终端1200可以是具有通话功能的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本申请中的终端1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210、存储器1220、听筒1230和至少一个麦克风1240。
处理器12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2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2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2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2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触摸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NPU用于实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功能;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12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2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听筒1230是通话过程中用于播放对端声音的扬声器,通常情况下,听筒1230设置在终端1200前面板顶部。麦克风1240是用于采集声音的组件,本申请实施例中,麦克风1240包括与听筒1230相邻设置的第一麦克风,用于在通话过程中采集人体处反射形成的反射声音;麦克风1240还可以包括第二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用于在通话过程中采集环境声。
可选的,听筒1230和麦克风1240通过音频电路与处理器1210相连,麦克风1240通过音频电路将音频信号交由处理器1210进行处理,听筒1230则通过音频电路接收处理器1210输出的音频信号,从而进行发声。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12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1200中还包括显示屏、传感器、电源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终端执行上述方面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本文中描述的步骤编号,仅示例性示出了步骤间的一种可能的执行先后顺序,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也可以不按照编号顺序来执行,如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同时执行,或者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按照与图示相反的顺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话过程中,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所述听筒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反射声音的音频信号,所述反射声音是所述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后形成,所述目标人体是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向所述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
基于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的幅值比值;
基于所述幅值比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与所述幅值比值呈负相关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包括:
获取同一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二信号幅值;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包括:
基于各个频段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各个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人耳收听信号幅值;
基于所述人耳收听信号幅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与所述人耳收听信号幅值呈负相关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人耳收听信号幅值,包括:
基于各个频段下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各个频段下的所述人耳收听信号幅值;
所述基于所述人耳收听信号幅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包括:
基于各个频段下的所述人耳收听信号幅值,确定各个频段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包括:
基于各个频段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各个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麦克风采集到的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三音频信号为环境声的音频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的第三信号幅值;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三信号幅值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
基于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三信号幅值确定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幅值确定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
基于所述第三信号幅值确定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所述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与所述第三信号幅值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通话音量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和所述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信号幅值、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的第三信号幅值,包括:
获取同一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三信号幅值;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和所述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包括:
基于同一频段对应的第一通话音量调节系数和所述第二通话音量调节系数,调节所述频段下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所述第一信号幅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通话方式,所述通话方式包括手持通话、耳机通话以及外放通话中的至少一种;
响应于所述当前通话方式为手持通话,开启所述听筒和所述第一麦克风。
12.一种通话音量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在通话过程中,向听筒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所述听筒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第一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反射声音的音频信号,所述反射声音是所述听筒发出的声音在目标人体处反射后形成,所述目标人体是听筒朝向范围内的人体;
音量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通话音量调节方式,并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音量调节;
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听筒输出音量调节后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听筒和至少一个麦克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由有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
CN202110315862.3A 2021-03-24 2021-03-24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067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5862.3A CN113067944B (zh) 2021-03-24 2021-03-24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079191 WO2022199354A1 (zh) 2021-03-24 2022-03-04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5862.3A CN113067944B (zh) 2021-03-24 2021-03-24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944A true CN113067944A (zh) 2021-07-02
CN113067944B CN113067944B (zh) 2023-05-02

Family

ID=7656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5862.3A Active CN113067944B (zh) 2021-03-24 2021-03-24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7944B (zh)
WO (1) WO20221993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354A1 (zh) * 2021-03-24 2022-09-29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036A (zh) * 2009-12-14 2010-06-1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130188798A1 (en) * 2012-01-24 2013-07-25 Fujitsu Limited Reverberation reduction device and reverberation reduction method
EP2782260A1 (de) * 2013-03-22 2014-09-24 Unify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Sprachkommunikation sowie Verwendung derselben
CN104935749A (zh) * 2015-06-23 2015-09-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通过麦克风实现通话熄屏的方法
CN105118524A (zh) * 2015-09-18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6817653A (zh) * 2017-02-17 2017-06-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设定方法及装置
CN107395883A (zh) * 2017-07-17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语音信号调节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1508A (zh) * 2019-06-03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870201A (zh) * 2017-08-18 2020-03-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7063A1 (en) * 2004-12-22 2006-07-06 Broadcom Corporation Echo cancellation in telephones with multiple microphones
CN104754080A (zh) * 2013-12-30 2015-07-0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5530391A (zh) * 2015-12-07 2016-04-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移动终端免提通话回声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10236A (zh) * 2016-06-29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462784A (zh) * 2017-02-22 2018-08-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182118B (zh) * 2020-01-03 2021-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14560A (zh) * 2020-03-17 2020-06-1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声音响度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13067944B (zh) * 2021-03-24 2023-05-02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890936B (zh) * 2021-11-09 2023-0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036A (zh) * 2009-12-14 2010-06-1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130188798A1 (en) * 2012-01-24 2013-07-25 Fujitsu Limited Reverberation reduction device and reverberation reduction method
EP2782260A1 (de) * 2013-03-22 2014-09-24 Unify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Sprachkommunikation sowie Verwendung derselben
CN104935749A (zh) * 2015-06-23 2015-09-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通过麦克风实现通话熄屏的方法
CN105118524A (zh) * 2015-09-18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6817653A (zh) * 2017-02-17 2017-06-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设定方法及装置
CN107395883A (zh) * 2017-07-17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语音信号调节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70201A (zh) * 2017-08-18 2020-03-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161508A (zh) * 2019-06-03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354A1 (zh) * 2021-03-24 2022-09-29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9354A1 (zh) 2022-09-29
CN113067944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7252B2 (en) Earphone software and hardware
US102693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noise reduction for a mobile device
CN110913062B (zh) 一种音频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335924A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occlusion effect of earphone, and related apparatus
EP2820861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voice communication experien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40341386A1 (en) Noise reduction
CN113497849A (zh) 一种声音的掩蔽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220208207A1 (e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echo suppression
CN111314560A (zh) 一种调整声音响度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6604183B (zh) 控制终端的多麦克风降噪的拾音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KR20020070271A (ko) 전기-음향 통신 유닛
CN113949956B (zh)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8235165B (zh) 一种麦克风颈环耳机
CN113067944B (zh)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12378B (zh) 一种语音降噪的方法、耳塞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333886A (zh)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565501B2 (en) Hea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hearing situations having different signal sources
EP4258689A1 (en) A hearing aid comprising an adaptive notification unit
CN112509594A (zh) 一种终端、发声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JP2007512767A (ja) 雑音信号の音響計測基準に基づき呼出信号を生成する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14466278B (zh) 一种耳机模式对应的参数确定方法、耳机、终端和系统
CN113824838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9290B (zh)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5623121A (zh) 一种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706885A (zh) 音频信号补偿方法及装置、耳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