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7595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7595B
CN113067595B CN202110266686.9A CN202110266686A CN113067595B CN 113067595 B CN113067595 B CN 113067595B CN 202110266686 A CN202110266686 A CN 202110266686A CN 113067595 B CN113067595 B CN 113067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module
target
signal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66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7595A (zh
Inventor
邱承鸿
李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66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7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7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7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电子电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功能器件、处理模块、第一开关、过滤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分别与通信模块、功能器件、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以及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与过滤模块连接,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其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时,处理模块控制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过滤模块滤除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的目标干扰信号。该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在电子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和容易对通信模块产生干扰的其他功能模块同时工作时,其他功能模块对通信模块产生的干扰导致通信模块的语音通话功能受到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智能终端中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
但是,当智能终端中的通信模块和容易对通信模块产生干扰的其他功能模块同时工作时,其他功能模块对通信模块产生的干扰将导致通信模块的语音通话功能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在电子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和容易对通信模块产生干扰的其他功能模块同时工作时,其他功能模块对通信模块产生的干扰导致通信模块的语音通话功能受到影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功能器件、处理模块、第一开关、过滤模块,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功能器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所述过滤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过滤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时,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所述过滤模块滤除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的目标干扰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功能器件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通信模块的吞吐量低于预设吞吐量或者通信质量值低于预设通信质量值。
在本申请实施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功能器件、处理模块、第一开关、过滤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分别与通信模块、功能器件、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以及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与过滤模块连接,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功能器件处于工作状态,且通信模块的吞吐量低于预设吞吐量或者通信质量值低于预设通信质量值的目标状态时,处理模块确定功能器件对通信模块造成干扰,进而确定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射频信号中至少包括由功能器件产生的目标干扰信号。此时,处理模块控制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这样,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开关进入过滤模块。过滤模块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的由功能器件产生的目标干扰信号滤除,之后,将滤除后得到的射频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由于滤除后得到的射频信号中不再包含由功能器件产生的目标干扰信号,因此,通信模块的通话功能将不会受到功能器件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话手表等。
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模块110、功能器件120、处理模块130、第一开关140和过滤模块150,其中:
处理模块130分别与通信模块110、功能器件120、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150以及第一开关140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与过滤模块150连接,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
其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时,处理模块130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过滤模块150滤除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的目标干扰信号。其中,目标状态为功能器件120处于工作状态,且通信模块110的吞吐量低于预设吞吐量或者通信质量低于预设通信质量。
对应的,在电子设备处于非目标状态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30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功能器件120为研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的与通信模块110同时工作,会对通信模块110造成干扰的器件。该功能器件120包括摄像头、显示器、充电模块、音频播放器、音频接收器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通常连接天线,即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通常通过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另外,预设吞吐量为通信模块110不受干扰时电子设备的最小的数据吞吐量。预设通信质量值为不受干扰时电子设备中通信模块110的最小通信质量值。
可以理解的是,处理模块130分别与通信模块110、功能器件120、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150以及第一开关140的控制端连接,可以为处理模块130中的一个端与通信模块110、功能器件120、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150以及第一开关140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以及,目标状态具体为功能器件120和通信模110块均处于工作状态,且通信模块110吞吐量低于预设吞吐量或者通信质量值低于预设通信质量值。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模块150对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存在的目标干扰信号滤除的过程可以为:过滤模块150中预先存储目标干扰信号本身或者目标干扰信号的信号特征,过滤模块150根据预先存储目标干扰信号本身或者目标干扰信号的信号特征,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剔除目标干扰信号。
需要说的是,目标干扰信号包括研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所记录的电子设备中对通信模块110造成干扰的功能器件120所产生的干扰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30确定功能器件120对通信模块110产生干扰,进而确定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射频信号中至少包括由功能器件120产生的目标干扰信号。此时,处理模块130控制所述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这样,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开关140进入过滤模块150。过滤模块150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的由功能器件120产生的目标干扰信号滤除,之后,将滤除后得到的射频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130。由于滤除后得到的射频信号中不再包含由功能器件120产生的目标干扰信号,因此,通信模块110的通话功能将不会受到功能器件120的干扰。
对应的,在电子设备处于非目标状态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30确定功能器件120未对通信模块110产生干扰。此时,处理模块130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这样,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开关140直接进入处理模块130,而无需经过过滤模块150的不必要的滤除,这降低了通路插损。
在本申请实施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功能器件、处理模块、第一开关、过滤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分别与通信模块、功能器件、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以及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与过滤模块连接,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功能器件处于工作状态,且通信模块的吞吐量低于预设吞吐量或者通信质量值低于预设通信质量值的目标状态时,处理模块确定功能器件对通信模块造成干扰,进而确定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射频信号中至少包括由功能器件产生的目标干扰信号。此时,处理模块控制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这样,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开关进入过滤模块。过滤模块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的由功能器件产生的目标干扰信号滤除,之后,将滤除后得到的射频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由于滤除后得到的射频信号中不再包含由功能器件产生的目标干扰信号,因此,通信模块的通话功能将不会受到功能器件的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滤波器160,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通过滤波器160与过滤模块1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滤波器160用于过滤带外干扰信号,其中,带外干扰信号指的是位于通信模块110的工作频段外的干扰信号。由于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还可能包括除过目标干扰信号外的带外干扰信号,因此,通过设置滤波器160,可以对除目标干扰信号外的带外干扰信号进行过滤。这样,可进一步的保证通信模块110的通话质量不会受到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信号采集模块170、第二开关180及第三开关190。其中:
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通过滤波器160、第二开关180的第一静触点、第二开关180的动触点与过滤模块150连接,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通过第三开关190的动触点、第三开关190的第一静触点与处理模块130连接。第二开关180的第二静触点与第三开关19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处理模块130还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170、第二开关180的控制端以及第三开关190的控制端连接。
其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下,且根据信号采集模块170确定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存在带外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30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以及第二开关180的动触点与第二开关18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
在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下,且根据信号采集模块170确定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不存在带外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30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第二开关180的动触点与第二开关18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以及第三开关190的动触点与第三开关19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
在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处理模块130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以及第三开关180的动触点与第三开关18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采集单元170可以为定向耦合器。
可以理解的是,处理模块130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170、第二开关180的控制端以及第三开关190的控制端连接,可以为处理模块130中的一个端与信号采集模块170、第二开关180的控制端以及第三开关190的控制端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采集模块170用于采集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直接发送至处理模块130。处理模块130对由信号采集模块170发送的射频信号进行分析,以确定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是否存在带外干扰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下,且根据信号采集模块170确定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存在带外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30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以及第二开关180的动触点与第二开关18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这样,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首先通过第一开关140进入滤波器160,以由滤波器160对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的带外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之后,由滤波器160将滤除带外干扰信号后的射频信号发送至过滤模块150,以由过滤模块150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在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下,且根据信号采集模块170确定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不存在带外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30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以及第二开关180的动触点与第二开关18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第三开关190的动触点与第三开关19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这样,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依次通过第一开关140、第三开关190、第二开关180进入过滤模块150,以由过滤模块150对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滤除,而无需通过滤波器160进入过滤模块150。这在滤除目标干扰信号的基础上还降低了通路插损。
在电子设备处于非目标状态下,处理模块130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以及第三开关180的动触点与第三开关18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即在确定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不存在目标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开关140和第三开关190直接发送至处理模块130。
在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过滤模块150包括: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52、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151,其中:
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151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151的第二输入端与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52的输出端连接,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154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130连接。
其中,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151根据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52存储的目标干扰信号信息,滤除目标干扰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52和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151可集成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52中存储有目标干扰信号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目标干扰信号本身或者目标干扰信号的信号特征。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151从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52中提取目标干扰信号信息,以识别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包含的目标干扰信号,之后对识别出的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并输出至处理模块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上述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还可如图5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图5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过滤模块150还包括: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153,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151的输出端通过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153的输入端、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153的第一输出端与处理模块130连接。
其中,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153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提取出目标射频信号,目标射频信号为通信模块110所需的有用射频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153对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可进一步的滤除目标干扰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153的第二输出端与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52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153在提取到目标射频信号后,可将除过目标射频信号外的其他的射频信号识别为目标干扰信号,以发送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52中,由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52对其进行存储。这样,可增加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132中存储的全面性,从而为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151的准确识别提供基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处理模块130包括第一CPU处理单元131和第一射频处理单元132,其中:
第一射频处理单元131分别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150、第一开关140的控制端以及第一CPU处理单元131连接;
第一CPU处理单元132分别与通信模块110与功能器件12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射频处理单元131分别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150、第一开关140的控制端以及第一CPU处理单元131连接,可以为第一射频处理单元131中的一个端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150、第一开关140的控制端以及第一CPU处理单元131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以及,第一CPU处理单元132分别与通信模块110与功能器件120连接。可以为第一CPU处理单元132中的一个端与通信模块110与功能器件120中的一个或两个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CPU处理单元131用于确定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是否存在目标干扰信号。在确定存在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射频处理单元132控制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以及,在确定不存在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射频处理单元132控制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
以及,第一射频处理模块132在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将该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发送至第一CPU处理单元131,由第一CPU处理单元131根据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应的控制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处理模块130包括:第二CPU处理单元133和第二射频处理单元134,其中:
第二射频处理单元133分别与第三开关190的第一静触点、过滤模块150、信号采集模块170、第一开关140的控制端、第二开关180的控制端、第三开关190的控制端以及第二CPU处理单元133连接。
第二CPU处理单元133分别与通信模块110以及功能器件1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CPU处理单元133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目标状态,以及通知第二射频处理单元134根据信号采集模块170确定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是否存在带外干扰信号。
在第二CPU处理单元133确定电子设备处于非目标状态,通过第二射频处理单元134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以及第三开关的动触点与第三开关的第一静触点连接。
在第二CPU处理单元133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且第二射频处理单元134确定存在带外干扰信号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射频处理模块134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以及第二开关180的动触点与第二开关18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
在第二CPU处理单元133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且第二射频处理单元134确定不存在带外干扰信号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射频处理模块134控制第一开关140的动触点与第一开关140的第一静触点连接,以及第二开关180的动触点与第二开关18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第三开关190的动触点与第三开关190的第二静触点连接。
以及,第二射频处理模块134在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将该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发送至第二CPU处理单元133,由第二CPU处理单元133根据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应的控制处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功能器件、处理模块、第一开关、过滤模块,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功能器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所述过滤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过滤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时,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所述过滤模块滤除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的目标干扰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功能器件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通信模块的吞吐量低于预设吞吐量或者通信质量值低于预设通信质量值,所述预设吞吐量为所述通信模块不受干扰时电子设备的最小数据吞吐量,所述预设通信质量值为不受干扰时电子设备中通信模块的最小通信质量值;
所述过滤模块包括: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其中:
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根据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存储的目标干扰信号信息,滤除所述目标干扰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滤波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通过所述滤波器与所述过滤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第二开关及第三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通过所述滤波器、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过滤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的动触点、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静触点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
所述处理模块还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下,且根据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确定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存在带外干扰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静触点连接;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目标状态下,且根据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确定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不存在带外干扰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静触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为定向耦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还包括: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识别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提取出目标射频信号,所述目标射频信号为所述通信模块所需的有用射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射频信号提取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存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CPU处理单元和第一射频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射频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所述过滤模块、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一CPU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CPU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功能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二CPU处理单元和第二射频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射频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静触点、所述过滤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二CPU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CPU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功能器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包括摄像头、显示器、充电模块、音频播放器、音频接收器中的至少一个。
CN202110266686.9A 2021-03-11 2021-03-11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067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6686.9A CN113067595B (zh) 2021-03-11 2021-03-1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6686.9A CN113067595B (zh) 2021-03-11 2021-03-1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595A CN113067595A (zh) 2021-07-02
CN113067595B true CN113067595B (zh) 2023-02-17

Family

ID=76560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6686.9A Active CN113067595B (zh) 2021-03-11 2021-03-1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759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29708B2 (en) * 2006-11-27 2012-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and interference energy esti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982097A (zh) * 2017-05-23 2017-07-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8093134B (zh) * 2017-12-15 2020-09-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49990A (zh) * 2018-03-29 2018-10-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23871B (zh) * 2018-07-23 2021-03-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9600173B (zh) * 2018-11-09 2021-08-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1715A (zh) * 2019-09-25 2019-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电路、终端设备及电路控制方法
CN112272033A (zh) * 2020-10-09 2021-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降噪装置及相关方法、存储介质
CN112332887A (zh) * 2020-11-24 2021-02-05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485通讯自动切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595A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36710B2 (ja) Rfid機能付きの移動通信端末
CN101626106B (zh) Fm接收机的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7147419A (zh) 减少信号干扰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063646A (zh) 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0722716B1 (ko) 이동통신단말 및 통신제어방법
WO2009047592A1 (en) Rfid for connected accessory identification and method.
CN108495344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01309069A (zh) 解调电路、数字微波系统和解调方法
CN108156291A (zh) 语音信号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1657087U (zh) 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
CN112261534A (zh)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67595B (zh) 电子设备
CN108601201A (zh)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N110392162B (zh) 基于信号分析的环境监测平台
CN106792446A (zh) 基于穿戴设备的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8494436A (zh) 设置mipi频率的方法及装置
CN209787163U (zh) 一种定位电路和终端
CN112866983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324485A (zh) 一种快捷键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US6088448A (en)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mprising a magnetic device for recognizing peripherals
CN113836951A (zh) 模块切换电路、模块切换方法及模块切换装置
CN102136855B (zh) 一种寻找手机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6027114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045641A (zh) 一种电子终端及语音识别方法
CN115378455B (zh) 射频前端模组、射频系统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