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1534A -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1534A
CN112261534A CN202011110190.4A CN202011110190A CN112261534A CN 112261534 A CN112261534 A CN 112261534A CN 202011110190 A CN202011110190 A CN 202011110190A CN 112261534 A CN112261534 A CN 112261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rt
switch
earphon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01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辉
游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01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15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1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5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3530 priority patent/WO2022078385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3Connection circuits to selectively connect loudspeakers or headphones to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9Applications of special connectors, e.g. USB, XLR, in 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or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属于智能终端领域。控制电路包括接口、检测电路、开关电路、USB电路和耳机电路,开关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和滤波模块,通过检测电路检测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是USB数据线还是耳机线,在检测到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USB电路通过开关模块与接口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在检测到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耳机电路通过开关模块与接口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耳机电路的通路中增加滤波模块,滤除干扰,在使用耳机时不会出现电流声,由于只在耳机通路中增加滤波模块,在USB通路中不增加其他器件,不会影响USB的数据通信。

Description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终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USB技术的发展,支持正反插的Type-C接口越来越普及,3.5mm耳机也逐步退出市场,Type-C耳机应运而生,Type-C耳机与USB数据线共用一个Type-C接口,并通过Type-C开关进行USB模式和耳机模式的切换。
在终端设备处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制式时,使用耳机进行听歌或通话,Type-C接口会被天线耦合干扰产生耳机电流声,严重影响用户进行正常的耳机听歌和通话。一般3.5mm耳机插座解决电流声干扰的方式是,在L/R信号线增加下拉120pF或33pF电容,去滤掉GSM制式不同判断的耦合电流声干扰。但是由于USB对于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很高,DN/DP为高速信号线,尤其USB 3.0,其速率可到5.0Gbps,在通路上增加电容、电感、磁珠等器件会严重影响USB信号完整性,使得现有的Type-C的USB与耳机二合一的设计存在消除电流声干扰与高速信号传输不可兼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USB数据线与Type-C耳机共用一个Type-C接口时存在消除电流声干扰与高速信号传输不可兼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接口、检测电路、开关电路、USB电路和耳机电路,
所述接口分别与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所述接口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均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与所述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USB数据线和耳机线;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和滤波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设置有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均与所述USB电路连接,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均与所述耳机电路连接;
其中,在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与所述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所述USB电路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接口导通,且所述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在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与所述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所述耳机电路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接口导通,且所述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电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电路,该方法包括:
检测接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USB数据线和耳机线;
在所述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USB数据线与USB电路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
在所述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耳机线与耳机电路导通,且所述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包括接口、检测电路、开关电路、USB电路和耳机电路,接口分别与检测电路和开关电路连接,该接口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与开关电路连接,其中开关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和滤波模块,通过检测电路检测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是USB数据线还是耳机线,在检测电路检测到与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USB电路通过开关模块与接口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在检测电路检测到与接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耳机电路通过开关模块与接口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耳机电路的通路中增加滤波模块,滤除干扰,使得在使用耳机时不会出现电流声,由于只在耳机通路中增加滤波模块,在USB通路中不增加其他器件,不会影响USB信号完整性,使得USB数据线与耳机共用一个接口时,既保证了USB通信质量,又保证了耳机听歌和通话不受电流声干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接口;20-检测电路;30-开关电路;301-开关模块;302-滤波模块;40-USB电路;50-耳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接口10、检测电路20、开关电路30、USB电路40和耳机电路50,其中开关电路30包括开关模块301和滤波模块302。
具体地,接口10分别与检测电路20和开关电路30连接;接口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与开关电路连接;检测电路20用于检测与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USB数据线和耳机线;开关电路30包括开关模块301和滤波模块302,开关模块301设置有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均与USB电路40连接,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均与耳机电路50连接,其中,在检测电路20检测到与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USB电路40通过开关模块301与接口10导通,且滤波模块302处于断路状态;在检测电路20检测到与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耳机电路50通过开关模块301与接口10导通,且滤波模块302处于导通状态。
也就是,在电路中增加滤波模块302,在接口10连接的是USB数据线时,将滤波模块302断路,使其不影响数据的传输;在接口10连接的是耳机线时,滤波模块302导通,通过滤波模块302进行滤波,滤除掉干扰信号,使得用户在使用耳机时不会受到干扰信号的干扰,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包括接口10、检测电路20、开关电路30、USB电路40和耳机电路50,其中开关电路30包括开关模块301和滤波模块302,通过检测电路20检测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是USB数据线还是耳机线,在检测电路20检测到与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USB电路40通过开关模块301与接口10导通,且滤波模块302处于断路状态;在检测电路20检测到与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耳机电路50通过开关模块301与接口10导通,且滤波模块302处于导通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耳机电路50的通路中增加滤波模块302,滤除干扰,使得在使用耳机时不会出现电流声,由于只在耳机通路中增加滤波模块302,在USB通路中不增加其他器件,不会影响USB信号完整性,使得USB数据线与耳机共用一个接口时,既保证了USB通信质量,又保证了耳机听歌和通话不受电流声干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口10可以是Type-C接口,也可以是lightning接口(闪电接口),相应地,USB数据线可以是Type-C数据线,也可以是lightning数据线,耳机线可以是Type-C耳机线,也可以是lightning耳机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开关模块301包括第一开关子模块。
具体地,第一开关子模块包括第一动端、第二动端、第一定触点、第二定触点、第三定触点和第四定触点,第一动端与第一端口连接,第二动端与第二端口连接,第一定触点与第三端口连接,第二定触点与第四端口连接,第三定触点与第五端口连接,第四定触点与第六端口连接。
其中,在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第一动端与第一定触点导通,第二动端与第二定触点导通;在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第一动端与第三定触点导通,第二动端与第四定触点导通。
其中,第一开关子模块可以是双刀双掷开关,在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该双刀双掷开关与USB电路40导通,在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该双刀双掷开关与耳机电路50导通。
也就是,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接口10是与USB电路40导通还是与耳机电路50导通,可以快速切换至相应的电路,使得在有外部设备接入时,开关电路30的响应更快,用户体验更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双刀双掷开关可以准确控制耳机的左右声道同时断开或闭合,以及准确控制USB电路40的数据正负极DN/DP同时断开或闭合。
进一步地,滤波模块302可以包括第二开关子模块和电容单元。第二开关子模块包括第三动端、第四动端、第五定触点、第六定触点,电容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具体地,第三动端分别与第一端口和第一动端连接,第四动端分别与第二端口和第二动端连接,第五定触点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六定触点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其中,在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第三动端与第五定触点断开,第四动端与第六定触点断开;在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第三动端与第五定触点导通,第四动端与第六定触点导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开关模块301和接口10之间设置滤波模块302,再根据接入接口10的外部设备的不同,确定是否导通该滤波模块302。该滤波模块302导通时可以滤除干扰,使得在使用耳机时不会出现电流声,而在使用USB数据线时断开该滤波模块302,从而不会影响USB信号完整性,使得USB数据线与耳机共用一个接口时,既保证了USB通信质量,又保证了耳机听歌和通话不受电流声干扰。
其中,第二开关子模块可以是一个双刀单掷开关,在外接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该双刀单掷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在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该双刀单掷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个开关控制该滤波模块302是否导通,可以使得开关的响应速度更快,滤波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该第二开关子模块可以为常开开关,即没有外部设备连接时,该第二开关子模块为断开状态,不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电容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第二开关子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七定触点和第八定触点。
具体地,该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七定触点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第八定触点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滤波模块302中设置一对电容,来滤除耳机左右声道的噪声,还可以通过二对或是更多对电容,来滤除两种或更多种类的噪声,也就是,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容值的电容,滤除不同种类的噪声干扰。
进一步地,在滤波模块302中设置多对电容的情况下,滤波模块302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进行切换,即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所处的频段切换至相应的电容,以消除该频段的电流声干扰。例如,第一状态下可以将第一类型的电容导通,消除第一类型的电流声干扰,第二状态下将第二类型的电容导通,以消除第二类型的电流声干扰。具体地详见下述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以接口10为Type-C接口为例,当耳机线接入Type-C接口时,可能存在GSM850/900频段的干扰,也可能存在GSM1800/1900频段的干扰,也就是在电子设备处于不同频段时,耳机会存在相应的耦合干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上述两个频段的干扰为例。
具体地,Type-C接口分别与检测电路20、滤波模块302的第二开关子模块、开关模块301连接。检测电路20为PMIC(Power Management IC,电源管理集成模块),与Type-C接口的配置引脚CC1和CC2连接,用于检测CC1和CC2的状态;第二开关子模块为电容开关R/L,该电容开关为双刀双掷开关,电容单元为四个接地的电容,当Type-C接口接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时,电容开关处于状态1,即悬空状态,开关模块301的第一动端DN_L与第一定触点DN连接,第二动端DP_R与第二定触点DP连接;当Type-C接口接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且电子设备处于GSM850/900频段时,电容开关处于状态2,即电容开关的R与电容C1R连接、电容开关的L与电容C1L连接,可以滤除GSM850/900耦合干扰,开关模块301的第一动端DN_L与第三定触点L连接,第二动端DP_R与第四定触点R连接;当Type-C接口接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且电子设备处于GSM1800/1900频段时,电容开关处于状态3,即电容开关的R与电容C2R连接、电容开关的L与电容C2L连接,可以滤除GSM1800/1900耦合干扰,开关模块301的第一动端DN_L与第三定触点L连接,第二动端DP_R与第四定触点R连接。
其中,电容C1R和电容C1L的容值均为120pF左右,可滤GSM850/900耦合干扰,电容C2R和电容C2L的容值均为33pF左右,可滤GSM1800/1900耦合干扰,电容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地频段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只是列举一个例子,其他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容开关R/L默认处于状态1,即悬空状态,此时插入USB进行数据传输无信号质量问题。当插入Type-C耳机后PMIC检测到CC1/CC2拉低,即识别为耳机插入,系统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GSM制式,若电子设备处于非GSM制式,则电容开关R/L默认保持状态1;当系统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GSM850/900频段时,电容开关R/L切换为状态2,可解决GSM850/900耦合干扰,此时进行耳机听歌或通话无电流声问题;当系统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GSM1800/1900频段时,电容开关R/L切换为状态3,可解决GSM1800/1900耦合干扰,此时进行耳机听歌或通话无电流声问题;当拔出耳机时,PMIC检测到CC1/CC2悬空,即识别为耳机拔出,电容开关R/L恢复为状态1,即悬空状态,此时插入USB进行数据传输无信号质量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耳机电路50的通路上设置滤波模块302,即独立外置电容开关,且可以通过调节电容的容值来滤除不同频段对耳机的干扰,而USB电路40的通路上不设置电容等器件,不影响USB数据的传输。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滤波模块302可以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开关模块301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具体地,第三端口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一端口连接,第五端口通过第二开关与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端口连接,第四端口通过第三开关与第二端口连接,第六端口通过第四开关与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端口连接。
也就是,在接口10与耳机电路50连接的通路上设置滤波模块,既可以在外部设备为耳机时利用滤波模块进行滤波,又可以在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时直接将接口与USB电路40连接,该线路上不存在其他器件,不会影响USB信号完整性,使得USB数据线与耳机共用一个接口时,既保证了USB通信质量,又保证了耳机听歌和通话不受电流声干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滤波模块302集成到耳机电路50的通路,可以节省外围布局,提升Type-C开关的抗干扰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均包括并联连接的电感和电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电感和电容进行滤波,可以将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影响耳机的干扰信号滤除。
进一步地,开关模块301可以包括两个双刀单掷开关,一个连接USB电路40,一个连接耳机电路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双刀单掷开关,可以准确控制耳机的左右声道同时断开或闭合,以及准确控制USB电路40的数据正负极DN/DP同时断开或闭合。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以接口10为Type-C接口为例,将滤波模块302集成到耳机电路50的通路,通过在Type-C开关内部左右声道通路增加LC滤波模块302,将滤波模块302集成到Type-C开关内部,可以节省外围布局,提升Type-C开关的抗干扰能力。
具体地,Type-C接口分别与检测电路20、滤波模块302、开关模块301连接。开关模块301包括开关1、开关2、开关3、开关4,开关1的第一端和开关3的第一端均与USB电路40连接,开关1的第二端和开关3的第二端均与Type-C接口连接;开关2的第一端和开关4的第一端均与耳机电路50连接,开关2的第二端与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开关4的第二端与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二端均与Type-C接口连接。当Type-C接口接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时,开关1和开关3导通;当Type-C接口接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时,开关2和开关4导通,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滤除干扰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ype-C开关内的开关1、2、3、4默认处于断开状态;当插入耳机线时(PMIC检测到CC1/CC2拉低,即识别为耳机插入),开关1/3断开、开关2/4闭合;当插入USB数据线时(PMIC检测到CC1/CC2悬空,即识别为USB数据线插入),开关1/3闭合、开关2/4断开。
其中,滤波模块302中的电感L和电容C选型不限定,有多种组合方案,只要滤波模块302对应的限波频点可以有效滤除GSM各频段的耦合干扰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电路20可以包括电源管理集成模块,在电源管理集成模块检测到接口10的配置引脚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确定与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在电源管理集成模块检测到接口10的配置引脚为高电平的情况下,确定与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电源管理集成模块PMIC可以准确的检测出接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进而可以快速确定出滤波或是不滤波,进而解决Type-C耳机电流声问题,既保证了USB通信质量,也保证了耳机听歌和通话不受电流声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能够实现上述控制电路的功能,其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如图4所述,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03所示的步骤。
在步骤S401中,检测接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
其中,外部设备的类型可以包括USB数据线和耳机线。
在步骤S402中,在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控制USB数据线与USB电路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
在步骤S403中,在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控制耳机线与耳机电路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检测接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若是USB数据线,则控制该USB数据线与USB电路导通,以进行数据通信,此时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滤波模块中的器件不会对数据通信产生影响,外部设备若是耳机线,则控制该耳机线与耳机电路导通,此时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可以滤除使用耳机时的干扰,使得USB数据线与耳机共用一个接口时,既保证了USB通信质量,又保证了耳机听歌和通话不受电流声干扰。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滤波模块可以为独立的外置电路,即电容开关,在外部设备为耳机线时,该外置电路导通。
具体地,在没有外部设备接入时,电容开关处于默认状态1,此时电容开关为断路状态,在检测到接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GSM制式,若是电子设备处于GSM制式,则根据GSM的不同制式将电容开关切换到不同的状态,即状态2或状态3,若是电子设备未处于GSM制式,则电容开关继续处于状态1,在检测到耳机线拔出的情况下,电容开关回复默认状态1。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滤波模块可以集成到开关内部左右声道的通路,将滤波模块集成到Type-C开关内部,可以节省外围布局,提升Type-C开关的抗干扰能力。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检测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具体地,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其中,外部设备的类型可以包括USB数据线和耳机线。该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控制USB数据线与USB电路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控制耳机线与耳机电路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检测模块检测接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若是USB数据线,则第一控制模块控制该USB数据线与USB电路导通,以进行数据通信,此时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滤波模块中的器件不会对数据通信产生影响,外部设备若是耳机线,则第二控制模块控制该耳机线与耳机电路导通,此时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可以滤除使用耳机时的干扰,使得USB数据线与耳机共用一个接口时,既保证了USB通信质量,又保证了耳机听歌和通话不受电流声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存储在存储器5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6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1、网络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以及处理器1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6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10,用于检测接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USB数据线和耳机线;
在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控制USB数据线与USB电路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
在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控制耳机线与耳机电路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检测接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外部设备若是USB数据线,则控制该USB数据线与USB电路导通,以进行数据通信,此时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滤波模块中的器件不会对数据通信产生影响,外部设备若是耳机线,则控制该耳机线与耳机电路导通,此时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可以滤除使用耳机时的干扰,使得USB数据线与耳机共用一个接口时,既保证了USB通信质量,又保证了耳机听歌和通话不受干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用户输入单元107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10)、检测电路(20)、开关电路(30)、USB电路(40)和耳机电路(50),
所述接口(10)分别与所述检测电路(20)和所述开关电路(30)连接;
所述接口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均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20)用于检测与所述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USB数据线和耳机线;
所述开关电路(30)包括开关模块(301)和滤波模块(302),所述开关模块(301)设置有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均与所述USB电路(40)连接,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均与所述耳机电路(50)连接;
其中,在所述检测电路(20)检测到与所述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所述USB电路(40)通过所述开关模块(301)与所述接口(10)导通,且所述滤波模块(302)处于断路状态;在所述检测电路(20)检测到与所述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所述耳机电路(50)通过所述开关模块(301)与所述接口(10)导通,且所述滤波模块(302)处于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301)包括第一开关子模块,所述第一开关子模块包括第一动端、第二动端、第一定触点、第二定触点、第三定触点和第四定触点,所述第一动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动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定触点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定触点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三定触点与所述第五端口连接,所述第四定触点与所述第六端口连接;
在所述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动端与所述第一定触点导通,所述第二动端与所述第二定触点导通;在所述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动端与所述第三定触点导通,所述第二动端与所述第四定触点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302)包括第二开关子模块和电容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子模块包括第三动端、第四动端、第五定触点、第六定触点,所述电容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三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一动端连接,所述第四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二动端连接,所述第五定触点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定触点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在所述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动端与所述第五定触点断开,所述第四动端与所述第六定触点断开;在所述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动端与所述第五定触点导通,所述第四动端与所述第六定触点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二开关子模块还包括第七定触点和第八定触点;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定触点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定触点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302)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所述开关模块(301)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所述第三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五端口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四端口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六端口通过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均包括并联连接的电感和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20)包括:电源管理集成模块,在所述电源管理集成模块检测到所述接口(10)的配置引脚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耳机线;在所述电源管理集成模块检测到所述接口(10)的配置引脚为高电平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接口(10)连接的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
9.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接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包括USB数据线和耳机线;
在所述外部设备为USB数据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USB数据线与USB电路导通,且滤波模块处于断路状态;
在所述外部设备为耳机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耳机线与耳机电路导通,且所述滤波模块处于导通状态。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10190.4A 2020-10-16 2020-10-16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2615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0190.4A CN112261534A (zh) 2020-10-16 2020-10-16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123530 WO2022078385A1 (zh) 2020-10-16 2021-10-13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0190.4A CN112261534A (zh) 2020-10-16 2020-10-16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1534A true CN112261534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44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0190.4A Pending CN112261534A (zh) 2020-10-16 2020-10-16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1534A (zh)
WO (1) WO202207838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385A1 (zh) * 2020-10-16 2022-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954702B (zh) * 2023-03-10 2023-05-2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功能线及服务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5524B (zh) * 2022-07-21 2023-11-17 深圳市新龙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组cc的双盲插显示器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CN115175062B (zh) * 2022-09-07 2022-11-25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外部设备的音频防开关机冲击控制方法及电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29733A1 (en) * 2007-07-27 2009-01-2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able filtering on multiplexed data bus ports
JP2009284072A (ja) * 2008-05-20 2009-12-03 Yamaha Corp ノイズキャンセル回路およびヘッドフォン
CN102752682A (zh) * 2012-06-29 2012-10-24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Usb接口复用的蓝牙耳机
US20130288745A1 (en) * 2004-08-31 2013-10-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reduced interfering energy into audio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90058617A1 (en) * 2017-08-21 2019-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and Cabling Unif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742A (zh) * 2016-07-29 2016-10-12 深圳市和昶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Type-C接口智能终端的转接器及转接方法
CN106255003B (zh) * 2016-08-19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耳机降噪的工作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中的音频处理器
KR102576430B1 (ko) * 2016-11-18 2023-09-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터페이스 장치
CN109491942B (zh) * 2018-09-26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用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12261534A (zh) * 2020-10-16 2021-0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88745A1 (en) * 2004-08-31 2013-10-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reduced interfering energy into audio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90029733A1 (en) * 2007-07-27 2009-01-2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able filtering on multiplexed data bus ports
JP2009284072A (ja) * 2008-05-20 2009-12-03 Yamaha Corp ノイズキャンセル回路およびヘッドフォン
CN102752682A (zh) * 2012-06-29 2012-10-24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Usb接口复用的蓝牙耳机
US20190058617A1 (en) * 2017-08-21 2019-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and Cabling Unific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385A1 (zh) * 2020-10-16 2022-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954702B (zh) * 2023-03-10 2023-05-2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功能线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8385A1 (zh)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61534A (zh) 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66871B (zh) 耳机充电盒、tws耳机、工作状态切换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1316111B (zh) 一种移动终端耳机
CN102413239B (zh) 一种手机及其检测耳机模式的方法
CN203167074U (zh) 配置有复用接口的移动终端
CN201805529U (zh) 一种串口下载线和耳机共用的耳机接口及移动终端
CN201887821U (zh) 一种抑制手机tdd噪声的pcb走线电路
CN103078224B (zh) 连接线、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03188594A (zh) 一种耳机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CN108601201B (zh)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N201066840Y (zh) 具有耳机接口复用电路的移动手机
CN110891225B (zh)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0073B (zh) 耳机线复用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09150221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主从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66085A (zh) 自适应音频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3391495A (zh) 耳机自动适配电路及其适配方法
CN105744609A (zh) 改善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KR20110019841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오디오 채널 간 크로스 톡 개선 장치 및 방법
CN210157357U (zh) 复用串口功能的耳机接口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03138040A (zh) 外置天线装置、天线切换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4929186U (zh) 一种线控耳机
CN107800853B (zh) 存储器、手机及其音频电路和音频文件的外放方法
CN112615630B (zh) 一种提高射频隔离度的电路、方法及移动终端
KR102654828B1 (ko) 평형화된 임피던스 래더를 갖는 듀플렉서
CN112468625B (zh) 防失真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