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7124A - 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7124A
CN113067124A CN201911382315.6A CN201911382315A CN113067124A CN 113067124 A CN113067124 A CN 113067124A CN 201911382315 A CN201911382315 A CN 201911382315A CN 113067124 A CN113067124 A CN 113067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rm
dual
head end
miniatu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23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7124B (zh
Inventor
张超
丁金辉
王吉钊
崔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23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7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7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7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包括:馈电部件;天线辐射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中间部以及末端,首端与馈电部件电连接,末端与首端之间具有缝隙以形成分布电容,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天线模式;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天线模式。本发明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能够实现天线的小型化、集成化。

Description

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电子信息设备现在大都朝着多功能化、小型化、宽带化的方向发展,现有技术中,使用单极子或者偶极子增加辐射枝节来实现多频覆盖,再通过对辐射枝节进行弯折从而达到小型化的设计要求。但现有天线设计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通过增加天线辐射枝节实现双频工作,使得天线的小型化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能够实现天线的小型化、集成化。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包括:
馈电部件;天线辐射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中间部以及末端,首端与馈电部件电连接,末端与首端之间具有缝隙以形成分布电容,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天线模式;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天线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天线辐射体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形成缝隙的首端朝向末端的表面和末端朝向首端的表面相互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天线辐射体的总有效长度等于天线辐射体发射或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间部包括第一直线臂、第二直线臂、第三直线臂、第四直线臂和第五直线臂,第一直线臂和第二直线臂垂直,第一直线臂和第三直线臂平行并且位于第二直线臂的同一侧,第三直线臂和第四直线臂垂直,第二直线臂和第四直线臂平行并且位于第三直线臂的同一侧,第四直线臂和第五直线臂垂直,首端和末端均为矩形结构,第一直线臂和首端垂直,第五直线臂与末端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二直线臂和第四直线臂对称设置于首端的两侧,末端和首端位于第三直线臂的下方,第五直线臂朝向首端延伸,末端和首端均朝远离第三直线臂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二直线臂和第四直线臂尺寸相同,第一直线臂、第二直线臂和第五直线臂的长度均小于第三直线臂的长度;和/或,第一直线臂、第二直线臂、第三直线臂、第四直线臂和第五直线臂的宽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馈电部件包括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和金属接地部,首端与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电连接,金属接地部具有沿远离首端的方向延伸的凹部,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设置于凹部内并与金属接地部之间具有间隙,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远离首端的端部具有馈电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首端的宽度与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的宽度相等;和/或,末端的宽度小于首端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首端与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的分界线与凹部的开口边缘齐平,天线辐射体位于金属接地部的外部,末端与金属接地部之间间隔预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天线辐射体和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为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还包括介质基板,馈电部件和天线辐射体均印制于介质基板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具有天线辐射体。天线辐射体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形成分布电容。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天线模式;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天线模式。这样,天线辐射体能够在不同的两个频段下工作,从而实现天线的双频覆盖。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不需要通过额外设置天线辐射枝节来实现双频工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双频天线的结构紧凑性,有利于双频天线的小型化、集成化。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的工作方法,其包括:
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
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天线模式;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天线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在5.2GHz至5.8GHz工作频段的等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的辐射效率曲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2.4GHz的H面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2.4GHz的E面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5GHz的H面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5GHz的E面辐射方向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双频天线;
10、馈电部件;11、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a、馈电点;12、金属接地部;10a、凹部;101、间隙;
20、天线辐射体;20a、缝隙;
21、首端;22、中间部;22a、第一直线臂;22b、第二直线臂;22c、第三直线臂;22d、第四直线臂;22e、第五直线臂;221、空隙;23、末端;
30、介质基板;
99、分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1,其包括:馈电部件10和天线辐射体20。馈电部件10用于向天线辐射体20馈电,也可以理解为向天线辐射体20输入相应信号。天线辐射体20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21、中间部22以及末端23。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与馈电部件10电连接。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与首端21之间具有缝隙20a以形成分布电容。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此时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一天线模式。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二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二天线模式。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两者不重合。第一天线模式和第二天线模式两者模式不同。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1可以应用于Wi-Fi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1具有天线辐射体20。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和末端23之间形成分布电容。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一天线模式;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二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二天线模式。这样,天线辐射体20能够在不同的两个频段下工作,从而实现天线的双频覆盖。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1不需要通过额外设置天线辐射枝节来实现双频工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双频天线1的结构紧凑性,有利于双频天线1的小型化、集成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天线辐射体20为一体结构,从而可以提高天线辐射体2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降低因天线辐射体20为多段拼接结构而导致各个连接处电阻过大,进而对天线辐射体20上电流过流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在一个示例中,天线辐射体20为一体铜箔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缝隙20a的首端21朝向末端23的表面和末端23朝向首端21的表面相互平行。首端21和末端23之间可以形成平行板电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中间部22包括第一直线臂22a、第二直线臂22b、第三直线臂22c、第四直线臂22d和第五直线臂22e。第一直线臂22a和第二直线臂22b垂直。第一直线臂22a和第三直线臂22c平行并且位于第二直线臂22b的同一侧,从而第三直线臂22c垂直第二直线臂22b。第三直线臂22c和第四直线臂22d垂直。第二直线臂22b和第四直线臂22d平行并且位于第三直线臂22c的同一侧。第四直线臂22d和第五直线臂22e垂直。首端21和末端23均为矩形结构。第一直线臂22a与首端21连接并且和首端21垂直,而第五直线臂22e与末端23连接并且与末端23垂直。首端21、第一直线臂22a和第五直线臂22e分别与第三直线臂22c之间形成空隙221。该空隙221与首端21和末端23之间形成的缝隙20a相连通。在一个示例中,该空隙221为长条形,并且与首端21和末端23之间形成的缝隙20a呈垂直状态,从而空隙221和缝隙20a构成“T”字型。空隙221的宽度根据结构设计设定为预定尺寸,降低因宽度不符合预定要求而对首端21和末端23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直线臂22b和第四直线臂22d对称设置于首端21的两侧。第二直线臂22b和第四直线臂22d尺寸相同。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和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位于第三直线臂22c的下方。第五直线臂22e朝向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延伸。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和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均朝远离第三直线臂22c的方向延伸。在一个示例中,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沿远离第三直线臂22c的方向延伸的长度小于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沿远离第三直线臂22c的方向延伸的长度。这样,本实施例的天线辐射体20采用弯折走线方式,使得自身结构大体呈“T”字型,从而天线辐射体20能够实现电流弯曲,进而在不改变双频天线1整体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小双频天线1的实际面积,有利于实现天线整体的小型化、集成化。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频天线1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因此可以应用于更小的空间。在一个示例中,在首端21和末端23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时,天线辐射体20整体结构相当于一个弯折的单极子天线,从而天线辐射体20工作在单极子天线模式。参见图2所示,在首端21和末端23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整体结构相当于一个“T”型天线,从而天线辐射体20工作在“T”型天线模式。这样,通过控制分布电容的开路或短路,以实现天线辐射体20在不同的两个频段下工作。第一天线模式为单极子天线模式,而第二天线模式为“T”型天线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直线臂22b和第四直线臂22d尺寸相同,而第一直线臂22a、第二直线臂22b和第五直线臂22e的长度均小于第三直线臂22c的长度L。第一直线臂22a、第二直线臂22b、第三直线臂22c、第四直线臂22d和第五直线臂22e的宽度W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辐射体20的总有效长度等于天线辐射体20发射或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第四直线臂22d、第五直线臂22e和末端23均在首端21的左边。天线辐射体20大致按照逆时针弯折走线。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将图1所示的结构镜像,从而第四直线臂22d、第五直线臂22e和末端23均在首端21的右边。天线辐射体20大致按照顺时针弯折走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电路原理,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和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的容抗值可以表示为﹣1/jwC,其中,w是角频率并且和频率f成正比,C为分布电容的容值。通过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出,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加,容抗值逐渐变小。分布电容的模型公式为C=εS/4πkd,其中,ε为两极板间材料的介电常数,S为平行板的面积,d为平行板的间距。通过调整首端21和末端23的长度和/或宽度可以调整分布电容的容值。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频段为2.4GHz至2.5GHz。当天线辐射体20工作在该第一频段时,分布电容的容抗值大于预设临界值,此时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整体结构相当于一个弯折的单极子天线,从而天线辐射体20工作在单极子天线模式。
参见图3所示,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测试的回波损耗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阻抗带宽是2.4GHz至2.5GHz所对应的回波损耗小于﹣8dB,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频天线1具有很好的谐振。
参见图4所示,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双频天线1的辐射效率的仿真结果。双频天线1在2.4GHz至2.5GHz工作频段的辐射效率超过65%,有效提高双频天线1的通信效果。
图5中示意性地显示了双频天线1的H面辐射方向图。图6中示意性地显示了双频天线1的E面辐射方向图。参见图5和图6所示,从图中所示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双频天线1在2.4GHz工作频段内具有很好的水平全向性,信号在各个方向上都比较稳定,降低双频天线1在某一个方向上的信号太弱的可能性。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频段为5.2GHz至5.8GHz。当天线辐射体20工作在该第二频段时,分布电容的容抗值小于预设临界值,此时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整体结构相当于一个“T”型天线,从而天线辐射体20工作在“T”型天线模式。
图3中示意性地显示了测试的回波损耗曲线。参见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阻抗带宽是5.2GHz至5.8GHz所对应的回波损耗小于﹣15dB,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频天线1具有很好的谐振。
图4中示意性地显示了双频天线1的辐射效率的仿真结果。参见图4所示,双频天线1在5.2GHz至5.8GHz的辐射效率超过75%,有效提高通信效果。
图7中示意性地显示了双频天线1的H面辐射方向图。图8中示意性地显示了双频天线1的E面辐射方向图。参见图7和图8所示,从图中所示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双频天线1在5GHz工作频段内具有很好的水平全向性,信号在各个方向上都比较稳定,降低在某一个方向上的信号太弱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馈电部件10包括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和金属接地部12。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与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电连接。金属接地部12具有沿远离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的方向延伸的凹部10a,从而金属接地部12整体呈“凹”字型。金属接地部12包括设置于在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相对两侧的两个矩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个矩形区域的连接区域。两个矩形区域的尺寸相同并且相对于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对称设置。连接区域位于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的下方,并且与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远离天线辐射体20的端部相对设置。金属接地部12靠近天线辐射体20的边缘为平直线,与矩形结构的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处于垂直状态。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设置于金属接地部12的凹部10a内并与金属接地部12之间具有间隙101。金属接地部12围绕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双频天线1的结构紧凑性,从而减小双频天线1的整体体积,利于实现双频天线1的小型化、集成化。同时,采用共面波导馈电方式,便于双频天线1与微波射频前端的集成,从而能很好地实现包括双频天线1的设备和系统的小型化、集成化。在一个示例中,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和金属接地部12均为铜箔。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远离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的端部具有馈电点。在一个示例中,馈电点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内导体和外导体以及焊接内导体和外导体的馈电焊盘。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和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之间形成的缝隙20a与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和金属接地部12之间靠近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一侧的间隙101相对应设置。在一个示例中,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和金属接地部12之间形成的间隙101宽度大于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和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之间形成的缝隙20a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的宽度与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的宽度相等。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理解地,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的宽度也可以小于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求,灵活选择首端21的宽度和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的宽度小于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的宽度。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理解地,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的宽度也可以等于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求,灵活选择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的宽度和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辐射体20和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与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11的分界线99(图中使用虚线示意,不限定具体结构)与凹部10a靠近天线辐射体20的开口边缘齐平,从而天线辐射体20整体位于金属接地部12的外部。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与金属接地部12之间间隔预定距离,从而降低金属接地部12对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产生不良影响或干扰的可能性,进而降低对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和首端21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产生不良影响或干扰的可能性,提高天线辐射体20的工作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双频天线1的通信效果。在一个示例中,根据产品实际要求,天线辐射体20的末端23与金属接地部12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可以通过仿真优化获得。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1还包括介质基板30。馈电部件10和天线辐射体20均印制于介质基板30上,从而可以有效减小双频天线1整体的体积,有利于提高双频天线1的小型化、集成化。在一个示例中,馈电部件10和天线辐射体20均为铜箔。介质基板30的材料可以是环氧玻璃布层压板或聚四氟乙烯板材(FR4板材)。介质基板30的厚度为1.6mm。介质基板30的介电常数为4.4或4.5。在一个示例中,介质基板30在自身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可选地,介质基板30的两个表面中的一者上印制馈电部件10和天线辐射体20。或者,介质基板30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印制馈电部件10和天线辐射体2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辐射体20可以集成在电路板(PCB板)上,而电路板上的射频线可以直接形成馈电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1具有天线辐射体20。天线辐射体20的首端21和末端23之间具有缝隙20a以形成分布电容。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一天线模式;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二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二天线模式。这样,天线辐射体20能够在不同的两个频段下工作,从而实现天线的双频覆盖,并且保持良好的辐射效果和通信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频天线1结构设计简单,整体结构紧凑,从而有利于提高双频天线1的小型化、集成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的工作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在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一天线模式。在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二频段时,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天线辐射体20工作于第二天线模式。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3)

1.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馈电部件;
天线辐射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中间部以及末端,所述首端与所述馈电部件电连接,所述末端与所述首端之间具有缝隙以形成分布电容,所述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频段时,所述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所述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一天线模式;所述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频段时,所述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所述天线辐射体工作于第二天线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缝隙的所述首端朝向所述末端的表面和所述末端朝向所述首端的表面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的总有效长度等于所述天线辐射体发射或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包括第一直线臂、第二直线臂、第三直线臂、第四直线臂和第五直线臂,所述第一直线臂和所述第二直线臂垂直,所述第一直线臂和所述第三直线臂平行并且位于所述第二直线臂的同一侧,所述第三直线臂和所述第四直线臂垂直,所述第二直线臂和所述第四直线臂平行并且位于所述第三直线臂的同一侧,所述第四直线臂和所述第五直线臂垂直,所述首端和所述末端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直线臂和所述首端垂直,所述第五直线臂与所述末端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臂和所述第四直线臂对称设置于所述首端的两侧,所述末端和所述首端位于所述第三直线臂的下方,所述第五直线臂朝向所述首端延伸,所述末端和所述首端均朝远离所述第三直线臂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臂和所述第四直线臂尺寸相同,所述第一直线臂、所述第二直线臂和所述第五直线臂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三直线臂的长度;和/或,所述第一直线臂、所述第二直线臂、所述第三直线臂、所述第四直线臂和所述第五直线臂的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件包括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和金属接地部,所述首端与所述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电连接,所述金属接地部具有沿远离所述首端的方向延伸的凹部,所述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设置于所述凹部内并与所述金属接地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远离所述首端的端部具有馈电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的宽度与所述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的宽度相等;和/或,所述末端的宽度小于所述首端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与所述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的分界线与所述凹部的开口边缘齐平,所述天线辐射体位于所述金属接地部的外部,所述末端与所述金属接地部之间间隔预定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和所述共面波导馈电信号带线为一体成型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还包括介质基板,所述馈电部件和所述天线辐射体均印制于所述介质基板上。
13.一种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
所述天线辐射体工作于所述第一频段时,所述分布电容处于开路状态,所述天线辐射体工作于所述第一天线模式;所述天线辐射体工作于所述第二频段时,所述分布电容处于短路状态,所述天线辐射体工作于所述第二天线模式。
CN201911382315.6A 2019-12-28 2019-12-28 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 Active CN113067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2315.6A CN113067124B (zh) 2019-12-28 2019-12-28 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2315.6A CN113067124B (zh) 2019-12-28 2019-12-28 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124A true CN113067124A (zh) 2021-07-02
CN113067124B CN113067124B (zh) 2022-10-04

Family

ID=7655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2315.6A Active CN113067124B (zh) 2019-12-28 2019-12-28 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71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9197A (zh) * 2021-08-31 2021-12-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频无线局域网wlan单极子天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4974A (zh) * 2003-12-01 2005-06-08 友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导线阻断型双频单极印刷天线及制备方法
CN201072805Y (zh) * 2007-03-13 2008-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宽带印刷天线
CN201294266Y (zh) * 2008-09-05 2009-08-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辐射片、手机天线及天线模组
JP2015053548A (ja) * 2013-09-05 2015-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WO2017206074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4974A (zh) * 2003-12-01 2005-06-08 友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导线阻断型双频单极印刷天线及制备方法
CN201072805Y (zh) * 2007-03-13 2008-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宽带印刷天线
CN201294266Y (zh) * 2008-09-05 2009-08-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式单极双频手机天线辐射片、手机天线及天线模组
JP2015053548A (ja) * 2013-09-05 2015-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WO2017206074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9197A (zh) * 2021-08-31 2021-12-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频无线局域网wlan单极子天线
CN113839197B (zh) * 2021-08-31 2023-01-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频无线局域网wlan单极子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124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1052B1 (ko) 멀티밴드 안테나 컴포넌트
KR100906510B1 (ko) 안테나 장치
FI114254B (fi) Tasoantennirakenne
KR100638621B1 (ko) 광대역 내장형 안테나
KR100707242B1 (ko) 유전체 칩 안테나
US8098211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40227678A1 (en) Compact tunable antenna
US7956812B2 (en) Wide-band antenna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676575B (zh) 一种小型化的高增益双频wifi天线
CN104638367A (zh) 双频段微带天线
KR100735154B1 (ko) 임피던스 변환형 광대역 안테나
US7542002B1 (en) Wideband monopole antenna
CN113067124B (zh) 小型化Wi-Fi双频天线以及工作方法
CN212648490U (zh) 一种双频天线及iot设备
CN114389020A (zh) 天线结构
KR20020065811A (ko) 전자결합 인쇄 슬롯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
CN210350093U (zh) 一种低剖面超宽带微带天线
CN112952384B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0723363U (zh) 一种低耦合微带馈电超宽带陷波天线
CN110931971B (zh) 一种低耦合微带馈电超宽带陷波天线结构
EP2309592A2 (en) Single-band antenna
EP1892798A1 (en) Folded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KR100861865B1 (ko) 무선 단말기
TWI467853B (zh) 雙頻天線及應用該雙頻天線之無線通訊裝置
EP3975340B1 (e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with dual-frequency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