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5059A - 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5059A
CN113065059A CN202011564639.4A CN202011564639A CN113065059A CN 113065059 A CN113065059 A CN 113065059A CN 202011564639 A CN202011564639 A CN 202011564639A CN 113065059 A CN113065059 A CN 113065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wearing
proposed
absorbent article
wear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46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田嘉幸
中村友亮
岛津健
川端训功
森和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065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50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12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physical therapies or activities, e.g. physiotherapy, acupressure or exercis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16Video; Image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004Bio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21Sports video; Sports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于改善利用者的生活质量。本申请所涉及的提议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获取部,其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选择部,其基于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以及提议部,其向利用者提议由选择部选择出的穿戴方法。

Description

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向利用者提供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技术。作为这种技术的一例,已知以下技术:基于安装于吸收性物品的传感器的测定结果,根据发生漏尿时的姿势来提议吸收性物品的垫法。另外,已知基于吸收性物品的吸尿量来提议适当的吸收性物品、更换定时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2021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2063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改善利用者的生活质量的余地。
例如,在被看护者等利用者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能够想到通过往常进行的穿戴方法来穿戴吸收性物品。然而,在无法通过往常进行的穿戴方法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有时利用者会放弃靠自己来穿戴。这样,在利用者放弃靠自己来穿戴的情况下,可能会无法支援被看护者的独立的排泄行为从而使利用者的生活质量(QOL:QualityOf Life)下降,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只是进行要利用的吸收性物品的提议,因此无法改善利用者的生活质量。
本申请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改善利用者的生活质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申请所涉及的提议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获取部,其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选择部,其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所述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以及提议部,其向所述利用者提议由所述选择部选择出的穿戴方法。
发明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能够改善利用者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选择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必要条件存储部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险回避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类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站姿判定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场所选择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产品信息存储部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利用者信息存储部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提议系统;10:终端装置;100:提议装置;120:存储部;121: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2:必要条件存储部;123:产品信息存储部;130:控制部;131:受理部;132:生成部;133:估计部;134:获取部;135:选择部;136:提议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事项变得明确。
(权利要求1)
一种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获取部,其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选择部,其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所述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以及提议部,其向所述利用者提议由所述选择部选择出的穿戴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基于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并向利用者提议所选择的穿戴方法,因此能够使利用者注意到存在即使靠自身的力量也能够执行的穿戴方法,从而提高执行该穿戴方法的积极性。其结果,提议装置100能够防止利用者的生活积极性的下降,因此能够改善利用者的生活质量。
(权利要求2)
另外,提议装置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来作为所述身体信息。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来作为身体信息,因此能够高精度地选择利用者能够执行的穿戴方法。
(权利要求3)
另外,提议装置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与下肢的关节或躯干有关的可动区域的信息。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获取表示与利用者的下肢的关节或躯干有关的可动区域的信息,因此能够高精度地选择利用者能够执行的穿戴方法。
(权利要求4)
另外,提议装置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所具有的多个部位的可动区域的信息,并根据各部位的可动区域的组合来选择所述穿戴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获取表示利用者所具有的多个部位的可动区域的信息,并根据各部位的可动区域的组合来选择穿戴方法,因此能够高精度地选择利用者能够执行的穿戴方法。
(权利要求5)
另外,提议装置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来估计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时的危险程度,根据估计出的危险程度来选择对所述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基于身体信息来估计穿戴吸收性物品时的危险程度,根据估计出的危险程度来选择对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因此能够有效地回避(减轻)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因此能够将利用者有生活积极性的状态保持更长时间。
(权利要求6)
另外,提议装置根据所述身体信息或危险程度来选择向所述利用者提议的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根据身体信息或危险程度来选择向利用者提议的康复训练方法,因此能够将能够靠自身的力量行动这样的状况保持更长时间,或者能够有效地辅助改善已经不自由的部位的活动。
(权利要求7)
另外,提议装置还具有生成部,所述生成部基于拍摄正在活动身体的利用者所得到的运动图像,来生成表示该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所述获取部获取所述生成部所生成的身体信息。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基于拍摄正在活动身体的利用者所得到的运动图像,来生成表示该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并获取所生成的身体信息,因此能够不对身体不自由的利用者造成负担地获取身体信息。
(权利要求8)
另外,提议装置还具有估计部,所述估计部基于由所述利用者所拥有的终端装置探测出的、表示该终端装置的物理状态的状态信息,来估计所述利用者的身体状态,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由所述估计部估计出的状态的身体信息。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基于由利用者所拥有的终端装置探测出的、表示该终端装置的物理状态的状态信息来估计利用者的身体状态,并获取表示估计出的状态的身体信息,因此能够不对身体不自由的利用者造成负担地获取身体信息。
(权利要求9)
另外,提议装置选择所述穿戴方法中的、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困难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选择穿戴方法中的、基于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困难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因此能够有效地回避(减轻)将来无法再通过康复训练来来自己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
(权利要求10)
另外,提议装置选择所述穿戴方法中的、被估计为需要比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肌肉力量更高的肌肉力量的穿戴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选择穿戴方法中的、被估计为需要比基于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肌肉力量更高的肌肉力量的穿戴方法,因此能够有效地回避(减轻)将来无法再通过康复训练来靠自己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
(权利要求11)
另外,提议装置选择所述穿戴方法中的、被估计为需要比所述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更广的可动区域的穿戴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选择穿戴方法中的、被估计为需要比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更广的可动区域的穿戴方法,因此能够有效地回避(减轻)将来无法再通过康复训练来靠自己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
(权利要求12)
另外,提议装置选择所述穿戴方法中的、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安全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选择穿戴方法中的、基于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安全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因此能够提议对利用者的身体而言安全性高的穿戴方法。
(权利要求13)
另外,提议装置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腰围的信息来作为所述身体信息,选择根据所述利用者的腰围而穿戴时的危险程度不同的穿戴方法的组,从选择出的组中包含的穿戴方法中选择向所述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腰围的信息来作为身体信息,选择根据利用者的腰围而穿戴时的危险程度不同的穿戴方法的组,从所选择出的组中包含的穿戴方法中选择向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因此能够减轻靠自己穿戴吸收性物品时的体型的缺点。
(权利要求14)
另外,提议装置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的信息来作为所述身体信息,基于所述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来选择向所述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获取表示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的信息来作为身体信息,基于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来选择向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因此能够减轻靠自己穿戴吸收性物品时平衡性下降的缺点。
(权利要求15)
另外,提议装置选择以坐着的状态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方法、或者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方法。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选择以坐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方法、或者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方法,因此能够提议更适于利用者的身体信息的安全的穿戴方法。
(权利要求16)
另外,提议装置选择以坐着的状态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方法,并且还选择穿戴该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选择以坐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方法,并且还选择穿戴该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因此能够辅助利用者能够安全地穿戴吸收性物品。
(权利要求17)
另外,提议装置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信息来作为所述身体信息,基于所述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来选择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信息来作为身体信息,基于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来选择穿戴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因此能够辅助利用者能够安全地穿戴吸收性物品。
(权利要求18)
另外,提议装置基于所述身体信息,还选择所述利用者要穿戴的吸收性物品的类别。
根据这种提议装置,基于身体信息,还选择利用者要穿戴的吸收性物品的类别,因此能够辅助利用者不会为选择产品而感到为难。
[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提议程序的方式(以下记载为“实施方式”)的一例。此外,并非通过本实施方式来限定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提议程序。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的概要〕
首先,根据前提来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的概要。例如,存在以下情况:要看护度为中等程度的被看护者(有常常无法认知到排泄而导致泄露的不安、有即使感觉到尿意等也因移动到马桶花时间而导致泄露的不安等)为防备紧急事态而穿戴着吸收性物品(例如,成人用尿布湿)。有时,这样的被看护者当尽管能够使身体以足以靠自身的力量来使用吸收性物品的程度活动,却例如并非靠自身的力量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而是完全依赖周围的支援时,会丧失对于靠自身的力量来穿戴吸收性物品的积极性。而且,存在以下倾向:这样的积极性的下降会导致要看护度重度化。
另一方面,如维持自己独立排泄、并且为防备紧急事态而事先靠自身的力量穿戴吸收性物品那样进行着训练的被看护者能够确保生活积极性或防止要看护度重度化。因此,完成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的前提(目的)在于,使被看护者意识到要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由此防止生活质量(QOL)下降,并且在需要时为了独立排泄而去向马桶。
即,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对如被看护者等那样身体不自由的利用者提示就算不自由也仍然存在能够在不自由的动作的范围内进行的穿戴方法,由此维持想要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积极性。能够想到,通过这种提议处理,能够防止生活积极性下降,因此能够改善利用者的生活质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设为由提议装置100(提议装置的一例)来进行这种提议处理。而且,提议装置100进行如下处理来作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具体地说,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基于获取到的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然后,提议装置100向利用者提议所选择的穿戴方法。提议装置100例如由服务器装置、云系统等来实现。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设为,由提议装置100提议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的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正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成人用尿不湿)。另外,设为,由提议装置100提议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的所述利用者是作为以下被看护者的立场的利用者:由于高龄、疾病等而身体的至少一部分不自由,因此在设施、自家等接受着看护。
〔2.关于提议系统〕
下面,使用图1~图8来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的一例,但是在此之前,使用图9来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系统。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系统1的结构例的图。如图9所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系统1包括终端装置10和提议装置100。终端装置10、提议装置100经由网络N来通过有线或无线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
终端装置10是由利用者利用的信息处理终端。终端装置10例如是智能手机、平板型终端、笔记本型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桌上型PC、便携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在此,处于作为被看护者的立场的利用者有时难以使用自己的终端装置10来接受来自提议装置100的提议。因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10有时指由看护设施的职员或者被看护者的家属等、处于进行看护的一方(看护者)的立场的利用者利用的信息处理终端,终端装置10有时指由处于作为被看护者的立场的利用者利用的信息处理终端。
另外,设为在终端装置10中预先安装有实现与提议装置100之间的信息的发送接收的规定的应用(以下设为“应用AP”)。因而,终端装置10按照应用AP的控制,将利用者的输入信息发送到提议装置100,或者接收从提议装置100发送的信息并将其显示于显示画面D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用于利用者接受提议装置100的服务的媒介是应用AP,但是媒介也可以是搭载于终端装置10的浏览器。
〔3.关于穿戴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穿戴方法,列举穿戴方法A、穿戴方法B、穿戴方法C、穿戴方法D之类的四个穿戴方法为例。例如,能够想到,穿戴吸收性物品时最一般的穿戴动作是按顺序进行“拿着吸收性物品”、“将脚伸入吸收性物品”、“将吸收性物品提到膝盖以下”、“站起”、“将吸收性物品提到臀部以下”、“将吸收性物品提到臀部以上”这样的六个动作要素的动作。因而,设为上述四个穿戴方法是将六个动作要素中的任意要素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组合而成的穿戴方法。
另外,设为上述四个穿戴方法是根据基于利用者的身体的可动区域与利用者正在进行的穿戴方法之间的倾向的关系性来设定。例如,穿戴方法A是有由身体的可动区域最广且身体的自由度比较高的利用者进行的倾向的穿戴方法。另外,设为,相应于身体的可动区域变窄且身体的自由度变低,按穿戴方法B、穿戴方法C、穿戴方法D的顺序采取穿戴方法的倾向变高。因而,四个穿戴方法中的穿戴方法A是对处于作为被看护者的立场的利用者而言难度最高的穿戴方法,按穿戴方法B、穿戴方法C、穿戴方法D的顺序,穿戴的难度下降。
另外,对于四个穿戴方法,作为穿戴时的状态,有时还与“坐着的状态”或“站立着的状态”相组合,但是关于这一点后述。另外,对于四个穿戴方法,有时还考虑安全性来与“同时接受周围的支援”之类的支援的必要性相组合。
〔4.关于提议处理的一例〕
从这里开始,使用图1来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的整体流程的一例。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的一例的图。在图1的例子中,设想了以下状况:在看护的现场(例如,看护设施),处于看护者的立场的利用者T1正打算代替利用者U1来接受适合利用者U1的身体的穿戴方法的提议,以使处于被看护者的立场的利用者U1尽可能地能够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
在想要从提议装置100接受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的提议的情况下,提议装置100需要获取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即处于被看护者的立场的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在图1的例子中设为,作为获取这种身体信息的源的源数据是拍摄正在活动身体的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所得到的运动图像。在所述情况下,利用者T1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即利用者U1正在活动身体的情形进行视频拍摄,将通过拍摄得到的运动图像发送到提议装置100。
在图1的例子中,利用者T1使用作为规定的传感器的传感器SN来对利用者U1正在活动身体的情形进行视频拍摄。举一个更详细的具体例,在图1的例子中,利用者T1使用Kinect(注册商标)的传感器SN来对利用者U1正在活动身体的情形进行视频拍摄,并且将由传感器SN从拍摄视频确定出利用者U1的动作的运动图像VD1取入到终端装置10。
此外,期望的是,传感器SN是能够高精度地确定利用者U1的动作的传感器,作为这种传感器,如上所述能够列举出Kinect。另一方面,传感器SN不一定必须是Kinect,例如也可以是具有摄影功能的智能手机,还可以是最近在看护的现场逐渐普及开来的那种专用的设备。即,运动图像VD1既可以是由图像传感器等拍摄得到的运动图像,也可以是基于红外线、标志物的位置信息的轨道等生成的运动图像之类的通过非可见光得到的运动图像。另一方面,运动图像VD1也可以是通过可见光得到的运动图像,因此传感器SN不限于利用非可见光的Kinect,也可以是利用可见光的一般的摄像机。
另外,利用者T1能够借助应用AP来输入运动图像VD1,并将所输入的运动图像VD1发送到提议装置100。在图1的(a)中示出了通过应用AP的控制来显示的输入画面的一例。在所述输入画面中包含输入栏AR,利用者T1能够在输入栏AR中输入利用者U1的个人信息(例如,年龄、性别等),或者上传运动图像VD1。此外,也能够借助应用AP来向提议装置100事前登记利用者U1的个人信息。在图1的例子中设为,利用者T1在输入栏AR中上传了运动图像VD1,并按下了下部的“发送按钮”。
于是,终端装置10将运动图像VD1发送到提议装置100(步骤S1)。例如,终端装置10将用于识别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即利用者U1的利用者ID“U1”、以及运动图像VD1发送到提议装置100。
提议装置100当受理了运动图像VD1时,基于运动图像VD1来估计利用者U1的主要关节(例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下肢关节、从腰到背部的胸腰部的关节等躯干的关节、手臂、肩、肘等上肢关节)的可动区域(步骤S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提议装置100估计髋关节的可动区域、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与躯干有关的可动区域的一例)、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另一方面,此处列举的部位(关节)是一例,可以将任何部位设为估计可动区域的估计对象的部位,但是期望的是,将与穿戴吸收性物品的动作相关联的部位设为估计对象。另外,可动区域能够别称为可动范围或可动角度。
接着,提议装置100将表示在步骤S2中估计出的可动区域的信息生成为表示利用者U1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由此获取表示利用者U1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步骤S3)。因此,在图1的例子中可以说,提议装置100基于拍摄正在活动身体的利用者U1所得到的运动图像VD1生成了表示利用者U1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另外,在图1的例子中,提议装置100获取了表示利用者U1所具有的多个部位的可动区域的信息,来作为利用者U1的身体信息。更具体地说,提议装置100获取了表示与利用者U1的下肢的关节或躯干有关的可动区域的信息,来作为利用者U1的身体信息。
此外,提议装置100也可以基于并非由利用者T1所利用的终端装置10、而是由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即利用者U1所拥有的终端装置10探测出的、表示本装置的物理状态的状态信息,来估计利用者U1的身体状态,并获取表示估计出的状态的信息来作为利用者U1的身体信息。例如,当设为终端装置10具有各种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时,提议装置100从终端装置10获取由该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信息,基于获取到的探测信息来估计利用者U1的身体信息。
另外,如果能够在利用者侧测定例如主要关节(例如,髋关节、躯干前屈、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则也可以由利用者侧向提议装置100发送表示通过测定得到的可动区域的信息。在图1的例子中,如果利用者T1能够使用任意的装置来测定利用者U1的主要关节的可动区域,则也可以使用终端装置10来向提议装置100发送通过测定得到的身体信息。在所述情况下,提议装置100既可以不在本装置侧生成或估计身体信息,也可以将通过在本装置侧生成(或者估计)来获取到的身体信息与从利用者侧直接获取到的身体信息一并使用。
另外,在图1中虽未图示,但是提议装置100将从利用者U1获取到的身体信息登记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1。例如,提议装置100将用于识别利用者U1的利用者ID“U1”与从利用者U1获取到的身体信息对应起来登记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1。
接着,提议装置100执行基于获取到的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的选择处理(步骤S4)。在此,使用图2来说明选择穿戴方法的选择处理的一例。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选择处理的一例的图。提议装置100对如图2所示的选择流程FL1应用利用者U1的身体信息,由此能够选择对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在选择流程FL1中,以流程图形式规定了根据满足对动作附加条件的条件信息(“是”)还是不满足该条件信息(“否”)应该选择的穿戴方法。
根据如图2所示的选择流程FL1,首先,提议装置100基于利用者U1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来判定是否满足了利用者U1能够使髋关节弯曲N1度以上这样的条件1。提议装置100在基于利用者U1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判定为利用者U1能够使髋关节弯曲N1度以上的情况下(满足条件1;“是”),选择穿戴方法A来作为对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
另一方面,提议装置100在基于利用者U1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判定为利用者U1无法使髋关节弯曲N1度以上的情况下(满足条件1;“否”),接着,基于利用者U1的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来判定是否满足利用者U1能够前屈N2度以上这样的条件2。提议装置100在基于利用者U1的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判定为利用者U1能够前屈N2度以上的情况下(满足条件2;“是”),选择穿戴方法B来作为对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
另一方面,提议装置100在基于利用者U1的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判定为利用者U1无法前屈N2度以上的情况下(满足条件2;“否”),接着,基于利用者U1的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来判定是否满足利用者U1能够使躯干转动N3度以上这样的条件3。提议装置100在基于利用者U1的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判定为利用者U1能够使躯干转动N3度以上的情况下(满足条件3;“是”),选择穿戴方法C来作为对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
另一方面,提议装置100在基于利用者U1的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判定为利用者U1无法使躯干转动N3度以上的情况下(满足条件3;“否”),选择穿戴方法D来作为对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
返回到图1的说明,提议装置100向利用者U1提议尝试以所选择的穿戴方法来穿戴吸收性物品(步骤S5)。例如,提议装置100生成提议以所选择的穿戴方法来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提议信息,并将所生成的提议信息发送到利用者T1的终端装置10。在图1的(b)中,提议装置100将提议内容C1作为这样的提议信息发送到终端装置10,由此终端装置10在显示画面D2中显示提议内容C1。
例如,设为提议装置100选择穿戴方法B来作为对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另外,穿戴方法B是“坐在床上,将脚伸进放置在地板上的内裤,将内裤提到膝盖处”之类的方法。在所述情况下,如图1的(b)所示,提议装置100例如生成显示表示穿戴方法B的过程的文本以及表示穿戴方法B的过程的运动图像那样的提议内容C1。
那么,如此前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基于获取到的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然后,提议装置100向利用者提议所选择的穿戴方法。由此,提议装置100能够使利用者认识到存在即使靠自身的力量也能够执行的穿戴方法,从而提高执行该穿戴方法的积极性,因此能够防止利用者的生活积极性的下降。其结果,提议装置100能够改善利用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设为,提议装置100按照选择流程FL1而判定为利用者U1满足条件1和条件3,另一方面,不满足条件2。在所述情况下,提议装置100也可以选择穿戴方法A和C。另外,提议装置100在像这样选择了穿戴时的危险程度不同的穿戴方法的组的情况下,既可以将穿戴方法A和C双方选择为向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也可以将穿戴方法A和C中的更安全的穿戴方法选择为向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另外,提议装置100也可以将穿戴方法A和C中的更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选择为向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
〔5.关于信息处理的变形〕
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也可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其它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因此,下面说明提议装置100的其它实施方式。
〔5-1.提议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1)〕
在图1的例子中示出的提议处理如下:基于利用者的身体信息来选择能够在可以说对利用者而言并不勉强的范围内执行的穿戴方法,并提议所选择的穿戴方法。另外,利用者往常采取的穿戴方法多为对利用者而言并不勉强的(例如不怎么需要肌肉力量就能够执行的、或者不怎么活动关节就能够执行的)穿戴方法。而且,若继续采用这种穿戴方法,则存在以下风险:逐渐不再使用肌肉力量,不再活动关节,当前能够做的动作迟早也会变为不能做。另外,还存在如下风险:若当前能够做的动作变为不能做,则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因而,能够想到,提议对处于如当前的身体信息所表示的状态的利用者而言多少有些负担(适当地使用肌肉力量,适当地活动关节)的穿戴方法能够实现康复训练效果来提高能够回避上述那样的风险的可能性。因而,在本变形中,说明如下提议处理:基于身体信息,特意选择能够想到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并提议所选择的穿戴方法。
例如,作为选择能够想到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的选择处理,提议装置100能够通过将以下所示的四个模式的选择处理适当组合来选择穿戴方法,并提议所选择的穿戴方法。当然,提议装置100也可以不将以下所示的四个模式的选择处理组合而是单独地执行。
例如,提议装置100选择穿戴方法A~D中的、基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困难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将这样的选择处理设为“选择处理模式1”。另外,例如,提议装置100选择穿戴方法A~D中的、估计为需要比根据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肌肉力量高的肌肉力量的穿戴方法。将这样的选择处理设为“选择处理模式2”。另外,例如,提议装置100选择穿戴方法A~D中的、估计为需要比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广的可动区域的穿戴方法。将这样的选择处理设为“选择处理模式3”。
另外,例如提议装置100选择穿戴方法A~D中的、基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安全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将这样的选择处理设为“选择处理模式4”。
下面,说明各模式,但是在说明之前,使用图3来说明提议装置100所具有的必要条件存储部122。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必要条件存储部122的一例的图。在图3的例子中,必要条件存储部122在横轴上具有“穿戴方法A”、“穿戴方法B”、“穿戴方法C”以及“穿戴方法D”之类的项目。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必要条件存储部122在纵轴上具有“可动区域信息”和“肌肉力量信息”之类的项目。
例如,与“穿戴方法A”对应的“可动区域信息”是表示以穿戴方法A轻松地进行穿戴所需的各关节(例如,髋关节、躯干前屈、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的信息。在图3的例子中,在以“穿戴方法A”和“可动区域信息”来识别的输入栏中输入有可动区域信息“RM#11”。所述例子示出了:表示以“穿戴方法A”轻松地进行穿戴所需的各关节(例如,髋关节、躯干前屈、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的可动区域信息为“RM#11”。此外,在图3的例子中,为了简化说明,使用了“RM#11”这样的概念性记号来作为可动区域信息,但是实际上,所需的可动区域(角度)被规定为如髋关节“100度以上”、躯干前屈“90度以上”、躯干转动“8度以上”。
另外,例如与“穿戴方法A”对应的“肌肉力量信息”是表示以穿戴方法A轻松地进行穿戴所需的、关联部位的肌肉力量的信息。在图3的例子中,在以“穿戴方法A”和“肌肉力量信息”识别的输入栏中输入有肌肉力量信息“MS#11”。所述例子示出了:表示以“穿戴方法A”轻松地进行穿戴所需的肌肉力量的肌肉力量信息为“MS#11”。此外,在图3的例子中,为了简化说明,使用了“MS#11”这样的概念性记号来作为肌肉力量信息,但是实际上,规定了表示肌肉力量(例如,腿伸展力)的指标值。
此后,将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设为在图1中列举的利用者U1并且还适当地使用图3的例子来说明各模式的一例。首先,说明选择处理模式1。例如,提议装置100针对每个穿戴方法A~D计算困难性得分,该困难性得分用于指示以利用者U1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而言用该穿戴方法穿戴吸收性物品有多困难(例如,得分越高越困难)。
在此,当以穿戴方法A举例时,提议装置100将利用者U1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与必要条件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可动区域信息“RM#11”所规定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进行比较,双方的可动区域相差越大,则计算出越高的困难性得分。另外,提议装置100将利用者U1的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与必要条件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可动区域信息“RM#11”所规定的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进行比较,双方的可动区域相差越大,则计算出越高的困难性得分。另外,提议装置100将利用者U1的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与必要条件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可动区域信息“RM#11”所规定的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进行比较,双方的可动区域相差越大,则计算出越高的困难性得分。
这样,提议装置100针对作为对象的穿戴方法(所述例子中,穿戴方法A),当按每个关节计算出困难性得分时,将计算出的各困难性得分相加(或者相乘)等来计算总体的困难性得分。然后,提议装置100将穿戴方法A~D中的、计算出规定值以上的困难性得分(总体的困难性得分)的穿戴方法选择为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
接着,说明选择处理模式2。例如,提议装置100基于利用者U1的身体信息来计算表示与髋关节相关联的肌肉的肌肉力量的肌肉力量得分、表示与躯干前屈相关联的肌肉的肌肉力量的肌肉力量得分、表示与躯干转动相关联的肌肉的肌肉力量的肌肉力量得分。此外,例如,提议装置100例如在能够获取到利用者U1的体力测定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体力测定结果来计算各肌肉力量得分。然后,提议装置100将按与各关节相关联的每个肌肉计算出的肌肉力量得分相加(或者相乘)等来计算总体的肌肉力量得分。然后,提议装置100参照必要条件存储部122,将总体的肌肉力量得分与同各穿戴方法对应的“肌肉力量信息”进行比较,由此将需要比总体的肌肉力量得分所表示的肌肉力量高的肌肉力量的穿戴方法选择为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
接着,说明选择处理模式3。例如,提议装置100参照必要条件存储部122,将利用者U1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分别与同各穿戴方法对应的“可动区域信息”进行比较。然后,提议装置100将需要比利用者U1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以及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中的至少某一个关节的可动区域广的可动区域的穿戴方法选择为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
接着,说明选择处理模式4。例如,提议装置100针对穿戴方法A~D计算安全性得分,该安全性得分用于指示以利用者U1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而言用该穿戴方法穿戴吸收性物品有多安全(例如,得分越高越安全)。
在此,当以穿戴方法A举例时,提议装置100将利用者U1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与必要条件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可动区域信息“RM#11”所规定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进行比较,双方的可动区域相差越大,则计算出越低的安全性得分。另外,提议装置100将利用者U1的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与必要条件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可动区域信息“RM#11”所规定的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进行比较,双方的可动区域相差越大,则计算出越低的安全性得分。另外,提议装置100将利用者U1的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与必要条件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可动区域信息“RM#11”所规定的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进行比较,双方的可动区域相差越大,则计算出越低的安全性得分。
这样,提议装置100针对作为对象的穿戴方法(所述例子中,穿戴方法A),当按各关节计算出安全性得分时,将计算出的各安全性得分相加(或者相乘)等来计算总体的安全性得分。然后,提议装置100选择穿戴方法A~D中的、计算出规定值以上的安全性得分(总体的安全性得分)的穿戴方法。
在此,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很可能是对利用者U1而言造成负担的(多少伴随危险的)穿戴方法,因此期望的是,并不是单纯地选择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而是从确保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的穿戴方法中选择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因而,例如,提议装置100通过选择处理模式4,来将穿戴方法A~D中的、判明了具有规定值以上的安全性得分(总体的安全性得分)的穿戴方法设为对象,再进一步执行选择处理模式1~3中的至少某一个模式,由此选择确保了安全性且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
如此前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基于利用者的身体信息来选择估计为对利用者而言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并提议所选择的穿戴方法。由此,提议装置100能够有效地延长能够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或者能够独立排泄的期间,因此能够将利用者有生活积极性的状态保持更长时间。
〔5-2.提议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2)〕
另外,提议装置100也可以基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信息来确定该利用者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部位(关节),并针对确定出的部位(关节)选择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能够想到,如果能够确定利用者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部位(关节),则例如能够通过以该部位(关节)为中心提议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来有效地回避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因此能够将利用者有生活积极性的状态保持更长时间。
而且,在确定利用者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部位(关节)的确定处理中能够利用示出进行了以下调查所得到的调查结果的风险回避流程FL2:以哪种组合满足图2中说明的条件信息(条件1~条件3)的利用者在以怎样的穿戴方法穿戴吸收性物品。
在此,使用图4,首先说明风险回避流程FL2。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险回避流程FL2的一例的图。例如,当以穿戴方法A举例时,关于正在以穿戴方法A进行穿戴的利用者,并非所有人的能够进行的动作是共同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是共同的),而是存在能够进行的动作(身体中的可动区域)不同的情况。
例如,既有在满足了作为对动作附加条件的条件信息的条件1~条件3(全部为“是”)的基础上能够以穿戴方法A(F1)进行穿戴的利用者(分类为F1的利用者),又有在满足条件1和条件2(“是”)但不满足条件3(“否”)的基础上能够以穿戴方法A(F2)进行穿戴的利用者。另外,还有在满足条件1和条件3(“是”)但不满足条件2(“否”)的基础上能够以穿戴方法A(F3)进行穿戴的利用者。因此,风险回避流程FL2是示出进行了以下调查而得到的调查结果的流程图:以怎样的组合满足这些条件且进行着怎样的穿戴方法。
而且,当使用这样的风险回避流程FL2时,能够估计出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为多大的程度。根据图4所示的风险回避流程FL2可知,不满足所有条件1~3的利用者无法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因此,相对于不满足所有条件1~3,能够根据当前满足条件1~3中的哪个条件来估计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为多大的程度。
例如,在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是被分类为F1的利用者的情况下,即使不再满足条件3也能够继续以穿戴方法A(F2)进行穿戴,因此估计为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为“低”。
另外,例如,在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是被分类为F3的利用者的情况下,即使不再满足条件3也能够继续以穿戴方法A(F5)进行穿戴,另外,即使不再满足条件1也能够以另外的穿戴方法B(F4)进行穿戴(有回避对策),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估计为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为“中”。
另一方面,在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是被分类为F5的利用者的情况下,在不再满足条件2的时间点连回避对策也没有地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F8),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估计为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为“高”。
因此,通过将作为处理对象的用户的身体信息代入如以上说明的风险回避流程FL2,能够确定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部位(关节)。此后,将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设为在图1中列举的利用者U1,来说明确定应该康复训练的关节的确定处理的一例。
与图2中的说明同样地,提议装置100按照风险回避流程FL2来逐步探索利用者U1怎样满足条件信息。具体地说,提议装置100基于利用者U1的髋关节的可动区域,来判定是否满足了利用者U1能够使髋关节弯曲N1度以上这一条件1。另外,提议装置100基于利用者U1的躯干前屈的可动区域,来判定是否满足了利用者U1能够前屈N2度以上这一条件2。另外,提议装置100基于利用者U1的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来判定是否满足了利用者U1能够使躯干转动N3度以上这一条件3。
这样,提议装置100通过按照风险回避流程FL2逐步进行判定,来估计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是什么程度,并且基于估计结果来确定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关节。例如设为,提议装置100通过按照风险回避流程FL2进行判定,来确定出利用者U1是被分类为F5的利用者。在此,根据风险回避流程FL2,示出了以下情况:被分类为F5的利用者当前能够以穿戴方法A进行穿戴,但是在无法再使髋关节弯曲N1度以上的时间点(不再满足条件1的时间点),连回避对策也没有地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F8)。
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能够说启示了以下内容:只要事先对髋关节进行康复训练,使得能够尽可能长地保持能够使髋关节弯曲N1度以上的状态,则能够更长地保持能够通过穿戴方法A来自己穿戴的状态。即,能够减轻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因此,提议装置100将支撑躯干的关节确定为利用者U1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关节。
在上述例子中,提议装置100将成为了被判定为满足条件的对象的关节确定为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关节。这是基于对当前正在发挥机能的关节进行康复训练以在今后也长期地持续发挥机能这样的观点,但是基于通过康复训练来使当前难以发挥机能的关节恢复机能这样的观点,提议装置100也可以将成为了被判定为不满足条件的对象的关节(在被分类为F5的上述例子中,为髋关节和躯干前屈)确定为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关节。如果通过这样的康复训练使关节的机能哪怕稍微恢复,则能够采用的穿戴方法的范围增加,结果是能够减轻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
另外,提议装置100当通过此前说明的确定处理来确定该康复训练的关节时,例如,基于确定出的关节、以及必要条件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可动区域信息,来选择估计为对确定出的关节具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例如设为,作为利用者U1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关节,提议装置100确定出与躯干转动有关的关节。在所述情况下,提议装置100例如通过选择处理模式3,来选择穿戴方法A~D中的、估计为对与躯干转动有关的关节具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例如,提议装置100将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与同各穿戴方法对应的“可动区域信息”进行比较,来将穿戴方法A~D中的、需要比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广的可动区域的穿戴方法选择为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然后,提议装置100向利用者U1提议所选择的穿戴方法。
当然,提议装置100也可以通过选择处理模式1或2来选择穿戴方法A~D中的、估计为对与躯干转动有关的关节具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另外,提议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将选择处理模式1~3适当组合,来选择估计为对与躯干转动有关的关节具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另外,提议装置100也可以对通过选择处理模式4判明了对利用者U1而言确保了一定以上的安全性的穿戴方法,应用选择处理模式1~3中的至少某一个模式,由此选择估计为对与躯干转动有关的关节具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
这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基于身体信息来估计穿戴吸收性物品时的危险程度(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的程度),根据估计出的危险程度来选择对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由此,提议装置100能够有效地回避(减轻)将来无法再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这样的风险,因此能够将利用者有生活积极性的状态保持更长时间。
〔5-3.提议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3)〕
在上述例子中,示出了提议装置100选择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的例子。例如,示出了以下例子:提议装置100基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信息,来确定该利用者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部位(关节),并针对确定出的部位(关节)选择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然而,提议装置100也可以根据身体信息或危险程度(风险)的程度,来选择向利用者提议的康复训练方法。在该情况下,若使用必要条件存储部122(图3)的例子,则提议装置100只要具有将各“穿戴方法”置换为“康复训练方法”那样的存储部即可。
〔5-4.考虑了腰围的穿戴方法〕
例如,若腰围大则前屈变得困难从而吸收性物品的穿戴变得困难。因而,提议装置100也可以选择基于利用者的腰围而估计为即使是当前的腰围也能够执行的穿戴方法。例如,提议装置100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腰围的信息来作为身体信息,选择根据获取到的腰围而穿戴时的危险程度不同的穿戴方法的组,从所选择出的组中包含的穿戴方法中选择向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例如,提议装置100判定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是能够归属于腰围的大小没有问题从而无需对穿戴方法下工夫的分类(分类1)的利用者,还是应该归属于由于腰围大而前屈困难、因此需要对穿戴方法下工夫的分类(分类2)的利用者。例如,提议装置100使用图5所示的分类流程FL3,来判定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归属于分类1或分类2中的哪一类,根据判定结果来选择穿戴方法。
此外,在腰围的大小是否有问题的判定基准中,能够使用作为生活方式病而被公知的代谢总体征的判定基准。另外,关于代谢总体征,男女的判定基准不同,因此通过将性别、腰围设定为条件,能够判定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归属于分类1和分类2中的哪一类。
在此,在图5中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类流程FL3的一例。另外,在图5的说明中,列举利用者U2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一例,。另外,设为提议装置100已获取到利用者U2的身体信息。具体地说,设为,作为利用者U2的身体信息,提议装置100已获取到表示利用者U2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表示腰围的信息。
在这样的状态下,提议装置100使用分类流程FL3来判定利用者U2归属于分类1和分类2中的哪一类。此外,在所述例子中,设为利用者U2的性别为“男性”。
于是,在分类流程FL3中,提议装置100首先判定利用者U2是否为男性。提议装置100当判定为利用者U2为男性时(“是”),接着,基于表示利用者U2的腰围的信息,来判定利用者U2的腰围是否小于X1。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利用者U2的腰围小于X1的情况下(“是”),判定为利用者U2归属于腰围的大小没有问题从而无需对穿戴方法下工夫的分类1。另一方面,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利用者U2的腰围不小于X1的情况下(“否”),判定为利用者U2归属于由于腰围大而前屈困难、因此需要对穿戴方法下工夫的分类2。
例如设为,提议装置100判定为利用者U2归属于分类1。在所述例子中,提议装置100通过在图2所示的选择流程FL1中应用利用者U2的身体信息,来选择对利用者U2提议的穿戴方法。另外,提议装置100通过在图4所示的风险回避流程FL2中应用利用者U2的身体信息,来确定利用者U2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关节,由此选择对确定出的关节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
在此,在使用选择流程FL1选择出的穿戴方法与使用风险回避流程FL2选择出的穿戴方法中,有时穿戴时的危险程度不同。因而,提议装置100既可以向利用者U2提议这两个穿戴方法双方,也可以提议这两个穿戴方法中的某一个穿戴方法。
接着,说明提议装置100判定为利用者U2归属于分类2的情况。在所述例子中,提议装置100通过在图2所示的选择流程FL1中应用利用者U2的身体信息,来选择对利用者U2提议的穿戴方法。但是,在所述例子中,事先判定为利用者U2存在代谢总体征的倾向,在存在代谢总体征的倾向的利用者无法使髋关节弯曲N1度以上这样的前提下,提议装置100也可以不进行是否满足条件1的判定,而从是否满足条件2的判定开始。这样,提议装置100通过在图2所示的选择流程FL1中应用利用者U2的身体信息,来选择对利用者U2提议的穿戴方法。
另外,在所选择的穿戴方法中规定了吸收性物品的拿法、脚的抬法的情况下,提议装置100根据利用者U2归属于分类2,来调整所规定的拿法、抬法。例如,提议装置100将所规定的拿法、抬法变更为难度更低的拿法、抬法。另外,在所选择的穿戴方法中未规定吸收性物品的拿法、脚的抬法的情况下,提议装置100也可以追加被估计为对归属于分类2的利用者而言能够轻松地执行的拿法、抬法。
另外,提议装置100通过在图4所示的风险回避流程FL2中应用利用者U2的身体信息,来确定利用者U2应该优先进行康复训练的关节,由此还选择对确定出的关节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另外,提议装置100关于有康复训练效果的穿戴方法也与上述例同样地调整吸收性物品的拿法、脚的抬法。
在此,在使用选择流程FL1选择出的穿戴方法(调整后的穿戴方法)与使用风险回避流程FL2选择出的穿戴方法(调整后的穿戴方法)中,有时穿戴时的危险程度不同。因而,提议装置100既可以向利用者U2提议这两个穿戴方法双方,也可以提议这两个穿戴方法中的某一个穿戴方法。
这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选择基于利用者的腰围而穿戴方法,并提议所选择的穿戴方法。由此,提议装置100能够提议即使是体型不利于穿戴吸收性物品的利用者也能够靠自己来进行的那种穿戴方法,因此能够减轻靠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时的体型的缺点。
〔5-5.考虑了姿势的穿戴方法〕
例如,高龄者由于姿势的变化、下肢肌肉力量的下降,而有身体的平衡能力下降的倾向。而且,能够想到,在平衡能力下降的状态下以站姿更换吸收性物品时跌倒的风险高,很危险。因而,提议装置100获取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的信息来作为身体信息。然后,提议装置100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判定利用者是否能够以站姿更换吸收性物品。即,提议装置100基于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的信息,来判定利用者是否能够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然后,提议装置100提议与判定结果相应的穿戴方法。
例如,提议装置100能够使用图6所示的站姿判定流程FL4,来判定利用者是否能够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根据判定结果来选择穿戴方法。另外,设为在站姿判定流程FL4中,使用姿势稳定度评价指标(IPS)来作为平衡能力的指标。另外,设为在姿势稳定度评价指标(IPS)中也特别使用重心动摇面积和驼背指数。
在此,在图6中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站姿判定流程FL4的一例。另外,在图6的说明中,列举利用者U3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一例。另外,设为提议装置100已获取到利用者U3的身体信息。具体地说,设为提议装置100已获取到表示利用者U3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表示静态或动态的姿势的信息来作为利用者U3的身体信息。
在这样的状态下,提议装置100通过在站姿判定流程FL4中应用表示利用者U3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的信息,来判定利用者U3是否能够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
根据图6所示的站姿判定流程FL4的例子,首先,提议装置100基于表示利用者U3的静态的姿势的信息来判定静止时的重心动摇面积是否为Y1以下。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静止时的重心动摇面积为Y1以下的情况下(“是”),接着,基于表示利用者U3的静态的姿势的信息来判定驼背指数是否为Y2以下。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驼背指数为Y2以下的情况下(“是”),判定为利用者U3能够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
然后,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利用者U3能够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选择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例如,提议装置100通过在选择流程FL1、风险回避流程FL2中应用利用者U3的身体信息,来选择穿戴方法。
另一方面,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静止时的重心动摇面积不为Y1以下的情况下(“否”)、或者判定为驼背指数不为Y2以下的情况下(“否”),通过在选择流程FL1、风险回避流程FL2中应用利用者U3的身体信息,来选择穿戴方法。然后,如果所选择的穿戴方法例如是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为前提的穿戴方法,则提议装置100将该穿戴方法调整为以坐着的状态进行穿戴的穿戴方法。然后,提议装置100将调整后的穿戴方法选择为向利用者U3提议的穿戴方法。
这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基于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来选择向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由此,提议装置100即使对于身体的平衡性下降的利用者也能够提议能够执行的穿戴方法,因此能够减轻自己来穿戴吸收性物品时的平衡性下降的缺点。
〔5-6.还选择穿戴场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提议装置100提议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的例子。但是,提议装置100也可以选择以坐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并且还选择穿戴该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穿戴场所)。例如,提议装置100获取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信息来作为身体信息,基于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来选择穿戴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穿戴场所)。
例如,提议装置100能够使用图7所示的场所选择流程FL5,选择适合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最佳的要坐的物品,来作为穿戴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穿戴场所)。在此,在图7中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场所选择流程FL5的一例。另外,在图7的说明中,列举利用者U4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一例。另外,设为提议装置100已获取到利用者U4的身体信息。具体地说,设为提议装置100已获取到表示利用者U4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以及表示利用者U4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信息来作为利用者U4的身体信息。
在这样的状态下,提议装置100通过在场所选择流程FL5中应用表示利用者U4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信息,来选择适合利用者U4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最佳的要坐的物品。
根据图7所示的场所选择流程FL5的例子,首先,提议装置100基于利用者U4的身高来判定身高是否为Z1以上。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利用者U4的身高为Z1以上的情况下(“是”),选择西式马桶或椅子(具有与一般的西式马桶同等的座位高度的椅子),来作为适合利用者U4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最佳的要坐的物品。另外,提议装置100当基于表示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还选择向利用者U4提议的穿戴方法时,与所选择的穿戴方法一起向利用者U4提议所选择的要坐的物品。
另一方面,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利用者U4的身高不为Z1以上的情况下(“否”),基于利用者U4的膝盖以下的长度来判定膝盖以下的长度是否为Z2以上。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利用者U4的膝盖以下的长度为Z2以上的情况下(“是”),选择便携式马桶或椅子(具有与一般的便携式马桶同等的座位高度的椅子),来作为适合利用者U4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最佳的要坐的物品。另外,提议装置100当基于表示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还选择向利用者U4提议的穿戴方法时,与所选择的穿戴方法一起向利用者U4提议所选择的要坐的物品。
另外,提议装置100在判定为利用者U4的膝盖以下的长度不为Z2以上的情况下(“否”),选择低的床(例如,高度为〇〇cm以下的床)来作为适合利用者U4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最佳的要坐的物品。另外,提议装置100当基于表示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还选择向利用者U4提议的穿戴方法时,与所选择的穿戴方法一起向利用者U4提议所选择的要坐的物品。
例如,腿稍短的利用者在打算坐在一般的座位高度的椅子、马桶上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有时双脚不能稳当地够到地板。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者例如即使身体机能上没有问题,由于无法用脚站住也难以在地面上进行穿戴。另外,若在这样的状况下打算勉强地进行穿戴则很危险。因而,面向这样的利用者,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如上述那样选择以坐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并且还选择穿戴该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然后,提议装置100提议尝试以坐在所选择的要坐的物品上的状态来穿戴所选择的吸收性物品。由此,提议装置100能够还提议适合利用者的身高、膝盖以下的长度的、最佳的要坐的场所,因此能够辅助利用者能够安全地穿戴吸收性物品。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提议装置100选择椅子、马桶、低的床等来作为最佳的要坐的场所并进行提议的例子。但是,提议装置100也可以还显示例如高度为○○cm以下、高度为○○cm以上~高度为××cm以下之类的具体的数值。由此,提议装置100例如即使在每个马桶的高度不同的情况下、没有所提议的物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规定高度来使得容易准备最佳的要坐的场所。
〔5-7.还提议产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提议装置100提议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的例子。但是,提议装置100也可以基于身体信息还选择利用者要穿戴的吸收性物品的类别。即,提议装置100基于身体信息选择作为产品来销售的吸收性物品中的、适合利用者的身体信息的类别(类型)的吸收性物品。然后,提议装置100向利用者提议尝试使用所选择的类别的吸收性物品。
例如,提议装置100能够通过参照规定了哪种类别的吸收性物品适合特定的部位(关节)不自由的利用者的产品信息存储部123,来选择适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信息的类别的吸收性物品。
在此,使用图8来说明提议装置100所具有的产品信息存储部123。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产品信息存储部123的一例的图。在图8的例子中,产品信息存储部123在横轴上具有“髋关节”、“前屈”以及“躯干转动”之类的项目。另外,在图8的例子中,产品信息存储部123在纵轴上具有“轻度失禁系列”、“加压支撑系列”、“普通尿布湿系列”、“低腰系列”、“内外分离系列”、“侧腰取下系列”以及“带式系列”之类的项目。
“轻度失禁系列”、“加压支撑系列”、“普通尿布湿系列”、“低腰系列”、“内外分离系列”、“侧腰取下系列”、“带式系列”是吸收性物品的类别(类型)的一例。例如,“轻度失禁系列”的吸收性物品是指薄型且与生理用品相近的类型的产品。
在此,设为提议装置100通过在图2所示的选择流程FL1中应用利用者U5的身体信息,而判定为利用者U5不满足条件1但满足条件2。在所述情况下,提议装置100选择穿戴方法B来作为对利用者U5提议的穿戴方法。另外,根据所述例子,利用者U5无法使髋关节弯曲N1度以上,能够说髋关节不自由。于是,提议装置100参照产品信息存储部123,选择“轻度失禁系列”、“加压支撑系列”、“普通尿布湿系列”、“低腰系列”、“内外分离系列”、“侧腰取下系列”、“带式系列”的产品中的针对“髋关节”对应有“〇”的产品(即使是髋关节不自由的利用者也易于使用的产品),即、“轻度失禁系列”的产品或“加压支撑系列”的产品。
另外,提议装置100当选择了“轻度失禁系列”的产品时,生成“您适合轻度失禁系列的产品。推荐使用以下的产品。”之类的文本,并且生成例如将“轻度失禁系列”的产品中的代表性的产品作为推荐的产品来进行广告的内容。然后,提议装置100向利用者U5发布所生成的内容。
这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基于身体信息还选择利用者要穿戴的吸收性物品的类别。由此,提议装置100能够提议对于利用者的身体信息而言最佳的吸收性物品,因此能够辅助利用者不会为选择产品而感到为难。
〔5-8.关于流程〕
至此,示出了选择流程FL1、风险回避流程FL2、分类流程FL3、站姿判定流程FL4、场所选择流程FL5之类的对处理进行规定的流程,而提议装置100具有存储有表示这些流程的流程信息的规定的存储部(未图示)。
〔6.提议装置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10来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的结构例的图。如图10所示,提议装置100具有通信部110、存储部120以及控制部130。
(关于通信部110)
通信部110例如由NIC等实现。而且,通信部110与网络N通过有线或无线来连接,例如与终端装置10之间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
(关于存储部120)
存储部120例如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元件或硬盘、光盘等存储装置实现。存储部120具有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1、必要条件存储部122以及产品信息存储部123。
(关于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1)
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1存储处于作为被看护者的立场的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信息、表示针对该利用者选择出的穿戴方法的信息。在此,在图11中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1的一例。在图11的例子中,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1具有“利用者ID”、“身体信息”以及“穿戴方法”之类的项目。
“利用者ID”表示用于识别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识别信息。此外,在图11的例子中是附图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用于识别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利用者ID”与用于识别处于看护该利用者的立场的利用者的“看护者ID”相对应。
“身体信息”是表示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获取到的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例如,“身体信息”是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更详细地说,“身体信息”是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与髋关节或躯干有关的可动区域的信息。另外,“身体信息”中还包含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腰围的信息、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的信息、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信息。
“穿戴方法”是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是表示基于该利用者的“身体信息”选择出的穿戴方法的信息。
即,在图11的例子中,示出了以下例子:从通过利用者ID“U1”识别的利用者(利用者U1)获取到身体信息“Py1”,另外,基于身体信息“Py1”选择了“穿戴方法A”来作为向利用者U1提议的穿戴方法。
返回到图10,控制部130是通过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等将RAM作为作业区来执行提议装置100内部的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来实现的。另外,控制部130例如能够由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集成电路实现。
如图10所示,控制部130具有受理部131、生成部132、估计部133、获取部134、选择部135以及提议部136,实现或执行以下说明的信息处理的功能、作用。此外,控制部130的内部结构不限于图10示出的结构,只要是进行后述的信息处理的结构即可,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另外,控制部130所具有的各处理部的连接关系不限于图10示出的连接关系,也可以是其它连接关系。
(受理部131)
受理部131受理各种信息。例如,受理部131从终端装置10受理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有关的信息。例如,受理部131从终端装置10受理作为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的源的源数据。例如,作为这样的源数据,受理部131受理拍摄正在活动身体的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所得到的运动图像。另外,作为源数据,受理部131受理由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所拥有的终端装置10探测出的、表示该终端装置10的物理状态的状态信息。此外,提议装置100还可以具有存储这样的源数据的存储部。
(关于生成部132)
生成部132基于拍摄正在活动身体的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所得到的运动图像,来生成表示该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
(关于估计部133)
估计部133基于由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所拥有的终端装置10探测出的、表示该终端装置10的物理状态的状态信息,来估计该利用者的身体状态。
(关于获取部134)
获取部134获取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例如,获取部134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来作为身体信息。例如,获取部134获取表示利用者的与下肢的关节或躯干有关的可动区域的信息。例如,获取部134获取表示利用者所具有的多个部位的可动区域的信息。
另外,在由生成部132基于拍摄对正在活动身体的利用者所得到的运动图像生成了表示该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的情况下,获取部134获取生成部132生成的该身体信息。另外,在由估计部133基于利用者所拥有的终端装置10探测出的、表示该终端装置10的物理状态的状态信息估计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情况下,获取部134获取表示由估计部133估计出的状态的身体信息。
另外,作为身体信息,获取部134获取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腰围的信息、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的信息、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信息。因此,获取部134用于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获取表示该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
(关于选择部135)
选择部135基于由获取部134获取到的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例如,选择部135与各部位的可动区域的组合相应地选择穿戴方法。
另外,例如,选择部135基于身体信息来估计穿戴吸收性物品时的危险程度,根据估计出的危险程度来选择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另外,选择部135选择穿戴方法中的、基于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困难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另外,选择部135选择穿戴方法中的、被估计为需要比基于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肌肉力量更高的肌肉力量的穿戴方法。另外,选择部135选择穿戴方法中的、估计为需要比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广的可动区域的穿戴方法。另外,选择部135选择穿戴方法中的、基于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安全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
另外,选择部135选择根据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腰围而穿戴时的危险程度不同的穿戴方法的组,从所选择出的组中包含的穿戴方法中选择向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另外,选择部135基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来选择向该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另外,选择部135选择以坐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方法、或者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
另外,选择部135也可以基于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来选择穿戴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另外,选择部135也可以基于身体信息,还选择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要穿戴的吸收性物品的类别。
(关于提议部136)
提议部136向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提议由选择部135选择出的穿戴方法。例如,提议部136提议以由选择部135选择出的穿戴方法来穿戴吸收性物品。例如,提议部136生成提议以由选择部135选择出的穿戴方法来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提议信息。然后,提议部136将所生成的提议信息发送到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终端装置10、或者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进行看护的利用者的终端装置10。
此外,关于提议装置100的控制部130所具有的各功能、以及存储部120中存储的各种数据,既可以构成为不仅由提议装置100具有,终端装置10也具有,也可以构成为由其它信息处理装置所具有。因而,上述的各种功能、数据以及后述的各种处理也可以构成为由提议系统1中包含的任何装置所具有。
〔7.处理过程〕
接着,使用图12来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的过程。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受理部131判定是否受理了作为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的源的源数据的输入(步骤S101)。例如,受理部131判定是否从终端装置10受理了拍摄正在活动身体的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所得到的运动图像来作为源数据。受理部131在未受理源数据的输入的期间(步骤S101:“否”)待机,直到受理了源数据的输入为止。
另一方面,在由受理部131受理了源数据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生成部132基于所受理的源数据来估计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由此生成表示估计出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步骤S102)。例如,生成部132基于源数据来估计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主要关节(例如,髋关节、躯干前屈、躯干转动)的可动区域。另外,获取部134获取由生成部132生成的身体信息(步骤S103)。
另外,选择部135选择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步骤S104)。例如,选择部135通过在选择流程FL1中应用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的身体信息,来选择对该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另外,选择部135也可以通过将选择流程FL1、风险回避流程FL2、分类流程FL3、站姿判定流程FL4进行组合,来选择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然后,提议部136向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提议由选择部135选择出的穿戴方法(步骤S105)。例如,提议部136向作为处理对象的利用者发送提议以由选择部135选择出的穿戴方法来穿戴吸收性物品的提议信息。
〔8.其它〕
上述的各处理中的作为自动进行的处理进行了说明的全部或一部分处理也可以手动地进行。另外,作为手动进行的处理进行了说明的全部或一部分处理也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自动地进行。此外,关于上述文件、附图中所示的处理过程、具体的名称、包括各种数据、参数的信息,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各图所示的各种信息并不限于图示出的信息。
另外,图示的各装置的各结构要素是功能概念性的,可以不必物理性地构成为如图所示的结构。即,各装置的分布/整合的具体方式不限于图示的方式。另外,关于各结构要素,也可以将其全部或一部分根据各种负荷、使用状况等来以任意的单位功能性地或物理性地分布/整合地构成。另外,上述的各处理也可以在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来执行。
〔9.硬件结构〕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提议装置100例如由如图13所示的结构的计算机1000实现。图13是示出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计算机1000与输出装置1010、输入装置1020连接,运算装置1030、缓存1040、存储器1050、输出IF(Interface,接口)1060、输入IF 1070、网络IF 1080通过总线1090连接。
运算装置1030基于缓存1040、存储器1050中保存的程序、从输入装置1020读出的程序等进行动作,来执行各种处理。缓存1040是RAM等暂时性地存储运算装置1030进行各种运算时使用的数据的缓存。另外,存储器1050是登记运算装置1030进行各种运算时使用的数据、各种数据库的存储装置,是由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快闪存储器等实现的存储器。
输出IF 1060是用于向监视器、打印机之类的输出各种信息的输出装置1010发送作为输出对象的信息的接口,例如可以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HDMI(注册商标)(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之类的标准的连接器实现。另一方面,输入IF 1070是用于从鼠标、键盘以及扫描仪之类的各种输入装置1020接收信息的接口,例如由USB等实现。
例如,输入装置1020可以由从CD(Compact Disc,压缩光盘)、DVD(Digital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PD(Phase change rewritable Disk,相变可重写光盘)等光学记录介质、MO(Magneto-Optical disk,磁光盘)等磁光记录介质、带介质、磁记录介质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读出信息的装置实现。另外,输入装置1020也可以由USB存储器等外附存储介质实现。
网络IF 1080具有经由网络N从其它设备接收数据并发送到运算装置1030、以及经由网络N将运算装置1030生成的数据发送到其它设备的功能。
在此,运算装置1030经由输出IF 1060、输入IF 1070进行输出装置1010、输入装置1020的控制。例如,运算装置1030从输入装置1020、存储器1050将程序加载到缓存1040上,并执行所加载的程序。例如,在计算机1000作为提议装置100发挥功能的情况下,计算机1000的运算装置1030通过执行加载到缓存1040上的程序,来实现控制部130的功能。

Claims (20)

1.一种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获取部,其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
选择部,其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所述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以及
提议部,其向所述利用者提议由所述选择部选择出的穿戴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的信息来作为所述身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与下肢的关节或躯干有关的可动区域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所具有的多个部位的可动区域的信息,
所述选择部根据各部位的可动区域的组合来选择所述穿戴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来估计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时的危险程度,根据估计出的危险程度来选择对所述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根据所述身体信息或所述危险程度来选择向所述利用者提议的康复训练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生成部,所述生成部基于拍摄正在活动身体的利用者所得到的运动图像,来生成表示该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
所述获取部获取所述生成部所生成的身体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估计部,所述估计部基于由所述利用者所拥有的终端装置探测出的、表示该终端装置的物理状态的状态信息,来估计所述利用者的身体状态,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由所述估计部估计出的状态的身体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穿戴方法中的、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困难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穿戴方法中的、被估计为需要比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肌肉力量更高的肌肉力量的穿戴方法。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穿戴方法中的、被估计为需要比所述利用者的身体中的可动区域更广的可动区域的穿戴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穿戴方法中的、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估计出的安全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穿戴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腰围的信息来作为所述身体信息,
所述选择部选择根据所述利用者的腰围而穿戴时的危险程度不同的穿戴方法的组,从选择出的组中包含的穿戴方法中选择向所述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的信息来作为所述身体信息,
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利用者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来选择向所述利用者提议的穿戴方法。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选择以坐着的状态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方法、或者以站立着的状态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方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选择以坐着的状态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方法,并且还选择穿戴该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的信息来作为所述身体信息,
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利用者的身高和膝盖以下的长度,来选择穿戴所述吸收性物品时要坐的物品。
18.根据权利要求1~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身体信息,还选择所述利用者要穿戴的吸收性物品的类别。
19.一种提议方法,由提议装置执行,所述提议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步骤,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
选择步骤,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所述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以及
提议步骤,向所述利用者提议通过所述选择步骤选择出的穿戴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过程的提议程序:
获取过程,获取表示利用者的身体状态的身体信息;
选择过程,基于所述身体信息所表示的身体状态,来选择对所述利用者提议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方法;以及
提议过程,向所述利用者提议通过所述选择过程选择出的穿戴方法。
CN202011564639.4A 2019-12-27 2020-12-25 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Pending CN1130650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9662 2019-12-27
JP2019239662A JP7063879B2 (ja) 2019-12-27 2019-12-27 提案装置、提案方法および提案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5059A true CN113065059A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58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4639.4A Pending CN113065059A (zh) 2019-12-27 2020-12-25 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7063879B2 (zh)
CN (1) CN11306505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3805A (ja) * 2000-08-31 2002-03-12 Kao Corp 排泄診断方法及び排泄診断装置
US20130268398A1 (en) * 2011-12-06 2013-10-1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plac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KR101796361B1 (ko) * 2015-11-27 2017-11-09 한국 한의학 연구원 관절 가동 범위를 측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8221539A1 (ja) * 2017-05-30 2018-12-06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当て方提案装置
CN111567024B (zh) * 2017-12-26 2022-08-1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收集程序、信息通信终端以及信息收集方法
JP7049972B2 (ja) * 2018-10-10 2022-04-0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大人用おむつに関する質疑応答を行う方法、大人用おむつに関する質疑応答プログラム、及び自動回答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08056A (ja) 2021-07-29
JP7063879B2 (ja) 2022-05-09
JP2022090019A (ja)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own et a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ompromises balance during daily activities
Pataky et al. Effects of obesity on functional capacity
Handrigan et al. Weight loss and muscular strength affect static balance control
Ryerson et al. Altered trunk position sense and its relation to balance functions in people post-stroke
Rennie et al. An evaluation of lycra garments in the lower limb using 3-D gait analysis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PEDI)
Flanagan et al. Evaluation of short-term intensive orthotic garment use in children who have cerebral palsy
Burnfield et al. Comparative kinematic and electromyographic assessment of clinician-and device-assisted sit-to-stand transfer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WO202215835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Kinoshita et al. Effect of handrail height on sit-to-stand movement
Fujimoto et al. Sagittal plane momentum control during walking in elderly fallers
Mo et al. Effect of backpack load on the head, cervical spine and shoulder postures in children during gait termination
Borrelli et al. Perturbation-evoked lateral steps in older adults: Why take two steps when one will do?
Capezuti et al. Bed and toilet height as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Liu et al. Comparison of gai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older rolling walker users and older potential walker users
Eisenberg et al. Contribution of stepping while standing to function and secondary conditions among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Golembiewski et al. The effects of a positional feedback device on rollator walker use: a validation study
Goodwort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ow a walking boot affects balance
CN113065059A (zh) 提议装置、提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JP2022123738A (ja) 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判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判定システム
Werner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vel motor-cognitive assessment strategy of compensatory sit-to-stand maneuvers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Bowden et al. Beyond gait speed: a case report of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locomotor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in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US1112713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ssess abilities of two or more individuals to perform collective physical acts
Shank et al. Home use of an upper extremity exoskeleton in children with SMA: A pilot study
Cowley et al. A review of clinical balance tools for use with elderly populations
Zablotny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successful and failed sit-to-stand trials of a patient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