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3566A - 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3566A
CN113063566A CN202110315165.8A CN202110315165A CN113063566A CN 113063566 A CN113063566 A CN 113063566A CN 202110315165 A CN202110315165 A CN 202110315165A CN 113063566 A CN113063566 A CN 113063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tensity
standard
intensity signal
ligh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51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arx Hube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car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car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car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51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3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3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3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02Details
    • G01J1/08Arrangements of light sour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metry standard sources, also using luminescent or radioa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中,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将预设的若干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若干光强信号阈值组成光强信号阈值数组;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第一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对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相应标准光源的光强信号标定值;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定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基于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获得的数组可用于对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和修正,以减小第一传感器的检测误差,提高了防眩目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夜晚驾车时,如果有后方车辆远光灯的照射,车内后视镜里会产生强烈的反射光使驾驶员产生眩目,眩目会导致驾驶员的操作反应发生延迟,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另外,强光容易使人眼疲劳,影响驾驶员的健康。
现有技术中,一部分车采用自动防眩目系统,自动防眩目系统包括防眩目后视镜、前光敏传感器和后光敏传感器,根据前、后光敏传感器分别采集到的车前、后方光强信息可以确定施加给防眩目后视镜的电压,以达到后视镜防眩目效果。但由于光敏传感器本身的物理器件误差,会导致采集的光强信息和实际光强信息存在较大差异。另外,由于后光敏传感器设置在防眩目后视镜的电路板上,后光敏传感器会受防眩目后视镜工作状态很大影响,导致采集的光强信息与实际光强信息存在更大差异。而如果根据误差很大的车前、后方光强信息确定对防眩目后视镜施加的电压,则很可能导致防眩目系统的错误响应,给用户带来很不好的体验,比如在需要防眩目的环境下防眩目系统不工作,而在不需要防眩目的情况下,防眩目系统工作使防眩目后视镜为变色状态。基于此可知,如何提高防眩目系统的检测精度以避免错误响应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其包括:
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
将预设的若干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所述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若干所述光强信号阈值组成光强信号阈值数组;
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对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相应标准光源的光强信号标定值;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定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
可选地,所述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包括: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和若干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与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为技术参数相同的同类传感器;
针对每一光强的标准光源,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采集若干次得到若干第二光强信号,若干第二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该一标准光源的一光强信号标准值;
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准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
可选地,将每个所述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所述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包括:
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每相邻两个标准光源之间构成一标准光源区间;
确定所述光强阈值点所对应的标准光源区间;
根据所述光强阈值点、其所在标准光源区间对应的两个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和该两个标准光源对应的所述光强信号标准值计算得到所述光强阈值点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光强阈值点、其所在标准光源区间对应的两个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和该两个标准光源对应的所述光强信号标准值计算得到所述光强阈值点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Z包括:
设光强阈值点的光照强度为C,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为Z;光强阈值点所在标准光源区间对应两个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为A、B,两个标准光源对应的光强信号标准值为X、Y;如下式计算光强阈值点的光强信号阈值Z:
(Z-X)/(C-A)=(Y-X)/(B-A)。
可选地,所述光强阈值点的光照强度小于若干标准光源的最大值,大于若干标准光源的最小值。
可选地,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包括:采集车前方光强的前方传感器和采集车后方光强的后方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工作状态下标定所述后方传感器得到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和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
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非工作状态下标定所述后方传感器得到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和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
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工作状态下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的防眩目后视镜处于100%变色状态、或50%变色状态、或80%变色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处理器;
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
光强信号接收模块,其接收第一传感器或与第一传感器技术参数相同的第二器输出的光强信号;
电子设备,其连接标准光源和光强信号接收模块。
可选地,所述标准光源包括:
第一标准光源,其光照强度范围为1-5LUX;
第二标准光源,其光照强度范围为10-20LUX;
第三标准光源,其光照强度范围为30-50LUX;
第四标准光源,其光照强度范围为80-100LUX。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读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首先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然后将预设的多个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若干光强信号阈值组成呢光强信号阈值数组。之后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第一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对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相应标准光源的光强信号标定值,且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定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基于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可用于对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和修正,以减小第一传感器的检测误差,提高了防眩目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避免了防眩目系统的错误响应;此外,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基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从而可进一步提高防眩目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及可选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
步骤S104:将预设的若干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若干光强信号阈值组成光强信号阈值数组;
步骤S106: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第一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对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相应标准光源的光强信号标定值;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定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然后将预设的多个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若干光强信号阈值组成呢光强信号阈值数组。之后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第一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对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相应标准光源的光强信号标定值,且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定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基于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可用于对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和修正,以减小第一传感器的检测误差,提高了防眩目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避免了防眩目系统的错误响应;此外,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基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从而可进一步提高防眩目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车载防眩目系统包括防眩目后视镜和第一传感器,防眩目后视镜可以为EC镜(Electro-ChromicMirror,电致变色)后视镜,第一传感器可包括采集车前方光强的前方传感器和采集车后方光强的后方传感器。前方传感器一般布置在防眩目后视镜的壳体后方、正对前挡风玻璃;后方传感器一般布置在防眩目后视镜的镜子后侧。
为了减小前方传感器和后方传感器的检测误差,本发明实施例标定前方传感器得到前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前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和前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在车载防眩目系统工作状态下标定后方传感器得到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和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在车载防眩目系统非工作状态下标定后方传感器得到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和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基于上述各数组,可对前方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信号、车载防眩目系统处于不同状态下后方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和修正,以减小前方传感器和后方传感器的检测误差,提高防眩目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其中,车载防眩目系统工作状态可以指的是车载防眩目系统的防眩目后视镜处于100%变色状态、或50%变色状态、或80%变色状态。需要说明地是,通过研发阶段的测试后发现,防眩目后视镜的不变色状态对后方传感器的影响是趋于接近的。因此,为了降低算法的复杂性、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工作状态对应防眩目后视镜处于100%变色状态、或50%变色状态、或80%变色状态。
另外,对于使车载防眩目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具体地,在实际环境中,可向防眩目后视镜输出0电压并延迟5S,以保证防眩目后视镜不工作处于完全褪色状态。
以下针对如何得到上文提到的各数组做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获得上文提到的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和若干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为技术参数相同的同类传感器。之后针对每一光强的标准光源,获取若干第二传感器分别采集若干次得到若干第二光强信号,然后对若干第二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相应标准光源的光强信号标准值,并且将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准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
本发明预设的若干标准光源可以包括第一标准光源至第四标准光源。由于光敏电阻的电阻曲线范围一般为0-100lux,车内防眩目后视镜的光照强度一般在50lux以内。因此,第一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范围为1-5LUX;第二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范围为10-20LUX;第三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范围为30-50LUX;第四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范围为80-100LUX。
经过大量实验得知,若将第一标准光源至第四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依次设定为1LUX、10LUX、30LUX、100LUX,则基于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准值可准确构建关于光强信号标准值的线性化数据模型,可满足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所有光强信号的校准需求。
另外,第二传感器的数量可以在100-300之间,第二传感器的采集次数可以是10或20次等。实际情况中,第二传感器的数量和第二传感器的采集次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获得前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的情况下,则第二传感器为与前方传感器技术参数相同的传感器;在获得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或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的情况下,则第二传感器为与后方传感器技术参数相同的传感器。
需要说明地是,在获得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的情况下,第二传感器对应车载防眩目系统工作状态;在获得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的情况下,第二传感器对应车载防眩目系统非工作状态。
在按照如上方式得到前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后,接下来,则获取每一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数组,获取方式参照上文步骤S104,将预设的若干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该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将若干光强信号阈值组成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其中,光强阈值点的光照强度小于若干标准光源的最大值,大于若干标准光源的最小值。
参照上文步骤S104,将每个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可以包括: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每相邻两个标准光源之间构成一标准光源区间。确定光强阈值点所对应的标准光源区间。根据光强阈值点、其所在标准光源区间对应的两个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和该两个标准光源对应的光强信号标准值计算得到光强阈值点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
本实施例提到的预设的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可以包括光照强度为1LUX、10LUX、30LUX、100LUX的标准光源。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文提到的根据光强阈值点、其所在标准光源区间对应的两个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和该两个标准光源对应的光强信号标准值计算得到光强阈值点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Z,可以包括:设光强阈值点的光照强度为C,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为Z;光强阈值点所在标准光源区间对应两个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为A、B,两个标准光源对应的光强信号标准值为X、Y;如下式计算光强阈值点的光强信号阈值Z:
(Z-X)/(C-A)=(Y-X)/(B-A)。
在一些情况下,若光强阈值点未落入标准光源区间,由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是线性化的数据模型,则可以将与该光强阈值点相邻的标准光源区间作为该光强阈值点对应的标准光源区间。
举例来说,对于光强阈值点0.5LUX,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为1LUX、10LUX、30LUX、100LUX情况下,则确定与其对应的标准光源区间为(1LUX,10LUX)。
举例来说,对于计算前光强信号阈值数组,若干个光强阈值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分别为4LUX、3LUX、2.5LUX、2LUX、1.5LUX、0.5LUX,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为1LUX、10LUX、30LUX、100LUX,其中,1LUX、10LUX标准光源对应的前光强信号标准值依次为N、P,则基于上式计算得到的前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如下:
前光强信号阈值1=(2*N+P)/3;
前光强信号阈值2=(7*N+2*P)/9;
前光强信号阈值3=(7.5*N+1.5*P)/9;
前光强信号阈值4=(8*N+1*P)/9;
前光强信号阈值5=(8.5*N+0.5*P)/9;
前光强信号阈值6=(9.5*N-0.5P*P)/9。
对于计算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若干个光强阈值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分别为30LUX,10LUX、5LUX、4LUX、3LUX、2LUX;30LUX、10LUX、1LUX标准光源对应的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准值依次为A-off、B-off、C-off,则依据上式计算得到的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如下:
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1=A-off;
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2=B-off;
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3=(5*C-off+4*B-off)/9;
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4=(6*C-off+3*B-off)/9;
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5=(7*C-off+2*B-off)/9;
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6=(8*C-off+1*B-off)/9。
对于计算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若干个光强阈值点与计算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相同;30LUX、10LUX、1LUX标准光源对应的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准值依次为A-on、B-on、C-on,则依据上式计算得到的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如下:
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1=A-on;
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2=B-on;
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3=(5*C-on+4*B-on)/9;
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4=(6*C-on+3*B-on)/9;
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5=(7*C-on+2*B-on)/9;
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6=(8*C-on+1*B-on)/9。
另外,对于获取各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具体可参照上文步骤S104,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第一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对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相应标准光源的光强信号标定值;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定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
其中,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可指的是上文提到的第一标准光源至第四标准光源;第一传感器的采集次数可以是10或20次等。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发明不做限定。
具体地,对于获取前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则是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前方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以进行后续计算;对于获取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则是在车载防眩目系统工作状态下,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后方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以进行后续计算;对于获取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则是在车载防眩目系统非工作状态下,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后方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以进行后续计算。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200,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参见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10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221的存储器220;当计算机程序221被处理器210运行时,导致电子设备200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
进一步的,该电子设备200可以为或设置于一种车机、或一种信息娱乐主机(Infotainment Head Unit、IHU)、或一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Vehicle Infotainment、IVI)或其他任意一种车载信息终端,或一种车载驾驶脑,或一种工控机,或一种计算机,或一种云端服务器,或一种边缘服务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装置300,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3所示,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装置300包括: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310、光强信号接收模块320和电子设备200,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310、光强信号接收模块320和电子设备200间电连接。其中,光强信号接收模块320配置成接收第一传感器400或与第一传感器400技术参数相同的第二传感器500输出的光强信号;电子设备200配置成连接标准光源310和光强信号接收模块320。
参见图3所示,标准光源310包括:
第一标准光源311,其光照强度范围为1-5LUX;
第二标准光源312,其光照强度范围为10-20LUX;
第三标准光源313,其光照强度范围为30-50LUX;
第四标准光源314,其光照强度范围为80-100LUX。
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布置在防眩目后视镜中作为一个独立的ECU,也可以集成到车载座舱域控制器上或其他控制器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读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首先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然后将预设的多个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若干光强信号阈值组成呢光强信号阈值数组。之后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第一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对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相应标准光源的光强信号标定值,且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定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基于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和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可用于对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光强信号进行校准和修正,以减小第一传感器的检测误差,提高了防眩目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避免了防眩目系统的错误响应;此外,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基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从而可进一步提高防眩目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另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物理上相互独立,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单元集成在一起,还可以全部功能单元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功能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或者固件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集成的功能单元如果以软件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其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在运行所述指令时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诸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的计算设备)来完成,所述程序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计算设备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
将预设的若干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所述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若干所述光强信号阈值组成光强信号阈值数组;
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针对每一标准光源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对其采集若干次得到的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对若干第一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相应标准光源的光强信号标定值;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定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包括:
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和若干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与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为技术参数相同的同类传感器;
针对每一光强的标准光源,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采集若干次得到若干第二光强信号,若干第二光强信号取均值得到该一标准光源的一光强信号标准值;
若干标准光源的若干光强信号标准值组成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个所述光强阈值点一一构建入所述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得到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包括:
预设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每相邻两个标准光源之间构成一标准光源区间;
确定所述光强阈值点所对应的标准光源区间;
根据所述光强阈值点、其所在标准光源区间对应的两个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和该两个标准光源对应的所述光强信号标准值计算得到所述光强阈值点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光强阈值点、其所在标准光源区间对应的两个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和该两个标准光源对应的所述光强信号标准值计算得到所述光强阈值点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Z包括:
设光强阈值点的光照强度为C,对应的光强信号阈值为Z;光强阈值点所在标准光源区间对应两个标准光源的光照强度为A、B,两个标准光源对应的光强信号标准值为X、Y;如下式计算光强阈值点的光强信号阈值Z:
(Z-X)/(C-A)=(Y-X)/(B-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阈值点的光照强度小于若干标准光源的最大值,大于若干标准光源的最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的第一传感器包括:采集车前方光强的前方传感器和采集车后方光强的后方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工作状态下标定所述后方传感器得到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第一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和第一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
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非工作状态下标定所述后方传感器得到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准值数组、第二后光强信号阈值数组和第二后光强信号标定值数组;
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工作状态下所述车载防眩目系统的防眩目后视镜处于100%变色状态、或50%变色状态、或80%变色状态。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导致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若干不同光照强度的标准光源;
光强信号接收模块,其接收第一传感器或与第一传感器技术参数相同的第二传感器输出的光强信号;
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连接标准光源和光强信号接收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光源包括:
第一标准光源,其光照强度范围为1-5LUX;
第二标准光源,其光照强度范围为10-20LUX;
第三标准光源,其光照强度范围为30-50LUX;
第四标准光源,其光照强度范围为80-100LUX。
1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读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315165.8A 2021-03-24 2021-03-24 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063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5165.8A CN113063566A (zh) 2021-03-24 2021-03-24 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5165.8A CN113063566A (zh) 2021-03-24 2021-03-24 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3566A true CN113063566A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61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5165.8A Pending CN113063566A (zh) 2021-03-24 2021-03-24 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356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55017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SunEdis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alibrating irradiance sensors
CN105431331A (zh) * 2013-07-26 2016-03-23 金泰克斯公司 带部分不透明光学元件的光感应器
CN107144345A (zh) * 2017-05-16 2017-09-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多波长与宽温度太赫兹激光功率计的校准装置与方法
CN107907210A (zh) * 2017-12-11 2018-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 光学辐射标定装置
CN111192559A (zh) * 2020-04-10 2020-05-22 宁波市金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子镜的眩光消除和视觉优化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1331A (zh) * 2013-07-26 2016-03-23 金泰克斯公司 带部分不透明光学元件的光感应器
US20150355017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SunEdis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alibrating irradiance sensors
CN107144345A (zh) * 2017-05-16 2017-09-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多波长与宽温度太赫兹激光功率计的校准装置与方法
CN107907210A (zh) * 2017-12-11 2018-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 光学辐射标定装置
CN111192559A (zh) * 2020-04-10 2020-05-22 宁波市金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子镜的眩光消除和视觉优化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3766B2 (en) Method for assisting a driver of a vehicle/trailer combination in maneuvering with the vehicle/trailer combination, blind spot system as well as vehicle/trailer combination
US10346715B2 (en) Camera misalignment determin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1521979A (zh) 用于标定车载雷达安装角度的方法、装置及其相关设备
US11535253B2 (en) Lane change maneuver intention 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90279374A1 (en) Image analysis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program, which use vehicle driving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931030A (zh) 车辆光学传感器运动校正
CN113063566A (zh) 车载防眩目系统的标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910527B (zh) 一种汽车轮胎胎压确定方法与装置
CN114352393B (zh)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故障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5071721A (zh) 预测性驾驶员警觉性评估
CN112776716B (zh) 一种防眩目后视镜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58298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led车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450788B (zh) 一种驾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65501A (zh) 挂车转向灯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829994A (zh) 基于车外鸣笛声的预警方法、装置、汽车及介质
US11377023B2 (en) Proactive headlight tracking for vehicle auto high beam assist
US10209303B2 (en)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EP4179457A1 (en) 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 detection for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KR20220073534A (ko) 타이어 위치 판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3299095B (zh) 车辆校准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84809B (zh) 智能网联车队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N117553695B (zh) 计算车辆高度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4006259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virtual test
DE102015209102B4 (de) Sensor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15209043A (zh) 用于车载摄像机系统的控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2

Address after: 430051 No. b1336, chuanggu startup area, taizihu cultural Digital Creative Industry Park, No. 18, Shenlo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ikatong (Hub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56 building B (qdxx-f7b), No.7 building, qiedixie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South taizihu innovation Valley,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BEI ECARX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