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3985A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53985A CN113053985A CN202110298361.9A CN202110298361A CN113053985A CN 113053985 A CN113053985 A CN 113053985A CN 202110298361 A CN202110298361 A CN 202110298361A CN 113053985 A CN113053985 A CN 1130539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pixel
- pixels
- layer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1
- 229910021421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omprising more than three subpixels, e.g. red-green-blue-white [RGBW]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多个颜色不同的四个子像素,其中包括白色子像素。每个第一像素单元内的四个子像素按照两行两列排列,第一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四个子像素组成的第一像素单元整体呈六边形,且至少具有两个钝角或两个向远离第一像素单元中心方向凸出的弧形边。增加白色子像素可以提高整个像素单元的出光率,同时上述像素结构便于在上方制备透镜,以通过透镜进一步提高光线利用率,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Micro OLED显示器件具有出色的图像质量和全彩色光谱,响应时间在几微秒内,还具有高分辨率、色深以及较低的功耗,在AR/VR设备、军事、工业、医疗和智能眼镜等应用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Micro OLED显示器件以单晶硅芯片为基底,像素尺寸为传统显示器件的1/10,精细度远远高于传统器件。单晶硅芯片采用现有成熟的集成电路cmos工艺,不但实现了显示屏像素的有源寻址矩阵,还在硅芯片上实现了如sram存储器、t-con等多种功能的驱动控制电路,大大减少了器件的外部连线,增加了可靠性,实现了轻量化。
当然这种技术并非没有缺点,目前Micro OLED显示器件普遍存在着发光亮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AR/VR领域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所述四个子像素中包括白色子像素;
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四个所述子像素按照两行两列排列,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四个子像素组成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整体呈六边形,且至少具有两个钝角或两个向远离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心方向凸出的弧形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有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子像素沿行方向、列方向阵列排布;其中,
第2m-1行子像素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交替排列;第2m行子像素中,所述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交替排列;第2m-1行子像素与第2m行子像素中,所述第三子像素与第一子像素位于同一列,所述第四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位于同一列;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位于第2m-1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位于第2m行的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组成所述第一像素单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均为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包括两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各子像素的一个直角位于所述六边形中心且相互接触,其中两个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所述六边形的一个角,另外两个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所述六边形的另一个角,四个子像素的钝角各自独立地形成所述六边形的其余四个角。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2m-1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2m+1行的第三子像素位于同一列,第2m-1行的第二子像素和第2m+1行的第四子像素位于同一列;位于第2m行的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和位于第2m+1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组成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形状为矩形;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其中两个子像素的锐角和另外两个子像素的钝角位于所述矩形中心且相互接触,各子像素的一个直角位于外周且相互分隔,各自独立地形成所述矩形的四个角。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锐角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所述六边形的一个角,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锐角和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所述六边形的另一个角,四个子像素的钝角各自独立地形成所述六边形的其余四个角。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直角梯形的锐角为60°,所述钝角为120°。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六边形为正六边形,所述矩形为正方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为白色子像素。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微透镜层,包括多个透镜,每一个所述透镜与一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对应设置,用以汇聚所述子像素的出射光。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驱动背板;
发光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包括对应于各子像素的白光发光层;
滤光层,设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滤光层、对应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滤光层、对应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三滤光层,以使所述第一子像素显示第一颜色,所述第二子像素显示第二颜色,所述第三子像素显示第三颜色,所述第四子像素显示白色;
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滤光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微透镜层位于所述滤光层和第一平坦层之间;所述透镜为凸透镜,且所述凸透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折射率;或所述透镜为凹透镜,且所述凹透镜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折射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设于所述微透镜层和所述滤光层之间;其中,所述透镜的折射率还大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折射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层,设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层之间,所述支撑层为透明膜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与所述滤光层的厚度相等。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的材料与所述透镜的材料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透镜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投影内,且为圆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形成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所述四个子像素中包括白色子像素;
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时,使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的四个所述子像素按照两行两列排列,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四个子像素组成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整体呈六边形,且至少具有两个钝角或两个向远离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心方向凸出的弧形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
提供一驱动背板;
在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对应于各子像素的白光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滤光层,形成所述滤光层包括形成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滤光层、形成对应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滤光层、形成对应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三滤光层;
在所述滤光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形成平坦层;
在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滤光层的一侧形成微透镜层,所述微透镜层包括多个透镜,每一个所述透镜与一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对应设置,用以汇聚所述子像素的出射光。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四子像素的发光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为透明膜层;
其中,所述平坦层形成于所述滤光层和支撑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三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二像素单元和第四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显示面板显示横向白线或黑线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显示面板显示纵向白线或黑线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第一像素单元和各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第二像素单元和各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的各角度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包含微透镜层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微透镜层的理想形貌剖视图;
图12为图10中微透镜层的实际形貌剖视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单晶硅驱动背板;2、发光层;3、滤光层;31、第一滤光层;32、第二滤光层;33、第三滤光层;4、透镜;5、第一平坦层;6、第二平坦层;7、第三平坦层;8、支撑层;
10、第一子像素;20、第二子像素;30、第三子像素;40、第四子像素;901、第一像素单元;902、第二像素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以Micro OLED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现有Micro OLED是采用白光OLED加彩色滤光片形成全彩色化的基础结构。发明人发现,现有Micro OLED显示面板发光亮度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彩色滤光片是通过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吸收来实现“单色光”透过的,故OLED器件发出的白光透过CF后的的亮度会大幅下降,目前OLED器件发出的白光中平均只有1/4得到有效利用。为了提高光线利用率,发明人认为可以将像素单元制作为RGBW形式,通过增加白色子像素(W子像素)来提高光线透过率。但与此同时,发明人发现,在固定像素尺寸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子像素必然导致其他三个(RGB)子像素开口率减小,光线透过率的提高是有限的。而且发明人发现,造成Micro OLED显示面板发光亮度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彩色滤光片上方会设置平坦层,使面板能够平坦地与盖板对合,由子像素出射的一部分光线会因为在平坦层内发生全反射而无法出射,光线利用率也受到影响。
为了能够提高光线利用率,发明人认为可以在像素单元的出光侧制备透镜,由此可以利用透镜汇聚子像素的出射光,减少因开口率减小而导致的光线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亮度。同时,透镜可以破坏出射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提高光线透过率,最终提高面板亮度。应用于Micro OLED显示面板的微透镜基本都是规则球体或椭球体,无法做成其他形状,因此制备透镜的前提是设置合理的像素结构。
基于此,本公开将Micro OLED显示面板中第一像素单元设置为对称的六边形结构,有利于在上方制备形状规则的透镜。
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种Micro 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示意图,图2为该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图,该显示面板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单元901,每个第一像素单元901包括颜色不同的的第一子像素10、第二子像素20、第三子像素30和第四子像素40。四个子像素中包括白色子像素。每个第一像素单元901内,四个子像素按照两行两列排列,第一子像素10和第四子像素40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第二子像素20和第三子像素30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四个子像素组成的第一像素单元901整体呈六边形,且至少具有两个钝角或两个向远离第一像素单元901的中心方向凸出的弧形边。
本公开Micro OLED显示面板包含白色子像素,由于白色子像素上方不需要设置滤光层,因此白色发光层发出的白光能够100%出射,相比于设置有滤光层3的子像素,其光线透过率更高,因此当第一子像素10、第二子像素20、第三子像素30和第四子像素40(白色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单元时,由于有白色子像素的存在,可以提高整个像素单元的出光率,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经试验验证,采用RGBW像素单元的显示面板的出光率相比采用RGB像素单元的显示面板的出光率,能够提高1.5倍。
举例而言,第一子像素10至第三子像素30可以分别独立地为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即第一滤光层31至第三滤光层33可以分别为红色滤光层、绿色滤光层、蓝色滤光层。四个子像素可组成RGBW像素单元,实现全彩色显示。如前所述,对于本公开的像素结构,需要设置合适的像素排布方式,以便于在上方设置透镜。
以下,以第一子像素10为红色子像素(R),第二子像素20为绿色子像素(G),第三子像素30为蓝色子像素(B),第四子像素40为白色子像素(W)为例进行说明。
继续参考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有第一像素单元901的子像素沿行方向、列方向阵列排布。其中,第2m-1行子像素中,第一子像素10和第二子像素20交替排列;第2m行子像素中,第三子像素30和第四子像素40交替排列;第2m-1行子像素与第2m行子像素中,第三子像素30与第一子像素10位于同一列,第四子像素40与第二子像素20位于同一列;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位于第2m-1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位于第2m行的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组成第一像素单元。
参考图1-图4,奇数行中,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交替排列,偶数行中,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交替排列。相邻两行中,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位于同一列,绿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位于同一列。
在一种实施例中,位于第2m-1行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位于第2m行的蓝色子像素、白色子像素可以组成第一像素单元901。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行第三个子像素和第四个子像素分别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第二行第三个子像素和第四个子像素分别为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这四个子像素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RGBW,组成了最小重复单元。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行第四个子像素和第五个子像素分别为绿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第二行第四个子像素和第五个子像素分别为白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这四个子像素也可以组成第一像素单元901,该像素单元内子像素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GRWB,也可以组成最小重复单元。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7和图8,第一像素单元901内的第一子像素10、第二子像素20、第三子像素30和第四子像素40均为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直角梯形,直角梯形包括两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第一像素单元901内,四个子像素对称排布,各子像素的一个直角位于六边形中心且相互接触,其中两个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六边形的一个角,另外两个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六边形的另一个角,四个子像素的钝角各自独立地形成六边形的其余四个角。
在第一像素单元由四个直角梯形组成的基础上,四个直角梯形还可以进一步形成多个第二像素单元。参考图1,该显示面板第2m-1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2m+1行的第三子像素位于同一列,第2m-1行的第二子像素和第2m+1行的第四子像素位于同一列;位于第2m行的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和位于第2m+1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组成第二像素单元902,第二像素单元902的形状为矩形。第二像素单元902内,其中两个子像素的锐角和另外两个子像素的钝角位于矩形中心且相互接触,各子像素的一个直角位于外周且相互分隔,各自独立地形成矩形的四个角。根据上述排列规律,组成第一像素单元的四个直角梯形还可以组成矩形的像素单元。由于第二像素单元902是由两两对称的四个直角梯形组成,基于上述排列方式,第二像素单元902内的第一子像素10、第二子像素20在列方向上呈轴对称结构,第三子像素30、第四子像素40在列方向上也呈轴对称结构。
具体而言,参考图1,相邻的两个奇数行中,一个奇数行的红色子像素和另一个奇数行的绿色子像素位于同一列,也就是说,两个奇数行的子像素错位排布。相邻的两个偶数行中,一个偶数行的蓝色子像素和另一个偶数行的白色子像素位于同一列,也就是说,两个偶数行的子像素错位排布。如图所示,一列子像素中,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依次排列。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3,位于第2m行的蓝色子像素、白色子像素和位于第2m+1行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组成第二像素单元902。举例而言,如图所示,第四行第三个子像素和第四个子像素分别为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第五行第三个子像素和第四个子像素分别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这四个子像素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BWRG,组成了最小重复单元。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四行第四个子像素和第五个子像素分别为白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第五行第四个子像素和第五个子像素分别为绿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这四个子像素组成第二像素单元902,该像素单元内子像素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WBGR,也可以组成最小重复单元。
因此,本公开每相邻的四个子像素(2×2形式)都可以组成一个最小重复单元,作为一个像素单元。
参考图3-图4,上述四种像素单元可以形成于一个显示面板中,显示画面时可以选择任一种像素单元进行显示,当然,需要在驱动背板上设置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
以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显示一条白线时,对应点亮一行所有的像素,当该显示面板显示一条黑线时,对应关闭一行所有的像素。单色的彩线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是实现。以图3所示的第一像素单元901结构为例,参考图5,第一行和第二行子像素组成了一个像素行,该像素行的所有子像素全部关闭,该像素行显示为一条黑线。第三行和第四行子像素组成了另一个像素行,该像素行的所有子像素全部打开,该像素行显示为一条白线。参考图6,奇数行第三列和第四列的子像素、偶数行第一列和第二列的子像素组成了一个像素列,该像素列的所有子像素全部关闭,该像素列显示为一条黑线。奇数行第五列和第六列的子像素、偶数行第三列和第四列的子像素组成了一个像素列,该像素列的所有子像素全部打开,该像素列显示为一条白线。
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901有两个直边在行方向上相对设置,有两个角在列方向上相对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子像素10的锐角和第二子像素20的锐角接触以组成六边形的第一个角,第三子像素30的锐角和第四子像素40的锐角接触以组成六边形的第二个角,第一个角和第二个角在列方向上相对设置,四个子像素的钝角各自独立地形成六边形的其余四个角,左右两个直边在列方向上相对设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单元901的形状可以顺时针旋转90°。也就是说,第一子像素10的锐角和第三子像素30的锐角接触以组成六边形的第一个角,第二子像素20的锐角和第四子像素40的锐角接触以组成六边形的第二个角,第一个角和第二个角在行方向上相对设置,四个子像素的四个钝角各自独立地形成六边形的其余四个角,上下两个直边在列方向上相对设置。
无论第一像素单元901采用上述哪种形状,都可以形成矩形的第二像素单元902。优选地,参考图9,直角梯形的锐角为60°,钝角为120°,另外两个为直角,由此形成的第一像素单元901和第二像素单元902为对称图形,形状规则,本公开显示面板的子像素个数等于水平方向的分辨率×2×2×竖直方向的分辨率。该形状和排布方式的像素结构决定了本公开的RGBW像素排布是Real RGBW的排布方式,其子像素个数等于水平方向的分辨率×2×2×竖直方向的分辨率。
下面对上述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进行说明。参考图,该显示面板包括单晶硅驱动背板1,单晶硅驱动背板1以单晶硅作为有源驱动基底,在其上通过集成电路cmos等工艺形成用于驱动像素发光的驱动电路。
单晶硅驱动背板1的一侧设有发光层2,发光层2包括对应于各子像素的白光发光层。发光层2背离单晶硅驱动背板1的一侧设有滤光层3,滤光层3包括对应于第一子像素10的第一滤光层31、对应第二子像素20的第二滤光层32、对应第三子像素30的第三滤光层33,以使第一子像素10显示第一颜色,第二子像素20显示第二颜色,第三子像素30显示第三颜色,第四子像素40不设置滤光层3,直接显示白色。也就是说,本公开Micro OLED显示面板是采用白光OLED加彩色滤光片形成RGBW像素单元的方式制作而成。显示面板还包括微透镜层,微透镜层设于滤光层3背离发光层2的一侧,包括多个透镜4,透镜4设于子像素的出光侧,用以汇聚子像素的出射光,参考图10和图11,图10为包含微透镜层的显示面板俯视图,图11为包含微透镜层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一个透镜4可以对应一个子像素,也可以对应一个像素单元。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像素单元包括四个子像素,在不改变像素尺寸的前提下,各子像素尺寸较小,由于硅基OLED像素密度较高,人眼基本难以分辨像素和子像素的区别,因此本公开将透镜4对应设置于第一像素单元901或第二像素单元902的出光侧,显然,透镜4在单晶硅驱动背板1上的投影应当位于第一像素单元901内或第二像素单元902内,且透镜4覆盖的面积越大,聚集的光线越多,亮度提升越多。
当在图10所示的显示面板上形成微透镜层时,第一像素单元901和第二像素单元902分别为六边形和矩形,在形状规则的六边形或矩形的像素单元内易于形成较规则的透镜4,便于通过透镜4对像素单元的发散光进行聚集。进一步的,第一像素单元901的六边形优选为正六边形,第二像素单元902的矩形优选为正方形,由此可以在正六边形或正方形的区域内都形成圆形的透镜4,由此可以对像素单元各个角度的出射光统一均匀的进行聚集。一种实施例中,透镜4为圆形透镜,即透镜4在单晶硅驱动背板1上的投影为正六边形或正方形的内切圆时,对光线的聚集效果最高。同时,在对透镜4材料进行加热烘烤工艺时,可以形成聚光效果较好的透镜4形状,且透镜4的拱高调整度较大。本公开优选在第一像素单元901的正六边形形状内形成圆形透镜4,由此可形成面积最大的透镜,最大程度上提高光线聚拢效果。
经试验验证,在RGBW像素单元的结构基础上增加透镜4后,显示面板的出光率相比没有增加透镜的出光率,能够提高1.6倍。也就是说,当采用本公开RGBW像素单元的结构并搭配透镜后,相比RGB像素单元且无透镜的显示面板,出光率能够提高1.5×1.6=2.4倍,大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亮度。
如图所示,微透镜层上方还形成有第一平坦层5,第一平坦层5用于保护透镜4,且与上方盖板(图中未示出)接触,以提高贴合效果。第一平坦层5可以采用氧化硅等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1-图13,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滤光层3和微透镜层之间的第二平坦层6。当然,发光层2和滤光层3之间也可以设置一层第三平坦层7。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透镜4为凸透镜4,该凸透镜的折射率大于上方第一平坦层5的折射率,以使由透镜4射出的光线能够聚拢,图中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光线的光路,由于折射率的变化,向外扩散的光线经过透镜4后被聚拢。另一方面,相比没有透镜4的结构(第二平坦层6和第一平坦层5直接接触),透镜4的加入降低了光线在第二平坦层6和第一平坦层5之间发生全反射的概率。为了实现最好的聚集效果,透镜4的折射率也大于下方第二平坦层6的折射率,由此可以增大光线在第二平坦层6和透镜4的界面之间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降低发生全反射的概率,使得光线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与图11-图13相反,透镜4为凹透镜,那么透镜4的折射率小于上方第一平坦层5的折射率,也可以对光线进行聚拢,同样的,透镜4的折射率大于下方的第二平坦层6的折射率,能够降低发生光线在第二平坦层6和透镜4的界面之间发生全反射的概率。
图11所示是理想情况下的透镜的切面形貌。在本公开的硅基OLED显示器中,考虑到耐高温、粘结性等特性,一般是通过CT胶(环氧导电胶)等材料制备第二平坦层6。然而这类平坦层材料厚度较薄(约0.2um),远低于滤光层3的厚度(约1um),就会形成不平坦的第二平坦层6,参考图12,该第二平坦层6对于像素宽度1um左右的第四子像素40(白色子像素)难以起到平坦化作用,如图12所示,在这种不平坦的第二平坦层6上制作微透镜层的话,会导致白色子像素上的透镜4形貌无法控制或出现变形,无法起到聚光的作用。
基于此,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13,本公开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层8,支撑层8设于第四子像素40的发光层2和第二平坦层6之间,在图13所示的结构中,由于存在第三平坦层7,支撑层8设置在白色子像素区域的第二平坦层6和第三平坦层7之间。支撑层8用于将白色子像素上方与滤光层3填平,以确保上方的第二平坦层6能够给微透镜层制备提供一个平坦的支撑,保证透镜4形貌。同时。支撑层8为透明膜层,不会影响白光发光层发光。支撑层8可以采用任意透明的有机膜层,优选采用与透镜4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降低材料和加工成本。同时,支撑层8的厚度应尽量与滤光层3的厚度相等,以便于后续平坦化。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上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多个第一像素单元901,每个第一像素单元901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子像素10、第二子像素20、第三子像素30和第四子像素40;所述四个子像素中包括白色子像素;
其中,形成第一像素单元901时,使每个第一像素单元901内的四个子像素按照两行两列排列,第一子像素10和第四子像素40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第二子像素20和第三子像素30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四个子像素组成的第一像素单元901整体呈六边形,且至少具有两个钝角或两个向远离第一像素单元901中心方向凸出的弧形边。
具体而言,形成上述第一像素单元90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S100,提供一单晶硅驱动背板1。
具体而言,采用硅基板(硅晶片)作为基板,通过现有半导体工艺技术形成更精细地TFT和布线。例如,可以形成几微米量级的TFT。。
步骤S200,在单晶硅驱动背板1的一侧形成发光层2,发光层2包括对应于各子像素的白光发光层。
发光层2至少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白光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空穴注入层、电子注入层、空穴阻挡层、电子阻挡层等功能膜层。阳极可采用金属溅射沉积等方法制备在单晶硅驱动背板1上。各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可以采用整面蒸镀工艺。本步骤中,还可以在各子像素间距内形成绝缘结构,避免相邻子像素相互串色。另外,在发光层2上方涂胶形成第三平坦层7,便于后一步工艺处理。
步骤S300,在发光层2背离单晶硅驱动背板1的一侧形成滤光层3,形成滤光层3包括形成对应于第一子像素10的第一滤光层31、形成对应第二子像素20的第二滤光层32、形成对应第三子像素30的第三滤光层33。
本步骤中,第一至第三子像素30内的滤光层3可通过低温黄光等工艺制备而成,分别形成红色滤光层、绿色滤光层、蓝色滤光层,其中白色子像素上方不沉积滤光层3。
步骤S400,在滤光层3背离发光层2的一侧通过沉积等工艺形成第二平坦层6。第二平坦层6由CT胶(环氧导电胶)等材料制备而成。
步骤S600,在平坦层背离滤光层3的一侧形成微透镜层。
形成微透镜层时可先在第二平坦层6上沉积一层透镜材料,然后通过图案化工艺(如曝光、显影)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透镜4,最后经过烘烤使其硬化并形成如图所示的凸透镜,当然也可以为凹透镜。透镜4也可以采用低温黄光等工艺制备。进一步地,微透镜层上方可以采用氧化硅等材料形成起到保护透镜作用的第一平坦层5.
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后续制备的微透镜层的具有理想的形貌,上述制备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S500:
步骤S500,在第四子像素的发光层2背离单晶硅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支撑层8,支撑层8为透明膜层。
支撑层8形成在发光层2和第二平坦层6之间,其与滤光层3位于同一层。支撑层8可采用与透镜4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作而成,形成透明支撑层8。具体而言,可以先在滤光层3上方沉积一层支撑层8材料,然后通过图案化工艺去除第一至第三子像素30上方的支撑层8材料,再对第四子像素40上的支撑层8材料进行烘烤使其硬化形成支撑层8。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层8的厚度优选与滤光层3的厚度相等,以便于后续平坦化。
在包含支撑层8的基础上,第二平坦层6形成于滤光层3和支撑层8背离发光层2的一侧,覆盖于滤光层3和支撑层8上方,由于滤光层3和支撑层8之间高度断层大大降低,第二平坦层6能够实现较好的平坦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层8可以在滤光层3之前形成,也可以在滤光层3之后形成。若支撑层8在滤光层3之后形成,支撑层8材料在烘烤过程中,由于有周围已形成的滤光层3阻挡,因烘烤导致的变形较少,也能够形成完整的支撑层8结构。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由于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因此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对于显示装置的适用不做具体限制,其可以是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显示设备、手机、车载显示、导航、电子书、数码相框、广告灯箱等任何具有柔性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所述四个子像素中包括白色子像素;
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四个所述子像素按照两行两列排列,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四个子像素组成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整体呈六边形,且至少具有两个钝角或两个向远离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心方向凸出的弧形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子像素沿行方向、列方向阵列排布;其中,
第2m-1行子像素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交替排列;第2m行子像素中,所述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交替排列;第2m-1行子像素与第2m行子像素中,所述第三子像素与第一子像素位于同一列,所述第四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位于同一列;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位于第2m-1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位于第2m行的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组成所述第一像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均为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包括两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各子像素的一个直角位于所述六边形中心且相互接触,其中两个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所述六边形的一个角,另外两个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所述六边形的另一个角,四个子像素的钝角各自独立地形成所述六边形的其余四个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第2m-1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2m+1行的第三子像素位于同一列,第2m-1行的第二子像素和第2m+1行的第四子像素位于同一列;位于第2m行的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和位于第2m+1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组成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形状为矩形;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其中两个子像素的锐角和另外两个子像素的钝角位于所述矩形中心且相互接触,各子像素的一个直角位于外周且相互分隔,各自独立地形成所述矩形的四个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锐角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所述六边形的一个角,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锐角和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锐角接触以组成所述六边形的另一个角,四个子像素的钝角各自独立地形成所述六边形的其余四个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梯形的锐角为60°,所述钝角为1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为正六边形,所述矩形为正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为白色子像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微透镜层,包括多个透镜,每一个所述透镜与一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对应设置,用以汇聚所述子像素的出射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驱动背板;
发光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包括对应于各子像素的白光发光层;
滤光层,设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滤光层、对应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滤光层、对应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三滤光层,以使所述第一子像素显示第一颜色,所述第二子像素显示第二颜色,所述第三子像素显示第三颜色,所述第四子像素显示白色;
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滤光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微透镜层位于所述滤光层和第一平坦层之间;所述透镜为凸透镜,且所述凸透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折射率;或所述透镜为凹透镜,且所述凹透镜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折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平坦层,设于所述微透镜层和所述滤光层之间;
其中,所述透镜的折射率还大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折射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支撑层,设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层之间,所述支撑层为透明膜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与所述滤光层的厚度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与所述透镜的材料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投影内,且为圆形。
16.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所述四个子像素中包括白色子像素;
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时,使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的四个所述子像素按照两行两列排列,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位于对角线位置且呈中心对称,四个子像素组成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整体呈六边形,且至少具有两个钝角或两个向远离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心方向凸出的弧形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
提供一驱动背板;
在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对应于各子像素的白光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滤光层,形成所述滤光层包括形成对应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滤光层、形成对应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滤光层、形成对应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三滤光层;
在所述滤光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形成平坦层;
在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滤光层的一侧形成微透镜层,所述微透镜层包括多个透镜,每一个所述透镜与一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对应设置,用以汇聚所述子像素的出射光。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四子像素的发光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为透明膜层;
其中,所述平坦层形成于所述滤光层和支撑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98361.9A CN113053985B (zh) | 2021-03-19 | 2021-03-19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PCT/CN2021/130149 WO2022193691A1 (zh) | 2021-03-19 | 2021-11-11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US17/915,228 US20230142473A1 (en) | 2021-03-19 | 2021-11-11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98361.9A CN113053985B (zh) | 2021-03-19 | 2021-03-19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53985A true CN113053985A (zh) | 2021-06-29 |
CN113053985B CN113053985B (zh) | 2024-04-05 |
Family
ID=76513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98361.9A Active CN113053985B (zh) | 2021-03-19 | 2021-03-19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142473A1 (zh) |
CN (1) | CN113053985B (zh) |
WO (1) | WO2022193691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93691A1 (zh) * | 2021-03-19 | 2022-09-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WO2024000808A1 (zh) * | 2022-06-29 | 2024-01-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US11985841B2 (en) | 2020-12-07 | 2024-05-14 | Oti Lumionics Inc. | Patterning a conductive deposited layer using a nucleation inhibiting coating and an underlying metallic coating |
US12113279B2 (en) | 2020-09-22 | 2024-10-08 | Oti Lumionics Inc. | Device incorporating an IR signal transmissive region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02839A (zh) * | 2022-12-20 | 2023-03-14 | 安徽芯视佳半导体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Micro 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0881A (zh) * | 2003-08-11 | 2005-02-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像素结构、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US20090302331A1 (en) * | 2006-04-12 | 2009-12-10 | Euan Smith | Optoelectron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KR20130126408A (ko) * | 2012-05-11 | 2013-11-2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의 제조 방법 |
CN104036700A (zh) * | 2014-05-30 | 2014-09-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单元及应用其的显示面板、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
US20150358593A1 (en) * | 2014-06-04 | 2015-12-10 | Ricoh Imaging Company, Ltd. |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ensor |
US20190221176A1 (en) * | 2018-01-16 | 2019-07-18 | Pure Depth, Inc. | Passive rgbw panel for multi-layer display |
CN110235520A (zh) * | 2017-01-26 | 2019-09-13 | 索尼公司 | 显示装置、电子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US20190341581A1 (en) * | 2018-05-01 | 2019-11-0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icrolens for an oled display device |
CN110459577A (zh) * | 2019-08-21 | 2019-11-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697037A (zh) * | 2020-06-04 | 2020-09-22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736924U (zh) * | 2012-08-01 | 2013-02-13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
CN106653804B (zh) * | 2016-11-24 | 2019-04-3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器件 |
CN113053985B (zh) * | 2021-03-19 | 2024-04-05 | 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3-19 CN CN202110298361.9A patent/CN113053985B/zh active Active
- 2021-11-11 WO PCT/CN2021/130149 patent/WO202219369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1-11 US US17/915,228 patent/US2023014247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0881A (zh) * | 2003-08-11 | 2005-02-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像素结构、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US20090302331A1 (en) * | 2006-04-12 | 2009-12-10 | Euan Smith | Optoelectron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KR20130126408A (ko) * | 2012-05-11 | 2013-11-2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의 제조 방법 |
CN104036700A (zh) * | 2014-05-30 | 2014-09-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单元及应用其的显示面板、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
US20150358593A1 (en) * | 2014-06-04 | 2015-12-10 | Ricoh Imaging Company, Ltd. |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ensor |
CN110235520A (zh) * | 2017-01-26 | 2019-09-13 | 索尼公司 | 显示装置、电子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US20190221176A1 (en) * | 2018-01-16 | 2019-07-18 | Pure Depth, Inc. | Passive rgbw panel for multi-layer display |
US20190341581A1 (en) * | 2018-05-01 | 2019-11-0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icrolens for an oled display device |
CN110459577A (zh) * | 2019-08-21 | 2019-11-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697037A (zh) * | 2020-06-04 | 2020-09-22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13279B2 (en) | 2020-09-22 | 2024-10-08 | Oti Lumionics Inc. | Device incorporating an IR signal transmissive region |
US11985841B2 (en) | 2020-12-07 | 2024-05-14 | Oti Lumionics Inc. | Patterning a conductive deposited layer using a nucleation inhibiting coating and an underlying metallic coating |
WO2022193691A1 (zh) * | 2021-03-19 | 2022-09-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WO2024000808A1 (zh) * | 2022-06-29 | 2024-01-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GB2627884A (en) * | 2022-06-29 | 2024-09-04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193691A1 (zh) | 2022-09-22 |
CN113053985B (zh) | 2024-04-05 |
US20230142473A1 (en) | 2023-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10683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3053985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210264850A1 (en)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metal mask,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19134439A1 (zh) | 一种显示面板、高精度金属掩模板组及显示装置 | |
US11563060B2 (en)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JP2022531785A (ja) |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
US11387281B2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enabling full screen display with transparent and non-transparent display areas | |
US20230259227A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985853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20320183A1 (en) | Ole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oled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19079759A (ja) | Oled表示装置、マスク及びoled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CN110133885B (zh) |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207966984U (zh) |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 |
CN110364557B (zh) | 像素排布结构及显示面板 | |
CN107230699A (zh)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2071887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30329062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3130619B (zh)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32805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3451530B (zh) | 偏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CN11382366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279486A (zh) | 一种Micro-LED像素排列结构、排列方法及显示面板 | |
CN218451117U (zh)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EP4099389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415632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