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1074B - 一种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1074B
CN113051074B CN202110296183.6A CN202110296183A CN113051074B CN 113051074 B CN113051074 B CN 113051074B CN 202110296183 A CN202110296183 A CN 202110296183A CN 113051074 B CN113051074 B CN 113051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point
gather
common imaging
node
s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61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1074A (zh
Inventor
陈树民
陈可洋
杨微
范兴才
裴江云
陈志德
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Daqing Oilfie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Daqing Oilfie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Daqing Oilfie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61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1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1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1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1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1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06F9/5016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the resource being the memo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6Magnetic dis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o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量炮域高效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方法,解决了现有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I/O频繁导致效率低、稳定性和兼容性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完成炮域偏移处理并存储于共享磁盘中,根据输出的道集范围及每个可用计算节点的内存大小对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进行分组,同时将每个计算节点提取的分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从节点内存输出,单独存储于共享磁盘中,供后续的切除叠加、构造和反演解释等油气勘探应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计算节点的内存和计算资源,不受计算节点内存大小不等、数量及计算节点故障等因素影响,同时显著提高了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效率,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海量炮域地震成像数据体中高效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炮域地震成像方法,诸如单程波方法、逆时偏移方法等是基于波动方程对地震波场进行延拓,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构造、复杂波场的地震成像问题,可以处理速度模型和地质构造变化较为复杂剧烈情况,其成像效果要显著优于常规基于共偏移距域或共中心点域的地震成像方法,例如克希霍夫积分成像方法,因此炮域地震成像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炮域地震成像方法形成的共成像点道集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共成像点角度域道集,其理论先进、成像精度高,但需要在偏移过程的每个时间步和空间位置计算波前的传播角度,这显著增大了计算的复杂度和计算量;二是共成像点偏移距域道集,其是在炮域偏移后的单炮成像数据体中提取,不需要在成像过程中去计算角度等信息,因此,该类型道集在实际生产中更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应用也更为普遍。这两类道集均可通过切除叠加、偏移速度分析、AVO分析等,能够显著提高复杂地质目标的构造细节甚至储层的刻画精度。
本发明专利提取的就是共成像点偏移距域道集,是在炮域偏移后的单炮成像数据体中提取。炮域地震成像方法以单炮成像数据体形式进行数据存储,通常一个三维地震工区的炮数在1万以上,单炮偏移数据体在1GB以上(按照以下偏移参数计算:10km偏移孔径,偏移网格20m,偏移深度10km,偏移步长10m),整个工区炮域偏移数据体在10TB以上,总成像地震道集数在25亿道以上。而计算机节点内存一般不超过128GB,因此,无法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直接放入内存去完成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工作。
现有技术做法如下:
(1)采用单计算节点从节点共享磁盘上逐炮逐道读取成像数据体,获得每道炮点坐标、成像点坐标及其对应的成像点和偏移距等道头信息和数据,通过投影叠加后再写入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相应位置,如此每进行一道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需要3次磁盘I/O操作。通常成像深度点数为1000个,这样10T成像数据体对应约25亿道地震数据,完成该数据量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需要进行约75亿次I/O操作,效率非常低,运算非常耗时,因此很难得到应用和推广。
(2)通过国内外现有专利检索,仅收集到1项相关发明专利“一种逆时偏移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方法,2013年授权”,其提取方法为:将该逆时偏移炮域成像数据体存在单计算机节点的本地磁盘上,并基于MPI实现多节点的逆时偏移炮域成像数据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由此来克服计算机内存无法存放海量共成像点道集数据体的缺陷,并一定程度提高了道集提取效率。
但该专利方法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缺陷:(1)每个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分块大小需要小于从节点中的最小内存,因此没有充分利用所有节点的内存资源;(2)主节点需要跨节点依次拷贝和叠加不同从节点提取的道集数据,I/O操作增多,提取效率降低。(3)任意一个从节点故障将导致整个道集提取工作重头开始,因此提取工作存在风险。如何充分利用节点内存资源、降低道集提取风险、减小数据I/O操作、提高道集提取效率方面,目前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I/O频繁导致效率低、稳定性和兼容性差的问题,而建立了一种从炮域海量地震成像数据中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方法。该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计算节点内存和计算资源,不存在道集提取风险,同时显著提高了道集提取效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含四个维度【线号(又称inline)、点号(又称xline或crossline)、偏移距、深度】,具体发明步骤如下:
(1)预设总可用计算节点数N,根据工区总偏移炮数分配每个计算节点炮偏移数量,完成每个计算节点预先分配炮数任务的炮域地震成像处理,将炮偏移数据体存储在共享磁盘相应文件目录SDir下,并为每炮偏移数据体提供一个该数据范围的描述信息Dic;
(2)获取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若干个维度,并据此确定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这样处理方式的优点是对于计算节点数量有限情况,可以充分利用节点的内存资源去提取道集,不让节点剩余的内存闲置;
(3)获取每个计算节点的内存大小,获得每个计算节点最大允许提取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大小,并据此对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进行分组;
(4)根据步骤(3),获取用于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需使用的节点数为Node,将得到的节点数为Node与步骤(1)预设总可用计算节点数N比较,确定提取道集所使用的Node节点数;
(5)每个计算节点完成由步骤(3)分组范围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并将其单独存储于共享磁盘目录GDir中;这里采用的共享磁盘的优点是所有计算节点均可以访问和读写数据到这个磁盘,以往基于MPI的需要从主节点从从节点对应的本地盘上用命令方式拷贝到一块固定的磁盘上,这样增加了数据读写I/O操作,效率变低,而且对于计算机出现停电等故障时造成数据丢失,因此存在不安全的风险;
(6)重复步骤(4)和(5),由此完成整个工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形成Node个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文件。
对每个计算节点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采用切除、优化叠加等处理手段最终形成地震偏移叠加数据体,供后续地震构造解释、储层反演、岩性解释等油气勘探开发应用。
所述步骤(1)为每炮偏移数据体提供一个该数据范围的描述信息Dic,包括炮点X坐标和Y坐标、单炮偏移数据体所覆盖的线号和点号范围等信息。
所述步骤(2)若干个维度分别为线号范围(inline)、点号范围(crossline)、偏移距范围及偏移距间隔(offset)、方位角及方位角间隔(Azimuth)、深度范围及深度步长(depth)。
所述步骤(4)确定提取道集所使用的Node节点数的方法:若Node<=N,则使用Node个计算节点提取道集;Node>N,假设Node=n*N+m,则需要先使用N个计算节点提取道集,共需要进行n次提取,然后再使用m个计算节点或使用不多于Node个计算节点提取道集;
所述步骤(5)每个计算节点提取过程如下:
1)获取分配给该计算节点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的范围;
2)分配计算节点内存,完成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初始化,使其值置为0;
3)对共享磁盘文件目录SDir中的炮偏移数据体进行逐炮读取,并根据单炮偏移数据体的描述信息Dic对炮数据集进行筛选,仅将分配给该计算节点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范围内的地震道读入计算机节点内存;
4)针对步骤3)中每炮偏移数据体,根据其炮点的X坐标和Y坐标以及成像点的X坐标和Y坐标,换算得到共成像点的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
5)针对步骤4)中每道偏移数据,根据其成像点的X坐标和Y坐标,获得共成像点的线号和点号位置;
6)根据步骤4)和步骤5)中获得的信息,若该道数据在该计算节点预设的分组范围内,则在分配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内存中找到映射位置,并将该道成像数据累加到该位置的地震道中,否则不作任何处理;
7)重复步骤4)-步骤6),完成一炮偏移数据体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
8)重复步骤3)-步骤7),完成该计算节点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
9)由步骤8)获得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从计算节点内存输出,单独存储于共享磁盘目录GDir中。
本发明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方法特点是:
本发明建立了一种从海量炮域地震成像数据中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计算节点的内存和计算资源,不受计算节点内存大小不等、节点数量及计算节点故障等提取风险,同时显著提高了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效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本发明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本发明每个计算节点完成的炮偏移数据体均存储于共享磁盘中,避免了不同节点之间从本地磁盘到计算节点内存再到共享磁盘的多次数据I/O操作,显著提高了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效率;
2、本发明每个计算节点独立完成该节点预设分组范围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不需要考虑计算节点之间内存大小的差异性,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每个计算节点的内存资源,从而实现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并行高效提取;
3、本发明每个计算节点均相当于单独作为主节点完成该节点预设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范围的提取任务,没有优先级之分,不存在因从节点未完成提取任务而使所有计算节点出现等待提取问题,从而显著提高了道集提取效率;
4、本发明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不受计算节点数量的限制,在提取过程中,任意一个计算节点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计算节点的提取进度,仅需重新启动完成该故障计算节点的提取任务,不存在道集的提取风险,因此本发明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附图1 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2是本发明方法海量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对大庆油田外围盆地方正试验工区和松辽盆地双城试验工区按照所需计算节点数和实际可用节点数的差异分以下2种情况进行描述:1、所需计算节点数小于等于预设总可用计算节点数情况;2、所需计算节点数大于实际可用节点数情况。
实施例1
所需计算节点数小于等于实际可用节点数情况
(1)可用计算节点数为11个,外围盆地方正试验工区总偏移炮数为21432,分配到每个计算节点的炮偏移数量约为1948,每个计算节点完成这1948炮数据的炮域地震成像处理,将炮偏移数据体存储在共享磁盘相应文件目录shotmig下,并为每炮偏移数据体提供一个该数据范围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Dic,包括炮点X坐标和Y坐标、单炮偏移数据体所覆盖的线号和点号范围、工区的三点网格坐标等信息,其中三点网格坐标指的是以下三点信息:a)、最小线号,最小点号,对应该线号和点号的X和Y坐标;b)、最小线号,最大点号,对应该线号和点号的X和Y坐标;c)、最大线号,最小点号,对应该线号和点号的X和Y坐标;单炮偏移数据体文件名包含炮顺序号以示区分,单炮偏移数据体所占磁盘空间约1.86 GB,所有节点计算的炮域偏移数据体所占磁盘空间约39 TB;
(2)获取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线数量为521条,线号范围590-1110,点号数量为1181个,点号范围600-1780、偏移距数量为200个,偏移距范围0-4 km,偏移距间隔20m、方位角数量为1个,方位角范围0-360度,方位角间隔360度,深度网格点数量为2000个,深度范围为0-10 km,深度步长为5 m,并据此确定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约为990 GB和每条线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约为1.9 GB;
(3)这里对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是固定最大点号和最小点号的范围再选择线号的范围进行分组。首先获得每个计算节点的内存大小均为98 GB,考虑该节点其他地震处理进程需要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因此这里采用小于该计算节点内存大小的空间来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并据此获得每个计算节点提取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大小约为90GB,由此换算得到每个计算节点所提取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线号范围;
(4)根据步骤(3),获取用于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需使用的节点数为11个。11个计算节点的分组情况具体如下: node1节点线号范围590-640(共51条线),node2节点线号范围641-690(共50条线),node3节点线号范围691-740(共50条线),……,node10节点线号范围1041-1090(共50条线),node11节点线号范围1091-1110(共20条线);
(5)每个计算节点完成由步骤(4)分组范围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并将其单独存储于共享磁盘目录ciggather中。以计算节点node1为例,其提取过程如下:
1)获取分配给计算节点node1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的线号范围为590-640(共51条线);
2)分配计算节点内存约90 GB,完成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初始化,使其值置为0;
3)对共享磁盘中文件目录shotmig中的炮偏移数据体进行逐炮读取,并根据单炮偏移数据体的描述信息Dic对炮数据集进行筛选,仅将分配给该计算节点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范围内的地震道读入计算机节点内存;
4)针对步骤3)中每炮偏移数据体,根据其炮点的X坐标和Y坐标以及成像点的X坐标和Y坐标,换算得到共成像点的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
5)针对步骤4)中每道偏移数据,根据其成像点的X坐标和Y坐标,获得共成像点的线号和点号位置;
6)根据步骤4)和步骤5)中获得的信息,若该道数据在该计算节点预设的分组范围内,则在分配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内存中找到映射位置,并将该道成像数据累加到该位置的地震道中,否则不作任何处理;
7)重复步骤4)-步骤6),完成一炮偏移数据体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
8)重复步骤3)-步骤7),完成该计算节点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
9)由步骤8)获得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从计算节点内存输出,单独存储于共享磁盘目录ciggather中,输出文件名为cigpart1.sgy;
(6)重复步骤(4)和(5),由此完成整个工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共耗时约2天,形成11个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文件,文件名为cigpart1.sgy,cigpart2.sgy,cigpart3.sgy,……,cigpart10.sgy,cigpart11.sgy;
(7)对每个计算节点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采用切除、优化叠加等处理手段最终形成地震偏移叠加数据体,并完成后续地震构造解释、储层反演、岩性解释等,支撑了油气勘探和开发应用。
在相同计算资源和数据条件下,现有技术进行道集提取至少需要10天以上,而本发明从海量炮域地震成像数据中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方法用时约2天,提取效率更高。同时本发明方法不受MPI并行方式在主节点和从节点管理模式上的诸多限制,每个节点均作为提取节点,充分利用了每个计算节点的内存资源,不发生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拷贝,也不需要节点的本地盘,大大减少了I/O限制,显著提高了道集提取效率,同时即使某个计算节点发生了停电等故障,仅需要对分配给该计算节点的分组道集范围数据进行重新提取,保障了数据的安全稳定性。
实施例2
所需计算节点数大于实际可用节点数情况
(1)可用计算节点数为11个,松辽盆地双城试验工区总偏移炮数为77276,平均分配到每个计算节点的炮偏移数量为7025,每个计算节点完成这7025炮数据的炮域地震成像处理,将炮偏移数据体存储在共享磁盘相应文件目录shotmig下,并为每炮偏移数据体提供一个该数据范围的描述信息Dic,包括炮点X坐标和Y坐标,单炮偏移数据体所覆盖的线号和点号范围、工区的三点网格坐标等信息,单炮偏移数据体文件名包含炮顺序号以示区分,单炮偏移数据体所占磁盘空间约488 MB,所有节点计算的炮域偏移数据体所占磁盘空间约36TB;
(2)获取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线数量为1349条,线号范围406-1754,点号数量为2240个,点号范围452-2691、偏移距数量为200个,偏移距范围为0-2 km,偏移距间隔10 m、方位角数量为1个,方位角范围0-360度,方位角间隔为360度,深度网格点数量为1600个,深度范围为0-8 km,深度步长为5 m,并据此确定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约为1800 GB和每条线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约为1.47GB;
(3)这里对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是固定最大点号和最小点号的范围再选择线号的范围进行分组。首先获得每个计算节点的内存大小均为98 GB,考虑该节点其他地震处理进程需要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这里采用小于该计算节点内存大小的空间来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并据此获得每个计算节点提取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大小约为90 GB,由此换算得到每个计算节点所提取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线号范围;
(4)根据步骤(3),换算得到每个计算节点提取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线号范围,由此获得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所需的计算节点数为20个。由于所需计算节点数大于实际可用节点数情况,需要按照如下2次分组提取完成。
第一次分组情况:使用20个节点,node1节点线号范围406-473(共68条线),node2节点线号范围474-541(共68条线),……,node10节点线号范围1018-1085(共68条线),node11节点线号范围1086-1153(共68条线);
第二次分组情况:使用9个节点,node1节点线号范围1154-1221(共68条线),node2节点线号范围1222-1289(共68条线),……,node8节点线号范围1630-1697(共68条线),node9节点线号范围1698-1754(共57条线);
(5)每个计算节点完成由步骤(4)分组范围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并将其单独存储于共享磁盘目录ciggather中。以第一次分组计算节点node1为例,其提取过程如下:
1)获取分配给计算节点node1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的线号范围为406-473(共68条线);
2)分配计算节点内存约90 GB,完成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初始化,使其值均为0;
3)对共享磁盘中文件目录shotmig中的炮偏移数据体进行逐炮读取,并根据单炮偏移数据体的描述信息Dic对炮数据集进行筛选,仅将分配给该计算节点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范围内的地震道读入计算机节点内存;
4)针对步骤3)中每炮偏移数据体,根据其炮点的X坐标和Y坐标以及成像点的X坐标和Y坐标,换算得到共成像点的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
5)针对步骤4)中每道偏移数据,根据其成像点的X坐标和Y坐标,获得共成像点的线号和点号位置;
6)根据步骤4)和步骤5)中获得的信息,若该道数据在该计算节点预设的分组范围内,则在分配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内存中找到映射位置,并将该道成像数据累加到该位置的地震道中,否则不作任何处理;
7)重复步骤4)-步骤6),完成一炮偏移数据体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
8)重复步骤3)-步骤7),完成该计算节点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
9)由步骤8)获得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从计算节点内存单独存储于共享磁盘目录ciggather中,输出文件名为cigpart1.sgy;
(6)重复步骤(4)和(5),由此分2次完成整个工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共耗时约4天,形成20个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文件,文件名为cigpart1.sgy,cigpart2.sgy,cigpart3.sgy,……,cigpart19.sgy,cigpart20.sgy;
(7)对每个计算节点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采用切除、优化叠加等处理手段最终形成地震偏移叠加数据体,并完成后续地震构造解释、储层反演、岩性解释等,支撑了油气勘探和开发应用。
在相同计算资源和数据条件下,现有技术进行道集提取至少需要30天以上,而本发明方法用时约4天,提取效率更高。
利用本发明方法对某区进行了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不受MPI并行方式在主节点和从节点管理模式上的诸多限制,每个节点均作为提取节点,充分利用了每个计算节点的内存资源,不发生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拷贝,也不需要节点的本地盘,大大减少了I/O限制,显著提高了道集提取效率,同时即使某个计算节点发生了停电等故障,仅需要对分配给该计算节点的分组道集范围数据进行重新提取,保障了数据的安全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海量炮域高效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设总可用计算节点数N,根据工区总偏移炮数分配每个计算节点炮偏移数量,完成每个计算节点预先分配炮数任务的炮域地震成像处理,将炮偏移数据体存储在共享磁盘相应文件目录SDir下,并为每炮偏移数据体提供一个数据范围的描述信息Dic;
(2)获取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若干个维度,并据此确定每个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
所述若干个维度分别为线号范围(inline)、点号范围(crossline)、偏移距范围及偏移距间隔(offset)、方位角及方位角间隔(Azimuth)、深度范围及深度步长(depth);
(3)获取每个计算节点的内存大小,获得每个计算节点最大允许提取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数量,并据此对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按照线号或点号范围进行分组;
(4)根据步骤(3),获取用于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需使用的节点数为Node,将得到的节点数为Node与步骤(1)预设总可用计算节点数N比较,确定提取道集所使用的Node节点数;
(5)每个计算节点完成由步骤(3)分组范围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并将其单独存储于共享磁盘目录GDir中;
所述每个计算节点提取过程如下:
1)获取分配给该计算节点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的范围;
2)分配计算节点内存,完成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初始化,使其值置为0;
3)对共享磁盘文件目录SDir中的炮偏移数据体进行逐炮读取,并根据单炮偏移数据体的描述信息Dic对炮数据集进行筛选,仅将分配给该计算节点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范围内的地震道读入计算机节点内存;
4)针对步骤3)中筛选的每炮偏移数据体,根据其炮点的X坐标和Y坐标以及成像点的X坐标和Y坐标,换算得到共成像点的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
5)针对步骤4)中每道偏移数据,根据其成像点的X坐标和Y坐标,获得共成像点的线号和点号位置;
6)根据步骤4)和步骤5)中获得的信息,若该道数据在该计算节点预设的分组范围内,则在分配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内存中找到映射位置,并将该道成像数据累加到该位置的地震道中,否则不作任何处理;
7)重复步骤4)-步骤6),完成一炮偏移数据体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
8)重复步骤3)-步骤7),完成该计算节点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
9)由步骤8)获得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从计算节点内存输出,单独存储于共享磁盘目录GDir中;
(6)重复步骤(4)和(5),由此完成整个工区Node个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的提取,形成Node个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炮域高效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每炮偏移数据体提供一个该数据范围的描述信息Dic,包括炮点X坐标和Y坐标、单炮偏移数据体所覆盖的线号和点号范围、工区的三点网格的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量炮域高效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点网格坐标指的是以下三点信息:
1)、最小线号,最小点号,对应该线号和点号的X和Y坐标;
2)、最小线号,最大点号,对应该线号和点号的X和Y坐标;
3)、最大线号,最小点号,对应该线号和点号的X和Y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炮域高效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分组指每个计算节点内存可以容纳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数大小,指对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固定最大点号和最小点号的范围再选择线号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炮域高效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确定提取道集所使用的Node节点数的方法:若Node<=N,则使用Node个计算节点提取道集;Node>N,假设Node=n*N+m,则需要先使用N个计算节点提取道集,共需要进行n次提取,然后再使用m个计算节点或使用不多于Node个计算节点提取道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炮域高效提取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确定每个输出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方法为:先根据每个道集的维度测算出每个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后续的做法是,根据每个节点的内存大小,除以每个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所占的磁盘大小,从而确定每个节点最大允许提取的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数量。
CN202110296183.6A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方法 Active CN113051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183.6A CN11305107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183.6A CN11305107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1074A CN113051074A (zh) 2021-06-29
CN113051074B true CN113051074B (zh) 2022-08-19

Family

ID=76513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6183.6A Active CN11305107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107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938A (zh) * 2010-07-05 2010-12-1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转换波的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6250101A (zh) * 2015-06-12 2016-12-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apReduce的叠前偏移并行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2715405T3 (en) * 2011-05-23 2015-12-07 Total Sa PROCEDURE FOR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BY PROVIDING SURFACE SURFACE COMMON PICTURES
CN102565854B (zh) * 2011-12-27 2013-07-3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海量数据gpu波动方程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CN102692644B (zh) * 2012-05-30 2014-07-0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生成深度域成像道集的方法
CN103675897B (zh) * 2012-08-30 2017-10-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绕射波分离成像方法
CN104570077B (zh) * 2013-10-18 2017-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逆时偏移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方法
US20180059276A1 (en) * 2016-08-25 2018-03-01 Wavesei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cusing seismic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938A (zh) * 2010-07-05 2010-12-1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转换波的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6250101A (zh) * 2015-06-12 2016-12-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apReduce的叠前偏移并行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1074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57663A (en) Hydrocarbon reservoir connectivity tool using cells and pay indicators
CN110187383B (zh) 一种海上宽方位地震数据cov道集快速分选方法
CN104112008A (zh) 一种多表数据关联查询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8828668B (zh) 一种叠前时间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33240A (zh) 大规模并行的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03793442A (zh) 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073727A (zh) 一种用于描述地震资料数据的方法
WO2023098441A1 (zh) 基于地层记录沉降反演被动陆缘地壳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78589A (zh) 一种基于等价类的数据库内核查询优化方法
CN111239801B (zh) 地震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7197A (zh) 一种叠前深度偏移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3051074B (zh) 一种海量炮域高效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提取方法
CN104932011A (zh) 一种拾取地震波初至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59781A (zh) 三维叠前地震数据的随机噪声衰减方法
CN104502967A (zh) 快速获取地震勘探观测系统面元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38949B (zh) 一种用于时移地震的九面元一致性并行处理方法
CN110187386B (zh) 一种自动快速识别地质构造的dtw地震体属性分析方法
CN103235879A (zh) 基于小生境主从式并行遗传算法的双相介质参数反演方法
CN105630702A (zh) 一种逻辑卷创建方法与系统
CN106611364A (zh) 存储碎片整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69484A (zh) 高刷新率波形合成器和高刷新率示波器
CN100410889C (zh) 物理存储器的测试方法
CN109471173B (zh) 一种剩余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Iwata et al. A simulation result of replicating data with another layout for reducing media exchange of cold storage
CN104199107A (zh) 基于垂直地震多波数据的钻前深度预测方法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Shumin

Inventor after: Chen Keyang

Inventor after: Yang Wei

Inventor after: Fan Xingcai

Inventor after: Pei Jiangyun

Inventor after: Chen Zhide

Inventor after: Wang Cheng

Inventor before: Chen Key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Shumin

Inventor before: Fan Xingcai

Inventor before: Yang W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