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0799A -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0799A
CN113050799A CN202110347649.0A CN202110347649A CN113050799A CN 113050799 A CN113050799 A CN 113050799A CN 202110347649 A CN202110347649 A CN 202110347649A CN 113050799 A CN113050799 A CN 113050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response mode
output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76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0799B (zh
Inventor
王主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76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0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0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0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0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0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1Emotion or mood input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sensed human body parameters such as pulse, heart rate or beat, temperature of skin, facial expressions, iris, voice pitch, brain activity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至少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以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关系控制电子设备以不同响应方式调整电子设备的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能显示视频、图片和文本等内容,如果监测到针对内容的操作改变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针对内容的操作可以是操作体的操作,例如如果监测到操作体的批注操作,更新电子设备的输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
可选的,所述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一显示方式输出;
所述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二显示方式输出,所述第一显示方式和所述第二显示方式使同一内容的显示效果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方式和所述第二显示方式使内容的字体颜色和/或字体的线条不同。
可选的,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获得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时所述电子设备中输入的内容,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所述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
如果所述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且所述输入的内容指向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但所述输入的内容指向其他用户,根据第三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所述第三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与所述第一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所述第三响应方式与所述第二响应方式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所述内容是编辑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文件过程中得到;
所述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一显示方式显示所述文件的编辑,所述第一显示方式表征对所述文件的编辑可用;
所述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二显示方式显示所述文件的编辑,所述第二显示方式表征对所述文件的编辑不可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编辑文件,所述编辑文件是对所述文件进行编辑后生成的文件;
所述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存储所述编辑文件且所述编辑文件可替换所述文件、生成所述编辑文件和所述文件的对照文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禁止存储所述编辑文件或存储所述编辑文件但所述编辑文件不可替换所述文件。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时间;
所述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且采集时间位于有效时间范围内,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所述有效时间范围表明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可使用所述电子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控制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以及用于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至少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显示屏的输出;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显示屏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方式使得所述显示屏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响应方式使得所述显示屏的输出不同。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
上述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至少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以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关系控制电子设备以不同响应方式调整电子设备的输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的一种对比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的另一种对比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的一种比对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可选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电子设备输入内容可以是通过输入设备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或者是对电子设备中显示内容进行操作以改变电子设备的显示等。生物特征信息作为唯一指向用户的特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虹膜特征信息、人脸特征信息和指纹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生物特征信息可通过与电子设备匹配的采集设备得到。
例如虹膜特征信息和人脸特征信息可通过摄像装置获得,摄像装置可是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触发摄像装置启用,利用摄像装置获得虹膜特征信息或人脸特征信息。
指纹特征信息可通过指纹采集装置获得,指纹采集装置可设置在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输入设备中,如输入设备可以是一个数位笔/压感笔等能够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书写内容的设备,指纹采集装置设置在输入设备的握持位置,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输入设备时接触的位置,这样在用户握持输入设备过程中可利用指纹采集装置采集到指纹特征信息。
指纹采集装置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其他位置,如指纹采集装置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之下。可选的,指纹采集装置设置在屏幕中显示解锁图案的区域之下,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在电子设备中与屏幕相对位置处增加指纹采集装置,改变电子设备的产品结构且需要对屏幕下各组件的布局进行调整,存在一定难度。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一边输入内容一边获取生物特征信息,即输入内容和获取生物特征信息同时进行,如上述在通过输入设备向电子设备书写内容过程中,利用输入设备获取到指纹特征信息,又如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或改变电子设备中显示内容时通过摄像装置获得虹膜特征信息等。
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在确定即将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时获取生物特征信息,例如如果监测到用户握持输入设备,说明用户操作输入设备,将利用输入设备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可确定即将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利用输入设备中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指纹特征信息;又例如如果监测到解锁图案被触发,确定即将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在解锁图案触发过程中利用屏幕下方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指纹特征信息。
102:至少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其中,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是存至电子设备的存储介质中的生物特征信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能指向可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的用户,以通过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来区分可对电子设备进行不同控制的用户。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是众多身份认证信息的一种,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篡改难度大于手写签名等其他类型身份认证信息的篡改难度,因此通过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的响应可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电子设备进行不同控制可以是控制电子设备采用不同的响应方式,如不同用户的同一操作使电子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响应方式、不同用户可操作范围不同等中的至少一种,不同用户可操作范围不同可以包括不同用户可操作对象的类型不同、不同用户对同一类型的操作对象的可操作范围不同中的至少一种。
103: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
104: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可以是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权限不同导致。一种方式是,第一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权限大于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权限,例如第一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中可操作范围大于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可操作范围。
可选的,第一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可操作对象的类型多于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可操作对象的类型,如图2所示第一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可操作对象1至对象N,在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可操作对象1至对象M,N和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且N大于M,对象1至对象N可以是不同类型对象。第一响应方式下操作对象M+1至对象N中的一个对象会改变电子设备的输出,在第二响应方式下对象M+1至对象N中的任一对象被禁止操作,如果被禁止操作,那么操作对象M+1至对象N中的任一对象时不会改变输出,因此与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虽然在第二响应方式下可以显示对象1至对象N,但是对象M+1至对象N处于禁用状态(填充颜色标识被禁用),或者在第二响应方式下不显示对象M+1至对象N。
可选的,第一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对对象的可操作范围大于第二响应方式下对其的可操作范围,如图3所示,在对象1上点击右键显示操作选项,第一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可操作范围可以是全部操作选项,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可操作范围是部分操作选项,剩余不可操作的操作选项处于禁用状态或不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可以是第一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式与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式不同。
在显示方式不同的情况下,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可以使电子设备具有相同的权限或者不同的权限。为了使得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下采用不同的显示方式,电子设备可预先设置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对应的显示方式,或者设置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中的一个响应方式对应的显示方式,另一个响应方式根据设置的响应方式对应的显示方式,确定自身对应的显示方式,或者电子设备可从所有显示方式中随机选择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各自对应的显示方式,保证两个响应方式在同一个时间段下的显示方式不同。
例如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以第一显示方式输出;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以第二显示方式输出,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使同一内容的显示效果不同。
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的确定请参见上述说明。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可设置不同的显示效果,以达到使同一内容的显示效果不同的目的,如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可以在内容的字体颜色、字体的线条、字体的效果、字体的大小和是否加入特效等方面进行设置,以通过这些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进行区别化显示。例如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使内容的字体颜色和/或字体的线条不同。
如图4所示,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显示方式限定字体颜色为黑色、线条为实线;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特征和信息,第二显示方式限定字体颜色为灰色、线条为虚线,实现同一内容的区别化显示且能够提醒其他用户。
一种应用场景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为一个手机或平板等设备,通过在显示屏的输入操作输入内容,例如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个虚拟键盘,利用虚拟键盘输入内容,或者电子设备配置有一个输入设备,如数位笔,通过数位笔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其中图5以通过数位笔向平板输入内容为例,在平板上可显示文件,如在图5中显示一个合同;在向合同中写入签名过程中通过数位笔采集指纹特征信息,通过指纹特征信息确认握持者是否是使用者;例如如果指纹特征信息是目标指纹特征信息,确定握持者是使用者,控制电子设备在合同中写入签名;如果指纹特征信息不是目标指纹特征信息,确定握持者不是使用者,存在假冒伪造签名的可能,则控制电子设备禁止在合同中写入签名或者虽然写入签名但是通过特殊显示方式来标识签名不可用、对合同的编辑不可用等,特殊显示方式可以是签名的字体为红色。其中在合同中写入签名属于第一响应方式,禁止在合同中写入签名和虽然写入签名但是通过特殊显示方式来标识属于第二响应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可以是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要显著于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如相对于第一响应方式下的显示效果,第二响应方式下的显示效果至少具备提示效果,例如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不但能够输出内容且输出内容所呈现的显示效果还起到提示作用不匹配时的显示效果是提示效果。
其中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下显示效果不同可通过显示参数进行区分,例如第一响应方式下按照默认显示参数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默认显示参数包括颜色、粗细、线条类型等,默认显示参数可以是当前输入的显示参数或者电子设备中的初始显示参数;第二响应方式下忽略默认显示参数,采用不同与默认显示参数、且呈现的显示效果显著于默认显示参数呈现的显示效果的显示参数控制电子设备输出/提示。
例如上述图4所示第一响应方式下默认显示参数是字体颜色为黑色、线条为实线,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两者匹配),则控制电子设备以黑色和实线方式输出内容;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两者不匹配),则控制电子设备以灰色和虚线方式输出内容,以通过这种方式提示当前内容存在问题,甚至还可以以亮色,亮色是指明度较高的颜色,例如红色。但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响应方式下的显示参数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下的默认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例如如果第一响应方式下的默认显示参数为红色,第二响应方式下的显示参数可以是暗色,如黑色,第二响应方式下的显示参数相对于第一响应方式下的显示参数,使得以第二响应方式下的输出能突出显示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生物特征信息是通过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采集,如通过数位笔采集,在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验证时验证设备可能会有不同。以签名场景为例,签名场景是利用数位笔在电子设备上签名的场景,在签名场景下验证设备可以为如下任意一种:
一种验证设备是网络端设备验证,网络端设备验证主要涉及支付签名场景下,支付签名场景是从用户的银行账户或虚拟账户中扣除部分金额,并将扣除的金额转至收款方中,网络端设备作为银行侧的网络设备,其存储有不同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例如用户出差在酒店住宿,用户离开时可通过信用卡支付住宿费,在使用信用卡支付住宿费对用户的签名进行验证,但是收款方(即酒店方)没有存储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在这种场景下,如果通过数位笔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电子设备可通过网络方式将生物特征信息传输至银行侧的网络端设备,以通过网络端设备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验证,确认与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
网络端设备在验证之后,将比对结果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的比对结果采用不同响应方式来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如控制电子设备输出的签名的显示效果;例如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以默认显示参数输出签名,以指示签名可用有效;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以其他显示参数输出签名,以提示签名无效存在伪造签名的可能,或者控制电子设备不能输出签名。
另一种验证设备是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是能够输出签名的显示设备或输出设备,电子设备中存储有使用者的生物特征信息(即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其中电子设备验证生物特征信息主要涉及在电子设备显示的文件中签名的场景,如签署合同的场景下。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生物特征信息后,将生物特征信息与自身存储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确定存在盗用使用者的电子设备,冒充使用者签署合同的风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设备的输出,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输出的内容具有提示效果,如提示签名无效存在伪造签名的可能。
电子设备通过数位笔采集生物特征信息后可由电子设备自身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验证,相对于网络端设备验证来说,省去向网络端设备传输生物特征信息以及接收网络端设备发送的比对结果,从而不会出现网络传输不可靠导致的比对结果有误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再一种验证设备是数位笔验证,数位笔中存储有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在采集到当前使用数位笔的生物特征信息后,由数位笔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验证,以得到表明是否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相对于前两种方式来说,可随身携带数位笔对当前签名过程进行身份认证,但是伪造者不用数位笔即可。为了防止伪造者不使用数位笔进行签名,电子设备在签名之前与当前使用的笔进行交互,以确定当前使用的笔是否是电子设备匹配的用于进行生物特征信息验证的数位笔,如通过笔的标识信息进行确定。如果笔的标识信息与电子设备匹配的数位笔的标识信息不匹配,确定存在冒充签名的风险,此时电子设备可视为得到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生物特征信息为空。
对于上述三种验证设备来说,如果将控制方法应用于唤醒场景或内容编辑场景中,其处理过程与上述签名场景相类似,本实施例不再阐述。唤醒场景可以是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内容编辑场景可以是对电子设备显示的文本等多媒体内容进行编辑,如在文本中增加批注等。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差异化区分输入内容,在输入内容为签名时,指示电子设备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以在签名时采用不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
例如如果输入内容用于进行信息记录(如会议记录),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相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且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不进行生物特征信息验证;如果输入内容为签名,电子设备要进行生物特征信息验证,以采用不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输入内容是签名的确定方式如下:
一种确定方式是输入位置识别,电子设备输入签名时签名所在位置可以由应用程序提供。电子设备获得当前输入内容的位置,如果当前输入内容的位置与签名所在位置相匹配,确定输入内容是签名。签名所在位置可具备特殊标签,以通过特殊标签提示是签名所在位置,如果当前输入内容的位置存在特殊标签,确定当前输入内容的位置是签名所在位置。
另一种确定方式是输入位置处的输出内容识别,输入位置是输入内容所在位置,输出内容是电子设备在输入内容所在位置时已经输出的内容,如果输出内容中存在与签名相关的内容,确定输入内容是签名。例如在签名场景中,电子设备会输出“签名”字样以提示在“签名”所属位置输入签名,如果输出内容含有“签名”字样,确定输入内容是签名。
再一种确定方式是输入内容识别,如果输入内容包括姓名,例如姓名的拼音、手写姓名文本等,确定输入内容是签名。当然在一些输入场景中可能会输入姓名但通过上下文分析可确定当前输入的姓名是文本中的词语,在这种情况下确定输入内容不是签名。因为输入内容识别是在输入内容包括姓名且在输入姓名后才能够确定出输入内容是签名,所以在基于输入内容识别方式下存在验证滞后的情况。
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前述两种确定方式可以在输入第一笔签名时开始验证,能够实时更新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而基于输入方式识别可以在获得签名之后调整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其中在获得签名之后调整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可以是在确定签名输入完成后,调整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如签名输入过程中电子设备以第一响应方式的显示效果输出,在确定签名输入完成后,立即以第二响应方式的显示效果调整,或者为了防止引起签名人员的警觉,显示效果的调整不是在签名输入完成后立即调整,是在非签名人员查看时调整签名的显示效果,例如支付签名场景下,在收款方查看签名时调整显示效果至第二响应方式下的显示效果。
上述控制方法,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至少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以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关系控制电子设备以不同响应方式调整电子设备的输出,这样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的输出可区别于其他用户操作时电子设备的输出,实现相对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的个性化输出展示。并且生物特征信息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以在输入内容过程中无感获取生物特征信息,相对于通过一些操作获取生物特征信息方式来说,提高生物特征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请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可选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
202:至少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203: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下电子设备的功耗大于第一状态下电子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状态下电子设备的部分功能处于可用状态,部分功能包括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和比对,在第二状态下电子设备处于可用状态的功能大于第一状态下处于可用状态的功能,如在第二状态下电子设备的全部功能处于可用状态。电子设备的功能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硬件的功能和电子设备可使用的应用程序中的至少一种,硬件的功能不限于是处理器的功能。
其中第一状态可以是锁屏状态,在锁屏状态电子设备可用的应用程序有限且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的部分功能启用,如处理器用于监测解锁操作的功能启用;第二状态可以是解锁完成状态,在解锁完成状态电子设备可用的应用程序多于锁屏状态下可用的应用程序且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的全部功能启用,如在解锁完成状态下电子设备的全部应用程序可用。
如果第一状态是锁屏状态且第二状态是解锁完成状态,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在向电子设备输入解锁操作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如在向电子设备输入解锁操作过程中通过摄像装置获取虹膜特征信息或人脸特征信息;又或者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在即将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时获取生物特征信息,这样在即将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时通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的切换,在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状态后可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省去在输入内容前通过多个动作来切换电子设备的状态。
仍以通过数位笔向平板输入内容为例,如图7所示,用户握持数位笔,说明用户将利用数位笔向平板输入内容,此时可确定即将向平板输入内容。在用户握持数位笔过程中,数位笔中的指纹采集装置可以采集到指纹特征信息,且通过采集到指纹特征信息来确定用户当前握持数位笔。数位笔可以将指纹特征信息发送给平板,由平板将其与目标指纹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是目标指纹特征信息,平板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如图7所示从锁屏状态切换至解锁完成状态,平板从黑屏开始显示桌面图像,以在用户即将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时完成平板的状态切换,其中即将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表示存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趋势但可能还没有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即电子设备还没有获取到输入的内容。
204: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
第一响应方式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相关,第一响应方式与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相关可以是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的输出与第二状态标识的输出相关。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电子设备的输出也可以发生变化,说明第二状态能够标识电子设备的输出,那么第一响应方式用于控制电子设备输出第二状态所标识的输出。例如第二状态是解锁完成状态,第二状态下电子设备显示桌面图像,相对应的第一响应方式可以控制电子设备输出桌面图像。
第一响应方式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无关,第一响应方式是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状态后电子设备使用的一种响应方式,以利用第一响应方式来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对于第一响应方式的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
205: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维持在第一状态下,使电子设备中的部分功能处于可用状态,剩余功能仍处于禁用状态。例如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维持在锁屏状态下。
206: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第二响应方式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相关,第二响应方式与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相关可以是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的输出与第一状态标识的输出相关。电子设备维持第一状态时,电子设备的输出不会变化,那么第二响应方式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禁止改变其输出或持续输出第一状态对应的图像。例如第一状态是锁屏状态,相对应的第二响应方式可以控制电子设备禁止改变输出或持续输出黑屏图像。
第二响应方式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无关,第二响应方式是电子设备维持在第一状态时电子设备使用的一种响应方式,以利用第二响应方式来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例如第二响应方式可以在黑屏图像上显示时间信息和提醒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如果第一状态下电子设备可显示部分应用程序,第二响应方式的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
上述控制方法,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下电子设备的功耗大于第一状态下电子设备的功耗,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维持在第一状态下,能够利用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到的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的状态,省去额外执行切换操作的环节,从而能够利用一次获取到的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的状态和控制其输出。
请参见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控制方法的可选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
302: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获得生物特征信息时电子设备中输入的内容,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303: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
304:如果对比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且输入的内容指向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的内容指向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可通过输入内容时的书写轨迹特征确定,不同用户输入内容时其书写轨迹存在差异,相对应的不同用户的书写轨迹特征存在差异。为此本实施例将输入内容时的书写轨迹特征与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书写轨迹特征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指向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
如果输入内容时的书写轨迹特征与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书写轨迹特征匹配,确定输入的内容指向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如果输入内容时的书写轨迹特征与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书写轨迹特征不同,确定输入的内容指向其他用户,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存在伪造的可能性。
对于第一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的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
305: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但输入的内容指向其他用户,根据第三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第三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其中,第三响应方式和第一响应方式之间的关系与第二响应方式和第一响应方式之间的关系相同;第三响应方式与第二响应方式相同或不同,如果第三响应方式与第二响应方式相同,电子设备在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以及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但输入的内容指向其他用户的条件下,根据同一个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
如果第三响应方式与第二响应方式不同,第三响应方式与第二响应方式之间的关系可参照第一响应方式与第二响应方式之间的关系。例如一种关系是,第三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的一种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权限大于另一种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权限,如第三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权限大于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权限,例如第三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中可操作范围大于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可操作范围,对于可操作范围的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另一种关系是第三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式与第二响应方式下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式不同。在显示方式不同的情况下,第三响应方式和第二响应方式可以使电子设备具有相同的权限或者不同的权限。
上述控制方式,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过程中,除了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之外,还根据获得生物特征信息时电子设备中输入的内容,提高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生物特征信息获取时对应的内容是编辑电子设备中的文件过程中得到,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对应的一种应用场景是电子设备显示一个可编辑的文件,在编辑文件过程中能够获取到生物特征信息,编辑文件时得到的内容为输入的内容,这个内容指向的也是上述“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中的内容。在这种应用场景下,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和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的可行方式如下:
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以第一显示方式显示文件的编辑,第一显示方式表征对文件的编辑可用;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以第二显示方式显示文件的编辑,第二显示方式表征对文件的编辑不可用。
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可设置不同的显示效果,以达到使同一内容的显示效果不同的目的,例如第一显示方式能够显示出文件的编辑,第二显示方式虽然能够得到编辑文件的内容但不显示出来,又或者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都能够显示出文件的编辑,但是显示效果不同。如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可以在内容的字体颜色、字体的线条、字体的效果、字体的大小和是否加入特效等方面进行设置,以通过这些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进行区别化显示。例如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使内容的字体颜色和/或字体的线条不同。
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以编辑文件的应用场景下,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可以获取编辑文件,编辑文件是对文件进行编辑后生成的文件。例如文件是一个合同,在合同上写入签名生成编辑文件。相对应的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和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的可行方式如下:
一种可行方式是,响应第一响应方式,存储编辑文件且编辑文件可替换文件;响应第二响应方式,禁止存储编辑文件。另一种可行方式是,响应第一响应方式,生成编辑文件和文件的对照文件;响应第二响应方式,存储编辑文件但编辑文件不可替换文件。对于第一响应方式,还可以既存储编辑文件且编辑文件可替换文件,又能够生成编辑文件和文件的对照文件,上述几种可行方式的具体过程不再阐述。
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时间。相对应的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且采集时间位于有效时间范围内,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有效时间范围表明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可使用电子设备,通过有效时间范围来限定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可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但采集时间不在有效时间范围内,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例如一种应用场景是,设置一个群体中每个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即设置每个用户的有效时间范围,在有效时间范围内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在有效时间范围内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
如设置家庭中孩子的有效时间范围,有效时间范围是除学习时间之外的时间,如果监测到孩子不在有效时间范围内使用电子设备(说明在学习时间下使用电子设备),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以使得孩子在学习时间下不能或者只能操作电子设备的部分应用程序,如只能操作学习相关的应用程序,对于游戏类应用程序被禁用。
请参见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可选结构,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0、确定单元20和控制单元30。
获取单元10,用于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
确定单元20,用于至少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控制单元30,用于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以及用于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其中,控制单元30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可以是: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以第一显示方式输出;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以第二显示方式输出,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使同一内容的显示效果不同。例如第一显示方式和第二显示方式使内容的字体颜色和/或字体的线条不同。
控制单元30还能够将生物特征信息与其他信息相结合来控制电子设备,例如确定单元20至少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获得生物特征信息时电子设备中输入的内容,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相对应的,控制单元30用于参照如下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如果对比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且输入的内容指向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
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但输入的内容指向其他用户,根据第三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第三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与第一响应方式使得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第三响应方式与第二响应方式相同或不同。
其中,上述内容是编辑电子设备中的文件过程中得到,那么控制单元30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以第一显示方式显示文件的编辑,第一显示方式表征对文件的编辑可用,以及控制单元30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以第二显示方式显示文件的编辑,第二显示方式表征对文件的编辑不可用。
上述获取单元10还可以获取编辑文件,编辑文件是对文件进行编辑后生成的文件。相对应的控制单元30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存储编辑文件且编辑文件可替换文件、生成编辑文件和文件的对照文件中的至少一种,控制单元30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禁止存储编辑文件或存储编辑文件但编辑文件不可替换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还用于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下电子设备的功耗大于第一状态下电子设备的功耗,以及用于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电子设备维持在第一状态下。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10还用于获取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时间。相对应的控制单元30用于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且采集时间位于有效时间范围内,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有效时间范围表明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可使用电子设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至少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显示屏的输出。如果比对结果表明生物特征信息不是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显示屏的输出,其中,第一响应方式使得显示屏的输出与第二响应方式使得显示屏的输出不同。
对于处理器的执行过程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且处理器还能够具备上述方法实施例指出的其他流程,对此本实施例不再一一阐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可以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维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一显示方式输出;
所述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二显示方式输出,所述第一显示方式和所述第二显示方式使同一内容的显示效果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显示方式和所述第二显示方式使内容的字体颜色和/或字体的线条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获得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时所述电子设备中输入的内容,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所述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
如果所述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且所述输入的内容指向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但所述输入的内容指向其他用户,根据第三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所述第三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与所述第一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所述第三响应方式与所述第二响应方式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所述内容是编辑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文件过程中得到;
所述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一显示方式显示所述文件的编辑,所述第一显示方式表征对所述文件的编辑可用;
所述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第二显示方式显示所述文件的编辑,所述第二显示方式表征对所述文件的编辑不可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编辑文件,所述编辑文件是对所述文件进行编辑后生成的文件;
所述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存储所述编辑文件且所述编辑文件可替换所述文件、生成所述编辑文件和所述文件的对照文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禁止存储所述编辑文件或存储所述编辑文件但所述编辑文件不可替换所述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时间;
所述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包括: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且采集时间位于有效时间范围内,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所述有效时间范围表明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可使用所述电子设备。
9.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
控制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以及用于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响应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不同。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在向电子设备输入内容的过程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至少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一响应方式控制所述显示屏的输出;如果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不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第二响应方式控制所述显示屏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方式使得所述显示屏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响应方式使得所述显示屏的输出不同。
CN202110347649.0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050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7649.0A CN113050799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7649.0A CN113050799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0799A true CN113050799A (zh) 2021-06-29
CN113050799B CN113050799B (zh) 2023-09-19

Family

ID=7651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7649.0A Active CN113050799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079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442A (zh) * 2013-07-12 2015-01-14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574392A (zh) * 2015-06-30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66680A (zh) * 2018-12-27 2019-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权限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2163209A (zh) * 2020-09-27 2021-0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442A (zh) * 2013-07-12 2015-01-14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574392A (zh) * 2015-06-30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66680A (zh) * 2018-12-27 2019-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权限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2163209A (zh) * 2020-09-27 2021-0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0799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9896B (zh) 用于登记和验证手写签名并对手写信息存档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5117628B (zh) 一种终端中文件显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应移动设备
US8955063B2 (en) Terminal device authent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program
Jain et al. Biometrics: a tool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US20110287741A1 (en) Secure application control in mobile terminal using biometric sensor
EP2472773A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ectro-biometric signature allowing legal interaction betwee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CN112804445B (zh) 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401154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sing an external user interface on a mobile device
JP2009543176A (ja) トレースレス生体認証識別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609508A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6504167A (ja) 携帯型データ記憶媒体を使って安全な電子取引を実行する方法
WO2020136763A1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装置、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20061919A (ko) 안면인식 기반 전자서명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서버
JP6745009B1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装置、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103395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human readable media
JP2006293804A (ja) パスワードの入力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EP35281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US11928199B2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uthentication devic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3050799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larke et al. Biometrics–The promise versus the practice
Afah et al. Smartphones ve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by the use of fingerprint
CN114020391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4048A (zh) 特征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30126604A1 (en) All-card-in-one system
EP3270313A1 (en) Optical authorization method for programs and fi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