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8694A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8694A
CN113048694A CN201911370199.6A CN201911370199A CN113048694A CN 113048694 A CN113048694 A CN 113048694A CN 201911370199 A CN201911370199 A CN 201911370199A CN 113048694 A CN113048694 A CN 113048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or
ice
refrigerant
pipe
fix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01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斐斐
刘建如
姬立胜
聂圣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01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8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8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8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8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门体及制冷系统;门体上设有制冰间室,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及制冰蒸发器;制冰蒸发器设于制冰间室;冷凝器与所述制冰蒸发器之间通过制冷剂管组件连接;制冷剂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一柔性管及第二连接管;冰箱还包括制冷剂泄露检测装置,制冷剂泄露检测装置包括:靠近第一柔性管设置的检测传感器,与检测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有制冷剂泄露的信号后发出故障提醒。本发明公开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可实时检测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并在检测到制冷剂泄露之后及时发出故障提醒。

Description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很多冰箱产品都会在冰箱的冷藏室门体上设置制冰机。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利用冷藏蒸发器或冷冻蒸发器为冷藏门体上的制冰机供冷,以使制冰机将水制作成冰块。另外,有些冰箱产品会在冷藏室门体上设置蒸发器,而在箱体内设置压缩机等其他设备。此时需要将制冷剂管路从箱体处连接至冷藏室门体。而在制冷剂管路位于箱体与冷藏室门体之间的部分需要柔性管路连接,则此处可能容易发生制冷剂泄露的问题,而一旦制冷剂管路发生制冷剂泄露的故障,则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若柔性管路处发生制冷剂泄露,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用于开闭所述箱体的门体及制冷系统;所述门体上设有制冰间室,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及制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及冷凝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制冰蒸发器设于所述制冰间室;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制冰蒸发器之间通过制冷剂管组件连接,所述制冰蒸发器及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制冰回气管组件连接;所述制冷剂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一柔性管及第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制冷剂泄露检测装置,所述制冷剂泄露检测装置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柔性管设置的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检测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有制冷剂泄露的信号后发出故障提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柔性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固定环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及所述第二固定环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管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环及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一柔性管连接的部分涂覆有密封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环及第二固定环均为金属环,所述第一连接管焊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连接管焊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藏门体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冷藏室顶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铰链的铰链盒;所述第一柔性管及检测传感器均位于所述铰链盒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均位于所述铰链盒内。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的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表征的确认信息发出故障提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是否有制冷剂泄露的检测信号”具体包括:是否有金属与卤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实时监测信号。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冰箱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制冷剂泄露检测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的检测信号;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表征的确认信息发出故障提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剂泄露检测单元包括:检测传感器,用于获取是否有金属与卤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实时监测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通过在靠近第一柔性管的位置设置检测传感器,以及与检测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器,可实时检测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并在发现制冷剂泄露之后及时提醒用户,从而可以防止因制冷剂泄露而带来的危险,保证冰箱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制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冰箱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如图1-6所示,冰箱包括箱体100,门体200,制冰间室300及制冷系统。箱体100包括冷藏室110及冷冻室120。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410、冷凝器420、设于冷藏室110内的冷藏毛细管431及冷藏蒸发器430,设于冷冻室120内的冷冻毛细管441及冷冻蒸发器440以及设于制冰间室300内的制冰毛细管451及制冰蒸发器450。冷冻室120后侧设有压机仓,压缩机410及冷凝器420均设于压机仓内。如图2所示,冷凝器420的一端设有电磁阀421,在电磁阀421与压缩机410之间,所述冷藏毛细管431和冷藏蒸发器430相互串联连接,所述制冰毛细管451和制冰蒸发器450相互串联连接,两个串联支路与冷冻毛细管441并联连接之后,再与所述冷冻蒸发器440串联连接,也就是说制冷剂经电磁阀421可选择的进入冷藏毛细管、冷冻毛细管和制冰毛细管,制冷剂经冷藏毛细管到达冷藏蒸发器,制冷剂经制冰毛细管到达制冰蒸发器,然后来自冷藏蒸发器、制冰蒸发器以及冷冻毛细管的制冷剂均进入冷冻蒸发器后回到压缩机。从而,冷藏室110、冷冻室120及制冰间室300的制冷进程均可独立控制。制冰间室内所制得的冰块晶莹度高且不会串味。
所述冷凝器420与所述制冰毛细管451之间通过制冷剂管组件460连接,而制冰蒸发器450与冷冻蒸发器之间通过制冰回气管组件470连接。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制冰毛细管451及制冰蒸发器420均设于所述门体200上。并且,所述制冰毛细管451及制冰回气管组件470相互平行且相邻埋设于所述门体200的发泡层内。
从而,本发明公开的冰箱,通过将制冰毛细管451设于门体200上,使得制冷剂管组件460从箱体100进入门体200的部分为常温管路,则无需在此部分设置保温结构及防凝露结构;并且,制冷剂管组件460内的制冷剂不会与室温空气产生热交换,也提高了制冷效率。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冷藏室及冷冻室共用同一个蒸发器,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门体200上的制冰毛细管451及制冰回气管组件470在门体200内是相互平行且紧贴在一起的,因为制冰毛细管451及制冰回气管组件470均为铜管,则二者的换热效果较好。并且,将制冰毛细管451及制冰回气管组件470均设置在门体上,则门体的打开和关闭均不会影响二者的换热效果,稳定性较好。并且在制冰毛细管451与制冰回气管组件470换热后,进入制冰毛细管451并向制冰蒸发器450流动的是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而从制冰回气管组件470的第一回气管471输出的是常温低压的制冷剂,制冷剂管路组件460中的第一柔性管462与制冰毛细管451连接,、制冰回气管组件470中的第二柔性管472与制冰蒸发器450连接,第一柔性管462和第二柔性管472虽然从箱体10和门体200之间穿过并且暴露在环境温度中,但并无凝露风险。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制冷剂管组件46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461,第一柔性管462及第二连接管433。第一连接管461连接所述冷凝器420,第二连接433管连接所述制冰蒸发器420。实际上,第二连接管433与制冰蒸发器420之间还连接有制冰毛细管451。
进一步地,所述制冰回气管组件47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回气管471,第二柔性管472及第二回气管473,所述第一回气管471连接所述制冰蒸发器420,所述第二回气管473连接所述压缩机。实际上,第二回气管422与压缩机之间还可以连接有冷冻蒸发器440。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门体200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100,冰箱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铰链的铰链盒130。另外,制冷剂管组件460从箱体100上穿过所述铰链盒130并延伸至所述门体200上,而制冰回气管组件470从门体200上穿过所述铰链盒130并延伸至所述箱体100内。通过使制冷剂管组件460及制冰回气管组件470分别穿过铰链盒130,从而上述两个管路的一部分可以位于铰链盒130内,可以使制冷剂管组件460及制冰回气管组件470的分布不会影响门体200的开关,也不会暴露在门体200和箱体100的外侧而影响美观。
具体地,所述第一柔性管462及第二柔性管472可以位于所述铰链盒130内。因为第一柔性管462及第二柔性管472均为软质材料制成,则将二者均设于铰链盒130内,开关门时可以弯折两个柔性管,会更加方便门体200的开关。
实际上,门体顶部及箱体的顶部各设有铰链盒130的一部分盒体,二者在关闭门体时可对接起来,以将制冷剂管组件460及制冰回气管组件470完全遮挡,从而管路组件不会暴露出来。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柔性管46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环4621及第二固定环4622,所述第一固定环462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4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462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4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4621及所述第二固定环4622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管462过盈配合。一般来说,第一连接管461及第二连接管432均为硬质的金属管,而第一柔性管462为软质管路,如尼龙等材质制成的管路。则,第一连接管461及第二连接管432与第一柔性管的连接需要考虑两种不同的材质并且能够达到较好的密封性。通过在第一柔性管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固定环及第二固定环,并使得第一固定环4621及第二固定环4622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管过盈配合,则可以加强在第一柔性管处的密封性。具体来说,第一固定环4621及第二固定环4622均为金属环,两个金属环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管461及第二连接管432分别焊接,这样可使连接管与固定环之间保持密封。另外,第一固定环4621及第二固定环4622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管过盈配合,具体为第一柔性管的外径大于第一固定环4621及第二固定环4622的内径,从而第一柔性管的两端被紧紧地压在第一固定环4621及第二固定环4622的内壁上。这样,可以使第一连接管461及第二连接管432与第一柔性管的连接处保持较好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环4621及第二固定环4622与所述第一柔性管462连接的部分均涂覆有密封液。通过在第一柔性管462的两端的连接处涂覆密封液,可提高第一柔性管462与第一连接管461及第二连接管433的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制冷剂的泄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环及第二固定环均位于所述铰链盒内。也就是说,将第一连接管461、第二连接管433与第一柔性管462的连接处放置在铰链盒130内而不会暴露在冰箱外部,在连接处(也即第一固定环及第二固定环处)若发生破损或制冷剂泄露等问题,也更加方便维修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铰链盒130内靠近所述第一柔性管462的位置还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冰箱还包括与所述检测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在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并在检测到制冷剂泄露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确认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确认信号后发出故障提醒。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制冰回气管组件470中的第二柔性管472的两端同样可以设置两个固定环,并且分别与第一回气管471及第二回气管442分别焊接。同时,两个固定环分别与第二柔性管472过盈配合。另外还在两个固定环与第二柔性管472连接的部分均涂覆有密封液。进一步来说,因为第二柔性管472及其固定环也均设于铰链盒130内,则检测传感器实际上也可以检测到第二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实际上,因为第一柔性管462、第二柔性管472及检测传感器均设于铰链盒内,而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是铰链盒130周围的空气中是否含有卤素,则无论第一柔性管462的连接处还是第二柔性管472的连接处发生了制冷剂泄露,均可以被检测出来。
进一步地,第一柔性管462及第二柔性管472可以在铰链盒130内平行设置。这样方便两个柔性管的排布,且不易发生缠绕。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管462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铰链盒130在所述门体200厚度方向的尺寸。同样地,所述第二柔性管472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铰链盒100在所述门体200厚度方向的尺寸。如此,可使得门体200在开关时不会拉扯制冷剂管路组件430及制冰回气管组件470。
优选地,所述制冰回气管组件470位于所述箱体100内的部分埋设于所述箱体100侧壁的发泡层内。也就是说,第二回气管473的部分是埋设于箱体100侧壁的发泡层内的,这样可保证第二回气管473不与箱体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提高制冷效率。
如图5所示,制冰间室300内设有制冰盘310,所述制冰盘310的上表面设有化霜器。所述冰箱还包括与所述化霜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化霜指令时控制所述化霜器开启。从而,在控制化霜器为制冰盘进行化霜之后,化霜水会直接流入制冰盘内,无需额外设置化霜水排出结构。化霜器可以设置在制冰盘310的上表面,也可以设于制冰盘310上方而与制冰盘310的上表面有一定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制冰蒸发器450设于所述制冰盘310下方,且所述制冰盘310与所述制冰蒸发器450之间设有隔板320。具体来说,制冰盘310可拆卸设于制冰间室300内,而蒸发器450与制冰盘310之间设置隔板320,则在用户拆卸制冰盘310时,不会直接接触蒸发器。另外,若制冰蒸发器450出现结霜现象,制冰盒310也可方便地拆卸下来而不会被冻在制冰蒸发器450上。
进一步地,所述化霜器为加热丝330。加热丝330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开启迅速,化霜效果好。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制冰盘310的宽度方向上平行设有两排冰格组,每排冰格组内均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冰格311,两排冰格组之间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上表面312,所述加热丝330设于所述上表面312。加热丝为条状,因此可方便地设置在制冰盘的上表面312上。并且加热丝330开启后的化霜水也可以方便地沿着上表面312而落入两边的冰格311内,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化霜水排出结构。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还公开了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的检测信号。
在铰链盒中设有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会实时检测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在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柔性管周围有制冷剂泄露之后,会将相应的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S102,根据检测信号表征的确认信息发出故障提醒。
控制器在获取到检测信号后,会根据检测信号所表征的确认信息,控制发出故障提醒。故障提醒可以是在冰箱的显示屏上显示故障代码,也可以是发出声光电提示等。
进一步地,所述“是否有制冷剂泄露的检测信号”具体包括:是否有金属与卤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实时监测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制冷剂为氟利昂制冷剂。而检测传感器为卤素传感器,其内放置有容易与卤素发生反应的金属物质。而正常空气中是不含有卤素的。因此,只要卤素传感器内的金属发生了与卤素相关的化学反应,则可说明制冷剂发生了泄露。此时,卤素传感器会将化学反应转换为电信号,也即带有确认信息的检测信号,检测传感器会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在获取到检测信号后,可发出故障提醒。
实际上,因为第一柔性管462、第二柔性管472及检测传感器均设于铰链盒内,而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是铰链盒130周围的空气中是否含有卤素,则无论第一柔性管462的连接处还是第二柔性管472的连接处发生了制冷剂泄露,均可以被检测出来。
如图8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还公开了一种冰箱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制冷剂泄露检测单元201,用用于获取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的检测信号。
在铰链盒中设有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会实时检测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在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柔性管周围有制冷剂泄露之后,会将相应的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单元202,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表征的确认信息发出故障提醒。
控制单元在获取到检测信号后,会根据检测信号所表征的确认信息,控制发出故障提醒。故障提醒可以是在冰箱的显示屏上显示故障代码,也可以是发出声光电提示等。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剂泄露检测单元201包括:检测传感器203,用于获取是否有金属与卤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实时监测信号。
检测传感器设于铰链盒130内,检测传感器203会实时检测铰链盒周围(也即第一柔性管及第二柔性管的连接处)是否有制冷剂泄露。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制冷剂为氟利昂制冷剂。而检测传感器为卤素传感器,其内放置有容易与卤素发生反应的金属物质。而正常空气中是不含有卤素的。因此,只要卤素传感器内的金属发生了与卤素相关的化学反应,则可说明制冷剂发生了泄露。此时,卤素传感器会将化学反应转换为电信号,也即带有确认信息的检测信号,检测传感器会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在获取到检测信号后,可发出故障提醒。
实际上,因为第一柔性管462、第二柔性管472及检测传感器均设于铰链盒内,而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是铰链盒130周围的空气中是否含有卤素,则无论第一柔性管462的连接处还是第二柔性管472的连接处发生了制冷剂泄露,均可以被检测出来。
本发明公开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通过在靠近第一柔性管的位置设置检测传感器,以及与检测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器,可实时检测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并在发现制冷剂泄露之后及时提醒用户,从而可以防止因制冷剂泄露而带来的危险,保证冰箱安全运行。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包括箱体、用于开闭所述箱体的门体及制冷系统;所述门体上设有制冰间室,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及制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及冷凝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制冰蒸发器设于所述制冰间室;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制冰蒸发器之间通过制冷剂管组件连接,所述制冰蒸发器及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制冰回气管组件连接;所述制冷剂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一柔性管及第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制冷剂泄露检测装置,所述制冷剂泄露检测装置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柔性管设置的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检测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有制冷剂泄露的信号后发出故障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固定环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及所述第二固定环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管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及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一柔性管连接的部分涂覆有密封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及第二固定环均为金属环,所述第一连接管焊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连接管焊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门体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铰链的铰链盒;所述第一柔性管及检测传感器均位于所述铰链盒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均位于所述铰链盒内。
7.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的检测信号;
根据检测信号表征的确认信息发出故障提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是否有制冷剂泄露的检测信号”具体包括:
是否有金属与卤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实时监测信号。
9.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制冷剂泄露检测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柔性管周围是否有制冷剂泄露的检测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表征的确认信息发出故障提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泄露检测单元包括:
检测传感器,用于获取是否有金属与卤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实时监测信号。
CN201911370199.6A 2019-12-26 2019-12-26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3048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0199.6A CN113048694A (zh) 2019-12-26 2019-12-26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0199.6A CN113048694A (zh) 2019-12-26 2019-12-26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8694A true CN113048694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05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0199.6A Pending CN113048694A (zh) 2019-12-26 2019-12-26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86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540A (zh) * 2021-08-09 2021-11-02 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控温柜故障检测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540A (zh) * 2021-08-09 2021-11-02 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控温柜故障检测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23365U (zh) 冰箱
JP5625582B2 (ja) 冷凍装置
RU2011146643A (ru) Холодильник с низ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ым отделением и холод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хранения
CN102395844A (zh) 用于冰箱的加热器以及包括该加热器的冰箱
JP6729674B2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US999552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by direct cooling and for preventing ice from melting i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US10634414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an within a refrigerator appliance
US10281187B2 (en) Ice mak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frigerator appliance
US6574982B1 (en) Icemaker fill tube assembly
CN113048693A (zh) 冰箱
JP2011231956A (ja) 冷凍冷蔵庫
JP2000018790A (ja) 冷蔵庫及び冷蔵庫の制御方法
CN113048694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3048692A (zh) 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US20180299183A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Heating Assembly
US10677507B2 (en)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KR20150140461A (ko) 유로구조를 갖는 직냉방식 제빙장치
US10208999B2 (en) Refrigeration hea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S6050247B2 (ja) 冷凍装置
WO2021088857A1 (zh) 制冷电器和具有疏水层的加热组件
US9927166B2 (en)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comprising a water circuit
CN220959098U (zh) 一种冰箱辅助除霜结构及冰箱
CN111141070A (zh) 外挂设备及具有冷冻功能的空调器
JP2004020112A (ja) 冷却貯蔵庫
CN113446782A (zh) 用于冰箱的风管装置、冰箱及冰箱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