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8675B -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8675B
CN113048675B CN202110395703.9A CN202110395703A CN113048675B CN 113048675 B CN113048675 B CN 113048675B CN 202110395703 A CN202110395703 A CN 202110395703A CN 113048675 B CN113048675 B CN 113048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stage semiconducto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57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8675A (zh
Inventor
刘晔
刘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3957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8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8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8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8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8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7/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cascade operation, i.e. with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heat from the condenser of one circuit being absorbed by the evaporator of the next circu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冷凝蒸发器,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三通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以及电源和控制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蒸发器入口制冷剂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控制模块接收温度信号并控制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的电流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通过不同的控制方法使得制冷系统分别运行预冷模式和低温制冷模式,并实现精确控温。

Description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共沸混合制冷剂自复叠制冷循环以及半导体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节能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效,节能,环保是未来制冷低温装置主要的发展对象之一,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技术成熟,制冷性能优良,经济可靠的制冷方式,人们日常使用的家用冷柜或者冰箱柜内温度一般在-18℃左右,但是如果柜内要达到-40℃以及更低的温度,那么复叠循环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法,自复叠制冷循环是一种特殊的复叠循环,其使用混合工质并通过单台压缩机就可以实现多级复叠,在低温冷柜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半导体制冷是一种新型的固体制冷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式制冷来说,半导体制冷具有无声制冷,结构紧凑、环境友好、反应迅速且控温精确等优点。但是半导体制冷仍然存在着制冷量小,制冷温度高,制冷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制冷技术及制冷循环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对传统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了改进,引入了双级半导体制冷器,在不同的循环条件下通过三通阀控制制冷剂的回路,分别可以增大循环的制冷量以及降低循环的蒸发温度;在预冷模式下利用半导体制冷器热端给气液分离器以及压缩机进口制冷剂加热,使气液分离器中液相制冷剂的低沸点组分蒸发,增大气液分离器中流经蒸发器的气相制冷剂的含量,通过增大蒸发器中制冷剂流量达到增大制冷量,调节蒸发温度的目的;通过利用半导体制冷器给压缩机进口制冷剂加热可以使其获得一定过热度;在低温制冷模式下冷凝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在半导体制冷器冷端放热降温,被冷却为更低温度的过冷制冷剂,降低蒸发温度。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压缩机101出口与冷凝器102入口相连,冷凝器102出口与气液分离器103入口相连接,气液分离器103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热端换热器外表面相连,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冷端换热器制冷剂进出口分别与三通阀106和第一电子膨胀阀107相连;气液分离器103气相出口与冷凝蒸发器105高压侧入口相连接,冷凝蒸发器105高压侧出口与三通阀106入口相连接,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出口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入口相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出口与蒸发器108入口相连接;气液分离器103液相制冷剂出口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入口相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出口与蒸发器108出口相连后,再与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相连,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制冷剂出口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101入口相连接;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出口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入口相连接;蒸发器108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第一温度传感器T1、第二温度传感器T2、第一电子膨胀阀107、第二电子膨胀阀109以及三通阀106均与控制模块C1相连接。
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包括热端换热器和冷端换热器,热端换热器和冷端换热器各自分别具有制冷剂出口和入口,内部流通制冷剂;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热端换热器和冷端换热器还能够通过外壁面与气液分离器103进行换热;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包括热端换热器和冷端换热器,热端换热器和冷端换热器各自分别具有制冷剂出口和入口,内部流通制冷剂。
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为非共沸混合工质,混合制冷剂的组分大于等于两种,在气液分离器103中,气相制冷剂富含低沸点组分,液相制冷剂富含高沸点组分;气液相制冷剂各组分含量不一致,通过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热端换热器外壁面与气液分离器贴合换热,控制气液分离器103中的两相态制冷剂温度和压力,进而控制气相和液相的比例,实现控制流经蒸发器108的制冷剂流量。
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均采用能够实现大制冷温差的双级半导体制冷片,以此匹配自复叠低温制冷温区,和满足气液分离器103中制冷剂相变控制的需求;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通过变化电流方向,实现制冷换热器和制热换热器的相互切换。
控制模块C1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的温度反馈信号调节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开关和输入电流大小,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107、第二电子膨胀阀109的开度和三通阀106出口的开关。
当循环在预冷模式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打开,第二出口121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通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断电;所述气液分离器103在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热端换热器吸热,液相制冷剂中的低沸点组分吸热蒸发成为气相,增加气相制冷剂含量,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蒸发器105被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的混合制冷剂冷却降温,然后经过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在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冷端换热器放热,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所述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7节流后进入蒸发器108吸热产生制冷效果;气液分离器103液相制冷剂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9节流后,与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混合进入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在冷凝蒸发器105中吸热,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出口经过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不吸收热量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蒸发器108热负荷越大,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输入电流越大,但是最大电流小于其最大制冷量工况对应的电流Imax。
当循环处于低温制冷模式时,此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打开,第一出口120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断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通电;所述气液分离器103中的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蒸发器105被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的混合制冷剂冷却降温,然后经过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在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冷端换热器放热,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所述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7节流后进入蒸发器108;气液分离器103液相制冷剂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9节流后,与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混合进入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冷凝蒸发器105混合制冷剂出口经过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吸收热量后变成过热蒸气进入压缩机101进行压缩;蒸发器108所需温度越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输入电流越大,但是最大电流小于其最大制冷量工况对应的电流Imax。
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一温度传感器T1检测蒸发器108入口制冷剂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T2检测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温度,控制模块C1接收温度信号并控制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电流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107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9的开度;
所述控制方法为:Te表示设置所需蒸发温度,Tmin表示自复叠系统所提供的最低蒸发温度,其为某一定值,k1为第一温度传感器T1测量的蒸发器108入口温度值,k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T2测量的蒸发器108出口温度值,f1为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开度,初始开度为满开度的50%,f2为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开度,初始开度为满开度的50%;当设置的蒸发温度Te>Tmin时,循环进入预冷模式,压缩机101启动,当蒸发器108热负荷增大且蒸发器108入口温度k1与出口温度k2的关系为k2<k1+10时,说明蒸发器108进出口温差较小,热负荷较小,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不启动;控制模块每两分钟扫描一次温度,判定k2与k1的逻辑关系;当蒸发器108热负荷增大且蒸发器108入口温度k1与出口温度k2的关系为k2>k1+10时,此时蒸发器108温度升高,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C1,由控制模块C1控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打开,第二出口121关闭,给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通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断电;根据柜内温度变化调整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k1和k2差距增大时,控制模块C1控制增大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但是最大电流小于其最大制冷量工况对应的电流Imax;气液分离器103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热端换热器吸热,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气相成分与气相中的低沸点组分均增加,气相制冷剂经过冷凝蒸发器105,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107之后进入蒸发器108,由于此循环支路中的制冷剂流量增大,因此制冷量增大,蒸发温度降低,当k2<k1+5时控制模块C1控制逐步减小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直至断电,若无法达到k2<k1+5的温度关系时,控制模块C1控制调整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开度f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开度f2调节蒸发温度,继续判定温度关系;f1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f2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
当设置的蒸发温度Te<Tmin时,循环进入低温制冷模式,压缩机101启动,在循环的启动阶段,当k1>Tmin时仅由自复叠制冷系统提供冷量,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不启动,控制模块每两分钟扫描一次温度,判定Tmin与k1的逻辑关系;当k1<Tmin时,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C1,此时控制模块C1控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打开,第一出口120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断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通电;所述气液分离器103中的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蒸发器105被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的混合制冷剂冷却降温,然后经过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在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冷端换热器放热,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所述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7节流后进入蒸发器108吸热产生制冷效果,当k2<Te时由控制模块C1控制减小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输入电流并断电,若无法达到k2<Te的温度关系时,控制模块C1控制调整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开度f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开度f2调节蒸发温度,继续判定温度关系;f1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f2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和传统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相比,本发明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引进了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热端换热器紧贴气液分离器103,蒸发温度稳定的情况下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断电,蒸发器热负荷增大导致蒸发温度发生波动时通电可使其热端换热器调节气液分离器103中气液相制冷剂的比例,增大蒸发器108中制冷剂的流量,冷端可以对三通阀106第一出口120的制冷剂进行过冷,使其放热降温,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当在变工况条件下需要降低蒸发温度时,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冷端可以对蒸发器前的制冷剂进行过冷,且热端可以对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进行加热,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过热度的制冷剂,防止压缩机液击,通过调整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电流可以调整压缩机入口制冷剂的过热度。
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控制方法,能够通过蒸发器108温度反馈调节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开关、输入电流以及三通阀(106)的出口开关,当冷柜处于预冷模式时,通过控制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以精确调节气液分离器103中气液相制冷剂的组分即干度,使得气液分离器103中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气相成分与气相中的低沸点组分均增加,相对于使用冷凝器102风扇调节气液分离器103干度具有调节方式便捷,调节效果精确的优点;通过调节干度进而增大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通过打开三通阀106第一出口120使制冷剂经过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进行预冷,因此制冷量增大,蒸发温度降低,达到调节稳定蒸发温度的作用;当处于低温制冷模式需要降低蒸发器温度时,通过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预冷获得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达到降低蒸发温度的作用,同时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可以防止压缩机发生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在预冷模式时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在低温制冷模式时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气液分离器102,冷凝蒸发器105,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三通阀106,第一电子膨胀阀107,第二电子膨胀阀109,蒸发器108以及电源和控制模块C1;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热端换热器紧贴在气液分离器103上,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冷端换热器在三通阀106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7之间;压缩机101制冷剂出口与冷凝器102入口相连接,冷凝器102制冷剂出口与气液分离器103入口相连接,气液分离器103气相出口与冷凝蒸发器105高压侧入口相连接,冷凝蒸发器105高压侧出口与三通阀106入口相连接,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出口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入口相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制冷剂出口与蒸发器108入口相连接;气液分离器103液相制冷剂出口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入口相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出口制冷剂与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混合之后进入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出口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101入口相连接,进入压缩机101进行压缩;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出口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入口相连接,蒸发器108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第一温度传感器T1、第二温度传感器T2、第一电子膨胀阀107、第二电子膨胀阀109以及三通阀106与控制模块C1相连接,控制模块C1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的温度反馈信号调节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开关以及输入电流大小,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107、第二电子膨胀阀109的开度以及三通阀106出口的开关。
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为非共沸混合工质,混合制冷剂的组分大于等于两种,在气液分离器103中,气相制冷剂低沸点组分较多,液相中高沸点组分较多;气液相制冷剂各组分含量不一致,通过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热端可以控制气液分离器103中气相和液相的比例,进而控制流经蒸发器108的制冷剂流量。
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均采用冷热端面制冷温差较大的双级半导体制冷片,双级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温差超过85℃,能适应自复叠低温制冷工况,且制冷量也满足气液分离器103中制冷剂发生相变时的需求。
如图2所示,当循环处于预冷模式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打开,第二出口121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通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断电;此时保持三通阀106第一出口120打开,第二出口121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通电;所述气液分离器103在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热端换热器吸热,液相制冷剂中的低沸点组分吸热蒸发成为气相,增加气相制冷剂含量,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蒸发器105被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的混合制冷剂冷却降温,然后经过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在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冷端换热器放热,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所述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7节流后进入蒸发器108;气液分离器103液相制冷剂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9节流后,与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混合进入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出口经过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不吸收热量)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蒸发器108热负荷越大,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输入电流越大,但是最大电流小于其最大制冷量工况对应的电流Imax。
如图3所示,当循环处于低温制冷模式需要降低蒸发温度时,此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打开,第一出口120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断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通电;所述气液分离器103中的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蒸发器105被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的混合制冷剂冷却降温,然后经过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在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冷端换热器放热,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所述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7节流后进入蒸发器108吸热产生制冷效果,气液分离器103液相制冷剂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9节流后,与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混合进入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出口经过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吸收热量后变成过热蒸气进入压缩机101进行压缩;蒸发器108所需温度越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输入电流越大,但是最大电流小于其最大制冷量工况对应的电流Imax。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一温度传感器T1检测蒸发器108入口制冷剂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T2检测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温度,控制模块C1接收温度信号并控制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电流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107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10的开度。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方法为:Te表示设置所需蒸发温度,Tmin表示自复叠系统所提供的最低蒸发温度,其为某一定值,k1为第一温度传感器T1测量的蒸发器108入口温度值,k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T2测量的蒸发器108出口温度值,f1为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开度,初始开度为满开度的50%,f2为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开度,初始开度为满开度的50%;当设置的蒸发温度Te>Tmin时,循环进入预冷模式,压缩机101启动,当蒸发器108热负荷增大且蒸发器108入口温度与出口温度的关系为k2<k1+10时,说明蒸发器108进出口温差较小,热负荷较小,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不启动;控制模块每两分钟扫描一次温度,判定k2与k1的逻辑关系;当蒸发器热负荷增大且蒸发器108入口温度与出口温度的关系为k2>k1+10时,此时蒸发器温度升高,循环进入预冷模式;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C1,由控制模块C1控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打开,第二出口121关闭,给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通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断电;根据柜内温度变化调整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k1和k2差距增大时,控制模块C1控制增大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但是最大电流小于其最大制冷量工况对应的电流Imax;气液分离器103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热端换热器吸热,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气相成分与气相中的低沸点组分均增加,气相制冷剂经过冷凝蒸发器105,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107之后进入蒸发器108,由于此循环支路中的制冷剂流量增大,因此制冷量增大,蒸发温度降低,当k2<k1+5时控制模块C1控制逐步减小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直至断电,若无法达到k2<k1+5的温度关系时,控制模块C1控制调整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开度f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开度f2调节蒸发温度,继续判定温度关系;f1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f2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
当设置的蒸发温度Te<Tmin时,循环进入低温制冷模式,压缩机101启动,在循环的启动阶段,当k1>Tmin时仅由自复叠制冷系统提供冷量,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不启动,控制模块每两分钟扫描一次温度,判定Tmin与k1的逻辑关系;当k1<Tmin时,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C1,此时控制模块C1控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打开,第一出口120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断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通电;所述气液分离器103中的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蒸发器105被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的混合制冷剂冷却降温,然后经过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在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冷端换热器放热,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所述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7节流后进入蒸发器108吸热产生制冷效果,当k2<Te2时由控制模块C1控制减小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输入电流并断电,若无法达到k2<Te2的温度关系时,控制模块C1控制调整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开度f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开度f2调节蒸发温度,继续判定温度关系;f1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f2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

Claims (7)

1.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压缩机(101)出口与冷凝器(102)入口相连,冷凝器(102)出口与气液分离器(103)入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器(103)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热端换热器外表面相连,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冷端换热器制冷剂进出口分别与三通阀(106)和第一电子膨胀阀(107)相连;气液分离器(103)气相出口与冷凝蒸发器(105)高压侧入口相连接,冷凝蒸发器(105)高压侧出口与三通阀(106)入口相连接,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出口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入口相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出口与蒸发器(108)入口相连接;气液分离器(103)液相制冷剂出口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入口相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出口与蒸发器(108)出口相连后,再与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相连,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制冷剂出口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101)入口相连接;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制冷剂出口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入口相连接;蒸发器(108)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第一温度传感器(T1)、第二温度传感器(T2)、第一电子膨胀阀(107)、第二电子膨胀阀(109)以及三通阀(106)均与控制模块(C1)相连接;
控制模块(C1)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的温度反馈信号调节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开关和输入电流大小,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107)、第二电子膨胀阀(109)的开度和三通阀(106)出口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具有制冷剂出口和入口,内部流通制冷剂;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热端换热器通过外壁面与气液分离器(103)进行换热;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热端换热器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冷端换热器各自分别具有制冷剂出口和入口,内部流通制冷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为非共沸混合工质,混合制冷剂的组分大于等于两种,在气液分离器(103)中,气相制冷剂富含低沸点组分,液相制冷剂富含高沸点组分;气液相制冷剂各组分含量不一致,通过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热端换热器外壁面与气液分离器贴合换热,控制气液分离器(103)中的两相态制冷剂温度和压力,进而控制气相和液相的比例,实现控制流经蒸发器(108)的制冷剂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均采用能够实现大制冷温差的双级半导体制冷片,以此匹配自复叠低温制冷温区,和满足气液分离器(103)中制冷剂相变控制的需求;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通过变化电流方向,实现制冷换热器和制热换热器的相互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循环在预冷模式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打开,第二出口(121)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通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断电;所述气液分离器(103)在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热端换热器吸热,液相制冷剂中的低沸点组分吸热蒸发成为气相,增加气相制冷剂含量,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蒸发器(105)被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的混合制冷剂冷却降温,然后经过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在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冷端换热器放热,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所述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7)节流后进入蒸发器(108)吸热产生制冷效果;气液分离器(103)液相制冷剂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9)节流后,与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混合进入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在冷凝蒸发器(105)中吸热,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出口经过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不吸收热量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蒸发器(108)热负荷越大,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输入电流越大,但是最大电流小于其最大制冷量工况对应的电流Ima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循环处于低温制冷模式时,此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打开,第一出口(120)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断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通电;所述气液分离器(103)中的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蒸发器(105)被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的混合制冷剂冷却降温,然后经过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在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冷端换热器放热,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所述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7)节流后进入蒸发器(108);气液分离器(103)液相制冷剂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9)节流后,与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混合进入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冷凝蒸发器(105)混合制冷剂出口经过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热端换热器吸收热量后变成过热蒸气进入压缩机(101)进行压缩;蒸发器(108)所需温度越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输入电流越大,但是最大电流小于其最大制冷量工况对应的电流Imax。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传感器(T1)检测蒸发器(108)入口制冷剂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T2)检测蒸发器(108)出口制冷剂温度,控制模块(C1)接收温度信号并控制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与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电流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107)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9)的开度;
所述控制方法为:Te表示设置所需蒸发温度,Tmin表示自复叠系统所提供的最低蒸发温度,其为某一定值,k1为第一温度传感器(T1)测量的蒸发器(108)入口温度值,k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T2)测量的蒸发器(108)出口温度值,f1为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开度,初始开度为满开度的50%,f2为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开度,初始开度为满开度的50%;当设置的蒸发温度Te>Tmin时,循环进入预冷模式,压缩机(101)启动,当蒸发器(108)热负荷增大且蒸发器(108)入口温度k1与出口温度k2的关系为k2<k1+10时,说明蒸发器(108)进出口温差较小,热负荷较小,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不启动;控制模块每两分钟扫描一次温度,判定k2与k1的逻辑关系;当蒸发器(108)热负荷增大且蒸发器(108)入口温度k1与出口温度k2的关系为k2>k1+10时,此时蒸发器(108)温度升高,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C1),由控制模块(C1)控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一出口(120)打开,第二出口(121)关闭,给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通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断电;根据柜内温度变化调整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k1和k2差距增大时,控制模块(C1)控制增大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但是最大电流小于其最大制冷量工况对应的电流Imax;气液分离器(103)从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热端换热器吸热,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气相成分与气相中的低沸点组分均增加,气相制冷剂经过冷凝蒸发器(105),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冷端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107)之后进入蒸发器(108),由于此循环支路中的制冷剂流量增大,因此制冷量增大,蒸发温度降低,当k2<k1+5时控制模块(C1)控制逐步减小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的输入电流直至断电,若无法达到k2<k1+5的温度关系时,控制模块(C1)控制调整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开度f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开度f2调节蒸发温度,继续判定温度关系;f1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f2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
当设置的蒸发温度Te<Tmin时,循环进入低温制冷模式,压缩机(101)启动,在循环的启动阶段,当k1>Tmin时仅由自复叠制冷系统提供冷量,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和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不启动,控制模块每两分钟扫描一次温度,判定Tmin与k1的逻辑关系;当k1<Tmin时,第一温度传感器(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T2)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C1),此时控制模块(C1)控制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打开,第一出口(120)关闭,第一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04)断电,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通电;所述气液分离器(103)中的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蒸发器(105)被冷凝蒸发器(105)低压侧入口的混合制冷剂冷却降温,然后经过三通阀(106)制冷剂第二出口(121)在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冷端换热器放热,成为温度更低的过冷制冷剂;所述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冷端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7)节流后进入蒸发器(108)吸热产生制冷效果,当k2<Te时由控制模块(C1)控制减小第二双级半导体制冷器(110)的输入电流并断电,若无法达到k2<Te的温度关系时,控制模块(C1)控制调整第一电子膨胀阀(107)开度f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开度f2调节蒸发温度,继续判定温度关系;f1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f2开度范围为满开度的20%-80%。
CN202110395703.9A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048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5703.9A CN113048675B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5703.9A CN113048675B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8675A CN113048675A (zh) 2021-06-29
CN113048675B true CN113048675B (zh) 2024-04-09

Family

ID=76519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5703.9A Active CN113048675B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8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0915B (zh) * 2022-03-18 2023-12-22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重预冷的温控设备及温控方法
CN115167561B (zh) * 2022-06-30 2023-11-17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温域复叠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1950B1 (en) * 1997-09-05 2002-03-05 Fisher & Paykel Limited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variable sub-cooling
CN104807242A (zh) * 2015-05-06 2015-07-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半导体过冷增效的冷冻箱蒸气压缩复合循环系统
JP2016138720A (ja) * 2015-01-28 2016-08-04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販売機
CN108679867A (zh) * 2018-05-23 2018-10-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37624A (zh) * 2018-12-28 2019-05-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双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10904A (zh) * 2019-07-24 2019-11-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紧凑化及高性能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210267827U (zh) * 2019-05-27 2020-04-07 衢州市沃德仪器有限公司 微型半导体制冷气液分离器
CN214581904U (zh) * 2021-04-13 2021-11-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1950B1 (en) * 1997-09-05 2002-03-05 Fisher & Paykel Limited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variable sub-cooling
JP2016138720A (ja) * 2015-01-28 2016-08-04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販売機
CN104807242A (zh) * 2015-05-06 2015-07-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半导体过冷增效的冷冻箱蒸气压缩复合循环系统
CN108679867A (zh) * 2018-05-23 2018-10-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37624A (zh) * 2018-12-28 2019-05-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双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267827U (zh) * 2019-05-27 2020-04-07 衢州市沃德仪器有限公司 微型半导体制冷气液分离器
CN110410904A (zh) * 2019-07-24 2019-11-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紧凑化及高性能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214581904U (zh) * 2021-04-13 2021-11-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8675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7526B2 (en) Switchable two-stage and cascade marine energy-saving ultralow-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system
JP3094997B2 (ja) 冷凍装置
US7104084B2 (en) Heat pump and structure of extraction heat exchanger thereof
CN113048675B (zh)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08019689A2 (en) A transcritical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a booster
KR102103358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737624B (zh) 一种双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U2005268121A1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CN214581904U (zh) 一种精确控温的自复叠制冷系统
JP2000304374A (ja) エンジンヒートポンプ
CN112833575B (zh) 采用混合工质的喷射器增效的j-t制冷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3089944U (zh) 一种恒温制冷装置
KR20120053381A (ko)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109520163B (zh) 一种具有快速脉冲融霜功能的宽温区小型冷冻冷藏机组
CN21037425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2274309U (zh) 一种冷藏车及其制冷系统
KR102370179B1 (ko) 반도체 설비용 싱글 냉각 시스템
CN102997527B (zh) 气液热交换型冷冻装置
CN111595047A (zh) 一种冷藏车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Tassou et al. Effect of refrigerant flow control on the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reciprocating chillers
KR100826027B1 (ko) 냉매 순환 시스템
JP7474911B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3217602A (ja) 熱源機、冷凍空調装置、制御装置
KR102128576B1 (ko)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KR100395026B1 (ko) 히트펌프의 증발온도 보상장치 및 그 보상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