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6581B - 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 Google Patents

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6581B
CN113046581B CN202110278282.1A CN202110278282A CN113046581B CN 113046581 B CN113046581 B CN 113046581B CN 202110278282 A CN202110278282 A CN 202110278282A CN 113046581 B CN113046581 B CN 1130465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ling tank
line
rare earth
settl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82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6581A (zh
Inventor
邱爽
周文龙
杜国山
覃波
桑园
李少华
唐建文
羡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2782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6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6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6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6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6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59/00Ob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02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20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 C22B3/44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by chemical proc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包括多个沉淀罐、溶液输送线、蒸汽输送线、沉淀剂输送线和固液分离装置,多个沉淀罐依次连接;溶液输送线和至少一个沉淀罐连接,溶液输送线用于输送氯化稀土溶液;每个沉淀罐均和蒸汽输送线连接,蒸汽输送线用于输送蒸汽;每个沉淀罐均和沉淀剂输送线连接,沉淀剂输送线用于输送沉淀剂;固液分离装置和至少一个沉淀罐连接。采用该方案,通过多个沉淀罐的串联以及分别向每个沉淀罐输送物料,可实现氯化稀土溶液的逐级的、连续的沉淀处理,然后物料进入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初步固液分离。与现有采用单槽间断操作相比,无需静置等待,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背景技术
稀土冶炼分离过程中需要涉及沉淀,采用沉淀剂(碳酸氢铵、碳酸钠、草酸等)与氯化稀土料液反应生成碳酸稀土或草酸稀土沉淀。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采用单槽间断操作的方式进行沉淀。为了减少过滤工序的操作难度及操作时间,沉淀结束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再采用虹吸方式排掉上清液,底流送过滤,延长了操作周期,降低了沉淀工段效率。随着稀土行业的产量进一步集中,实现连续化成为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连续沉降系统,以实现稀土的连续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包括:多个沉淀罐,多个所述沉淀罐依次连接;溶液输送线,所述溶液输送线和至少一个所述沉淀罐连接,所述溶液输送线用于输送氯化稀土溶液;蒸汽输送线,每个所述沉淀罐均和所述蒸汽输送线连接,所述蒸汽输送线用于输送蒸汽;沉淀剂输送线,每个所述沉淀罐均和所述沉淀剂输送线连接,所述沉淀剂输送线用于输送沉淀剂;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和至少一个所述沉淀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连接管线,每个所述沉淀罐均和所述连接管线连接,以实现多个所述沉淀罐的依次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沉淀罐可通断地和所述连接管线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沉淀罐包括第一沉淀罐、第二沉淀罐、第三沉淀罐和第四沉淀罐,所述连接管线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其中,所述第一沉淀罐和所述第二沉淀罐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沉淀罐和所述第三沉淀罐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三沉淀罐和所述第四沉淀罐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四沉淀罐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通过所述第四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可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可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可连通或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线还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和所述第一阀门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分别和所述第二阀门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分别和所述第三阀门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沉淀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沉淀罐、第二沉淀罐、第三沉淀罐和第四沉淀罐,所述第四沉淀罐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沉淀罐和所述第二沉淀罐均和所述溶液输送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多个温度监测计,多个所述温度监测计和多个所述沉淀罐一一对应连接;多个蒸汽调节阀,多个所述蒸汽调节阀和多个所述沉淀罐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沉淀罐通过对应的所述蒸汽调节阀和所述蒸汽输送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酸碱度测试计,所述酸碱度测试计设置在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连接的沉淀罐内;多个沉淀剂调节阀,多个所述沉淀剂调节阀和多个所述沉淀罐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沉淀罐通过对应的所述沉淀剂调节阀和所述沉淀剂输送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槽体、布液管、沉降斜板和底流斗,所述布液管和所述沉降斜板均设置在所述槽体的腔体内,所述布液管位于所述沉降斜板的下方,所述底流斗位于所述槽体的下方,所述底流斗和所述槽体的腔体连通;其中,所述槽体的上部具有溢流口,所述底流斗的下部具有放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流斗为多个,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多个控制阀,多个所述控制阀和多个所述底流斗连接,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输送管和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和所述输送管连接,每个所述控制阀均和所述输送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固体浓度仪,设置在所述槽体的溢流口处;在线粒度仪,设置在所述槽体的底流口处;溶液调节阀,所述溶液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溶液输送线上;控制部,所述固体浓度仪、所述在线粒度仪和所述溶液调节阀均和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包括多个沉淀罐、溶液输送线、蒸汽输送线、沉淀剂输送线和固液分离装置,多个沉淀罐依次连接;溶液输送线和至少一个沉淀罐连接,溶液输送线用于输送氯化稀土溶液;每个沉淀罐均和蒸汽输送线连接,蒸汽输送线用于输送蒸汽;每个沉淀罐均和沉淀剂输送线连接,沉淀剂输送线用于输送沉淀剂;固液分离装置和至少一个沉淀罐连接。采用该方案,通过多个沉淀罐的串联以及分别向每个沉淀罐输送物料,可实现氯化稀土溶液的逐级的、连续的沉淀处理,然后物料进入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初步固液分离。与现有采用单槽间断操作相比,无需静置等待,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稀土连续沉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沉淀罐;11、主体;12、搅拌装置;20、溶液输送线;30、蒸汽输送线;40、沉淀剂输送线;50、固液分离装置;51、槽体;52、布液管;53、沉降斜板;54、底流斗;55、溢流堰;56、控制阀;60、连接管线;61、第一管路;62、第二管路;63、第三管路;64、第四管路;65、第一阀门;66、第二阀门;67、第三阀门;71、输送管;72、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包括:多个沉淀罐10,多个沉淀罐10依次连接;溶液输送线20,溶液输送线20和至少一个沉淀罐10连接,溶液输送线20用于输送氯化稀土溶液;蒸汽输送线30,每个沉淀罐10均和蒸汽输送线30连接,蒸汽输送线30用于输送蒸汽;沉淀剂输送线40,每个沉淀罐10均和沉淀剂输送线40连接,沉淀剂输送线40用于输送沉淀剂;固液分离装置50,固液分离装置50和至少一个沉淀罐10连接。
采用该方案,通过多个沉淀罐10的串联以及不同的输送线分别向每个沉淀罐10输送物料,可实现氯化稀土溶液的逐级的、连续的沉淀处理,然后物料进入固液分离装置50进行初步固液分离。与现有采用单槽间断操作相比,无需静置等待,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固液分离装置50可以为沉降槽、浓密机、微孔精滤器等。
在本实施例中,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连接管线60,每个沉淀罐10均和连接管线60连接,以实现多个沉淀罐10的依次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沉淀罐10可通断地和连接管线60连接。通过连接管线60便于实现多个沉淀罐10的连接。而且,当某个沉淀罐10需要检修时,可将沉淀罐10和连接管线60断开,即将沉淀罐10从稀土连续沉降系统中短路,这样不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以保证连续化生产。
具体地,多个沉淀罐10包括第一沉淀罐、第二沉淀罐、第三沉淀罐和第四沉淀罐,连接管线60包括第一管路61、第二管路62、第三管路63和第四管路64,其中,第一沉淀罐和第二沉淀罐通过第一管路61连通,第二沉淀罐和第三沉淀罐通过第二管路62连通,第三沉淀罐和第四沉淀罐通过第三管路63连通,第四沉淀罐和固液分离装置50通过第四管路64连通;第一管路61和第二管路62可连通或断开,第二管路62和第三管路63可连通或断开,第三管路63和第四管路64可连通或断开。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检修第一沉淀罐、第二沉淀罐、第三沉淀罐和第四沉淀罐中的任意一个时,可将检修的沉淀罐断开,这样可做到检修和生产同时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线60还包括第一阀门65、第二阀门66和第三阀门67,第一管路61和第二管路62分别和第一阀门65的两端连接,第二管路62和第三管路63分别和第二阀门66的两端连接,第三管路63和第四管路64分别和第三阀门67的两端连接。在正常生产时,第一阀门65、第二阀门66和第三阀门67均断开。当需要检测沉淀罐10时将对应的阀门连通,从而将沉淀罐10从系统中短路。例如,需要检修第二沉淀罐时,将第一阀门65连通,这样实现了第一管路61和第二管路62的连通,第一沉淀罐内的物料不再进入第二沉淀罐,而是直接进入第三沉淀罐。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沉淀罐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沉淀罐、第二沉淀罐、第三沉淀罐和第四沉淀罐,其中,第四沉淀罐和固液分离装置50连接,第一沉淀罐和第二沉淀罐均和溶液输送线20连接。在正常生产时,溶液输送线20向第一沉淀罐内输送氯化稀土溶液,当第一沉淀罐需要检修时,溶液输送线20向第二沉淀罐内输送氯化稀土溶液,这样可避免因为检修影响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多个温度监测计,多个温度监测计和多个沉淀罐10一一对应连接;多个蒸汽调节阀,多个蒸汽调节阀和多个沉淀罐10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沉淀罐10通过对应的蒸汽调节阀和蒸汽输送线30连接。这样可实时监测每个沉淀罐10内的温度,并且根据沉淀罐10的温度情况,可通过蒸汽调节阀调节蒸汽输入量,从而将沉淀罐10内的温度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因此该方案可实现对沉淀罐10内的温度的自动监测和调节,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酸碱度测试计,酸碱度测试计设置在和固液分离装置50连接的沉淀罐10内;多个沉淀剂调节阀,多个沉淀剂调节阀和多个沉淀罐10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沉淀罐10通过对应的沉淀剂调节阀和沉淀剂输送线40连接。这样可通过酸碱度测试计检测最后一个沉淀罐10内的物料的ph值,以便确定沉淀效果。而且,由于设置有沉淀剂调节阀,可根据ph值调整沉淀剂调节阀的开口大小,从而调整向沉淀罐10内输入的沉淀剂的量,以实现ph值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沉淀罐10包括主体11和设置在主体内的搅拌装置12。这样可通过搅拌装置12对主体1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具体地,搅拌装置12包括转轴和间隔设置在转轴上的多个搅拌桨。搅拌装置12通过变频电机驱动,搅拌装置12的转动速度可以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固液分离装置50包括槽体51、布液管52、沉降斜板53和底流斗54,布液管52和沉降斜板53均设置在槽体51的腔体内,布液管52位于沉降斜板53的下方,底流斗54位于槽体51的下方,底流斗54和槽体51的腔体连通;其中,槽体51的上部具有溢流口,底流斗54的下部具有放料口。布液管52上具有多个通孔,这样可将溶液分布到槽体51的不同位置。从溶液中沉降出的固体颗粒落入底流斗54内。通过多个沉降斜板53可便于溶液中的固体颗粒进一步沉降。可选地,沉降斜板53的上方设置有溢流堰55,以便于上部的流体溢流。
在本实施例中,底流斗54为多个,固液分离装置50还包括多个控制阀56,多个控制阀56和多个底流斗54连接,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输送管71和输送泵72,输送泵72和输送管71连接,每个控制阀56均和输送管71连接。这样可选择地依次输出每个底流斗54内的物料,从而实现底流连续稳定排出。
可选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过滤设备,输送泵72和过滤设备连通,以对输出的物料进一步过滤。
在本实施例中,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固体浓度仪,设置在槽体51的溢流口处;在线粒度仪,设置在槽体51的底流口处;溶液调节阀,溶液调节阀设置在溶液输送线20上;控制部,固体浓度仪、在线粒度仪和溶液调节阀均和控制部电连接。这样可通过固体浓度仪检测槽体51的溢流口处的溶液中的固体颗粒浓度,以判断沉降效果。通过在线粒度仪检测槽体51的底流口处的料浆中的固体颗粒粒度。而且,可将检测出的浓度结果传递至控制部,通过控制部调整溶液调节阀的开口大小,从而调整氯化稀土溶液输入量。因此该方案可实现自动调节,以保证稀土连续沉降系统的沉降效果。变频电机和控制部连接,将检测出的粒度结果传递至控制部,并通过控制部调整变频电机的转速。
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下面进一步进行说明。
该方案中,4个圆筒形平底沉淀槽串联成沉淀槽,随后串联一个矩形的底部带若干排渣斗(即底流斗)的沉降槽。每个沉淀槽配备一个双层桨叶式搅拌器,搅拌电机为变频电机。沉降槽内部与溶液入口相连接处设若干布液管,与溢流口同高的位置设溢流堰,在沉降槽内放置一排倾角为45°的斜板,斜板间距约80-100mm。
氯化稀土料液连续加入第1、2级沉淀槽,同时通过调节阀控制进料速度;沉淀剂(碳酸氢铵溶液、碳酸钠溶液、草酸溶液等)按不同比例连续加入各级沉淀槽内,同时通过调节阀控制进料速度。饱和蒸汽连续直接通入各沉淀槽内,每个沉淀槽体设热电偶实时监测槽内温度,同时通过控制部开启或关闭蒸汽管路上的自动阀门,从而保证反应温度在控制范围内(采用碳酸氢铵或碳酸钠沉淀时,温度优选50~70℃;采用草酸沉淀时,温度优选80~95℃)。
沉淀槽之间通过连通管路连接,在第2、3、4级沉淀槽的溢流入口后的连通管上增设阀门,正常生产时阀门关闭,当单台沉淀槽设备检修时,沉淀槽相应的阀门开启,将该槽从生产流程中短路,不影响生产进行。
待沉降料浆在布液管的作用下均匀进入沉降槽内,较大的固体颗粒自然沉降进入排渣斗,细小的固体颗粒随溶液流向向上运动,在斜板构成的沉降区域内由于流体流向改变,固体颗粒与斜板接触沉降下来,同样进入排渣斗,溶液从沉降槽上部溢流堰进入溢流口排出。溢流口设在线固体悬浮物浓度仪进行测量,反馈给控制部。控制部根据溢流的固体悬浮物浓度判断沉降效果,并以此为依据调节第1级沉淀槽的氯化稀土进液阀门开启程度,同时调节1~4级沉淀槽的搅拌电机频率,从而控制搅拌速度,实现控制沉淀产物粒径的目的。
沉降槽底部设多个底流斗,放料口设自动阀门,按照控制部设定的顺序依次开启放料阀,确保每次只开启一个阀门,底流通过渣浆泵送往后续连续过滤设备。当某个放料阀开启时,其余排渣斗处于沉降底流收集的阶段,待排渣斗集满后依次排渣,从而实现底流连续稳定排出。
若沉淀剂为碳酸氢铵或碳酸钠,在第4级沉淀槽溢流口设在线pH(即酸碱度测试计)计,通过控制部自动调节沉淀剂的入口阀门开度,使料液pH值保持6.0~6.8之间;若沉淀剂为草酸,则在沉降槽溢流出口增设草酸溶液入口,通过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判断沉淀是否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加入的草酸能够再次生成草酸稀土沉淀,在线固体悬浮物浓度仪能够实时捕捉到固体悬浮物浓度超标信号,从而降低第1级沉淀槽的氯化稀土进液量,直到该处固体悬浮物浓度恢复正常值为止。
使用上述系统的示意性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氯化稀土料液从第1级沉淀槽加入,2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作为沉淀剂,按90:5:3:2的比例分别加入1~4级沉淀槽。沉淀槽的在线热电偶信号控制蒸汽阀门开启程度,使槽内温度控制在60±2℃之间。搅拌电机频率定为40Hz,对应的搅拌桨叶转速为80rpm。此时第4级沉淀槽溢流口的料浆pH值为6.5,沉降槽溢流口清液固体悬浮物浓度为0.3g/L,清液中稀土含量<0.2g/L,沉降槽底流固体颗粒粒度为D50=4.3μm。
实施例二
氯化稀土料液从第1级沉淀槽加入,2.5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作为沉淀剂,按95:2:2:1的比例分别加入1~4级沉淀槽。沉淀槽的在线热电偶信号控制蒸汽阀门开启程度,使槽内温度控制在65±2℃之间。搅拌电机频率定为35Hz,对应的搅拌桨叶转速为70rpm。此时第4级沉淀槽溢流口的料浆pH值为6.3,沉降槽溢流口清液固体悬浮物浓度为0.25g/L,清液中稀土含量<0.2g/L,沉降槽底流固体颗粒粒度为D50=4.9μm。
实施例三
氯化稀土料液从第1级沉淀槽加入,2mol/L的草酸溶液作为沉淀剂,按80:10:5:5的比例分别加入1~4级沉淀槽。沉淀槽的在线热电偶信号控制蒸汽阀门开启程度,使槽内温度控制在85±2℃之间。搅拌电机频率定为30Hz,对应的搅拌桨叶转速为60rpm。此时沉降槽溢流口清液固体悬浮物浓度为0.5g/L,清液中稀土含量<0.16g/L,沉降槽底流固体颗粒粒度为D50=3.2μm。
该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具有以下优点:设备结构简单、全系统无易耗品;系统可实现检修任一台沉淀槽而不影响生产正常运行;沉淀、澄清过程可实现连续化生产;通过在线热电偶、在线固体悬浮物浓度仪、在线粒度仪与进料阀门、搅拌电机等连锁,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沉淀罐(10),多个所述沉淀罐(10)依次连接;
溶液输送线(20),所述溶液输送线(20)和至少一个所述沉淀罐(10)连接,所述溶液输送线(20)用于输送氯化稀土溶液;
蒸汽输送线(30),每个所述沉淀罐(10)均和所述蒸汽输送线(30)连接,所述蒸汽输送线(30)用于输送蒸汽;
沉淀剂输送线(40),每个所述沉淀罐(10)均和所述沉淀剂输送线(40)连接,所述沉淀剂输送线(40)用于输送沉淀剂;
固液分离装置(50),所述固液分离装置(50)和至少一个所述沉淀罐(10)连接;
所述固液分离装置(50)包括槽体(51)、布液管(52)、沉降斜板(53)和底流斗(54),所述布液管(52)和所述沉降斜板(53)均设置在所述槽体(51)的腔体内,所述布液管(52)位于所述沉降斜板(53)的下方,所述底流斗(54)位于所述槽体(51)的下方,所述底流斗(54)和所述槽体(51)的腔体连通;其中,所述槽体(51)的上部具有溢流口,所述底流斗(54)的下部具有放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
连接管线(60),每个所述沉淀罐(10)均和所述连接管线(60)连接,以实现多个所述沉淀罐(10)的依次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沉淀罐(10)可通断地和所述连接管线(6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沉淀罐(10)包括第一沉淀罐、第二沉淀罐、第三沉淀罐和第四沉淀罐,所述连接管线(60)包括第一管路(61)、第二管路(62)、第三管路(63)和第四管路(64),其中,所述第一沉淀罐和所述第二沉淀罐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1)连通,所述第二沉淀罐和所述第三沉淀罐通过所述第二管路(62)连通,所述第三沉淀罐和所述第四沉淀罐通过所述第三管路(63)连通,所述第四沉淀罐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50)通过所述第四管路(64)连通;所述第一管路(61)和所述第二管路(62)可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管路(62)和所述第三管路(63)可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三管路(63)和所述第四管路(64)可连通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线(60)还包括第一阀门(65)、第二阀门(66)和第三阀门(67),所述第一管路(61)和第二管路(62)分别和所述第一阀门(65)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62)和所述第三管路(63)分别和所述第二阀门(66)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63)和所述第四管路(64)分别和所述第三阀门(67)的两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沉淀罐(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沉淀罐、第二沉淀罐、第三沉淀罐和第四沉淀罐,所述第四沉淀罐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50)连接,所述第一沉淀罐和所述第二沉淀罐均和所述溶液输送线(2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
多个温度监测计,多个所述温度监测计和多个所述沉淀罐(10)一一对应连接;
多个蒸汽调节阀,多个所述蒸汽调节阀和多个所述沉淀罐(10)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沉淀罐(10)通过对应的所述蒸汽调节阀和所述蒸汽输送线(3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
酸碱度测试计,所述酸碱度测试计设置在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50)连接的沉淀罐(10)内;
多个沉淀剂调节阀,多个所述沉淀剂调节阀和多个所述沉淀罐(10)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沉淀罐(10)通过对应的所述沉淀剂调节阀和所述沉淀剂输送线(4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流斗(54)为多个,所述固液分离装置(50)还包括多个控制阀(56),多个所述控制阀(56)和多个所述底流斗(54)连接,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输送管(71)和输送泵(72),所述输送泵(72)和所述输送管(71)连接,每个所述控制阀(56)均和所述输送管(7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连续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连续沉降系统还包括:
固体浓度仪,设置在所述槽体(51)的溢流口处;
在线粒度仪,设置在所述槽体(51)的底流口处;
溶液调节阀,所述溶液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溶液输送线(20)上;
控制部,所述固体浓度仪、所述在线粒度仪和所述溶液调节阀均和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CN202110278282.1A 2021-03-12 2021-03-12 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Active CN113046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8282.1A CN113046581B (zh) 2021-03-12 2021-03-12 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8282.1A CN113046581B (zh) 2021-03-12 2021-03-12 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6581A CN113046581A (zh) 2021-06-29
CN113046581B true CN113046581B (zh) 2022-05-20

Family

ID=76512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8282.1A Active CN113046581B (zh) 2021-03-12 2021-03-12 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658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725965A (fr) * 1930-10-10 1932-05-20 Electric Smelting & Aluminum C Perfectionnements aux procédés et dispositifs pour précipiter l'alumine hydratée et la séparer des solutions d'aluminates alcalins
CA2120308A1 (en) * 1994-03-30 1995-10-01 Kristine S. Siefert Sulfide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for control of chemical feed of organic sulfide products for metal ion precipitation from waste water
CN104878201A (zh) * 2014-02-28 2015-09-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含稀土废水中回收稀土的方法
CN111020240A (zh) * 2019-12-19 2020-04-17 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 硫酸稀土溶液连续制备混合氯化稀土料液的方法及装置
CN211771501U (zh) * 2019-12-19 2020-10-27 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 硫酸稀土溶液连续制备混合氯化稀土料液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725965A (fr) * 1930-10-10 1932-05-20 Electric Smelting & Aluminum C Perfectionnements aux procédés et dispositifs pour précipiter l'alumine hydratée et la séparer des solutions d'aluminates alcalins
US1943786A (en) * 1930-10-10 1934-01-16 Electrie Smelting & Alnminum C Process of separating alumina from alkali metal aluminate solutions
CA2120308A1 (en) * 1994-03-30 1995-10-01 Kristine S. Siefert Sulfide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for control of chemical feed of organic sulfide products for metal ion precipitation from waste water
CN104878201A (zh) * 2014-02-28 2015-09-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含稀土废水中回收稀土的方法
CN111020240A (zh) * 2019-12-19 2020-04-17 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 硫酸稀土溶液连续制备混合氯化稀土料液的方法及装置
CN211771501U (zh) * 2019-12-19 2020-10-27 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 硫酸稀土溶液连续制备混合氯化稀土料液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6581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5111A (zh) 一种提高反应结晶器内固含率的装置和方法
CN211585539U (zh) 一种管桩余浆回收利用系统
CN113046581B (zh) 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CN214612709U (zh) 稀土连续沉降系统
CN105709586B (zh) 一种焦炉烟道气脱硫系统配液、供液方法及装置
CN208493347U (zh) 一种反应澄清一体化装置
CN106362480A (zh) 一种精矿矿浆高效过滤方法
CN111494985A (zh) 多级连续逆流洗涤浸出设备和方法
CN208667311U (zh) 脱硫废水加药装置
CN213032402U (zh) 搅拌槽溢流回收系统
CN205095474U (zh) 带有絮凝剂制备加入系统的尾矿再选工程矿浆浓缩装置
CN212440134U (zh) 多级连续逆流洗涤浸出设备
CN111825158B (zh) 一种浆水处理零排放系统
CN104818348A (zh) 一种分级过滤预灰桶
CN204644376U (zh) 一种分级过滤预灰桶
CN208320181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CN217732931U (zh) 一种金属尾矿泥浆脱水自动化控制浓密池
CN217391654U (zh) 一种用于萤石矿处理的浓密器底流分流箱
CN219323901U (zh) 一种澄清池泥水分离回收系统
CN111470650A (zh) 一种多磨边抛光线污水共用式处理中水回用系统
CN214270924U (zh) 一种白砂糖用加工去渣装置
CN210683489U (zh) 一种可线上监控及操作水处理系统
CN220257358U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CN219823894U (zh) 一种智慧化粗分离系统
CN217757116U (zh) 一种化学沉淀药剂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