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3838A - 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43838A CN113043838A CN202110605931.4A CN202110605931A CN113043838A CN 113043838 A CN113043838 A CN 113043838A CN 202110605931 A CN202110605931 A CN 202110605931A CN 113043838 A CN113043838 A CN 1130438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motor support
- grille
- support
- cho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60K11/085—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with adjustable shutters or bli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B60R2019/525—Radiator gril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40—Actuators for moving a controlled member
- B60Y2400/41—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for actu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进气格栅单元,包括电机支架、格栅框架、至少两个驱动电机以及叶片,所述格栅框架环绕于电机支架周向,所述叶片阵列布置于电机支架水平方向的两侧,且所述叶片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格栅框架以及电机支架上,位于所述电机支架的两侧叶片沿远离电机支架的方向向同一侧倾斜,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电机支架上且分别用于控制两侧叶片转动;所述叶片包括连接杆以及间隔设置于连接杆上的阻风片,任一所述叶片的阻风片穿设于相邻所述叶片的相邻阻风片之间。本申请具有可以控制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叶片进行转动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背景技术
主动进气格栅是一种格栅叶片可以进行转动来改变格栅的进风口的大小的汽车外饰件,一般来说,这种主动进气格栅都是设置在汽车的前脸处,当汽车发动机需要快速升温以达到工作温度时,主动进气格栅会关闭以减小外界空气与发动机舱内空气的流通,而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主动进气格栅会开合至合适的角度以满足风阻与散热之间的需求。
例如公开号为CN108454384A、CN107399230A、CN108081950A等专利所公开的主动进气格栅的结构,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均呈片状设置,并且其两侧的叶片也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其均是通过同一驱动电机来控制两侧的叶片同步发生转动。
但是由于对汽车外饰件的美观的看重,汽车的前脸也不再是被设计为平面的结构,而是会逐渐沿靠近中部的方向向外突出。因而在该种应用环境下,平面式的主动进气格栅难以胜任这种应用场合,并且采用上述专利中的控制以及传动方式也无法控制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叶片进行转动。
发明内容
为了可以控制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叶片进行转动,本申请提供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进气格栅单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包括电机支架、格栅框架、至少两个驱动电机以及叶片,所述格栅框架环绕于电机支架周向,所述叶片阵列布置于电机支架水平方向的两侧,且所述叶片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格栅框架以及电机支架上,位于所述电机支架的两侧叶片沿远离电机支架的方向向同一侧倾斜,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电机支架上且分别用于控制两侧叶片转动;
所述叶片包括连接杆以及间隔设置于连接杆上的阻风片,任一所述叶片的阻风片穿设于相邻所述叶片的相邻阻风片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侧叶片并不是完全的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因而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对两侧叶片进行驱动可以实现对主动进气格栅的整体的开合。同时,将叶片分为阻风片以及连接杆的设计也可以降低在设计叶片时所需的难度,通过改变外部的阻风片的形状可以改变进气格栅在关闭时外部所构建而成的迎风面的形状,使其可以设计为不同的弧度,提高线条感。
优选的,所述阻风片包括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连接部上的阻风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连接杆上;
当所述进气格栅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每一所述阻风部位于连接杆的同一侧且相互组合并覆盖格栅框架的中心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阻风片的设置方式可以降低整体的用料,并且通过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便捷的实现对对应区域的封闭与阻挡。
优选的,每一所述叶片的阻风部均向同一方向延伸并延伸至相邻叶片的连接杆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影响叶片的转动的情况下,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较大的提高叶片在关闭过程中的阻风面积,从而提高进气格栅单元的阻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呈空心设置且供液体流通并用于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相邻阻风片之间设置有喷水孔,当所述进气格栅单元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任一叶片上的所述喷水孔与相邻叶片上的阻风片正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叶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下时,通过外部供水系统对叶片的连接杆进行供水,然后通过设置于连接杆上的喷水孔将水喷出,喷出的水会喷射至所正对的阻风片上,进而实现对阻风片的冲洗。
优选的,每一所述连接杆固定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连接片,位于所述电机支架同一侧的连接片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同一连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可以实现一个驱动电机对一侧的叶片的同步驱动,便于简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动板包括供连接片连接的转接部以及设置于转接部两端的抵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部可以与外部结构抵接以实现对连动板的行程的限位,同时,抵接部的设置还可以加强连接部整体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格栅框架上设置有供连接杆转动连接的转动支座,所述转动支座包括连接于格栅框架上的连接板以及加强板,所述连接板供连接杆穿设,所述加强板连接于连接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实现格栅框架与连接杆之间的转动连接,而加强板的设置可以提高连接板与格栅框架连接时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座固定于电机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具有固定连接于电机支架上的固定端以及限位连接于电机支架上的连接端,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有穿设于连接端中的连接插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设置方式需要两个固定端才可以实现电机支架与固定座之间的相对固定,但是通过设置连接端的方式可以减小固定端的数量。同时,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简化固定座的安装步骤,通过固定一个固定端即可实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动进气格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包括如上述的进气格栅单元以及连接于进气格栅单元上的格栅支架。
优选的,所述格栅支架供格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格栅支架上设置有供阻风片露出的通风区以及供车标安装的车标座,所述车标座上设置有供电机支架穿设并固定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结构设置合理,利用率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因而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对两侧叶片进行驱动可以实现对两侧叶片并不是完全的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主动进气格栅的整体的开合;
2.将叶片分为阻风片以及连接杆的设计可以改变进气格栅在关闭时外部所构建而成的迎风面的形状,使其可以设计为不同的弧度,提高线条感;
3.安装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进气格栅单元的主视图。
图2是进气格栅单元的后视图。
图3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叶片、电机支架、驱动电机以及连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通过连接器连接任意数量的连接杆时,进气格栅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固定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主动进气格栅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主动进气格栅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格栅框架;2、电机支架;3、驱动电机;4、叶片;41、连接杆;42、阻风片;421、连接部;422、阻风部;411、喷水孔;5、连接片;6、连动板;61、转接部;62、抵接部;7、转动支座;71、连接板;72、加强板;8、固定座;81、固定端;82、连接端;21、螺栓柱;22、连接插板;9、格栅支架;91、通风区;92、车标座;93、安装槽;10、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参照图1和图2,进气格栅单元包括格栅框架1、电机支架2、驱动电机3以及叶片4,格栅框架1具有一个围合形成的中心区域,电机支架2安装于格栅框架1所围合形成的中心区域的中部,且电机支架2整体的延长方向与格栅框架1的整体延长方向相互呈垂直设置。叶片4竖向阵列排布于电机支架2水平方向的两侧,且叶片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格栅框架1以及电机支架2上,位于电机支架2两侧的叶片4沿远离电机支架2的方向向同一侧倾斜。其中,若定义进气格栅单元安装至汽车上朝向外部的一侧为前侧,那么叶片4在本实施例中沿远离电机支架2的方向向后倾斜。驱动电机3分为两组且均固定于电机支架2上,两组驱动电机3分别用于控制两侧叶片4转动。
参照图2和图3,其中,叶片4包括连接杆41以及设置于连接杆41上的阻风片42,以电机支架2一侧的叶片4为例,相邻叶片4上的阻风片42呈交错设置,具体的,任意叶片4上的阻风片42之间均呈间隔设置,任一叶片4的阻风片42穿设于相邻叶片4上的相邻阻风片42之间。
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的,阻风片42包括连接于连接杆41上的连接部421以及连接于连接部421上的阻风部422,阻风部422于格栅框架1的中心区域上的投影面积大于连接部421的投影面积。而连接杆41、连接部421与阻风部422之间可以通过预设的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成型,也可以相互之间采用粘接、熔接等加工方式相连接。其中,当进气格栅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每一阻风部422位于连接杆41的同一侧,且每一叶片4的阻风部422均向同一方向延伸并延伸至相邻叶片4的连接杆41的外侧。作为优选,每一阻风部422的形状大致相同且呈六边形状设置,但靠近电机支架2的一侧的阻风部422的侧边呈竖状设置以与电机支架2相互配合,从而减小间隙的产生。因而,在采用上述结构下的叶片4在当进气格栅单元处于关闭状态下时,每一叶片4上的阻风片42之间相互配合以覆盖格栅框架1的中心区域,进而使阻风片42之间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迎风面以阻碍空气的对流。此外,阻风部422外表面的形状也可以根据格栅整体所想要达到的外观的设计目的进行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优选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驱动电机3分别用于控制两侧的叶片4同步进行转动。因而,为了实现同一驱动电机3对同一侧的叶片4的同步控制,连接杆41的一端贯穿以转动连接于电机支架2上,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任一连接杆41键连接,而每一连接杆41一体设置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连接片5,位于电机支架2同一侧的连接片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同一连动板6上。连动板6包括供连接片5连接的转接部61以及一体设置于转接部61两端的抵接部62,两侧连动板6上的抵接部62向同方向延伸。其中,连接片5与连动板6之间可以采用轴连接的方式实现,且连接片5与连动板6之间的连接处还可以设置轴承来进一步提高转动的顺畅度。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连接片5的倾斜方向与叶片4的转动方向相关联,而叶片4的转动方向又与阻风部422的设置方式相关。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阐述,如图2和图4所示,位于上侧的阻风部422向下延伸并阻挡至下侧的叶片4的连接杆41外,因而,在当叶片4进行转动时,其阻风部422的下侧需向外翻转,以避免两个叶片4在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相互干涉。反之,叶片4的转动方向即朝反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连接杆41整体呈空心设置,每一连接杆41上且位于相邻的阻风片42之间设置有与连接杆41的空心区域连通的喷水孔411。当进气格栅单元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任一叶片4上的喷水孔411与相邻叶片4上的阻风片42相正对,因而,在当对连接杆41接入水路时,通过喷水孔411喷出的水可以正对喷射至阻风片42上,进而实现对阻风片42进行针对性的清理。
以当叶片4进行转动时,其阻风部422的下侧向外翻转的方式为例来对喷水孔411的位置进行阐述,当进气格栅单元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朝向外侧的阻风部422的一面会翻转至向上的状态中,因而,与之相对应的喷水孔411会位于上侧的叶片4上。也就是说,每一阻风部422都会被上侧的喷水孔411所喷出的水进行清理,同时,在上述喷水方式下,喷出的水也无需克服重力的作用而向上提升,反而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压而提高喷射至阻风部422上时的压力。而在当进气格栅单元处于关闭状态下时,连接杆41上的喷水孔411会转动至朝向内侧的位置处,也不会影响从外侧观看时的外观。
而关于对各连接杆41的水路连接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位于叶片4两侧的部分且位于格栅框架1上设置有连接器10,两侧的连接器10分别与位于电机支架2两侧的各个或是若干个连接杆41连通。并且,连接器10可以通过软管以及对应的可旋转的软管接头与连接杆41远离电机支架2的一端进行连接。连接器10的各个连接口之间相互连通,进而使得在连接器10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各同一侧的叶片4的连接杆41之间相互连通。进一步的,两侧的连接器10可以分别接入发动机舱内的玻璃水水箱系统,也可以采用在电机支架2中设置软管并连接两侧任意数量的连接杆41来实现对两侧的叶片4之间的连通,从而只需将一侧的连接器10连接至玻璃水水箱系统即可。
不同于上述采用连接器10的水路连接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每一连接杆41同步接入玻璃水水箱系统中来实现上述功能。
参照图1和图6,而连接杆41远离电机支架2的一侧与设置于格栅框架1上的转动支座7实现转动连接。其中,转动支座7包括一体连接于格栅框架1上的连接板71以及加强板72,连接板71的厚度方向供连接杆41贯穿,而加强板72一体连接于连接板7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72与连接板71之间的具体结构设置以及数量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7,驱动电机3通过固定座8固定于电机支架2上,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固定座8上。固定座8具有固定连接于电机支架2上的固定端81以及限位连接于电机支架2上的连接端82,其中,电机支架2上一体设置有与固定端81相对应安装的螺栓柱21以及与连接端82所相对应的连接插板22,连接插板22用于贯穿于连接端82中。在安装时,将驱动电机3首先固定于固定座8上,然后将固定座8与电机支架2上对应的安装位固定并保持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对应的连接杆41实现连接,最后再通过螺栓连接紧固定座8与电机支架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进气格栅单元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控制叶片4转动时,通过驱动电机3驱动任一叶片4转动,该叶片4会带动其连接片5同步进行转动,此后,该连接片5会带动连动板6同步进行转动,从而对其余的叶片4同步实现转动。
参照图8和图9,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进气格栅单元以及连接于进气格栅单元上的格栅支架9。其中,格栅支架9供格栅框架1固定连接,且格栅框架1位于格栅支架9的背侧。格栅支架9上设置有供阻风片42露出的通风区91以及供车标安装的车标座9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风片42之间所相互拼合而形成的区域恰好贴合于格栅支架9上开设的通风区91的大小。此外,车标座92的背侧还设置有供电机支架2穿设的安装槽93,电机支架2穿设于安装槽93中并与车标座92螺栓固定连接。在此处,连动板6的行程被限制在安装槽93的区域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叶片4转动至最大行程时,连动板6可以与安装槽93的侧壁抵接以起到对叶片4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作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包括电机支架(2)、格栅框架(1)以及叶片(4),所述格栅框架(1)环绕于电机支架(2)周向,所述叶片(4)阵列布置于电机支架(2)水平方向的两侧,且所述叶片(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格栅框架(1)以及电机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驱动电机(3),位于所述电机支架(2)两侧的叶片(4)沿远离电机支架(2)的方向向同一侧倾斜,所述驱动电机(3)连接于电机支架(2)上且分别用于控制两侧叶片(4)转动;
所述叶片(4)包括连接杆(41)以及间隔设置于连接杆(41)上的阻风片(42),任一所述叶片(4)的阻风片(42)穿设于相邻所述叶片(4)的相邻阻风片(4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片(42)包括连接部(421)以及连接于连接部(421)上的阻风部(422),所述连接部(421)连接于连接杆(41)上;
当所述进气格栅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每一所述阻风部(422)位于连接杆(41)的同一侧且相互组合并覆盖格栅框架(1)的中心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4)的阻风部(422)均向同一方向延伸并延伸至相邻叶片(4)的连接杆(4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1)呈空心设置且供液体流通并用于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所述连接杆(41)上且位于相邻阻风片(42)之间设置有喷水孔(411),当所述进气格栅单元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任一叶片(4)上的所述喷水孔(411)与相邻叶片(4)上的阻风片(42)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杆(41)固定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连接片(5),位于所述电机支架(2)同一侧的连接片(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同一连动板(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格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板(6)包括供连接片(5)连接的转接部(61)以及设置于转接部(61)两端的抵接部(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框架(1)上设置有供连接杆(41)转动连接的转动支座(7),所述转动支座(7)包括连接于格栅框架(1)上的连接板(71)以及加强板(72),所述连接板(71)供连接杆(41)穿设,所述加强板(72)连接于连接板(7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固定座(8)固定于电机支架(2)上,所述驱动电机(3)固定于固定座(8)上,所述固定座(8)具有固定连接于电机支架(2)上的固定端(81)以及限位连接于电机支架(2)上的连接端(82),所述电机支架(2)上设置有穿设于连接端(82)中的连接插板(22)。
9.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单元以及连接于进气格栅单元上的格栅支架(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支架(9)供格栅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格栅支架(9)上设置有供阻风片(42)露出的通风区(91)以及供车标安装的车标座(92),所述车标座(92)上设置有供电机支架(2)穿设并固定的安装槽(9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05931.4A CN113043838B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05931.4A CN113043838B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43838A true CN113043838A (zh) | 2021-06-29 |
CN113043838B CN113043838B (zh) | 2021-09-10 |
Family
ID=76518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05931.4A Active CN113043838B (zh) | 2021-06-01 | 2021-06-01 | 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4383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87902A (zh) * | 2021-09-18 | 2021-12-14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叶片长度可调式主动进气格栅 |
TWI809687B (zh) * | 2021-01-29 | 2023-07-21 | 德商蓮花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 機動車輛的主動式進氣啟閉系統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132033A1 (en) * | 2012-11-12 | 2014-05-15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Front fascia or grill support structure and aerodynamic shutter assembly |
CN206606158U (zh) * | 2017-03-05 | 2017-11-03 | 梦达驰汽车系统(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 一种全从动叶片式可变进气格栅 |
CN206856658U (zh) * | 2017-06-15 | 2018-01-09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装置 |
CN108263487A (zh) * | 2017-01-04 | 2018-07-10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宽松分层装配部件和车辆前端组装策略 |
CN109455085A (zh) * | 2018-12-29 | 2019-03-12 | 江阴道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一种多边形大型格栅 |
CN209336480U (zh) * | 2018-11-28 | 2019-09-03 | 江苏诚易晋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
-
2021
- 2021-06-01 CN CN202110605931.4A patent/CN1130438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132033A1 (en) * | 2012-11-12 | 2014-05-15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Front fascia or grill support structure and aerodynamic shutter assembly |
CN108263487A (zh) * | 2017-01-04 | 2018-07-10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宽松分层装配部件和车辆前端组装策略 |
CN206606158U (zh) * | 2017-03-05 | 2017-11-03 | 梦达驰汽车系统(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 一种全从动叶片式可变进气格栅 |
CN206856658U (zh) * | 2017-06-15 | 2018-01-09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装置 |
CN209336480U (zh) * | 2018-11-28 | 2019-09-03 | 江苏诚易晋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
CN109455085A (zh) * | 2018-12-29 | 2019-03-12 | 江阴道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一种多边形大型格栅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09687B (zh) * | 2021-01-29 | 2023-07-21 | 德商蓮花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 機動車輛的主動式進氣啟閉系統 |
CN113787902A (zh) * | 2021-09-18 | 2021-12-14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叶片长度可调式主动进气格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43838B (zh) | 2021-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43838B (zh) | 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 |
CN101879917B (zh) | 用于机动车辆前罩板中的冷却风门模块的安装装置 | |
KR101603857B1 (ko) | 수직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201740121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152261B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9084370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5627540A (zh) | 空调器 | |
CN202675470U (zh) | 立柜式空调器 | |
CN216128139U (zh) | 一种进气格栅单元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 |
CN102563830A (zh) | 空调用百叶窗 | |
CN213273144U (zh) | 空调器的导风板、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 |
CN212781883U (zh) | 一种带有可变风道的导风罩的服务器机箱 | |
CN114801708A (zh) |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及车辆 | |
CN204611961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 |
CN208671178U (zh) | 空调器 | |
CN210265227U (zh) | 塔扇 | |
CN221423491U (zh) | 风机、风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 |
CN216709242U (zh) | 一种带有六边形叶片的主动进气格栅 | |
CN211468370U (zh) | 一种适用于倾斜式散热器的智能导流格栅 | |
CN117022139B (zh) | 一种改善汽车nvh的降噪装置 | |
CN215260489U (zh) | 空调器 | |
CN21655738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3272858U (zh) | 空调面板组件、嵌入机以及空调系统 | |
CN205245341U (zh) | 立式室内机 | |
CN219277238U (zh) |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