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8015A - 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8015A
CN113038015A CN202110296678.9A CN202110296678A CN113038015A CN 113038015 A CN113038015 A CN 113038015A CN 202110296678 A CN202110296678 A CN 202110296678A CN 113038015 A CN113038015 A CN 113038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oting
picture
terminal
processe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66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8015B (zh
Inventor
李圣权
董墨江
毛云青
黄逢春
谢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I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I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I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I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66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8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8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8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8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8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1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by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to influence resolution, frame rate or aspect rat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方向,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拍摄方向与所述第一拍摄方向相同。本发明可以解决城管事件现场复核时上传的照片无法保证拍摄到有效的现场画面,以及审核人员难以辨认现场处理后的照片是否与案卷发生现场环境相同的问题。

Description

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拍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城管事件指在城市中非固定、且与人的活动行为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占道经营、张贴小广告、道路塌陷等,这些事件具有位置不固定、问题发生随机、种类繁多等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城管人员前往待处理区域进行城管事件处理。
目前,城管事件处理完成后,由城管人员通过终端采集现场照片作为证据留底,并将照片上报至业务平台,再由人工审核现场照片确认该城管事件是否处理完成。由于城管人员拍照缺少约束,无法保证其拍摄到有效的现场画面,加上审核人员难以辨认现场处理后的照片是否与案卷发生现场环境相同,导致难以辨认时需要额外派遣人员现场核查,增加了城管事件复核的工作量。
综上,针对现有技术中城管事件现场复核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城管事件现场复核时上传的照片无法保证拍摄到有效的现场画面,以及审核人员难以辨认现场处理后的照片是否与案卷发生现场环境相同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二次拍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方向,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拍摄方向与所述第一拍摄方向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二次拍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将所述第一图片经透明化处理后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当经透明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重叠时,采集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作为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拍摄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方向;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所述第一拍摄方向与所述第二拍摄方向相同。
第四方面,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拍摄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第一进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片经透明化处理后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当经透明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重叠时,采集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作为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
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解决目前城管事件现场复核时上传的照片无法保证拍摄到有效的现场画面。通过采集待处理区域的方向数据、位置数据,结合拍摄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当前拍摄方向,引导拍摄人员快速找到待处理区域以及第一次拍摄的方向,在二次拍摄时在拍摄设备的拍摄界面生成拍照指示层,为拍摄人员在拍摄处理后区域时提供对应参照物,形成有效对焦,避免拍摄人员因角度与焦距问题导致处置照片无效,影响处置现场照片采集质量。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二次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二次拍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一图片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指引标识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二次拍摄时在终端的拍摄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一种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二次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二次拍摄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二次拍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2:
步骤101,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方向,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步骤102,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拍摄方向与所述第一拍摄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拍摄人员通过终端拍摄城管事件待处理区域的第一数据,包括第一图片、第一拍摄位置以及第一拍摄方向。当城管事件处理完成后,拍摄人员再次对处理后的区域进行拍摄,在二次拍摄时,将自动生成拍摄位置、拍摄方向的指引标识,引导拍摄人员找到快速找到待处理区域以及第一次拍摄的方向。本实施例通过拍摄引导标识实现对拍摄人员的拍摄地址、拍摄方向和拍摄角度的引导,对城管事件处理现场的图片自动化采集,后续处置事件审核提供准确的图像信息,减少现场复查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包括:当所述终端的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拍摄指引界面上的第一拍摄位置一致,且所述终端的第二拍摄方向与所述拍摄指引界面上的第一拍摄方向一致时,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采集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
在本实施例中,拍摄指引界面如图5所示,当拍摄人员到达第一次拍摄的地点后,进入拍摄界面进行第二图片的采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后,将所述第一图片经透明化处理后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当经透明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重叠时,采集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作为所述第二图片
在本例中,当二次拍摄时在终端的拍摄界面生成拍照指示层,为拍摄人员在拍摄处理后区域时提供对应参照物,形成有效对焦,便于采集第二图片。
具体地,将第一次拍摄的照片透明化处理作为第二次拍摄时调整终端高度、角度的参照,当拍摄人员进入拍摄界面后,系统自动将第一图片加载在拍摄画面的上层,便于拍摄人员有效地拍摄到与第一次拍摄照片一样的场景。
示例性的,参考图6,在图6中第一次拍摄到的垃圾桶外存在垃圾,事件处理后需要拍摄与第一次同样场景下的第二照片,在终端的拍摄界面中,增加处理后的透明图层,在第二次拍摄时,可以将垃圾桶、工位挡板作为拍摄人员在拍摄处置画面时的对应参照物,使拍摄时形成有效对焦。
在步骤101中,所述终端被用于采集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图片时,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坐标信息生成第一拍摄位置;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陀螺仪数据生成第一拍摄方向。
在本步骤中,可以基于终端自带的GPS定位生成第一拍摄位置、第二拍摄位置,并在终端界面中显示出来,以第一拍摄位置作为参照,指引拍摄人员前往拍摄地点进行拍摄,优选的,还可以生成并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去往第一拍摄位置的行进路线,便于引导拍摄人员前往拍摄目的地。
此外,系统基于终端自带的陀螺仪数据生成第一拍摄方向、第二拍摄方向,并在终端界面中显示出来,具体的,陀螺仪数据基于坐标系的X轴、Y轴、Z轴生成角度数据,通过陀螺仪角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二次拍照的方向和角度是否相同。
在步骤101中,“基于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包括:在所述终端的所述拍摄指引界面生成并显示第一GPS标识、第一方向标识,其中,所述第一GPS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坐标信息,所述第一方向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拍摄方向。
示例性的,参考图5,在图5中右上角显示了第一图片,在拍摄界面上显示了当前地图,通过气泡点表示第一拍摄位置,以第一拍摄位置作为参照,指引拍摄人员前往拍摄地点进行拍摄。位于左上角的圆点标识用于描述第一拍摄方向,作为二次拍摄的参照,在圆点附近有一带方向箭头,箭头指向的方向即为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
针对上述步骤101,本申请从第一次拍摄所产生的GPS、陀螺仪数据、图像数据中提取第一图像、第一拍摄位置、第一拍摄方向,基于第一拍摄位置、第一拍摄方向在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通过拍摄指引界面引导拍摄人员在进行现场复核上传证明时能快速找到待处理区域以及第一次拍摄的方向。
在步骤102中,“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包括:在所述终端的所述拍摄指引界面生成并显示第二GPS标识、第二方向标识其中,所述第二GPS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的实时位置的坐标信息,所述第二方向标识用于表示终端的当前拍摄方向;调整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使所述终端上显示的所述第二GPS标识与所述第一GPS标识重合;调整所述第二拍摄方向使所述终端上显示的所述第二方向标识指向所述第一方向标识。
在本步骤中,参考图5,通过气泡点表示第一拍摄位置,位于左上角的圆点标识用于描述第一拍摄方向,作为二次拍摄的参照,在圆点附近有一带方向箭头,箭头指向的方向即为终端的当前拍摄角度,调整当前拍摄角度使箭头指向圆点标识,即第二拍摄方向与第一拍摄方向达到一致,且GPS点位一致后,终端界面进入图层透明化对焦。
针对上述步骤102,本申请基于拍摄指引界面引导拍摄人员快速找到待处理区域以及第一次拍摄的方向后,在二次拍摄时在拍摄设备的拍摄界面生成拍照指示层,为拍摄人员在拍摄处理后区域时提供对应参照物,形成有效对焦,调整终端的拍摄高度和角度,使终端第一次拍摄的透明图层与当前现场画面重叠一致,即画面相关参照物匹配,系统自动采集当前现场的画面作为第二图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示出了另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参考图8,该方法包括步骤801至步骤803:
步骤801、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步骤802,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
步骤803,将所述第一图片经透明化处理后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当经透明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重叠时,采集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作为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生成拍摄指引界面时无需获取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方向,而是将第一图片加载在拍摄界面上引导用户进行拍摄。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步骤801,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被用于采集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图片时,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坐标信息生成第一拍摄位置;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陀螺仪数据生成第一拍摄方向。
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生成第一拍摄方向的导航标识进行二次拍摄的引导,便于拍摄用户快速校准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至与第一图片重合。需要说明的是,当GPS定位不够准确时,拍摄用户仅通过第一次GPS标识和加载在拍摄界面的透明化处理的第一图片很难快速找到城管事件的拍摄角度,因此在本步骤中,通过第一GPS标识和第一拍摄方向结合的标识来确定第一图片的拍摄位置和角度,当进入拍摄界面后,拍摄人员能在短时间内微调进行二次拍摄,提高现场复核时拍摄照片的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示出了一种二次拍摄后图像比对的方法。其中,实施例一通过GPS点位、陀螺仪数据、透明图层实现两次拍照都在同一区域/同一场景、同一拍摄角度。作为优选,实施例二通过训练目标检测模型对第一图片中的用于描述城管事件的目标物体进行检测,提取出目标物体以外的场景图作为参照,与第二图片中的场景图进行比对,判断两个场景的相似程度。
具体的,在“自动采集所述处理后区域的第二图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图片中对应的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图片中对应的第二场景图,将所述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场景图进行相似度计算获得计算结果,通过所述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比较判断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是否为同一场景图片,若是,基于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显示的所述第二图片,自动对所述处理后区域进行拍摄。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目前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对所述第一图片的目标物体进行检测,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有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算法、定向梯度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及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等。
作为优选地,本步骤选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检测第一图片中的目标物体,具体地,“提取所述第一图片中对应的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图片中对应的第二场景图”包括:将所述第一图片输入到已训练的目标检测模型中,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经所述目标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被提取第一特征图,第一特征图通过所述目标检测网络的区域生成网络RPN生成至少一目标候选框,其中,所述目标候选框用于描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图片中的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二图片上生成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对应的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图片上分割出所述第一区域,得到所述第一图片对应的第一场景图,在所述第二图片上分割出所述第二区域,得到所述第二图片对应的第二场景图。
具体地,输入任意大小的第一图像,通过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第一特征图,第一特征图通过RPN生成目标候选框,基于softmax判断anchors,是预测框还是背景,再通过边框回归(bounding box regression)进行修正anchors,也就是进一步确定目标候选框,提高目标候选框的精确度,在本步骤中,输入如图4所示的第一图像,目标检测模型能够检测到垃圾袋作为城管事件的目标物体,基于检测结果通过目标候选框来描述目标物体在第一图片中的位置(目标候选框在图4中未示出)。
在第一图片中的目标物体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出的目标检测模型将描述待处理城管事件的区域作为作为目标物体,当同一场景下存在多个城管事件,则第一图片中的目标物体可以为多个,相应的,对应目标物体的目标候选框也为多个,根据目标候选框进行剪裁,提取出第一场景图。
目标候选框用于描述目标物体在第一图片中的第一区域,在第二图片上生成与第一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对应的第二区域,根据第二区域进行检测,提取出第二场景图,通过模型进行相似度比对,当相似度满足预设阈值时,表示两次拍摄结果所处环境相同,系统以第二图片作为拍摄到的处理后区域的图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场景图进行相似度计算获得计算结果,通过所述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比较判断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是否为同一场景图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算法将每一相同位置和大小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内图像是否一致,若每一相同位置和大小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均不一致,表示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城管事件已被处理。
在本例中,可以通过目前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对所述第一图片的目标物体进行检测,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有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算法、定向梯度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及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等,将每个第一区域与对应的第二区域进行对比,判断每个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的图像是否一致,若存在一致的区域则表明事件未处理干净,若均不一致则表明事件已处理。
图7示出了终端700的一种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7所示,终端700可以包括射频单元710、存储器720、输入单元730、显示单元740、摄像头750、音频电路760、扬声器761、麦克风762、处理器770、外部接口780、电源7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终端700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终端7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
摄像头750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指令触发开启,实现拍照或者摄像功能。摄像头可以包括成像镜头,滤光片,图像传感器等部件。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成像镜头,通过滤光片,最终汇聚在图像传感器上。成像镜头主要是用于对拍照视角中的所有物体(也可称为待拍摄场景、待拍摄对象、目标场景或目标对象,也可以理解为用户期待拍摄的场景图像)发出或反射的光汇聚成像;滤光片主要是用于将光线中的多余光波(例如除可见光外的光波,如红外)滤去;图像传感器主要是用于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入到处理器770进行后续处理。其中,摄像头可以位于终端设备的前面,也可以位于终端设备的背面,它们个个数以及具体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设计者或厂商策略的需求灵活确定,本申请不做限定。
所述输入单元7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所述便携式多功能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730可包括触摸屏7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732。所述触摸屏73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关节、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触摸屏上或在触摸屏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触摸屏可以检测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动作,将所述触摸动作转换为触摸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770,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77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所述触摸信号至少包括触点坐标信息。所述触摸屏731可以提供所述终端700和用户之间的输入界面和输出界面。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摸屏。除了触摸屏731,输入单元7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7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732、开关按键733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显示单元7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700的各种菜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单元还用于显示设备利用摄像头750获取到的图像,可以包括某些拍摄模式下的预览图像、拍摄的初始图像以及拍摄后经过一定算法处理后的目标图像。
进一步的,触摸屏731可覆盖显示面板741,当触摸屏7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77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77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7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在本实施例中,触摸屏与显示单元可以集成为一个部件而实现终端700的输入、输出、显示功能;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以触摸显示屏代表触摸屏和显示单元的功能集合;在某些实施例中,触摸屏与显示单元也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
所述存储器720可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存储器720可主要包括存储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媒体文件和文本等数据;存储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应用、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指令等软件单元,或者他们的子集、扩展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向处理器770提供包括管理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硬件、软件以及数据资源,支持控制软件和应用,还用于多媒体文件的存储,以及运行程序和应用的存储。
处理器770是终端7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指令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7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77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77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7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存储器、可以在单一芯片上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他们也可以在独立的芯片上分别实现。处理器770还可以用于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发给计算处理设备相应的部件,读取以及处理软件中的数据,尤其是读取和处理存储器720中的数据和程序,以使其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执行相应的功能,从而控制相应的部件按指令的要求进行动作。
所述射频单元7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77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7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音频电路760、扬声器761、麦克风7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7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7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761,由扬声器7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762用于收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7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770处理后,经射频单元7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7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也可以包括耳机插孔763,用于提供音频电路和耳机之间的连接接口。
终端7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7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7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终端700还包括外部接口780,所述外部接口可以是标准的Micro USB接口,也可以是多针连接器,可以用于连接终端700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也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终端700充电。
尽管未示出,终端700还可以包括闪光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模块、不同功能的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下文中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方法均可以应用在如图7所示的终端中。
综上,针对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城管事件现场复核时上传的照片无法保证拍摄到有效的现场画面,以及审核人员难以辨认现场处理后的照片是否与案卷发生现场环境相同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获取第一拍摄数据,在第一拍摄数据中提取相关的第一图片、第一拍摄方向、第一拍摄位置,基于第一拍摄方向和第一拍摄位置生成拍摄指引界面,结合拍摄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当前拍摄方向,引导拍摄人员快速找到待处理区域以及第一次拍摄的方向,当拍摄人员到达拍摄地点时,第一图片在拍摄界面以透明图层生成拍照指示层,为拍摄人员在拍摄处理后区域时提供对应参照物,形成有效对焦,当拍摄人员终端的第一次拍摄的透明图层与当前现场画面重叠一致时,系统自动采集第二图片,通过目标检测模型将第二图片、第二图片的拍摄场景进行相似度计算,判断两次拍摄结果所处环境是否相同,若相同。系统以第二图片作为拍摄到的处理后区域的图片,若不相同,继续采集第二图片。
实施例三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拍摄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方向;
第一生成模块2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第二获取模块203,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所述第一拍摄方向与所述第二拍摄方向相同。
图9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种二次拍摄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901,用于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第一进入模块902,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
第一处理模块903,用于将所述第一图片经透明化处理后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
第一采集模块904,用于当经透明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重叠时,采集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作为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参考图3,包括存储器304和处理器302,该存储器304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302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30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存储器304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304。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304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DiskDrive,简称为HDD)、软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olidStateDrive,简称为SSD)、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为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304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304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304是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304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为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RA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EEPROM)、电可改写ROM(ElectricallyAlter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EAROM)或闪存(FLASH)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AM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DRAM),其中,DRAM可以是快速页模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304(FastPageMode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FPMDRAM)、扩展数据输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xtendedDateOut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EDO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SDRAM)等。
存储器304可以用来存储或者缓存需要处理和/或通信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以及处理器302所执行的可能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302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3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二次拍摄方法。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3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308,其中,该传输设备306和上述处理器302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308和上述处理器302连接。
传输设备306可以用来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电子装置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3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输入输出设备308用于输入或输出信息。例如,上述输入输出设备可以是显示屏、音箱、麦克、鼠标、键盘或其他设备。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的信息可以是数据、表格、图像、实时视频,输入的信息可以是推荐结果的文本、图表等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302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01,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第一拍摄位置以及第一拍摄方向,基于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S102,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处理后区域的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当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一致时,将所述第一图片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调整所述终端的拍摄角度使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处理后区域的画面重叠,自动采集所述处理后区域的第二图片。
步骤801、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步骤802,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
步骤803,将所述第一图片经透明化处理后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当经透明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重叠时,采集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作为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二次拍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来实现。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二次拍摄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方向,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拍摄方向与所述第一拍摄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包括:
当所述终端的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拍摄指引界面上的第一拍摄位置一致,且所述终端的第二拍摄方向与所述拍摄指引界面上的第一拍摄方向一致时,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采集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后,将所述第一图片经透明化处理后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当经透明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重叠时,采集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作为所述第二图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被用于采集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图片时,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坐标信息生成第一拍摄位置;
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陀螺仪数据生成第一拍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所述拍摄指引界面生成并显示第一GPS标识、第一方向标识,其中,所述第一GPS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坐标信息,所述第一方向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拍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所述拍摄指引界面生成并显示第二GPS标识、第二方向标识,其中,所述第二GPS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的实时位置的坐标信息,所述第二方向标识用于表示终端的当前拍摄方向;
调整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使所述终端上显示的所述第二GPS标识与所述第一GPS标识重合;
调整所述第二拍摄方向使所述终端上显示的所述第二方向标识指向所述第一方向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项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图片中对应的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图片中对应的第二场景图,将所述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场景图进行相似度计算获得计算结果,通过所述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比较判断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是否为同一场景图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所述第一图片中对应的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图片中对应的第二场景图”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片输入到已训练的目标检测模型中,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经所述目标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被提取第一特征图,第一特征图通过所述目标检测网络的区域生成网络RPN生成至少一目标候选框,其中,所述目标候选框用于描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图片中的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二图片上生成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对应的第二区域;
在所述第一图片上分割出所述第一区域,得到所述第一图片对应的第一场景图,在所述第二图片上分割出所述第二区域,得到所述第二图片对应的第二场景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场景图进行相似度计算获得计算结果,通过所述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比较判断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是否为同一场景图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算法将每一相同位置和大小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内图像是否一致,若每一相同位置和大小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均不一致,表示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城管事件已被处理。
10.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
将所述第一图片经透明化处理后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当经透明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重叠时,采集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作为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被用于采集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图片时,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坐标信息生成第一拍摄位置;
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陀螺仪数据生成第一拍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待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所述拍摄指引界面生成并显示第一GPS标识,其中,所述第一GPS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在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坐标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所述拍摄指引界面生成并显示第二GPS标识,其中,所述第二GPS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终端的实时位置的坐标信息;
调整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使所述终端上显示的所述第二GPS标识与所述第一GPS标识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二图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图片中对应的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图片中对应的第二场景图,将所述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场景图进行相似度计算获得计算结果,通过所述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比较判断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是否为同一场景图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所述第一图片中对应的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图片中对应的第二场景图”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片输入到已训练的目标检测模型中,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经所述目标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被提取第一特征图,第一特征图通过所述目标检测网络的区域生成网络RPN生成至少一目标候选框,其中,所述目标候选框用于描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图片中的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二图片上生成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对应的第二区域;
在所述第一图片上分割出所述第一区域,得到所述第一图片对应的第一场景图,在所述第二图片上分割出所述第二区域,得到所述第二图片对应的第二场景图。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二次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场景图、所述第二场景图进行相似度计算获得计算结果,通过所述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比较判断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是否为同一场景图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算法将每一相同位置和大小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内图像是否一致,若每一相同位置和大小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均不一致,表示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城管事件已被处理。
17.一种二次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方向;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拍摄方向,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以及第二拍摄方向,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所述第一拍摄方向与所述第二拍摄方向相同。
18.一种二次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终端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第一图片、所述第一图片的第一拍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图片的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在所述终端生成拍摄指引界面;
第一进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根据所述拍摄指引界面调整所述终端至第二拍摄位置,进入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拍摄位置与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相同;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片经透明化处理后加载在所述终端的拍摄界面上;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当经透明化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片与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重叠时,采集所述终端当前拍摄界面的显示画面作为所述待处理区域被处理后的第二图片。
1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
2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拍摄方法。
CN202110296678.9A 2021-03-19 2021-03-19 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3038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678.9A CN113038015B (zh) 2021-03-19 2021-03-19 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678.9A CN113038015B (zh) 2021-03-19 2021-03-19 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8015A true CN113038015A (zh) 2021-06-25
CN113038015B CN113038015B (zh) 2023-03-24

Family

ID=76471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6678.9A Active CN113038015B (zh) 2021-03-19 2021-03-19 二次拍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801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9829A1 (en) * 2003-03-25 2004-09-30 Fujitsu Limited Shooting device and shooting method
CN104754234A (zh) * 2015-04-13 2015-07-01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4850563A (zh) * 2014-02-18 2015-08-19 歌乐株式会社 目的地图像比较检索装置、目的地图像比较检索系统、以及目的地图像比较检索方法
US20170221244A1 (en) * 2016-02-02 2017-08-03 Morpho, Inc.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photographing assist equipment
CN107610113A (zh) * 2017-09-13 2018-01-1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图像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小目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600609A (zh) * 2018-03-19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助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24413A (zh) * 2018-06-27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90191078A1 (en) * 2017-12-15 2019-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200045165A1 (en) * 2017-03-21 2020-0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hotography gui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2437172A (zh) * 2020-10-30 2021-03-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9829A1 (en) * 2003-03-25 2004-09-30 Fujitsu Limited Shooting device and shooting method
CN104850563A (zh) * 2014-02-18 2015-08-19 歌乐株式会社 目的地图像比较检索装置、目的地图像比较检索系统、以及目的地图像比较检索方法
CN104754234A (zh) * 2015-04-13 2015-07-01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US20170221244A1 (en) * 2016-02-02 2017-08-03 Morpho, Inc.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photographing assist equipment
US20200045165A1 (en) * 2017-03-21 2020-0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hotography gui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7610113A (zh) * 2017-09-13 2018-01-1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图像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小目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90191078A1 (en) * 2017-12-15 2019-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8600609A (zh) * 2018-03-19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助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24413A (zh) * 2018-06-27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437172A (zh) * 2020-10-30 2021-03-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8015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33212A1 (zh) 文本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664957B (zh) 车牌号码匹配方法及装置、字符信息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5956518A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64716B (zh) 一种证件扫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35609A (zh) 辅助拍照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98966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086761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4717125B (zh) 图形码保存方法和装置
CN104143078A (zh) 活体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770451A (zh) 拍照处理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049244A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72988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33247A (zh) 一种自拍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124555A (zh) 控制对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20695A (zh)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25518B (zh) 图像的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57571B (zh) 获取兴趣点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49046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5100913A1 (zh) 图像缩略图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7968917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161889A1 (zh) 一种获取排队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65606A (zh) 一种车辆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463177A (zh) 文档图像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6371086A (zh)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JP6862564B2 (ja) 画像合成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不揮発性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