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7112B -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7112B
CN113037112B CN202110410357.7A CN202110410357A CN113037112B CN 113037112 B CN113037112 B CN 113037112B CN 202110410357 A CN202110410357 A CN 202110410357A CN 113037112 B CN113037112 B CN 113037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state
tube
switch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03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7112A (zh
Inventor
王振存
熊俊峰
边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03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7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7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7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7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7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87Neutral point clamped i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涉及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在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中,在标定时间内,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第六开关管或/和第五开关管在保持电性导通状态下也不会过压损坏,当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时,形成了经过第五二极管、第二开关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六开关管的短换流路径,或/和,形成了经过第三开关管、第六二极管、第五开关管和第二二极管的短换流路径,既缩短了换流路径,也防止了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过压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
背景技术
ANPC(Active Neutral-point-clamped,有源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包括由两个电容、六个开关管和六个二极管连接而成的电路,通过该电路可以产生三种电平,该三种电平分别为高电平V/2、零电平0V和低电平-V/2,相比于两电平逆变器,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具备输出电压电流谐波小以及开关器件所承受的电压及开关损耗减半等优势。
但是,当关断开关管时,开关管会因较长的换流回路而承受超过电压应力范围的尖峰电压,致使开关管过压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所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分别对称设置,所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以及所述第六开关管处于电性导通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或/和,
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均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管处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均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六开关管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或者,
在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均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五开关管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或者,
在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均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期间,同时控制所述第六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处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或者,
在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处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中的一个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第一时刻,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大于所述第一时刻的第二时刻,所述第六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大于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三时刻。
可选地,所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开关管处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均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六开关管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导通状态;
或者,
在所述第三开关管处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均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五开关管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导通状态;
或者,
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均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期间,同时控制所述第六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导通状态。
可选地,所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开关管处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均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或者,
在所述第三开关管处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均处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中的一个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第一时刻,所述第六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导通状态的时刻为大于所述第一时刻的第二时刻,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大于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三时刻,所述第六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大于所述第三时刻的第四时刻。
可选地,所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刻,接收保护信号,所述保护信号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中的一个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
为达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后的公共端为中点,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均与所述中点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
上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在一定时间内,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第六开关管或/和第五开关管在保持电性导通状态下也不会过压损坏,当第二开关管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时,流经第二开关管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六开关管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经过第二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的短换流路径,或/和,当第三开关管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时,流经第三开关管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五开关管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经过第三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的短换流路径,缩短了换流路径,防止了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过压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在接收到保护信号之前处于高电平输出状态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时序示意图;
图2为对应于图1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电流切换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在接收到保护信号之前处于低电平输出状态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时序示意图;
图4为对应于图3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电流切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接收到保护信号之前处于高电平输出状态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时序示意图;
图6为对应于图5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电流切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到保护信号之前处于低电平输出状态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时序示意图;
图8为对应于图7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电流切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要说明的是,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它们仅是与如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矛盾的前提下,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图2、图4、图6及图8,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包括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T1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所述第二开关管T2和所述第三开关管T3、所述第五开关管T5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分别对称设置。具体而言,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和第六二极管D6,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电连接后的公共端为中点O,第一开关管T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第一开关管T1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开关管T2的集电极和第五开关管T5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开关管T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电连接,第二开关管T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三开关管T3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三开关管T3的集电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电连接,第三开关管T3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四开关管T4的集电极和第六开关管T6的发射极电连接,第四开关管T4的集电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电连接,第四开关管T4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开关管T5的集电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电连接,第五开关管T5的发射极和第六开关管T6的集电极均与中点O电连接,第六开关管T6的集电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电连接,第六开关管T6的发射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电连接。
当关断上述任一开关管时,开关管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换流路径越长,换流路径中的杂散电感越大,致使开关管所承受的尖峰电压越大,当该尖峰电压超过开关管所能承受的电压应力范围时,开关管过压损坏。
在现有技术中,以在t1时刻之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处于高电压输出模态为例,参见表1、图1及图2,当在t1时刻接收到保护信号Protect时,关断第一开关管T1,流经第一开关管T1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五二极管D5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经过第一电容C1、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五二极管D5的短换流路径I1,第一开关管T1没有过压损坏;在t2时刻,关断六个开关管T1至T6中的处于电性导通状态的每个开关管,使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停机,流经第五二极管D5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经过第二电容C2、第五二极管D5、第二开关管T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的长换流路径I2,第二开关管T2会过压损坏。
以在t1时刻之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处于低电压输出模态为例,参见表1、图3及图4,当在t1时刻接收到保护信号Protect时,关断第四开关管T4,流经第四开关管T4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六二极管D6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经过第二电容C2、第六二极管D6和第四开关管T4的短换流路径I1,第四开关管T4没有过压损坏;在t2时刻,关断六个开关管T1至T6中的处于电性导通状态的每个开关管,流经第六二极管D6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一二极管D1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经过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开关管T3和第六二极管D6的长换流路径I2,第三开关管T3会过压损坏。
表1
Figure BDA0003023943770000071
Figure BDA0003023943770000081
为了防止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前述第二开关管T2或/和前述第三开关管T3在关断时过压损坏,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在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以及第六开关管T6处于电性导通状态期间,控制第二开关管T2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或/和,在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以及第五开关管T5处于电性导通状态期间,控制第三开关管T3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
参见表2、图6及图8,在从t0时刻至t2时刻的时间内,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第六开关管T6或/和第五开关管T5在保持电性导通状态下也不会过压损坏;当在t1时刻关断第二开关管T2时,流经第五二极管D5和第二开关管T2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六开关管T6和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经过第五二极管D5、第二开关管T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六开关管T6的短换流路径I3,防止了第二开关管T2过压损坏;当在t1时刻关断第三开关管T3时,流经第三开关管T3和第六二极管D6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五开关管D5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经过第三开关管T3、第六二极管D6、第五开关管D5和第二二极管D2的短换流路径I3,防止了第三开关管T3过压损坏。
表2
Figure BDA0003023943770000082
Figure BDA0003023943770000091
可选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和第五开关管T5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第六开关管T6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或者,在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和第六开关管T6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第五开关管T5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或者,在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和第四开关管T4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期间,同时控制第六开关管T6和第五开关管T5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
参见表3、图6及图8,在从t1时刻至t2时刻的时间内,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和第四开关管T4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当在t2时刻关断第六开关管T6时,流经第六开关管T6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四二极管D4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经过第二电容C2、第六开关管T6和第四二极管D4的短换流路径I4,防止了第六开关管T6过压损坏;当在t2时刻关断第五开关管T5时,流经第五开关管T5的电流逐渐变小,流经第一二极管D1的电流逐渐变大,形成了经过第一电容C1、第五开关管T5和第一二极管D1的短换流路径I4,防止了第五开关管T5过压损坏。
表3
Figure BDA0003023943770000092
Figure BDA0003023943770000101
可选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开关管T2和第六开关管T6均处于电性导通状态以及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和第五开关管T5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第一开关管T1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或者,在第三开关管T3和第五开关管T5均处于电性导通状态以及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和第六开关管T6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第四开关管T4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
参见表4、图5及图6,在从t0至t2的时间内,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和第五开关管T5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第二开关管T2和第六开关管T6均在保持电性导通状态下也不会过压损坏,当在t1时刻关断第一开关管T1时,第一开关管T1不会过压损坏。
参见表4、图7及图8,在从t0至t2的时间内,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和第六开关管T6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第三开关管T3和第五开关管T5均在保持电性导通状态下也不会过压损坏,当在t1时刻关断第二开关管T2时,第二开关管T2不会过压损坏。
可选地,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中的一个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第一时刻,第二开关管T2和第三开关管T3中的至少一个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第二时刻,第六开关管T6和第五开关管T5中的至少一个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第三时刻,其中,第二时刻大于第一时刻且小于第三时刻。
参见表4,t1时刻可以为第一时刻,从t1时刻延迟第一预设时间至t2时刻,t2时刻可以为第二时刻,从t2时刻延迟第二预设时间至t3时刻,t3时刻可以为第三时刻,防止在从第一时刻至第二时刻的时间内同时导通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以简化控制,例如,t1为2020-03-03 09:04:30,t2为2020-03-03 09:05:30,t3为2020-03-03 09:06:30。
可选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开关管T2处于电性导通状态以及第一开关管T1、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和第五开关管T5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第六开关管T6从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电性导通状态;或者,在第三开关管T3处于电性导通状态以及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四开关管T4和第六开关管T6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第五开关管T5从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电性导通状态;或者,在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以及第二开关管T2和第三开关管T3中的至少一个处于电性导通状态期间,同时控制第六开关管T6和第五开关管T5从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电性导通状态。
参见表4、图5及图6,在从t1时刻至t3时刻的时间内,第一开关管T1、第三开关管T3和第四开关管T4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第二开关管T2和第六开关管T6因在保持电性导通状态下也不会过压损坏,当在t2时刻导通第五开关管T5时,第五开关管T5从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电性导通状态,以确保电流寻找阻抗最低路径,提升控制可靠性。
参见表4、图7及图8,在从t1时刻至t3时刻的时间内,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和第四开关管T4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第三开关管T3和第五开关管T5因在保持电性导通状态下也不会过压损坏,当在t2时刻导通第六开关管T6时,第六开关管T6从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电性导通状态,以确保电流寻找阻抗最低路径,提升控制可靠性。
可选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开关管T2处于电性导通状态以及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第一开关管T1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或者,在第三开关管T3处于电性导通状态以及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均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期间,控制第四开关管T4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
参见表4,在从t0至t2的时间内,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第二开关管T2因在保持电性导通状态下也不会过压损坏,当在t1时刻关断第一开关管T1时,第一开关管T1不会过压损坏。
参见表4,在从t0至t2的时间内,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均因在保持电性断开状态下没有电流流过而不会过压损坏,第三开关管T3因在保持电性导通状态下也不会过压损坏,当在t1时刻关断第四开关管T4时,第四开关管T4不会过压损坏。
表4
T1 T2 T3 T4 T5 T6
[t0,t1) 导通 导通 关断 关断 关断 导通或关断
[t1,t2) 关断 导通 关断 关断 关断 导通或关断
[t2,t3) 关断 导通 关断 关断 导通或关断 导通
[t3,t4) 关断 关断 关断 关断 导通或关断 导通
t4之后 关断 关断 关断 关断 关断 关断
[t0,t1) 关断 关断 导通 导通 导通或关断 关断
[t1,t2) 关断 关断 导通 关断 导通或关断 关断
[t2,t3) 关断 关断 导通 关断 导通 导通或关断
[t3,t4) 关断 关断 关断 关断 导通 导通或关断
t4之后 关断 关断 关断 关断 关断 关断
可选地,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中的一个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第一时刻,第六开关管T6和第五开关管T5中的至少一个从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电性导通状态的时刻为大于第一时刻的第二时刻,第二开关管T2和第三开关管T3中的至少一个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大于第二时刻的第三时刻,第六开关管T6和第五开关管T5中的至少一个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的时刻为大于第三时刻的第四时刻,保证了逐级切换换流路径,缩短了换流路径,提升了控制时序的可靠性。
可选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时刻,接收保护信号,保护信号用以控制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中的一个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其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实现上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
上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和电力系统,可以参见上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的描述,且具有与之相似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2、图4、图6及图8,上述短换流路径I1、I3和I4中的任一个均可以指比长换流路径I2短的换流回路,在各图中,黑色长虚线示出了换流路径,黑色长虚线上的箭头表示换流路径形成回路,灰色短虚线示出了过流路径,灰色短虚线表示电流流向,此处不再赘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3)

1.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所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包括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所述第一开关管T1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所述第二开关管T2和所述第三开关管T3、所述第五开关管T5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分别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时刻,接收保护信号,所述保护信号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T1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管T2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处于电性导通状态,所述第三开关管T3、所述第四开关管T4和所述第五开关管T5处于电性断开状态;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大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三开关管T3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管T2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处于电性导通状态,将所述第五开关管T5从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电性导通状态;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大于所述第二时刻,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T2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三开关管T3、所述第四开关管T4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五开关管T5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处于电性导通状态;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大于所述第三时刻,将所述第五开关管T5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二开关管T2、所述第三开关管T3、所述第四开关管T4处于电性断开状态;
或,
第一时刻,接收保护信号,所述保护信号用以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T4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二开关管T2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三开关管T3和所述第五开关管T5处于电性导通状态;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大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二开关管T2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三开关管T3和所述第五开关管T5处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将所述第六开关管T6从电性断开状态切换至电性导通状态;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大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二开关管T2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处于电性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T3从所述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所述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五开关管T5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处于电性导通状态;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大于所述第三时刻,将所述第五开关管T5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从电性导通状态切换至电性断开状态,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二开关管T2、所述第三开关管T3、所述第四开关管T4处于电性断开状态。
2.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第六开关管T6、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电连接后的公共端为中点O,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集电极均与所述中点O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3.一种电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
CN202110410357.7A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 Active CN113037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0357.7A CN113037112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0357.7A CN113037112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7112A CN113037112A (zh) 2021-06-25
CN113037112B true CN113037112B (zh) 2022-09-09

Family

ID=7645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0357.7A Active CN113037112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71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1603B (zh) * 2022-08-09 2022-11-15 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npc电路及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296557B (zh) * 2022-08-30 2023-04-18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6902B (zh) * 2015-09-10 2017-07-2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调制方法和电气设备
CN110707957B (zh) * 2018-07-10 2021-07-0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过流保护控制的换流装置
CN109088559B (zh) * 2018-09-10 2021-01-08 浙江大学 一种应用于混合型有源中点钳位式三电平变换器的调制方法
CN112564049B (zh) * 2021-02-23 2021-05-07 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故障关机控制方法
CN112564531B (zh) * 2021-02-23 2021-05-07 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开关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7112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7112B (zh)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
US11264894B2 (en) Converter and current control system thereof
US20150357935A1 (en) Tnpc inver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hort-circuit thereof
CN109698614B (zh) 功率半导体开关的有源钳位电路及使用其的功率变流器
CN216598978U (zh) Anpc电路的内管保护电路、变流器及逆变器
CN109327016B (zh) 一种直流极间分断装置及控制方法
WO2020263386A1 (en) Hybrid power module
CN111224536B (zh) 抗米勒效应功率模块的驱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30323B (zh) 一种igbt串联二极管组合型逆阻器件串联均压电路
CN112332821A (zh) 一种mosfet无源隔离防直通快关驱动电路
CN108306535B (zh) 单相十一电平逆变器
JP2019176714A (ja) 電圧検出装置
US975549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nverter, converter an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212909346U (zh) 升压功率变换电路
CN113381612A (zh) 一种串联耦合变换器
CN111509681A (zh) 共用能耗支路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及其应用方法
CN218888381U (zh) 一种用于输出正负非对称电压的驱动电路
CN218897080U (zh) 一种负载供电保护电路与通信设备
CN117458849B (zh)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拓扑结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219938197U (zh) 驱动电路及电压变换电路
CN103916111A (zh) 交流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217508583U (zh) 一种双管二极管钳位驱动电路
CN217445269U (zh) 一种防直通电路、桥式电路和变流装置
CN218868209U (zh) 一种磁隔离的mos管驱动电路
CN111049364B (zh) Igbt串联动态均压控制电路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