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1259B - 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及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 Google Patents

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及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1259B
CN113031259B CN202011623295.XA CN202011623295A CN113031259B CN 113031259 B CN113031259 B CN 113031259B CN 202011623295 A CN202011623295 A CN 202011623295A CN 113031259 B CN113031259 B CN 113031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nel
lens
saw
columnar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32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1259A (zh
Inventor
王燚言
王道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Uphoto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Uphoto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Uphoto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Uphoto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32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1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1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2Optical design, e.g. procedures, algorithms, optimisation rout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9Beam shaping, e.g.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B27/0927Systems for changing the beam intensity distribution, e.g. Gaussian to top-ha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9Beam shaping, e.g.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B27/0938Using specific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5Re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55Lenses
    • G02B27/0966Cylindrica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6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cylindrical or toric 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8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discontinuous faces, e.g. Fresnel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1:根据目标光场,计算得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S102:对所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使得其具有连续形貌区域和多个由竖直壁和倾斜壁构成的第一锯齿状结构;S103:将多个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锯齿的坚直壁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形成多个不包含竖直壁的第二锯齿状结构。

Description

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及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及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背景技术
水平仪为建筑行业的常用设备,通常使用折射光学器件(ROE),例如一个柱状透镜或相互垂直的两个柱状透镜,将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扩展成一条水平线或相互垂直的水平线和垂直线。传统的柱状透镜比较厚,而且将两个柱状透镜进行垂直装配的装配难度较大,鲁棒性也较差。
菲涅尔化的柱状透镜具有微米量级厚度,可以通过微纳压印技术将其制备在玻璃或PET基底上,并且可以在同一基底的两个表面上或者同一表面的不同区域压印相互垂直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从而能够投射出大视场十字线。但菲涅尔化的柱状透镜表面具有锯齿状结构,压印难度较高。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公开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1:根据目标光场,计算得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
S102:对所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使得其具有连续形貌区域和多个由竖直壁和倾斜壁构成的第一锯齿状结构;
S103:将多个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锯齿的坚直壁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形成多个不包含竖直壁的第二锯齿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目标光场为视场角大于50度的直线光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步骤S102进一步包括:
以5um至200um的台阶高度对所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步骤S103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连续形貌区域从其中心分割成两个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所述倾斜壁的斜率最大的锯齿状结构进行拼接;和/或
将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斜率较大的锯齿状结构与斜率较小的锯齿状结构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
提高所述目标光场的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亮度比值,并根据调整后的目标光场计算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菲涅尔化表面形貌具有连续形貌区域和多个不包含竖直壁的第二锯齿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第二锯齿状结构为将多个由竖直壁和倾斜壁构成的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锯齿的坚直壁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而形成的,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为以一定台阶高度对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而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用于投射出视场角大于50度的直线光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延一个方向周期性排布的多个如上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器,所述激光器配置成可发出激光束;
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从所述激光器接收激光束,并在目标平面上投射出至少一条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投射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其中一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锯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另一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锯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两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被相邻地拼接集成在同一基底上,所述激光束所形成的光斑同时覆盖所述两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两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视场角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投射装置包括两组如上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阵列,其中两组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阵列各自的周期性排布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投射装置还包括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激光器和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之间,用于对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进行准直。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光场设计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并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对于菲涅尔化形成的锯齿状结构进行拼接,使其尖端数量减少,消除竖直壁,该设计方法设计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降低了压印难度,其投射出的远场光效与原始的柱状透镜基本一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
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根据目标光场计算得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
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将图2A中所示的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
图2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将图2B中所示的多个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锯齿的竖直壁进行两两成对拼接;
图2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设计得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立体图;
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原始柱状透镜的入射光线偏折情况;
图3B示出了图3A所示的柱状透镜的远场光强分布图;
图4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设计得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入射光线偏折情况;
图4B示出了图4A所示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远场光强分布图;
图5A示意性地示出了菲涅尔化的柱状透镜产生杂散光的情况;
图5B示出了图5A所示的菲涅尔化的柱状透镜的远场光强分布图;
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对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分割与拼接的方法;
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6A所示的分割与拼接方法得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
图6C示出了图6B所示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入射光线偏折情况;
图7A示出了对于中心光场与边缘光场亮度比值的调整;
图7B示出了根据图7A所示的亮度比值进行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设计过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设计得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远场光强分布;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阵列;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投射装置;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两组周期性排布方向相互垂直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柱状透镜经菲涅尔化后仅具有微米量级的厚度,可以通过微纳压印技术将其制备在玻璃或PET基底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对菲涅尔化的台阶进行拼接,从而减少了菲涅尔柱状透镜的锯齿状结构数量,降低了压印工艺的难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10,包括:
在步骤S101中,根据目标光场,计算得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针对于50度水平线所计算得到的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非球面形貌)。
在步骤S102中,对所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使得其具有连续形貌区域和多个由竖直壁和倾斜壁构成的第一锯齿状结构。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针对图2A中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以40um作为台阶高度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后所得到的带有第一锯齿状结构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
在步骤S103中,将多个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锯齿的竖直壁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形成多个不包含竖直壁的第二锯齿状结构。如图2C所示,将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锯齿的竖直壁进行两两成对的拼接,形成多个不包含竖直壁的第二锯齿状结构,经过步骤S103,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尖端数量得到进一步地减少,并且消除了竖直壁,大大降低了压印工艺的难度。图2C所示的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法10设计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立体图如图2D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设计方法10针对视场角大于50度的直线光场设计,即将大于50度的直线光场作为目标光场计算得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如图3A、图4A所示,图3A示出了光线入射到原始的柱状透镜(即经过步骤S101计算得到的柱状透镜)表面发生偏折的情况;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法10设计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即经过步骤S101-S103得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光线入射到其上发生偏折的情况。图3B示出了图3A所示的原始柱状透镜远场的光强分布仿真结果,图4B示出了图4A所示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远场的光强分布仿真结果。可见,原始柱状透镜及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法10设计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在-30°和30°的视场区域均具有较强的光强分布,在-20°至20°视场范围内光强分布基本相等,且相比于边缘区域的光强减弱。由图3B、图4B的仿真结果可知,原始的柱状透镜与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法10设计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在远场的光强分布基本一致。
此外,图3A、图4A示出了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束由原始柱状透镜或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具有平坦表面的一侧入射,具有形貌的一侧表面出射。事实上,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束由具有形貌的一侧表面入射,由具有平坦表面的一侧出射也是可行的,这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步骤S102进一步包括:以5um至200um的台阶高度对所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相较于原始的柱状透镜的厚度(通常为毫米量级),菲涅尔化柱状透镜至仅具有微米量级的厚度,便于通过微纳压印技术进行制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步骤S103进一步包括:
(1)将所述连续形貌区域从其中心分割成两个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所述倾斜壁的斜率最大的锯齿状结构进行拼接;和/或
(2)将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斜率较大的锯齿状结构与斜率较小的锯齿状结构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
理想的情况下,根据目标光场计算得到的柱状透镜经菲涅尔化后,形成具有多个第一锯齿状结构的表面形貌,该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每个面(如图5A中所示的面1、面2、面3和面4)单独工作。但是由于大角度设计(目标光场是大角度光场),该多个第一锯齿状结构的角度非常尖锐,深度较深,靠近尖角的位置处入射的光束进入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内部后,会入射到另一个面上,反射后形成杂散光。
如图5A所示,当柱状透镜针对大角度(如110度)光场进行设计时,菲涅尔化后的大角度区域尖角处的配光发生改变。如图5A中所示的杂散光1、杂散光2和杂散光3,分别由入射到第一锯齿状结构的其中一个表面,并被另一个表面反射所造成。其中杂散光1、杂散光2由入射到面2的入射光束被面1反射造成,杂散光3由入射到面1的入射光束被面2反射所造成。
图5B示出了如图5A所示的针对110度光场计算得到的柱状透镜菲涅尔化后的远场光强分布仿真效果图。由于存在杂散光,使得大角度光场的光强分布出现了不均匀的情况,在±50°的视场范围内光场强度明显降低,在±9至22°的视场范围内的光场强度升高。
因此,为了克服针对大角度光场设计下的杂散光问题,优选地,如图6A所示,在步骤S103中:将连续形貌区域从其中心分割成两个部分(如图6A中所示的部分1和部分2),分别与第一锯齿状结构中倾斜壁的斜率最大的锯齿状结构(如图6A中所示的齿1和齿2)进行拼接,即部分1与齿1进行拼接,部分2与齿2进行拼接,由此形成两个梯形型结构;和/或将第一锯齿状结构中斜率较大的锯齿状结构(如图6A中所示齿3和齿4)与斜率较小的锯齿状结构(如图6A中所示的齿5和齿6)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即齿3与齿5进行拼接,齿4与齿6进行拼接……。经上述步骤S103拼接后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如图6B所示,图6C示出了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束入射到图6B所示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后的发生光路偏折的效果,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束从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具有平坦表面的一侧入射,从该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具有形貌的一侧出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提高所述目标光场的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亮度比值,并根据调整后的目标光场计算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
在进行大视场角柱状透镜表面形貌设计时,通过提高中心光场与边缘光场的光强比值,即提高待设计目标光场中的中心光场的光强,从而可以使得设计得到的柱状透镜的面型相对平缓,因此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所述的由于锯齿形状过于尖锐而导致产生杂散光的情况。如图7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设置中心光场与边缘光场的光强比值为5.69:1,并根据该远场光强分布对柱状透镜的表面面型进行设计(如图7B所示的软件设计过程),进行菲涅尔化后斜率较大的第一锯齿状结构减少,更有利于后续的拼接。
图8示出了亮度比例调整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10设计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远场光强分布仿真效果图,与图7A所示的原始柱状透镜的远场光强分布图相比,两者的远场效果基本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该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菲涅尔化表面形貌具有连续形貌区域和多个不包含竖直壁的第二锯齿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上述第二锯齿状结构为将多个由竖直壁和倾斜壁构成的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锯齿的坚直壁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而形成的,该第一锯齿状结构为以一定台阶高度对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而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上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用于投射出视场角大于50度的直线光场。由如上文所述的仿真结果可知,原始的柱状透镜与本发明所提供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在远场的光强分布基本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阵列,包括延一个方向周期性排布的多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射装置100,包括激光器110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其中:激光器110配置成可发出激光束;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从激光器110接收激光束,并在目标平面上投射出至少一条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投射装置100包括两个如上文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其中一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的锯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另一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的锯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该两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配置成可投射出大视场十字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锯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如上文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被相邻地拼接集成在同一基底上,激光器110发出的激光束所形成的光斑同时覆盖两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两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的视场角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投射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两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所形成的阵列,其中两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所形成的阵列各自的周期性排布方向相互垂直。如图1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可以是大周期结构设计,即入射的平行光照射在一个菲涅尔柱状透镜周期上,也可以是小周期结构设计,即入射的平行光照射在多个菲涅尔柱状透镜周期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投射装置100还包括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激光器110和至少一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120之间,用于对激光器110发出的激光束进行准直。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光场设计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并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对于菲涅尔化形成的锯齿状结构进行拼接,使其尖端数量减少,消除竖直壁,该设计方法设计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降低了压印难度,其投射出的远场光效与原始的柱状透镜基本一致。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即可以用于水平仪等建筑行业的常用设备中,也可以用于需要投射出对准/瞄准图案的投射装置中,例如激光扫码枪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1:根据目标光场,计算得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
S102:对所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使得其具有连续形貌区域和多个由竖直壁和倾斜壁构成的第一锯齿状结构;
S103:将多个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锯齿的坚直壁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形成多个不包含竖直壁的第二锯齿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中所述目标光场为视场角大于50度的直线光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计方法,其中步骤S102进一步包括:
以5um至200um的台阶高度对所述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计方法,其中步骤S103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连续形貌区域从其中心分割成两个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所述倾斜壁的斜率最大的锯齿状结构进行拼接;和/或
将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中斜率较大的锯齿状结构与斜率较小的锯齿状结构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计方法,其中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
提高所述目标光场的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亮度比值,并根据调整后的目标光场计算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
6.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菲涅尔化表面形貌具有连续形貌区域和多个不包含竖直壁的第二锯齿状结构;所述第二锯齿状结构为将多个由竖直壁和倾斜壁构成的第一锯齿状结构中的至少部分锯齿的竖直壁进行两两成对地拼接而形成;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通过对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获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锯齿状结构为以一定台阶高度对柱状透镜的表面形貌进行菲涅尔化而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其中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用于投射出视场角大于50度的直线光场。
9.一种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延一个方向周期性排布的多个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10.一种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器,所述激光器配置成可发出激光束;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从所述激光器接收激光束,并在目标平面上投射出至少一条直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其中一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锯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另一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锯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射装置,其中所述两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被相邻地拼接集成在同一基底上,所述激光束所形成的光斑同时覆盖所述两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至少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射装置,其中所述两个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视场角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阵列,其中两组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阵列各自的周期性排布方向相互垂直。
15.如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装置,还包括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激光器和所述菲涅尔化柱状透镜之间,用于对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进行准直。
CN202011623295.XA 2020-12-31 2020-12-31 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及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Active CN113031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3295.XA CN113031259B (zh) 2020-12-31 2020-12-31 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及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3295.XA CN113031259B (zh) 2020-12-31 2020-12-31 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及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259A CN113031259A (zh) 2021-06-25
CN113031259B true CN113031259B (zh) 2023-06-30

Family

ID=76459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3295.XA Active CN113031259B (zh) 2020-12-31 2020-12-31 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及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12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9206B1 (en) * 1998-07-16 2002-05-14 Brookhaven Science Associates Light redirective display panel and a method of making a light redirective display panel
JP2005107298A (ja) * 2003-09-30 2005-04-21 Nikon Corp 回折光学素子及び回折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672542B2 (ja) * 2011-02-07 2015-02-18 株式会社ニコン 自由曲面プリズムを用いた回折光学系及び画像撮像装置
JP2014137902A (ja) * 2013-01-17 2014-07-28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CN104298065B (zh) * 2014-05-07 2017-01-25 浙江大学 基于多台高速投影机拼接的360°三维显示装置和方法
CN106772718B (zh) * 2017-01-16 2018-11-02 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 菲涅尔透镜及具有该菲涅尔透镜的显示装置
CN107976731A (zh) * 2017-12-27 2018-05-01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层结构的逆向反辐射热降温材料
CN207924259U (zh) * 2018-03-16 2018-09-28 深圳市盈鹏光电有限公司 Ar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259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96029B2 (ja) 導波路ディスプレー
KR101282582B1 (ko) 광 빔 균일화 장치 및 방법
CN109863445B (zh) 用于从二极管激光器阵列生成线光束的装置
CN100429533C (zh) 用于进行光束变换的结构和装置
US8469549B2 (en) Beam shaper
US20060274434A1 (en) Combined laser source having deflection member
WO2005101094A1 (en) Apparatus for projecting a line of light from a diode-laser array
CA2328954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atial modulators
TW202113455A (zh) 結構光發射模組及應用其的深度感測設備
JP6949207B2 (ja) 区分されたマイクロ入射光学系を有するマイクロ光学系システムを備えた自動車照射装置
JPWO2020137079A1 (ja) ラインビーム走査光学系およびレーザレーダ
KR20210027402A (ko) 복수의 마이크로 광학계로 구성되는 투영 장치, 및 자동차 헤드램프용 광 모듈
US10731817B2 (en) Luminous module comprising a matrix array of light sources and a bifocal optical system
KR20150131128A (ko) 광학 요소 그리고 광학 요소를 포함하는 광전자 부품
JP2005234157A5 (zh)
JP7407842B2 (ja) 格子結合器の片側パターン化を使用した光学接眼レンズ
EP3001237B1 (en) Light guide based optical system for laser line generator
CN113031259B (zh) 菲涅尔化柱状透镜的设计方法及菲涅尔化柱状透镜
KR101917087B1 (ko) 레이저 방사선 형성 장치
CN114488080A (zh) 匀光片、可用于激光雷达的光发射单元和激光雷达
CN215116864U (zh) 微纳光学元件及投射装置
JP2915519B2 (ja) レーザ光の照射装置
CN114503013A (zh) 扩散匀化装置
JP2003203874A (ja) レーザ照射装置
WO2018225774A1 (ja) 光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