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1142B - 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1142B
CN113031142B CN202110423166.4A CN202110423166A CN113031142B CN 113031142 B CN113031142 B CN 113031142B CN 202110423166 A CN202110423166 A CN 202110423166A CN 113031142 B CN113031142 B CN 1130311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rating structure
sub
grat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31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1142A (zh
Inventor
李文波
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31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1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1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1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47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B5/1857Manufacturing methods using exposure or etching means, e.g. holography, photolithography, exposure to electron or ion bea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以及指纹识别装置,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准直光栅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光栅结构,其中,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各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用于将入射的对应颜色的光转化为准直光出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准直光栅通过设置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光栅结构,并设置每个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能够将任意角度入射的到对应颜色的子光栅结构的光均转化为准直光出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以及指纹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防窥技术中,包括有眼镜式和裸眼式两类技术,其中眼镜式技术通过辅助外部器件来进行保密信息的分离保护,并实现防窥切换;裸眼式技术通过对入射光角度的控制来实现防窥,通常采用3M防窥膜来实现。
但是,不论采用3M防窥膜还是辅助器件,需要增加复杂的工艺和额外的设备,生产成本都很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准直光栅,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光栅结构,其中:
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各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用于将入射的对应颜色的光转化为准直光出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透光部、设置在第一透光部上的不透光部、以及覆盖第一透光部和不透光部的第二透光部;或者
透光部包括第三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不透光部、以及覆盖基板和不透光部的第三透光部;或者
透光部包括第四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遮光部、设置在遮光部上的不透光部、以及覆盖基板和不透光部的第四透光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光栅结构包括红色子光栅结构、绿色子光栅结构和蓝色子光栅结构,透光部为氮化硅材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红色子光栅结构、绿色子光栅结构和蓝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一预设周期;红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一预设占空比;绿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二预设占空比;蓝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三预设占空比;或者
红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占空比,红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二预设周期;绿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占空比,绿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三预设周期;蓝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占空比,蓝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四预设周期。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上文所述的准直光栅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光栅结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各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用于将入射的对应颜色的光转化为准直光出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基板上形成光栅结构进一步包括:
分别在基板上对应于待形成的各子光栅结构的位置上形成第一透光部;
在第一透光部上形成不透光部;以及
形成覆盖第一透光部和不透光部的第二透光部;或者
分别在基板上对应于待形成的各子光栅结构的位置上形成图案化的不透光部;以及
形成覆盖基板和不透光部的第三透光部;或者
在基板上形成遮光部材料层;
在遮光部材料层上形成不透光部材料层;
图案化所述遮光部材料层和不透光部材料层形成遮光部和不透光部;以及形成覆盖基板和不透光部的第四透光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光栅结构包括红色子光栅结构、绿色子光栅结构和蓝色子光栅结构,其中
红色子光栅结构、绿色子光栅结构和蓝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一预设周期,红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一预设占空比,绿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二预设占空比,蓝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三预设占空比;或者
红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范围,红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二预设周期;绿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范围,绿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三预设周期;蓝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范围,蓝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四预设周期。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如上文所述的准直光栅,以及设置在准直光栅远离基板一侧的并且与准直光栅的各子光栅结构对应的彩膜层。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与阵列基板对盒的上文所述的彩膜基板;或者
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上文所述的彩膜基板;或者
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上文所述的准直光栅。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衬底、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显示单元、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指纹识别单元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如上文所述的准直光栅、以及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以及指纹识别装置,通过提供具有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的准直光栅,该准直光栅的每个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使得任意角度入射的到对应颜色的子光栅结构的光均转化为准直光出射,该准直光栅结构简单、能够利用现有产线进行批量制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光线以任意入射角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后准直出射的光路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准直光栅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准直光栅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准直光栅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准直光栅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图11示出制作图2所示实施例的准直光栅的方法的示意性工艺流程;
图12-图14示出制作图3所示实施例的准直光栅的方法的示意性工艺流程;以及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描述的“具有”、“包含”、“包括”等均为开式的含义,即,当描述模块“具有”、“包含”或“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或第三元件时,表示该模块除了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或第三元件外还包括其他的元件。另外,本发明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序数词并不旨在限定具体的顺序,而仅在于区分各个部分。
根据光线折射原理,光线以角度θ1从折射率为n1的第一介质射入第二介质折射率为n2的介质时,光路满足关系式n1Sin(θ2)=n2Sin(θ1),其中θ2为光线出射第二介质时的出射角。申请人研究发现,在不限制第一介质的折射率的情况下,即n1≠0,若希望任意入射角度射入第二介质的光线均可以实现准直光出射的话,即Sin(θ2)=0且Sin(θ1)≠0,则关系式等式左边恒等于0,那么等式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第二介质的折射率n2为0。也就是说,对于折射率为0的材料来说,光不论以何种角度入射该折射率为0的材料的界面时,均会以准直光出射。
基于以上发现,本申请提供一种准直光栅,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光栅结构,其中:
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各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用于将入射的对应颜色的光转化为准直光出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提供具有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的准直光栅,该准直光栅的每个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使得任意角度入射的到对应颜色的子光栅结构的光均转化为准直光出射,该准直光栅结构简单、能够利用现有产线进行批量制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参照图2所示,准直光栅2包括基板20和设置在基板20上的光栅结构21。光栅结构21包括3个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21-1、21-2和21-3。在该示例中,子光栅结构21-1、21-2和21-3分别对应红色(R)光、绿色(G)光和蓝色(B)光。如图2所示,子光栅结构21-1、21-2和21-3中的每个结构均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用于将入射的对应颜色的光转化为准直光出射。也就是说,子光栅结构21-1、21-2和21-3相对于相应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为0。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出光栅结构21包括3个子光栅结构21-1、21-2和21-3,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光栅结构21中包括的子光栅结构的具体数目。另外,图中示出3个子光栅结构21-1、21-2和21-3分别对应红色、绿色和蓝色,应理解这也仅是示例性地,而非用于限制每个光栅结构21中子光栅结构的种类、排布顺序和排布方式。在具体应用中,例如,可以仅包括对应两种颜色的多个子光栅结构;可以包括依次对应绿色(G)光、红色(R)光和蓝色(B)光的子光栅结构;多个子光栅结构也可以为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光栅结构或者垂直于纸面的呈柱形排布的多个子光栅结构。
也就是说,光栅结构21的子光栅结构的数目、种类、排布顺序和排布方式根据将要入射的出光结构的具体数目、种类、排布顺序和排布方式不同而可适当变化,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光栅结构21中的各子光栅结构21-1、21-2和21-3包括设置在基板20上的第一透光部211、设置在第一透光部211上的不透光部213、以及覆盖第一透光部211和不透光部213的第二透光部215,其中,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211和第二透光部215。
另外,根据制作工艺流程不同,光栅结构也可以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的光栅结构31,各子光栅结构31-1、31-2、和31-3包括设置在基板30上的不透光部313、以及覆盖基板30和不透光部313的第三透光部317,其中,透光部为第三透光部317。
通常不透光部的材料可以为在可见光波段产生等离子体效应的金属,例如Ag(银)、Al(铝)、Au(金)等。透光部的材料可以为SiNx(即,氮化硅材料)。
考虑到金属对光的反射特性,为了减少光栅结构对外部环境光的反射,如图4所示,在图3结构的基础上,在基板40与不透光部417之间增设遮光部419。
参照图2、3和4所示的准直光栅,对于子光栅结构中的每个而言,不透光部213(313或413)的宽度相等,不透光部213(313或413)之间的间隔相等,即在每种颜色的子光栅结构中,透光部与不透光部周期排布。对应于不同颜色的子光栅结构而言,各自的不透光部213(313或413)的宽度不相等,不透光部213(313或413)之间的间隔也不相等,从而针对不同颜色光的特性,均实现折射率为0。
需要说明的是,在透光部和不透光部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准直光栅的折射率取决于透光部与不透光部的排布周期、不透光部的宽度与排布周期的关系,而与具体层结构无关。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准直光栅的透光部与不透光部的参数,下面均以图2所示的层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所示,对应红色光的红色子光栅结构21-1、对应绿色光的绿色子光栅结构21-2和对应蓝色光的蓝色子光栅结构21-3中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均以相同的第一预设周期a排布。红色子光栅结构21-1中的不透光部的宽度为w1,绿色子光栅结构21-2中的不透光部的宽度为w2,蓝色子光栅结构21-3中的不透光部的宽度为w3。相应地,红色子光栅结构21-1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一预设占空比w1/a,绿色子光栅结构21-2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二预设占空比w2/a,蓝色子光栅结构21-3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三预设占空比w1/a。其中,在本发明中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指在平行于基板表面的方向上不透光部的宽度与周期的宽度的比值。
示例性地,当不透光部的材料为Ag(银),透光部的材料为SiNx时,如图2所示,第一预设占空比w1/a为20%,第二预设占空比w2/a为30%,第三预设占空比w3/a为50%。此时,在设计时,可以进一步预设周期,例如200nm,则不透光部的宽度w1、w2和w3根据上述第一预设占空比、第二预设占空比和第三预设占空比的值而确定。通过该设置,使得红色子光栅结构21-1、绿色子光栅结构21-2和蓝色子光栅结构21-3相对于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的折射率为0,从而分别入射到红色子光栅结构21-1、对应绿色光的绿色子光栅结构21-2和对应蓝色光的蓝色子光栅结构21-3中的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不论以何种角度入射均可以准直出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尽管图2示出了第一预设占空比、第二预设占空比和第三预设占空比的具体值,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预设占空比可以为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25%的值,第二预设占空比可以为大于等于30%小于等于35%的值,第三预设占空比可以为大于等于40%小于等于50%的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选择适当的占空比,以实现对应与相应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为0为设计准则,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对应红色光的红色子光栅结构51-1、对应绿色光的绿色子光栅结构51-2和对应蓝色光的蓝色子光栅结构51-3中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均为相同的第四预设占空比。同时,红色子光栅结构51-1的周期为第二预设周期,绿色子光栅结构51-2的周期为第三预设周期,蓝色子光栅结构51-3的周期为第四预设周期。
示例性地,当不透光部的材料为Ag(银),透光部的材料为SiNx时,如图5所示,w1/a1=w2/a2=w3/a3=50%,同时,红色子光栅结构51-1的周期为270nm,绿色子光栅结构51-2的周期为170nm,蓝色子光栅结构51-3的周期为85nm。此时,不透光部的宽度w1、w2和w3根据第四预设占空比和相应的周期而确定。通过该设置,使得红色子光栅结构51-1、绿色子光栅结构51-2和蓝色子光栅结构51-3相对于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的折射率为0,从而将分别入射到对应红色光的红色子光栅结构51-1、对应绿色光的绿色子光栅结构51-2和对应蓝色光的蓝色子光栅结构51-3中的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以准直光出射,具体地,对于不论以何种角度入射的光均可以准直出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尽管图5示出了第四预设占空比为等于50%的具体单值的情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选地,第四预设占空比可以为大于等于30%小于等于80%的值,相应地,红色子光栅结构51-1的周期大于等于230nm小于等于280nm,绿色子光栅结构51-2的周期为大于等于140nm小于等于170nm,蓝色子光栅结构51-3的周期为大于等于70nm小于等于85nm。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选择适当的占空比和周期,以实现对应于相应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为0为设计准则,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上文所述的准直光栅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光栅结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各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用于将入射的对应颜色的光转化为准直光出射。
具体地,下面针对图2和图3所示的层结构分别描述具体的制作方法。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以图6-11示出的工艺流程制作图2所示的准直光栅。
具体地,参照图6所示,在步骤S201中,在提供的基板20上沉积透光部材料层,基板20可以为玻璃基板,淀积过程例如以化学气相淀积方法沉积SiNx材料。
参照图7所示,在步骤S202中,在透光部材料层上旋涂树脂层201,并以纳米压印模具对树脂层201进行压印,压印后,如图8所示,在透光部材料层上的树脂层被压印模具形成对应的树脂凸起,而被压印模具压印去除的树脂部分与待形成的不透光部对应,即周期与占空比与图2中的结构参数一致。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压印后,还需要对剩余的树脂凸起进行固化处理,以提高成型效果。
参照图9所示,在步骤S203中,以固化后的树脂凸起作为阻挡层对透光部材料层进行刻蚀,例如可以利用干法刻蚀,在透光部材料层上得到与待形成的不透光部对应的凹槽。至此,在基板20上形成了第一透光部211,当然此时第一透光部211上仍覆盖有树脂凸起。
在步骤S204中,参照图10所示,在除去树脂凸起后,在形成有凹槽的第一透光部211上淀积不透光部材料层,例如,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淀积方法在真空条件下在透光部材料层上淀积Ag。当然,不透光部材料层的材料也可以为能够在可见光波段产生等离子体效应的其他金属,例如Al(铝)、Au(金)等,以下不再赘述。之后,利用Fig milling工艺进行抛光去除多余的Ag。至此,如图11所示,形成了不透光部213。
在步骤S205中,再次进行透光部材料的淀积以覆盖第一透光部211和不透光部213,以形成第二透光部215。至此,形成了图2所示的准直结构2。
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以图12至14所示的工艺流程制作图3所示的准直光栅。
具体地,参照图12所示,在步骤S301中,在提供的基板30上形成不透光部材料层。基板30可以为玻璃基板,因为不透光部的材料为能够在可见光波段产生等离子体效应的金属,不透光部材料层例如可以通过在基板30上直接溅射Ag的方式形成。在步骤S302中,在不透光部材料层上旋涂树脂层301,并以纳米压印模具对树脂层301进行压印,压印后,如图13所示,在不透光部材料层上的树脂层被压印模具形成与不透光部对应的树脂凸起,即剩余树脂凸起的周期以及剩余树脂凸起与周期的宽度比与图3中的结构的周期和占空比参数一致。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压印后,还需要对剩余的树脂凸起进行固化处理,以提高成型效果。
参照图14所示,在步骤S303中,以固化后的树脂凸起作为阻挡层对不透光部材料层进行刻蚀,例如可以利用干法刻蚀,在不透光部的材料层上得到与待形成的透光部对应的开口,开口露出基板30。至此,在基板30上形成了不透光部313。
在步骤S304中,进行透光部材料的淀积以覆盖基板30和不透光部313,以在基板30和不透光部313上形成第三透光部317。至此,形成了图3所示的准直结构3。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若欲制作图4所示的准直结构,则只需在步骤S301中,在提供的基板30上先淀积一层遮光部材料层,再在遮光部材料层上形成不透光部材料层,而后按照与制作图3中的准直结构相同的方法步骤进行制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纳米压印后剩余的树脂凸起作为阻挡层进行刻蚀时,需要同时刻蚀遮光部材料层,以形成暴露基板的开口。从而使得形成的第四透光部覆盖基板和不透光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以图2、图3和图4为例说明了准直结构的制作方法,应理解,若形成图5所示的周期和占空比参数,只要设置与其参数对应的压印模具即可。
通过以上方式进一步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准直结构可以利用现有工艺产线,经过简单的工艺流程制作完成,从而可以降低产品制作成本。
相应地,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参照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上文所述的准直光栅2,以及设置在准直光栅远离基板一侧的并且与准直光栅的各子光栅结构21-1、21-2和21-3对应的彩膜层221。通过彩膜层221滤光后形成的各个颜色的光分别以任意角度入射各个对应的子光栅结构,均能够自基板20出射准直的出射光。
值得说明的是,图15中仅以图2中的准直光为例表示彩膜基板中包括的准直光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准直光栅都是可行的,光线准直原理与以上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与阵列基板对盒的如上文所述的彩膜基板。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该设置,能够利用彩膜基板中的准直光栅,出射准直光,从而使得显示装置能够进行防窥显示,且实现防窥显示的制作方法可以利用现有厂线,不必添置额外设备,流程简单,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上文所述的彩膜基板。通过该设置,例如为需要设置彩膜基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提供本发明实施例的彩膜基板,从而能够利用彩膜基板中的准直光栅,出射准直光,从而使得显示装置能够进行防窥显示,且实现防窥显示的制作方法可以利用现有厂线,不必添置额外设备,流程简单,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如上文所述的准直光栅。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液晶面板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者其他显示面板。通过该设置,可以在进行防窥显示的显示面板的外部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准直光栅,该准直光栅可以是可拆卸的,从而能够为常规的显示面板提供防窥显示功能,且实现防窥显示的制作方法可以利用现有厂线,不必添置额外设备,流程简单,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示例中,当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其中包括阵列基板和与陈列基板对盒的常规彩膜基板即可。
另外,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衬底、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显示单元、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指纹识别单元远离衬底一侧的如上文实施例所述的准直光栅、以及盖板。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准直光栅出射的光线为准直光线,因此,盖板入射的经手指返回的光线经准直光栅转换为准直光,入射指纹识别单元,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直光栅,通过设置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形成对应的0折射率结构,以实现对不同角度入射的光进行准直化。该准直光栅可应用于显示领域的各种装置,以实现光的准直化或防窥设计,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应用该准直光栅,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以及指纹识别装置,通过提供具有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的准直光栅,该准直光栅的每个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使得任意角度入射的到对应颜色的子光栅结构的光均转化为准直光出射,该准直光栅结构简单、能够利用现有产线进行批量制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7)

1.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准直光栅、以及设置在所述准直光栅远离基板一侧的并且与所述准直光栅的各子光栅结构对应的彩膜层,
所述准直光栅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呈阵列排布的光栅结构,其中:
所述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各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用于将以任何角度入射的对应颜色的光转化为准直光出射,
所述子光栅结构包括红色子光栅结构、绿色子光栅结构和蓝色子光栅结构,
所述红色子光栅结构、所述绿色子光栅结构和所述蓝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一预设周期;所述红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一预设占空比;所述绿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二预设占空比;所述蓝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三预设占空比;
或者
所述红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占空比,所述红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二预设周期;所述绿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占空比,所述绿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三预设周期;所述蓝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占空比,所述蓝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四预设周期;
所述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透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部上的不透光部、以及覆盖所述第一透光部和不透光部的第二透光部;
或者
所述透光部包括第三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不透光部、以及覆盖所述基板和不透光部的第三透光部;
或者
所述透光部包括第四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遮光部、设置在所述遮光部上的不透光部、以及覆盖所述基板和不透光部的第四透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为氮化硅材料。
3.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子光栅结构,各子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排布的透光部和不透光部,各子光栅结构用于将入射的对应颜色的光转化为准直光出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基板上形成光栅结构进一步包括:
分别在基板上对应于待形成的各子光栅结构的位置上形成第一透光部;
在所述第一透光部上形成不透光部;
形成覆盖所述第一透光部和不透光部的第二透光部;
或者
分别在基板上对应于待形成的各子光栅结构的位置上形成图案化的不透光部;
形成覆盖所述基板和不透光部的第三透光部;
或者
在基板上形成遮光部材料层;
在所述遮光部材料层上形成不透光部材料层;
图案化所述遮光部材料层和所述不透光部材料层形成遮光部和不透光部;以及
形成覆盖所述基板和不透光部的第四透光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结构包括红色子光栅结构、绿色子光栅结构和蓝色子光栅结构,其中
所述红色子光栅结构、绿色子光栅结构和蓝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一预设周期,所述红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一预设占空比,所述绿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二预设占空比,所述蓝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三预设占空比;
或者
所述红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范围,所述红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二预设周期;所述绿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范围,所述绿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三预设周期;所述蓝色子光栅结构的不透光部和周期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范围,所述蓝色子光栅结构的周期为第四预设周期。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的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膜基板;
或者
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膜基板。
7.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显示单元、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膜基板、以及盖板。
CN202110423166.4A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031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3166.4A CN113031142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3166.4A CN113031142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142A CN113031142A (zh) 2021-06-25
CN113031142B true CN113031142B (zh) 2023-12-15

Family

ID=76457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3166.4A Active CN113031142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11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0504B (zh) * 2023-03-16 2024-05-07 嘉兴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的设计方法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96695U (zh) * 2016-10-28 2017-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62944A (zh) * 2017-08-01 2017-1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光栅的制作方法、金属光栅及显示装置
CN108710240A (zh) * 2018-08-06 2018-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准直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208982A (zh) * 2019-04-24 2019-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9534A (zh) * 2016-01-06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6773256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96695U (zh) * 2016-10-28 2017-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62944A (zh) * 2017-08-01 2017-1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光栅的制作方法、金属光栅及显示装置
CN108710240A (zh) * 2018-08-06 2018-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准直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208982A (zh) * 2019-04-24 2019-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142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75501B2 (ja) 分光素子、回折格子、複合回折格子、カラー表示装置、および分波器
JP2022536426A (ja) 光学系、及び光学系を製造する方法
KR101614463B1 (ko) 멤스 소자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303633B2 (ja) 多スペクトル撮像デバイス
TWM568428U (zh) 指紋辨識模組
CN113031142B (zh) 一种准直光栅及其制作方法、彩膜基板、显示装置
WO2021062999A1 (zh) 光学感测器、光学感测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036217A1 (en) Optical filter
US20230228910A1 (en)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meta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optical devices
KR102440471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EP4273744A1 (en) Fingerprin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683230B (zh) 导光结构、透明显示装置、导光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5185025A (zh) 一种微透镜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194757A1 (en)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meta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optical devices
US11693172B2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081130B1 (ko) 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101575760B1 (ko) 광차단 영역을 가진 자동정렬형 컬러 필터 어레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1536606B2 (en) Optical device and spectral detection apparatus
US8288708B2 (en) Optical filter
JP2006509240A (ja) 高屈折率の被覆調光フィルム
CN112771424B (zh) 导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对向基板、液晶显示装置
US20240145641A1 (en) Color conversion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266184A1 (en) Force Sensor
CN211787124U (zh) 生物识别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EP4212925A1 (en) Imaging element and imag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