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5029B - 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性层的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性层的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5029B
CN113025029B CN202110255497.1A CN202110255497A CN113025029B CN 113025029 B CN113025029 B CN 113025029B CN 202110255497 A CN202110255497 A CN 202110255497A CN 113025029 B CN113025029 B CN 113025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oller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elastic layer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54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5029A (zh
Inventor
刘超
彭程
刘凯
翟光献
金发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uf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uf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uf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uf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554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5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5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5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5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5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14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 F26B25/16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mainly closed, e.g. dr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Abstract

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性层的干燥装置,包括与滚筒固连设置的弹性层,在弹性层上设有一保护过渡层,在保护过渡层上设有一成型层,所述成型层上设有若干与保护过渡层固连设置的成型块,所述成型块之间抵接设置。本申请实质上是对于改性层进行了分层设置,以保证本申请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抗粘特性,弹性层主要是起到连接的作用,而保护过渡层则是起到连接弹性层以及成型块作用,以保证成型块在稳定性和抗粘性上具有持续稳定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 性层的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性层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可用作生产水处理药剂、纺织印染助剂、造纸化学品、日化助剂、油田化学品等,在国内及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固体产品,越来越多的被客户接受,需求量也是直线上升。国内外一般是以制得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为基础,通过溶液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和反相悬浮聚合,分别制得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干粉下游系列产品。采用乳液聚合和反向悬浮聚合生产固体会涉及到有机溶剂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通过本体聚合,然后直接烘干,该种生产工艺技术简单,易于操作和控制、成熟可靠。但是现有的滚筒烘干装置一般是借助刮刀强行使得滚筒与产品分离来实现产品的脱落,这影响的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形态和成片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滚筒用改性层,包括与滚筒固连设置的弹性层,在弹性层上设有一保护过渡层,在保护过渡层上设有一成型层,所述成型层上设有若干与保护过渡层固连设置的成型块,所述成型块之间抵接设置。本申请实质上是对于改性层进行了分层设置,以保证本申请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抗粘特性,弹性层主要是起到连接的作用,而保护过渡层则是起到连接弹性层以及成型块作用,以保证成型块在稳定性和抗粘性上具有持续稳定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弹性层为热塑性橡胶层,在滚筒上均布有若干排固定栓,所述弹性层穿过固定栓固设在滚筒之上;所述固定栓的排数不少于2排,不超过4排。本申请的固定栓的设置,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起到固连弹性层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则是能够使得在弹性层上产生不同的温度分布,更加有利于干燥之后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片状化脱离。
优选的,所述弹性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硅橡胶:20-40份;聚氨酯:50-60份;增容剂:0.2-0.5份;交联剂:0.6-1.0份;
将弹性层的原料置于开炼机上进行混炼,混炼温度170-200℃,混炼时间为5-10min,然后置于片状的挤出机中挤出,厚度为30-50mm。
优选的,所述保护过渡层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聚氨酯复合层。
优选的,所述保护过渡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聚四氟乙烯:40-60份;超细氧化铝:0.5-1.0份;所述聚氨酯的质量份数为聚四氟乙烯的1.2-1.4倍。
将保护过渡层的原料放入到丙酮当中,然后在高压氮气之下喷涂到弹性层表面,室温干燥时间不少于48h,最终的膜厚控制在0.8-1mm之间。
优选的,所述成型板由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成型板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在保护过渡层的外侧设有带有邻接孔的隔板,然后在其上喷涂聚四氟乙烯乳液,然后再进行烘干,烘干之后再进行聚四氟乙烯乳液的喷涂,直至聚四氟乙烯板的厚度满足要求,然后进行180-250℃的高温养护20h,最后去掉隔板,即得到邻接设置的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连接孔之间的隔板的厚度为2mm,所述邻接孔的大小为400-1600mm2。本申请的成型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板原位合成的方式,提高其与保护过渡层的连接力,当然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保护过渡层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树脂聚氨酯复合层,而弹性层则是采用聚氨酯和硅橡胶作为主材。
另一方面,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干燥装置,包括一滚筒,所述改性层设置在滚筒表面,所述滚筒内设有热源供给部,所述滚筒外侧设有一给料筒,在滚筒和给料筒之间设有一用于刮除滚筒表面产品的刮刀。
优选的,所述滚筒包括固定设置的支撑筒和套设在支撑筒外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与旋转电机动力相连,所述改性层设置在旋转部外侧;所述旋转部包括若干铰接设置的弧形条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非对称设置使得相同角度的旋转部的弧长自给料筒的底部位置沿其旋转方向的270°的范围内逐步增大。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对应刮刀一侧的位置设有变形凸起。本申请的干燥装置建立在改性层的基础支行,在此基础上,基本上采用非对称设置的支撑筒,使得表面可以发生局部形变,而此种局部的形变就能使得产品呈片状脱落,而刮刀只是起到补充作用,这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基本上以成型板的形状为模板完成的裂割。
本申请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质上是对于改性层进行了分层设置,以保证本申请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抗粘特性,弹性层主要是起到连接的作用,而保护过渡层则是起到连接弹性层以及成型块作用,以保证成型块在稳定性和抗粘性上具有持续稳定的作用;
2.本申请的固定栓的设置,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起到固连弹性层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则是能够使得在弹性层上产生不同的温度分布,更加有利于干燥之后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片状化脱离;
3.本申请的成型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板原位合成的方式,提高其与保护过渡层的连接力,当然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保护过渡层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树脂聚氨酯复合层,而弹性层则是采用聚氨酯和硅橡胶作为主材;
4.本申请的干燥装置建立在改性层的基础支行,在此基础上,基本上采用非对称设置的支撑筒,使得表面可以发生局部形变,而此种局部的形变就能使得产品呈片状脱落,而刮刀只是起到补充作用,这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基本上以成型板的形状为模板完成的裂割。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中所示,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由于本申请实质上就是一个改性层以及该改性层在滚筒上的应用,最终体现点也是干燥滚筒,因此本申请还是采用干燥滚筒作为实施例进行展示,由于整体试验规模较大,难度较大,因此,对比试验的难度也较大,本申请在此基础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数据。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对于干燥滚筒的制作以及使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步骤:
干燥滚筒1的结构如下所述:包括一滚筒1,所述改性层13设置在滚筒1表面,所述滚筒1内设有热源供给部,所述滚筒1外侧设有一给料筒2,在滚筒1和给料筒2之间设有一用于刮除滚筒1表面产品的刮刀3。所述滚筒1包括固定设置的支撑筒4和套设在支撑筒4外侧的旋转部5,所述旋转部5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架体6,所述支撑架体6与旋转电机7动力相连,所述改性层设置在旋转部5外侧;所述旋转部5包括若干铰接设置的弧形条板。所述支撑筒4非对称设置使得相同角度的旋转部5的弧长自给料筒2的底部位置沿其旋转方向的270°的范围内逐步增大。所述支撑筒4对应刮刀3一侧的位置设有变形凸起9。
S1.干燥滚筒的选择:
本申请采用的干燥滚筒的外径为0.9m,内部通入120℃的饱和蒸汽;给料筒的内径为1.1m,其内部的料液的浓度为40wt%;
S2.在旋转部外设置改性层:
旋转部外固连设置弹性层10,在弹性层10上设有一保护过渡层11,在保护过渡层11上设有一成型层,所述成型层上设有若干与保护过渡层11固连设置的成型块12,所述成型块12之间抵接设置;
所述弹性层10为热塑性橡胶层,在滚筒上均布有若干排固定栓,所述弹性层10穿过固定栓固设在滚筒之上;所述固定栓的排数不少于2排,不超过4排;
所述弹性层10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硅橡胶:20-40份;聚氨酯:50-60份;增容剂:0.2-0.5份;交联剂:0.6-1.0份;
将弹性层10的原料置于开炼机上进行混炼,混炼温度170-200℃,混炼时间为5-10min,然后置于片状的挤出机中挤出,厚度为30-50mm。
所述保护过渡层11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聚氨酯复合层;
所述保护过渡层11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聚四氟乙烯:40-60份;超细氧化铝:0.5-1.0份;所述聚氨酯的质量份数为聚四氟乙烯的1.2-1.4倍。
将保护过渡层11的原料放入到丙酮当中,然后在高压氮气之下喷涂到弹性层10表面,室温干燥时间48h,最终的膜厚控制在0.8-1mm之间。
所述成型板由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成型板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在保护过渡层11的外侧设有带有邻接孔的隔板,然后在其上喷涂聚四氟乙烯乳液,然后再进行烘干,烘干之后再进行聚四氟乙烯乳液的喷涂,直至聚四氟乙烯板的厚度满足要求,然后进行180-250℃的高温养护20h,最后去掉隔板,即得到邻接设置的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连接孔之间的隔板的厚度为2mm,所述邻接孔的大小为400-1600mm2
具体改性层的数据如表1所述:
表1:
Figure BDA0002968165430000071
S3.试验验证,对于S2得到的数据进行操作验证,进行100h的连续生产试验,对于得到的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质量进行形状方面的评定,分为不规则,基本规则,规则,非常规则,并记录试验过后改性层的情况,分为因破损未完成试验,破损,有变形,基本完好,完好。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序号 形状评价 改性层情况评价
1 非常规则 完好
2 非常规则 基本完好
3 前期非常规则,后期基本规则 有变形
4 前期非常规则,后期基本规则 有变形
5 未完成,前期非常规则 因破损未完成试验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滚筒用改性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滚筒固连设置的弹性层,在弹性层上设有一保护过渡层,在保护过渡层上设有一成型层,所述成型层上设有若干与保护过渡层固连设置的成型块,所述成型块之间抵接设置;
所述弹性层为热塑性橡胶层,在滚筒上均布有若干排固定栓,所述弹性层穿过固定栓固设在滚筒之上;所述固定栓的排数不少于2排,不超过4排;
所述弹性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硅橡胶:20-40份;聚氨酯:50-60份;增容剂:0.2-0.5份;交联剂:0.6-1.0份;
将弹性层的原料置于开炼机上进行混炼,混炼温度170-200℃,混炼时间为5-10min,然后置于片状的挤出机中挤出,厚度为30-50mm;
所述保护过渡层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聚氨酯复合层;
所述保护过渡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聚四氟乙烯:40-60份;超细氧化铝:0.5-1.0份;所述聚氨酯的质量份数为聚四氟乙烯的1.2-1.4倍;
将保护过渡层的原料放入到丙酮当中,然后在高压氮气之下喷涂到弹性层表面,室温干燥时间不少于48 h,最终的膜厚控制在0.8-1mm之间;
所述成型层为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成型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在保护过渡层的外侧设有带有邻接孔的隔板,然后在其上喷涂聚四氟乙烯乳液,然后再进行烘干,烘干之后再进行聚四氟乙烯乳液的喷涂,直至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满足要求,然后进行180-250℃的高温养护20h,最后去掉隔板,即得到邻接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层;所述隔板的厚度为2mm,所述邻接孔的大小为400-1600mm2
2.一种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层的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滚筒,所述改性层设置在滚筒表面,所述滚筒内设有热源供给部,所述滚筒外侧设有一给料筒,在滚筒和给料筒之间设有一用于刮除滚筒表面产品的刮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包括固定设置的支撑筒和套设在支撑筒外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与旋转电机动力相连,所述改性层设置在旋转部外侧;所述旋转部包括若干铰接设置的弧形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非对称设置使得相同角度的旋转部的弧长自给料筒的底部位置沿其旋转方向的270°的范围内逐步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对应刮刀一侧的位置设有变形凸起。
CN202110255497.1A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性层的干燥装置 Active CN113025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5497.1A CN113025029B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性层的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5497.1A CN113025029B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性层的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5029A CN113025029A (zh) 2021-06-25
CN113025029B true CN113025029B (zh) 2023-03-10

Family

ID=76467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5497.1A Active CN113025029B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性层的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502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06581A1 (en) * 2000-07-13 2002-01-24 Milliken & Company Method of treating a roller shade material
CN1352603A (zh) * 1998-07-16 2002-06-05 达信汽车公司 汽车内部组件
CN104115072A (zh) * 2012-02-17 2014-10-2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CN112160216A (zh) * 2020-09-16 2021-01-01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粘再生烘干滚筒及使用该滚筒的再生搅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6568B (en) * 2008-06-12 2012-11-11 Univ Nat Cheng Ku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ller mol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2603A (zh) * 1998-07-16 2002-06-05 达信汽车公司 汽车内部组件
WO2002006581A1 (en) * 2000-07-13 2002-01-24 Milliken & Company Method of treating a roller shade material
CN104115072A (zh) * 2012-02-17 2014-10-2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CN112160216A (zh) * 2020-09-16 2021-01-01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粘再生烘干滚筒及使用该滚筒的再生搅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5029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17461U (zh) 一种带储油腔的化纤纺丝上油辊结构
CN113025029B (zh) 一种片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用改性层及使用该改性层的干燥装置
CN1676688A (zh) 聚四氟乙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12936A (zh) 聚酯长丝油毡基布生产工艺
CN109295525A (zh)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长丝的制备方法
CN103978694A (zh) 双曲面瓦楞玻璃钢容器制作装置及方法
CN116393329A (zh) 一种高强高模浸胶锦纶帘子布生产设备
CN113846421B (zh) 一种蜂巢结构高弹阻燃直立棉制备方法
CN214644996U (zh) 一种环保阻燃的聚酰胺6制备装置
CN213499461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覆膜分切机
CN112876819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耐候性石墨烯原位聚合共聚酯地膜及其制备工艺
CN216514274U (zh)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纳米碳复合纤维生产用母粒添加装置
CN1182295C (zh) 压光带
TW201805496A (zh) 非圓形之溶液紡製彈性纖維(Spandex)長絲及其製造方法與裝置
CN201592076U (zh) 一种带有活动刮刀的摇摆颗粒机滚筒
CN209126268U (zh) 一种沙发弹力带
CN109735908A (zh) 一种聚丙烯刷丝强度改良制备装置及其改良方法
CN211000069U (zh) 一种模压成型装置
CN218171467U (zh) 一种塑料片材挤出输送装置
CN106801260B (zh) 一种制备高性能纤维的喷丝组件
CN108928067A (zh) 一种沙发带及其制作方法
CN210139601U (zh) 一种合成纤维螺杆挤压成型模具
CN218314573U (zh) 一种挤出模口可调的塑料回收造粒机
CN211251258U (zh) 一布三膜复合机
CN212979172U (zh) 一种粉末涂料挤出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