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2928A - 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2928A
CN113012928A CN202110273894.1A CN202110273894A CN113012928A CN 113012928 A CN113012928 A CN 113012928A CN 202110273894 A CN202110273894 A CN 202110273894A CN 113012928 A CN113012928 A CN 113012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ire
coiling
coil body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38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2928B (zh
Inventor
李旭
洪宇祥
胥红来
寇宇畅
刘涛
李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rac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rac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rac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rac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38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2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2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2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2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2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1Winding coils of special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0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5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A61B5/4064Evaluating the bra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4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mounted on an invasiv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Magnetotherapy
    • A61N2/004Magnetotherapy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herapy
    • A61N2/006Magnetotherapy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herapy for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nerve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Magnetotherapy
    • A61N2/02Magnetotherapy using magnetic fields produced by coils, including single turn loops or electro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eur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syc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将至少一股导丝和至少一股防断丝绞合成整体后装入保护套内,形成线性的线圈体,并将线性的线圈体盘绕呈涡卷状结构。也就是说,通过至少一股导丝和至少一股防断丝的绞合能够提高形成线圈的结构强度,防断丝利用自身的柔韧性确保线圈在盘绕的过程中不会断裂,同时配合保护管进一步提高形成线圈体的结构强度,提高形成线圈体的耐冲击性。而且将自身结构强度提高的线圈体盘绕呈涡卷状结构后,能够利用涡卷状结构的特性进一步提高耐冲击性,进而缓解安装于神经调节器中线圈受压容易弯折、受损的问题。

Description

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植入式脑神经调节器主要用于脑神经信号采集及治疗,广泛应用在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原发性震颤、癫痫等慢性疾病的治疗,其中作为植入体关键部件的线圈是通过磁场感应来进行能量传输。在该调节器植入人体后,由于是皮下植入,在植入手术中以及平时生活中头部均与受到外力的影响,故而不免会对植入人体的脑神经调节器产生一定的机械弯折和压迫,甚至损坏脑神经调节器。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
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股导丝和至少一股防断丝绞合后装入保护套中形成线圈体,并将线圈体盘绕呈涡卷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盘绕线圈体前,在线圈体的盘绕起始端预留第一连接段;和/或,盘绕线圈体后,在线圈体的盘绕终止端预留第二连接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连接段的至少部分呈螺旋形缠绕,或,将第二连接段的至少部分呈螺旋形缠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盘绕后形成盘状线圈的任意相邻的涡卷圈之间进行点胶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丝为铂金丝和铂铱合金丝中的至少一者;和/ 或,所述防断丝为尼龙丝、不锈钢丝、碳纤维丝和涤纶丝中的至少一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绞线机将导丝和防断丝绞合成整股;和/或,利用盘绕器将线圈体盘绕呈涡卷状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能够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包括呈涡卷状的盘状线圈;
所述盘状线圈具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线圈体的涡卷起始端,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线圈体的涡卷终止端,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具有螺旋弯折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状线圈包括导丝、防断丝和保护套;
所述导丝和所述防断丝绞合设置,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导丝和所述防断丝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状线圈具有多个由内至外依次盘绕的涡卷圈,任意相邻的所述涡卷圈之间涂覆有胶粘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盘绕器,能够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盘绕器,包括底座和扣设于所述底座的盖体;
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盘绕空间,所述底座设置有盘绕轴,所述盘绕轴位于所述盘绕空间内,所述盖体具有至少一个点胶缝,所述点胶缝与所述盘绕空间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将至少一股导丝和至少一股防断丝绞合成整体后装入保护套内,形成线性的线圈体,并将线性的线圈体盘绕呈涡卷状结构。也就是说,通过至少一股导丝和至少一股防断丝的绞合能够提高形成线圈的结构强度,防断丝利用自身的柔韧性确保线圈在盘绕的过程中不会断裂,同时配合保护管进一步提高形成线圈体的结构强度,提高形成线圈体的耐冲击性。而且将自身结构强度提高的线圈体盘绕呈涡卷状结构后,能够利用涡卷状结构的特性进一步提高耐冲击性,进而缓解安装于神经调节器中线圈受压容易弯折、受损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包括呈涡卷状的盘状线圈。该盘状线圈具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且第一连接段位于盘状线圈的涡卷起始端,第二连接段位于盘状线圈的涡卷终止端。其中,在第一连接段和/或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螺旋弯折部。也就是说,该植入设备的线圈通过呈涡卷状的盘状线圈,利用涡卷状的结构特征提高盘状线圈的自身结构强度,同时在盘状线圈与其他结构的连接段设置螺旋弯折部,为连接段提供移动余量,确保连接段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其连接结构的移动而发生硬性弯折,进一步提高该植入设备的线圈的抗弯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盘绕器,用于对线圈体进行盘绕,包括底座和扣设于该底座的盖体,且盖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盘绕空间。其中,底座朝向盖体的一侧设置有盘绕轴,以便盘绕轴位于盘绕空间内,盘绕轴的设置便于线圈体绕盘绕轴进行盘绕以形成涡卷状结构。同时,在盖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点胶缝,点胶缝能够与盘绕空间连通,以便于将胶粘剂通过点胶缝滴入盘绕后的线圈体。该盘绕器能够用于线圈体进行盘绕,并在盘绕后的线圈体上进行点胶固定,以确保呈涡卷状结构设置的线圈体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植入设备的线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盘绕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绞线机进行导丝绞合的示意图;
图标:10-线圈体;11-导丝;12-防断丝;13-保护套;100-盘状线圈;101- 涡卷圈;102-第一连接段;103-第二连接段;200-盘绕器;210-盖体;211-点胶缝;300-绞线机;310-驱动件;320-传动轴;330-驱动端;340-固定端;1021- 第一螺旋弯折部;1031-第二螺旋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植入设备的线圈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包括呈涡卷状的盘状线圈100,且该盘状线圈100具有第一连接段102和第二连接段103,第一连接段102位于盘状线圈 100的涡卷起始端,第二连接段103位于盘状线圈100的涡卷终止端。第一连接段102和第二连接段103具有螺旋弯折部。
具体的,将线状的线圈体10卷绕呈涡卷状结构,即形成盘状线圈100,在形成盘状线圈100的过程中通过任意相邻的两个圈体之间的挤压作用,使得形成的盘状线圈100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例如当需要以盘状线圈100 的径向方向弯折时,盘状线圈100不易弯折。同时,在进行线圈体10的盘绕时,在涡卷起始端处预留一部分能够伸出盘状线圈100的余量,作为第一连接段102,以便于与神经调节器中的其他结构进行连接。而且,在线圈体10盘绕结束时,在涡卷终止端处也预留一部分能够伸出盘状线圈100的余量,作为第二连接段 103,以便于与神经调节器中的其他结构进行连接,进而将该盘状线圈100能够连接在神经调节器中进行信号传递的两个结构之间,以便于两个结构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信号传递,以便神经调节器发挥作用。同时,在第一连接段102处设置有第一螺旋弯折部1021,在第二连接段103处设置有第二螺旋弯折部1031,第一螺旋弯折部1021和第二螺旋弯折部1031均呈螺旋结构,类似于弹簧。这样的设置能够促使第一连接段102和第二连接段103均具有一定的延伸余量和压缩余量,以便于二者跟随与其连接的结构发生移位,甚至弯折,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线圈体10的抗弯性能。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设备的线圈通过盘绕成身涡卷状结构盘状线圈100提高自身的抗弯性能,同时利用第一连接段102和第二连接段103上的螺旋弯折部进一步提高抗弯性能,从而缓解该植入设备的线圈在使用过程中因外力而容易弯折甚至受损的问题。
需要补充的是,也可以是仅第一连接段102设置有第一螺旋弯折部1021,或者仅第二连接段103设置有第二螺旋弯折部1031。无论采用哪一种设置方式,其只要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段102和第二连接段103的耐弯折性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盘状线圈100包括导丝11、防断丝12 和保护套13。其中,导丝11和防断丝12绞合设置,保护套13能够套设在绞合后的导丝11和防断丝12的外侧,以用于对导丝11和防断丝12起到保护作用。
也就是说,以盘状线圈100的径向的截面为基准,即盘状线圈100在盘绕前处于线状,即线圈体10,该线圈体10包括导丝11、防断丝12和保护套13。其中,导丝11和防断丝12的绞合可以是多股导丝11和一股防断丝12绞合呈一整股结构。此时,多股导丝11能够以一股防断丝12为轴线呈螺旋状环绕在防断丝12上。当然,也可以是多股导丝11和多股防断丝12绞合呈整股结构,当保护套13套设在导丝11和防断丝12的外侧时,多股导丝11和多股防断丝 12沿保护套13的周向间隔交错设置,而后以保护套13的轴线为中线轴呈螺旋状环绕。当然,多股防断丝12也可以先呈环形阵列设置,沿环形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防断丝12压紧,而后将多股导丝11以该环形阵列的轴线为中心轴呈螺旋状环绕于多股防断丝12。
其中,保护套13不仅用于对导丝11和防断丝12进行防护,同时保护套13 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形成线圈体10的结构强度,降低线圈体10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另外,保护套13的设置能够在线圈体10盘绕呈涡卷状结构时增加任意相邻的两个圈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形成盘状线圈100的整体性,改善盘状线圈100发生松散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导丝11能够采用铂金制成,也可以采用铂铱合金制成。其中,防断丝12,顾名思义就是防止断裂的结构,通过防断丝1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线圈体10的结构强度,改善线圈体10受压出现断裂的问题。防断丝12 能够采用尼龙、涤纶、不锈钢或者碳纤维等材料制成。无论采用哪一种材料,其只要能够确保形成的线圈体1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盘状线圈100具有多个由内至外依次盘绕的涡卷圈101,任意相邻的两个涡卷圈101之间涂覆有胶粘剂。也就是说,当线圈体10盘绕呈涡卷状结构设置时,即盘状线圈100具有多个内径由内至外逐渐增大的涡卷圈101,最里面的一圈的直径最小,最外面的一圈的直径最大。此时,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涡卷圈101之间涂覆胶粘剂,通过胶粘剂能够将任意相邻的两个涡卷圈101粘接固定,从而提高形成盘状线圈100的涡卷稳定性,改善盘状线圈100容易松散的问题。
其中,胶粘剂的涂覆点可以沿盘状线圈100的径向间隔布置,也可以自由设置,其只要能够将任意相邻的两个涡卷圈101粘接固定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当线圈体10进行盘绕形成涡卷状结构时,需要利用盘绕器 200。一下针对盘绕器200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盘绕器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盘绕器200,用于将上述的线圈体10盘绕呈涡卷状结构,即形成盘状线圈100。该盘绕器200包括底座和扣设于底座的盖体210,盖体210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盘绕空间,底座朝向盖体210的一侧设置有盘绕轴,盘绕轴处于该盘绕空间内。同时,盖体210具有至少一个点胶缝211,点胶缝211与该盘绕空间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呈圆形板结构,在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凸设于底座的盘绕轴,且盘绕轴的轴线与底座的轴线重合。盖体210朝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以便于盘绕轴背离底座的一端能够插入该安装槽内,进而实现盖体210 相对底座的安装。当盖体210扣设在底座上时,盖体210与底座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即上述的盘绕空间,且该盘绕空间沿盘绕轴的轴线的厚度恰好与线圈体 10的直径相同,以便于线圈体10刚好容纳于盘绕空间内。同时,盖体210上的点胶缝211用于向盘绕形成的盘状线圈100上涂覆胶粘剂。
在进行盘绕时,操作者能够收纳线圈体10的第一连接段102,以确保第一连接段102是位于盘绕空间的外部,而后沿盘绕轴的轴线盘绕线圈体10,以在线圈体10的涡卷终止端出能够流出第二连接段103的余量即可。而后利用盖体 210上的点胶缝211,将胶粘剂涂覆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涡卷圈101之间,以对涡卷圈101进行固定,提高形成盘状线圈100的整体性。当胶粘剂固化后,将盖体210相对底座拆除即可。
其中,在进行盘绕时,能够利用电机等动力驱动结构驱动盘绕器200转动,以自动进行线圈体10的盘绕。当然,也可以手动进行线圈体10的盘绕。其只要能够实现线圈体10的盘绕以形成涡卷状的盘状线圈100即可。
其中,盖体210朝向底座的一侧也可以设置有扣合槽,以便于底座能够容纳于扣合槽内,且底座的边缘与扣合槽的槽壁能够可拆连接,以便于底座和盖体210的安装与拆卸。需要说明的是,当盖体210具有扣合槽时,扣合槽应当具有用于线圈体10穿过的通孔。
其中,点胶缝2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点胶缝211的数量为两个、三个、四个等。其中,点胶缝211的缝隙长度沿盘绕轴的径向延伸。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用于形成强度较高的线圈,以便于在处于受压的使用环境中仍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不会因为外力影响而发生弯折或者断裂、损坏等问题。
请继续参阅,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一股导丝11和至少一股防断丝12绞合成型,而后装入保护套13中形成线圈体10,并将线圈体10盘绕呈涡卷状结构,进而形成盘状线圈100。
具体的,例如将一股导丝11和一股防断丝12先进行绞合,使得导丝11和防断丝12呈螺旋状交叉环绕形成整股结构。待绞合呈整股结构后,将绞合后的导丝11和防断丝12插入保护套13中,形成线圈体10。接着,夹持线圈体10 的其中一端,以该端为固定端,以线圈体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将自由端进行盘绕,进而形成盘状线圈10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通过将导丝11和防断丝12的绞合设置,提高形成整股结构的结构强度,而后利用保护套13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形成线圈体10的结构强度,再将其盘绕形成盘状线圈100,通过盘状线圈100的涡卷状结构进一步提高形成植入设备的线圈的结构强度,提高其自身的耐冲击性,进而缓解植入设备的线圈在实际使用中受压容易弯折、受损的问题。
需要补充的是,当进行导丝11和防断丝12的绞合时,还可以是多股导丝 11与一股防断丝12绞合,或者多股导丝11和多股导丝11绞合,甚至一股导丝 11和多股防断丝12进行绞合。无论采用哪一种设置方式,其只要能够确保绞合成型的整股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即可。
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绞线机进行导丝绞合的示意图。请结合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丝11和防断丝12的绞合采用绞线机300进行绞合,形成的线圈体10利用盘绕器200进行盘绕形成盘状线圈100。其中,盘绕器200的结构在上述已经进行叙述,故而不再赘述。其中,绞线机300包括驱动件310、传动轴320、驱动端330和固定端340。其中,驱动件310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320的一端传动连接,传动轴320的另一端与驱动端330传动连接,固定端340与驱动端330相对且间隔布置。当需要进行绞合时,以多股导丝11为例,多股导丝11的一端均固定于驱动端330朝向固定端340的一侧,多股导丝11的另一端均固定于固定端340朝向驱动端330的一侧。而后开启驱动件310,驱动件310能够带动传动轴320绕传动轴320的轴线转动,传动轴 320能够带动驱动端330同步转动,进而将多股导丝11呈螺旋状绞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丝11为铂金丝和铂铱合金丝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防断丝12为尼龙丝、不锈钢丝、碳纤维丝和涤纶丝中的至少一者。
例如,导丝11采用铂金丝,防断丝12采用尼龙丝;或者,导丝11采用铂金丝,防断丝12采用不锈钢丝。其只要能够利用上述多种丝制结构组合使用即可。
请参阅图1,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利用盘绕器200盘绕线圈体10前,在线圈体10的盘绕起始端预留第一连接段102。同时,利用盘绕器200盘绕线圈体 10后,在线圈体10的盘绕终止端预留第二连接段103。也就是说,在进行盘绕前,需要以线圈体10的其中一端为固定端,可以操作者手持,也可以利用夹具夹紧,以线圈体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进行盘绕。其中,该固定端能够伸出形成盘状线圈100的直径范围,形成第一连接段102,以便于与神经调节器中进行信号传导的某部分结构进行连接。同时,在自由端完成盘绕时,需要预留出一部分能够伸出盘状线圈100的直径范围的线圈体10,作为第二连接段103,以便于与神经调节器中进行信号传导的另一部分结构连接。如此,当形成的盘状线圈100相对神经调节器安装后,能够通过第一连接段102和第二连接段103进行信号传导等。
当然,也可以是预留出第一连接段102,或者仅预留出第二连接段103,其只要能够便于形成的盘状线圈100进行信号传导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接段102和第二连接段103同时存在时,将第一连接段102的至少部分呈螺旋形缠绕,同时将第二连接段103 的至少部分呈螺旋形缠绕。具体的,当第一连接段102预留后,在第一连接段 102的中部利用螺旋加工的装置将其加工成螺旋状结构。同时,当第二连接段 103预留后,在第二连接段103的中部利用螺旋加工装置将其加工成螺旋状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线圈体10利用盘绕器200盘绕呈涡卷状结构后,即形成盘状线圈100后,需要在任意相邻的涡卷圈101之间进行点胶固定。也就是说,当线圈体10盘绕形成盘状线圈100后,盘状线圈100具有多个直径由小至大、有内至外移动盘绕的涡卷圈101,任意相邻的两个涡卷圈101之间具有涂覆胶粘剂,以确保任意相邻的两个涡卷圈101之间不会错位。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线圈体10盘绕后形成盘状线圈100的整体性。
综上可知,在进行神经线圈制作时,需要利用绞线机300将导丝11和防断丝12进行绞合,绞合后的导丝11和防断丝12插入至保护套13内形成线圈体 10。而后利用盘绕器200将线圈体10盘绕呈涡卷状结构,即形成盘状线圈100。接着在形成的盘状线圈100上进行点胶操作,确保盘状线圈10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涡卷圈101能够固定,不会互相错位。最后,将固定好的盘状线圈100相对盘绕器200取出,对预留出的第一连接段102和第二连接段103进行螺旋弯折加工,以便于二者上均形成有螺旋弯折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包括:将至少一股导丝(11)和至少一股防断丝(12)绞合后装入保护套(13)中形成线圈体(10),并将线圈体(10)盘绕呈涡卷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盘绕线圈体(10)前,在线圈体(10)的盘绕起始端预留第一连接段(102);和/或,盘绕线圈体(10)后,在线圈体(10)的盘绕终止端预留第二连接段(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连接段(102)的至少部分呈螺旋形缠绕,或,将第二连接段(103)的至少部分呈螺旋形缠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盘状线圈(100)的任意相邻的涡卷圈(101)之间进行点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11)为铂金丝和铂铱合金丝中的至少一者;和/或,所述防断丝(12)为尼龙丝、不锈钢丝、碳纤维丝和涤纶丝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绞线机(300)将导丝(11)和防断丝(12)绞合成整股;和/或,利用盘绕器(200)将线圈体(10)盘绕呈涡卷状结构。
7.一种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制作方法得到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涡卷状的盘状线圈(100);
所述盘状线圈(100)具有第一连接段(102)和第二连接段(103),所述第一连接段(102)位于所述盘状线圈(100)的涡卷起始端,所述第二连接段(103)位于所述盘状线圈(100)的涡卷终止端,所述第一连接段(102)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103)具有螺旋弯折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线圈(100)包括导丝(11)、防断丝(12)和保护套(13);
所述导丝(11)和所述防断丝(12)绞合设置,所述保护套(13)套设于所述导丝(11)和所述防断丝(12)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设备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线圈(100)具有多个由内至外依次盘绕的涡卷圈(101),任意相邻的所述涡卷圈(101)之间涂覆有胶粘剂。
10.一种盘绕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盘绕权利要求7中的线圈体(10),包括底座和扣设于所述底座的盖体(210);
所述盖体(210)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盘绕空间,所述底座设置有盘绕轴,所述盘绕轴位于所述盘绕空间内,所述盖体(210)具有至少一个点胶缝(211),所述点胶缝(211)与所述盘绕空间连通。
CN202110273894.1A 2021-03-15 2021-03-15 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012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3894.1A CN113012928B (zh) 2021-03-15 2021-03-15 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3894.1A CN113012928B (zh) 2021-03-15 2021-03-15 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2928A true CN113012928A (zh) 2021-06-22
CN113012928B CN113012928B (zh) 2024-01-26

Family

ID=76406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3894.1A Active CN113012928B (zh) 2021-03-15 2021-03-15 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292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46494U (zh) * 2010-10-27 2011-05-25 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炉线盘绕线装置
CN102405023A (zh) * 2009-04-20 2012-04-04 株式会社钟化 栓塞线圈
JP2014229673A (ja) * 2013-05-20 2014-12-08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コイル被覆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238735A1 (en) * 2014-02-26 2015-08-27 Asahi Intecc Co., Ltd. Guide wire
CN107077961A (zh) * 2014-10-24 2017-08-18 株式会社电装 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
CN210722526U (zh) * 2019-09-04 2020-06-09 绍兴凯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尼龙包胶线
CN211164937U (zh) * 2019-11-25 2020-08-04 德阳新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浇注模具
CN112312963A (zh) * 2018-06-28 2021-02-02 美敦力公司 用于可植入医疗装置的接收线圈配置
CN112369718A (zh) * 2020-10-22 2021-02-19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引线及电子雾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023A (zh) * 2009-04-20 2012-04-04 株式会社钟化 栓塞线圈
CN201846494U (zh) * 2010-10-27 2011-05-25 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炉线盘绕线装置
JP2014229673A (ja) * 2013-05-20 2014-12-08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コイル被覆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238735A1 (en) * 2014-02-26 2015-08-27 Asahi Intecc Co., Ltd. Guide wire
CN107077961A (zh) * 2014-10-24 2017-08-18 株式会社电装 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
CN112312963A (zh) * 2018-06-28 2021-02-02 美敦力公司 用于可植入医疗装置的接收线圈配置
CN210722526U (zh) * 2019-09-04 2020-06-09 绍兴凯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尼龙包胶线
CN211164937U (zh) * 2019-11-25 2020-08-04 德阳新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浇注模具
CN112369718A (zh) * 2020-10-22 2021-02-19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引线及电子雾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2928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5983B2 (en)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improved leads f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s
EP1680180B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lea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6920361B2 (en) Reverse wound electrodes
US20160331955A1 (en) Dynamic coil for implantable stimulation leads
US4964414A (en) Electrode for use in implanting in a living body
US8774939B2 (e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leads having RF compatibility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EP1280582B1 (en) Medical electrical lead with fiber core
EP0725596B1 (en) Drive shaft for acoustic imaging catheters
US20050222659A1 (en) Lead electrode for use in an MRI-saf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O2009035712A1 (en) Medical electrical profiled lead
US7280875B1 (en) High strength, low resistivity electrode
WO1994022525A1 (en) Electrode with improved torque stiffness
AU2004216639A1 (en) Implantable lea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WO2012082900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leads f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s with improved rf compatibility
WO2012145127A1 (en) Large-pitch coil configurations for a medical device
US11559681B2 (en) Modular lead
CN112402786B (zh) 一种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电极
CN113012928B (zh) 盘绕器、植入设备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JP6208347B2 (ja) 電気刺激リードのための導体配列及び電気刺激リードを利用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5573522A (en) Spring assembly for catheter
US200302174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implantable electrodes having controlled surface area and integral conductors
US20120188042A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electrical lead body
JP2010273912A (ja) 医療用リード及びリードシステム
CN209392587U (zh) 电导线与植入式生物电极
CN114748076A (zh) 一种螺旋状电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