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2382A - 轴式倾角调节器双重解耦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轴式倾角调节器双重解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2382A
CN113002382A CN202011312403.1A CN202011312403A CN113002382A CN 113002382 A CN113002382 A CN 113002382A CN 202011312403 A CN202011312403 A CN 202011312403A CN 113002382 A CN113002382 A CN 113002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liner
lost motion
seat back
connecting tub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24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德米特里·泽尔曼夫
沃伊切赫·斯穆克
鲍里斯·毕莱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Publication of CN113002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23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rotatably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05/00General mechanical or structural details
    • B60N2205/50Interlocking shaft arrangements trans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hinge mechanisms on both sides of a seat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车辆的乘员支撑物包括联接至车辆地板的座椅底部、以及被配置成相对于该座椅底部在直立位置与向前折叠位置之间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枢转的座椅靠背。该乘员支撑物进一步包括座椅运动控制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的移动。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轴式倾角调节器双重解耦系统。

Description

轴式倾角调节器双重解耦系统
背景技术
本披露涉及乘员支撑物,并且具体地,涉及可移动的乘员支撑物。更具体地,本披露涉及具有用于车辆的倾角调节座椅靠背的乘员支撑物。
发明内容
根据本披露,一种乘员支撑物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和座椅运动控制器。该座椅靠背联接至该座椅底部,以便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移动。座椅运动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移动。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该座椅运动控制器包括将右倾角调节器和左倾角调节器互连的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提供了用于将该右倾角调节器和左倾角调节器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的器件,以允许该座椅靠背绕该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还提供用于在该锁定布置和该解锁布置之间改变该右倾角调节器和左倾角调节器的器件,从而任何一个倾角调节器都不阻止另一个倾角调节器到达该锁定布置。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包括连接管、联接到该连接管的致动杠杆、一对空动插入件、以及杠杆复位弹簧。该连接管将该左倾角调节器和右倾角调节器互连。致动杠杆被构造成将连接管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以解锁右倾角调节器锁和左倾角调节器锁,并允许座椅靠背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运动。致动杠杆通过扭簧朝向锁定位置偏置,以将每个倾角调节器锁保持在锁定布置直到致动杠杆被致动,并抵消致动杠杆的惯性解锁。
左空动插入件联接至左轴,并且可相对于连接管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移动。右空动插入件联接至右轴,并且可相对于连接管和右空动插入件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移动。左空动插入件和右空动插入件被构造成在右倾角调节器锁和左倾角调节器锁之间提供空动驱动连接,以控制每个倾角调节器锁的解锁和重新锁定。
在考虑例示了实施如当前认识到的本披露的最佳模式的展示性实施例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本披露的附加特征。
附图说明
详细描述具体地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披露的乘员支撑物的透视图和示意图,乘员支撑物具有被切掉并去除的部分,并且包括座椅底部、安装到座椅底部以相对于座椅底部枢转的座椅靠背以及联接到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以控制座椅靠背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相对于座椅底部的运动的座椅运动控制器,并且示出了座椅运动控制器包括右倾角调节器、左倾角调节器、以及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
图2是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其具有示意表示,示出了右倾角调节器锁具有锁定轴角度取向并且被接合以阻止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底部的运动,而左倾角调节器锁具有另一锁定轴角度取向,并且被接合以阻止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底部的运动,并且将左倾角调节器锁和右倾角调节器锁互连的连接管具有第三角度取向;
图3是座椅运动控制器的分解组装图,示出了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包括被构造成联接至右倾角调节器的右空动插入件、被构造成联接至左倾角调节器的左空动插入件、以及联接到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以在右倾角调节器和左倾角调节器之间提供空动驱动连接的连接管;
图4A至图4D是连接管内的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的一系列截面视图,表明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允许每个倾角调节器锁在沿解锁方向旋转时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并相对于连接管移动,从而当空动插入件沿重新锁定方向旋转时,任何一个倾角调节器锁不阻止另一个倾角调节器锁返回到该锁定布置;
图4A是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以及连接管的截面视图,示出了与挡块接合的致动杠杆,并表明两个倾角调节器锁处于锁定布置而相对于连接管以一定取向布置,这样允许右倾角调节器锁和左倾角调节器锁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者方向上移动;
图4B是连接管内的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的截面视图,示出了致动杠杆枢转远离挡块,并表明当连接管沿解锁方向移动并在第一组接触位置处接触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时,右倾角调节器锁和左倾角调节器锁移动到解锁布置;
图4C是连接管内的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的截面视图,表明连接管沿重新锁定方向移动,以在连接管在与第一组接触位置不同的第二组接触位置处接触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时将两个倾角调节器锁返回到锁定布置;
图4D是连接管内的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的截面视图,表明在连接管沿重新锁定方向移动后,右倾角调节器锁处于锁定布置,而左倾角调节器锁处于解锁布置,从而致动杠杆接触挡块,并示出右空动插入件和左空动插入件相对于连接管以一定取向布置,这样允许右倾角调节器锁和左倾角调节器锁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者方向上移动,从而防止任何一个倾角调节器锁返回到锁定布置;
图5是左空动插入件和左倾角调节器锁的轴的分解组装视图,其中箭头表明左空动插入件被构造成联接到左倾角调节器锁的轴;
图6是局部分解组装视图,示出了联接到左倾角调节器锁的轴的左空动插入件,并且表明连接管被构造成接纳左空动插入件以将连接管联接到左倾角调节器锁;
图7是沿图6中的线7-7截取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左空动插入件联接到左倾角调节器锁,并且包括与轴形成过盈配合的多个臂;
图8是图7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示出了与轴接合的该多个臂之一;
图9是图7的另一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示出了空动插入件的凸缘与轴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提供间隙;
图10是接纳在连接管中的空动插入件之一的截面视图,表明空动插入件相对于连接管具有运动范围;
图11是空动插入件和连接管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视图,表明空动插入件相对于连接管具有空动插入件的运动范围;以及
图12是空动插入件和连接管的第三实施例的截面视图,表明空动插入件相对于连接管具有空动插入件的运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披露的乘员支撑物10适用于车辆。如图1至图3所示,乘员支撑物10包括座椅底部12、座椅靠背14、以及座椅运动控制器16。座椅靠背14联接至座椅底部12,以便相对于座椅底部12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移动。座椅运动控制器16被配置成提供用于控制座椅靠背14相对于座椅底部12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移动的器件。座椅运动控制器16包括将右倾角调节器18和左倾角调节器20互连的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提供了用于将右倾角调节器18和左倾角调节器20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的器件,以允许座椅靠背14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的可枢转运动,如图4A至图4B所提出的。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还提供了用于防止右倾角调节器18和左倾角调节器20阻止彼此返回到锁定布置的器件,如图4C至图4D所提出的。
座椅运动控制器16包括右倾角调节器18、左倾角调节器20、以及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如图1至图3所示。当从就座在乘员支撑物10上的乘员的视角看时,右倾角调节器18总体上沿着乘员支撑物10的右侧布置。当从就座在乘员支撑物10上的乘员的视角看时,左倾角调节器20总体上沿着乘员支撑物10的左侧布置。应当注意,右倾角调节器18和左倾角调节器20可以是可互换的。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沿着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延伸,并且将右倾角调节器18和左倾角调节器20互连。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右倾角调节器18和左倾角调节器20基本彼此相似,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右倾角调节器18和左倾角调节器20可以彼此不同。
右倾角调节器18和左倾角调节器20将座椅靠背14和座椅底部12互连,以允许座椅靠背14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运动,如图1和图2所提出的。右倾角调节器18包括联接至座椅底部12的右固定凸缘24、联接至座椅靠背14的右活动凸缘26、以及右倾角调节器锁28。右固定凸缘24被构造成在座椅靠背14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移动时相对于座椅底部12保持静止。活动凸缘26被构造成与座椅靠背14一起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移动。右倾角调节器锁28可以由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致动,以将右倾角调节器锁28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
左倾角调节器20包括联接到座椅底部12的左固定凸缘30、联接到座椅靠背14的左活动凸缘32、以及左倾角调节器锁34,如图1和图2所示。左固定凸缘30、左活动凸缘32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是与右倾角调节器18的右固定凸缘24、右活动凸缘26和右倾角调节器锁28基本相似,并且以相同的方式操作。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被构造成在锁定布置中接合活动凸缘26、32,以阻止座椅靠背14和活动凸缘26、32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的可枢转运动。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脱离接合,以允许在解锁布置中座椅靠背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
右倾角调节器锁28包括右轴36,左倾角调节器锁34包括左轴38。右轴36和左轴38通过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接合,并且可以被致动以将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可以包括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通过右倾角调节器轴36和左倾角调节器轴38从锁定布置到解锁布置的旋转而致动。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被构造成使轴36、38中的每个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旋转,以将倾角调节器锁28、34中的每个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使得座椅靠背14相对于座椅底部12自由枢转。
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被构造成在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之间提供空动驱动连接,如图2所提出的。由于制造公差和/或座椅靠背扭转,在重新锁定期间,右倾角调节器轴36和左倾角调节器轴38可以相对于彼此以不同的角度取向布置。这可能引起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以不同的角度取向在锁定布置和解锁布置之间改变。缺少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右倾角调节器锁28或左倾角调节器锁34可以防止另一个由于它们返回到锁定布置的角度取向不同而返回到锁定布置。由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提供的空动驱动连接允许每个倾角调节器锁28、34在锁定布置和解锁布置之间改变,使得任何一个倾角调节器锁28、34都不会阻止另一个倾角调节器锁返回到锁定布置。
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包括连接管40、联接到连接管40的致动杠杆42、以及一对空动插入件44、46,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管40将右倾角调节器轴36和左倾角调节器轴38互连。致动杠杆42被构造成将连接管40从锁定位置(如图4A所示)移动到释放位置(如图4B所示),在锁定位置中,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处于锁定布置,在释放位置中,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处于解锁布置。致动杠杆42被扭簧43朝锁定位置偏置,以将每个倾角调节器锁保持在锁定布置中,直到致动杠杆42被致动为止。右空动插入件44联接到右轴36,并且可相对于连接管40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者方向上移动。左空动插入件46联接至左轴34,并且可相对于连接管40和右空动插入件44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15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者方向上移动。右空动插入件44和左空动插入件46被固定到它们各自的轴36、38,以采取与轴36、38相同的角度取向,如图2和图3所提出的。
右空动插入件44和左空动插入件46相对于连接管40的尺寸被确定为使得连接管40可以采取与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两者的角度取向不同,如图2所提出的。连接管40包括管主体50、右空动端52和左空动端54。管主体50具有总体上圆柱形的截面形状。右空动端52限定了接纳右空动插入件44的右插入件接纳空间56。左空动端54限定了左插入件接纳空间58,该左插入件接纳空间被定位在与右插入件接纳空间56相反的方向上并且接纳左空动插入件46。
连接管40的右插入件接纳空间56和左插入件接纳空间58具有第一截面面积,而右空动插入件44和左空动插入件46具有比第一截面面积小的第二截面形状。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一截面面积和第二截面形状总体上为三角形,如图4A至图4D所示。与第二截面形状相比,第一截面面积的尺寸和形状的差异允许连接管40在预定的旋转范围内相对于右空动插入件44和左空动插入件46旋转。一旦连接管40已经旋转超过每个空动插入件44、46的预定旋转范围,则右空动端52和左空动端54接触每个相应的空动插入件44、46,如图4B和图4C所示。在右空动端52和左空动端54接触空动插入件44、46之后,连接管40的进一步旋转将引起右轴和左轴脱离接合,从而右倾角调节器锁和左倾角调节器锁采取解锁布置。取决于右轴36相比于左轴38的角度取向,连接管40相对于右空动插入件44的预定旋转范围与相对于左空动插入件46的预定旋转范围相比可以不同。
图4A至图4D展示了右空动插入件44和左空动插入件46相对于连接管40的布置的一个示例。当连接管40通过致动杠杆42枢转以使右轴36和左轴38沿如图4B所示的解锁方向(顺时针方向)以及沿如图4C和图4D所示的重新锁定方向(逆时针方向)移动时,每个空动插入件44、46相对于其对应的空动端52、54被示出。
在图4A至图4D中,右空动插入件44和左空动插入件46被布置它们的在连接管40的对应的空动端52、54内。在锁定位置,如图4A所示,致动杠杆42被扭簧43偏置以在接触点61处与挡块41接触。在此位置,右空动插入件44和左空动插入件46相对于连接管40以一定取向布置,该取向允许每个空动插入件44、46相对于连接管40的端部52、54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者方向上旋转。说明性地,空动插入件44、46相对于连接管40的尺寸和布置允许在接触连接管40之前沿顺时针方向旋转4度、以及沿逆时针方向旋转22度。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任何合适的旋转度。
当致动杠杆42移动到释放位置时,致动杠杆与挡块41脱离接合,并且沿解锁方向旋转连接管40以与每个空动插入件44、46接触,如图4B所示。连接管40的端部52、54在接触点60处接触每个相应的空动插入件44、46,使得连接管40沿解锁方向的进一步旋转使右轴36和左轴38与连接管40一起移动。此运动将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改变为解锁布置,以允许座椅靠背14绕轴线15的可枢转运动。
致动杠杆42和连接管40被扭簧43沿重新锁定方向偏置,以使连接管40自动返回到锁定位置,如图4C和图4D所提出的。当连接管40沿重新锁定方向移动时,连接管40的端部52、54相对于空动插入件44、46移动,直到这些端部在第二组接触点63处接触空动插入件。连接器管40在重新锁定方向上的进一步旋转使空动插入件44、46和轴36、38与连接管40一起在重新锁定方向上移动,直到每个倾角调节器锁到达锁定布置为止。
在一些情况下,如图4D所提出的,制造公差可能导致倾角调节器锁中的一个在另一个之前返回到锁定布置。致动杠杆42处于与挡块41接触的锁定位置,并且说明性地,右倾角调节器锁28处于锁定布置,而左倾角调节器锁34保持处于解锁布置。空动插入件44、46两者被允许在此位置相对于连接管40旋转,从而即使在致动杠杆处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移动左倾角调节器锁34,以使左倾角调节器锁34返回到锁定布置。在一个示例中,座椅靠背14上的外力使得在致动杠杆42处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左倾角调节器锁34额外运动,以将左倾角调节器锁34返回到锁定布置。以这种方式,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22防止每个倾角调节器锁被阻止返回到锁定布置。
每个空动插入件44、46包括主体62、多个花键64、以及多个挠性指状件66(也称为臂66),如图5和图6所示。在图5和图6中仅示出了空动插入件46,因为空动插入件44与空动插入件46相同。主体62具有外表面68,该外表面接合连接管40的其相应端部54,如上所述。主体62还具有内表面70,该内表面限定了接纳左轴38的通道71,如图5所提出的。多个花键64以与轴38上的对应花键72配合的布置联接到内表面70。多个花键64与轴38上的对应花键72协作,以在空动插入件46和轴38之间传递扭矩。多个臂66从插入件46的主体62朝向管主体50延伸。
空动插入件46被构造成沿着轴线39滑动到轴38上,如图6和图7所示。空动插入件46相对于轴38的尺寸被确定为在空动插入件46和轴38之间提供摩擦过盈配合,如图7至图9所提出的。多个挠性指状件66围绕轴38的端头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多个挠性指状件66各自包括挠性指状件主体74和突起76,如图7和图8所示。挠性指状件主体74从插入件46的主体62朝着管主体50延伸。突起76从臂主体74朝向轴的轴线39向内延伸,并建立了空动插入件挡块。当被安装以与轴38形成摩擦过盈配合时,每个臂在轴38上提供压缩力,从而将插入件46保持在轴38上。
如图9所示,空动插入件46的主体62的内径略大于轴38的外径。直径的差异在轴38和空动插入件46之间在径向上提供了小的间隙80,以适应轴38中的尺寸变化。在空动插入件46的主体62和轴38的凸缘84之间轴向地建立第二间隙82。间隙82适应轴38的长度变化。
如上所讨论的,空动插入件44、46具有由三个突起86提供的总体上三角形的截面,如图10所示。连接管40的每个空动端52、54包括插入在三个阻挡区段90之间的三个端头区段88。空动插入件44、46的三个突起86指向相应的端头区段88。每个空动插入件44、46可相对于连接管40移动,使得突起86在预定的运动范围92内在相邻的阻挡区段90之间行进,以提供上述的空动驱动连接。当连接管40相对于插入件44、46旋转以将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时,每个空动插入件44、46接触阻挡区段90。在说明性实施例中,预定的运动范围等于约26度,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运动范围。
空动插入件44、46的形状可以变化,如图11和图12所提出的。连接管40的空动端52、54的形状也可以改变,以匹配空动插入件44、46的形状并提供上述空动驱动连接。
空动插入件244和对应的空动端252的另一实施例在图11中示出。空动插入件244包括四个突起286。空动端252包括插入在四个阻挡区段290之间的四个端头区段288。空动插入件244的四个突起286指向相应的端头区段288。空动插入件244可相对于连接管40移动,使得突起286在预定的运动范围292内在相邻的阻挡区段290之间行进,以提供上述的空动驱动连接。当连接管40相对于插入件244旋转以使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时,空动插入件244接触阻挡区段290。在说明性实施例中,预定的运动范围292等于约30度,然而,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范围。
空动插入件344和对应的空动端352的另一实施例在图12中示出。空动插入件344包括单一突起386。空动端352包括插入在一对阻挡区段390之间的单一端头区段388。空动插入件344的突起386指向端头区段388。空动插入件344可相对于连接管40移动,使得突起386在预定的运动范围392内在相邻的阻挡区段390之间行进,以提供上述的空动驱动连接。当连接管40相对于插入件344旋转以使右倾角调节器锁28和左倾角调节器锁34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时,空动插入件344接触阻挡区段390。在说明性实施例中,预定的运动范围392等于约30度,然而,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范围。
以下编号的条款包括预期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
条款1.一种乘员支撑物,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联接至该座椅底部,以便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可枢转运动。
条款2.如条款1、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进一步包括:座椅运动控制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的可枢转运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包括具有右倾角调节器锁的右倾角调节器、具有左倾角调节器锁的左倾角调节器、以及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被构造为绕致动器枢转轴线旋转以将右倾角调节器锁和左倾角调节器锁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在锁定布置中,座椅靠背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被阻止,而在解锁布置中,允许座椅靠背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
条款3.如条款2、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被配置为在右倾角调节器锁和左倾角调节器锁之间提供空动驱动连接,该驱动连接允许每个倾角调节器锁在彼此独立的锁定布置和解锁布置之间移动,从而任何一个倾角调节器锁都不阻止另一个倾角调节器锁返回到锁定布置。
条款4.如条款3、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将该右倾角调节器锁和该左倾角调节器锁互连;致动杠杆,该致动杠杆联接到该连接管;右空动插入件,该右空动插入件联接到该右倾角调节器锁,并且相对于该连接管可移动;以及左空动插入件,该左空动插入件联接到该左倾角调节器锁,并且相对于该连接管可移动。
条款5.如条款4、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连接管包括:具有总体上圆柱形截面形状的管主体;限定右插入件接纳空间的右空动端;以及限定左插入件接纳空间、与该右空动端相反的左空动端。
条款6.如条款5、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右插入件接纳空间和该左插入件接纳空间具有第一截面面积,该右空动插入件和该左空动插入件具有第二截面形状,该第二截面形状小于该第一截面面积。
条款7.如条款6、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第一截面面积和该第二截面形状总体上为三角形形状。
条款8.如条款4、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每个空动插入件包括主体、多个花键、以及多个挠性指状件,该主体具有与该连接管接合的外表面、以及对接纳对应轴的通道进行限定的内表面,该多个花键以与该轴上的对应花键配合的布置联接到该内表面。
条款9.如条款8、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多个挠性指状件与该轴形成摩擦过盈配合。
条款10.一种乘员支撑物,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联接至该座椅底部,以便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移动以改变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底部的角度;以及
座椅运动控制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的可枢转运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包括具有右倾角调节器轴的右倾角调节器、具有左倾角调节器轴的左倾角调节器、以及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被构造成在锁定布置和解锁布置之间改变该右倾角调节器轴和该左倾角调节器轴,在该锁定布置中,该座椅靠背绕该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被阻止,在该解锁布置中,允许该座椅靠背绕该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其中,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包括将该右倾角调节器轴和该左倾角调节器轴互连的连接管、联接到该连接管并被构造为将该连接管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的致动杠杆、联接到该右倾角调节器锁并可相对于该连接管移动的右空动插入件、以及联接到该左倾角调节器锁并相对于该连接管可移动的左空动插入件。
条款11.如条款10、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致动杠杆联接到扭簧,以将该连接管朝向锁定位置偏置。
条款12.如条款11、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连接管包括:具有总体上圆柱形截面形状的管主体;限定右插入件接纳空间的右空动端;以及限定左插入件接纳空间、与该右空动端相反的左空动端。
条款13.如条款12、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右插入件接纳空间和该左插入件接纳空间具有第一截面面积,该右空动插入件和该左空动插入件具有第二截面形状,该第二截面形状具有小于该第一截面面积的面积。
条款14.如条款13、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第一截面面积和该第二截面形状总体上为三角形形状。
条款15.如条款12、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每个空动插入件包括主体、多个花键、以及多个挠性指状件,该主体具有与该连接管接合的外表面、以及对接纳对应轴的通道进行限定的内表面,该多个花键以与该轴上的对应花键配合的布置联接到该内表面。
条款16.如条款15、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该多个臂与轴形成摩擦过盈配合。
条款18.一种乘员支撑物,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联接至该座椅底部,以便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可枢转运动;以及座椅运动控制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底部的可枢转运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包括沿着该座椅靠背的右横向侧布置的右倾角调节器、沿着座椅靠背的左横向侧布置的左倾角调节器、以及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将右倾角调节器和左倾角调节器互连,并提供用于在锁定布置和解锁布置之间改变右倾角调节器和左倾角调节器的器件,使得当右倾角调节器和左倾角调节器从解锁布置移动到锁定布置时,任何一个倾角调节器都不阻止另一个倾角调节器到达锁定布置。
条款19.如条款18、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右倾角调节器和左倾角调节器各自包括联接到座椅底部的固定凸缘、联接到座椅靠背并被构造为相对于固定凸缘移动的活动凸缘、以及倾角调节器锁,该倾角调节器锁被构造成在锁定布置中阻止座椅靠背的可枢转运动,在解锁布置中允许座椅靠背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
条款20.如条款19、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以右锁定轴角度取向布置并将右倾角调节器和左倾角调节器互连;右空动插入件,该右空动插入件以左锁定轴角度取向布置并且联接到右倾角调节器的倾角调节器锁;以及左空动插入件,该左空动插入件以第三角度取向布置并且联接到左倾角调节器的倾角调节器锁。
条款21.如条款20、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右空动插入件和该左空动插入件是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该连接管可移动的。
条款22.如条款20、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每个空动插入件包括主体、多个花键、以及多个挠性指状件,该主体具有与该连接管接合的外表面、以及对接纳对应轴的通道进行限定的内表面,该多个花键以与该轴上的对应花键配合的布置联接到该内表面。
条款23.如条款22、或任何其他合适条款或条款的组合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多个挠性指状件与该轴形成摩擦过盈配合。

Claims (20)

1.一种乘员支撑物,包括:
座椅底部;
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联接至该座椅底部,以便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可枢转运动;以及
座椅运动控制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的可枢转运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包括具有右倾角调节器锁的右倾角调节器、具有左倾角调节器锁的左倾角调节器、以及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被构造为绕致动器枢转轴线旋转以将该右倾角调节器锁和该左倾角调节器锁从锁定布置改变为解锁布置,在该锁定布置中,该座椅靠背绕该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被阻止,在该解锁布置中,允许该座椅靠背绕该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并且
其中,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被构造为在该右倾角调节器锁和该左倾角调节器锁之间提供空动驱动连接,该驱动连接允许每个倾角调节器锁在彼此独立的该锁定布置和该解锁布置之间移动,从而任何一个倾角调节器锁都不阻止另一个倾角调节器锁返回到该锁定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将该右倾角调节器锁和该左倾角调节器锁互连;致动杠杆,该致动杠杆联接到该连接管;右空动插入件,该右空动插入件联接到该右倾角调节器锁,并且相对于该连接管可移动;以及左空动插入件,该左空动插入件联接到该左倾角调节器锁,并且相对于该连接管可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连接管包括:具有总体上圆柱形截面形状的管主体;限定右插入件接纳空间的右空动端;以及限定左插入件接纳空间、与该右空动端相反的左空动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右插入件接纳空间和该左插入件接纳空间具有第一截面面积,该右空动插入件和该左空动插入件具有第二截面形状,该第二截面形状小于该第一截面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第一截面面积和该第二截面形状总体上为三角形形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每个空动插入件包括主体、多个花键、以及多个挠性指状件,该主体具有与该连接管接合的外表面、以及对接纳对应轴的通道进行限定的内表面,该多个花键以与该轴上的对应花键配合的布置联接到该内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多个挠性指状件与该轴形成摩擦过盈配合。
8.一种乘员支撑物,包括:
座椅底部;
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联接至该座椅底部,以便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移动以改变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的角度;以及
座椅运动控制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该座椅靠背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的可枢转运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包括具有右倾角调节器轴的右倾角调节器、具有左倾角调节器轴的左倾角调节器、以及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被构造成在锁定布置和解锁布置之间改变该右倾角调节器轴和该左倾角调节器轴,在该锁定布置中,该座椅靠背绕该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被阻止,在该解锁布置中,允许该座椅靠背绕该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其中,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包括将该右倾角调节器轴和该左倾角调节器轴互连的连接管、联接到该连接管并被构造为将该连接管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的致动杠杆、联接到该右倾角调节器锁并可相对于该连接管移动的右空动插入件、以及联接到该左倾角调节器锁并相对于该连接管可移动的左空动插入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致动杠杆联接到扭簧,以将该连接管朝向锁定位置偏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连接管包括:具有总体上圆柱形截面形状的管主体;限定右插入件接纳空间的右空动端;以及限定左插入件接纳空间、与该右空动端相反的左空动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右插入件接纳空间和该左插入件接纳空间具有第一截面面积,该右空动插入件和该左空动插入件具有第二截面形状,该第二截面形状具有小于该第一截面面积的面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第一截面面积和该第二截面形状总体上为三角形形状。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每个空动插入件包括主体、多个花键、以及多个挠性指状件,该主体具有与该连接管接合的外表面、以及对接纳对应轴的通道进行限定的内表面,该多个花键以与该轴上的对应花键配合的布置联接到该内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多个臂与该轴形成摩擦过盈配合。
15.一种乘员支撑物,包括:
座椅底部;
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联接至该座椅底部,以便相对于该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可枢转运动;以及
座椅运动控制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该座椅靠背相对该于座椅底部的可枢转运动,该座椅运动控制器包括沿着该座椅靠背的右横向侧布置的右倾角调节器、沿着该座椅靠背的左横向侧布置的左倾角调节器、以及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将该右倾角调节器和该左倾角调节器互连,并提供用于在锁定布置和解锁布置之间改变该右倾角调节器和该左倾角调节器的器件,使得当该右倾角调节器和该左倾角调节器从该解锁布置移动到该锁定布置时,任何一个倾角调节器都不阻止另一个倾角调节器到达该锁定布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右倾角调节器和该左倾角调节器各自包括联接到该座椅底部的固定凸缘、联接到该座椅靠背并被构造为相对于该固定凸缘移动的活动凸缘、以及倾角调节器锁,该倾角调节器锁被构造成在该锁定布置中阻止该座椅靠背的可枢转运动,在该解锁布置中允许该座椅靠背绕该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的可枢转运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双倾角调节器致动器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以右锁定轴角度取向布置并且将该右倾角调节器和该左倾角调节器互连;右空动插入件,该右空动插入件联接到该右倾角调节器的倾角调节器锁并以左锁定轴角度取向布置;以及左空动插入件,该左空动插入件联接到该左倾角调节器的倾角调节器锁并以第三角度取向布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右空动插入件和该左空动插入件是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该连接管可移动的。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每个空动插入件包括主体、多个花键、以及多个挠性指状件,该主体具有与该连接管接合的外表面、以及对接纳对应轴的通道进行限定的内表面,该多个花键以与该轴上的对应花键配合的布置联接到该内表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乘员支撑物,其中,该多个挠性指状件与该轴形成摩擦过盈配合。
CN202011312403.1A 2019-12-18 2020-11-20 轴式倾角调节器双重解耦系统 Pending CN1130023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718,653 US11267374B2 (en) 2019-12-18 2019-12-18 Shafted recliners dual decoupling system
US16/718,653 2019-1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2382A true CN113002382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206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2403.1A Pending CN113002382A (zh) 2019-12-18 2020-11-20 轴式倾角调节器双重解耦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7374B2 (zh)
CN (1) CN113002382A (zh)
DE (1) DE1020201319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7896A4 (en) * 2019-05-31 2022-07-27 Delta Kogyo Co., Ltd. SEAT RECLIN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SEA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3254U (ja) * 1981-12-21 1983-06-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両側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01128769A (ja) * 1999-10-29 2001-05-15 Aisin Seiki Co Ltd シートバック角度調整システム
US6712429B2 (en) 2002-06-07 2004-03-30 Intier Automotive Inc. Lost motion dual disc seat recliner assembly
US7114771B2 (en) 2004-05-25 2006-10-03 Amerigon, Inc. Climate controlled seat
CA2506040C (en) 2005-05-02 2014-02-18 Intier Automotive Inc. A vehicle seat and a disc recliner therefor
US20070039183A1 (en) * 2005-08-17 2007-02-22 Dagoberto Krambeck Method of assembly and dual-sided seat recliner assembly
US8251451B2 (en) 2007-01-17 2012-08-28 Intier Automotive Inc. Disc recliner assembly with biased synchronization
US8556340B2 (en) 2010-08-03 2013-10-15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recliner mechanism with selective torque transmission connectors
DE102011075364A1 (de) * 2011-05-05 2012-11-0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Sitzbauteil für einen Sitz und Baugruppe mit Sitzbauteil und drehbarer Betätigungswelle
FR2977204B1 (fr) 2011-06-28 2016-09-30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Dispositif de reglage angulaire pour siege de vehicule
JP5766584B2 (ja) 2011-11-07 2015-08-1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KR20170002012A (ko) 2015-06-29 2017-01-06 (주)대유플러스 자동차용 시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88135A1 (en) 2021-06-24
DE102020131934A1 (de) 2021-06-24
US11267374B2 (en)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5690B2 (en) Seat reclining device and seat device
EP2062505B1 (en) Recliner adjuster mechanism for a seat
CA2832350C (en) Disc recliner with internal leaf springs
US7828386B2 (en) Motor vehicle seat tilt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01927711B (zh) 具有闭锁配件和自由转动机构的组件
US8251451B2 (en) Disc recliner assembly with biased synchronization
US6749263B2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US6023994A (en) Double-sided reclining apparatus
EP1562784B1 (en) Two way locking rotary drive clutch assembly
EP1245435B1 (en) Recli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992938B2 (en) Seat recli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9079517B2 (en) Dual cam recliner
EP1511650B1 (en) Lost motion dual disc seat recliner assembly
JP2013536744A (ja) 車両シート用継手
CN113002382A (zh) 轴式倾角调节器双重解耦系统
US5727846A (en) Double-sided reclining apparatus
KR101011073B1 (ko) 운송수단용 시트 조절기
WO2006088896A1 (en) Seat recliner
EP4324692A1 (en) Vehicle seat
JP7450562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03079881B (zh) 具有记忆设备的车辆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