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9025A - 一种多功能拐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拐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9025A
CN112999025A CN202110458054.2A CN202110458054A CN112999025A CN 112999025 A CN112999025 A CN 112999025A CN 202110458054 A CN202110458054 A CN 202110458054A CN 112999025 A CN112999025 A CN 112999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inged
hinge
arm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80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若涵
钟永军
胡向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4580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90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9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9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2Cru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8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拐杖,包括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下表面设有一下支撑柱,下支撑柱直径小于上支撑柱直径;所述下支撑柱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向下伸出至伸缩孔外并设有一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部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下铰接槽;所述上支撑柱下端外壁设于若干与下铰接槽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槽;所述下支撑柱外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上铰接臂,上铰接臂位置与上铰接槽位置相对应,上铰接臂上端铰接于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槽内。本发明的多功能拐杖不仅能够辅助行走,且能够在使用人员疲惫时转换成座椅形态,供使用人员安坐休息,具有多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拐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拐杖,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拐杖。
背景技术
拐杖是一种用于辅助行走的器械,拐杖的利用则需要借助双手的力量,长时间利用拐杖进行行走,极易产生疲惫感,需要通过休息来缓解疲惫,而利用拐杖行走的使用人员则存在腿脚不便的情况,无法正常站立,当使用人员需要休息时,则需借助座椅进行安坐,避免站立对腿造成压迫,但是在实际使用拐杖的过程中,使用人员经常在路途中便会产生疲惫感,根本无法借助座椅进行安坐,只能强撑着身体前往目的地进行休息,在这种身体状态下进行行走,极易出现使用人员体力不支摔倒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它不仅能够辅助行走,且能够在使用人员疲惫时转换成座椅形态,供使用人员安坐休息,具有多功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拐杖,包括上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下表面设有一下支撑柱,下支撑柱直径小于上支撑柱直径;所述下支撑柱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向下伸出至伸缩孔外并设有一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部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下铰接槽;所述上支撑柱下端外壁设于若干与下铰接槽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槽;所述下支撑柱外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上铰接臂,上铰接臂位置与上铰接槽位置相对应,上铰接臂上端铰接于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槽内;所述伸缩杆伸出至伸缩孔外的部位外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下铰接臂,下铰接臂位置与下铰接槽位置相对应,下铰接臂下端铰接于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下铰接槽内;所述下铰接臂上端与和其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臂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支撑柱下部前侧侧壁设有一承重板;所述上支撑柱下部前侧侧壁设有一位于承重板下方的升降滑槽;所述承重板上设有与升降滑槽相匹配的手撑机构;所述上支撑柱上端设有一腋下支撑机构。
所述手撑机构包括设于承重板上的滑孔,滑孔呈条状;所述上支撑柱下端前侧设有一铰接座,铰接座左端穿入至升降滑槽下端内;所述铰接座上表面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左部铰接有一左手撑板,凸台右部铰接有一右手撑板;所述左手撑板上设有一左手撑孔,右手撑板上设有一与左手撑孔相贯通的右手撑孔;所述左手撑板上端向上穿过滑孔并设有一与承重板左部上表面相贴合的左限位头;所述右手撑板上端向上穿过滑孔并设有一与承重板右部上表面相贴合的右限位头;所述升降滑槽上端与滑孔相贯通;所述升降滑槽上端槽底设有一上后旋转孔,滑孔前侧内壁设有一与上后旋转孔同轴的上前旋转孔;所述升降滑槽下端槽底设有一下后旋转孔;所述铰接座后部设有一与下后旋转孔相匹配的后铰接结构;所述铰接座前部设有一与上前旋转孔相匹配的前铰接结构。
所述后铰接结构包括设于铰接座后端面的后铰接孔,后铰接孔与下后旋转孔同轴;所述后铰接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后铰接轴,后铰接轴后端伸入至下后旋转孔内;所述后铰接轴前端端面中心设有一后弹簧孔;所述后弹簧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后弹簧,后弹簧前端穿出至后弹簧孔并抵压在后铰接孔孔底;所述铰接座后部下表面设有一与后铰接孔相贯通的后调节孔;所述后铰接轴下表面设有一与后调节孔位置相对应的后推柄,后推柄向下穿出至后调节孔,后推柄宽度小于后调节孔宽度。
所述前铰接结构包括设于铰接座前端面的前铰接孔;所述前铰接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前铰接轴,前铰接轴前端穿出至前铰接孔外;所述前铰接轴后端端面中心设有一前弹簧孔;所述前弹簧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前弹簧,前弹簧后端穿出至前弹簧孔并抵压于前铰接孔孔底;所述铰接座前部下表面设有一与前铰接孔相贯通的前调节孔;所述前铰接轴下表面设有一与前调节孔位置相对应的前推柄,前推柄向下穿出至前调节孔,前推柄宽度小于前调节孔宽度。
所述腋下支撑机构包括设于上支撑柱上端端面中心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端设有一卡头,卡头直径大于中心轴直径;所述卡头左前部设有一左前卡位缺口;所述上支撑柱上端右前部设有一右前卡位缺口;所述中心轴外套有一与上支撑柱上端面相贴合的下铰接套;所述中心轴外套有一与卡头下表面相贴合的上铰接套,上铰接套下表面与下铰接套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上支撑柱上端左侧设有一左靠板;所述左靠板通过一左展开机构与左靠板相铰接;所述上支撑柱上端右侧设有一与左靠板相贴合的右靠板;所述右靠板通过一右展开机构与右靠板相铰接;所述左靠板右侧侧壁设有一左腔室,右靠板右侧侧壁设有一与左腔室相对的右腔室;所述左靠板后端下表面设有一与左腔室相贯通的左后定位槽,右靠板后端下表面设有一与右腔室相贯通的右后定位槽,左后定位槽与右后定位槽围合形成一与上支撑柱相匹配的后定位孔;所述左靠板右前部设有一左前定位槽;所述右靠板左前部设有一与左前定位槽相对的右前定位槽。
所述左展开机构包括设于上铰接套前侧侧壁的第一左展开臂;所述第一左展开臂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销;所述第一左展开臂前端铰接有第二左展开臂;所述第二左展开臂由与第一左展开臂前端相铰接的第二左前段、第二左后段组成,第二左前段与第二左后段之间呈V型;所述左腔室后端上侧内壁设有一左后轴销,左后轴销与第二左后段后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左后段卡于左前卡位缺口上;所述第二左前段与第二左后段的连接位置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连接销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销与第二连接销直接通过左拉簧相连接;所述左前定位槽与左腔室之间通过左摆动槽相贯通,左摆动槽位置与第一左展开臂位置相对应。
所述右展开机构包括设于下铰接套前侧侧壁的第一右展开臂;所述第一右展开臂下表面设有第三连接销;所述第一右展开臂前端铰接有第二右展开臂;所述第二右展开臂由与第一右展开臂前端相铰接的第二右前段、第二右后段组成,第二右前段与第二右后段之间呈V型;所述右腔室后端下侧内壁设有一右后轴销,右后轴销与第二右后段的后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右后段卡于右前卡位缺口上;所述第二右前段与第二右后段的连接位置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连接销位置相对应的第四连接销;所述第三连接销与第四连接销之间通过右拉簧相连接;所述右前定位槽与右腔室之间通过右摆动槽相贯通,右摆动槽位置与第一右展开臂位置相对应。
所述上支撑柱由上垂直段、中倾斜段与下垂直段组成;所述中倾斜段前端向着前下方倾斜,中倾斜段前端与下垂直段上端相连接;所述中倾斜段后端向着后上方倾斜,中倾斜段后端与上垂直段下端相连接;所述上垂直段与下垂直段互为平行;所述承重板设于下垂直段上端前侧侧壁上,承重板与下垂直段互为垂直;所述升降滑槽设于下垂直段前侧侧壁上;所述中心轴设于上垂直段上端端面中心。
所述上铰接臂将下支撑柱围合在内,上铰接臂外壁与下垂直段外壁共面;所述上铰接臂下端面设有一铰接头;所述下铰接臂上端面设有一与铰接头位置相对应的铰接缺口,铰接头铰接于铰接缺口内;所述下铰接臂外壁与上铰接臂外壁共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结构的多功能拐杖在需要行走时,可利用拐杖形态辅助行走,若是在行走过程中感觉到疲惫,则可将拐杖转变成座椅的形态,供使用人员安坐休息,使用人员可根据实际所需在两种形态之间进行选择,使拐杖多功能化,能够满足实际生活所需,有效提高便利性,同时有效避免行走路途中疲惫依旧需到达目的地后才能安坐休息的情况,从而避免强撑疲惫的身体行走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功能拐杖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功能拐杖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多功能拐杖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手撑机构的剖面图;
图5是左展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右展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左展开机构与右展开机构配合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左展开机构与右展开机构配合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多功能拐杖转变成座椅形态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多功能拐杖转变成座椅形态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左靠板与右靠板展开拼合形成靠背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包括上支撑柱1,所述上支撑柱1下表面设有一下支撑柱2,下支撑柱2直径小于上支撑柱1直径;所述下支撑柱2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伸缩孔3;所述伸缩孔3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下端向下伸出至伸缩孔3外并设有一支撑脚5;所述支撑脚5上部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下铰接槽6;所述上支撑柱1下端外壁设于若干与下铰接槽6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槽7;所述下支撑柱2外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上铰接臂8,上铰接臂8位置与上铰接槽7位置相对应,上铰接臂8上端铰接于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槽7内;所述伸缩杆4伸出至伸缩孔3外的部位外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下铰接臂9,下铰接臂9位置与下铰接槽6位置相对应,下铰接臂9下端铰接于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下铰接槽6内;所述下铰接臂9上端与和其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臂8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支撑柱1下部前侧侧壁设有一承重板10;所述上支撑柱1下部前侧侧壁设有一位于承重板10下方的升降滑槽11;所述承重板10上设有与升降滑槽11相匹配的手撑机构;所述上支撑柱1上端设有一腋下支撑机构。
所述手撑机构包括设于承重板10上的滑孔12,滑孔12呈条状;所述上支撑柱1下端前侧设有一铰接座13,铰接座13左端穿入至升降滑槽11下端内;所述铰接座13上表面设有一凸台14;所述凸台14左部铰接有一左手撑板15,凸台14右部铰接有一右手撑板16;所述左手撑板15上设有一左手撑孔17,右手撑板16上设有一与左手撑孔17相贯通的右手撑孔18;所述左手撑板15上端向上穿过滑孔12并设有一与承重板10左部上表面相贴合的左限位头19;所述右手撑板16上端向上穿过滑孔12并设有一与承重板10右部上表面相贴合的右限位头20;所述升降滑槽11上端与滑孔12相贯通;所述升降滑槽11上端槽底设有一上后旋转孔21,滑孔12前侧内壁设有一与上后旋转孔21同轴的上前旋转孔22;所述升降滑槽11下端槽底设有一下后旋转孔23;所述铰接座13后部设有一与下后旋转孔23相匹配的后铰接结构;所述铰接座13前部设有一与上前旋转孔22相匹配的前铰接结构。
所述后铰接结构包括设于铰接座13后端面的后铰接孔24,后铰接孔24与下后旋转孔23同轴;所述后铰接孔24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后铰接轴25,后铰接轴25后端伸入至下后旋转孔23内;所述后铰接轴25前端端面中心设有一后弹簧孔26;所述后弹簧孔2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后弹簧27,后弹簧27前端穿出至后弹簧孔26并抵压在后铰接孔24孔底;所述铰接座13后部下表面设有一与后铰接孔24相贯通的后调节孔28;所述后铰接轴25下表面设有一与后调节孔28位置相对应的后推柄29,后推柄29向下穿出至后调节孔28,后推柄29宽度小于后调节孔28宽度。
所述前铰接结构包括设于铰接座13前端面的前铰接孔30;所述前铰接孔30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前铰接轴31,前铰接轴31前端穿出至前铰接孔30外;所述前铰接轴31后端端面中心设有一前弹簧孔32;所述前弹簧孔3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前弹簧33,前弹簧33后端穿出至前弹簧孔32并抵压于前铰接孔30孔底;所述铰接座13前部下表面设有一与前铰接孔30相贯通的前调节孔34;所述前铰接轴31下表面设有一与前调节孔34位置相对应的前推柄35,前推柄35向下穿出至前调节孔34,前推柄35宽度小于前调节孔34宽度。
所述腋下支撑机构包括设于上支撑柱1上端端面中心的中心轴36;所述中心轴36上端设有一卡头37,卡头37直径大于中心轴36直径;所述卡头37左前部设有一左前卡位缺口38;所述上支撑柱1上端右前部设有一右前卡位缺口39;所述中心轴36外套有一与上支撑柱1上端面相贴合的下铰接套40;所述中心轴36外套有一与卡头37下表面相贴合的上铰接套41,上铰接套41下表面与下铰接套40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上支撑柱1上端左侧设有一左靠板42;所述左靠板42通过一左展开机构与左靠板42相铰接;所述上支撑柱1上端右侧设有一与左靠板42相贴合的右靠板43;所述右靠板43通过一右展开机构与右靠板43相铰接;所述左靠板42右侧侧壁设有一左腔室44,右靠板43右侧侧壁设有一与左腔室44相对的右腔室45;所述左靠板42后端下表面设有一与左腔室44相贯通的左后定位槽46,右靠板43后端下表面设有一与右腔室45相贯通的右后定位槽47,左后定位槽46与右后定位槽47围合形成一与上支撑柱1相匹配的后定位孔48;所述左靠板42右前部设有一左前定位槽49;所述右靠板43左前部设有一与左前定位槽49相对的右前定位槽50。
所述左展开机构包括设于上铰接套41前侧侧壁的第一左展开臂51;所述第一左展开臂51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销52;所述第一左展开臂51前端铰接有第二左展开臂53;所述第二左展开臂53由与第一左展开臂51前端相铰接的第二左前段5301、第二左后段5302组成,第二左前段5301与第二左后段5302之间呈V型;所述左腔室44后端上侧内壁设有一左后轴销54,左后轴销54与第二左后段5302后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左后段5302卡于左前卡位缺口38上;所述第二左前段5301与第二左后段5302的连接位置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连接销5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销55;所述第一连接销52与第二连接销55直接通过左拉簧56相连接;所述左前定位槽49与左腔室44之间通过左摆动槽57相贯通,左摆动槽57位置与第一左展开臂51位置相对应。
所述右展开机构包括设于下铰接套40前侧侧壁的第一右展开臂4001;所述第一右展开臂4001下表面设有第三连接销58;所述第一右展开臂4001前端铰接有第二右展开臂59;所述第二右展开臂59由与第一右展开臂4001前端相铰接的第二右前段5901、第二右后段5902组成,第二右前段5901与第二右后段5902之间呈V型;所述右腔室45后端下侧内壁设有一右后轴销60,右后轴销60与第二右后段5902的后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右后段5902卡于右前卡位缺口39上;所述第二右前段5901与第二右后段5902的连接位置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连接销58位置相对应的第四连接销61;所述第三连接销58与第四连接销61之间通过右拉簧62相连接;所述右前定位槽50与右腔室45之间通过右摆动槽63相贯通,右摆动槽63位置与第一右展开臂4001位置相对应。
所述上支撑柱1由上垂直段101、中倾斜段102与下垂直段103组成;所述中倾斜段102前端向着前下方倾斜,中倾斜段102前端与下垂直段103上端相连接;所述中倾斜段102后端向着后上方倾斜,中倾斜段102后端与上垂直段101下端相连接;所述上垂直段101与下垂直段103互为平行;所述承重板10设于下垂直段103上端前侧侧壁上,承重板10与下垂直段103互为垂直;所述升降滑槽11设于下垂直段103前侧侧壁上;所述中心轴36设于上垂直段101上端端面中心。
所述上铰接臂8将下支撑柱2围合在内,上铰接臂8外壁与下垂直段103外壁共面;所述上铰接臂8下端面设有一铰接头64;所述下铰接臂9上端面设有一与铰接头64位置相对应的铰接缺口65,铰接头64铰接于铰接缺口65内;所述下铰接臂9外壁与上铰接臂8外壁共面。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发明的多功能拐杖的日常形态为拐杖,此时左靠板42与右靠板43相贴合,然后将左靠板42与右靠板43卡于使用人员的腋下,左靠板42与右靠板43则会起到支撑腋下的效果,与此同时,左手撑板15与右手撑板16相贴合,左限位头19与右限位头20相贴合,此刻左限位头19、右限位头20与承重板10能够组合形成一个类似握柄的结构,使用人员的手可穿过左手撑孔17与右手撑孔18轻松握住该握柄,使手获得支撑,使用人员需要进行移动时,则可握住该握柄对拐杖进行摆动,改变拐杖的支撑脚的落点,然后利用手部力量将自身撑起并移动至支撑脚5的位置,从而实现自身的移动,整个移动过程中,主要压力皆在手部,不会对腿脚造成负担,保证移动时的稳定性,而下支撑柱2外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上铰接臂8,上铰接臂8将下支撑柱2围合在内,上铰接臂8的存在变相增加了下支撑柱2的直径,有效提高下支撑柱2的强度,而伸缩杆4伸出至伸缩孔3外的部位外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下铰接臂9,下铰接臂9将伸缩杆4伸出至伸缩孔3外的部位围合在内,下铰接臂9的存在变相增加了伸缩杆4伸出至伸缩孔3外的部位的直径,有效提高该部位的强度,最终最大程度上提高拐杖的整体强度,提高拐杖的承重能力,有效保证使用人员使用拐杖进行移动时的安全性。
若是在使用拐杖的途中感受疲惫需要进行安坐休息时,则可将拐杖转变成座椅的形态,需要拐杖转变成座椅的形态时,可先通过支撑脚5上推伸缩杆4,此时伸缩杆4则会顺着伸缩孔3的轨迹伸入至伸缩孔3,随着支撑脚5上移,支撑脚5则会上顶下铰接臂9,而上铰接臂8下端的铰接头64铰接于下铰接臂9上端的铰接缺口65内,上铰接臂8上端铰接于上支撑柱1下端的上铰接槽7内,下铰接臂9下端铰接于支撑脚5上部的下铰接槽6内,下铰接臂9在支撑脚5的上顶作用下,则会向上挤压上铰接臂8,此时上铰接臂8下端的铰接头64则会挤出至下铰接臂9上端的铰接缺口65外,随着支撑脚5继续上移,上铰接臂8则会以自身上端的铰接点为中心向外摆动,下铰接臂9则会以自身下端的铰接点为中心向外摆动,最终上铰接臂8、下铰接臂9以及下支撑柱2则会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结构,被挤压出铰接缺口65的铰接头64则会如同支撑脚5一样支撑于地面上,形成新的支撑点,随着新的支撑点分布在支撑脚5的外圈,即使无人辅助拐杖,拐杖也能够稳定的立于地面上。
当拐杖如同座椅般稳定立于地面时,可将手撑机构的形态转变成坐垫的形态,转变形态时,可同时按动后推柄29,使后推柄29顺着后调节孔28的轨迹向前移动,使前推柄35顺着前调节孔34的轨迹向后移动,当后推柄29前移时,后推柄29则会带动后铰接轴25顺着后铰接孔24的轨迹向前移动,后弹簧27被压缩并产生弹性,后铰接轴25后端移出下后旋转孔23,此刻下后旋转孔23再也无法通过后铰接轴25限制铰接座13的移动,后铰接座13可顺着升降滑槽11的轨迹向上移动,当前推柄35后移时,前推柄35则会带动前铰接轴31顺着前铰接孔30的轨迹后移,前弹簧33被压缩并产生弹性,最终前铰接轴31前端缩入至前铰接孔30内。
在铰接座13上移过程中,左手撑板15与右手撑板16则会顺着承重板10上的滑孔12稳定上移,左限位头19则会随着左手撑板15上移,右限位头20则会随着右手撑板16上移,随着铰接座13不断上移,铰接座13则会进入至滑孔12内,此时后铰接轴25与上后旋转孔21相对,前铰接轴31与上前旋转孔22相对,然后便可同时松开后推柄29与前推柄35,后铰接轴25失去后推柄29的推动后,后铰接轴25的后端便会在后弹簧27的弹性作用下弹入至上后旋转孔21,前铰接轴31失去前推柄35的推动后,前铰接轴31的前端便会在前弹簧33的弹性作用下弹入至上前旋转孔22内,此刻铰接座13与承重板10之间通过前铰接轴31与后铰接轴25相铰接。
当铰接座13与承重板10铰接时,铰接座13上表面的凸台14向上凸出至滑孔12外,左手撑板15与右手撑板16皆处于承重板10上方,而左手撑板15、右手撑板16皆与承重板10相铰接,左手撑板15便可以自身铰接点为中心向左旋转,最终在承重板10上表面的限制下处于平整展开的状态,右手撑板16便可以自身铰接点为中心向右旋转,最终在承重板10上表面的限制下处于平整展开的状态,此时左手撑板15上表面与右手撑板16上表面共面,而凸台14上表面可低于左手撑板15上表面、右手撑板16上表面,也可与左手撑板15上表面、右手撑板16上表面共面,随着左手撑板15向着左侧平整展开与右手撑板16向着右侧平整展开,左手撑板15与右手撑板16则会拼合形成一坐垫,可供使用人员安坐。
当手撑机构转变成坐垫形态后,便可将腋下支撑机构转变成靠背的形态,改变形态时,可直接握住左靠板42向左拉动,此时上支撑柱1上端移出至左后定位槽46外,第二左展开臂53的第二左后段5302移出至左前卡位缺口38外,第一左展开臂51与第二左展开臂53能够自由展开,而左靠板42通过第一左展开臂51、第二左展开臂53与中心轴36相铰接,因此当左靠板42向左移动时,第一左展开臂51则会以中心轴36为中心发生旋转,而第二左展开臂53则以自身与第一左展开臂51相铰接的位置为中心发生旋转,在第一左展开臂51与第二左展开臂53的作用下,左靠板42前端的左前定位槽49最终移动至上支撑柱1上端的左前部位,同时上支撑柱1上端的左前部位嵌于左前定位槽49内,此时左靠板42原先的左侧侧壁朝前,左靠板42的左腔室44朝后,第一左展开臂51卡于左摆动槽57内,第一左展开臂51上表面的第一连接销52与第二左展开臂53上表面的第二连接销55之间的距离变大,左拉簧56被拉伸并产生弹性,这股弹性则会向右拉动左靠板42。
接着可握住右靠板43向右拉动,此时上支撑柱1上端移出至右后定位槽47外,第二右展开臂59的第二右后段5902移出至右前卡位缺口39外,第一右展开臂4001与第二右展开臂59能够自由展开,而右靠板43通过第一右展开臂4001、第二右展开臂59与中心轴36相铰接,因此当右靠板43向右移动时,第一右展开臂4001则会以中心轴36为中心发生旋转,在第一右展开臂4001与第二右展开臂59的作用下,右靠板43前端的右前定位槽50最终移动至上支撑柱1上端的右前部位,同时上支撑柱1上端的右前部位嵌于右前定位槽50内,此时右靠板43原先的右侧侧壁朝前,右靠板43的右腔室45朝后,第一右展开臂4001卡于右摆动槽63内,第一右展开臂4001下表面的第三连接销58与第二右展开臂59下表面的第四连接销61之间的距离变大,右拉簧62被拉伸并产生弹性,这股弹性则会向左拉动右靠板43,此时左靠板42原先的前端端面朝右并在左拉簧56的弹性作用下抵压在右靠板43原先的前端端面上,右靠板43原先的前端端面朝左并在右拉簧62的弹性作用下抵压在左靠板42原先的前端端面上,从而使左靠板42与右靠板43的位置得到限制固定,左靠板42与右靠板43拼合形成靠背,以供使用人员后靠。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在需要行走时,可利用拐杖形态辅助行走,若是在行走过程中感觉到疲惫,则可将拐杖转变成座椅的形态,供使用人员安坐休息,使用人员可根据实际所需在两种形态之间进行选择,使拐杖多功能化,能够满足实际生活所需,有效提高便利性,同时有效避免行走路途中疲惫依旧需到达目的地后才能安坐休息的情况,从而避免强撑疲惫的身体行走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拐杖,包括上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下表面设有一下支撑柱,下支撑柱直径小于上支撑柱直径;所述下支撑柱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向下伸出至伸缩孔外并设有一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部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下铰接槽;所述上支撑柱下端外壁设于若干与下铰接槽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槽;所述下支撑柱外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上铰接臂,上铰接臂位置与上铰接槽位置相对应,上铰接臂上端铰接于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槽内;所述伸缩杆伸出至伸缩孔外的部位外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下铰接臂,下铰接臂位置与下铰接槽位置相对应,下铰接臂下端铰接于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下铰接槽内;所述下铰接臂上端与和其位置相对应的上铰接臂的下端相铰接;所述上支撑柱下部前侧侧壁设有一承重板;所述上支撑柱下部前侧侧壁设有一位于承重板下方的升降滑槽;所述承重板上设有与升降滑槽相匹配的手撑机构;所述上支撑柱上端设有一腋下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撑机构包括设于承重板上的滑孔,滑孔呈条状;所述上支撑柱下端前侧设有一铰接座,铰接座左端穿入至升降滑槽下端内;所述铰接座上表面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左部铰接有一左手撑板,凸台右部铰接有一右手撑板;所述左手撑板上设有一左手撑孔,右手撑板上设有一与左手撑孔相贯通的右手撑孔;所述左手撑板上端向上穿过滑孔并设有一与承重板左部上表面相贴合的左限位头;所述右手撑板上端向上穿过滑孔并设有一与承重板右部上表面相贴合的右限位头;所述升降滑槽上端与滑孔相贯通;所述升降滑槽上端槽底设有一上后旋转孔,滑孔前侧内壁设有一与上后旋转孔同轴的上前旋转孔;所述升降滑槽下端槽底设有一下后旋转孔;所述铰接座后部设有一与下后旋转孔相匹配的后铰接结构;所述铰接座前部设有一与上前旋转孔相匹配的前铰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铰接结构包括设于铰接座后端面的后铰接孔,后铰接孔与下后旋转孔同轴;所述后铰接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后铰接轴,后铰接轴后端伸入至下后旋转孔内;所述后铰接轴前端端面中心设有一后弹簧孔;所述后弹簧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后弹簧,后弹簧前端穿出至后弹簧孔并抵压在后铰接孔孔底;所述铰接座后部下表面设有一与后铰接孔相贯通的后调节孔;所述后铰接轴下表面设有一与后调节孔位置相对应的后推柄,后推柄向下穿出至后调节孔,后推柄宽度小于后调节孔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铰接结构包括设于铰接座前端面的前铰接孔;所述前铰接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前铰接轴,前铰接轴前端穿出至前铰接孔外;所述前铰接轴后端端面中心设有一前弹簧孔;所述前弹簧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前弹簧,前弹簧后端穿出至前弹簧孔并抵压于前铰接孔孔底;所述铰接座前部下表面设有一与前铰接孔相贯通的前调节孔;所述前铰接轴下表面设有一与前调节孔位置相对应的前推柄,前推柄向下穿出至前调节孔,前推柄宽度小于前调节孔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支撑机构包括设于上支撑柱上端端面中心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端设有一卡头,卡头直径大于中心轴直径;所述卡头左前部设有一左前卡位缺口;所述上支撑柱上端右前部设有一右前卡位缺口;所述中心轴外套有一与上支撑柱上端面相贴合的下铰接套;所述中心轴外套有一与卡头下表面相贴合的上铰接套,上铰接套下表面与下铰接套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上支撑柱上端左侧设有一左靠板;所述左靠板通过一左展开机构与左靠板相铰接;所述上支撑柱上端右侧设有一与左靠板相贴合的右靠板;所述右靠板通过一右展开机构与右靠板相铰接;所述左靠板右侧侧壁设有一左腔室,右靠板右侧侧壁设有一与左腔室相对的右腔室;所述左靠板后端下表面设有一与左腔室相贯通的左后定位槽,右靠板后端下表面设有一与右腔室相贯通的右后定位槽,左后定位槽与右后定位槽围合形成一与上支撑柱相匹配的后定位孔;所述左靠板右前部设有一左前定位槽;所述右靠板左前部设有一与左前定位槽相对的右前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展开机构包括设于上铰接套前侧侧壁的第一左展开臂;所述第一左展开臂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销;所述第一左展开臂前端铰接有第二左展开臂;所述第二左展开臂由与第一左展开臂前端相铰接的第二左前段、第二左后段组成,第二左前段与第二左后段之间呈V型;所述左腔室后端上侧内壁设有一左后轴销,左后轴销与第二左后段后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左后段卡于左前卡位缺口上;所述第二左前段与第二左后段的连接位置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连接销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销与第二连接销直接通过左拉簧相连接;所述左前定位槽与左腔室之间通过左摆动槽相贯通,左摆动槽位置与第一左展开臂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展开机构包括设于下铰接套前侧侧壁的第一右展开臂;所述第一右展开臂下表面设有第三连接销;所述第一右展开臂前端铰接有第二右展开臂;所述第二右展开臂由与第一右展开臂前端相铰接的第二右前段、第二右后段组成,第二右前段与第二右后段之间呈V型;所述右腔室后端下侧内壁设有一右后轴销,右后轴销与第二右后段的后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右后段卡于右前卡位缺口上;所述第二右前段与第二右后段的连接位置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连接销位置相对应的第四连接销;所述第三连接销与第四连接销之间通过右拉簧相连接;所述右前定位槽与右腔室之间通过右摆动槽相贯通,右摆动槽位置与第一右展开臂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由上垂直段、中倾斜段与下垂直段组成;所述中倾斜段前端向着前下方倾斜,中倾斜段前端与下垂直段上端相连接;所述中倾斜段后端向着后上方倾斜,中倾斜段后端与上垂直段下端相连接;所述上垂直段与下垂直段互为平行;所述承重板设于下垂直段上端前侧侧壁上,承重板与下垂直段互为垂直;所述升降滑槽设于下垂直段前侧侧壁上;所述中心轴设于上垂直段上端端面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臂将下支撑柱围合在内,上铰接臂外壁与下垂直段外壁共面;所述上铰接臂下端面设有一铰接头;所述下铰接臂上端面设有一与铰接头位置相对应的铰接缺口,铰接头铰接于铰接缺口内;所述下铰接臂外壁与上铰接臂外壁共面。
CN202110458054.2A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多功能拐杖 Pending CN1129990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8054.2A CN112999025A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多功能拐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8054.2A CN112999025A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多功能拐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9025A true CN112999025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80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8054.2A Pending CN112999025A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多功能拐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90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63570B2 (ja) 移乗・移動装置
US5785070A (en) Dual handled walking and uprisal assist device
CN201230731Y (zh) 一种辅助站立座椅
CN204599617U (zh) 防滑腋下拐杖
TW201408278A (zh) 拐杖椅
CN210728175U (zh) 多功能行动辅助椅
CN211067849U (zh) 一种保健科用多用途助行器
CN109965473B (zh) 老年人用拐杖
CN215915578U (zh) 一种多功能拐杖
CN112999025A (zh) 一种多功能拐杖
CN219681053U (zh) 一种按摩椅
CN104013515A (zh) 一种助起助坐助行器
CN110558759A (zh) 一种便携可穿戴式辅助起身助力折叠椅
CN211053678U (zh) 一种多功能助力机械
CN211299128U (zh) 一种便携可穿戴式辅助起身助力折叠椅
CN210120937U (zh) 一种起蹲助力拐杖
CN211560744U (zh) 一种安全轮椅
CN113101161A (zh) 一种腿部按摩椅
KR101209830B1 (ko) 보행 보조기
CN214711610U (zh) 贴合式可坐便携仿生支架
CN221059782U (zh) 一种支撑杆角度可调节的手杖
CN215350448U (zh) 一种坐立两用的腋下拐杖
CN211461090U (zh) 轮椅式助行器
CN211431328U (zh) 一种拐杖与凳子可相互转化的装置
CN216091117U (zh) 轮椅车折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