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8919A - 输送器 - Google Patents

输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8919A
CN112998919A CN201911320112.4A CN201911320112A CN112998919A CN 112998919 A CN112998919 A CN 112998919A CN 201911320112 A CN201911320112 A CN 201911320112A CN 112998919 A CN112998919 A CN 112998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flexible structure
sheath
distal end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01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8919B (zh
Inventor
张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01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89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8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8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8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8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器,该输送器包括由里至外依次套设的鞘芯管、推杆和鞘管,鞘芯管的近端与推杆的近端相对静止,鞘芯管的远端较推杆的远端更靠近输送器的远端,鞘管可相对鞘芯管和推杆进行轴向移动,至少在推杆的远端套设有柔性结构,柔性结构的最大外径小于鞘管的内径,柔性结构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该输送器通过在推杆上设置具有至少一个凹槽的柔性结构,使得推杆在保持一定的抗弯折能力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柔性,输送器也可以顺利地通过弯曲血管,从而将支架等植入物输送到血管病变的预指定位置,避免了血管被捅破进而造成临床手术失败的风险。此外,由于推杆的抗弯折能力增强,避免了鞘管及推杆发生打折或折断的风险。

Description

输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介入式医疗器械的输送,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近年来,对于心血管疾病采用介入性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已成为治愈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疾病的优势日显突出,覆膜支架是指与血管大小相适应的人工血管,它主要由覆膜和支撑覆膜的支架组成,覆膜一般是由涤纶或e-PTFE膜制成,支撑支架主要由不锈钢丝或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覆膜支架使用过程是先将支架压缩进支架输送器的鞘管腔体内,一般选择在股动脉或髂动脉位置穿刺血管,利用导丝建立轨道,将输送器经髂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建立输送路径,进而输送到病变指定位置,然后释放支架,支架释放打开后紧贴动脉瘤管壁,支架的覆膜将血流和病变部位隔绝,消除血流对病变部位动脉瘤壁的冲击,建立血液正常循环的通道,然后撤出导丝和输送器,实现对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
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方法成本低、治疗周期短、对人体创伤小,逐渐成为治疗主动脉瘤疾病的主流。然而覆膜支架介入方法对支架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覆膜支架的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要求;输送器能否将覆膜支架正常装载、输送和安全释放;临床医生能否顺利地对输送器进行操作,保证手术正常进行;输送器在支架释放完成后能否顺利撤出体外。由此可见覆膜支架的输送器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覆膜支架输送器的构成主要由输送器TIP头、鞘芯管、推杆、鞘管、固定手柄、导杆和可动手柄几部分组成。在进入血管的过程中,由于血管结构复杂,输送器的推杆、鞘管及鞘芯管都应具有一定的柔顺性,从而确保装载有支架的输送器在经过人体穿刺后,可以顺利进入血管病变的预指定位置。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推杆往往采用内径和外径均匀的管状件制成,其柔性不足以满足手术过程中对于输送器远端的柔性的需求,易于导致装载有支架的输送器在人体穿刺并进入弯曲血管后,无法顺利地被推送到发生血管病变的预指定位置。若强行将其在形状复杂多变的弯曲血管中进行推送,会产生将血管捅破,进而造成临床手术失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器,以提高输送器远端部件的柔性,同时保证仍具有一定的抗弯折能力,使输送器可以顺利地通过形状复杂多变的弯曲血管,并将支架等植入物输送到血管病变的预指定位置。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送器,包括由里至外依次套设的鞘芯管、推杆和鞘管,所述鞘芯管的近端与所述推杆的近端相对静止,所述鞘芯管的远端较所述推杆的远端更靠近所述输送器的远端,所述鞘管可相对所述鞘芯管和所述推杆进行轴向移动,至少在所述推杆的远端套设有柔性结构,所述柔性结构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鞘管的内径,所述柔性结构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
本发明所提供的输送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具有相同尺寸且内径和外径均匀的现有推杆相比,通过至少在推杆的远端设置具有至少一个凹槽的柔性结构,本发明的推杆能够在保持一定的抗弯折能力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柔性。从而使输送器可以顺利地通过形状复杂多变的弯曲血管,从而将支架等植入物输送到血管病变的预指定位置,避免了血管被捅破进而造成临床手术失败的风险。同时,由于推杆的抗弯折能力增强,有效避免了鞘管及推杆发生打折或折断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输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输送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推杆、鞘芯管及端头在弯曲状态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推杆在无外力作用下时的结构示意图(无通槽结构);
图5为图3中推杆在无外力作用下时的结构示意图(有通槽结构);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无通槽);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有通槽);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无通槽);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有通槽);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无通槽);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另一推杆的结构示意图(有通槽);
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输送器;
10为端头;
20为鞘芯管;
30为推杆,31为柔性结构,311为凹槽,312为第一环状件,313为通槽, 314为连接件,315为第二环状件;
40为鞘管;
50为把手;
60为导杆;
70为滑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一般将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轴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在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
本公开的输送器不仅仅用于输送支架,还可用于输送与支架类似的其他植入物,此处不做任何限制。以下将以支架的输送为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器100,该输送器100包括由里至外依次套设的鞘芯管20、推杆30和鞘管40,鞘芯管20的近端与推杆30 的近端相对静止,鞘芯管20的远端较推杆30的远端更靠近输送器100的远端,鞘管40可相对鞘芯管20和推杆30进行轴向移动,在推杆30的远端设有柔性结构31。柔性结构31的最大外径小于鞘管40的内径,柔性结构31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凹槽311,这些凹槽311均沿柔性结构31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有的凹槽311均位于柔性结构31的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之间,也即,未贯穿柔性结构31的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凹槽 311贯穿柔性结构31的近端端面和/或远端端面,只要不影响支架等植入物的输送即可。
如图1和图3所示,输送器100还包括端头10,端头10同轴连接于鞘芯管20的远端,鞘芯管20的外径小于端头10近端的外径,端头10朝向柔性结构31的端面、鞘芯管20远端的一部分外表面和柔性结构31朝向端头10的端面围合形成用于支架收容的收容槽。鞘管40套装在推杆30的外侧,鞘管40能够相对推杆30和鞘芯管20进行轴向移动。当鞘管40的远端与端头10的近端相抵靠时,收容槽被封闭,此时,支架被压缩且收容在收容槽内;当鞘管40的远端离开端头10的近端后,收容槽被打开,直到鞘管40的远端端面与推杆30 的远端端面齐平,收容槽被彻底打开,此时,支架被完全释放。
端头10的近端能够与鞘管40的远端相互抵靠,从而使得收容槽有效封闭,进而保证了支架等植入物装载后的稳定性。端头10、鞘芯管20的内部均中空,端头10的腔体与鞘芯管20的腔体连通,以作为导引导丝的通道,以保证装载有支架等植入物的输送器100能够通过导引导丝的引导,顺利进入血管并到达血管病变的指定位置。另外,端头10近端的外径略小于鞘管40的内径,或者,端头10近端的外径略大于或等于鞘管40的外径,以使收容槽能够被完全封闭,鞘管40与端头10相互抵靠,使得支架能够与外界隔离,避免了外部环境因素对支架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支架的有效释放。
输送器100在体内经过形状复杂多变的血管时,由于柔性结构31上设有凹槽311,与现有的具有相同尺寸、且内径和外径均匀的规则管状推杆相比,本实施例的设有柔性结构31的推杆30部分,更容易顺应血管的弯曲而进行弹性弯折,使得推杆30远端的柔性显著增强,保证了输送器100能够顺利通过形状复杂多变的血管,顺利抵达血管病变的指定位置。之后,再朝向近端移动鞘管 40,使得收容槽被打开,将支架等植入物释放至病变的指定位置,以实现疾病的治疗。
通过在推杆30的远端设置具有一个或多个凹槽311的柔性结构31,使得推杆30的设有柔性结构31的部分的柔性增强,从而保证输送器100能够顺利到达血管病变的预指定位置,避免了弯曲血管处血管被捅破、进而造成临床手术失败的风险。同时,设置有柔性结构31的推杆30,由于推杆30与鞘管40 之间的间隙较小,能保证推杆30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避免了鞘管40或者推杆30发生打折或折断的风险。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沿着推杆30的轴向从其远端朝近端设置该柔性结构 31,也可以间隔设置多个柔性结构31。例如,在整个推杆30上设置该柔性结构31,或者在推杆30的远端及中间段连续或间断地设置至少一个柔性结构31。从而使设有该柔性结构31的推杆30在具有一定支撑性的同时,兼具更好的柔顺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仅在柔性结构31上设置一个凹槽311,例如,沿柔性结构31的轴向开设一个狭长的凹槽311,同样能够增强推杆30远端的柔性,使得输送器100顺利通过弯曲血管处。进一步地,还可在该柔性结构31上设置贯穿柔性结构31的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的至少一个通槽,用于输送器100的排气。该通槽可以与该凹槽311连通,也可以间隔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器100还包括导杆60、把手50和滑动手柄70,导杆60套设在鞘管40近端的外侧,导杆60的远端与把手50的近端固定连接,且滑动手柄70于导杆60的近端贯穿导杆60,滑动手柄70能够沿着导杆60相对于把手50进行轴向移动。在推杆30与端头10之间有部分鞘芯管20裸露在外面,且裸露长度为支架压缩后的有效长度。当滑动手柄70逐渐向把手50合拢时,裸露在外的鞘芯管20部分的长度逐渐减小,支架逐渐被压缩并收容在收容槽内。之后,当向近端拉动滑动手柄70时,鞘管40随着滑动手柄70朝近端后撤,支架会失去鞘管40的约束,从而被释放打开。
把手50为壳体结构,用于方便医生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握持,从而使输送器 100相对于操作者整体处于一个稳定状态。鞘芯管20和推杆30的近端均贯穿把手50、导杆60和滑动手柄70。导杆60为支架轴向释放的导向机构,其远端固定在把手50内,近端自滑动手柄70的近端穿出。滑动手柄70套在导杆60 的外部。鞘管40的近端固定在滑动手柄70内,其远端自把手50的远端穿出。滑动手柄70沿导杆60进行轴向移动时,可以带动鞘管40做同步移动,进而实现通过鞘管40的后撤使支架释放打开。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结构31与推杆30为非一体结构,即柔性结构31与推杆30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柔性结构31至少设置于推杆30的远端,两者可通过焊接、粘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固定。例如,如图3所示,柔性结构3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环状件312,各个第一环状件312沿柔性结构31 的轴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环状件312之间形成凹槽311。多个第一环状件312沿轴向间隔套设在推杆30的远端并固定,由这些第一环状件312和位于相邻的第一环状件312之间的推杆30的外侧面部分,即构成柔性结构31。套设有柔性结构31的推杆30的部分的外径,与推杆30其余部分的外径相同或相当。第一个环状件312沿径向方向的厚度,可根据推杆30所需的柔顺性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结构31与推杆30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可通过将内径和外径均匀的推杆30,至少在其远端进行去料处理,以得到推杆30上的一个或多个凹槽311,推杆30上具有凹槽311的部分即构成柔性结构31。不仅能够使柔性结构31与推杆30的材料性能保持一致,又能够有效降低制造的工艺和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凹槽311未贯穿柔性结构31 的远端端面和/或近端端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至少有一个凹槽311设置于柔性结构31的最远端,可视为该至少一个凹槽311贯穿柔性结构31的远端端面。同理,至少有一个凹槽311设置于柔性结构31的最近端,可视为该至少一个凹槽311贯穿柔性结构31的近端端面。这样的设置能够使柔性结构31的端部具有更好的柔顺性,以适应弯曲的血管。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柔性结构31还包括至少一个通槽313,通槽313开设于柔性结构31的外侧面,且轴向贯穿柔性结构31的远端端面和近端端面。具体地,在柔性结构31的外侧面上开设有通槽313,该通槽313沿柔性结构31的轴向设置,通槽313的一端与柔性结构31的近端端面贯通,通槽 313的另一端与柔性结构31的远端端面贯通。由图5可以看出,沿柔性结构31 轴向设置的多个凹槽311,同时也构成了通槽313的一部分。在实际加工时,可在第一环状件312上分别开设至少一个贯穿第一环状件312两端的小通槽,这些小通槽与至少一个凹槽311连通,以构成沿柔性结构31的轴向能够贯穿柔性结构31的远端端面和近端端面的通槽313即可。气体或液体能够从通槽313 的一端流入,并沿着通槽313流通,最后从通槽313的另一端流出。通过开设通槽313,能够有效减少柔性结构31与鞘管40的内壁的接触面积,使装载有支架等植入物的输送器100送到血管病变的指定位置后,支架等植入物释放的过程中,鞘管40在移动时的阻力降低,提高了支架等植入物释放时的顺畅性。另外,通槽313还可以作为支架等植入物在输送器100上的排气通道,无需增大鞘管40与推杆30之间的间隙来保证支架等植入物排气通畅。此外,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推杆30与鞘管40之间的间隙较小,使推杆30能够给予鞘管40 更大的支撑力,从而增加了鞘管40的抗折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通槽313的数量为多个时,各通槽313可沿柔性结构 31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鞘管40移动时的阻力,使得支架等植入物释放的顺畅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支架等植入物排气的效果。另外,各通槽313可等间隔设置,也可不等间隔设置,在此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3至图5所示,沿柔性结构31的轴向设有多个凹槽311,各凹槽311 间隔开设在柔性结构31外侧面,且位于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之间。具体地,多个凹槽311开设在柔性结构31的外侧面上,并且各个凹槽311在柔性结构31 上间隔设置,柔性结构31的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均未被任一凹槽311贯穿。通过在柔性结构31上设置多个凹槽311,能够提升设有柔性结构31的推杆30的柔性,保证了推杆30与鞘管40之间不会产生较大间隙的情况下推杆30仍具有足够的柔顺性,使装载有支架等植入物的输送器100能够顺利通过较为复杂的血管,避免装载有支架的输送器100在进入结构比较复杂的血管时,因鞘管40 与推杆30之间的间隙过大而使鞘管40或者推杆30发生打折或折断风险。
凹槽3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U型、梯形和弧形等,在此本实施例对于凹槽311的截面形状不做任何限制。
推杆30的设有柔性结构31的部分的外径,可以等于推杆的其余部分的外径,也可以略大于或略小于推杆的其余部分的外径,在此不做限制,只要柔性结构31设置在推杆30上后,其整体的外径略小于鞘管40的内径,且鞘管40 与推杆30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即可,以保证推杆30能够给鞘管4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描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至图9所示,柔性结构3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环状件312,各个第一环状件312沿柔性结构31的轴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环状件312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凹槽311。具体地,通过在推杆30上设置柔性结构31,且在柔性结构 31的轴向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环状件312,与具有相同尺寸且内径和外径均匀的现有推杆相比,能够提升推杆30的柔性,使得推杆30与鞘管40之间不会产生较大间隙的情况下推杆30具有足够的柔顺性,进而保证装载有支架等植入物的输送器100能够顺利通过较为复杂的血管,避免装载有支架的输送器100 在进入结构比较复杂的血管时因鞘管40与推杆30之间的间隙过大使鞘管40或者推杆30发生打折或折断风险。
柔性结构31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314,连接件314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环状件312。具体地,连接件314设置在凹槽311内,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环状件312。
与图3中环形凹槽311相比,设置的至少一个连接件314能够将相邻两个第一环状件312之间的环形凹槽311分割为两个或多个凹槽311,因而,该柔性结构31上至少有两个凹槽311沿柔性结构31的周向间隔设置。
设有连接件314的柔性结构31,能够使推杆30在保持良好柔顺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确保支架等植入物在释放过程中,推杆30对植入物的端部具有较强的支撑性,避免植入物在释放过程产生移位的风险。此外,还能提高鞘管40的抗弯折性。
进一步地,各连接件314均与柔性结构31的中心轴平行。具体地,位于同一个第一环状件312两侧的至少两个连接件314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位于同一个第一环状件312两侧的至少两个连接件314沿柔性结构31的周向相互错开,也即位于第一环状件312两侧的两个连接件314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6 和图7所示,当位于同一个第一环状件312两侧的至少两个连接件314位于同一直线上时,能够使得推杆30的抗弯曲变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图6和图7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多个连接件314构成一组,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柔性结构 31上设置多组这样的连接件314。图7中,在柔性结构3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槽313。
如图8和图9所示,当位于同一个第一环状件312两侧的两个连接件314 沿柔性结构31的周向相互错开时,能够沿推杆30的周向给予鞘管40更为均布的支撑,以保证鞘管40的不同部位均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图9中,在柔性结构3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槽313。本实施例中通槽313的结构特征及作用,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有一个连接件314可不与柔性结构31的中心轴平行,这样的设置同样能够在增强推杆30柔顺性的同时,提高推杆30对鞘管40的支撑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凹槽311内可设置多个连接件314,并且各连接件314沿柔性结构31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在相邻两个第一环状件 312之间形成多个凹槽311。通过在同一个凹槽311内设置多个连接件314,能够在保证推杆30具有一定的柔顺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鞘管40的抗弯折性能。
第三实施例:
以下将描述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和图11所示,至少有两个凹槽311沿柔性结构31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凹槽311沿柔性结构31的长度方向开设,并且凹槽311均不贯通柔性结构31的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推杆30在轴向上具有良好的柔性和抗弯曲能力,使装载有支架等植入物的输送器100能够顺利通过较为复杂的血管,避免装载有支架植入物的输送器100在进入结构比较复杂的血管时,因鞘管40与推杆30之间的间隙过大而使鞘管40或者推杆30发生打折或折断风险。
另外,凹槽3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各凹槽311沿柔性结构3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能够使得推杆30整体的柔顺性能稳定、一致,同时兼具抗弯折性能一致,从而更好地满足支架等植入物在植入时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311与通槽313间隔设置,相互之间没有连通。通过将凹槽311与通槽313间隔设置,不仅能够使输送器100具有排气通道,还能增强推杆30的柔顺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通槽313贯穿柔性结构31的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同时还与凹槽311连通,在满足排气和柔顺性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材料去除的数量,使得鞘管40的抗弯折性能得到了保证。
第四实施例:
以下将描述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凹槽311在柔性结构31的外侧面上呈螺旋状。具体地,凹槽311设于柔性结构31的外侧面,且沿柔性结构31的轴向呈螺旋状开设。可通过在推杆30的远端沿螺旋状进行去料处理得到柔性结构31。或者,可通过将管状的柔性结构31在其外侧面沿螺旋状进行去料处理后,再将柔性结构31 固定到推杆30的远端实现。通过设置螺旋状的凹槽311,使得推杆30具有更好的柔性,从而保证了装有支架等植入物的输送器100能够顺利通过较为复杂的血管,避免了装载有支架的输送器100在进入结构比较复杂的血管时,因鞘管40与推杆30之间的间隙过大而使鞘管40或者推杆30发生打折或折断风险。
进一步地,可在本实施例的柔性结构31的外侧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通槽,该通槽的结构和位置等特征,与实施例一中通槽313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以下将描述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3所示,柔性结构31包括多个离散的第二环状件315,各第二环状件315可沿鞘芯管20的轴向进行移动。具体地,第二环状件315套装在鞘芯管 20上,且位于推杆30的远端位置处,这些第二环状件315即构成了柔性结构 31。相邻两个第二环状件315之间的鞘芯管20的外侧面,与该相邻的两个第二环状件315一起,构成了一个凹槽。或者,相互抵靠的两个第二环状件315之间的凹陷表面,构成一个凹槽(图未示)。相对位于最近端的第二环状件315的外径大于推杆30的与该第二环状件315接触的部分的内径,从而该第二环状件 315朝近端的轴向移动,会受到该推杆30的与该第二环状件315接触的部分的限制。各第二环状件315之间为非固定连接的离散结构,从而使得推杆30的具有第二环状件315的部分,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和抗弯曲能力,保证了装载有支架的输送器100能够顺利通过较为复杂的血管,避免了装载有支架的输送器100 在进入结构比较复杂的血管时因鞘管40与推杆30之间的间隙过大使鞘管40或者推杆30发生打折或折断风险。由多个离散的第二环状件315构成的柔性结构 31,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柔性结构31相比,具有更好的柔顺性,同时兼具良好的支撑性。
另外,第二环状件315的外边缘为弧形,在支架等植入物释放的过程中,能够降低鞘管40在轴向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高了支架等植入物释放时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可在本实施例的柔性结构31的外侧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通槽,该通槽的结构和位置等特征,与实施例一中通槽313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输送器,包括由里至外依次套设的鞘芯管、推杆和鞘管,所述鞘芯管的近端与所述推杆的近端相对静止,所述鞘芯管的远端较所述推杆的远端更靠近所述输送器的远端,所述鞘管可相对所述鞘芯管和所述推杆进行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推杆的远端设有柔性结构,所述柔性结构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鞘管的内径,所述柔性结构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还包括远端端面、近端端面和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开设于所述外侧面且轴向贯穿所述远端端面和所述近端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柔性结构的轴向设有多个所述凹槽,各所述凹槽间隔开设于所述柔性结构的外侧面,且位于所述近端端面和所述远端端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柔性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柔性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环状件,各所述第一环状件沿所述柔性结构的轴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环状件之间形成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状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所述第一环状件两侧的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位于同一个所述第一环状件两侧的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柔性结构的周向相互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柔性结构的所述外侧面上呈螺旋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包括多个离散的第二环状件,各所述第二环状件可沿所述鞘芯管轴向移动。
CN201911320112.4A 2019-12-19 2019-12-19 输送器 Active CN112998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0112.4A CN112998919B (zh) 2019-12-19 2019-12-19 输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0112.4A CN112998919B (zh) 2019-12-19 2019-12-19 输送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8919A true CN112998919A (zh) 2021-06-22
CN112998919B CN112998919B (zh) 2023-05-02

Family

ID=76382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0112.4A Active CN112998919B (zh) 2019-12-19 2019-12-19 输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891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36425A1 (en) * 2009-06-29 2012-05-31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Slotted pusher rod for flexible delivery system
CN103356260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柔性远侧构件和电阻电加热元件的栓塞线圈拆卸机构
CN206576992U (zh) * 2016-11-01 2017-10-24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支架的输送推送器
CN208725966U (zh) * 2017-08-03 2019-04-12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支架输送器
CN109700571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输送器及其输送系统
CN208910365U (zh) * 2018-02-02 2019-05-31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36425A1 (en) * 2009-06-29 2012-05-31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Slotted pusher rod for flexible delivery system
CN103356260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柔性远侧构件和电阻电加热元件的栓塞线圈拆卸机构
CN206576992U (zh) * 2016-11-01 2017-10-24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支架的输送推送器
CN208725966U (zh) * 2017-08-03 2019-04-12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支架输送器
CN208910365U (zh) * 2018-02-02 2019-05-31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
CN109700571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输送器及其输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8919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2083B2 (en) Carotid sheath with entry and tracking rapid exchange dilators and method of use
AU2011336644B2 (en) Radiopaque cannula marker
EP1872820B1 (en) Flexible introducer sheath with varying durometer
CN109700572B (zh) 用于输送器的止缩装置及其输送器
US20090264865A1 (en) Insertion assisting tool for catheter, catheter assembly, and catheter set
EP1208816A2 (en) Hydraulic stent delivery system
US20130304030A1 (en) Medical guidewire system with plural parallel guidewires
EP1913897A1 (en) A surgical stent peosthesis and a transporter for transporting the peostheses
JP2003527226A (ja) 導入シース
US20120116500A1 (en) H-Side Branch Stent
EP3718588B1 (en) Catheter
CN102596111A (zh) 具有把手的植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3074079A1 (en) Medical devices for accessing body lumens
CN110693635B (zh) 管腔支架输送器
CN112998919A (zh) 输送器
CN219184351U (zh) 编织支架及支架系统
CN216676051U (zh) 鞘芯组件及输送器械
CN114305570B (zh) 输送装置以及支架系统
CN110664523B (zh) 用于输送介入医疗器械的输送器
EP3305357A1 (en) Catheter for insertion into branched blood vessel
US20170014156A1 (en) Self-dilating catheter introducer with obturator and method of use
WO2022030046A1 (ja) カテーテルおよびカテーテルの係合方法
CN217339002U (zh) 输送器组件及输送器
CN209595972U (zh) 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CN215503599U (zh) 一种输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