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8894B - 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8894B
CN112998894B CN202110250559.XA CN202110250559A CN112998894B CN 112998894 B CN112998894 B CN 112998894B CN 202110250559 A CN202110250559 A CN 202110250559A CN 112998894 B CN112998894 B CN 112998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gel
fixedly connected
gel hose
strip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05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8894A (zh
Inventor
任章勇
吕少诚
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mmunity Shando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2505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8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8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8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8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88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DVETERINARY INSTRUMENTS, IMPLEMENTS, TOOLS, OR METHODS
    • A61D1/00Surgical instruments for veterinary u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包括:第一硅胶软管、第二硅胶软管、包裹外管、螺旋软丝、导向定位丝、导向孔、固定条、压簧、活动条、固定环、固定条架、连接块、螺纹杆、旋钮盘、连接套、连接软绳、活动通槽、斜杆、压条、安装螺钉、软环、定位套、拉绳、第一轴承、套环、凹孔、第二轴承、螺旋弹簧、螺栓、螺母座、条形空腔、硅胶凸起、形变内腔和铰接轴。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作为供体静脉的限位支撑的组件,将供体静脉段外翻反折套管上,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可使供受体两断端血管对合良好,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模型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吻合套管,具体涉及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属于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吻合套管是用于静脉血管吻合用的连接套管,其作用为连接静脉血管作用,采用吻合器进行连接,吻合在医学上是指把器官的两个断裂面连接起来的过程,方法应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套管吻合血管,吻合血管时,血管经套管表面纵行缺口置入套管内腔,将血管断端管壁翻转套在套管末端外,然后再将另一血管端套在已翻转的血管壁上,沿套管表面的针槽进行均匀缝合,吻合后的血管可再经套管表面纵行缺口取出,结果实验组平均吻合时间为13.45分钟,对照组为25.40分钟,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进行血管吻合术,显著提高了吻合成功率和吻合速度,提高了通畅率,降低了渗漏率,可完全避免前后壁贯穿缝合,吻合效果稳固,套管可取出,消除了残留体内的副作用;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需要进行静脉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用到套管,用于静脉的固定。
现有文献中“CN203042350U一种医用可降解镁合金吻合套管”、“CN208876872U一种实用性的小动物器官移植血管吻合套管”中,其套管组件一般直接套在使用处,不易进行安装在静脉上,缺少夹持下压的结构,不易套管固定在静脉上,进行固定,从而不易进行静脉形状的改变,不易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中使用。现在尚没有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便于固定在静脉上的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便于固定在静脉上的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套设在静脉上后,便于固定夹持在静脉上,为静脉的外壁提供夹持力,便于固定。
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夹持时,缺少弹性结构,不易为下压夹持提供足够的夹持力,夹持效果可能不足,影响固定效果。
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一般套管套在静脉上,其套管的内壁在进行静脉的夹持时,形变量可能较低,从而影响夹持。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所述吻合套管包括:第一硅胶软管、第二硅胶软管、螺旋软丝、固定环和下压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一端口与所述螺旋软丝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软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硅胶软管的一端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硅胶软管远离所述第二硅胶软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端口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上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下压机构;所述固定环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活动通槽,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管壁内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条形空腔,所述下压机构贯穿所述活动通槽,所述下压机构延伸至所述条形空腔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与第一硅胶软管的一端之间安装有安装螺钉,所述安装螺钉的数目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硅胶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定位丝,所述导向定位丝与开设在第一硅胶软管内部的导向孔间隙配合连接,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管壁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硅胶软管和所述第二硅胶软管之间套设有包裹外管,所述包裹外管的一端内壁与所述第二硅胶软管的外壁固定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外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软环,所述软环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内部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腔的内部,所述软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环形腔内部连通安装,所述拉绳贯穿所述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螺母座,所述螺母座与所述定位套的内部连通安装,所述螺母座的内壁与螺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内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硅胶凸起,所述硅胶凸起的内部设置有形变内腔,所述硅胶凸起的表面上还开设有细孔,且细孔与形变内腔以及第一硅胶软管的内部连通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固定条架、连接块、螺纹杆、连接套、连接软绳、斜杆、压条、旋钮盘和铰接轴,所述固定条架的一端与固定环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架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杆的杆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旋钮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旋钮盘的四周均匀开设有防滑槽,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套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连接套固定嵌合连接,所述连接套的中部与所述连接软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软绳的末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杆贯穿活动通槽,所述斜杆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轴端均与活动通槽转动连接,所述斜杆的末端与所述压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条设置在条形空腔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压条包括:固定条、压簧和活动条,所述固定条的一端与斜杆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压簧,所述压簧的末端与所述活动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条与条形空腔的腔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凹孔,所述凹孔的一端固定嵌合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连接软绳间隙配合连接,所述连接软绳延伸至凹孔的内部,所述连接软绳上套设有螺旋弹簧,且螺旋弹簧设置在凹孔的内部,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凹孔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的末端与连接软绳的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部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与凹孔的一端嵌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凹孔的孔壁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便于固定在静脉上的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具有下压机构,便于第一硅胶软管的内壁进行夹紧静脉的外壁,便于整体在静脉上的固定,进一步具有硅胶凸起,同时硅胶凸起的内部具有形变孔,提高了整体的形变量,便于进行压紧,夹持静脉,便于固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定环与下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连接软绳与连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包裹外管两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斜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硅胶凸起与第一硅胶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轴承与螺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拉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硅胶软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00、吻合套管,101、第一硅胶软管,102、第二硅胶软管,103、包裹外管,104、螺旋软丝,105、导向定位丝,106、导向孔,1161、固定条,1162、压簧,1163、活动条,107、固定环,108、固定条架,109、连接块,110、螺纹杆,111、旋钮盘,112、连接套,113、连接软绳,114、活动通槽,115、斜杆,116、压条,117、安装螺钉,118、软环,119、定位套,120、拉绳,121、第一轴承,122、套环,123、凹孔,124、第二轴承,125、螺旋弹簧,126、螺栓,127、螺母座,128、条形空腔,129、硅胶凸起,130、形变内腔,131、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照图1至图10,吻合套管100包括:第一硅胶软管101、第二硅胶软管102、螺旋软丝104、固定环107和下压机构。
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方案,其中第一硅胶软管101的一端口与螺旋软丝104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旋软丝104的另一端与第二硅胶软管102的一端口固定连接,第一硅胶软管101和第二硅胶软管102之间可进行位置的改变,第一硅胶软管101和第二硅胶软管102均套在静脉上时,从而可实现静脉的弯折,上翻,改变静脉的形状,从而便于进行两个静脉之间的对接,进行缝合,同时具有螺旋软丝104,可随第一硅胶软管101和第二硅胶软管102之间的位置改变,进行形状的改变,同时改变形状后,可进行定型,进行形状的定型,保障调节的位置,实现静脉的支撑固定,同时螺旋软丝104金属铁丝,可进行形状的改变,第一硅胶软管101远离第二硅胶软管10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107,固定环107与第一硅胶软管101的端口处固定连接,固定环107上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下压机构,固定环107为下压机构提供了安装的位置,用于下压机构的安装连接。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作为具体方案,固定环107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活动通槽114,第一硅胶软管101的管壁内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条形空腔128,下压机构贯穿活动通槽114,下压机构延伸至条形空腔128的内部,活动通槽114为下压机构提供了活动的位置,便于进行移动的转动翻转,条形空腔128用于下压机构的插入,下压机构进行下压第一硅胶软管101,便于第一硅胶软管101的内壁进行静脉的夹持下压,便于第一硅胶软管101固定在静脉上,从而实现整个套管固定在静脉上。
如图2所示,采用这样的方案,固定环107与第一硅胶软管101的一端之间安装有安装螺钉117,安装螺钉117的数目为两个,提供了固定安装的结构,通过安装螺钉117用于固定环107与第一硅胶软管101的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9所示,采用这样的方案,第二硅胶软管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定位丝105,导向定位丝105与开设在第一硅胶软管101内部的导向孔106间隙配合连接,导向孔106位于第一硅胶软管101的管壁内部,导向定位丝105与导向孔106之间的滑动,实现第二硅胶软管102和第一硅胶软管101两者之间的滑动,提高了第二硅胶软管102和第一硅胶软管101位置调节后的稳定性,同时导向定位丝105也采用金属铁丝,导向定位丝105形状可进行改变,同时形状改变后,导向定位丝105可进行定型,进一步提高了第二硅胶软管102和第一硅胶软管101形状改变后的定型稳定性。
如图1和图4所示,采用这样的方案,第一硅胶软管101和第二硅胶软管102之间套设有包裹外管103,包裹外管103的一端内壁与第二硅胶软管102的外壁固定套接,第一硅胶软管101和第二硅胶软管102之间可进行形状改变定型后,通过包裹外管103为第一硅胶软管101和第二硅胶软管102之间提供包裹遮挡,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同时进行了螺旋软丝、导向定位丝105的保护。
如图4和图8所示,采用这样的方案,包裹外管10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软环118,软环118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环形腔,环形腔的内部设置有拉绳120,拉绳1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腔的内部,软环11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119,定位套119与环形腔内部连通安装,拉绳120贯穿定位套119,定位套119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母座127,螺母座127与定位套119的内部连通安装,螺母座127的内壁与螺栓126螺纹连接,便于进行包裹外管103末端的收缩,便于包裹第一硅胶软管101的外壁,便于和第一硅胶软管101进行贴合,构成一个整体,同时保留了包裹外管103与第一硅胶软管101之间滑动的作用,之间的位置可进行调节,进行相对移动。
如图6所示,采用这样的方案,第一硅胶软管101的内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硅胶凸起129,硅胶凸起129的内部设置有形变内腔130,硅胶凸起129的表面上还开设有细孔,且细孔与形变内腔130以及第一硅胶软管101的内部连通安装,提高了第一硅胶软管101内壁的形变量,便于压在静脉的外壁上,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为静脉表面提供了下压的夹持力,提高了夹持安装的效果,细孔保障了形变内腔130与第一硅胶软管101内部的连通,避免形变内腔130内部气体不流通,通过内部气压影响硅胶凸起129的形变。
如图2、图3、图5所示,采用这样的方案,下压机构包括:固定条架108、连接块109、螺纹杆110、连接套112、连接软绳113、斜杆115、压条116、旋钮盘111和铰接轴131,固定条架108的一端与固定环107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条架108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纹杆110的杆面螺纹连接,螺纹杆110的一端与旋钮盘111的中部固定连接,旋钮盘11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防滑槽,螺纹杆110的一端与第一轴承121的内圈套接,第一轴承121与连接套112固定嵌合连接,连接套112的中部与连接软绳11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软绳113的末端与连接块109连接,连接块109的一端与斜杆115的一端固定连接,斜杆115贯穿活动通槽114,斜杆115上固定连接有铰接轴131,铰接轴131的两轴端均与活动通槽114转动连接,斜杆115的末端与压条116的一端固定连接,压条116设置在条形空腔128的内部,通过旋钮盘111进行螺纹杆110的转动,关于螺纹孔进行拧动,通过连接软绳113可拉动连接块109移动,从而实现斜杆115的拉动,通过压条116可进行条形空腔128的压紧,从而使得第一硅胶软管101内壁进行静脉的压紧,实现夹持,通过连接软绳113进行连接,避免受到螺纹杆110进行转动,以及随连接块109移动的影响。
如图10所示,采用这样的方案,压条116包括:固定条1061、压簧1062和活动条1063,固定条1061的一端与斜杆115的一端处固定连接,固定条1061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压簧1062,压簧1062的末端与活动条1063的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条1063与条形空腔128的腔壁接触,压条116压紧条形空腔128时,可使压簧1062产生弹性形变,提高了下压的压力,便于进行下压,提高了夹持力。
如图3所示,采用这样的方案,连接块109的内部开设有凹孔123,凹孔123的一端固定嵌合连接有套环122,套环122与连接软绳113间隙配合连接,连接软绳113延伸至凹孔123的内部,连接软绳113上套设有螺旋弹簧125,且螺旋弹簧125设置在凹孔123的内部,螺旋弹簧125的一端与凹孔123连接,螺旋弹簧125的末端与连接软绳113的表面固定连接,内部具有螺旋弹簧125,在进行拉动连接软绳113时,连接软绳113可与套环122进行滑动,同时可进行拉伸螺旋弹簧125,螺旋弹簧125产生弹性形变,可为连接块109提供弹性拉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下压的夹持力,便于固定在静脉上,保障了固定的效果。
如图7所示,采用这样的方案,螺旋弹簧125的一端部与第二轴承124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轴承124与凹孔123的一端嵌合,第二轴承124的外圈与凹孔123的孔壁固定连接,实现螺旋弹簧125一端与凹孔123内部的转动连接安装,避免转动螺纹杆110时,进行螺旋弹簧125和连接软绳113的扭动,避免解除螺纹杆110的转动后,螺旋弹簧125和连接软绳113会具有扭力,使得螺纹杆110进行自动反转,影响压紧。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整个吻合套管100应用于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时的使用,套管作为供体静脉的限位支撑的组件,将供体静脉段外翻反折套管上,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可使供受体两断端血管对合良好,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模型稳定性。为同种异体静脉置换后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等研究提供了稳定的模型基础,与传统技术相比较,第一硅胶软管101和第二硅胶软管102用于套在静脉上,用于安装,同时第一硅胶软管101上具有下压机构,便于第一硅胶软管101的内壁进行夹紧静脉的外壁,便于整体在静脉上的固定,进一步具有硅胶凸起129,同时硅胶凸起129的内部具有形变孔,提高了整体的形变量,便于进行压紧,夹持静脉。
同时在下压机构上增设了螺旋弹簧125以及压簧1062、活动板,从而为下压机构调节时,提供了弹力,通过其中的弹力形变作用,可提供夹持力,便于进行夹持,保障了夹持的效果,从而保障了整个套管在静脉上的固定效果。
同时整体在进行使用时,便于进行调节,进行静脉段外翻反折套管上,具体通过第二硅胶软管102与第一硅胶软管101之间位置的改变,实现调节上翻,同时第二硅胶软管102与第一硅胶软管101之间的连接通过螺旋软丝104进行连接,其便于进行改变位置后以及位置改变之后进行定型,保障上翻的位置,同时第二硅胶软管102与第一硅胶软管101之间还连接有导向定位丝105,导向定位丝105与开设在第一硅胶软管101上的导向孔106进行定位,便于第二硅胶软管102与第一硅胶软管101之间的定位,其中螺旋软丝104和导向定位丝105均为金属软丝,具有弯折调节形状的功能,同时调节后,具有定型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吻合套管包括:第一硅胶软管、第二硅胶软管、螺旋软丝、固定环和下压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一端口与所述螺旋软丝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软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硅胶软管的一端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硅胶软管远离所述第二硅胶软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端口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上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下压机构;
所述固定环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活动通槽,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管壁内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条形空腔,所述下压机构贯穿所述活动通槽,所述下压机构延伸至所述条形空腔的内部;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固定条架、连接块、螺纹杆、连接套、连接软绳、斜杆、压条、旋钮盘和铰接轴,所述固定条架的一端与固定环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架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杆的杆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旋钮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旋钮盘的四周均匀开设有防滑槽,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套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连接套固定嵌合连接,所述连接套的中部与所述连接软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软绳的末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杆贯穿活动通槽,所述斜杆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轴端均与活动通槽转动连接,所述斜杆的末端与所述压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条设置在条形空腔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与第一硅胶软管的一端之间安装有安装螺钉,所述安装螺钉的数目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硅胶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定位丝,所述导向定位丝与开设在第一硅胶软管内部的导向孔间隙配合连接,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管壁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软管和所述第二硅胶软管之间套设有包裹外管,所述包裹外管的一端内壁与所述第二硅胶软管的外壁固定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外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软环,所述软环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内部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腔的内部,所述软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环形腔内部连通安装,所述拉绳贯穿所述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与所述定位套的内部连通安装,所述螺母座的内壁与螺栓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软管的内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硅胶凸起,所述硅胶凸起的内部设置有形变内腔,所述硅胶凸起的表面上还开设有细孔,且细孔与形变内腔以及第一硅胶软管的内部连通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包括:固定条、压簧和活动条,所述固定条的一端与斜杆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的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压簧,所述压簧的末端与所述活动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条与条形空腔的腔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凹孔,所述凹孔的一端固定嵌合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连接软绳间隙配合连接,所述连接软绳延伸至凹孔的内部,所述连接软绳上套设有螺旋弹簧,且螺旋弹簧设置在凹孔的内部,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凹孔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的末端与连接软绳的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部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与凹孔的一端嵌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凹孔的孔壁固定连接。
CN202110250559.XA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998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0559.XA CN112998894B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0559.XA CN112998894B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8894A CN112998894A (zh) 2021-06-22
CN112998894B true CN112998894B (zh) 2022-08-19

Family

ID=7640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055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998894B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88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9238A (zh) * 2021-12-02 2022-03-04 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静脉血管穿刺辅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6688B2 (en) * 2002-09-12 2005-05-24 Edrich Health Technologies, Inc. Prosthetic vascular graft connector
EP2012709A1 (en) * 2006-04-06 2009-01-14 Corre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turelessly connecting a conduit to a hollow organ
BRPI0602381A (pt) * 2006-06-06 2008-01-22 Luiz Gonzaga Granja Jr prótese para anastomose
US8852112B2 (en) * 2007-06-28 2014-10-07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Catheter with deflectable imaging device and bendable electrical conductor
US8491612B2 (en) * 2008-07-09 2013-07-23 Covidien Lp Anastomosis sheath and method of use
SE533398C2 (sv) * 2008-11-21 2010-09-14 Hassan Kansoul Anastomotisk medicinteknisk produkt
CN102499791A (zh) * 2011-11-18 2012-06-20 姬尚义 动脉连接套环及动脉连接器
CN106726002B (zh) * 2017-01-06 2018-10-12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免缝合血管移植物、支撑套环
CN208876872U (zh) * 2018-05-22 2019-05-21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实用性的小动物器官移植血管吻合套管
CN110123478A (zh) * 2019-06-12 2019-08-16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带有锚定线结的血管套管及使用方法
CN211409208U (zh) * 2019-07-31 2020-09-04 华融科创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血管外科用血管吻合装置
CN110811728A (zh) * 2019-12-11 2020-02-2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两端卡固式血管吻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8894A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8894B (zh) 一种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建立用吻合套管
CN113769188A (zh) 一种血液透析可视防脱针肢体固定装置
CN214856638U (zh) 一种急诊用多参数监护仪
CN217338876U (zh) 一种中心血站采血托架
CN218129498U (zh) 呼吸机管路支架
CN220695660U (zh) 一种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
CN217310448U (zh) 一种方便标记定位的医用钛夹
CN214851823U (zh) 一种可拆卸式双声道助听器
CN219645707U (zh) 一种动脉压力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CN213345679U (zh) 一种心电图电极夹
CN219579592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器
CN214966210U (zh) 一种带金属夹止血带
CN113648018A (zh) 一种便于取夹的结扎夹夹盒及一次性使用结扎夹套装
CN219250830U (zh) 一种预防上肢血栓的器具
CN218606585U (zh) 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尺
CN216365022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心跳监护装置
CN218899796U (zh) 鼠尾注射固定装置
CN216091433U (zh) 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CN219290396U (zh) 一种透析导管固定装置
CN218599393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显示主机
CN219374578U (zh) 一种手术夹持器
CN218419935U (zh) 脑组织牵开固定器
CN210992228U (zh) 一种营养液输液用固定支架
CN216221694U (zh) 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
CN220213003U (zh) 一种止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276800 shenganton Food Industrial Park, antonwei street, Lanshan,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mmunity (Shando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0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