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5959A -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5959A
CN112995959A CN202110252699.0A CN202110252699A CN112995959A CN 112995959 A CN112995959 A CN 112995959A CN 202110252699 A CN202110252699 A CN 202110252699A CN 112995959 A CN112995959 A CN 112995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channel
data
scheduling
configura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26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5959B (zh
Inventor
张永生
郭梯云
李建东
王重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Feis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zhi Z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zhi Z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zhi Z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526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5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5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5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5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5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所述D2D无线帧由若干系统超帧构成,每个所述系统超帧由两个系统半帧构成,每个所述系统半帧由系统子帧和数据子帧构成,所述系统子帧包括同步子帧和调度测量子帧,所述同步子帧包括PSS和SSS。本发明的在保留蜂窝网络优点的情况下,用D2D多跳自组织网络低成本地扩展了网络接入的覆盖范围,从而支持1.4M‑100M的高带宽灵活配置,以及高速率和视频服务,同时相比WIFI通信方式通信距离更远,频段更加灵活,且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直通模式,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发明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发明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在一些基于LTE技术的应用场景中,例如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数据采集,下行传输采集指令,上行传输采集到的各种类型数据,部分智能电表会布置在路损大、覆盖弱的地点,上行接收的信噪比很低。在现有的LTE一般网络中,在小区的边缘地区或一些特殊的地点,现有小区的发射功率难以覆盖到所有用户,用户在有的地点不能进行接入,如果增加小区的站点,又会增加网络建设成本,性价比不高。
终端直通模式(Device to Device,简称D2D)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移动台之间直接通信,不经过基站或网络转发。即选取信号覆盖内的UE作为中继UE,通过该中继UE与信号覆盖外的UE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使得信号覆盖外的UE通过中继UE接入网络,从而,在网络覆盖无法达到的区域,D2D模式可支持移动台之间实现有效地通信。要实现终端直通通信,需要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例如,终端间同步技术,终端间发现技术,终端间数据传输技术,终端间时域频域资源协调技术等。
目前终端直通的通信协议有zigbee,lora,wifi等。Zigbee,lora虽然有覆盖范围广组网灵活的特点,但其是窄带通信,传输速率不高。Wifi虽提供宽带通信,但受通信距离近的局限。
4/5G宽带网络是以基站为中心的网络,终端间通过基站(以及核心网)中转进行互相通信。如果终端不能跟基站联系,就无法通信。因此,如何避免上述缺陷,合理进行信道配置,从而能够使得信号覆盖外的UE通过中继UE接入网络,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结合了4G/5G通信中PSS/SSS,PRACH,SC-OFDM等基础信道波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宽带终端直通协议,终端自动建立链式网络进行宽带直连通信,作为系列申请提交,包括:终端间同步方法,终端间接入方法,终端间数据传输方法,信道配置方法,终端间时域频域资源协调方法。以期提供了一种长距离高可靠的宽带终端直连通信协议。
本发明涉及信道配置方法,宗旨在于合理进行信道配置,从而能够使得信号覆盖外的UE通过中继UE接入网络,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终端中继场景实以低成本的方式有效地扩展了网络接入的覆盖范围及远距离数据回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本申请人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终端直通通信协议,提出一种新的信道配置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所述D2D无线帧由若干系统超帧构成,每个所述系统超帧由两个系统半帧构成,每个所述系统半帧由系统子帧和数据子帧构成,所述系统子帧包括同步子帧和调度测量子帧,所述同步子帧包括PSS和SSS,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配置方法包括:
将系统超帧从一个子帧0开始,每隔固定的周期进行发送同步子帧;
在同步子帧边界推后624Ts发送一个符号PSS序列及一个符号SSS序列;
调度测量子帧配置USS信道和PUCCH信道或RACH信道,以1个子帧为单位,根据用户同步后得到的当前节点数,找到该用户系统测量子帧在系统超帧的对应位置,第一个系统半帧中的调度测量子帧从头节点依次在系统半帧中进行时域资源分配,第二个系统半帧中的调度测量子帧从尾节点依次进行资源分配;
所述数据子帧用于用户间传输数据,其调度编码信息由调度测量子帧指示;
同步信道由PSS信道和SSS信道组成,SSS序列占用第二个0FDM符号,占整个传输带宽的中间6个RB,SSS序列的0bit代表前后系统半帧,第一个系统半帧SSS序列最低bit为0,第二个系统半帧SSS序列最低为1,1-6bit代表接入时的节点数;
所述RACH信道在本用户对应的调度测量子帧的第一个符号进行发送;
控制信道由PUCCH和USS信道组成,在调度测量子帧中的前两个符号传输,PUCCH占据前两个符号的整个系统扣除USS所占的中间6个RB;
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从该调度测量子帧的第一个符号开始传输,占系统带宽的中间6个RB;
数据信道PUSCH信道在数据子帧上发送,由数据和参考符号组成。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第一个系统半帧从用户的第一个节点在调度子帧中开始调度抢占数据子帧资源,第二个系统半帧从用户的最后一个节点在调度子帧中开始调度抢占数据子帧资源。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超帧由两个系统长度均为N/2的系统半帧构成,其中N可以配为4,8,16,对应40ms,80ms,160ms;同步子帧的固定周期相应为20ms,40ms,80ms;同步信道的周期为20ms。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USS信道用于UE进行信道时域资源空闲测量;将所述PUCCH信道用于接入时系统信息的传输、用于连接时指示对数据子帧的时频调度信息及对应的MCS,目标UE数据的长度等,用于连接时指示其他用户调度测量子帧被当做数据子帧的时频域调度信息,用于HARQ中反馈ACK信息;用于UE测量的相关测量包括时频偏,链路质量;将RACH信道用于下节点向上节点发起随机接入信号进行上行同步,。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数据子帧是占用调度测量子帧之外的时域资源,则调度子帧中的信息在当前半帧生效;如果数据子帧是占用其他用户的调度子帧的时域资源,则调度子帧中的信息在下一个系统超帧生效。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传输的数据子帧最后一个子帧在调度上应留有N个符号的GAP,N的个数由用户间的USS的测量结果决定。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子帧在系统进行组网时,尾节点进行发送用于其他周围节点同步及获取系统中链的阶数计算出自己对应的用户信息子帧资源。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PUCCH信道由数据和参考符号组成,其中参考信号占一个RB中的固定位置即RE 1,5,9的位置,即1/4间隔,数据占据1个RB中的剩余RE。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PUSCH信道可以在一个子帧的14个符号的任意位置开始发送,发送的符号长度1-14。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PUSCH的参考符号位置根据发送符号的长度和调度信息中配置的DMRS-add-pos确定。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的第一种应用场景;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的第二种应用场景;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所采用UE间链式组网方式;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所采用的D2D的系统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所采用的D2D的40ms的系统超帧的各子帧分配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所述D2D的同步信道的时频位置示意图;
图7示出了PSS的参数配置示意图;
图8示出了SSS的参数配置示意图;
图9示出了PUCCH&USS信道的时频位置示意图;
图10示出了PUCCH的RE映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DMRS参数配置;
图12示出了PRACH参数配置表;
图13示出了PUSCH信道中确定的参考符号位置;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述讨论提供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虽然每个实施例代表了发明的单一组合,但是本发明不同实施例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发明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B和D的组合,那么本发明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的第一种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在标准蜂窝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D2D多跳自组织网络模式,用终端中继实现覆盖扩展。一个不在基站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可以通过D2D跟其他终端通信,经过多个终端的多跳中继,最终跟基站或控制台相连,实现网络接入。这种用低成本的方式有效地扩展了网络接入的覆盖范围。有基站覆盖区域使用终端和基站通讯,没有基站覆盖区域为终端直接通讯。
通信终端在图中记为T1、T2、T3、……。在基站eNB1的覆盖范围内,如终端T1/T2通过无线网络直接回传数据。在基站eNB2的覆盖范围内,终端T5通过无线网络直接回传数据。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外,如T3、T4终端,通过D2D多跳网络,经过多级中继后,例如可通过T2中继,把数据传给其他终端如T1,最终通过基站网络实现回传。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的第二种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第二种应用场景中,无线接入全部采用D2D多跳自组织网络。整个通信终端在图中记为T1、T2、T3、……。T1通过有线以太网连接到路由器,实现外网连接。T1~T5终端节点间形成多跳自组织网。T5的数据依次经过T4,T3,T2,T1等终端节点的中继,最终到达路由器,实现外网连接。
如此,无线网络全部由具有D2D功能的终端组成,不需要基站。用终端自组织实现高可用性网络。在一定距离内的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互相发现,形成自组织网。当某个终端节点失效时,其他节点会自动调整,实现某种程度的网络自愈。这使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简化了网络的维护工作。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所采用UE间链式组网方式。如图3所示,从头节点UE1收到建链请求后,开始发送同步信号,周围节点搜到同步信号后向UE1请求接入,UE1在收到请求后从中选择一个距离最近的UE2进行接入连接,当接入成功后UE1和UE2建立通信链路,UE1停止发送同步信号,UE2开始发送同步信号,周围节点收到信号后向UE2请求连接,UE2选择最近的UE3建立通信链路,依次类推。头节点只跟下级节点进行通信,尾节点只跟上级节点进行通信,中间节点跟上级和下级两个UE进行通信。
现有技术中,LTE系统的资源调度是一种快速的时频资源分配,eNodeB要在每1ms内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图中给出了LTE系统时频资源示意图。这种方式使得D2D使用未分配的时频资源或者部分复用已经分配过的资源成为可能。
在LTE系统中,如图4所示,时域无线资源的基本单位是TTI(传输时间间隔),每个TTI值为1ms。每个TTI又由2个0.5ms的时隙组成,即一般配置下的14个OFDM符号。10个TTI组成一个LTE无线帧。
在频域,整个带宽被分180khz的子信道,相当于12个连续的15khz的子载波。子信道的大小是固定的,不同的带宽对应的子信道的数目不同。
在时频域,时域对应0.5ms,频域上对应1个子信道的单元称为RB(ResouceBlock)。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所采用的D2D的系统帧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所采用的D2D的系统帧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D2D的系统帧结构由系统超帧,系统半帧,系统子帧(同步子帧/调度测量子帧),数据子帧构成。以下依次介绍。
1)系统超帧
系统超帧为N个帧组成,系统超帧由两个系统长度均为N/2的半帧构成。其中N可以配为4,8,16,即对应40ms/80ms/160ms。
2)系统半帧
一个系统超帧由两个系统半帧构成。
系统半帧由系统子帧(同步子帧/调度测量子帧)和数据子帧构成,长度为N/2。当系统超帧N配置为为4,8,16(40ms/80ms/160ms)时,系统半帧长度对应为2,4,8(20ms/40ms/80ms)。
为了解决数据帧资源抢占的问题,第一个系统半帧从用户的第一个节点在调度子帧中开始调度抢占数据子帧资源,第二个系统半帧从用户的最后一个节点在调度子帧中开始调度抢占数据子帧资源。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所采用的D2D的40ms的系统超帧的各子帧分配图。假设对应于附图1-2的通信终端T1~T5的用户为UE1~UE5。如图6所示,40ms的系统超帧为UE1~UE5的5个用户分配子帧的调度图。系统中有5个用户,系统帧设为40ms,其中前半帧用户从UE1~UE5的顺序排列调度子帧,从而数据子帧从用户UE1~UE5的顺序进行抢占,后半个系统半帧则相反,从用户UE5~UE1的顺序占用调度子帧及抢占数据子帧资源。
3)系统子帧
系统子帧包括:同步子帧,调度测量子帧,和数据子帧。
3.1)同步子帧
同步子帧包含2个符号,分别为PSS和SSS。在系统超帧的一个子帧0开始每隔固定的周期进行发送。当系统超帧长度分别是为40ms,80ms,160ms时,同步子帧对应的固定周期分为20ms,40ms,80ms。在同步子帧边界推后624Ts发送一个符号的PSS序列及一个符号的SSS序列。
同步子帧只有在系统组网时,尾节点进行发送用于其他周围节点同步。
3.2)调度测量子帧
调度测量子帧以1个子帧为单位,根据用户同步后得到的当前节点数,找到该用户系统测量子帧在系统超帧的对应位置,第一个系统半帧中的调度测量子帧从头节点依次在系统半帧中进行时域资源分配(如图6,UE1->UE5)。例如用户UE2的子帧2为向用户UE1发送的调度测量子帧,子帧3为向用户UE3发送的调度测量子帧,以此类推。第二个系统半帧中的调度测量子帧从尾节点依次进行资源分配(如图UE5->UE1)。
用户在同步后建立连接前,首先使用第一个系统半帧,用于接入和系统信息传输,当接入后整个系统会重排后半个系统半帧对应的用户调度测量子帧的位置,例如一旦用户UE6要接入系统后,后半个系统半帧的子帧1变为由用户6向用户1发送的调度测量子帧。
调度测量子帧配置USS信道和PUCCH信道或RACH信道。
USS信道:用于UE进行信道时域资源空闲测量,例如图6中标示的子帧。如果用户UE4没有测量到用户UE1和用户UE2发送的测量调度子帧中USS信号,则用户UE4可以认为帧0的子帧123是可用于接收,通知到用户UE5,用户UE5以此可以借用这些子帧来向用户UE4发送数据信息。深灰色框中的子帧同理,以后半个系统半帧用户UE1为例,用户UE1没有检测到来自用户UE5的测量调度子帧中的USS信号,虽然这些数据子帧已经被用户UE5发送数据占用,但用户UE1可以通知用户UE2这些子帧上没有冲突,用户UE2再根据自己的数据子帧占用情况判断,可以向用户UE1在这些子帧上发送数据。
PUCCH信道:
用于接入时系统信息的传输(MSG2/MSG3/MSG4/MSG5…);
用于连接时指示对数据子帧的时频调度信息及对应的MCS,目标UE数据的长度等,例如图3中UE1向UE2申请数据子帧0-3进行数据发送;
用于连接时指示其他用户调度测量子帧被当做数据子帧的时频域调度信息(下个系统超帧生效)。例如用户5利用用户1和2的调度测量子帧时域资源用于向用户4发送数据。但这种情况仅限于在信道空闲测量时,用户4在相应的时域位置没有检测到用户1和用户2的USS信号。
用于HARQ中反馈ACK信息;
用于UE测量的相关测量包括时频偏,链路质量。
RACH信道:
用于下节点向上节点发起随机接入信号进行上行同步。RACH的时域资源在本用户对应的调度测量子帧的第一个符号进行发送。
3.3)数据子帧
数据子帧用于用户间传输数据,其调度编码信息由调度测量子帧指示。如果数据子帧是占用调度测量子帧之外的时域资源,则调度子帧中的信息在当前半帧生效;如果数据子帧是占用其他用户的调度子帧的时域资源,则调度子帧中的信息在下一个系统超帧生效。连续传输的数据子帧最后一个子帧在调度上应留有N个符号的GAP,N的个数由用户间的USS的测量结果决定。
本发明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传输协议,包含:1)同步信道,PSS信道和SSS信道;2)控制信道,PUCCH信道和USS信道;3)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道;4)数据信道:PUSCH信道。
1)同步信道,PSS信道和SSS信道
同步信道由PSS信道和SSS信道组成,占整个传输带宽的中间6个RB。当系统超帧长度是为40ms时,同步子帧对应的固定周期为20ms,同步信道的周期为20ms。在子帧边界推后624Ts发送一个SSS符号序列和一个SSS序列。如图6所示,示出了同步信道的时频位置。PSS信道为一个符号的PSS序列组成。PSS序列占据同步子帧的第一个0FDM信号。PSS序列采用4GLTE中的PSS序列生成。具体请参见标准【3GPP TS 36.211 6.11.1】,采用Root index u=38生成。
SSS信道为一个符号的SSS序列组成,SSS序列占用第二个0FDM符号,占整个传输带宽的中间6个RB。SSS序列采用4G LTE中的SSS序列生成。具体请参见标准【3GPP TS36.2116.11.2】,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SSS序列的0bit代表前后系统半帧,第一个系统半帧SSS序列最低bit为0,第二个系统半帧SSS序列最低为1,1-6bit代表接入时的节点数。
同步子帧只有在系统组网时,尾节点进行发送用于其他周围节点同步及获取系统中链的阶数计算出自己对应的用户信息子帧资源。
如图7示出了PSS的参数配置。
如图8示出了SSS的参数配置。
2)控制信道,PUCCH&USS信道
图9为PUCCH&USS信道的时频位置。PUCCH和USS信道在调度测量子帧中的前两个符号传输,PUCCH占据前两个符号的整个系统扣除USS所占的中间6个RB。
图10为PUCCH的RE映射。PUCCH信道由数据和参考符号组成,其中参考信号占一个RB中的固定位置即RE 1,5,9的位置,即1/4间隔,如图10所示深色方格。数据占据1个RB中的剩余RE。
DMRS序列采用4G LTE中上行DMRS序列生成。参见【3GPP TS 36.211 5.5.2.1】,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其,中ncs为MOD(N,12),N为从根节点开始当前用户对应的节点索引。图11示出了DMRS参数配置。
PUCCH的编码采用5GNR的POLAR编码方式参见【3GPP TS 38.212 5.3.1】,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其中,取消CRC后16位对RNTI的掩码,采用QPSK的调整方式。其中用于产生扰码的Cellid为本用户在的节点索引,CRNTI由上级节点分配。
USS的序列产生同PSS信道产生的PSS序列生成公式相同,采用Root index u=25生成。
3)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道
图12示出了PRACH参数配置表。PRACH信道在本用户发送给上级节点的前半系统帧的调度测量子帧上发送,用于用户在下行同步后进行同上级节点的接入。PRACH从该调度测量子帧的第一个符号开始传输,占系统带宽的中间6个RB。应用LTE的RACH序列公式【3GPPTS 36.211 6.11.2】,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4)数据信道:PUSCH信道
图13示出了PUSCH信道中确定的参考符号位置,如图13所示,是根据发送符号的长度和调度信息中配置的DMRS-add-pos确定的。PUSCH信道在数据子帧上发送,由数据和参考符号组成。由调度测量子帧中的MAC信息调度PUSCH在数据子帧的时频域位置及MCS。PUSCH信道可以在一个子帧的14个符号的任意位置开始发送,发送的符号长度1-14。PUSCH的参考符号位置根据发送符号的长度和调度信息中配置的DMRS-add-pos(dmrs-AdditionalPosition)确定,如图13所示,其中l0为PUSCH开始的第一个符号DMRS符号,参考符号占据整个PUSCH调度的RB。DMRS的序列产生公式同上。
PUSCH数据的信道编码采用5G的LDPC编码标准。参见【3GPP TS 38.212 5.3.2】,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其中用于产生扰码的Cellid为本用户在的节点索引,CRNTI由上级节点分配。
D2D通信技术的最大区别是它使用电信运营商的授权频段,其干扰环境是可控的,数据传输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此外,蓝牙在传递文件时需要人工配对,而在接入WLAN连接点时也需要用户配置,D2D通信可以自动连接;同时这些同类技术都工作在非授权频段上,相比工作在授权频段上的D2D通信连接不够稳定也不够可靠。此外,近距离的直接通信还可以有效减轻基站的负担、降低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减小传输时延。
本发明的在保留蜂窝网络优点的情况下,用D2D多跳自组织网络低成本地扩展了网络接入的覆盖范围,从而支持1.4M-100M的高带宽灵活配置,以及高速率和视频服务,同时相比WIFI通信方式通信距离更远,频段更加灵活,且安全性更高。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01、存储器(memory)102和总线103;其中,所述处理器101、存储器102通过总线1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1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电子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所述D2D无线帧由若干系统超帧构成,每个所述系统超帧由两个系统半帧构成,每个所述系统半帧由系统子帧和数据子帧构成,所述系统子帧包括同步子帧和调度测量子帧,所述同步子帧包括PSS和SSS,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配置方法包括:
将系统超帧从一个子帧0开始,每隔固定的周期进行发送同步子帧;
在同步子帧边界推后624Ts发送一个符号PSS序列及一个符号SSS序列;
调度测量子帧配置USS信道和PUCCH信道或RACH信道,以1个子帧为单位,根据用户同步后得到的当前节点数,找到该用户系统测量子帧在系统超帧的对应位置,第一个系统半帧中的调度测量子帧从头节点依次在系统半帧中进行时域资源分配,第二个系统半帧中的调度测量子帧从尾节点依次进行资源分配;
所述数据子帧用于用户间传输数据,其调度编码信息由调度测量子帧指示;
同步信道由PSS信道和SSS信道组成,SSS序列占用第二个0FDM符号,占整个传输带宽的中间6个RB,SSS序列的0bit代表前后系统半帧,第一个系统半帧SSS序列最低bit为0,第二个系统半帧SSS序列最低为1,1-6bit代表接入时的节点数;
所述RACH信道在本用户对应的调度测量子帧的第一个符号进行发送;
控制信道由PUCCH和USS信道组成,在调度测量子帧中的前两个符号传输,PUCCH占据前两个符号的整个系统扣除USS所占的中间6个RB;
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从该调度测量子帧的第一个符号开始传输,占系统带宽的中间6个RB;
数据信道PUSCH信道在数据子帧上发送,由数据和参考符号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个系统半帧从用户的第一个节点在调度子帧中开始调度抢占数据子帧资源,第二个系统半帧从用户的最后一个节点在调度子帧中开始调度抢占数据子帧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超帧由两个系统长度均为N/2的系统半帧构成,其中N可以配为4,8,16,对应40ms,80ms,160ms;同步子帧的固定周期相应为20ms,40ms,80ms;同步信道的周期为20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USS信道用于UE进行信道时域资源空闲测量;将所述PUCCH信道用于接入时系统信息的传输、用于连接时指示对数据子帧的时频调度信息及对应的MCS,目标UE数据的长度等,用于连接时指示其他用户调度测量子帧被当做数据子帧的时频域调度信息,用于HARQ中反馈ACK信息;用于UE测量的相关测量包括时频偏,链路质量;将RACH信道用于下节点向上节点发起随机接入信号进行上行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数据子帧是占用调度测量子帧之外的时域资源,则调度子帧中的信息在当前半帧生效;如果数据子帧是占用其他用户的调度子帧的时域资源,则调度子帧中的信息在下一个系统超帧生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传输的数据子帧最后一个子帧在调度上应留有N个符号的GAP,N的个数由用户间的USS的测量结果决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子帧在系统进行组网时,尾节点进行发送用于其他周围节点同步及获取系统中链的阶数计算出自己对应的用户信息子帧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PUCCH信道由数据和参考符号组成,其中参考信号占一个RB中的固定位置即RE 1,5,9的位置,即1/4间隔,数据占据1个RB中的剩余RE。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PUSCH信道可以在一个子帧的14个符号的任意位置开始发送,发送的符号长度1-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PUSCH的参考符号位置根据发送符号的长度和调度信息中配置的DMRS-add-pos确定。
CN202110252699.0A 2021-03-09 2021-03-09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 Active CN112995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2699.0A CN112995959B (zh) 2021-03-09 2021-03-09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2699.0A CN112995959B (zh) 2021-03-09 2021-03-09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5959A true CN112995959A (zh) 2021-06-18
CN112995959B CN112995959B (zh) 2022-12-09

Family

ID=7633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2699.0A Active CN112995959B (zh) 2021-03-09 2021-03-09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59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5426A (zh) * 2021-12-08 2022-03-18 西安讯智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的帧结构、节点及节点通讯方法
CN114726470A (zh) * 2022-03-14 2022-07-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非地面网络的终端同步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36801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u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5099542A (zh) * 2014-05-12 2015-11-25 魏峥 无线自组织网络帧产生方法
CN109392155A (zh) * 2017-08-14 2019-02-2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rach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prach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1200874A (zh) * 2018-11-20 2020-05-2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187696A (zh) * 2020-10-26 2021-01-05 上海交通大学 帧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36801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u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5099542A (zh) * 2014-05-12 2015-11-25 魏峥 无线自组织网络帧产生方法
CN109392155A (zh) * 2017-08-14 2019-02-2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rach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prach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1200874A (zh) * 2018-11-20 2020-05-2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2d无线帧结构的信道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187696A (zh) * 2020-10-26 2021-01-05 上海交通大学 帧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5426A (zh) * 2021-12-08 2022-03-18 西安讯智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的帧结构、节点及节点通讯方法
CN114205426B (zh) * 2021-12-08 2024-02-06 西安讯智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的帧结构、节点及节点通讯方法
CN114726470A (zh) * 2022-03-14 2022-07-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非地面网络的终端同步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5959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852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リソースを選択しpscch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0834750B2 (en) Low latency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ith scheduling request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20210242984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6682000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上で送信をするためのパラメータ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7736064B (zh) 用于在终端之间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8029112B (zh) 共享通信介质中的控制信令
KR10227856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v2x 통신 수행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11972030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控制终端接入的方法
KR20200120535A (ko) 사이드링크 harq 피드백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952565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が他の端末にデータを伝送する方法
KR20210002002A (ko) 사이드링크 harq 피드백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6045442A1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63508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2050662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がcrを測定して送信を行う方法及び装置
KR102246074B1 (ko) Nr v2x에서 사이드링크 프레임 및 물리계층 구조
KR20190114848A (ko)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채널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7388774B2 (ja) 非免許帯域で送信を行うためのチャネルアクセス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る装置
CN112995959B (zh)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信道配置方法
CN110999446A (zh) Ue在支持多个tti长度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96100B (zh)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终端下行同步方法
CN112995961B (zh) 基于宽带技术的终端直通通信的终端接入方法
CN112995960B (zh) 链式组网终端直通通信的数据传送方法
KR20170093371A (ko)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예약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43079A (ko) 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 간 통신에서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175130A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7

Address after: 2 / F, phase II, No.32 Jinfeng West Road, Jinding,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Guangdong 519000

Applicant after: Zhuhai feisen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room 1124, 80 Huanzhen Road, Bohai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Guozhi Zhonghe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