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5212B - 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5212B
CN112995212B CN202110433281.XA CN202110433281A CN112995212B CN 112995212 B CN112995212 B CN 112995212B CN 202110433281 A CN202110433281 A CN 202110433281A CN 112995212 B CN112995212 B CN 112995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tunnel
calling
vonr
ca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32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5212A (zh
Inventor
段雪飞
卢华
蔡磊
邵佳
段宜宾
李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4332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5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5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5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5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5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方法包括:将主叫端和被叫端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创建默认会话;为主叫端和被叫端分别通过默认会话向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进行注册;响应于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将根据会话初始协议注册后的主叫端和被叫端进行媒体协商生成媒体隧道,其中媒体隧道用于直接关联所述主叫端与被叫端;响应于被叫端发出的与VONR呼叫指令对应的应答指令,获应答指令包含的媒体报文,将所述体报文通过所述媒体隧道进行直传实现VONR业务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系统,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和系统能够提高媒体报文的转发效率,降低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5G NR(5GNR是基于OFDM的全新空口设计的全球性5G标准,也是下一代非常重要的蜂窝移动技术基础)语音方案设计,延续了4G LTE(长期演进)通过IP网络承载语音业务的方式,通过5G网络的无线网和核心网及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系统)承载语音业务,这种方式称为VONR(Voice Over New Radio,新空口语音)。
发明内容
基于IMS网络的5G NR 语音解决方案,是在全IP条件下,通过IMS 服务的主叫端对被叫端的语音方案。即VONR通过部署IMS,可以实现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并发,但是所有业务都通过5G网络承载,而语音业务需要IMS进行业务控制。这就导致媒体报文在网络中进行转发时,需要主叫通过5G基站、隧道、用户面网关、IMS服务器、用户面网关、5G基站等路径传输至被叫,使得媒体报文传输时延高且传输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能够提高媒体报文的转发效率,降低传输时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VONR业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叫端、被叫端和IP多媒体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将主叫端和被叫端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创建默认会话;为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分别通过所述默认会话向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进行注册;响应于所述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将根据会话初始协议注册后的主叫端和被叫端进行媒体协商生成媒体隧道,其中,所述媒体隧道用于直接关联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响应于所述被叫端发出的与所述VONR呼叫指令对应的应答指令,获取所述应答指令包含的媒体报文,将所述媒体报文通过所述媒体隧道进行直传实现VONR业务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将根据会话初始协议注册后的主叫端和被叫端进行媒体协商生成媒体隧道,包括获取所述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中包含的媒体协商参数;通过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确定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根据所述媒体协商参数和所述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构建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有主叫端和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和端口;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与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生成媒体隧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与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生成媒体隧道,包括: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主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所述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被叫端的媒体隧道;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所述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主叫端的媒体隧道;通过所述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所述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叫端、被叫端和IP多媒体服务器,所述系统还包括:会话构建模块,用于将主叫端和被叫端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创建默认会话;注册模块,用于为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分别通过所述默认会话向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进行注册;隧道直传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将根据会话初始协议注册后的主叫端和被叫端进行媒体协商生成媒体隧道,其中,所述媒体隧道用于直接关联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业务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被叫端发出的与所述VONR呼叫指令对应的应答指令,获取所述应答指令包含的媒体报文,将所述媒体报文通过所述媒体隧道进行直传实现VONR业务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隧道直传模块,包括:媒体参数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中包含的媒体协商参数;路径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确定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隧道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媒体协商参数和所述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构建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有主叫端和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和端口,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与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生成媒体隧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隧道生成单元实现为: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主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所述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被叫端的媒体隧道,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所述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主叫端的媒体隧道,通过所述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所述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如上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如上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实施本发明能够利用原有的VONR基本架构作为基础,通过会话管理功能的功能服务增加了主叫端和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关联的信令控制,大大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进一步地,媒体报文不再需要经过GTPU包头的解包和封包处理,也不需要将媒体报文转发到IP多媒体服务器系统中进行中转,即媒体报文只经过隧道进行主叫端和被叫端互通,减少了转发节点路径,大大的提高了媒体报文的传输时延和传输效率低,还可以有效的保证媒体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VONR业务处理现有技术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的交互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传统的VONR业务媒体转发机制为如图1所示,由主叫端用户发送语音报文(一种媒体报文)通过空口发送至5G基站,再由5G基站将其封装为GTPU报文,再通过N3口隧道发送至UPF(用户面网关),再由用户面网关对GTPU报文头部进行解码得到用户的原始语音报文,再根据原始语音报文头部携带的目标地址通过N6口将其发送到IMS服务器(IP多媒体服务器)。IMS服务器根据媒体协商信息将报文通过N6口转发至被叫用户所在的用户面网关上。之后,用户面网关从N6口接收到语音报文后,封装GTPU头部信息将语音报文通过N3口发送到被叫端用户接入的5G基站,由5G基站通过空口将语音报文发送给被叫端用户,于此实现VONR业务的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的媒体报文转发。
由于在某些特定场所(如矿场、码头等),网络部署相对简单,那么媒体报文就不一定非要从IMS服务器进行中转,为此发明人为了提高媒体报文转发效率,降低传输时延,提出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方法,能够利用原有的VONR基本架构作为基础,通过会话管理功能的功能服务增加了主叫端和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关联的信令控制,大大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进一步地,媒体报文不再需要经过GTPU包头的解包和封包处理,也不需要将媒体报文转发到IP多媒体服务器系统中进行中转,即媒体报文只经过隧道进行主叫端和被叫端互通,减少了转发节点路径,大大的提高了媒体报文的传输时延和传输效率低,还可以有效的保证媒体数据的安全性。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在VONR业务系统,该系统包括主叫端、被叫端和IP多媒体服务器。对于该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的应用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如图2所示,该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为了便于理解整体的实施例内容,以如图3所示的VONR业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端用户UE-1和被叫端用户UE-2均为5G用户,可以支持VONR能力。其中,5GC系统内使用了同一套与主叫端用户和被叫端用户对应的控制面服务(包括AMF、UDM、SMF和PCF等),令UE-1和UE-2分别选择UPF-1和UPF-2,业务控制面使用同一套IP多媒体服务器(IMS系统)。由于接入网R(AN)以及5GC系统中AMF、UDM、NRF等服务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变化,因此未在图中示出。
步骤101、将主叫端和被叫端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创建默认会话。
具体实现为:将主叫端即UE-1接入5GC中,使用IP多媒体服务器的DNN(Data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创建默认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从而使得主叫端的媒体面资源驻留在UPF-1。
将被叫端即UE-2接入5GC中,使用IP多媒体服务器的DNN(Data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创建默认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从而使得被叫端的媒体面资源驻留在UPF-2。
步骤102、为主叫端和被叫端分别通过默认会话向IP多媒体服务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进行注册。
将主叫端即UE-1向IP多媒体服务器发起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注册。将被叫端即UE-2向IP多媒体服务器发起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注册。
步骤103、响应于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将根据会话初始协议注册后的主叫端和被叫端进行媒体协商生成媒体隧道。
其中,媒体隧道用于直接关联主叫端与被叫端。首先,获取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中包含的媒体协商参数,再通过媒体协商参数确定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根据媒体协商参数和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构建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其中专有承载流包含有主叫端和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和端口,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与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生成媒体隧道,具体实现为:首先获取专有承载流包含的主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被叫端的媒体隧道,获取专有承载流包含的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主叫端的媒体隧道,通过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所述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
实例性地,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3和图4,首先由主叫端UE-1触发VONR业务,发送呼叫指令,可以实现为Invite消息给被叫端UE-2,主叫端携带基于会话描述格式的媒体协商参数,由业务控制信令一路传递发给被叫端UE-2,其中,业务面信令的传递路径:UE-1--->UPF-1--->IMS--->UPF-2--->UE2。
之后,由被动端UE-2回复180/183(Answer183,呼叫处理中)业务信令,携带会话描述格式媒体协商参数,由业务控制信令一路传递发给主叫端UE-1,其中,业务面信令传递路径:UE-2--->UPF-2--->IMS--->UPF-1--->UE1。从而实现了初步的媒体协商。
进一步地,触发主叫端UE-1和被叫端UE-2在5GC中专载流的创建,具体实现为:通过被叫端UE-2回复的180/183响应给IMS系统,由IMS系统中P-CSCF首先为UE-2触发创建媒体面资源,之后发送初始AAR(认证授权请求)消息,其中AAR消息中携带有AF-Application-Identifier、Media-Component-Description、AF Charging ID,Media Type等参数,在本实施例中将Rx请求类型配置为Initial,业务信息状态为Preliminary,之后传输至PCF。由于是端到端的媒体协商,所以在媒体协商参数的描述中携带有主叫端UE-1和被叫端UE-2的业务面媒体IP地址和端口信息。PCF在收到初始AAR请求消息后,通过UpdateNotify服务化消息通知会话通知协议为被叫端UE-2创建新的媒体流资源,其中该流描述里携带主叫端UE-1和被叫端UE-2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和端口。
进一步地,由SMF解码流描述里的主叫端UE-1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将其保存到被叫端UE-2的会话上下文中,再由SMF通知被叫端UPF-2为UE-2创建新的PDR/FAR规则,生成新的媒体隧道TEIDU-2。此时,SMF为被叫端UE-2创建好网络测资源后,通知被叫端UE-2和接入网资源更新。同样的,参照于媒体隧道TEIDU-2的生成方式,主叫端UE-1的会话上下文中生成了新的媒体隧道TEIDU-1,同时保存UE-2的业务面媒体地址。
在完成了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所述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后,主叫端UE-1触发媒体更新请求,发送Update消息给主叫端UE-1,携带会话描述协议的媒体协商参数,其中,业务面信令传递路径:UE-1--->UPF-1--->IMS --->UPF-2 --->UE-2。被叫端UE-2收到Update请求后,发送Update 200 OK给主叫端UE-1,携带确认后的SDP媒体协商参数,其中,业务面信令传递路径:UE-2--->UPF-2--->IMS--->UPF-1--->UE-2。
进一步地,在被叫端UE-2回复Update 200 OK响应给IMS系统后,IMS系统中P-CSCF为UE-2触发更新媒体面资源,发送更新AAR消息(Rx请求类型为Update;业务信息状态为Final)给PCF。PCF收到更新AAR请求,通过UpdateNotify服务化消息通知SMF为UE-2更新媒体流资源。SMF收到UpdateNotify消息后,查询UE-2会话上下文,找到UE-1的媒体面地址,根据UE-1媒体面地址找到UE-1会话上下文,从而找到UE-1的媒体隧道TEIDU-1。
SMF通知UPF-2为UE-2更新PDR/FAR规则,将媒体隧道TEIDU-1关联到TEIDU-2的对端。此时,UE-2到UE-1的媒体面通道已经连通。可选地,SMF为UE-2更新好网络侧资源后,还通知UE-2和接入网资源更新。
同样地,在Update 200 OK响应前传到UE-1注册的P-CSCF,P-CSCF为UE-1触发更新媒体面资源同上所述。在SMF通知UPF-1为UE-1更新PDR/FAR规则时,将媒体隧道TEIDU-2关联到TEIDU-1的对端。此时,UE-1到UE-2的媒体面通道已经连通。
步骤104、响应被叫端发出的与所述ONR呼叫指令对应的应答指令,获取应答指令包含的媒体报文,媒体报文通过媒体隧道进行直传实现VONR业务处理。
在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后,在被叫端应答后,由被叫端UE-2发送Invite 200 OK消息给IMS系统,由IMS系统前传给主叫端UE-1,实现了VONR呼叫接通。此时,业务面媒体数据传递路径:UE-1<--->UPF-1<---> UPF-2<--->UE-2。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利用原有的VONR基本架构作为基础,通过会话管理功能的功能服务增加了主叫端和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关联的信令控制,大大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进一步地,媒体报文不再需要经过GTPU包头的解包和封包处理,也不需要将媒体报文转发到IP多媒体服务器系统中进行中转,即媒体报文只经过隧道进行主叫端和被叫端互通,减少了转发节点路径,大大的提高了媒体报文的传输时延和传输效率低,还可以有效的保证媒体数据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系统包括:
会话构建模块1,用于将主叫端和被叫端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创建默认会话。将主叫端即UE-1接入5GC中,使用IP多媒体服务器的DNN(Data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创建默认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从而使得主叫端的媒体面资源驻留在UPF-1。
将被叫端即UE-2接入5GC中,使用IP多媒体服务器的DNN(Data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创建默认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从而使得被叫端的媒体面资源驻留在UPF-2。
注册模块2,用于为主叫端和被叫端分别通过默认会话向IP多媒体服务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进行注册。将主叫端即UE-1向IP多媒体服务器发起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注册。将被叫端即UE-2向IP多媒体服务器发起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注册。
隧道直传模块3,用于响应于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将根据会话初始协议注册后的主叫端和被叫端进行媒体协商生成媒体隧道,其中,媒体隧道用于直接关联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
其中,隧道直传模块3包括媒体参数单元301,用于获取所述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中包含的媒体协商参数。
路径确定单元302,用于通过媒体协商参数确定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
隧道生成单元303,用于根据媒体协商参数和所述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构建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专有承载流包含有主叫端和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和端口,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与媒体协商参数生成媒体隧道。
隧道生成单元实现为: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主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所述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被叫端的媒体隧道,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所述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主叫端的媒体隧道,通过所述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所述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首先由主叫端UE-1触发VONR业务,发送呼叫指令,可以实现为Invite消息给被叫端UE-2,主叫端携带基于会话描述格式的媒体协商参数,由业务控制信令一路传递发给被叫端UE-2,其中,业务面信令的传递路径:UE-1--->UPF-1--->IMS--->UPF-2--->UE2。之后,由被动端UE-2回复180/183(Answer183,呼叫处理中)业务信令,携带会话描述格式媒体协商参数,由业务控制信令一路传递发给主叫端UE-1,其中,业务面信令传递路径:UE-2--->UPF-2--->IMS--->UPF-1--->UE1。从而实现了初步的媒体协商。
进一步地,触发主叫端UE-1和被叫端UE-2在5GC中专载流的创建,具体实现为:通过被叫端UE-2回复的180/183响应给IMS系统,由IMS系统中P-CSCF首先为UE-2触发创建媒体面资源,之后发送初始AAR(认证授权请求)消息,其中AAR消息中携带有AF-Application-Identifier、Media-Component-Description、AF Charging ID,Media Type等参数,在本实施例中将Rx请求类型配置为Initial,业务信息状态为Preliminary,之后传输至PCF。由于是端到端的媒体协商,所以在媒体协商参数的描述中携带有主叫端UE-1和被叫端UE-2的业务面媒体IP地址和端口信息。PCF在收到初始AAR请求消息后,通过UpdateNotify服务化消息通知会话通知协议为被叫端UE-2创建新的媒体流资源,其中该流描述里携带主叫端UE-1和被叫端UE-2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和端口。
进一步地,由SMF解码流描述里的主叫端UE-1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将其保存到被叫端UE-2的会话上下文中,再由SMF通知被叫端UPF-2为UE-2创建新的PDR/FAR规则,生成新的媒体隧道TEIDU-2。此时,SMF为被叫端UE-2创建好网络测资源后,通知被叫端UE-2和接入网资源更新。同样的,参照于媒体隧道TEIDU-2的生成方式,主叫端UE-1的会话上下文中生成了新的媒体隧道TEIDU-1,同时保存UE-2的业务面媒体地址。
在完成了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所述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后,主叫端UE-1触发媒体更新请求,发送Update消息给被叫端UE-2,携带会话描述协议的媒体协商参数,其中,业务面信令传递路径:UE-1--->UPF-1--->IMS --->UPF-2 --->UE-2。被叫端UE-2收到Update请求后,发送Update 200 OK给主叫端UE-1,携带确认后的SDP媒体协商参数,其中,业务面信令传递路径:UE-2--->UPF-2--->IMS--->UPF-1--->UE-1。
进一步地,在被叫端UE-2回复Update 200 OK响应给IMS系统后,IMS系统中P-CSCF为UE-2触发更新媒体面资源,发送更新AAR消息(Rx请求类型为Update;业务信息状态为Final)给PCF。PCF收到更新AAR请求,通过UpdateNotify服务化消息通知SMF为UE-2更新媒体流资源。SMF收到UpdateNotify消息后,查询UE-2会话上下文,找到UE-1的媒体面地址,根据UE-1媒体面地址找到UE-1会话上下文,从而找到UE-1的媒体隧道TEIDU-1。
SMF通知UPF-2为UE-2更新PDR/FAR规则,将媒体隧道TEIDU-1关联到TEIDU-2的对端。此时,UE-2到UE-1的媒体面通道已经连通。可选地,SMF为UE-2更新好网络侧资源后,还通知UE-2和接入网资源更新。
同样地,在Update 200 OK响应前传到UE-1注册的P-CSCF,P-CSCF为UE-1触发更新媒体面资源同上所述。在SMF通知UPF-1为UE-1更新PDR/FAR规则时,将媒体隧道TEIDU-2关联到TEIDU-1的对端。此时,UE-1到UE-2的媒体面通道已经连通。
业务处理模块4,用于响应于被叫端发出的与VONR呼叫指令对应的应答指令,获取应答指令包含的媒体报文,将媒体报文通过所述媒体隧道进行直传实现VONR业务处理。在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后,在被叫端应答后,由被叫端UE-2发送Invite 200 OK消息给IMS系统,由IMS系统前传给主叫端UE-1,实现了VONR呼叫接通。此时,业务面媒体数据传递路径:UE-1<--->UPF-1<---> UPF-2<--->UE-2。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能够利用原有的VONR基本架构作为基础,通过会话管理功能的功能服务增加了主叫端和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关联的信令控制,大大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进一步地,媒体报文不再需要经过GTPU包头的解包和封包处理,也不需要将媒体报文转发到IP多媒体服务器系统中进行中转,即媒体报文只经过隧道进行主叫端和被叫端互通,减少了转发节点路径,大大的提高了媒体报文的传输时延和传输效率低,还可以有效的保证媒体数据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描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装置可以应用在VONR业务处理系统,对于该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的应用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601;
与存储器601耦合的处理器602;
处理器602调用存储器6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VONR业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叫端、被叫端和IP多媒体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主叫端和被叫端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创建默认会话;
为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分别通过所述默认会话向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进行注册;
响应于所述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将根据会话初始协议注册后的主叫端和被叫端进行媒体协商生成媒体隧道,其中,所述媒体隧道用于直接关联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
响应于所述被叫端发出的与所述VONR呼叫指令对应的应答指令,获取所述应答指令包含的媒体报文,将所述媒体报文通过所述媒体隧道进行直传实现VONR业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将根据会话初始协议注册后的主叫端和被叫端进行媒体协商生成媒体隧道,包括:
获取所述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中包含的媒体协商参数;
通过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确定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媒体协商参数和所述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构建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有主叫端和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和端口;
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与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生成媒体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与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生成媒体隧道,包括:
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主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
基于所述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被叫端的媒体隧道;
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
基于所述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主叫端的媒体隧道;
通过所述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所述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
4.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叫端、被叫端和IP多媒体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会话构建模块,用于将主叫端和被叫端通过IP多媒体服务器创建默认会话;
注册模块,用于为所述主叫端和所述被叫端分别通过所述默认会话向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进行注册;
隧道直传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将根据会话初始协议注册后的主叫端和被叫端进行媒体协商生成媒体隧道,其中,所述媒体隧道用于直接关联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
业务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被叫端发出的与所述VONR呼叫指令对应的应答指令,获取所述应答指令包含的媒体报文,将所述媒体报文通过所述媒体隧道进行直传实现VONR业务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直传模块,包括:
媒体参数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主叫端发出的VONR呼叫指令中包含的媒体协商参数;
路径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确定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
隧道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媒体协商参数和所述业务面信令传输路径构建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有主叫端和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和端口,通过所述IP多媒体服务器专有承载流与所述媒体协商参数生成媒体隧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生成单元实现为:
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主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所述被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被叫端的媒体隧道,获取所述专有承载流包含的被叫端的业务面媒体地址并保存至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中,基于所述主叫端的会话上下文建立主叫端的媒体隧道,通过所述被叫端的媒体隧道和所述主叫端的媒体隧道生成媒体隧道。
7.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
CN202110433281.XA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995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3281.XA CN112995212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3281.XA CN112995212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5212A CN112995212A (zh) 2021-06-18
CN112995212B true CN112995212B (zh) 2021-07-16

Family

ID=7633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3281.XA Active CN112995212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521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7172A (zh) * 2014-08-21 2016-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66114A (zh) * 2016-06-06 2017-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19034291A1 (en) * 2017-08-14 2019-0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NETWORK INITIATED PACKET DATA UNIT (PDU) SESSION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290130A (zh) * 2019-06-21 2019-09-2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Volte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584414A (zh) * 2020-12-29 2021-03-30 深圳杰睿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授权服务器的网络故障恢复方法和运营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7172A (zh) * 2014-08-21 2016-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66114A (zh) * 2016-06-06 2017-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19034291A1 (en) * 2017-08-14 2019-0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NETWORK INITIATED PACKET DATA UNIT (PDU) SESSION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999514A (zh) * 2017-08-14 2020-04-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电信网络中用于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CN110290130A (zh) * 2019-06-21 2019-09-2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Volte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584414A (zh) * 2020-12-29 2021-03-30 深圳杰睿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授权服务器的网络故障恢复方法和运营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2-2100206_23502_UL_UP_QoS_flow_setup";3GPP TSG SA;《3GPP》;202102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5212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1738B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data, voice, and SMS services to LTE subscribers roaming in 2G/3G visited networks
US7818008B2 (en) Mobile services control platform providing a converged voice service
US10827346B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roaming services in which the home network uses S8HR model for out-bound roaming while the visited network uses LBO model for in-bound roaming
CN107113294A (zh) 电信网络呼叫控制
JP2008541617A (ja) Imsでの付加サービス要求のショート・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カプセル化
CN102035813B (zh) 端到端呼叫的实现方法、端到端呼叫终端及系统
EP3262816B1 (en) Realm translation in an ims network
JP441813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12738855B (zh) 一种应用在quic的基于多链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6180113A1 (zh) WiFi语音业务发起的方法、LTE通信设备、终端及通信系统
WO2011103786A1 (zh) 一种被叫接续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941669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p-cscf设备
WO2005112410A2 (en) Providing voice and data service for wireless cellular subscribers operating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2401472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obile services via virtual roaming
WO2010009678A1 (zh) 处理局域网数据的方法、互通网关、接入点及系统
US9705993B1 (en)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 directory assistance application server and a web-RTC engine
CN111031528B (zh) 一种专用网络的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12995212B (zh) 一种基于隧道直传的vonr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921625A (zh) 多媒体业务处理系统、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终端
CN113453174B (zh) 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78616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90837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 based services to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endpoints
WO2022027171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206266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170318440A1 (en) Virtual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