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3174B - 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3174B
CN113453174B CN202111000275.1A CN202111000275A CN113453174B CN 113453174 B CN113453174 B CN 113453174B CN 202111000275 A CN202111000275 A CN 202111000275A CN 113453174 B CN113453174 B CN 113453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ming
cscf
newly added
user
servic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02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3174A (zh
Inventor
林美玉
吴宏建
张远晶
杨彬
杨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to CN2021110002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3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3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3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96Supplementary features, e.g. call forwarding or call ho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包括:在漫游地设置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且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配置有漫游地IP多媒体系统(漫游地IMS)业务;在接收到漫游VoLTE用户终端的通话信令后,将所述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构建包含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信令路径,并基于所述信令路径实现呼叫的接续;通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漫游VoLTE用户提供漫游地IMS业务。通过本公开的方法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的情况下,按需增加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从而实现漫游地业务提供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还可以为运营商带来收益。

Description

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构建在移动分组域核心网之上、以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为控制协议的多媒体业务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IMS是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制定的UMTS(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R5版本中引入的,采用SIP作为主要的信令协议,使得移动运营商可以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IP多媒体业务。
IMS作为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需求,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
IMS技术旨在建立与接入无关、能够与移动网络、固定网络共用的融合核心网。
IMS由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MGCF(Media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地用户服务器)、AS(Application Server,应用服务器)等功能实体组成。其中,CSCF的种类包括P-CSCF(Proxy-CSCF,代理CSCF)、I-CSCF(Interrogating CSCF,查询CSCF)和S-CSCF(Serving CSCF,服务CSCF)、SBC(SessionBorder Controller,会话边界控制器)。
各功能实体的主要功能如下:
P-CSCF:主要功能为业务路由,是UE接入IMS网络的第一步,是UE在被访问域(用户漫游时)首先要访问的点,所有由UE发出或发送至UE的SIP信令均经过P-CSCF。P-CSCF负责转发从UE收到的SIP注册请求,根据UE的归属域名确定下一个入口节点;向SIP服务器(例如S-CSCF)转发从UE收到的SIP消息,通过注册过程获得该SIP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向UE转发SIP请求或响应消息;检测紧急会话建立请求并进行响应的处理;产生计费信息;建立并维护和UE之间的安全机制等;
S-CSCF:负责提供注册服务、会话控制和相关的选路功能,并维持会话状态信息。S-CSCF是统一IMS核心网的中心节点,所有IMS终端发送、接收的SIP消息均需经过S-CSCF,并根据初始触发规则确定和业务应用平台之间的交互。为IMS用户提供服务的S-CSCF位于用户所归属的IMS网络域中;
AS:用于提供电信业务,负责业务逻辑。SIP AS能够触发和执行业务,并且使得业务能够影响会话的进程。
HSS:负责存储IMS网络内和用户相关信息和签约业务相关信息。
SBC:负责用户终端接入IMS网络的边界控制,负责用户媒体的处理。
现有的VoLTE业务的业务基本流程如下:
1、VoLTE终端接入LTE网络,进行LTE附着;
2、附着成功后,从P-GW(PDN网关)得到IP地址,并建立到IMS网络的信令承载;
3、VoLTE终端通过IMS信令承载注册到IMS网络,网络记录用户接入的P-CSCF和为之服务S-CSCF地址,便于后续呼叫接续该用户;
4、VoLTE终端通过客户端发起向另一个VoLTE终端的高清语音或视频呼叫;
5、根据主叫注册时登记的服务S-CSCF地址,呼叫信令先从主叫漫游地的P-CSCF,路由到主叫用户归属地的S-CSCF。根据主叫签约的业务,触发到主叫归属地的AS,执行主叫业务,然后呼叫信令再路由到被叫归属网络S-CSCF,触发到被叫归属地的AS,执行被叫业务。这一步当中,无论被叫,还是主叫都是执行用户在归属地签约的业务,而非漫游地的业务。
6、被叫归属的S-CSCF再将呼叫信令路由到被叫注册时所接入的P-CSCF,最终路由到被叫终端;
7、被叫终端振铃;
8、被叫摘机,呼叫成功,双方进行通话;
9、呼叫结束。
IMS采用的会话交互控制协议是SIP协议。SIP协议规定了用户注册以及会话创建、修改和释放的基本规则、协议编码、信令流程处理程序等,漫游场景下VoLTE用户发起呼叫的流程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3gpp TS 24.228。
在此过程中漫游用户发起呼叫、接收呼叫均通过归属网络获取订阅的业务信息,使用归属网络提供的IMS业务。由此可见,IMS网络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业务统一控制,为便于运营商统一控制归属地统一触发业务,用户不管漫游到何地,都可通过不同的终端和接入网络享受一致的业务体验。但与此同时,用户使用的业务也受到归属地签约业务的限制,无法使用漫游地业务。
发明内容
旨在提供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漫游用户在使用统一的归属地业务基础上,按需、灵活地为漫游用户提供漫游地运营商的IMS业务。
在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包括:在漫游地设置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与漫游地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连接的应用服务器(AS)或者二级P-CSCF,且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配置有漫游地IP多媒体系统(漫游地IMS)业务;在接收到漫游VoLTE用户终端的通话信令后,将所述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构建包含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地址的信令路径,并基于所述信令路径实现呼叫的接续;通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漫游VoLTE用户提供漫游地IMS业务。
在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多媒体系统,包括漫游地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归属地服务呼叫控制实体(S-CSCF)和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部署在漫游地,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与漫游地P-CSCF连接的应用服务器(AS)或者二级P-CSCF,且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具备漫游地IP多媒体系统(漫游地IMS)业务功能;漫游地P-CSCF,或,归属地S-CSCF,用于在接收到漫游VoLTE用户终端的通话信令后,将所述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构建包含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地址的信令路径,并基于所述信令路径实现呼叫的接续。
利用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在漫游地P-CSCF连接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并在漫游用户发起呼叫或者接收呼叫的过程中,将全部通话信令路由至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从而在构建包含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信令路径,通过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漫游用户提供相应的漫游地新增业务,通过本公开的方法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或者保证网络改造量最小化的情况下,按需增加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从而实现漫游地业务的灵活提供,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还可以为运营商带来收益。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的基本流程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的第一种网络结构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第一种网络结构图的寻呼流程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的第二种网络结构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第二种网络结构图的寻呼流程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IMS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定。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针对现有的用户使用VoLTE业务受到归属地签约业务的限制,无法使用漫游地业务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本公开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中可以在漫游地设置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用于接入漫游地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的应用服务器(AS)或者二级P-CSCF,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配置漫游地IP多媒体系统(漫游地IMS)业务。具体的说可以在漫游地P-CSCF节点上接入AS或者二级P-CSCF/SBC,由此可以在AS或者P-CSCF/SBC中配置相应的漫游地业务。例如可以在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中配置多种多样的IP多媒体业务,IP多媒体业务可以包括基础电信业务和电信增值业务,例如:彩铃、彩印业务、IP-CENTREX业务、会议业务、富通信业务等。当然具体在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中配置的IP多媒体业务可以根据各地运营商的需求来设置,也即不同地区的新增节点设备中配置的IP多媒体业务可以不同,由此提高了漫游地业务提供的多样性,并且可以为运营商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的基本流程图,具体的基于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建立通话的过程可以包括:首先在步骤S101中检测是否接收到漫游VoLTE用户终端的通话信令。具体的说,例如漫游VoLTE用户终端做主叫时,可以通过漫游地P-CSCF来完成接收。本实施例中的通话信令可以是3GPP标准中的INVITE信令。然后在步骤S102中可以在检测到漫游VoLTE用户终端的通话信令后,将所述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例如漫游VoLTE用户终端做主叫时,可以通过漫游地P-CSCF将通话信令路由至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构建流经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地址的信令路径。接着可以在步骤S103中INVITE信令经过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后回到主叫归属网络。最后可以在步骤S104中INVITE信令发至被叫网络,被叫摘机,通话建立。从而实现基于所述信令路径实现呼叫的接续。由此,通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所述漫游VoLTE用户终端提供漫游地IMS业务。具体的说,本示例中在漫游地P-CSCF节点上连接AS或者二级P-CSCF/SBC,并且在漫游用户终端做主叫或者被叫的通话路径中设置新增的AS或者P-CSCF/SBC。本示例中的与通话对象构建通话可以包括通话建立前的呼叫过程以及通话进行中的通话过程。也即从呼叫开始叫到呼叫结束的通信过程中所有的通话信令均会经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由此实现通过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提供相应的增值业务。
本公开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通过在漫游地P-CSCF接入新增业务节点设备能够实现无需对现有网络做过多的改动就可以提供漫游地业务。并且本公开的方法利用IMS网络的AS都是相对独立的特性,不同的业务可以由不同的AS来实现,由此在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AS的情况下,新增AS也不会对原有的IMS网络造成大的影响。并且可以随意新增AS的类型,从而打破陈旧设备的壁垒,灵活扩容,提高性能。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也可以进行虚拟化,实现业务功能的灵活部署,还可以进行动态扩容,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以及性能的提升。根据本公开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通信过程可以沿用标准的SIP协议,因此不需要与漫游用户的归属网络协调,也即不需要对归属地S-CSCF做任何改造,归属网络基本无感,有利于业务的快速部署。
如图2所示,本示例以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漫游地新增的AS 203进行举例说明,其他的类型的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基于同样的原理,不做赘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AS 203可以串联接入漫游地P-CSCF 202与归属地服务呼叫控制实体(S-CSCF)204之间。改变原有的用户终端UE 201-漫游地P-CSCF 202-归属地S-CSCF 204的路径结构,本示例中在漫游地P-CSCF 202-归属地S-CSCF 204之间设置新增的AS 203。由此漫游地VoLTE用户终端UE 201的信令路径可以变更为漫游地P-CSCF 202-新增的AS 203-归属地S-CSCF 204,例如漫游地VoLTE用户终端UE可以是漫游VoLTE用户A使用的用户终端。本示例中执行步骤S102将所述通话信令触发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存在两种情况,漫游VoLTE用户终端UE 201做主叫和漫游VoLTE用户终端UE 201做被叫的情况,做主叫时可以由漫游地P-CSCF 202将通话信令路由至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在漫游VoLTE用户终端UE 201做被叫时,可以由归属地S-CSCF 204来完成通话信令的接收和转发。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串联接入漫游地SBC与归属地I-CSCF之间,也可以是串联接入漫游地SBC/P-CSCF202与归属地I-CSCF/S-CSCF 204之间的组合,具体不做赘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起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完成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注册。由于需要改变原有的信令路径,因此对于已经完成注册的用户,对需要使用漫游地IP多媒体业务的用户执行重注册流程,使得信令流经具备多种IP多媒体业务功能的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从而保证对漫游地用户设备的增值业务供给。示例性的一种注册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漫游地P-CSCF 202可以查询DNS服务器获取归属网络I-CSCF域名并解析出地址。接着漫游地P-CSCF 202在漫游地P-CSCF 202的地址与归属地S-CSCF 204的地址之间,插入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地址,并将更改后的路由表通过注册请求发送给归属地I-CSCF。归属地I-CSCF将注册请求发给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HSS对用户进行鉴权后,反馈归属S-CSCF 204地址。然后归属地I-CSCF将注册请求发给归属地S-CSCF 204,归属地S-CSCF 204从HSS获取用户签约信息后返回应答消息。应答消息经过归属地I-CSCF、漫游地P-CSCF 202返回至用户终端UE 201,完成注册。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第一种网络结构图的寻呼流程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任意用户终端发出业务请求后,所述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漫游地P-CSCF可以根据通话信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判别出所述用户终端是否为漫游VoLTE用户;在确定用户为本地用户的情况下,按照原有路径为本地用户提供本地业务。如图3所示,根据SIP协议的基本流程,本示例中可以基于SIP协议中的path和service-route头字段的路由处理机制。在一示例中在任意用户终端发出呼叫请求之后,漫游地P-CSCF根据信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识别所述用户为漫游VoLTE用户时,漫游地P-CSCF具备修改用户服务S-CSCF的路由集功能。在一些场景应用中,用户标识是移动用户的的IMPU,其中包含MSISDN(IMSI)。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任意用户终端发出业务请求后,在确定用户为漫游VoLTE用户的情况下,所述漫游地P-CSCF根据所述漫游VoLTE用户的初始注册请求,在路由表中所述漫游地P-CSCF的地址与归属地S-CSCF的地址之间,插入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地址。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漫游地P-CSCF修改注册消息的Path头字段。对于需要使用漫游地当地业务的漫入用户,在步骤S302中通过漫游地P-CSCF在用户终端注册消息的Path头中增加新增业务节点设备(AS)的地址,即Path修改为<漫游地P-CSCF,新增AS>。在步骤S303中通过漫游地P-CSCF将用户归属地S-CSCF的寻址路由修改为<新增AS,归属地S-CSCF>,即先经过新增AS,再经过归属地S-CSCF,完成后漫游地P-CSCF可以向用户终端UE返回200 OK响应。根据SIP的路由规则,该用户做被叫时,呼叫INVITE信令会先经过新增AS,再到漫游地P-CSCF。在该用户发起呼叫时,呼叫INVITE信令会先经过漫游地P-CSCF再到新增AS。本示例基于现行的SIP协议对信令路径进行修改,无需增加额外的修改指令,对于用户来说不会产生较大延时,对运营商来说也无需增加新的设备。因此本公开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现存的IMS业务网络架构,并且无需更换老旧的P-CSCF或者老旧的AS,而在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加入网络后,还能基于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大幅度提高IMS业务网络的业务灵活性。
在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注册之前,还可以在检测到用户终端已经完成在归属地网络的注册的情况下,可以在步骤S301中强制下线漫游VoLTE用户终端,并在所述漫游VoLTE用户终端下线后,网络侧发起重注册流程。如图3所示,根据实际的用户使用网络的情况,在改动前可能漫游用户已经注册到了仅使用原始信令路径的网络中。本示例中,对于已经注册到漫游地的漫游用户,在漫游地用户终端上线后,漫游地网络可以根据用户签约信息(含归属网络S-CSCF域名)确定漫游地用户是否已经完成注册,针对已经完成注册到在归属地的网络的漫游用户,网络侧发起重注册流程。漫游地P-CSCF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后,将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地址添加到相应的漫游VoLTE用户终端的信令路径中。对于本地用户,在接收到其本地的用户也需要使用新增业务节点提供的IP多媒体业务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其本地用户终端的信令路径进行修改,具体的修改方式在此不再赘述,由此还可以通过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漫游地本地的用户提供特定的IMS业务,从而保证用户的灵活体验。本示例中通过对已经注册到归属地的IMS业务网络的漫游用户,在改造后可以发起重注册流程,从而保证能够通过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需要使用漫游地IMS业务的漫游用户提供相应的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所述漫游地P-CSCF的开关控制功能,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按照当地运营商或者用户的业务需求提供所述漫游地IMS业务的功能。可以对漫游地P-CSCF进一步改造出开关功能,该开关功能开启时,业务信令流经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在关闭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业务提供的功能的情况下,维持原本业务路径不变,具体的路径修改过程可依照前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开关功能,能够根据当地运营商的业务需要来决定是否为漫入用户提供本地业务,在运营成本高于收益的情况也可以关闭相应的功能,由此通过开关功能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的业务提供。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的第二种网络结构图。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新增的AS 203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其他的类型的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基于同样的原理,不做赘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还可以并联接入所述漫游地P-CSCF202。如图4中,改变原有的用户终端UE 201-漫游地P-CSCF 202-归属地S-CSCF 204的信令路径结构,本示例中在漫游地部署新增的AS 203。由此漫游地VoLTE用户终端UE 201的寻呼信令路径可以变更为漫游地P-CSCF 202-新增的AS 203-漫游地P-CSCF 202-归属地S-CSCF204(漫游用户做主叫),或者,归属地S-CSCF 204-漫游地P-CSCF 202-新增的AS 203-漫游地P-CSCF 202(漫游用户做被叫)。本示例中将所述通话信令触发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存在两种情况,漫游VoLTE用户终端做主叫,本示例中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漫游地P-CSCF202将通话信令触发至漫游地新增的AS 203。也即漫游VoLTE用户终端UE 201的信令在经过漫游地P-CSCF 202后,迂回到新增的AS 203,再通过漫游地P-CSCF 202将通话信令发出,由此实现通过新增的AS 203为漫游VoLTE用户终端UE 201提供特定的IMS业务。
如图5所示,所述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通话信令后,可以通过所述漫游地P-CSCF 202根据用户标识判断用户是否为漫游VoLTE用户。例如可以在步骤S501中将INVITE信令传输至漫游地的P-CSCF 202,包含两种情况,用户做被叫的情况,INVITE信令可以由主叫侧的网络发送至漫游网络,通过用户归属地S-CSCF 204转发给漫游地P-CSCF 202。用户做主叫的情况,INVITE信令由漫游VoLTE用户终端UE 201发送至漫游地P-CSCF 202。还可以参见图4,在INVITE信令到达漫游地P-CSCF 202后,漫游地P-CSCF 202可以根据主叫或者被叫的用户的MSISDN判断当前主叫或者被叫的用户是否为漫游VoLTE用户。若判断出用户是本地用户则可以直接为其提供原有的业务路由。若识别出用户为漫游VoLTE用户,则可以由漫游地P-CSCF 202将通话信令路由至漫游地新增的AS 203,由此实现在漫游VoLTE用户的寻呼信令路径中添加相应的新增节点设备,以通过新增节点设备为漫游VoLTE用户提供特定的漫游地IMS业务。
如果本地用户有使用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提供的特定业务的需求,也可以通过所述改变路由的方式,为本地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业务。例如在根据所述通话信令确定所述用户为本地用户且需要提供漫游地IMS业务的情况下,通过新增节点设备为该本地用户提供漫游地IMS业务。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特殊的情况,若识别出漫游地的本地用户所签约的业务中,包含有需要提供漫游地特定的业务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漫游地本地的用户终端发出或接收的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通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所述用户提供所述漫游地IMS业务。
相较于漫游地AS串接接入漫游地P-CSCF的情况,由于新增漫游地AS并接接入,因此不涉及其他任何节点的改动。同时归属地S-CSCF的寻址路径或者漫游地P-CSCF的呼叫路径最终均未发生改变,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可以在网络改造量控制到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实现为需要提供特定业务的漫游VoLTE用户或者本地用户提供漫游地的新增业务。当然还可以通过改变新增漫游地AS的类型实现改变所提供的IMS业务的种类,由此可以实现业务的灵活提供。作为漫游地AS并接接入的一种实现方式,还可以直接在漫游地P-CSCF中内置漫游地AS功能模块,由此在呼叫经过漫游地P-CSCF时,由新增AS功能模块组成的网元为漫游用户提供本地业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可以还包括:通过所述漫游地P-CSCF的开关控制功能,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按照当地运营商或者用户的业务需求提供所述漫游地IMS业务的功能。也即可以对漫游地P-CSCF进一步改造出开关功能,通过该开关功能可以开启或者关闭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业务提供的功能。在关闭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业务提供的功能的情况下,用户信令按照原本的路径进行路由在此不再赘述,此时保持原有信令路径不变,无需任何改动。
基于本公开实施例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将业务经过漫游地节点设备后再回到归属网络,网络运营商通过在漫游地新增设备的方式,按需为漫入用户提供特定的业务。无论是串接方式还是并接方式,均实现呼叫路径的局部修改,不会对已运行的IMS网络架构和路由方式进行大的改动。其中,串接方式利用了SIP协议标准的消息路由规则,所以对漫游地P-CSCF和新增的AS都不会带来大的开发量。同时可以根据用户号码区分漫入用户和本地用户,由此为漫入用户和本地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业务,极大提高漫游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能为运营商带来收益。可以在漫游地P-CSCF设置业务启动的开关,由此可以按需提供漫游地的业务,提高了运营商的业务部署的灵活性。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IP多媒体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漫游地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 202,归属地服务呼叫控制实体(S-CSCF) 204和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其中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部署在漫游地,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可以为应用服务器AS 203或者二级P-CSCF,且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配置有漫游地运营商提供的定制化的IP多媒体系统业务。本示例中以新增节点设备为AS 203为例进行举例说明。本示例中的漫游地P-CSCF 202,或,归属地S-CSCF 204,经过改造具备的功能为在接收到漫游VoLTE用户终端UE 201的通话信令(INVITE信令)后,将所述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构建包含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地址的信令路径,由此基于所述信令路径实现呼叫的接续。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经过改造具备功能为所述漫游VoLTE用户终端UE 201提供漫游地IMS业务。本示例中从呼叫开始至呼叫释放整个过程中所有的通话信令均会流经所述新增业务节点,由此实现通过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提供相应的IMS业务。
本公开的IMS系统,通过在漫游地部署新增业务节点设备,能够实现无需对现有网络做过多的改动就可以提供漫游地业务。并且本公开的方法利用IMS网络的AS都是相对独立的特性,不同的业务可以由不同的AS来实现,由此在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AS 203的情况下,新增AS 203也不会对原有的IMS网络造成大的影响。并且可以灵活的新增不同类型的增值业务AS,并且还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新增节点设备功能,从而打破陈旧设备的壁垒,灵活扩容,动态地进行资源部署,提高性能。并且根据本公开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通信过程可以沿用标准的SIP协议,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可基于现有的协议栈与现网设备实现快速对接,因此不需要对漫游用户的归属网络进行大规模改造,有利于业务的快速部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可以串接接入漫游地P-CSCF 202与归属地服务呼叫控制实体(S-CSCF) 204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漫游地P-CSCF 202还可以通过改造实现如下功能:
在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为漫游VoLTE用户的情况下,所述漫游地P-CSCF 202根据所述漫游VoLTE用户的注册请求,在路由表中所述漫游地P-CSCF 202的地址与归属地S-CSCF204的地址之间,插入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地址。示例性的一种注册流程可以包括:首先漫游地P-CSCF 202可以查询DNS服务器获取归属网络I-CSCF域名并解析出地址。接着漫游地P-CSCF 202在漫游地P-CSCF 202的地址与归属地S-CSCF 204的地址之间,插入新增业务节点设备AS 203的地址,并将更改后的路由表通过注册请求发送给归属地I-CSCF。归属地I-CSCF将注册请求发给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HSS对用户进行鉴权后,反馈归属地S-CSCF 204的地址。然后归属地I-CSCF将注册请求发给归属地S-CSCF 204,归属地S-CSCF204从HSS获取用户签约信息后返回应答消息。应答消息经过归属地I-CSCF、漫游地P-CSCF202返回至用户终端UE 201,完成注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注册之前,所述漫游地P-CSCF 202还经过改造实现:在通过信令解析发现所述用户终端已经完成在归属地网络的注册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终端下线,并发起重注册流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并接接入所述漫游地P-CSCF 202,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通话信令后,所述漫游地P-CSCF 202还可以经过改造实现: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解析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漫游VoLTE用户;在确定所述用户为漫游VoLTE用户,或者,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用户为本地用户且需要提供漫游地IMS业务的情况下,将所述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通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用户提供所述漫游地IMS业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漫游地P-CSCF 202还可以配置有开关控制功能,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按照当地运营商或者用户的业务需求提供所述漫游地IMS业务的功能。当然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可以进行虚拟化,实现业务功能的灵活部署,还可以进行动态扩容,实现性能的提升。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是,可以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拆分或组合,在不改变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思路的情况下,仍然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对于技术方案的拆分组合在此不做赘述。
本公开的IMS系统,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在漫游地新增设备的方式,按需为漫入用户提供特定的业务。无论是串接方式还是并接方式,均实现呼叫路径的局部修改,确保网络中其他网元无需大规模改造,不会对IMS网络架构和路由方式进行大的改动。其中,串接方式利用了SIP协议标准原有的消息路由规则,所以对漫游地P-CSCF和新增的AS都不会带来大的开发量。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号码区分漫入用户和本地用户,由此为漫入用户和本地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业务,极大提高漫游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能为运营商带来收益。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公开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公开。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公开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发明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漫游地设置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与漫游地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连接的应用服务器(AS)或者二级P-CSCF,且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配置有漫游地IP多媒体系统(漫游地IMS)业务;
在接收到漫游VoLTE用户终端的通话信令后,将所述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构建包含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地址的信令路径,并基于所述信令路径实现呼叫的接续;
通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漫游VoLTE用户提供漫游地IMS业务;
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并联的方式接入所述漫游地P-CSCF,所述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出的通话信令后,通过所述漫游地P-CSCF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判断用户是否为漫游VoLTE用户;
在确定所述用户为漫游VoLTE用户,或者,在根据所述通话信令确定用户为本地用户且需要提供漫游地IMS业务的情况下,将所述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通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所述用户提供漫游地IMS业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任意用户终端发起初始注册请求后,所述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用户为漫游VoLTE用户的情况下,所述漫游地P-CSCF根据所述漫游VoLTE用户的初始注册请求,在所述漫游地P-CSCF的地址与归属地S-CSCF的地址之间,插入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的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使用IMS业务之前,所述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已经完成在归属网络的初始注册的情况下,强制所述用户终端下线,并发起重注册。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漫游地P-CSCF的开关控制功能,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按照当地运营商或者用户的业务需求提供所述漫游地IMS业务的功能。
5.一种IP多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漫游地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归属地服务呼叫控制实体(S-CSCF)和新增业务节点设备;
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部署在漫游地,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与漫游地P-CSCF连接的应用服务器(AS)或者二级P-CSCF,且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具备漫游地IP多媒体系统(漫游地IMS)业务功能;
漫游地P-CSCF,用于在接收到漫游VoLTE用户终端的通话信令后,将所述通话信令路由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构建包含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地址的信令路径,并基于所述信令路径实现呼叫的接续;
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并联的方式接入漫游地P-CSCF;
所述漫游地P-CSCF,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出的通话信令后,根据用户标识判断用户是否为漫游VoLTE用户;
在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为漫游VoLTE用户,或者,在根据所述通话信令确定用户为本地用户且需要提供漫游地IMS业务的情况下,将所述通话信令触发至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以通过所述新增业务节点设备为用户提供漫游地IMS业务。
CN202111000275.1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53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0275.1A CN113453174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0275.1A CN113453174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174A CN113453174A (zh) 2021-09-28
CN113453174B true CN113453174B (zh) 2021-11-23

Family

ID=77818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0275.1A Active CN113453174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3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5187B (zh) * 2022-12-23 2024-04-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漫游通信方法、装置、管理平台、介质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0054A (zh) * 2009-05-26 2012-05-09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接入网络间会话转移的方法与设备
CN105207982A (zh) * 2014-06-30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处理方法、装置及p-cscf
CN109417569A (zh) * 2016-06-30 2019-03-01 T移动美国公司 对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和应用服务器功能的恢复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34955B1 (en) * 2012-04-02 2018-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st effort call routing preference setting
CN105916115B (zh) * 2016-06-13 2019-05-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实现VoWiFi语音业务漫游限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0054A (zh) * 2009-05-26 2012-05-09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接入网络间会话转移的方法与设备
CN105207982A (zh) * 2014-06-30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处理方法、装置及p-cscf
CN109417569A (zh) * 2016-06-30 2019-03-01 T移动美国公司 对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和应用服务器功能的恢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174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7698B (zh) 关联通信会话
US9294618B2 (en) Call-back to a UE that has made an emergency call via a visited IMS network
EP2086167B1 (en) User device registering, enabling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in private network management
US20040249887A1 (en) Conversational bearer negotiation
CN100493255C (zh) 一种基于话音业务连续性的实现呼叫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US9596640B2 (en) Method of routing a session from a calling party in a serv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the calling party to a called party
US2011003293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service
US8437342B2 (en)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US8380211B2 (en) CS domain call terminating system,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EP2168340B1 (en) Access domain sel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996673B2 (en) Emergency signalling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EP211917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the provision of network services offered through a set of servers in an ims network
EP2569998B1 (en) Enabling set up of a connection from a non-registered UE in IMS
EP2716001B1 (en) Routing of calls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entralized services networks
CN113453174B (zh) 一种漫游地业务提供方法、ip多媒体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1146367A (zh) 一种基于话音业务连续性的实现呼叫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GB2439407A (en) Supplementary call services provided via a IP Multimedia Network
US9560509B2 (en) Emergency signalling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KR20100023591A (ko) Ims 네트워크에서 가상번호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