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4844B -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94844B CN112994844B CN202110181428.0A CN202110181428A CN112994844B CN 112994844 B CN112994844 B CN 112994844B CN 202110181428 A CN202110181428 A CN 202110181428A CN 112994844 B CN112994844 B CN 1129948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time
- mapping
- time units
- basic transmission
- mapp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2369 Primary transmi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153 fluoro group Chemical group F*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编码、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的方法可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对传输块TB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并分割为k个编码块CB;将k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集合S={S1,S2…Sk};将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其中,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的传输资源上,Sj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上的传输资源上,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Sj的起始位置是由传输块TB的至少N次传输的冗余版本确定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时隙绑定(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Bundling,TTI Bundling)技术是将一个数据包在连续多个TTI资源上重复进行传输,接收端将多个TTI资源上的数据合并达到提高传输质量的目的。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物理层调度的基本单位是1ms,这样小的时间间隔可以使得LTE中应用的时间延迟较小。然而在某些小区边缘,覆盖受限的情况下,UE由于受到其本身发射功率的限制,在1ms的时间间隔内,可能无法满足数据发送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要求。因此,LTE中提出了TTI Bundling的概念,对于上行的连续TTI进行绑定,分配给同一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这样可以提高数据解码成功的概率,提高LTE的上行覆盖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上行子帧0,1,2,3绑定在一起,通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process 0进行传输。子帧0到3分别发送相同传输块TB的不同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RV0,RV1,RV2,RV3。现有技术采用了相同传输块的不同冗余版本:RV0,RV1,RV2,RV3,导致多次传输的数据不总是从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连续读取。在一些通信应用场景中,对于一些编码方式,多次传输的数据不连续,可能会解码性能不稳定,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不稳定。在不同的传输情况下,如何从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选取编码后的比特进行发送使得数据使得系统性能最好,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在基本传输时间单元聚合调度时,保证信道解码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方法,可包括:发送设备对传输块TB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所述发送设备将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分割为k个编码块CB,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k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集合S={S1,S2…Sk};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为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j=1、2…k,所述Mj为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N的整数,所述Sj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第m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比特,与映射在第m+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映射的第一个比特在所述Sj中是连续的,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m+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Mj。
可选的,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交叉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或者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顺序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的映射方式,所述映射方式包括所述交叉映射和所述顺序映射。
可选的,所述基本传输时间单元包括子帧、时隙、小时隙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Sj为经过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后的比特序列,j=1,2…k。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在确定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失败的情况下,从所述Sj中的特定位置开始获取比特序列,并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特定位置为所述发送设备或所述接收设备预先设置的,j=1、2…k。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可包括: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发送设备将集合S={S1,S2…Sk}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发送的,其中,所述S中的元素为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传输块TB的k个编码块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为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j=1、2…k,所述Mj为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N的整数,所述Sj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第m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比特,与映射在第m+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映射的第一个比特在所述Sj中是连续的,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m+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Mj。
可选的,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或者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顺序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的映射方式,所述映射方式包括交叉映射和顺序映射,所述交叉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发送设备,该发送设备具有实现上述任意一种信道编码方法实施例中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收设备,该接收设备具有实现上述任意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中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发送设备,该网络设备中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信道编码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该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收设备,该终端设备中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终端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该终端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五方面提供的发送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六方面提供的接收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信道编码方法中的流程。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意一项的数据接收方法中的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块TB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架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urbo编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DPC编码的示意图;
图6为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叉映射示意图;
图7为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顺序映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该通信系统10包括发送设备11和接收设备12。其中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通过无线空口技术相互通信。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均可以为以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任意一种发送端的设备和接收端的设备,例如,当发送设备为发送端的设备,则对应的接收设备则为接收端的设备。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网络设备、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以及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UE也可以称之为终端Terminal、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如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通信(fifth-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UE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或者可以通过自组织或免授权的方式接入分布式网络,UE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接入无线网络进行通信,UE也可以与其它UE直接进行无线通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编码方法可以适用于下行数据传输,也可以适用于上行数据传输,还可以适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数据传输。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发送设备是基站,对应的接收设备是UE。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发送设备是UE,对应的接收设备是基站。对于D2D的数据传输,发送设备是UE,对应的接收设备也是UE。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图2以发送设备为基站,接收设备为UE为例。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编码方法可以适用于采用了HARQ技术的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也可以适用于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提供的信道编码方法还可以适用于任何采用了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uasi-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QC-LDPC)作为数据信道编码方式的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5G无线接入(New RadioAccess Technology in 3GPP,NR)系统以及其它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的通信系统架构只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架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通信系统架构。
下面,提出本申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应用场景。
现有的LTE系统中,采用母码码率为1/3的Turbo码作为基本的信道编码方式即数据信道的纠错码,编码后的完整比特序列形成一个虚拟的环,在环上取四个固定的等分点作为初传或重传数据的起始点。如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urbo码的示意图,发送设备根据实际待传输的信源比特序列的长度、冗余校验比特序列的长度和RV序号确定各个RV的位置,其中RV的位置是指RV的比特序列在编码后的完整比特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子帧0到3分别发送相同CB的不同冗余版本RV0,RV1,RV2,RV3,由于同一个CB采用不同冗余版本,导致多次传输的数据不总是从缓存中连续读取,即RV0、RV1、RV2以及RV3都是固定的起始位置,并且起始位置之间很有可能不连续。
然而,在第五代新空口(5th Generation New Radio,NR)5G NR中,引入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方法作为数据信道的纠错码进行信道编码。连续的取出编码比特能够使得LDPC的解码性能更稳定,性能最优。但在目前的LTE系统中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聚合传输时,是采用不连续的多个冗余版本。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从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选取采用LDPC编码后的比特进行发送使得数据性能最好。
下面结合本申请中提供的信道编码方法和数据接收方法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中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
请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应用于上述图2中所述的通信系统,下面将结合附图4从发送设备侧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步骤S403。
步骤S401:发送设备对传输块TB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
具体地,现实中通信链路中,比特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差错,0变成1,1变成0。因此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检验措施来处理比特差错。在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的是循环冗余的(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检错技术。CRC检验原理实际上就是在一个p位二进制数据序列之后附加一个r位二进制检验码(序列),从而构成一个总长为n=p+r位的二进制序列;附加在数据序列之后的这个检验码与数据序列的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关系。如果因干扰等原因使数据序列中的某一位或某些位发生错误,这种特定关系就会被破坏。因此,通过检查这一关系,就可以实现对数据正确性的检验。
步骤S402:发送设备将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分割为k个编码块CB,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具体地,发送端对TB添加CRC校验位之后进行编码块分段,将TB分割成编码块(Code Block,CB);对每个CB进行CRC编码,添加CRC校验位后,送入信道编码器进行信道编码。若此时k=1,则表示此时不需要做CB分割,即只需要一次CRC即可,当k大于1时,则表示将TB分割为多个CB,并需要分别对分割的CB加载CRC校验比特。
步骤S401:发送设备将所述k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集合S={S1,S2…Sk}。
具体地,将加载了CRC校验比特的CB分别送到信道编码器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即CB1,CB2…CBk分别对应的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为S1,S2……Sk。集合S={S1,S2…Sk}。其中,在k等于1的情况下,即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只有一个CB即相当于未进行分割,此时无需在该CB上再加载CRC比特,直接进行信道编码即可。当k大于1的情况下,即一个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需要分割为多个CB,此时在对多个CB进行信道编码的过程中,需要为每一个分割的CB先加载CRC比特,然后在进行信道编码。
步骤S403: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具体地,由于编码后的数据流S1,S2……Sk需要经过速率匹配、码流合并产生调控后的码率比特序列。此时,根据码率的不同,可能会将S1,S2……Sk。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比特序列进行映射。例如,当码率小于等于母码码率(如母码码率为1/3,1/5)时,则可以传输集合S中的所有元素的所有比特序列,并可能会重复多次传输,当码率大于母码码率(如母码码率为1/3,1/5)时,则只能传输集合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比特序列。
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即表示S1,S2……Sk。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比特序列会在多个时间单元上进行初传或重传。
其中,针对每一个Sj,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为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j=1、2…k,所述Mj为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N的整数。例如S2的部分或者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中的M2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以此类推。由于同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可能有多个传输资源,因此不同的Sj对应的Mj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还可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基本传输时间单元包括子帧、时隙、小时隙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Sj为经过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后的比特序列,j=1,2…k。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采用连续读取缓存数据,提高LDPC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个系统性能。
在申请中,Sj映射在对应的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第m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比特,与映射在第m+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映射的第一个比特在所述Sj中是连续的,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m+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Mj。即对于同一个Sj来说,其映射到M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相邻两个不同的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比特序列的末尾和首位是连续从Sj中读取出来的。也即是说针对同一个CB,其映射在连续不同的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是从缓存中连续读取出来的。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DPC编码示意图,在图5中,对于某一个CB的四个传输版本,其在首尾上是连续的,例如,第一个传输版本的尾部和第二个传输版本的首位在该CB对应的编码序列中是连续的。
可选的,最终发送设备将步骤S404中映射在传输资源上的比特序列经调制和功率控制处理后,产生基带处理信号发送符号,并经过信道发送给接收端。
基于上述图4对应的发明实施例的从缓存中连续读取比特序列的总体思路,下面结合示例性实现方式具体说明发送设备可以如何从S中连续读取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首先,根据发送设备映射阶段的不同,将具体实施方式分为三类,包括发送设备在速率匹配阶段、CB级联阶段或者调制符号映射到时频资源阶段进行映射,其中
第一类:发送设备在速率匹配阶段映射,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发送设备将传输块TB为A加CRC生成比特序列B。
步骤2、发送设备将比特序列B分成至少一个编码块CB1,CB2…CBk。每个编码块分别加载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得到CB'1,CB'2…CB'k。
步骤3、发送设备对每个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编码块CB'1,CB'2…CB'k分别进行LDPC信道编码,对应生成编码比特序列S1,S2……Sk。
步骤4、对每个信道编码后的编码块S1,S2……Sk分别进行速率匹配。速率匹配以X×log2Y为输出比特数,其中,Y为调制方式的星座点数(例如,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 shift keyin,QPSK)的星座点数Y=4,16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QAM)的星座点数Y=16),根据特定的速率匹配规则,例如连续读取或规则打乱,从比特序列S1,S2……Sk中读取比特序列E1,E2…Ek,其中,由于同一个CB对应的E1会分成多次传输,并有可能会映射到多个不同的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因此用E1-1,E1-2…E1-Q,分别表示从E1中Q次顺序读取的Q个的不同传输版本,又例如,对于E2来说,可以用E2-1,E2-2…E2-,M2,来表示Q次顺序读取的E2的不同传输版本,以此类推,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E1,E2…Ek之间Q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Q的取值对应后续映射方式的不同,其取值可以等于Mj也可以大于Mj。X的具体含义和取值存在两种方式,分别对应如下两种在速率匹配阶段进行的映射方式:
方式一:E1,E2…Ek交叉映射。
在方式一中,对于至少一个(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块,X的取值分别为X1,X2…XN,表示每一个对应的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块内的传输资源数目。例如,X取值为X1,则此时X表示第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内的传输资源数目,X取值为X2,则此时X表示第二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内的传输资源数目,以此类推,X取值为XN,则此时X表示第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内的传输资源数目。
针对X1,以X1×log2Y为交叉映射过程中在第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k次总共读取并映射的比特数,具体地,k次读取并映射的具体比特序列为根据特定的速率匹配规则分别从比特序列S1,S2……Sk中的第x1,j,E1-1-1个比特位开始到第x1,j,E1-1-z个比特位读取出比特序列Ej-1,j=1,2,…k。其中,x下标中的第一位表示具体针对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哪一个,第二位表示具体针对k个CB中的哪一个,第三位表示具体针对具体的某个CB(如CB1)的E1-1,E1-2…E1-Q中的哪一位,例如E1-1-1表示E1-1中的第一位,E1-1-z表示E1-1中的最后一位。即x1,j,E1-1-z表示第j(j=1,2,…k)个CB的Ej-1在第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中的第一比特位在第j(j=1,2,…k)个CB的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Sj中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下标E1-1-z中的第三位为z时,表示对应的CB在对应的传输版本上的最后一比特位。依次类推。还可以理解的是,在交叉映射方式中,Q=Mj=N,Mj(j=1,2…k)即每个CB的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的部分或全部均会在N个基本传输单元中的每一个基本传输单元上进行映射。
Num(E1-1)+Num(E1-2)…+Num(Ek-1)=X1×log2Y。其中,映射到第一个基本时间传输单元上的第一个CB的第一个传输版本在S1中的读取位置x1,j,E1-1-1可以是1,即在S1中的第一位;或协议约定的R个取值中{r0,r1,r2,r3}的一个特定的位置,即在S1中的特定位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R为冗余版本的集合,具体采用哪个由发送设备(如基站)自行确定,并通过下行控制信令指示给接收设备(如UE)。基站自行确定的原则可以是与重传次数相关,例如第1,2,3,4次传输分别对应{r0,r1,r2,r3}或者{r0,r1,r2,r3}。
针对X2,以X2×log2Y为输出比特数,根据特定的速率匹配规则分别从比特序列S1,S2……Sk中的第x2,j,1个比特位开始到第x2,j,z个比特位读取比特序列Ej,2,j=1,2…k,其中Num(E1-2)+Num(E2-2)…+Num(Ek-2)=X2×log2Y。其中,x2,,=x1,j,+1。依次类推,直到XN。如图6所示,图6为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叉映射示意图,在该图中,E1的4个(Q=4)不同传输版本E1-1,E1-2,E1-3,E1-4和E2的4个(Q=4)不同传输版本E2-1,E2-2,E2-3,E2-4分别交叉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每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并且,对于同一个CB对应的不同的传输版本的比特序列在相邻的两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是连续的。例如,对于CB1,该CB1对应映射在第二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E1-2的第一个比特和在对应映射在第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E1-1的最后一个比特在S1中是连续的。
方式二:E1,E2…Ek顺序映射。
在方式二中,对于至少一个(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块,X表示一次调度的所有(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块内的传输资源数,即X=X1+X2…+XN,X1,X2…XN分别表示每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块内的传输资源数。
以X×log2Y为输出比特数,根据特定的速率匹配规则分别从比特序列S1,S2……Sk中的第xj,1个比特位开始到第xj,z个比特位读取比特序列Ej,j=1,2,…k。其中,x下标中的第一位表示针对k个CB中的具体哪一个CB,下标中的第二位表示从对应CBj,j=1,2,…k的比特序列E1,E2,Ek中读取出来的具体第几位。例如,x1,1表示CB1对应的E1中的第一比特位映射在S1中的位置,x1,z表示CB1对应的E1中的最后一个比特位映射在S1中的位置;x2,1表示CB2对应的E2中的第一比特位映射在S2中的位置,x2,z表示CB2对应的E2中的最后一个比特位映射在S1中的位置,依次类推。
其中,Num(E1)…+Num(Ek)=X×log2Y。x1,,可以是1,或协议约定的R个取值中{r0,r1,r2,r3}的一个,具体采用哪个由发送设备(如基站)自行确定,并通过下行控制信令指示给接收设备(如UE)。基站自行确定的原则可以是与重传次数相关,例如第1,2,3,4次传输分别对应{r0,r1,r2,r3}或者{r0,r1,r2,r3}。
如图7所示,图7为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顺序映射示意图,在该图中,CB1对应的E1的4个(Q=4)不同传输版本E1-1,E1-2,E1-3,E1-4和CB2对应的E2的4个(Q=4)不同传输版本E2-1,E2-2,E2-3,E2-4分别顺序映射在不同的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即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Ej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步骤5、将每个编码块进行级联,具体方法包括如下两种,分别对应步骤4种的方式一和方式二。
方法1:E1,E2…Ek交叉映射。具体地,将E1-1 E2-1…E_k-1,E1-2 E2-2…Ek-2,…,E1- NE2-N…Ek-N依次进行级联。k为编码块编码块CB数,N为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个数。例如,E1{1,2,3,4,5,6,7,8},。E1-1={1,2},E1-2={3,4},E1-3={5,6},E1-4={7,8}。E2…Ek也根据类似地方法拆分。
方法2:E1,E2…Ek顺序映射。具体地,将每个编码块E1,E2…Ek依次进行级联。k为编码块数。
步骤6、将级联的编码块E,进行调制并顺序映射在可用的资源上。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在CB级联阶段进行交叉映射方式实现编码,即将同一个CB块的不同传输版本(如E1-1,E1-2,E1-3,E1-4)分散的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获得时间分集增益。此外,由于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内包含了所有CB(k个CB)的信息,因此可以实现提前译码。对应图6中,即在基本传输时间单元slot1之后便可以尝试译码,失败后继续接收slot2继续译码,依次类推。若提早译码成功,可以提前反馈,避免后续冗余传输。若通过在CB级联阶段进行顺序映射方式实现编码,对应图7中,即将同一个CB块(如E1-1,E1-2,E1-3,E1-4)集中的顺序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则至少是slot2之后,才能实现数据块的译码。
第二类:发送设备在CB级联阶段映射,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3,同第一类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3。
步骤4、对每个编码比特序列S1,S2……Sk分别进行速率匹配。速率匹配以X×log2Y为输出比特数,其中,X为每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可用传输资源数目,Y为调制方式的星座点数(例如,QPSK的星座点数M=4,16QAM的星座点数M=16),根据特定的速率匹配规则从比特序列S1,S2……Sk中读取比特序列E1,E2…Ek。
对于至少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块,X表示一次调度的所有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块内的传输资源数,即N=X1+X2…+XN,X1,X2…XN分别表示每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块内的传输资源数。
步骤5、将每个编码块进行级联,具体方法包括如下两种,方法1和方法2。
方法1:E1,E2…Ek交叉映射。具体地,将E1-1 E2-1…E_k-1,E1-2 E2-2…Ek-2,…,E1- NE2-N…Ek-N顺序连接,k为编码块数目,N为基本传输时间单元数。其中,E1,,E1,2,…E1,N连续地从E1拆分得到。其中,E1,o中的最后一个比特和E1,中的第1个比特在E1中是连续的。即E1在第O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比特,与E1在第O+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第一个比特在E1中是连续的。
例如,E1{1,2,3,4,5,6,7,8},E1-1={1,2},E1,={3,4},E1,3={5,6},E1,4={7,8}。E2…Ek也根据类似地方法拆分。
可选的,每个拆分后的小块内的比特数与每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可用的资源数成正比。
方法2:E1,E2…Ek顺序映射。具体地,将每个编码块E1,E2…Ek顺序连接。k为编码块数,N为基本传输时间单元数。
步骤6:同第一类实施方式中的步骤6。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在CB级联阶段进行交叉映射方式实现编码,即将同一个CB块的不同传输版本(如E1-1,E1-2,E1-3,E1-4)分散的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获得时间分集增益。此外,由于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内包含了所有CB(k个CB)的信息,因此可以实现提前译码。对应图6中,即在基本传输时间单元slot1之后便可以尝试译码,失败后继续接收slot2继续译码,依次类推。若提早译码成功,可以提前反馈,避免后续冗余传输。若通过在CB级联阶段进行顺序映射方式实现编码,对应图7中,即将同一个CB块(如E1-1,E1-2,E1-3,E1-4)集中的顺序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则至少是slot2之后,才能实现数据块的译码。
第三类:发送设备在调制符号映射到时频资源阶段进行映射,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5同第二类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5,其中步骤5采用方法2。
步骤6、
方法1:E1,E2…Ek交叉映射。从E1,E2…Ek读取比特并进行调制得到F1,F2,…,Fk。
将F1,F2,…,Fk映射在时频资源上。映射的顺序为F1,1F2,…Fk,,F1,2F2,…Fk,…F1,F2,…Fk,。k为编码块数,N为基本传输时间单元数。其中,F1,1,F1,2,…F1,N在F1中是首尾相连的。具体地,F1,o中的最后一个调制符号和F1,o+1中的第1个调制符号在F1中是连续的,即F1在第O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调制符号,与F1在第O+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在F1中是连续的。
例如,F1{1,2,3,4,5,6,7,8},F1,1={1,2},F1,={3,4},F1,3={5,6},F1,4={7,8}。F2…Fk也是相同的划分方法。
方法2:E1,E2…Ek顺序映射。具体地,从E1,E2…Ek读取比特并进行调制得到F1,F2,…,Fk。
将F1,F2,…,Fk映射在时频资源上。映射的顺序为F1,F2,…,Fk。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在CB级联阶段进行交叉映射方式实现编码,即将同一个CB块的不同传输版本(如E1-1,E1-2,E1-3,E1-4)分散的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获得时间分集增益。此外,由于一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内包含了所有CB(k个CB)的信息,因此可以实现提前译码。对应图6中,即在基本传输时间单元slot1之后便可以尝试译码,失败后继续接收slot2继续译码,依次类推。若提早译码成功,可以提前反馈,避免后续冗余传输。若通过在CB级联阶段进行顺序映射方式实现编码,对应图7中,即将同一个CB块(如E1-1,E1-2,E1-3,E1-4)集中的顺序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则至少是slot2之后,才能实现数据块的译码。
基于上述为发送设备具体如何在不同编码阶段,将S中连续读取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以不同的方式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也可以保留上述三类具体实施方法中任意一种方法实施例中的映射方式,但是具体映射过程中不连续读取,而是通过在特定位置读取的方式来后读取比特序列E1,E2…Ek,并分别按照上述交叉映射和上述顺序映射的方式进行映射,该类方案依然属于本申请所保护和涵盖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可选的,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的映射方式,所述映射方式包括所述交叉映射和所述顺序映射。即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指示其信道编码所使用的具体映射方式,以便于接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对应的译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在确定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失败的情况下,从所述Sj中的特定位置开始获取比特序列,并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特定位置为所述发送设备或所述接收设备预先设置的,j=1、2…k。即发送设备在确定接收设备接收TB失败的情况下,可能说明当前的编码映射方式在当前的情况下不能保障接收成功率,因此发起重传,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按照特定起始位置读取比特序列的方式。发送设备以基站为例,接收设备以UE为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基站在一个调度单元中发送第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调度TB初传,在另外一个调度单元发送第二个PDCCH调度该TB重传;
2、基站从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取出Sj,映射在时频资源上,发送给接收设备,初传和重传这两次传输采用不同的冗余版本RV。协议规定冗余版本的个数,以及各个冗余版本在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起始位置。
3、UE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PDCCH,根据PDCCH确定此时基站采用一个PDCCH调度初传,另外一个PDCCH调度重传;
4、UE确定基站取出编码比特的方法为多次传输采用不同的RV版本。根据此时调度模式隐示的确定或者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协议规定冗余版本的个数,以及各个冗余版本在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起始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RV版本不一样,则对应的起始位置也不一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基站在一个调度单元中发送第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调度TB初传,在另外一个调度单元发送第二个PDCCH调度该TB重传;
2、基站从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取出Sj,映射在时频资源上,发送给接收设备。如果基站侧收到Nack,则重传从编码块中接着初传比特连续读取,如果基站侧没有收到反馈,则重传采用特定的冗余版本RV。协议规定冗余版本的个数,以及各个冗余版本在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起始位置。
3、UE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PDCCH,根据PDCCH确定此时基站采用一个PDCCH调度初传,另外一个PDCCH调度重传;
4、UE确定基站取出编码比特的方法为多次传输采用不同的RV版本。根据此时调度模式隐示的确定或者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协议规定冗余版本的个数,以及各个冗余版本在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起始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基站是否接收到UE发送的接收成功反馈,从而决定是否连续读取待传输比特序列并映射到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进行传输的方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基站发送多个PDCCH,分别调度一个TB的多次重复传输;
2、基站从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取出编码比特,映射在时频资源上,发送给用户设备,多次传输采用不同的RV版本;
协议规定冗余版本的个数,以及各个冗余版本在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起始位置;
3、UE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多个PDCCH,获得一个TB的多次重复传输;
4、UE确定基站取出编码比特的方法为多次传输采用不同的RV版本;
具体地,可以根据此时调度模式隐示的确定或者根据配置信息确定;或者
协议规定冗余版本的个数,以及各个冗余版本在编码后的比特序列中的起始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高层信令或者是动态指示信息来获得是连续读取数据还是从特定位置读取数据的起始位置。即是连续读取或者是非连续读取可以由基站侧来决定。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连续读取,在某些场景中采用非连续读取。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取数据的起始位置根据传输情况判定,对于一个PDCCH调度slot aggregation,采用连续读取。对于一个PDCCH调度一个slot,采取特定位置读取。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传输方式下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既保证了编码的性能又保证了编码的接收成功率。
请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应用于上述图2中所述的通信系统,下面将结合附图8从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交互侧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801-步骤S805。
S801:发送设备对传输块TB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
S802:所述发送设备将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分割为k个编码块CB,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S803: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k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集合S={S1,S2…Sk};
S804: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具体地,步骤S801-步骤S804可以参照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步骤S404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805: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
具体地,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发送设备将集合S={S1,S2…Sk}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发送的,其中,所述S中的元素为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传输块TB的k个编码块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为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j=1、2…k,所述Mj为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N的整数,所述Sj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第m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比特,与映射在第m+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映射的第一个比特在所述Sj中是连续的,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m+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Mj。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之后,根据协议中预先定义的相关解码规则对目标数据进行解码。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的映射方式,所述映射方式包括交叉映射和顺序映射,所述交叉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具体可以参照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关装置。
请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发送设备10可以包括校验单元101、分割单元102、编码单元103和第一映射单元104。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05和第二映射单元106,其中,各个单元的详细描述如下。
校验单元101,用于对传输块TB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
分割单元102,用于将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分割为k个编码块CB,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编码单元103,用于将所述k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集合S={S1,S2…Sk};
第一映射单元104,用于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为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j=1、2…k,所述Mj为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N的整数,所述Sj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第m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比特,与映射在第m+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映射的第一个比特在所述Sj中是连续的,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m+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Mj。
可选的,第一映射单元104,具体用于:
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交叉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或者
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顺序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可选的,发送设备101还包括:
发送单元105,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的映射方式,所述映射方式包括所述交叉映射和所述顺序映射。
可选的,所述基本传输时间单元包括子帧、时隙、小时隙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Sj为经过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后的比特序列,j=1,2…k。
可选的,发送设备10还包括:
第二映射单元106,用于在确定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失败的情况下,从所述Sj中的特定位置开始获取比特序列,并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特定位置为所述发送设备或所述接收设备预先设置的,j=1、2…k。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发送设备10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参见上述图1-图8所述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收设备2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201。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202,其中,各个单元的详细描述如下。
第一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发送设备将集合S={S1,S2…Sk}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发送的,其中,所述S中的元素为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传输块TB的k个编码块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为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j=1、2…k,所述Mj为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N的整数,所述Sj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第m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比特,与映射在第m+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映射的第一个比特在所述Sj中是连续的,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m+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Mj。
可选的,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或者
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顺序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可选的,接收设备2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202,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的映射方式,所述映射方式包括交叉映射和顺序映射,所述交叉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接收设备20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参见上述图1-图8所述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发送设备10以及接收设备20均可以以图11中的结构来实现,该设备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存储器302、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03。此外,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天线等通用部件,在此不再详述。
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3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3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302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3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图11所示的设备为发送设备10时,存储器3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提供的信息发送方法,比如对传输块TB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将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分割为k个编码块CB,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将所述k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集合S={S1,S2…Sk};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为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j=1、2…k,所述Mj为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N的整数,所述Sj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第m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比特,与映射在第m+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映射的第一个比特在所述Sj中是连续的,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m+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Mj。
图11所示的设备为接收设备20时,存储器3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提供的协调器执行的基于可见光的通信方法,比如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发送设备将集合S={S1,S2…Sk}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发送的,其中,所述S中的元素为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传输块TB的k个编码块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为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j=1、2…k,所述Mj为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N的整数,所述Sj映射在所述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中的第m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比特,与映射在第m+1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映射的第一个比特在所述Sj中是连续的,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m+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Mj。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发送设备10以及接收设备20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参见上述图1-图8所述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意一种信道编码、数据接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任意一种信道编码、数据接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能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包括: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缩写:ROM)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块TB的多次传输的冗余版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下行控制信令;所述多次传输在至多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进行,所述多次传输对应的冗余版本不同,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传输块TB的多次传输是由至少L个PDCCH调度的,所述L为大于1的整数;
对所述传输块TB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
将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分割为k个编码块CB,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将所述k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集合S={S1,S2…Sk};
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其中,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的传输资源上,j=1、2…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块TB的多次传输为对应于所述传输块TB的重复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L个PDCCH的调度的模式为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的冗余版本的个数以及所述不同的冗余版本对应的在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为协议预定义的。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包括:
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交叉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或者
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顺序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6.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的映射方式,所述映射方式包括交叉映射和顺序映射;所述交叉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7.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传输时间单元包括子帧、时隙、小时隙中的任意一种。
8.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j为经过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后的比特序列,j=1,2…k。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TB失败的情况下,从所述Sj中的特定位置开始获取比特序列,并映射在Mj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特定位置为所述终端设备或所述网络设备预先设置的,j=1、2…k。
1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块TB的多次传输的冗余版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下行控制信令;所述多次传输在至多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上进行,所述多次传输对应的冗余版本不同,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传输块TB的多次传输是由至少L个PDCCH调度的,所述L为大于1的整数;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网络设备将集合S={S1,S2…Sk}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发送的,其中,所述S中的元素为加载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后的传输块TB的k个编码块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Sj,j=1、2…k,所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j=1、2…k,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子集或全集上的传输资源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传输块TB的多次传输为对应于所述传输块TB的重复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0-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至少L个PDCCH的调度的模式为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不同的冗余版本的个数以及所述不同的冗余版本对应的在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为协议预定义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0-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交叉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或者
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S中的各个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顺序映射在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15.如权利要求10-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所述N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的映射方式,所述映射方式包括交叉映射和顺序映射,所述交叉映射为不同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交叉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所述顺序映射为同一个Sj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连续映射在多个基本传输时间单元的传输资源上。
16.如权利要求10-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传输时间单元包括子帧、时隙、小时隙中的任意一种。
17.如权利要求10-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j为经过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后的比特序列,j=1,2…k。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信道编码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信道编码程序代码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接收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数据接收程序代码来执行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81428.0A CN112994844B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92273.6A CN109120373B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202110181428.0A CN112994844B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92273.6A Division CN109120373B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94844A CN112994844A (zh) | 2021-06-18 |
CN112994844B true CN112994844B (zh) | 2023-02-14 |
Family
ID=647339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81428.0A Active CN112994844B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201710492273.6A Active CN109120373B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92273.6A Active CN109120373B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133895B2 (zh) |
EP (1) | EP3621237B1 (zh) |
CN (2) | CN112994844B (zh) |
WO (1) | WO20182336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6195B (zh) * | 2019-03-21 | 2021-12-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2187401B (zh) * | 2019-07-03 | 2022-06-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时间单元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11265106B1 (en) | 2020-12-29 | 2022-03-01 | Imperva, Inc. | Streaming-friendly technology for detection of data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30671A (zh) * | 2007-06-20 | 2008-12-2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发送广播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
CN104254995A (zh) * | 2012-01-24 | 2014-12-31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改善的上行链路覆盖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854813A (zh) * | 2013-09-30 | 2015-08-1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中通过符号速率映射的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 |
CN105264803A (zh) * | 2014-01-26 | 2016-01-2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9164A (zh) * | 2006-03-14 | 2007-09-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输入输出系统下行链路数据处理方法和模块 |
CN101174937B (zh) * | 2006-11-03 | 201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链路的传输信道复用的方法 |
CN101282192B (zh) * | 2007-04-03 | 2011-09-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信道编码方法 |
US8189559B2 (en) * | 2007-07-23 | 2012-05-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ate matching for hybrid ARQ operations |
JP5232420B2 (ja) * | 2007-08-17 | 2013-07-1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ータ受信方法、移動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8555148B2 (en) * | 2007-09-18 | 2013-10-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generate multiple CRCs |
KR101498052B1 (ko) | 2007-09-19 | 2015-03-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정보와 제어 정보를 다중화 하는 방법 |
US8234551B2 (en) * | 2007-11-02 | 2012-07-31 | Broadcom Corporation | Single CRC polynomial for both turbo code block CRC and transport block CRC |
WO2009107985A1 (en) * | 2008-02-28 | 2009-09-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
KR100925444B1 (ko) * | 2008-05-27 | 2009-11-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채널을 통해 데이터와 제어 정보를 포함하는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
KR20110009025A (ko) * | 2009-07-20 | 2011-01-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835057B (zh) * | 2010-04-01 | 2015-07-0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1137408A2 (en) * | 2010-04-30 | 2011-11-0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JP2012222722A (ja) * | 2011-04-13 | 2012-11-12 | Sharp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CN103188061B (zh) * | 2011-12-31 | 2017-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CN103326756A (zh) * | 2012-03-19 | 2013-09-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的编码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2739378B (zh) * | 2012-06-06 | 2014-11-26 | 东南大学 | 适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自适应虚拟混合重传方法 |
US9197376B2 (en) * | 2012-08-03 | 2015-11-24 | Broadcom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bundling operation with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054837B2 (en) * | 2012-12-31 | 2015-06-09 |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band chip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308886B (zh) * | 2013-03-13 | 2018-06-26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5086044A1 (en) * | 2013-12-10 | 2015-06-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Group-based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 for radio transmission of data |
CN104734821B (zh) * | 2013-12-19 | 2019-04-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NL2012222C2 (en) | 2014-02-06 | 2015-08-10 | Genalice B V | A method of storing/reconstructing a multitude of sequences in/from a data storage structure. |
CN105515719B (zh) * | 2014-09-24 | 2019-04-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6073591A1 (en) * | 2014-11-06 | 2016-05-1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arly termination of repeated transmissions for mtc |
CN104868956B (zh) * | 2015-04-14 | 2017-12-26 | 陈景竑 | 基于声波信道的数据通信方法 |
US10098093B2 (en) * | 2015-12-15 | 2018-10-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rtitioned control channel technique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subframe processing |
JP2019125817A (ja) * | 2016-05-12 | 2019-07-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2019165269A (ja) * | 2016-07-28 | 2019-09-2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10231254B2 (en) * | 2016-08-05 | 2019-03-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5G cloud RAN method for symbol by symbol bit streaming |
US10405332B2 (en) * | 2016-09-06 | 2019-09-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or services on a same carrier |
CN109792253A (zh) * | 2016-09-30 | 2019-05-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Qc ldpc码速率匹配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CA3041225A1 (en) * | 2016-10-20 | 2018-04-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10492184B2 (en) * | 2016-12-09 | 2019-11-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ultiplex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physical uplink data channel |
US10897325B2 (en) * | 2017-01-03 | 2021-01-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punctured data and device therefor |
WO2018128873A1 (en) * | 2017-01-09 | 2018-07-1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eeting cellular data turnaround time |
CN114553368B (zh) * | 2017-03-22 | 2024-05-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通信或广播系统中使用harq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
EP3602905A4 (en) * | 2017-03-24 | 2020-11-11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INDICATION OF A PART OF A TIME INTERVAL |
EP3614598A4 (en) * | 2017-04-20 | 2020-11-18 | Ntt Docomo, Inc. | WIRELESS RECEP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
WO2018203699A1 (ko) * | 2017-05-04 | 2018-11-0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JP2019004245A (ja) * | 2017-06-13 | 2019-01-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2019004246A (ja) * | 2017-06-13 | 2019-01-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CN110266448B (zh) * | 2017-06-19 | 2020-1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的方法、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
US10644842B2 (en) * | 2017-09-06 | 2020-05-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code block group level and transport block level transmission and new data indications |
EP3682576A4 (en) * | 2017-09-11 | 2021-04-2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UPRIGHT LINK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
CA3073980C (en) * | 2017-09-11 | 2022-11-01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ldpc coded data |
WO2019067818A1 (en) * | 2017-09-29 | 2019-04-04 | Ntt Docomo,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MATCHING RESOURCE ELEMENTS WITH FREQUENCY HOPPING |
US20200403640A1 (en) * | 2018-01-12 | 2020-12-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terleaving and interleaver |
US11025456B2 (en) * | 2018-01-12 | 2021-06-01 | Apple Inc. |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
-
2017
- 2017-06-23 CN CN202110181428.0A patent/CN112994844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23 CN CN201710492273.6A patent/CN109120373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20 EP EP18821525.5A patent/EP3621237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6-20 WO PCT/CN2018/092013 patent/WO2018233635A1/zh unknown
-
2019
- 2019-12-17 US US16/717,809 patent/US11133895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9-07 US US17/468,486 patent/US1190202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30671A (zh) * | 2007-06-20 | 2008-12-2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发送广播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
CN104254995A (zh) * | 2012-01-24 | 2014-12-31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改善的上行链路覆盖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854813A (zh) * | 2013-09-30 | 2015-08-1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中通过符号速率映射的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 |
CN105264803A (zh) * | 2014-01-26 | 2016-01-2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069943A1 (en) | 2022-03-03 |
US11133895B2 (en) | 2021-09-28 |
EP3621237A4 (en) | 2020-06-03 |
CN109120373A (zh) | 2019-01-01 |
CN109120373B (zh) | 2021-02-12 |
EP3621237A1 (en) | 2020-03-11 |
US11902021B2 (en) | 2024-02-13 |
WO2018233635A1 (zh) | 2018-12-27 |
EP3621237B1 (en) | 2023-12-20 |
CN112994844A (zh) | 2021-06-18 |
US20200162197A1 (en) | 2020-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12036B2 (en) |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US9043667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HARQ-ACK and CSI transmission | |
US20180198560A1 (en) | Generalized polar code based on polarization of linear block codes and convolutional codes | |
JP6938632B2 (ja) |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送信装置 | |
CN109039344B (zh) | 编码输入数据为极性码的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其设备 | |
RU2531264C2 (ru) | Способ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harq с помощью двух отдельных кодовых слоев с неравной защитой от ошибок для dtх и ack/nack | |
CN111133704A (zh) | 用于基于代码块组的第五代(5g)或其它下一代系统的自适应两级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结构 | |
CN110999089B (zh) | 方法和装置 | |
US11902021B2 (en) | Channel co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12640335B (zh) | 极化编码系统的增量冗余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 | |
CN107819545A (zh) | 极化码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 |
CN110198204B (zh) | 一种低时延重传方法及装置 | |
WO2018019082A1 (zh) | 一种重传极化码的方法及其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 |
CN104579579B (zh) | 一种大数据包传输方法和系统 | |
US2012020119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uplink signals | |
US11451324B2 (en) | Bit selection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 |
US10581464B2 (en) | Encoder device, decod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 |
TWI791023B (zh) | 編碼輸入資料為極性碼的方法及設備、解碼方法及用以解碼碼字的設備 | |
CN108809508B (zh) | 一种确定数据是否受到破坏的方法及装置 | |
US1122344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using soft decision | |
CN113708900A (zh) |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 |
KR20210058722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8018158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7955607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