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4839A -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4839A
CN112994839A CN201911292275.6A CN201911292275A CN112994839A CN 112994839 A CN112994839 A CN 112994839A CN 201911292275 A CN201911292275 A CN 201911292275A CN 112994839 A CN112994839 A CN 112994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e
overhead
group number
spn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22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2922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48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5916 priority patent/WO2021115452A1/zh
Priority to BR112022011470A priority patent/BR112022011470A2/pt
Priority to EP20898499.7A priority patent/EP4072043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994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483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9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91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receivers, e.g.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03/00Aspects of 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H04J14/05 and H04J14/07
    • H04J2203/0001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i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ing frames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or us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TM], e.g. SONET, SDH
    • H04J2203/0073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J2203/0082Interaction of SDH with non-ATM protocols
    • H04J2203/0085Support of Eth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H04J3/1658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carrying packets or ATM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接口能力标识、切片分组网SPN域内组编号以及校验码;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接收所述FlexE开销复帧中除所述首个开销帧以外的开销帧。

Description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涉及一种灵活以太网(Flex Ethernet,FlexE)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FlexE技术将业务逻辑层和物理层隔开,支持通过FlexE组绑定多条端口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来传输大流量的以太网业务,实现逻辑层面的大速率、子速率、通道化功能。不同客户(FlexE Clients)的时隙信息由FlexE开销传输,FlexE开销使用复帧结构,每一个FlexE PHY上以固定间隔插入一个开销块,8个开销块构成一个完整的FlexE开销帧。国际标准化光互联网组织(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OIF)对于FlexE技术定义了设备间最基础的底层接口。在此基础上,切片分组网技术(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做出进一步的扩展,在切片通道层实现了对IEEE 802.3 50G以上(例如100G、200G等)的时隙化处理,进一步为多业务承载提供了低时延、硬隔离切片通道。
然而,SPN标准的FlexE接口遵循OIF所定义的FlexE接口标准,在SPN FlexE接口和OIF FlexE接口共存的网络环境下,在开销帧传输过程中,由于无法检测到不同接口的能力差异,导致业务网络的管理和规划不灵活,开销帧传输和处理的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提高开销帧传输和处理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
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接口能力标识、切片分组网SPN域内组编号以及校验码;
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接收所述FlexE开销复帧中除所述首个开销帧以外的开销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
校验模块,设置为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接口能力标识、切片分组网SPN域内组编号以及校验码;
第二接收模块,设置为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接收所述FlexE开销复帧中除所述首个开销帧以外的开销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首个开销帧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PN FlexE接口同类互联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PN FlexE接口同类互联场景下开销协商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PN FlexE接口与OIF FlexE接口互联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PN FlexE接口与OIF FlexE接口互联场景下开销协商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FlexE是在传输以太网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先进的以太网技术。FlexE可以定义为路由器与光传送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之间的可变速率接口,可以简化以太网接口在OTN上的映射和传输方式。FlexE基于速率绑定技术以及以太网接口与OTN之间的灵活映射方式,可实现更大的传输速率和传输带宽。FlexE在传统以太网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以太网捆绑组(FlexE Group),捆绑组可以由多个PHY捆绑而成;FlexE Clients是基于物理地址的以太网流;FlexE Shim是映射或反射FlexE Clients和FlexE Group的垫层。
在FlexE中,不同客户的时隙信息由FlexE开销传输,FlexE开销使用复帧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FlexE开销复帧接收方法,实现在网络中检测并区分OIF标准的FlexE接口以及SPN标准的FlexE接口,在对接口能力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完整接收FlexE开销复帧,以提高开销帧传输和处理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步骤110-130。
在步骤110中,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
在步骤120中,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接口能力标识、切片分组网SPN域内组编号以及校验码。
在步骤130中,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接收所述FlexE开销复帧中除所述首个开销帧以外的开销帧。
本实施例中,针对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将OIF定义的FlexE组编号字段设定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接口能力标识(Capability Flag),用于区分本端设备的FlexE接口所具备的能力,例如,取值0b’0000表示FlexE标准接口,取值0b’011表示具备SPN能力的扩展FlexE接口,该接口能力标识支持修改,用户修改FlexE Group的接口能力时可以自动切换;第二部分为SPN域内组编号(Spn Inner Group Number),用于表示SPN域内实际区分FlexE Group,可支持用户配置,取值范围为0~4095,对于SPN域内的转发设备,每个设备最大可以支持4096个FlexE Group;第三部分为校验码,用于对格式化的SPN FlexE Group进行有效性校验,可以使用冗余循环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或者奇偶校验码等,参与校验码计算的数据内容包括接口能力标识和SPN域内组编号。
本端设备作为接收端,在接收对端(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开销复帧的过程中,首先接收首个开销帧,校验其中的FlexE组编号字段,如果对端设备支持的接口能力与本端设备一致,且SPN域内组编号匹配,校验码计算也正确,则可继续接收和解析后续的开销帧。通过检测并区分OIF标准的FlexE接口以及SPN标准的FlexE接口,在对接口能力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完整接收FlexE开销复帧,以提高开销帧传输和处理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首个开销帧的示意图。在FlexE中,不同客户的时隙信息由FlexE开销传输,FlexE开销使用复帧结构,每一个FlexE PHY上固定间隔20*1023个66bit数据块插入一个开销块,8个开销块构成一个完整的FlexE开销帧。FlexE开销块是一个特殊内容的66码块,开销块在整个业务流中起到定位功能,确定了开销块,就确定第一个时隙位置,以及后续的所有时隙的位置。如图2所示,块标志位于前2列,第一个开销块的块标志是10,后面7个开销块的块标志是01或SS(SS表示内容不确定);后面64列是块内容,例如,0x4B(8位,十六进制的4B)、C比特(1位,指示调整控制)、OMF比特(1位,表示开销帧复帧指示)、RPF比特(1位,表示远端缺陷指示)、RES比特(1位,同步配置)、FlexE组编号(20位,表示成员组的编号)、0x5(4位,十六进制的5)等。其中的0x4B和0x5是第一个开销块的标志指示,在接收时,当找到一个开销块中对应位置是0x4B和0x5,则表示该开销块是开销帧中的第一个开销块,和后续连续的7个开销块组成一个开销帧。
在一实施例中,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在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符合预定生成规则的情况下,将所述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进行比对;若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匹配,则校验通过;其中,所述预定生成规则包括:所述口能力标识为第一标识且所述校验码为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正确传输的情况下对应的值。本实施例中,接收并锁定首个开销帧后,从PHY中提取到的FlexE开销帧中解析出FlexE组编号字段,对FlexE组编号字段进行校验,在接口能力标识为第一标识、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匹配且基于该校验码能够确定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正确传输的情况下,校验通过。校验过程具体可以为:先检查该FlexE组编号字段是否符合SPN组编号字段的预定生成规则,即,接口能力标识为第一标识(表示具备SPN能力),且基于校验码对FlexE组编号字段中的具体数据进行检查,能够确定这些数据为正确传输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无差错;如果接收到的FlexE组编号字段符合SPN组编号字段的预定生成规则,则进一步判断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Flexe Group预期的SPN域内组编号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按照OIF的FlexE标准定义继续协商(接收和解析)后续的FlexE开销帧,并存储所解析出的FlexE Grou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中所有的开销帧后,根据各开销帧携带的日程信息对传输的客户业务数据进行解复用。
本实施例中,32个FlexE开销帧组成FlexE开销复帧,本端设备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完整接收32个FlexE开销帧,之后成功进入到复帧锁定状态,这种情况下,根据开销复帧中携带的日程(Calendar)信息可以完成对FlexE Shim中来自发送端的业务数据流的解复用。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接口能力标识为第一标识且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不匹配的情况下,上报第一告警信息,第一告警信息包括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的SPN域内组编号不匹配的告警信息;将本端设备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的首个开销帧中的远端故障缺陷标识置位。
本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FlexE组编号字段符合SPN组编号字段的生成规则,但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FlexE Group预期的SPN域内组编号不匹配,则按照OIF FlexE标准定义上报第一告警信息(Group Number Mismatch),并将本端设备的Flexe Group发送的FlexE首个开销帧中的远端故障缺陷标识(RPF)置位,以指示对端设备异常、SPN域内组编号不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接口能力标识为第二标识的情况下,拒绝与对端设备建立FlexE垫层连接;上报第二告警信息,第二告警信息包括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的接口能力不匹配的告警信息;将本端设备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的首个开销帧中的远端故障缺陷标识置位。
本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的FlexE组编号字段不符合SPN组编号字段的生成规则,或者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接口能力标识不匹配(例如,本端设备为SPN标准接口而对端设备为OIF标准接口)的情况下,拒绝该FlexE Shim的连接,并且生成第二告警信息,以指示Flexe接口能力不匹配,并将本端设备发送的FlexE首个开销帧中的RPF置位,以指示远端设备异常。在FlexE接口出现错误互联的情况下,主动上报FlexE接口能力不匹配的告警信息,方便运维人员迅速的排查故障。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管理通道传递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管理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Flexe Group处于能力不匹配的状态的情况下,不解析和保存Calendar、PHY映射(map)等业务信息,本端设备无法正确接收FlexEShim的客户数据,但保留接收和处理管理信息的能力,管理通道(Management Channel)用于在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之间传递管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之前,还包括:根据本端设备接口所支持的能力类型和内部组编号规划信息分别生成接口能力标识和SPN域内组编号,并计算校验码;将接口能力标识、所述SPN域内组编号和所述校验码填充至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中。
本实施例中,设备上电后,根据接口所实际支持的能力和所规划的SPN域内组编号自动计算出校验和,将三者拼接成SPN组编号并填充到开销复帧的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中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能力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表示具备SPN能力;所述校验码包括冗余循环校验码或奇偶校验码。
本实施例中,校验码用于校验FlexE组编号字段的是否正确传输。以冗余循环校验码为例,在发送端,将接口能力标识和SPN域内组编号填充至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然后以设定的规则或公式计算得到与接口能力标识和SPN域内组编号唯一对应的校验码,将此校验码填充至FlexE组编号字段的第三部分;接收端在接收到首个FlexE开销帧后,对FlexE组编号字段前两部分的数据按照相同的规则或公式进行相同的计算,如果计算得到的值与第三部分中的校验码一致,则说明该开销帧正确传输;如果接收端计算得到的值与发送端发送的校验码不一致,则说明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接收端可要求发送段重新发送该开销帧。
例如,对SPN组编号各字段做如下约定:
对于接口能力标识字段,分配bit0~bit3共4比特,且使用0表示OIF FlexE接口,1表示支持SPN能力的FlexE接口;
对于SPN域内组编号字段,分配bit4~bit15共12比特,SPN域内最大可以支持4096个FlexE Group。
对于校验码字段,分配bit16~bit19,共4比特,可以采用CRC-4算法计算SPN组编号的校验码,CRC初始值约定为0。
图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201-211。
在步骤201中,根据本端设备接口所支持的能力类型和内部组编号规划信息分别生成接口能力标识和SPN域内组编号,并计算校验码。
在步骤202中,将所述接口能力标识、所述SPN域内组编号和所述校验码填充至向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中。
在步骤203中,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
在步骤204中,是否符合预定生成规则?若是,则执行步骤205,若否,则执行步骤208。
在步骤205中,是否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206,若否,则执行步骤210。
在步骤206中,接收FlexE开销复帧中除首个开销帧以外的开销帧。
在步骤207中,根据FlexE开销复帧中各开销帧携带的日程信息对业务数据流解复用。
在步骤208中,拒绝与所述对端设备建立FlexE垫层连接。
在步骤209中,上报第二告警信息,包括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的接口能力不匹配的告警信息。执行步骤211。
在步骤210中,上报第一告警信息,包括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的SPN域内组编号不匹配的告警信息。
在步骤211中,将本端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的首个开销帧中的远端故障缺陷标识置位。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PN FlexE接口同类互联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设备A(发送端)和设备B(接收端)为两台支持SPN网络中的传输设备,设备间通过一个FlexEGroup(100G PHY)互联,设备A的FlexE Group能力配置为SPN(取值为0b0001),SPN域内组编号配置为1,应用CRC-4计算的多项式为X4+X+1,则自动生成的CRC-4为0b1111;设备B的FlexE Group能力配置与设备A相同。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PN FlexE接口同类互联场景下开销协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设备B接收到设备A发送的FlexE首个开销帧后,解析并校验FlexE组编号字段是否符合SPN组编号字段的生成规则,例如,设备A发送的0x1_001F符合该生成规则且SPN域内组编号与设备B匹配,设备B对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的校验成功,则继续接收和解析后续的开销帧,并存储所解析出的FlexE Group信息,直至接收完整的32个FlexE开销帧,组成FlexE开销复帧,成功进入到复帧锁定状态,根据开销复帧中携带的Calendar信息,完成对FlexE Shim中来自设备A的业务数据流的解复用。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PN FlexE接口与OIF FlexE接口互联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设备A和设备B为两台SPN网络中的传输设备,两台设备通过一个FlexE Group(100GPHY)互联。其中,设备A侧的FlexE Group仅支持OIF FlexE能力,而设备B侧的FlexE Group具备SPN FlexE能力,设备A侧配置的FlexE组编号字段为0x0_0001,而设备B侧的FlexE组编号字段根据SPN组编号字段的生成规则生成,为0x1_001F。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PN FlexE接口与OIF FlexE接口互联场景下开销协商过程的示意图。如附图7所示,设备B接收到设备A发送的FlexE首个开销帧后,解析并校验FlexE组编号字段是否符合SPN组编号字段的生成规则,设备A发送的0x0_0001不符合该规则,设备B对FlexE组编号字段的校验失败,产生FlexE接口能力不匹配告警,并在本端FlexEGroup发送的开销帧中将RPF标识置位。设备B的FlexE Group可以接收后续的FlexE开销帧,但因处于接口能力不匹配状态,不解析和保存Calendar、PHY map等业务信息,即,设备B无法正确接收FlexE Group Shim的客户数据,但可以通过管理通道接收和处理管理信息。
本实施例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通过校验首个开销帧是否符合定义的生成规则以及SPN域内组编号是否与本端设备预期的组编号匹配,进而根据日程信息正确对业务数据流解复用,或者及时生成告警信息以上报故障,实现在网络中检测并区分OIF标准的FlexE接口以及SPN标准的FlexE接口,提高开销帧传输和处理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10、校验模块320和第二接收模块330。
第一接收模块310,设置为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
校验模块320,设置为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接口能力标识、切片分组网SPN域内组编号以及校验码;
第二接收模块330,设置为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接收所述FlexE开销复帧中除所述首个开销帧以外的开销帧。
本实施例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通过校验模块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接收完整的开销复帧,实现在网络中检测并区分OIF标准的FlexE接口以及SPN标准的FlexE接口,在对接口能力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完整接收FlexE开销复帧,以提高开销帧传输和处理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模块320,具体设置为:
在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符合预定生成规则的情况下,将所述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进行比对;若所述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匹配,则校验通过;其中,所述预定生成规则包括:所述口能力标识为第一标识且所述校验码为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正确传输的情况下对应的值。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解复用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FlexE开销复帧中各开销帧携带的日程信息对业务数据流解复用。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告警模块,设置为在所述接口能力标识为第一标识且所述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不匹配的情况下,上报第一告警信息,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包括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的SPN域内组编号不匹配的告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连接模块,设置为在所述接口能力标识为第二标识的情况下,拒绝与所述对端设备建立FlexE垫层连接;
第二告警模块,设置为上报第二告警信息,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包括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的接口能力不匹配的告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标识置位模块,设置为将本端设备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的首个开销帧中的远端故障缺陷标识置位。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管理模块,设置为通过管理通道传递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管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字段生成模块,设置为在所述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之前,根据本端设备接口所支持的能力类型和内部组编号规划信息分别生成接口能力标识和SPN域内组编号,并计算校验码;
填充模块,设置为将所述接口能力标识、所述SPN域内组编号和所述校验码填充至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能力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表示具备SPN能力;
所述校验码包括冗余循环校验码或奇偶校验码。
本实施例提出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所述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可以由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执行,该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所述设备中。所述设备为基于灵活以太网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网元、服务器、终端等。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410和存储装置420。该设备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410为例,所述设备中的处理器410和存储装置42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
该设备中的存储装置4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可以是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8所示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中的模块,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10、校验模块320和第二接收模块330)。处理器4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4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
存储装置420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FlexE组编号字段、日程信息等)。此外,存储装置4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4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并且,当上述设备中所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10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接口能力标识、切片分组网SPN域内组编号以及校验码;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接收所述FlexE开销复帧中除所述首个开销帧以外的开销帧。
本实施例提出的设备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及通用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VD或CD光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通过示范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上文已提供了对本申请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来考虑,对以上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恰当范围将根据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
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接口能力标识、切片分组网SPN域内组编号以及校验码;
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接收所述FlexE开销复帧中除所述首个开销帧以外的开销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
在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符合预定生成规则的情况下,将所述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进行比对;
若所述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匹配,则校验通过;
其中,所述预定生成规则包括:所述接口能力标识为第一标识且所述校验码为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正确传输的情况下对应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接口能力标识为第一标识且所述SPN域内组编号与本端设备的预设组编号不匹配的情况下,上报第一告警信息,所述第一告警信息包括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的SPN域内组编号不匹配的告警信息;
将本端设备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的首个开销帧中的远端故障缺陷标识置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接口能力标识为第二标识的情况下,拒绝与所述对端设备建立FlexE中间层连接;
上报第二告警信息,所述第二告警信息包括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的接口能力不匹配的告警信息;
将本端设备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的首个开销帧中的远端故障缺陷标识置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管理通道传递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管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之前,还包括:
根据本端设备接口所支持的能力类型和内部组编号规划信息分别生成接口能力标识和SPN域内组编号,并计算校验码;
将所述接口能力标识、所述SPN域内组编号和所述校验码填充至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中。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能力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表示具备SPN能力;
所述校验码包括冗余循环校验码或奇偶校验码。
8.一种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灵活以太网FlexE开销复帧中的首个开销帧;
校验模块,设置为校验所述首个开销帧的FlexE组编号字段,所述FlexE组编号字段包括:接口能力标识、切片分组网SPN域内组编号以及校验码;
第二接收模块,设置为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接收所述FlexE开销复帧中除所述首个开销帧以外的开销帧。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
CN201911292275.6A 2019-12-12 2019-12-12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ithdrawn CN1129948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2275.6A CN112994839A (zh) 2019-12-12 2019-12-12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CT/CN2020/135916 WO2021115452A1 (zh) 2019-12-12 2020-12-11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BR112022011470A BR112022011470A2 (pt) 2019-12-12 2020-12-11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receber multiquadro para sobrecargas de ethernet flexível, dispositivo e meio
EP20898499.7A EP4072043A4 (en) 2019-12-12 2020-12-11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FOR OVERHEAD MULTI-FRAME RECEPTION OF FLEXIBLE ETHERNE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2275.6A CN112994839A (zh) 2019-12-12 2019-12-12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4839A true CN112994839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29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2275.6A Withdrawn CN112994839A (zh) 2019-12-12 2019-12-12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72043A4 (zh)
CN (1) CN112994839A (zh)
BR (1) BR112022011470A2 (zh)
WO (1) WO20211154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2084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帧的校验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8046B (zh) * 2021-06-25 2022-07-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报文切片实现多路复用技术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3625970A (zh) * 2021-08-17 2021-11-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lexE盘工作模式自适应与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97073B (zh) * 2022-07-22 2024-01-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1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5901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437973A (zh) * 2016-05-25 201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锁定方法及装置、otn设备
CN109672513A (zh) * 2017-10-16 2019-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路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95588A (zh) * 2019-03-29 2019-07-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链路管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8344B (zh) * 2016-09-29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误码检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631873B (zh) * 2017-03-21 2023-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信息的收发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109981208B (zh) * 2017-12-27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灵活以太网FlexE传输业务流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5901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437973A (zh) * 2016-05-25 201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锁定方法及装置、otn设备
CN109672513A (zh) * 2017-10-16 2019-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路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95588A (zh) * 2019-03-29 2019-07-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链路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2084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帧的校验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72043A1 (en) 2022-10-12
EP4072043A4 (en) 2023-01-18
BR112022011470A2 (pt) 2022-08-23
WO2021115452A1 (zh)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4839A (zh) 灵活以太网开销复帧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26661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059436A1 (zh) 一种误码检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178258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upport for a protocol defining supplemental headers
US1095134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bit error rate information in FlexE overhead fram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EP360588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WO2008148334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pour détecter la réception anormale d'un message
WO2019007431A1 (zh) 灵活以太网的故障通知、获取方法、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US20230119339A1 (en) Block group loss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2507745A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200381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90210770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nd to end error checking in ethernet
CN109428676B (zh) 一种前向纠错编解码模式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EP3886363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668204B2 (en) Port driven authentication in a network
CN115334174B (zh) 一种基于Subset-037协议的多通道匹配方法及通信方法
WO2021196774A1 (zh) 发送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以太网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737949A (zh) 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0063350A1 (zh) 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设备
WO2015169049A1 (zh) 一种微波传输的容错性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7272778B2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test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multi-channel systems
CN111082957A (zh) 端口配置检测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2648B (zh)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bfd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US20150103675A1 (en) Multicast Routing Path Check
CN116962145A (zh) 一种故障通告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