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4119A - 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4119A
CN112994119A CN202110205439.8A CN202110205439A CN112994119A CN 112994119 A CN112994119 A CN 112994119A CN 202110205439 A CN202110205439 A CN 202110205439A CN 112994119 A CN112994119 A CN 112994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apacity
power supply
charging st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54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4119B (zh
Inventor
葛静
高岩峰
李勋
徐小虎
李晨曦
邹大中
陈浩舟
张纲
逯帅
孟达
代银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54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41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4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4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4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4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network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4Optimising energy costs, e.g. responding to electricity 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供电调度方法包括:在配电网向充电站供电的过程中,获取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充电站提供的当前供电容量;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该供电调度方法能够在配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时减少电动车的充电时间。

Description

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整体,称为电网。电网包含变电、输电、配电三个单元。配电网的任务是输送与分配电能,改变电压。
目前,在电动车需要充电时,需要去充电站进行充电,在充电完成后再离开充电站,而充电站的电力来源是配电网输送与分配的电能。
然而,当配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时,电动车的充电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配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时减少电动车的充电时间的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一种供电调度方法,包括:
在配电网向充电站供电的过程中,获取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充电站提供的当前供电容量;
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
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包括:
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和所述当前供电容量确定减少后的供电容量;
将所述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减少后的供电容量的差值作为补偿负荷;
根据所述补偿负荷控制所述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的供电功率,所述补偿负荷和所述供电功率的大小正相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负荷差值大于所述当前供电容量时,控制所述配电网停止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当所述第一负荷差值小于所述当前供电容量时,控制所述配电网以减少第一负荷差值后的供电容量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小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时,确定所述预设电网容量与所述当前电网容量的第二负荷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储能装置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测信息,所述预测信息包括所述配电网的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站的充电预测信息;
根据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预测信息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
根据所述充电策略控制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预测数据库,所述预测数据库包括配电网的电网真实历史信息和所述充电站的充电真实历史信息,每个真实历史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历史特征;
所述获取预测信息包括:
获取待预测时间关联的预测特征,并确定所述预测特征对应的目标历史特征;
从所述预测数据库查找所述目标特征信息对应的真实历史信息,并将查找到的真实历史信息作为所述预测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电网容量,所述充电预测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需求负荷,所述根据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预测信息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电网容量和预测需求负荷,确定所述储能装置在每个预测时间点之前的充电功率。
一种供电调度装置,包括:
负荷获取模块,用于在配电网向充电站供电的过程中,获取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充电站提供的当前供电容量;
第一调度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
第二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一种供电系统,包括:
配电网,用于向充电站供电;
储能装置,用于当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供电调度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的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通过在配电网向充电站供电的过程中,获取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充电站的当前需求负荷和配电网向充电站提供的当前供电容量,若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则根据当前电网容量与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配电网减少对充电站的供电容量,并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当前供电容量和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充电站供电,则在配电网的用电高峰时,即使配电网减少对充电站的供电容量也可以通过储能装置向充电站供电,避免了配电网在用电高峰时为了保障安全性减少对充电站的供电容量而导致电动车的充电时间较长的问题,实现了在配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时减少电动车的充电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调度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中步骤230的细化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中步骤220的细化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参考图1,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调度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配电网110、充电站120、储能装置130和供电调度装置140。其中,充电站120用于给电动车提供充电场所,充电站120设置有多个充电桩,电动车可以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配电网110用于向充电站120和其他用电场所供电。储能装置130用于存储电能,并在充电站120供电不足时向充电站120供电。此外,储能装置130的储能来源可以是配电网110,也可以是其他的储能来源,例如光伏发电等。供电调度装置140用于监测配电网110、充电站120和储能装置130的工作状态,从而对配电网110、充电站120和储能装置130之间的供电关系进行调度。
参考图2,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供电调度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供电调度装置上为例进行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供电调度方法,包括:
步骤210、在配电网向充电站供电的过程中,获取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充电站提供的当前供电容量。
其中,当前电网容量是指配电网当前对所有用电场所供电的总负荷。具体的,当前电网容量可以是配电网对充电站供电的供电容量以及对其他用电场所供电的供电容量之和。其中,当前需求负荷是指保证在该充电站充电的所有电动车都能正常充电所需要的用电负荷。具体的,当前需求负荷可以是在该充电站充电的所有电动车的额定充电电荷之和。当前供电容量是指当前配电网向充电站提供的负荷。
步骤220、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
其中,预设电网容量是指配电网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第一负荷差值是指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当前电网容量和预设电网容量的负荷差值。在本步骤中,根据第一负荷差值控制配电网减少对充电站的供电容量,从而减缓配电网的负荷压力。
步骤230、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其中,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是指配电网对充电站减少的负荷。具体的,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为配电网在减少前对充电站的供电容量与在减少后对充电站的供电容量之差。在本步骤中,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当前供电容量和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充电站供电,由于通过储能装置向充电站补电,从而使充电站有其他的负荷补给,以在配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时减少电动车的充电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配电网向充电站供电的过程中,获取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充电站的当前需求负荷和配电网向充电站提供的当前供电容量,若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则根据当前电网容量与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配电网减少对充电站的供电容量,并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当前供电容量和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充电站供电,则在配电网的用电高峰时,即使配电网减少对充电站的供电容量也可以通过储能装置向充电站供电,避免了配电网在用电高峰时为了保障安全性减少对充电站的供电容量而导致电动车的充电时间较长的问题,实现了在配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时减少电动车的充电时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减少了电动车的充电时间,则其他待充电的用户来到该充电站下等待充电时,等待的时间也减少了,则其他用户不会因等待时间过长而离开导致充电站的收入减少,本实施例的供电调度方法还间接提升了充电站的经济效益。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站给电动车充电的用电成本计算分为两种情况:若当前电网容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电网容量,用电成本为分时电价和两部制(电能量、电容量)电价下的总电能量成本和容量成本的总和。此时,储能装置采用低谷电价时段充电,尖峰电价向快充站供电的方式获得差价收益;若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充电站用电成本为两部分叠加组成:一、电能量和电容量用电成本;二、该时刻减少其它负荷形成的直接和间接运营收益等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供电调度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小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时,确定所述预设电网容量与所述当前电网容量的第二负荷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储能装置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负荷差值是指当前电网容量小于预设电网容量时,预设电网容量与当前电网容量的负荷差值。在本实施例中,还根据第二负荷差值控制配电网向储能装置供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配电网向储能装置供电的负荷不大于第二负荷差值。
本实施例通过在当前电网容量小于预设电网容量时,确定预设电网容量与当前电网容量的第二负荷差值,并根据第二负荷差值控制配电网向储能装置供电,从而充分利用配电网的负荷,减少能源的浪费。此外,在当前电网容量小于预设电网容量通过配电网向储能装置供电,从而使得配电网的工作负荷尽量保持平稳,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3,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中步骤230的细化流程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230、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包括:
步骤310、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和所述当前供电容量确定减少后的供电容量。
在本步骤中,减少后的供电容量为当前供电容量与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之差。示例性的,若配电网向充电站减少的供电容量为A,当前供电容量为B,则减少后的供电容量为B-A。
步骤320、将所述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减少后的供电容量的差值作为补偿负荷。
在本步骤中,补偿负荷为当前需求负荷与减少后的供电容量之差。示例性的,若当前需求负荷为C,则补偿负荷为C-(B-A)。
步骤330、根据所述补偿负荷控制所述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的供电功率,所述补偿负荷和所述供电功率的大小正相关。
在本步骤中,根据补偿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充电站供电的供电功率,从而保证充电站对电动车有足够的电路补给。其中,补偿负荷越大,储能装置向充电站供电的供电功率也就越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供电功率小于或等于补偿负荷的大小。优选的,储能装置向充电站供电的供电功率等于补偿负荷的大小,从而保证充电站可以满足在该充电站充电的所有电动车都能正常充电。
参考图4,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中步骤220的细化流程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220、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包括:
步骤410、当所述第一负荷差值大于所述当前供电容量时,控制所述配电网停止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在本步骤中,当第一负荷差值大于当前供电容量时,则说明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已经远高于预设电网容量,因此需要控制配电网停止向充电站供电,从而使配电网的电网容量降低。同时,由于充电站有储能装置的电力补给,则在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保证充电站对电动汽车的正常充电。
步骤420、当所述第一负荷差值小于所述当前供电容量时,控制所述配电网以减少第一负荷差值后的供电容量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在本步骤中,控制配电网以减少第一负荷差值后的供电容量向充电站供电。示例性的,当前供电容量为D,第一负荷差值为E,则控制配电网向充电站提供的供电电荷为D-E。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负荷差值与当前供电容量的大小来调整配电网减少的供电容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配电网的安全性。
上述的供电调度方法都是以储能装置的储能充足为前提进行说明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工况比较复杂,并且为了保证经济效益,储能装置不会设置的特别大,因此储能装置的储能上限不会特别高;此外,由于不同时段的对储能装置的充电成本不一样,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从而使储能装置在配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时对充电站具备充足的负荷进行补给并且符合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图5,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另一种供电调度方法还包括:
步骤510、获取预测信息,所述预测信息包括所述配电网的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站的充电预测信息。
其中,预测信息是指预先测定或推测未来的一些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预测信息包括电网预测信息和充电预测信息。电网预测信息是指对配电网进行推测得到的信息。充电信息是指对充电站进行推测得到的信息。
步骤520、根据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预测信息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
其中,充电策略是指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的方案集合。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储能装置的电能来源包括但不限于配电网和/或其他的储能来源,例如光伏发电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中,可以从保证储能装置对充电站具备足够的负荷补给的角度出发确定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也可以从保证储能装置对充电站具备足够的负荷补给并且兼顾储能装置充电的经济成本的角度出发确定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530、根据所述充电策略控制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过程。
在本步骤中,根据充电策略控制储能装置的充电过程,由于充电策略是从保证储能装置对充电站具备足够的负荷补给的角度出发确定出的,或者是从保证储能装置对充电站具备足够的负荷补给并且兼顾储能装置充电的经济成本这个角度出发确定的,则储能装置在充电后可以保证储能装置对充电站具备足够的负荷补给或者保证储能装置对充电站具备足够的负荷补给并且兼顾储能装置充电的经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510之前还包括:
构建预测数据库,所述预测数据库包括配电网的电网真实历史信息和所述充电站的充电真实历史信息,每个真实历史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历史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电网真实历史信息是指配电网运行的真实历史信息。充电真实历史信息是指充电站运行的真实历史信息。每个真实历史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历史特征。具体的,电网真实历史信息和充电真实历史信息都各自对应一个或多个历史特征。可选的,历史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天气情况、是否为工作日和哪个工作日等,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510、获取预测信息包括:
获取待预测时间关联的预测特征,并确定所述预测特征对应的目标历史特征,以及从所述预测数据库查找所述目标特征信息对应的真实历史信息,并将查找到的真实历史信息作为所述预测信息。
其中,待预测时间是指需要进行预测的时间。具体的,待预测时间可以是以天为单位,也可以是以小时为单位,例如待预测时间为12号,又例如待预测时间为12号的中午12点,此处不作限定。预测特征是指待预测时间对应的特征信息。同理,预测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天气情况、是否为工作日和哪个工作日等,此处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待预测时间的预测特征,确定出预测特征对应的目标历史特征,从而从预测数据库中查找目标特征信息对应的真实历史信息作为预测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电网真实历史信息和充电真实历史信息都可以参考本实施例的方式获取。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构建预测数据库,再利用待预测时间的预测特征从预测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真实历史信息,将查找到的真实历史信息作为预测信息,避免了实时预测所带来的高算力要求,降低了得到预测信息所需要的算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预测信息的方式还可以是通过对历史充电交易数据、充电站的实时充电数据、电动车实时SOC数据、天气信息数据、社会活动数据、交通信息数据以及地理信息数据等进行分析和运算,在每日前的某时刻(如每日中午12:00,该时刻可根据电网控制需求或电力市场要求确定)对次日每小时的预测信息(例如充电站的预测需求负荷)给出预测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网预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电网容量,所述充电预测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需求负荷,步骤520、根据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预测信息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电网容量和预测需求负荷,确定所述储能装置在每个预测时间点之前的充电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功率是指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的功率。具体的,若预测电网容量越高,则对充电站减少的供电容量越多,则储能装置向供电站提供的负荷补给也越多,因此充电功率也需要越高,从而保证在该预测时间点到来之前储能装置具备充足的负荷进行补给。若预测需求负荷越高,则储能装置向充电站提供的负荷补给也越多,因此充电功率也需要越高。总的来说,预测需求负荷的大小与充电功率的大小正相关,预测电网容量的大小与充电功率的大小正相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预测信息还包括预测交易产生时间。预测交易产生时间是指预测电动车未来到达此充电站进行充电的时间。通过预测需求负荷和预测交易产生时间的计算分析,以保证预测交易产生时间到来时至少有一个当前正在充电的电动车已经充电完成为目的,控制储能装置向充电站供电的供电功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参考图6,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供电调度装置,包括负荷获取模块610、第一调度模块620和第二调度模块630,其中:
负荷获取模块610,用于在配电网向充电站供电的过程中,获取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充电站提供的当前供电容量。第一调度模块620,用于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第二调度模块630,用于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度模块630包括:补偿负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和所述当前供电容量确定减少后的供电容量,以及将所述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减少后的供电容量的差值作为补偿负荷。第二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补偿负荷控制所述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的供电功率,所述补偿负荷和所述供电功率的大小正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度模块62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负荷差值大于所述当前供电容量时,控制所述配电网停止向所述充电站供电。当所述第一负荷差值小于所述当前供电容量时,控制所述配电网以减少第一负荷差值后的供电容量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三调度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小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时,确定所述预设电网容量与所述当前电网容量的第二负荷差值。根据所述第二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储能装置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测信息,所述预测信息包括所述配电网的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站的充电预测信息。第四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预测信息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根据所述充电策略控制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构建模块,用于构建预测数据库,所述预测数据库包括配电网的电网真实历史信息和所述充电站的充电真实历史信息,每个真实历史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历史特征。该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待预测时间关联的预测特征,并确定所述预测特征对应的目标历史特征。从所述预测数据库查找所述目标特征信息对应的真实历史信息,并将查找到的真实历史信息作为所述预测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电网容量,所述充电预测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需求负荷,该第四调度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电网容量和预测需求负荷,确定所述储能装置在每个预测时间点之前的充电功率。
关于供电调度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供电调度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供电调度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包括配电网、储能装置和供电调度装置。其中:
配电网,用于向充电站供电;储能装置,用于当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向所述充电站供电;供电调度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供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配电网向充电站供电的过程中,获取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充电站提供的当前供电容量;
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
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包括:
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和所述当前供电容量确定减少后的供电容量;
将所述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减少后的供电容量的差值作为补偿负荷;
根据所述补偿负荷控制所述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的供电功率,所述补偿负荷和所述供电功率的大小正相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负荷差值大于所述当前供电容量时,控制所述配电网停止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当所述第一负荷差值小于所述当前供电容量时,控制所述配电网以减少第一负荷差值后的供电容量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小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时,确定所述预设电网容量与所述当前电网容量的第二负荷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储能装置供电。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测信息,所述预测信息包括所述配电网的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站的充电预测信息;
根据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预测信息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
根据所述充电策略控制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过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预测数据库,所述预测数据库包括配电网的电网真实历史信息和所述充电站的充电真实历史信息,每个真实历史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历史特征;
所述获取预测信息包括:
获取待预测时间关联的预测特征,并确定所述预测特征对应的目标历史特征;
从所述预测数据库查找所述目标特征信息对应的真实历史信息,并将查找到的真实历史信息作为所述预测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电网容量,所述充电预测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需求负荷,所述根据所述电网预测信息和所述充电预测信息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测时间点分别对应的预测电网容量和预测需求负荷,确定所述储能装置在每个预测时间点之前的充电功率。
8.一种供电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荷获取模块,用于在配电网向充电站供电的过程中,获取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负荷和所述配电网向所述充电站提供的当前供电容量;
第一调度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容量与所述预设电网容量的第一负荷差值控制所述配电网减少对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容量;
第二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供电容量的减少结果、所述当前供电容量和所述当前需求负荷控制储能装置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9.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电网,用于向充电站供电;
储能装置,用于当所述配电网的当前电网容量大于预设电网容量时向所述充电站供电;
供电调度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205439.8A 2021-02-24 2021-02-24 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94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5439.8A CN112994119B (zh) 2021-02-24 2021-02-24 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5439.8A CN112994119B (zh) 2021-02-24 2021-02-24 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4119A true CN112994119A (zh) 2021-06-18
CN112994119B CN112994119B (zh) 2023-03-28

Family

ID=7635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5439.8A Active CN112994119B (zh) 2021-02-24 2021-02-24 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41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1675A (zh) * 2021-10-09 2021-12-10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有序充电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69970A1 (en) * 2013-09-11 2015-03-12 Proterr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N104682536A (zh) * 2015-01-28 2015-06-03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充电站充电控制方法
US20170070069A1 (en) * 2014-05-21 2017-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ic Energy Dispatch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038626A (zh) * 2018-08-24 2018-12-18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特高压受端电网调峰控制方法
CN109274100A (zh) * 2018-11-28 2019-01-25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电能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224082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充电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69970A1 (en) * 2013-09-11 2015-03-12 Proterr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US20170070069A1 (en) * 2014-05-21 2017-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ic Energy Dispatch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682536A (zh) * 2015-01-28 2015-06-03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充电站充电控制方法
CN109038626A (zh) * 2018-08-24 2018-12-18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特高压受端电网调峰控制方法
CN109274100A (zh) * 2018-11-28 2019-01-25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电能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224082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充电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1675A (zh) * 2021-10-09 2021-12-10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有序充电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4119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4571B2 (en)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historical clean energy profiles
US8716978B2 (en)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9532549A (zh) 充电功率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944194B1 (en) Smarter charging of plug-in vehicles
JP2019033629A (ja) 電力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充電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20116405A (ko) 건물 및 계통의 충방전 우선순위를 고려하는 v2x­ess 연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399578A (zh) 换电站服务能力预估方法和装置
EP400099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l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Nizami et al. A Multi-agent system based residential electric 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 for grid-support service
EP2991025A1 (en) Price setting device and power regulation device
CN112994119B (zh) 供电调度方法、装置、供电系统和存储介质
Naik et al. Optimization of vehicle-to-grid (V2G) services for development of smart electric grid: a review
CN11068282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Mahmud et al. A day-ahead peak shaving strategy using aggregated electric vehicles
EP3029802A1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CA3189084A1 (en) Adaptive knowledge-bas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6316759A (zh) 基于云平台的充电运营管理系统及其需求侧响应控制方法
Abdelwahab et al. PV and EV charger allocation with V2G capabilities
CN113555889B (zh) 储能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02127B (zh) 充电桩能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1677244B2 (en) Controlling the charge/discharge operations of multiple electric vehicles in a distribution network
US202003737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Storage and Consumption of Power According to Tiered Time-Based Criteria
Hamidi et al.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for enhancing smart-grid resiliency using electric vehicles
Miyahara et al. Charging prioritiz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under peak demand in commercial facility: Destination charging as a service
Bodenschatz et al. Challenges and Requirements of Electric Vehicle Fleet Charging at Company Parking Si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