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3652B - 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3652B
CN112993652B CN202110170013.3A CN202110170013A CN112993652B CN 112993652 B CN112993652 B CN 112993652B CN 202110170013 A CN202110170013 A CN 202110170013A CN 112993652 B CN112993652 B CN 112993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ealing
casing
waterproof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00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3652A (zh
Inventor
宣文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uans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uans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uansh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uans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00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3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3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3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3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3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3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for use under water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接线组件、与接线组件连接的导线、对壳体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防水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安装于壳体内供插座插接,所述导线连通所述接线组件,对所述接线组件进行供电,所述密封组件使得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防水组件使得所述壳体内部形成高压的环境。本申请具有使得插线板能够在水下正常进行插拔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插线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背景技术
目前插线板指的是带电源线和插头且可以移动的多位插座。
授权公告号为CN105356122B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防水安全插线板,涉及插线板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插线板包括上盖和插线板主体,所述上盖铰接于插线板主体的一侧,所述上盖和插线板主体分别设有装配锁具用的第一外延部和第二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和第二外延部相互配合。本发明锁具的拨动杆设有卡固片和末端,可与第二外延部的卡扣和凹槽相配合,凹槽与插孔盖传动连接,因此通过锁具可实现上盖和面板的锁合,以及插孔盖的转动。野外防水安全插线板通过面板和插孔盖之间、面板和底盒之间的防水设计,能有效的防止水进入插线板内。
但是上述发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仅仅能够适用于外部较为潮湿的环境使用,而无法真正实现在水下进行使用以及插头的插拔 。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插线板能够在水下正常进行插拔,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接线组件、与接线组件连接的导线、对壳体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防水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安装于壳体内供插座插接,所述导线连通所述接线组件,对所述接线组件进行供电,所述密封组件使得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防水组件使得所述壳体内部形成高压的环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水组件,使得壳体内部形成高压环境,在水下进行插拔的过程中,当壳体内部无法形成密闭空间时,壳体内部向外放气,避免了水流进入到插线板内,从而使得插线板能够在水下正常进行使用,提升了插线板的适用范围;且当插线板正常使用时,插线板内部的高压强产生的高速空气流动能够吹去位于插头上的水渍以及灰尘,使得插线板整体的内部空腔更加整洁。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所述接线组件以及密封组件放置的放置凹槽,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件,所述密封连接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密封插接的密封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体分隔成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密封连接件进行连接,上壳体密封卡入到位于密封连接件顶部的密封凹槽内,下壳体密封卡入到位于密封连接件底部的密封凹槽内,从而实现对于上壳体与下壳体安装的同时,实现了对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密封。
可选的,所述放置凹槽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接线凹槽,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沿所述接线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定位环以及设置于所述接线凹槽内的至少一个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位于相邻两定位环之间,所述定位环以及密封环的内壁均与所述导线的外侧壁压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凹槽的侧壁开设供导线穿过的接线凹槽,安装时,导线安装于接线凹槽内,且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锁紧将导线压紧于接线凹槽内,且通过位于接线凹槽内的定位环实现对于的导线的密封,降低了导线在晃动的过程中与接线凹槽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的概率,密封环实现对于导线与接线凹槽之间的密封,且配合定位环,降低了导线在晃动的过程中与密封环之间产生间隙,影响导线与插线板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供插座插入的插接通孔,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插接通孔底部的密封盖板、使得密封盖板始终具有朝向插接通孔运动趋势的弹性件以及设置于密封盖板下方的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壳体的顶部开设供插座插入的插接通孔,在插接通孔的底部设置密封盖板,密封盖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与上壳体压紧,在插座插入到插接通孔内时,插座上的接线柱能够通过吸水海绵吸去接线柱上多余的水分,从而使得插线板能够具有更好的防水功能。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限压阀,所述限压阀使得壳体内部的气压控制在外部大气压的1.2倍-1.4倍,所述下壳体位于所述限压阀的一侧还设置有一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为仅允许外部气体进入到放置凹槽内的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压阀,使得壳体内部的气压能够稳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了由于壳体内部压强过大导致壳体发生变形的概率;且通过壳体内的高气压,使得插线板整体的密封性出现问题时,会产生较多的气泡,能够起到提前警示的作用,且能够在高气压作用下,使得位于外部的水流无法第一时间进入到壳体内部,从而使得插线板有足够的时间从水内取出,提升了插线板在内部的密封性发生破坏后的安全性;且通过壳体内部的高气压与壳体外部的水压产生平衡的作用,降低了壳体在水压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放置凹槽的顶部还设置有一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隔离板的顶部罩设有一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卡入到上壳体内,且与上壳体压紧,所述隔离板、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之间分别形成左空腔以及右空腔,所述接线组件安装于所述左空腔内,所述右空腔内设置有一气囊,所述气囊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气囊与所述左空腔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右空腔的侧壁开设有供外部水流进入的入水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完全膨胀且填充满右空腔,此时气囊内气压与壳体内气压相同,当外部的水压大于内部气压时,水流通过入水通孔进入到右空腔内,且挤压气囊,使得气囊收缩,位于气囊内的气体进入到壳体内,此时,限压阀在外部水压的作用下被压紧封闭,使得壳体内的气压进一步上升,在气囊完全被压缩前,壳体的内外压强能够相互持平,从而降低了壳体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概率,使得插线板能够适应更深水位的使用;当外部的水压小于内部气压时,插线板可以正常使用;且位于气囊内的气体能够对在插拔插座的过程中漏出的气体进行补充,使得插线板壳体内部可以始终保持一定程度的高压。
可选的,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体远离下壳体一侧边沿位置的阻水环,所述阻水环朝向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插线板的上壳体竖直朝下放置于水中,阻水环与水面接触的位置可以储存一定量的空气,这部分空气在阻水环的作用下能够始终存在于阻水环与上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当插座向插线板内插入时,在外部水压的作用下,减小了阻水环空腔内的气压与壳体内部气压之间的压力差,从而减少了壳体内部气体的损失的同时,使得插座在插接于插线板内时,保持在干燥的一个环境中,且在插头插入插线板的过程中泄漏的气体能够进入到阻水环与上壳体之间的空腔内,使得阻水环与上壳体之间没有水流的空间增大,进一步提升了插线板在水下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阻水环侧壁的盖板,所述盖板密封盖合于所述阻水环的底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供水流穿过的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板,盖板与阻水环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使得阻水板整体的高度增加,进一步降低了水流进入到阻水环内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上壳体两侧的定位支座,所述定位支座的个数为两块,每一所述定位支座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每一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摩擦垫,每一所述支撑板上还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螺纹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插线板放置于水中后能够与水底之间固定,降低了插线板在自身的浮力作用下上浮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密封组件以及防水组件,使得壳体内部形成高压空间,从而实现在水底的防水,使得插线板能够适应水下环境,提升了插线板的适用范围;
通过设置阻水环,使得壳体的下方能够形成储存空气的储气空腔,从而当插头插入时,若内外气压不均等,则气体外放和进入均是以空气的形式进行交换,降低了水流进入到插线板内的概率;
通过设置气囊,方便了对壳体内部的压强进行调节,使得内外的压力保持在相对平衡的一个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内部接线组件和导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壳体右空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壳体左空腔与定位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上壳体;111、放置凹槽;112、隔离板;113、密封套;114、左空腔;115、右空腔;1151、进水孔;116、定位座;1161、接线凹槽;117、锁紧凹槽;1171、限位凹槽;118、密封环槽;119、插接通孔;12、下壳体;13、锁紧扣;131、锁紧突起;132、定位凹槽;14、放置座;141、卡接凹槽;2、接线组件;21、插线座;211、地线引脚;212、火线引脚;213、零线引脚;22、导电片;3、导线;4、密封组件;41、密封连接件;411、密封凹槽;412、密封突起;42、定位环;43、密封环;44、密封盖板;441、左密封盖板;442、右密封盖板;443、密封翻边;444、第一密封凸齿;4441、第一导向斜面;4442、第一锁紧平面;445、密封锁紧槽;446、第二密封凸齿;4461、第二导向斜面;4462、第二锁紧平面;45、吸水海绵;5、防水组件;51、限压阀;52、进水阀;53、气囊;54、阻水环;55、盖板;551、密封件;5511、卡接环槽;552、透水孔;56、定位支座;561、支撑板;562、摩擦垫;563、配重块;564、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参照图1和图2,包括壳体1、接线组件2、导线3、密封组件4以及防水组件5。接线组件2安装于壳体1内,接线组件2与导线3连接,用于将导线3上的电流传递至插入到壳体1内的插头上,密封组件4实现对于壳体1内部空间的密封,防水组件5使得壳体1内能够形成高压环境。
参照图1和图3,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设置于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外侧的锁紧扣13、限压阀51、进水阀52、气囊53。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接线组件2放置的放置凹槽111。下壳体12的内部设置有一隔离板112,隔离板112与下壳体12一体成型设置,隔离板112的顶部罩设有一密封套113,密封套113卡入到上壳体11内,且与上壳体11压紧,隔离板112将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形成的空腔分割为左空腔114以及右空腔115,右空腔115的侧壁开设有一进水孔1151。
放置凹槽111内设置有工接线组件2放置的放置座14,放置座14上开设多个卡接凹槽141,上壳体11上开设有多组连通放置凹槽111内部的插接通孔119,插接通孔119供外部插座插入且符合国标规定。
参照图3和图4,限压阀51安装于上壳体11的面板上,进水阀52安装于下壳体12上,限压阀51为仅允许内部气体流出的单向阀,进水阀52为仅允许外部气体进入的单向阀。气囊53设置于壳体1上的右空腔115内,气囊53与隔离板112之间采用黏贴剂黏贴固定,气囊53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气囊53与左空腔114内部空间连通,在插线板未放置于水中前,气囊53填充满整个右空腔115。限压阀51使得壳体1内部能够控制压强在1.2倍-1.5倍的大气压,进气阀用于向壳体1内注入气体,使得壳体1内部能够产生高压环境。
参照图4和5,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侧壁均设置有朝向导线3一侧延伸的定位座116,定位座116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放置凹槽111的接线凹槽1161,导线3卡接于接线凹槽1161内。
参照图1,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沿其宽度方向两侧的外侧壁边沿均开设有呈L形设置的锁紧凹槽117,锁紧凹槽117的端部均开设有限位凹槽1171。锁紧凹槽117沿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且均位于沿插线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相邻两插接通孔119之间,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闭合后形成呈U形的凹槽。
参照图1和图6,锁紧扣13呈U形设置,锁紧扣13的两端U形开口处的端部位于相对的一侧侧壁均设置有锁紧突起131,锁紧扣13卡入到由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闭合形成的呈U形的凹槽内,且位于锁紧扣13端部的锁紧突起131嵌入到锁紧凹槽117上的限位凹槽1171内。
参照图2,接线组件2安装于左空腔114内,接线组件2包括多个插线座21以及连接所有插线座21的导电片22,插线座21与放置座14之间通过卡扣固定,且通过上壳体11将插线座21压紧于放置座14内,每一插线座21上均设置有地线引脚211、火线引脚212以及零线引脚213,导电片22分为三组,每组导电片22分别连接所有地线引脚211、火线引脚212以及零线引脚213。导线3安装于接线凹槽116内,导线3上分别分为地线、火线以及零线,且分别与三组导电片22靠近卡接凹槽141的一端连接。
参照图5、图6以及图7,密封组件4包括密封连接件41、定位环42、密封环43、密封盖板44、弹性件以及吸水海绵45。密封连接件41用于连接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用于实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的密封,定位环42与密封环43用于实现对于导线3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密封盖板44以及弹性件45共同作用下密封盖合插接通孔119,从而使得壳体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密封盖板44的一部分,通过密封盖板44自身具有的韧性实现弹性件的作用。
密封连接件41用于连接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密封连接件4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密封插接的密封凹槽411,密封凹槽411朝向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一侧均设置有密封突起412,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侧壁开设有供密封突起412卡入的密封环槽118。锁紧扣13的侧壁形成有供密封连接件41嵌入的定位凹槽132,以避免密封连接件41与锁紧扣13之间发生干涉。
定位环42设置于卡接凹槽141内,定位环42沿卡接凹槽1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及以上,定位环42分割为两个半圆环,且分别安装与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卡接凹槽141内,本实施例中,定位环42的个数为两个。密封环43设置套设于导线3的外侧,且放置于相邻两定位环42之间,密封环43的外侧壁与卡接凹槽141的内壁贴合。本实施例中,密封环43与密封连接件41一体成型。
密封盖板44与每一插接通孔119相互对应设置,密封盖板44分别设置为左密封盖板441与右密封盖板442,左密封盖板441朝向右密封盖板44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翻边443,右密封盖板442的顶部开设有供密封翻边443嵌入的密封锁紧槽445,密封翻边443的朝向密封锁紧槽44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弧面444,密封锁紧槽445朝向密封翻边443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弧面444对应的第二导向弧面446。当插头插入时,插头挤压密封盖板44,在第一导向弧面444和第二导向弧面446的作用下,方便了密封盖板44的开启,且密封盖板44的两侧能够分别与插头的侧壁压紧,减小了密封盖板与插头之间的间隙,降低了插线板内部空气的流失,提升了位于插线板内部的高压的气体的使用时长。
参照图1,防水组件5包括阻水环54、盖板55以及定位支座56。阻水环54安装于上壳体11远离下壳体12的一侧,盖板55旋转盖合阻水环54与上壳体11之间的空腔,定位支座56用于使插线板放置于水中时能够保持上壳体11竖直朝下的状态。
阻水环54与上壳体11一体成型设置,阻水环54设置于上壳体11远离下壳体12的一侧,使得阻水环54与上壳体11之间形成储气空腔,盖板55朝向阻水环54的一侧设置有一密封件551,密封件551上开设有供阻水环54卡入的卡接环槽5511。盖板5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水孔552。
参照图1,定位支座56的个数为两块,每一定位支座56远离下壳体1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561,每一支撑板561的底部设置有摩擦垫562以及配重块563,摩擦垫562通过黏贴剂固定于配重块563的底部,每一支撑板561上还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定位螺钉564,定位螺钉564穿过支撑板561后螺纹安装于配重块563上,实现配重块563与支撑板561之间的固定。
当插线板要放置于水中时,先将插头插接于插线板上,插头上的线缆通过位于阻水环54上的出线凹槽穿出,随后将盖板55与阻水环54盖合,盖板55将插头压紧于储气空腔内,随后插线板上的上壳体11竖直朝下将整个插线板放置于水中,最后将安装支座固定于水底,避免了插线板在浮力的作用下漂浮至水面。
本实施例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的实施原理为:使得壳体1内部能够形成高压环境,在水下进行插拔的过程中,当壳体1内部无法形成密闭空间时,壳体1内部向外放气,避免了水流进入到插线板内,从而使得插线板能够在水下正常进行使用,提升了插线板的适用范围;且当插线板正常使用时,插线板内部的高压强产生的高速空气流动能够吹去位于插头上的水渍以及灰尘,在确保了插线板内部空腔的干燥度的同时,使得插线板整体的内部空腔更加整洁,起到防尘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接线组件(2)、与接线组件(2)连接的导线(3)、对壳体(1)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4)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防水组件(5),所述接线组件(2)安装于壳体(1)内供插座插接,所述导线(3)连通所述接线组件(2),对所述接线组件(2)进行供电,所述密封组件(4)使得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防水组件(5)使得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高压的环境;
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所述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所述接线组件(2)以及密封组件(4)放置的放置凹槽(111),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的密封连接件(41),所述密封连接件(4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密封插接的密封凹槽(411);
所述放置凹槽(111)的顶部还设置有一隔离板(112),所述隔离板(112)与所述下壳体(1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隔离板(112)的顶部罩设有一密封套(113),所述密封套(113)卡入到上壳体(11)内,且与上壳体(11)压紧,所述隔离板(112)、上壳体(11)以及下壳体(12)之间分别形成左空腔(114)以及右空腔(115),所述接线组件(2)安装于所述左空腔(114)内,所述右空腔(115)内设置有一气囊(53),所述气囊(53)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气囊(53)与所述左空腔(114)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右空腔(115)的侧壁开设有供外部水流进入的入水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凹槽(111)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导线(3)穿过的接线凹槽(1161),所述密封组件(4)还包括沿所述接线凹槽(116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定位环(42)以及设置于所述接线凹槽(1161)内的至少一个密封环(43),所述密封环(43)位于相邻两定位环(42)之间,所述定位环(42)以及密封环(43)的内壁均与所述导线(3)的外侧壁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的顶部开设有供插座插入的插接通孔(119),所述密封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插接通孔(119)底部的密封盖板(44)、使得密封盖板(44)始终具有朝向插接通孔(119)运动趋势的弹性件以及设置于密封盖板(44)下方的吸水海绵(45),所述吸水海绵(45)与所述密封环(4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的顶部设置有限压阀(51),所述限压阀(51)使得壳体(1)内部的气压控制在外部大气压的1.2倍-1.4倍,所述下壳体(12)位于所述限压阀(51)的一侧还设置有一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为仅允许外部气体进入到放置凹槽(111)内的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1)远离下壳体(12)一侧边沿位置的阻水环(54),所述阻水环(54)朝向远离所述下壳体(12)的一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阻水环(54)侧壁的盖板(55),所述盖板(55)密封盖合于所述防水组件(5)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上壳体(11)两侧的定位支座(56),所述定位支座(56)的个数为两块,每一所述定位支座(56)远离所述下壳体(1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561),每一所述支撑板(561)的底部设置有摩擦垫(562),每一所述支撑板(561)上还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定位螺钉(564),所述定位螺钉(564)螺纹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61)上。
CN202110170013.3A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Active CN112993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0013.3A CN112993652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0013.3A CN112993652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3652A CN112993652A (zh) 2021-06-18
CN112993652B true CN112993652B (zh) 2022-09-13

Family

ID=76349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0013.3A Active CN112993652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365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28351A (en) * 1975-12-18 1978-10-11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Underwater connector
CN208078290U (zh) * 2018-04-20 2018-11-0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可实现压力平衡的水下电缆连接器
CN111244672A (zh) * 2020-03-10 2020-06-05 黄小平 一种可以在水下操作的防水插座和插头
CN210806148U (zh) * 2019-10-22 2020-06-19 曾雪红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供电插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28351A (en) * 1975-12-18 1978-10-11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Underwater connector
CN208078290U (zh) * 2018-04-20 2018-11-0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可实现压力平衡的水下电缆连接器
CN210806148U (zh) * 2019-10-22 2020-06-19 曾雪红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供电插接装置
CN111244672A (zh) * 2020-03-10 2020-06-05 黄小平 一种可以在水下操作的防水插座和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3652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8162B (zh) 连接器、插座部件、电子设备及插头部件
CN107836048B (zh)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ES2690381T3 (es) Conjunto de conectador hembra
JP2009110760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動工具
CN102946028A (zh) 电池箱连接器
CN112993652B (zh) 一种防水防尘插线板
CN114122935A (zh) 一种室外防水防潮配电柜
US10505162B2 (en) Battery housing
CN206893896U (zh) 一种连接器插座
CN112135465A (zh) 用于监测站的防水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监测站
CN206163845U (zh) 一种插头开关控制盒
CN211184428U (zh) 安装结构及智能终端设备
CN208656075U (zh) 一种高压屏蔽电连接器组件
CN207910154U (zh) 一种防水rj板端连接器
CN220063232U (zh) 一种小型化压力传感器
CN218559088U (zh) 一种海洋无人船图像处理用数据存储装置
CN217875773U (zh) 灯体弹性接地结构
CN116598973A (zh) 一种水密接线盒
CN218867457U (zh) 充电枪控制盒连接结构
CN220209390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109659751A (zh) 充电电池插座
CN214673096U (zh) 一种具有绝缘保护功能的插排保护盒
CN214222927U (zh) 一种电池组件的led灯组结构
CN214429828U (zh) 新型5g户外通讯基站防护箱
CN219592843U (zh) 一种油烟机内置防水电源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