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0772A -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0772A
CN112990772A CN202110438799.2A CN202110438799A CN112990772A CN 112990772 A CN112990772 A CN 112990772A CN 202110438799 A CN202110438799 A CN 202110438799A CN 112990772 A CN112990772 A CN 112990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production
data
determined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87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0772B (zh
Inventor
祖军
赵岚
于胜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ngke Ruiy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ngke Ruiy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ngke Ruiy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ngke Ruiy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87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0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0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0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0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0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本发明涉及软件管理平台及数据集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让工艺文件及工艺数据能够更加简洁导致生产管理强度增高的技术问题,通过模型构建单元构建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根据生产任务构建模型,随后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通过公式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通过公式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并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与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进行比较;工艺文件及工艺数据能够更加简洁,便于管理,基于已有工艺构建模型,让车间工人与工艺人员具共同语言,更便于理解及产品的建造。

Description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管理平台及数据集成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航空行业工艺编辑支持平台是一套工艺数据集成、在线编辑及管控系统,系统秉承“厚平台、薄应用、大中台、小前台”的设计理念,基于微服务架构进行开发,采用java技术路线,实现产品自主化封装,为企业信息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提升企业平台化进程,产品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够让工艺文件及工艺数据能够更加简洁,导致生产管理强度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出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通过模型构建单元构建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并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根据生产任务构建模型,随后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若对应工序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选定工序,并将对应选定工序设置为不可修改工序,若对应工序不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待定工序,并将对应待定工序设置为可修改工序;通过公式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通过公式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与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进行比较;减少工艺人员工作量,让工艺文件及工艺数据能够更加简洁,便于管理,基于已有工艺构建模型,让车间工人与工艺人员具共同语言,更便于理解及产品的建造,同时将工艺设计与工艺实践相结合,能够很好的将工艺的成本降低同时将效率提升;对工艺工序设置明细文件夹,对工艺和工序平台采用人性化设计,操作便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包括注册登录单元、数据库、消息分布单元、模型构建单元、工艺下放单元、可视化管控平台以及权限设置单元;
所述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并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具体构建比较过程如下:
步骤S1:将生产任务发送至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的终端设备,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接收到生产任务后,根据生产任务构建模型,将工艺人员构建模型标记为设计模型,车间工人构建模型标记为生产模型;
步骤S2:对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的全部工序绑定文件夹,并将其设置为明细文件夹,随后获取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内的工艺材料、工艺材料对应的数量以及工艺材料的厂家,并将工艺材料、工艺材料对应的数量以及工艺材料的厂家存入对应工序的明细文件夹;
步骤S3:随后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若对应工序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选定工序,并将对应选定工序设置为不可修改工序,若对应工序不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待定工序,并将对应待定工序设置为可修改工序;
步骤S4: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并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分别标记为CB和CS,通过公式
Figure 263006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其中,a1和a2均为比例系数,且a1>a2>0;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并将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分别标记为CB1和CS1,通过公式
Figure 189373DEST_PATH_IMAGE002
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其中,a3和a4均为比例系数,且a3>a4>0;
步骤S5: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与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进行比较:若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则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进行修改;若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则将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进行修改,若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则比较待定工序对应的生产成本,高生产成本对应的待定工序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消息分布单元用于对消息进行分布式处理,具体分布式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P1:消费者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业务办理,系统接收到消费者的业务办理指令后,对消费者所办理的业务进行计算,随后系统将处理器分为两个集群,并将其分别标记为业务办理集群和业务计算集群;
步骤P2:构建分布式消息队列,随后业务办理集群生成业务办理数据,业务计算集群生成业务计算数据,随后将业务办理数据和业务计算数据存入分布式消息队列,同时将业务办理数据和业务计算数据分离保存。
进一步地,所述权限设置单元用于对工作人员进行权限等级划分,工作人员包括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将工作人员标记为o,o=1,2,……,m,m为正整数,具体划分过程如下:
步骤T1:获取到工作人员的入职时间,并将工作人员的入职时间标记为RZo,随后将工作人员的入职时间与当前系统时间进行比较,获取到工作人员对应的入职时长,并将工作人员对应的入职时长标记为SCo;
步骤T2:获取到工作人员在入职时间内出现的失误次数,并将工作人员在入职时间内出现的失误次数标记为CSo;
步骤T3:获取到工作人员在入职时间内参与工艺设计的次数,并将工作人员在入职时间内参与工艺设计的次数标记为SJo;
步骤T4:通过公式
Figure 738166DEST_PATH_IMAGE003
获取到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其中,v1、v2以及v3均为比例系数,且v1>v2>v3>0;
步骤T5:将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与等级划分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等级划分系数阈值,则将对应工作人员标记为超级管理员;
若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等级划分系数阈值,则将对应工作人员标记为普通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工艺下放单元用于对修改工艺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修改工艺下放时间进行合理设置,修改工艺信息包括时长数据、成本数据以及耗时数据,时长数据为工艺下放时间与工艺修改时间的时长差值,成本数据为进行修改的工艺实际操作成本,耗时数据为进行修改的工艺最低操作时长,将工艺标记为i,i=1,2,……,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设置过程如下:
步骤SS1:获取到工艺下放时间与工艺修改时间的时长差值,并将工艺下放时间与工艺修改时间的时长差值标记为CZi;
步骤SS2:获取到进行修改的工艺实际操作成本,并将进行修改的工艺实际操作成本标记为CBi;
步骤SS3:获取到进行修改的工艺最低操作时长,并将进行修改的工艺最低操作时长标记为SCi;
步骤SS4:通过公式
Figure 91787DEST_PATH_IMAGE004
获取到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其中,b1、b2以及b3均为比例系数,且b1>b2>b3>0,e为自然常数;
步骤SS5:将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与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修改工艺重要系数高,将对应修改工艺标记为优先下放工艺,并将优先下放工艺发送至可视化管控平台;
若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修改工艺重要系数低,将对应修改工艺标记为非优先下放工艺,并将非优先下放工艺发送至可视化管控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通过终端设备提交工艺人员信息和车间工人信息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工艺人员信息和车间工人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工艺人员信息包括工艺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车间工人信息包括车间工人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模型构建单元构建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并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将生产任务发送至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的终端设备,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接收到生产任务后,根据生产任务构建模型,随后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若对应工序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选定工序,并将对应选定工序设置为不可修改工序,若对应工序不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待定工序,并将对应待定工序设置为可修改工序;通过公式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通过公式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与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进行比较;减少工艺人员工作量,让工艺文件及工艺数据能够更加简洁,便于管理,基于已有工艺构建模型,让车间工人与工艺人员具共同语言,更便于理解及产品的建造,同时将工艺设计与工艺实践相结合,能够很好的将工艺的成本降低同时将效率提升;对工艺工序设置明细文件夹,对工艺和工序平台采用人性化设计,操作便捷;
2、本发明中,通过工艺下放单元用于对修改工艺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修改工艺下放时间进行合理设置,获取到工艺下放时间与工艺修改时间的时长差值、进行修改的工艺实际操作成本以及进行修改的工艺最低操作时长,通过公式获取到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步骤SS5:将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与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阈值进行比较;对工艺进行分析,对于重要工艺修改后进行优先下放,减少生产成本的损耗,同时减少工作人员返工的工作强度;
3、本发明中,通过消息分布单元对消息进行分布式处理,消费者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业务办理,系统接收到消费者的业务办理指令后,对消费者所办理的业务进行计算,随后系统将处理器分为两个集群,并将其分别标记为业务办理集群和业务计算集群;构建分布式消息队列,随后业务办理集群生成业务办理数据,业务计算集群生成业务计算数据,随后将业务办理数据和业务计算数据存入分布式消息队列,同时将业务办理数据和业务计算数据分离保存;使业务数据与计算数据分离,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提高了软件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包括注册登录单元、数据库、消息分布单元、模型构建单元、工艺下放单元、可视化管控平台以及权限设置单元;
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通过终端设备提交工艺人员信息和车间工人信息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工艺人员信息和车间工人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工艺人员信息包括工艺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车间工人信息包括车间工人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所述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并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具体构建比较过程如下:
步骤S1:将生产任务发送至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的终端设备,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接收到生产任务后,根据生产任务构建模型,将工艺人员构建模型标记为设计模型,车间工人构建模型标记为生产模型;
步骤S2:对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的全部工序绑定文件夹,并将其设置为明细文件夹,随后获取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内的工艺材料、工艺材料对应的数量以及工艺材料的厂家,并将工艺材料、工艺材料对应的数量以及工艺材料的厂家存入对应工序的明细文件夹;
步骤S3:随后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若对应工序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选定工序,并将对应选定工序设置为不可修改工序,若对应工序不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待定工序,并将对应待定工序设置为可修改工序;
步骤S4: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并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分别标记为CB和CS,通过公式
Figure 640711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其中,a1和a2均为比例系数,且a1>a2>0;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并将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分别标记为CB1和CS1,通过公式
Figure 636349DEST_PATH_IMAGE002
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其中,a3和a4均为比例系数,且a3>a4>0;
步骤S5: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与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进行比较:若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则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进行修改;若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则将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进行修改,若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则比较待定工序对应的生产成本,高生产成本对应的待定工序进行修改;
所述消息分布单元用于对消息进行分布式处理,具体分布式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P1:消费者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业务办理,系统接收到消费者的业务办理指令后,对消费者所办理的业务进行计算,随后系统将处理器分为两个集群,并将其分别标记为业务办理集群和业务计算集群;
步骤P2:构建分布式消息队列,随后业务办理集群生成业务办理数据,业务计算集群生成业务计算数据,随后将业务办理数据和业务计算数据存入分布式消息队列,同时将业务办理数据和业务计算数据分离保存;
所述权限设置单元用于对工作人员进行权限等级划分,工作人员包括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将工作人员标记为o,o=1,2,……,m,m为正整数,具体划分过程如下:
步骤T1:获取到工作人员的入职时间,并将工作人员的入职时间标记为RZo,随后将工作人员的入职时间与当前系统时间进行比较,获取到工作人员对应的入职时长,并将工作人员对应的入职时长标记为SCo;
步骤T2:获取到工作人员在入职时间内出现的失误次数,并将工作人员在入职时间内出现的失误次数标记为CSo;
步骤T3:获取到工作人员在入职时间内参与工艺设计的次数,并将工作人员在入职时间内参与工艺设计的次数标记为SJo;
步骤T4:通过公式
Figure 836386DEST_PATH_IMAGE005
获取到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其中,v1、v2以及v3均为比例系数,且v1>v2>v3>0;
步骤T5:将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与等级划分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等级划分系数阈值,则将对应工作人员标记为超级管理员;
若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等级划分系数阈值,则将对应工作人员标记为普通用户;
所述工艺下放单元用于对修改工艺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修改工艺下放时间进行合理设置,修改工艺信息包括时长数据、成本数据以及耗时数据,时长数据为工艺下放时间与工艺修改时间的时长差值,成本数据为进行修改的工艺实际操作成本,耗时数据为进行修改的工艺最低操作时长,将工艺标记为i,i=1,2,……,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设置过程如下:
步骤SS1:获取到工艺下放时间与工艺修改时间的时长差值,并将工艺下放时间与工艺修改时间的时长差值标记为CZi;
步骤SS2:获取到进行修改的工艺实际操作成本,并将进行修改的工艺实际操作成本标记为CBi;
步骤SS3:获取到进行修改的工艺最低操作时长,并将进行修改的工艺最低操作时长标记为SCi;
步骤SS4:通过公式
Figure 360909DEST_PATH_IMAGE004
获取到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其中,b1、b2以及b3均为比例系数,且b1>b2>b3>0,e为自然常数;
步骤SS5:将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与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修改工艺重要系数高,将对应修改工艺标记为优先下放工艺,并将优先下放工艺发送至可视化管控平台;
若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修改工艺重要系数低,将对应修改工艺标记为非优先下放工艺,并将非优先下放工艺发送至可视化管控平台。
本发明工作原理: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在工作时,通过模型构建单元构建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并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将生产任务发送至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的终端设备,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接收到生产任务后,根据生产任务构建模型,随后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若对应工序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选定工序,并将对应选定工序设置为不可修改工序,若对应工序不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待定工序,并将对应待定工序设置为可修改工序;通过公式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通过公式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与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进行比较:若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则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进行修改;若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则将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进行修改,若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则比较待定工序对应的生产成本,高生产成本对应的待定工序进行修改。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册登录单元、数据库、消息分布单元、模型构建单元、工艺下放单元、可视化管控平台以及权限设置单元;
所述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并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具体构建比较过程如下:
步骤S1:将生产任务发送至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的终端设备,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接收到生产任务后,根据生产任务构建模型,将工艺人员构建模型标记为设计模型,车间工人构建模型标记为生产模型;
步骤S2:对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的全部工序绑定文件夹,并将其设置为明细文件夹,随后获取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内的工艺材料、工艺材料对应的数量以及工艺材料的厂家,并将工艺材料、工艺材料对应的数量以及工艺材料的厂家存入对应工序的明细文件夹;
步骤S3:随后将设计模型和生产模型进行比较,若对应工序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选定工序,并将对应选定工序设置为不可修改工序,若对应工序不一致,则将对应工序标记为待定工序,并将对应待定工序设置为可修改工序;
步骤S4: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并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分别标记为CB和CS,通过公式
Figure 285031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到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其中,a1和a2均为比例系数,且a1>a2>0;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并将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对应的使用成本和工序使用次数分别标记为CB1和CS1,通过公式
Figure 733329DEST_PATH_IMAGE002
获取到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其中,a3和a4均为比例系数,且a3>a4>0;
步骤S5:将设计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与生产模型中待定工序的分析系数FX1进行比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分布单元用于对消息进行分布式处理,具体分布式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P1:消费者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业务办理,系统接收到消费者的业务办理指令后,对消费者所办理的业务进行计算,随后系统将处理器分为两个集群,并将其分别标记为业务办理集群和业务计算集群;
步骤P2:构建分布式消息队列,随后业务办理集群生成业务办理数据,业务计算集群生成业务计算数据,随后将业务办理数据和业务计算数据存入分布式消息队列,同时将业务办理数据和业务计算数据分离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设置单元用于对工作人员进行权限等级划分,工作人员包括工艺人员和车间工人,将工作人员标记为o,o=1,2,……,m,m为正整数,具体划分过程如下,通过公式获取到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将工作人员的等级划分系数HFo与等级划分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下放单元用于对修改工艺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修改工艺下放时间进行合理设置,修改工艺信息包括时长数据、成本数据以及耗时数据,时长数据为工艺下放时间与工艺修改时间的时长差值,成本数据为进行修改的工艺实际操作成本,耗时数据为进行修改的工艺最低操作时长,将工艺标记为i,i=1,2,……,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设置过程如下,通过公式获取到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将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Xi与修改工艺的重要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CN202110438799.2A 2021-04-23 2021-04-23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 Active CN112990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799.2A CN112990772B (zh) 2021-04-23 2021-04-23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799.2A CN112990772B (zh) 2021-04-23 2021-04-23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0772A true CN112990772A (zh) 2021-06-18
CN112990772B CN112990772B (zh) 2021-08-17

Family

ID=76339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8799.2A Active CN112990772B (zh) 2021-04-23 2021-04-23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077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93972A1 (en) * 2001-06-14 2002-12-19 Ntn Corporation Workshop facility design and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enabling verification of the entire workshop to be performed easily
CN107272613A (zh) * 2017-06-05 2017-10-20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木工行业的新工艺过程控制系统
CN112163688A (zh) * 2019-08-16 2021-01-01 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多剂型中西药产品全流程智能制造系统及建造方法
CN112198812A (zh) * 2020-09-21 2021-01-08 东南大学 基于数字孪生的微组装生产线的仿真与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2288220A (zh) * 2020-09-22 2021-01-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模型的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93972A1 (en) * 2001-06-14 2002-12-19 Ntn Corporation Workshop facility design and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enabling verification of the entire workshop to be performed easily
CN107272613A (zh) * 2017-06-05 2017-10-20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木工行业的新工艺过程控制系统
CN112163688A (zh) * 2019-08-16 2021-01-01 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多剂型中西药产品全流程智能制造系统及建造方法
CN112198812A (zh) * 2020-09-21 2021-01-08 东南大学 基于数字孪生的微组装生产线的仿真与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2288220A (zh) * 2020-09-22 2021-01-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模型的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0772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2956A (zh) 企业集团关系的挖掘方法和装置
CN112801607A (zh) 一种管理服务平台及构建方法
CN111383100A (zh) 基于风险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方法和装置
CN112860706A (zh) 一种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5605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ybrid burst optimized regulated workload orchestration for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CN114511235A (zh) 流程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3435859A (zh) 信访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270520A (zh) 基于重要性类的数据管理
CN112990772B (zh) 基于航空行业的工艺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
CN111752541A (zh) 一种基于Rete算法的支付路由方法
CN115543428A (zh) 一种基于策略模板的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549722A (zh) 多平台数据发布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5146653A (zh) 对话剧本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08078A (zh) 数据的批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135050B (zh) 应用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17311675B (zh) 一种涉及分布式系统的业务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273270B (zh) 一种工程定额的评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33184B (zh)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业务流程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1582952B (zh) 评分方法、信息推送方法、评分系统
CN107885710A (zh) 一种银行参数报表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414186B (zh) 数据资产切分校验方法以及装置
CN112819620A (zh) 一种金融机构评级数据采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16955319A (zh) 业务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84421A (zh) 混合云平台的服务部署方法、管理平台、设备及介质
CN116307894A (zh) 执行评价任务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