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4712A -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4712A
CN112984712A CN201911216440.XA CN201911216440A CN112984712A CN 112984712 A CN112984712 A CN 112984712A CN 201911216440 A CN201911216440 A CN 201911216440A CN 112984712 A CN112984712 A CN 112984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dor
fresh air
room
air system
sm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64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4712B (zh
Inventor
陈小平
唐清生
陈伟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164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4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4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4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4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4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0Odou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新风系统与可移动家用设备互联,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处于行进状态时,获取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检测的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对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若所述房间存在异味,确定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将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调节至所述目标开度值,以调节所述房间的新风量。本申请能够避免新风系统高功率运行,减少新风系统耗电量。

Description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可以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排出,从而打造一个健康清新的室内环境。
然而,目前的新风系统,是对各个房间进行统一送风控制,无法单独调节单个房间的出风量。当需要控制新风系统降低某个房间的空气污染程度时,所有房间的出风量都会一致增大,造成新风系统高功率运行,耗电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避免新风系统高功率运行,减少新风系统耗电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系统与可移动家用设备互联,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处于行进状态时,获取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检测的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
对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
若所述房间存在异味,确定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
将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调节至所述目标开度值,以调节所述房间的新风量。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新风风机和安装在每个房间新风进口处的阀门,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在可移动家用设备处于行进状态时,获取可移动家用设备检测的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再对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是否存在异味;如果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存在异味,确定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然后将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调节至该目标开度值,从而单独调节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新风量。本申请利用移动的可移动家用设备对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进行异味检测,提升了异味检测的全面性和可靠性,那么依据可移动家用设备的检测结果来单独调节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新风量,不仅能够实现新风系统的智能控制,且能够提升智能控制的精准性,从而避免新风系统高功率运行,达到了减少耗电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各实施例涉及的新风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中涉及的在扫地机器人上安装气味传感器阵列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中涉及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新风系统。
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中涉及的新风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新风系统可以包括控制器1001、新风风机1002和安装在每个房间新风进口处的阀门1003。
其中,控制器1001包括处理器10010(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11,网络接口10012,存储器10013。通信总线10011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网络接口10012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1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13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0的存储。
新风风机1002通过进气口连通室外,并通过新风管道将室外空气引入到室内,统一向各个房间输送新风。阀门1003安装在新风管道在各个房间的新风进口处,控制器1001可以控制阀门1003的开度,阀门1003开度大输入的新风量大,开度小输入的新风量小,通过调节阀门1003的开度,可以对进入到各个房间的新风量进行控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继续参照图1,图1中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13可以包括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在图1中,处理器10010可以调用存储器10013中存储的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由新风系统实现,新风系统与可移动家用设备互联。
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步骤S101、在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处于行进状态时,获取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检测的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
其中,可移动家用设备可以是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启动时,以行进状态进行清洁作业,同时检测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空气环境,获得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发送给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接收扫地机器人检测的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
示例性的,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包括气味传感器阵列,所述步骤S101,具体为:控制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启用所述气味传感器阵列检测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各个气味信号数据,得到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
其中,气味传感器阵列包括至少两个气味传感器,参照图3,图3为在扫地机器人上安装气味传感器阵列的示意图,多个气味传感器呈环形均匀散列排布在扫地机器人外壳内表面,各个气味传感器的朝向不同。扫地机器人启动进行移动清扫作业时,同时启用该气味传感器阵列,通过气味传传感器阵列检测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空气环境,得到由每个气味传感器检测的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组成的气味信号数据集。通过移动的扫地机器人,可以更加全面地检测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空气环境。
步骤S102、对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
新风系统在获得扫地机器人检测的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之后,对该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该房间是否存在异味。
示例性的,所述步骤S102,具体为:通过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对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
即,新风系统可以利用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对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其中,气味检测模型可以是针对气味类型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
在更多的实施中,也可以由扫地机器人利用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对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新风系统。此外,新风系统也可以将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发送给与新风系统互联的终端(PC、便携计算机、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等设备),由与新风系统互联的终端利用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对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再将分析结果反馈至新风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通过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对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包括子步骤S1020至子步骤S1022,具体为:S1020、将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中的各个气味信号数据,分别代入至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中分析,得出各个气味信号数据是否属于异味;S1021、将所述气味传感器阵列中检测到属于异味的气味信号数据的气味传感器,确定为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并统计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S1022、根据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
即,将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中的各个气味信号数据,,分别代入至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中分析,得到气味检测模型输出的每个气味信号数据是否属于异味的结果,气味传感器阵列中检测到属于异味的气味信号数据的气味传感器,即为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然后统计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的数量,根据该数量,确定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是否存在异味。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具体为:将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若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房间存在异味。
即,考虑到单个气味传感器检测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空气环境时,正常空气可能会受到气味传感器自身的电路干扰,测得的气味信号数据存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可能与异味空气对应的气味信号数据相似,为了提高异味判定的可靠性,将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只有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才判定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存在异味。其中,该预设阈值可以基于扫地机器人安装的气味传感器总数设定,比如扫地机器人安装的气味传感器总数的二分之一。
步骤S103、若所述房间存在异味,确定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
如果判定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存在异味,则确定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
示例性的,所述确定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具体为:根据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以及预设公式
Figure BDA0002299652580000051
计算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其中,r表示目标开度值,rmax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的所有气味传感器均检测到异味时的阀门开度值,rmin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的所有传感器均未检测到异味时的阀门开度的阀门开度值,n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nmax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的气味传感器总数。
即,预先设置计算阀门开度值的计算公式,阀门开度值的范围为0~90度,该公式具体为
Figure BDA0002299652580000061
其中,rmax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的所有气味传感器均检测到异味时的阀门开度值,可由用户预先设置,rmin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的所有传感器均未检测到异味时的阀门开度的阀门开度值,也可由用户预先设置,n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nmax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的气味传感器总数。由此,根据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和上述公式,便可计算得到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实现根据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线性调整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新风进口处的阀门。
步骤S104、将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调节至所述目标开度值,以调节所述房间的新风量。
在计算得到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之后,即可将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风进口处阀门调节至该目标开度值,达到单独调节扫地机器人所在房间的新风量的目的,避免新风系统高功率运行,减少了耗电量。
上述提供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与可移动家用设备互联,在可移动家用设备处于行进状态时,获取可移动家用设备检测的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再对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是否存在异味;如果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存在异味,确定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然后将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调节至该目标开度值,从而单独调节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新风量。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移动的可移动家用设备对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进行异味检测,提升了异味检测的全面性和可靠性,那么依据可移动家用设备的检测结果来单独调节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新风量,不仅能够实现新风系统的智能控制,且能够提升智能控制的精准性,从而避免新风系统高功率运行,达到了减少耗电量的目的。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了本申请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步骤S101之前,包括:训练针对气味类型的气味检测模型,得到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
即,在步骤S101之前,先训练针对气味类型的气味检测模型,以得到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
示例性的,所述训练针对气味类型的气味检测模型,得到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具体为:获取用于训练气味检测模型的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并提取所述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对应的气味类型的标注;根据所述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和所述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对应的气味类型的标注,建立用于训练气味检测模型的样本集;根据建立的所述样本集,训练针对气味类型的气味检测模型,得到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
其中,气味检测模型采用神经网络分类模型,采用神经网络可提高异味检测的精确性和合理性。即,可以获取预设的用于训练气味检测模型的样本气味信号数据,该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存在对应的气味类型(正常或异味)的标注,提取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对应的气味类型的标注,即可根据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及其对应的气味类型的标注,建立用于训练气味检测模型的样本集。
由于需要区分的气味类型有正常和异味两种情况,气味检测模型的任务即为总结样本集的规律,将这两种情况划分为两类,逐步形成一个自主的判断逻辑曲线,来作为其判断气味是否正常的标准,由此,得到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
在更多的实施中,训练完成后,并不立即投入使用,而是先检测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的检测准确率。可以获取预设的测试样本,该测试样本中包括多个用于测试的气味信号数据,然后将该测试样本中的各个气味信号数据,依次输入到训练好的气味信号中,得到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输出的气味类型,将气味检测模型输出的气味类型,与对应的用于测试的气味信号数据的标注类型进行比对,二者若一致,则将检测准确数量加1,然后根据公式:检测准确率=检测准确数量/测试样本气味信号数据的数量,计算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的检测准确率。当计算的气味检测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将气味检测模型投入使用,从而提升异味检测的准确度。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申请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新风系统控制器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新风系统控制器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新风系统控制器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新风系统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与可移动家用设备互联,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处于行进状态时,获取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检测的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
对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
若所述房间存在异味,确定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
将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调节至所述目标开度值,以调节所述房间的新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包括气味传感器阵列;
获取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检测的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包括:
控制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启用所述气味传感器阵列检测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各个气味信号数据,得到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包括:
通过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对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对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包括:
将所述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中的各个气味信号数据,分别代入至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中分析,得出各个气味信号数据是否属于异味;
将所述气味传感器阵列中检测到属于异味的气味信号数据的气味传感器,确定为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并统计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
根据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确定所述房间是否存在异味,包括:
将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
若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房间存在异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包括:
根据统计的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以及预设公式
Figure FDA0002299652570000021
计算所述房间新风进口处阀门的目标开度值;
其中,r表示目标开度值,rmax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的所有气味传感器均检测到异味时的阀门开度值,rmin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的所有传感器均未检测到异味时的阀门开度的阀门开度值,n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检测到异味的气味传感器数量,nmax表示气味传感器阵列中的气味传感器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处于行进状态时,获取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检测的所述可移动家用设备所在房间的气味信号数据集之前,包括:
训练针对气味类型的气味检测模型,得到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针对气味类型的气味检测模型,得到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包括:
获取用于训练气味检测模型的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并提取所述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对应的气味类型的标注;
根据所述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和所述样本气味信号数据对应的气味类型的标注,建立用于训练气味检测模型的样本集;
根据建立的所述样本集,训练针对气味类型的气味检测模型,得到训练好的气味检测模型。
9.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控制器、新风风机和安装在每个房间新风进口处的阀门,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新风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1216440.XA 2019-12-02 2019-12-02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84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6440.XA CN112984712B (zh) 2019-12-02 2019-12-02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6440.XA CN112984712B (zh) 2019-12-02 2019-12-02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4712A true CN112984712A (zh) 2021-06-18
CN112984712B CN112984712B (zh) 2022-09-30

Family

ID=7633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6440.XA Active CN112984712B (zh) 2019-12-02 2019-12-02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47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2392A (zh) * 2021-10-12 2022-01-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74410A (ja) * 2012-02-27 2013-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3574836A (zh) * 2012-07-31 2014-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阀门开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440229A (zh) * 2016-10-24 2017-02-2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扫地机器人及其系统和检测空气状况的方法
CN106679105A (zh) * 2017-01-12 2017-05-17 刘懿 一种室内流场跟踪控制分体式空气净化系统
CN108088056A (zh) * 2016-07-31 2018-05-29 黄燕云 室内污染物环境监测系统
CN109489183A (zh) * 2018-11-30 2019-03-19 北京新风到家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新风系统信息提醒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579174A (zh) * 2019-01-16 2019-04-05 聊城大学 一种可移动新风与净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74410A (ja) * 2012-02-27 2013-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3574836A (zh) * 2012-07-31 2014-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阀门开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088056A (zh) * 2016-07-31 2018-05-29 黄燕云 室内污染物环境监测系统
CN106440229A (zh) * 2016-10-24 2017-02-2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扫地机器人及其系统和检测空气状况的方法
CN106679105A (zh) * 2017-01-12 2017-05-17 刘懿 一种室内流场跟踪控制分体式空气净化系统
CN109489183A (zh) * 2018-11-30 2019-03-19 北京新风到家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新风系统信息提醒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579174A (zh) * 2019-01-16 2019-04-05 聊城大学 一种可移动新风与净化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爱萍: "《数据融合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31 March 201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2392A (zh) * 2021-10-12 2022-01-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3932392B (zh) * 2021-10-12 2023-03-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4712B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3457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voice control on device with microphone array, and device thereof
US8090675B2 (en) HVAC system that controls an asset via a wide area network in accordance with a business strategy using predictor and responder data points
KR101510860B1 (ko) 사용자 의도 파악 어플리케이션 서비스 방법 및 서버와 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의도 파악 어플리케이션 서비스 시스템
CN109685092B (zh) 基于大数据的聚类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4009898A (zh) 家用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08546264A5 (zh)
CN110751385B (zh)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02424B (zh) 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84712B (zh)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04738A (zh) 一种设备联动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KR101922809B1 (ko) 에너지 절약 보상 시스템 및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기록매체
CN112984753A (zh)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6360B (zh) 用于检测锅炉故障类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65991A (zh) 智能控制开关的权限调节方法、装置、智能控制开关以及存储介质
US20160019730A1 (en) Remote onboard emission compliance technique
WO2024060657A1 (zh) 用于全屋空气环境监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12543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iggering predetermined operation
CN109376064B (zh) 一种接口测试报告的生成方法及设备
CN112902414B (zh)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7162046A (ja) センサーデータ処理装置、センサー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センサー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センサー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1415191B (zh) 一种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0431B (zh) 用于空调的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90044199A (ko) 제어 명령 분석 기반 IoT 자동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988835B (zh) 一种软件升级的方法及终端
KR101614941B1 (ko) Rssi 정보를 이용하여 제1 단말과 페어링될 적어도 하나의 단말을 복수의 제2 단말 중에서 선택하여 페어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단말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