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3633A - 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3633A
CN112983633A CN202110335824.4A CN202110335824A CN112983633A CN 112983633 A CN112983633 A CN 112983633A CN 202110335824 A CN202110335824 A CN 202110335824A CN 112983633 A CN112983633 A CN 112983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ge
cavity
chamber
solenoid val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58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3633B (zh
Inventor
朱耀文
郑世魁
张卫兵
徐长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58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3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3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3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3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3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02B37/183Arrangements of bypass valves or actu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driven charging or scavenging pump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33/00 - F02B37/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增压防喘振装置设置于增压器与节气门之间的管路上,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增压腔和防喘振腔,增压腔用于将增压器增压后的气体导入增压器控制阀,防喘振腔用于将处于节气门突然关闭状态下的节气门前的气体导出;防喘振阀体,防喘振阀体滑动设置在防喘振腔内,防喘振阀体被配置为当节气门突然关闭时,使增压器增压的气体泄压;压力调节电磁阀,压力调节电磁阀设置于增压腔的末端,以调节进入增压器控制阀的气体量;防喘振电磁阀,防喘振电磁阀设置于防喘振腔以调节防喘振阀体两端的压力。该装置能够实现气体增压且防止节气门突然关闭后增压器喘振。

Description

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增压器将空气增压后,空气温度会提升,需经过中冷器对空气进行冷却降温,然后由节气门进入发动机,传统的增压器压力控制阀开启压力取决于增压器压壳出气口压力,纯机械式增压器的放气阀开启压力在增压器出厂前即已确定,不能随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变化,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发动机对增压压力的需求;尽管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利用电控阀控制压力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需要额外提供高压气体,由电控阀控制通断,借助高压空气的压力推动增压器的放气阀工作。
而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经由增压器增压后,由节气门进入发动机。当节气门突然关闭时,增压器压气端至节气门间的空气压力骤增,气流会在整个进气管道内波动,造成增压器叶轮受到冲击,导致喘振的现象发生。喘振发生时噪音增大,乘坐舒适性降低,同时也加剧了增压器零部件的损坏。而现有的机械式防喘振阀泄压压力依赖于节气门前后的压差,由于燃气机节气门后的压力变化波动较大,喘振阀的开启或关闭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实际工况需求,响应性效果不佳。
因此,亟需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能够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对增压压力的需求,同时还能够防止节气门突然关闭后出现喘振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能够防止发动机的节气门突然关闭后,发动机发生喘振。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设置于增压器与节气门之间的管路上,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增压腔和防喘振腔,所述增压腔用于将增压器增压后的气体导入增压器控制阀,所述防喘振腔用于将处于节气门突然关闭状态下的节气门前的气体导出;
防喘振阀体,所述防喘振阀体滑动设置在所述防喘振腔内,所述防喘振阀体被配置为当节气门突然关闭时,使增压器增压的气体泄压;
压力调节电磁阀,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增压腔的末端,以调节进入增压器控制阀的气体量;
防喘振电磁阀,所述防喘振电磁阀设置于所述防喘振腔以调节防喘振阀体两端的压力。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喘振腔包括第一主腔和泄压腔,所述泄压腔旁通于所述第一主腔,所述防喘振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腔内并用于遮挡所述第一主腔与所述泄压腔的连接处,且所述防喘振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腔的末端。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喘振腔还包括辅助排气腔,所述辅助排气腔与所述泄压腔连通,且所述第一主腔与所述辅助排气腔通过所述防喘振电磁阀连通或切断。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喘振电磁阀和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均包括电磁阀座、电磁阀体、电磁阀芯和电磁阀回位弹簧,所述电磁阀芯和所述电磁阀回位弹簧均设置于所述电磁阀座与所述电磁阀体形成的腔室内,所述电磁阀回位弹簧分别与所述电磁阀芯以及所述电磁阀体抵接,且所述电磁阀座上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电磁阀芯用于封堵或开启所述连通通道。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通道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L型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L型通道通过所述电磁阀芯的移动而连通或切断。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通道的进气端高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出气端,所述电磁阀芯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L型通道。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通道还包括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设置于所述电磁阀座与所述电磁阀体相接触的一端,所述环形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所述L型通道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环形通道围成的空间区域内。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磁阀座与所述电磁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压腔包括第二主腔和旁通腔,所述第二主腔末端设置有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进气端壳体和排气端壳体,所述进气端壳体与所述排气端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和所述防喘振电磁阀均设置于所述排气端壳体上。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端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用于排出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通入的气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所述辅助排气腔连通,用于排出所述防喘振电磁阀通入的气体。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端壳体设置有容纳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的第一容纳孔和容纳所述防喘振电磁阀的第二容纳孔;沿所述排气端壳体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容纳孔和所述第二容纳孔的孔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电磁阀座上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限位槽的限位凸起。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端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主腔、所述泄压腔、所述辅助排气腔、所述第二主腔和所述旁通腔,所述进气端壳体上还设置有出气道,所述第一主腔与所述泄压腔通过所述出气道连通,所述防喘振阀体能够遮挡所述出气道。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压防喘振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防喘振腔内,所述防喘振阀体靠近所述防喘振电磁阀的一端穿入所述支撑板。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压防喘振装置还包括防喘振弹簧,所述防喘振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防喘振阀体以及所述排气端壳体抵接。
作为上述增压防喘振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腔为阶梯式结构,所述第一主腔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径和所述第三腔室内径均小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径以及第四腔室内径,所述出气道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四腔室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增压器和节气门,所述增压器的出气端与所述节气门连通,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所述增压防喘振装置与所述节气门的进气端连通。
本发明有益效果:
壳体上设置有增压腔和防喘振腔,经过增压器增压的气体分别通过增压腔和防喘振腔后,通过压力调节电磁阀控制增压器控制阀的开启,从而使增压器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大气体压力,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发动机对增压压力的需求。防喘振电磁阀控制防喘振阀体在防喘振腔内往复移动,从而使防喘振腔与外界连通,将气体排出防喘振腔外,当节气门突然关闭时,节气门前被增压的气体能够进入到增压防喘振装置内并被排出,防止压力波在增压器、中冷器及节气门组成的气道内震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增压防喘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气端壳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端壳体的第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端壳体的第二视角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喘振阀体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的分解示意图(不包括电磁阀回位弹簧);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座的剖视图。
图中:
1、壳体;11、进气端壳体;111、第二主腔;112、旁通腔;113、进气腔;114、第一主腔;1141、第一腔室;1142、第二腔室;1143、第三腔室;1144、第四腔室;115、泄压腔;116、辅助排气腔;117、出气道;12、排气端壳体;121、第一排气通道;122、第二排气通道;123、第一容纳孔;124、第二容纳孔;125、限位槽;126、容纳凸台;127、螺纹孔;
2、防喘振阀体;21、第二进气通道;22、凹槽;23、插槽;
31、电磁阀座;311、第一进气通道;312、L型通道;313、环形通道;314、限位凸起;32、电磁阀体;33、电磁阀芯;34、电磁阀回位弹簧;35、密封圈;
4、防喘振弹簧;
5、支撑板;
6、螺钉;
7、压力调节电磁阀;
8、防喘振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发动机包括节气门、增压器和中冷器,其中节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一道可控阀门,通过控制节气门的开启角度,从而起到调节进气量的大小;增压器用于将进入发动机的气体增压,通过增大空气密度,使更多的空气进入发动机内燃烧;中冷器设置于增压器与节气门之间,用于对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冷却降温。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经由增压器增压、中冷器的冷却降温后,由节气门进入发动机。增压器的压力控制通过控制阀实现,具体地增压器的出气端的气体通过导管与控制阀的进气口连通,当通入控制阀的气体压力小于控制阀的设定值时,控制阀阀芯不会被打开,此时增压器能够继续增压,当通入控制阀的气体压力大于控制阀的开启压力值时,控制阀阀芯被打开,继而推动增压器废气旁通阀打开,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被旁通掉后,不再推动增压器涡轮增压,此时增压器的气体压力值小于等于开启压力值,故现有的增压器由于在出厂前已经设定了最大压力值,当发动机需要的压力值超出最大压力值时,增压器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精确控制增压器的增压压力,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下对增压压力的需求,以及防止节气门突然关闭引起增压器喘振的现象发生,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还包括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增压防喘振装置与节气门的进气端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增压防喘振装置包括:壳体1、防喘振阀体2、压力调节电磁阀7和防喘振电磁阀8。壳体1设置有增压腔和防喘振腔,增压腔用于将增压器增压后的气体导入增压器控制阀,防喘振腔用于将处于节气门突然关闭状态下的增压器中的气体导出增压器;防喘振阀体2滑动设置在防喘振腔内,防喘振阀体2被配置为当节气门突然关闭时,使增压器增压的气体泄压;压力调节电磁阀7设置于增压腔的末端,以调节进入增压器控制阀的气体量,实现对进入增压腔内的气体分流的目的;防喘振电磁阀8设置于防喘振腔用以调节防喘振阀体两端的压力,从而为防喘振阀体2提供滑动的必要条件。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增压防喘振装置,由于壳体1上设置有增压腔和防喘振腔,经过增压器增压的气体分别通过增压腔和防喘振腔后,通过压力调节电磁阀7调节进入增压器控制阀的气体量来抑制增压器控制阀工作,从而使增压器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大气体压力,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发动机对增压压力的需求。防喘振电磁阀8能够选择性将气体导出防喘振腔,从而使防喘振腔与外界连通,将气体排出防喘振腔外,当节气门突然关闭时,节气门前的气体导出进入到增压防喘振装置内并被排出,防止压力波在增压器、中冷器及节气门组成的气道内震荡。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上设置有增压腔和防喘振腔,增压腔和防喘振腔连通,具体是增压腔的首端与防喘振腔的首端连通,更为具体地,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腔113,而增压腔和防喘振腔均与进气腔113连通,进气腔113与增压器和节气门之间的管路连通,经过增压器增压的气体通过进气腔113进入到增压腔和防喘振腔内。优选地,壳体1包括进气端壳体11和排气端壳体12,进气端壳体11与排气端壳体12固定连接,具体是通过螺钉6连接,而压力调节电磁阀7和防喘振电磁阀8均设置于排气端壳体12上,用于将多余气体从壳体1内排出。
防喘振腔包括第一主腔114和泄压腔115,泄压腔115旁通连接于第一主腔114,泄压腔115通过软管与增压器的进气口连通,防喘振腔还包括辅助排气腔116,辅助排气腔116与泄压腔115连通,第一主腔114与辅助排气腔116则通过防喘振电磁阀8连通或切断。增压腔包括第二主腔111和旁通腔112,第二主腔111末端设置有压力调节电磁阀7,旁通腔112与增压器的控制阀连通,使控制阀能够将增压器较大气压的气体被泄掉,保证增压器正常工作。其中,第一主腔114、泄压腔115、辅助排气腔116、第二主腔111和旁通腔112均设置在进气端壳体11上,进气端壳体11上还设置有出气道117,第一主腔114与泄压腔115通过出气道117连通,在节气门正常开启状态下,防喘振阀体2能够遮挡出气道117防止气体从泄压腔115排出。第一主腔114、辅助排气腔116和第二主腔111均平行设置,泄压腔115和旁通腔112平行设置,而泄压腔115和第一主腔114之间呈角度设置,旁通腔112与第二主腔111之间呈角度设置,且角度均为90°,能够便于加工和装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为其他角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泄压腔115通过软管与外界大气连通,但是由于泄压腔115排出的气体为高压气体,故在排出到外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软管处需要增设一消音器进行消音,防止发动机整体噪声增大。
节气门突然关闭后,由于增压防喘振装置连接在增压器与节气门之间的管路上,增压器内的气体进入该增压防喘振装置内的量增多,从而导致第一主腔114内的气压增大,防喘振阀体2左右两侧产生压差而气流被推动,出气道117露出,气体从出气道117进入泄压腔115,实现对增压器的泄压,从而防止增压泵内的气体在增压泵内聚集造成增压泵喘振的问题出现。
更为具体地,继续参考图3,第一主腔114为阶梯式结构,第一主腔114包括第一腔室1141、第二腔室1142、第三腔室1143和第四腔室1144,第一腔室1141内径和第三腔室1143内径均小于第二腔室1142内径以及第四腔室1144内径,出气道117设置于第二腔室1142的侧壁上。
如图4-6所示,排气端壳体12上设置有第一排气通道121和第二排气通道122,第一排气通道121与外界大气连通,以用于排出压力调节电磁阀7通入的气体,防止在增压过程中气体进入到增压器的控制阀内而不能实现增压的目的;第二排气通道122与辅助排气腔116连通(参考图2),用于排出防喘振电磁阀8通入的气体,保证防喘振阀体2左右两侧存在一定压差,从而使防喘振阀体2能够被推动。
优选地,排气端壳体12设置有容纳压力调节电磁阀7的第一容纳孔123和容纳防喘振电磁阀8的第二容纳孔124;沿排气端壳体12厚度方向,第一容纳孔123和第二容纳孔124的孔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槽125,以防止压力调节电磁阀7或防喘振电磁阀8在排气端壳体12内转动。更为具体地,其中第一排气通道121与第一容纳孔123连通,第二排气通道122与第二容纳孔124连通,以使气体从对应的排气通道内排出。其中第一排气通道121和第二排气通道122呈夹角设置,而为了便于加工和装配,第一排气通道121和第二排气通道122呈90°设置。
如图7所示,防喘振阀体2的横截面呈T字形,防喘振阀体2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通道21与防喘振腔连通,从而使气体能够从防喘振阀体2上通过,防喘振阀体2远离防喘振电磁阀8的一端位于第二腔室1142内,由于第二腔室1142的内径大于第一腔室1141内径以及第三腔室1143内径,故防喘振阀体2能够被第一腔室1141和第三腔室1143内壁限位,防止防喘振电磁阀8移动过程中越位,另外,在防喘振阀体2的端部设置有凹槽22,增压防喘振装置还包括支撑板5,支撑板5设置于防喘振腔内,防喘振阀体2靠近防喘振电磁阀8一端穿入支撑板5,即支撑板5套设在防喘振阀体2的凹槽22内,支撑板5能够牢固地设置在第四腔室1144内,防止防喘振阀体2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振动,保证防喘振阀体2平稳移动。在防喘振阀体2的端部还设置有插槽23。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增压防喘振装置还包括防喘振弹簧4,防喘振弹簧4两端分别与防喘振阀体2以及排气端壳体12抵接。具体地,防喘振弹簧4一端插入插槽23内,另一端与排气端壳体12抵接,防喘振弹簧4能够在泄压腔115打开泄压完成后使防喘振阀体2恢复原位,继续将出气道117封堵。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8所示,防喘振电磁阀8和压力调节电磁阀7均包括电磁阀座31、电磁阀体32、电磁阀芯33和电磁阀回位弹簧34,电磁阀芯33和电磁阀回位弹簧34均设置于电磁阀座31与电磁阀体32形成的腔室内,电磁阀回位弹簧34分别与电磁阀芯33以及电磁阀体32抵接,且电磁阀座31上设置有连通通道,电磁阀芯33用于封堵或开启连通通道。电磁阀芯33与电源线束连接,电磁阀体32得电或失电后,能够实现电磁阀芯33与电磁阀座31的贴合或分离,而电磁阀芯33的作用则是封堵连通通道,防止气体从第一排气通道121或第二排气通道122排出,电磁阀回位弹簧34则能够使电磁阀芯33复位。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连通通道包括第一进气通道311和L型通道312,第一进气通道311与L型通道312通过电磁阀芯33的移动而连通或切断。L型通道312的进气端高于第一进气通道311的出气端,L型通道312的进气端与第一进气通道311的出气端位于电磁阀座31的同一侧,电磁阀芯33用于封堵或打开L型通道312,该种设置方式能够便于连通通道的封堵,同时还能够顺利地将进入电磁阀内的空气引出电磁阀。
更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9,连通通道包括环形通道313,其设置于电磁阀座31与电磁阀体32相接触的一端,环形通道313与第一进气通道311连通,L型通道312的进气端位于环形通道313围成的空间区域内。而L型通道312的出气端则位于电磁阀座31与排气端壳体12接触的侧壁上,对应地,L型通道312的出气端能够与对应的排气通道连通,从而使气体从中排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通道311的数量为三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第一进气通道31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进气通道311不能与L型通道312在电磁阀座31内部有连通关系,防止电磁阀座31失效。
电磁阀座31上设置有能够伸入限位槽125的限位凸起314,即电磁阀座31与第一容纳孔123以及第二容纳孔124均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限位凸起314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而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314的数量为两个,对应不同的电磁阀座31,设置在排气端壳体12上的限位槽125的数量也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电磁阀座31可通过螺纹结构与第一容纳孔123以及第二容纳孔124连接。优选地,在本实施中排气端壳体12上背离进气端壳体11方向延伸有两个容纳凸台126,在两个容纳凸台126中,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容纳孔123,另外一个设置第二容纳孔124。排气端壳体12上设置有螺纹孔127,用于螺钉6的穿入。
为了保证防喘振电磁阀8和压力调节电磁阀7的气密性,本实施例中,电磁阀座31与电磁阀体3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5。密封圈35的具体材料以及形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下,防喘振电磁阀8和压力调节电磁阀7均处于失电状态,即二者的电磁阀座31被电磁阀芯33封堵。防止增压器内的气体从增压防喘振装置内流出而影响节气门进气量。
增压压力控制过程:增压后的空气通过进气腔113进入第二主腔111,然后通过旁通腔112连接至增压器的控制阀,旁通腔112的管接头边缘有倒锥角,可以增强连接胶管的连接强度,防止松脱。旁通腔112中的空气还经过第一进气通道311进入环形通道313内,环形通道313与L型通道312相连通,L型通道312内的气体可经第一排气通道121进入大气中。ECU根据发动机当前工况需要提高增压器的气体压力,通过线束输出控制信号,压力调节电磁阀7得电而产生磁力,控制电磁阀芯33的轴向移动与电磁阀座31之间的分离,从而控制气体经由L型通道312的流出量,由于旁通腔112连接至增压器的控制阀,经由L型通道312的气体流量越大,旁通腔112中的压力越小,增压器的控制阀就越不容易开启,从而增压器可以根据需要达到更高的增压压力,从而实现增压器增压的目的;反之,压力调节电磁阀7失电,受电磁阀回位弹簧34恢复力作用,电磁阀芯33与电磁阀座31紧密贴合,以使L型通道312被电磁阀芯33堵住,进入旁通腔112内的气体的压力超过控制阀最大开启压力值,增压器的控制阀打开,增压器泄压。
防喘振控制过程:增压后的空气通过进气腔113进入第一主腔114,防喘振阀体2将第一主腔114分为多个小腔,当节气门正常开启状态下,进气腔113与支撑板5和进气端壳体11围成的腔体之间通过第二进气通道21相通,气压保持相同,空气继续经第一进气通道311进入环形通道313内,环形通道313与L型通道312相通,L型通道312内的空气可经第二排气通道122、辅助排气腔116、泄压腔115进入增压器的进气口,防喘振电磁阀8失电状态下,即L型通道312与环形通道313在正常状态下不连通,防喘振阀体两侧压力相同,无压差,防喘振阀体2不能滑动。当节气门突然关闭时,防喘振电磁阀8得电状态下,在电磁阀回位弹簧34的作用下电磁阀芯33与电磁阀座31分离,防喘振阀体2左右两侧产生压差,即整个防喘振腔产生压差,防喘振阀体2在压力的作用下,立即压缩防喘振弹簧4,当防喘振阀体2下行一段距离,露出出气道117时,进气腔113中的高压气体便经过出气道117直接进入泄压腔115进行泄压,从而避免增压器的喘振现象,同时,进气腔113中的高压气体部分也会从防喘振电磁阀8处进入泄压腔115中被泄压。泄压腔115通过软管与增压器的进气口连通,能够使增压气体继续回到增压器内,增压器无需耗费较大的能源即可实现对增压气体的增压,实现增压气体的二次利用,从而节省能源。泄压后,在防喘振弹簧4弹力的作用下,防喘振阀体2恢复原始位置,出气道117随即被防喘振阀体2、支撑板5围成的密闭空腔封堵。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增压器的增压能力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发挥与提升,也减少了增压器的匹配选择,减少了增压器的型号数量,更便于管控。
增压防喘振装置既能够对增压器进行增压,又能够对增压器防喘振,提升了发动机适应不同车型的能力,配套便利性更佳。
通过采用电磁阀控制,相比机械式控制,响应更为精确、更为快捷,可以应对发动机在瞬态的变化需求,提升发动机的性能。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设置于增压器与节气门之间的管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设置有增压腔和防喘振腔,所述增压腔用于将增压器增压后的气体导入增压器控制阀,所述防喘振腔用于将处于节气门突然关闭状态下的节气门前的气体导出;
防喘振阀体(2),所述防喘振阀体(2)滑动设置在所述防喘振腔内,所述防喘振阀体(2)被配置为当节气门突然关闭时,使增压器增压的气体泄压;
压力调节电磁阀(7),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7)设置于所述增压腔的末端,以调节进入增压器控制阀的气体量;
防喘振电磁阀(8),所述防喘振电磁阀(8)设置于所述防喘振腔以调节防喘振阀体两端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喘振腔包括第一主腔(114)和泄压腔(115),所述泄压腔(115)旁通于所述第一主腔(114),所述防喘振阀体(2)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腔(114)内并用于遮挡所述第一主腔(114)与所述泄压腔(115)的连接处,且所述防喘振电磁阀(8)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腔(114)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喘振腔还包括辅助排气腔(116),所述辅助排气腔(116)与所述泄压腔(115)连通,且所述第一主腔(114)与所述辅助排气腔(116)通过所述防喘振电磁阀(8)连通或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喘振电磁阀(8)和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7)均包括电磁阀座(31)、电磁阀体(32)、电磁阀芯(33)和电磁阀回位弹簧(34),所述电磁阀芯(33)和所述电磁阀回位弹簧(34)均设置于所述电磁阀座(31)与所述电磁阀体(32)形成的腔室内,所述电磁阀回位弹簧(34)分别与所述电磁阀芯(33)以及所述电磁阀体(32)抵接,且所述电磁阀座(31)上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电磁阀芯(33)用于封堵或开启所述连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包括第一进气通道(311)和L型通道(312),所述第一进气通道(311)与所述L型通道(312)通过所述电磁阀芯(33)的移动而连通或切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通道(312)的进气端高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311)的出气端,所述电磁阀芯(33)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L型通道(3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还包括环形通道(313),所述环形通道(313)设置于所述电磁阀座(31)与所述电磁阀体(32)相接触的一端,所述环形通道(313)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311)连通,所述L型通道(312)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环形通道(313)围成的空间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座(31)与所述电磁阀体(3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腔包括第二主腔(111)和旁通腔(112),所述第二主腔(111)末端设置有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进气端壳体(11)和排气端壳体(12),所述进气端壳体(11)与所述排气端壳体(12)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7)和所述防喘振电磁阀(8)均设置于所述排气端壳体(1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端壳体(12)上设置有第一排气通道(121)和第二排气通道(122),所述第一排气通道(121)用于排出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7)通入的气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122)与所述辅助排气腔(116)连通,用于排出所述防喘振电磁阀(8)通入的气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端壳体(12)设置有容纳所述压力调节电磁阀(7)的第一容纳孔(123)和容纳所述防喘振电磁阀(8)的第二容纳孔(124);沿所述排气端壳体(12)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容纳孔(123)和所述第二容纳孔(124)的孔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槽(125),所述电磁阀座(31)上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限位槽(125)的限位凸起(314)。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防喘振装置还包括防喘振弹簧(4),所述防喘振弹簧(4)两端分别与所述防喘振阀体(2)以及所述排气端壳体(12)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壳体(1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主腔(114)、所述泄压腔(115)、所述辅助排气腔(116)、所述第二主腔(111)和所述旁通腔(112),所述进气端壳体(11)上还设置有出气道(117),所述第一主腔(114)与所述泄压腔(115)通过所述出气道(117)连通,所述防喘振阀体(2)能够遮挡所述出气道(117)。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防喘振装置还包括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设置于所述防喘振腔内,所述防喘振阀体(2)靠近所述防喘振电磁阀(8)的一端穿入所述支撑板(5)。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腔(114)为阶梯式结构,所述第一主腔(114)包括第一腔室(1141)、第二腔室(1142)、第三腔室(1143)和第四腔室(1144),所述第一腔室(1141)内径和所述第三腔室(1143)内径均小于所述第二腔室(1142)内径以及第四腔室(1144)内径,所述出气道(117)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142)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板(5)设置于所述第四腔室(1144)内。
17.一种发动机,包括增压器和节气门,所述节气门与所述增压器的出气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增压防喘振装置,所述增压防喘振装置与所述节气门的进气端连通。
CN202110335824.4A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Active CN112983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5824.4A CN112983633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5824.4A CN112983633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3633A true CN112983633A (zh) 2021-06-18
CN112983633B CN112983633B (zh) 2022-08-05

Family

ID=76337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5824.4A Active CN112983633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363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4074U (zh) * 1991-09-19 1992-08-26 铁道部大连机车车辆工厂 涡轮增压器防喘振阀
JPH0960525A (ja) * 1995-08-23 1997-03-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過給機のサージング防止装置
JP2009138722A (ja) * 2007-12-11 2009-06-25 Nissan Motor Co Ltd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KR20100054532A (ko) * 2008-11-14 2010-05-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터보차저 엔진의 서지 제어장치
JP2011001886A (ja) * 2009-06-18 2011-01-0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内燃機関の吸気通路構造
CN102748123A (zh) * 2012-06-27 2012-10-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活塞发动机涡轮增压器防喘振控制装置
CN105041459A (zh) * 2014-04-28 2015-11-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分隔室型防喘振阀及应用其的商用车辆涡轮增压器系统
CN106640347A (zh) * 2017-02-17 2017-05-1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6448870U (zh) * 2017-02-17 2017-08-2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
CN209654286U (zh) * 2019-03-25 2019-11-1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防喘振阀及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4074U (zh) * 1991-09-19 1992-08-26 铁道部大连机车车辆工厂 涡轮增压器防喘振阀
JPH0960525A (ja) * 1995-08-23 1997-03-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過給機のサージング防止装置
JP2009138722A (ja) * 2007-12-11 2009-06-25 Nissan Motor Co Ltd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KR20100054532A (ko) * 2008-11-14 2010-05-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터보차저 엔진의 서지 제어장치
JP2011001886A (ja) * 2009-06-18 2011-01-0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内燃機関の吸気通路構造
CN102748123A (zh) * 2012-06-27 2012-10-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活塞发动机涡轮增压器防喘振控制装置
CN105041459A (zh) * 2014-04-28 2015-11-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分隔室型防喘振阀及应用其的商用车辆涡轮增压器系统
CN106640347A (zh) * 2017-02-17 2017-05-1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6448870U (zh) * 2017-02-17 2017-08-2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
CN209654286U (zh) * 2019-03-25 2019-11-1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防喘振阀及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3633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38385B1 (ko) 터보차저를 위한 밸브 제어
US11060467B2 (e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pneumatic surge prevent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6354084B1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for a turbo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8869012B (zh) 一种发动机进排气装置及控制系统
WO2011007455A1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弁異常判定装置
WO2005029627A3 (en) Fuel cell system with fluid stream recirculation
JPH02191818A (ja)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CN112682165B (zh) 一种气动增压系统及方法
CN109057946B (zh) 一种车用气动增压装置的防喘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JPS5982526A (ja) 内燃機関の過給装置
CN111769305A (zh) 一种兼顾压缩机工作点与动态响应能力的燃料电池系统
CN112983633B (zh) 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KR20070040885A (ko) Cng엔진의 터보차저 써지소음 저감 장치
CN210422763U (zh) 一种车辆及其增压系统
CN207934984U (zh) 进气泄压阀结构
KR101274307B1 (ko) 바이패스 타입 차량용 전기 과급 장치
CN209761564U (zh) 排气制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JPS5938415B2 (ja) 過給機付内燃機関
CN108386270B (zh) 一种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4366369U (zh) 增压器旁通装置及发动机
CN216518267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阀控制机构及涡轮增压器
JPH02221634A (ja)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制御手段
JPS6248051B2 (zh)
CN220791366U (zh) 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
CN217481389U (zh) 涡轮增压器系统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