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2940A - 电梯井施工平台 - Google Patents

电梯井施工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2940A
CN112982940A CN202110221960.0A CN202110221960A CN112982940A CN 112982940 A CN112982940 A CN 112982940A CN 202110221960 A CN202110221960 A CN 202110221960A CN 112982940 A CN112982940 A CN 112982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elevator shaft
support
elevator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19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栋
彭珣
李德文
何煜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19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2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2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2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05Lift sha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4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10Steps or lad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caffol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2003/286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mobile vert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架和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调节组件和支撑组件;第一平台移动地连接于支架;第二平台移动地连接于支架;调节组件连接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水平方向上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相对移动;支撑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操作平台,能够将所述操作平台固定在所述电梯井壁上;上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于电梯井壁;通过调节组件驱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互运动,使得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分别抵接于两侧的电梯井壁,进一步保证该电梯井施工平台与电梯井壁的连接可靠性;结构简单可靠,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电梯井施工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井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井施工平台是采用钢管架上加盖木板的临时支架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反复搭拆,稳定性差,临边防护能力较差,物料需要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以安全、便捷的搭接于电梯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架和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操作平台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调节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平台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平台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水平方向上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相对移动,且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相互远离时能够紧贴在电梯井壁上;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能够将所述操作平台固定在所述电梯井壁上。
上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于电梯井壁;通过调节组件驱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互运动,以使得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分别完全抵接于两侧的电梯井壁,进一步保证该电梯井施工平台与电梯井壁的连接可靠性;结构简单可靠,稳定性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所述转动件设有螺纹,所述转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的转动件可通过转动使得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互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具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第一平台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第二平台螺纹连。
上述的转动件可通过转动使得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同时移动以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件具有与所述转动件对应的螺纹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件。
上述的转动件可转动使得固定件带动第一平台和/或所述第二平台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转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上述的驱动装置可使转动件自动转动,提高该电梯井施工平台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连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所述驱动源包括气缸或液压缸。
上述的驱动源可驱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对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平台还包括导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上述的导轨可导引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互移动,提高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移动精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连接端和与所述连接端对应的调节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梯井壁,所述调节端用于连接所述操作平台。
上述的支撑杆可将操作平台连接于电梯井壁,以使得该电梯井施工平台连接于电梯井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梯井施工平台还包括防护平台和爬梯;所述防护平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防护平台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下方;所述爬梯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和所述操作平台。
上述的防护平台和爬梯可提高该电梯井施工平台的安全性,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梯井施工平台还包括吊具,所述吊具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
上述的吊具可使得外部提升装置便捷的连接操作平台,以牵引操作平台移动,使得吊车或其他提升装置可以通过连接该吊具将电梯井施工平台提升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在电梯井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梯井施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梯井施工平台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梯井施工平台 100
支架 1
立柱 11
操作平台 2
第一平台 21
第一贴合面 211
第二平台 22
第二贴合面 221
调节组件 23
转动件 231
第一螺纹部 2311
第二螺纹部 2312
辅助部 2313
固定件 232
支撑组件 24
支撑杆 241
连接端 2411
调节端 2412
连接件 242
导轨 25
导槽 26
防护平台 3
爬梯 4
防护框 41
吊具 5
电梯井 200
第一平层 201
第二平层 2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架和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操作平台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调节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平台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平台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水平方向上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相对移动,且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相互远离时能够紧贴在电梯井壁上;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能够将所述操作平台固定在所述电梯井壁上。
上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于电梯井壁;通过调节组件驱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互运动,以使得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分别完全抵接于两侧的电梯井壁,进一步保证该电梯井施工平台与电梯井壁的连接可靠性;结构简单可靠,稳定性高。
下面以该电梯井施工平台设置于电梯井内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100,可应用于电梯井200内,提供在电梯井200内施工的检修平台。
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包括支架1和设置于支架1上的操作平台2,操作平台2可连接于电梯井200侧壁以将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定位于电梯井200内的某一高度位置,供施工人员站立来进行施工或检修工作。
为了使操作平台2可以便捷地连接于电梯井200侧壁,并可简易地解除连接,操作平台2包括支撑组件24,支撑组件24可拆卸地连接于操作平台2和电梯井200侧壁。
支撑组件24包括支撑杆241,支撑杆241具有相对的连接端2411和调节端2412,连接端2411用于连接电梯井200侧壁,调节端2412用于连接操作平台2,以使得操作平台2连接于电梯井200侧壁。
由于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需要在电梯井200内升降,因此支撑杆241需要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梯井200侧壁和操作平台2,即连接端2411可拆卸地连接电梯井200侧壁,调节端2412可拆卸地连接操作平台2。
为了便于调节端2412连接或拆卸于操作平台2,支撑组件24可以包括连接件242,连接件242设置于操作平台2靠近电梯井200侧壁的端部,且连接件242设有与支撑杆241对应的连接孔。
支撑杆241的连接端2411可水平插入或穿过电梯井200侧壁,调节端2412可穿过连接件242的连接孔,以将操作平台2定位于电梯井200侧壁。
为了使支撑杆241和连接件242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可以在调节端2412连接于连接孔的位置设置锁紧螺母,以将调节端2412与连接件242紧固在一起,使操作平台2稳定的连接于电梯井200侧壁,使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稳定的位于电梯井200内的某一高度。
为了增加支撑杆241和电梯井200侧壁的连接可靠性,可以使连接端2411穿透电梯井200侧壁,并在电梯井200侧壁外部用锁紧螺母将连接端2411伸出的部分锁紧与电梯井200外壁,以进一步加固支撑杆241和电梯井200侧壁的连接。
当施工人员作业完毕后,需要提升或降落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时,可以通过拆掉锁紧螺母,将支撑杆241从电梯井200侧壁敲出并与连接件242分离,然后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即无障碍可离开该高度区域。
为了便于将支撑杆241的连接端2411从电梯井200侧壁敲出,可以在连接端2411设置锥套或将连接端2411加工成锥形,敲击支撑杆241靠近较小锥形截面的端部即可将支撑杆241方便的取出。
如图2和图3所示,当支撑组件24将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连接于电梯井侧壁时,由于操作平台2与电梯井壁具有间隙,这就导致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的所有重量均由支撑组件24承担,有可能导致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与电梯井壁连接不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增加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与电梯井侧壁的连接稳定性,操作平台2可以包括第一平台21、第二平台22和调节组件23,在锁紧螺母将支撑杆241将操作平台2锁紧于电梯井壁前,通过调节组件23将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分别抵接于电梯井壁,然后再用锁紧螺母锁紧,可以较好地保证操作平台2与电梯井壁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沿水平方向移动地连接于支架1,第一平台21远离第二平台22的端部设有第一贴合面211,第二平台22远离第一平台21的端部设有第二贴合面221。
调节组件23连接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调节组件23可驱动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沿水平方向做相对运动,使得第一贴合面211和第二贴合面221相互远离以分别抵接于两侧的电梯井侧壁,提高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与电梯井侧壁的连接稳定性。
调节组件23可以包括转动件231,转动件231连接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转动件231具有螺纹,并螺纹连接于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当转动转动件231时,可以使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相互靠近或远离。
为了便于安装及维护,调节组件23可以包括固定件232,固定件232设置于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固定件232设有与转动件231对应的螺纹并与转动件231螺纹连接。
当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上均设有固定件232时,两个固定件232相对设置,转动件231具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部2311和第二螺纹部2312,且第一螺纹部2311和第二螺纹部2312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上的两个固定件232。当转动转动件231时,可以使两个固定件232带动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转动转动件231,使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做相互远离的运动,直至第一贴合面211和第二贴合面221分别抵接于两侧的电梯井侧壁,此时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可以稳定的连接于电梯井侧壁。
当仅第一平台21上设有固定件232时,转动件231具有旋向单一的螺纹,转动件231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平台22并螺纹连接于第一平台21上的固定件232。当转动转动件231时,可以使固定件232带动第一平台21移动,继而可以调节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之间的距离。当第一平台21往远离第二平台22的方向移动至第一贴合面211抵接于电梯井侧壁时,第一平台21推动第二平台22移动,使得第二贴合面221抵接于对侧的电梯井侧壁,此时第一贴合面211和第二贴合面221分别抵接于两侧的电梯井侧壁,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可以稳定的连接于电梯井侧壁。
为了便于施工人员使用工具转动转动件231,转动件231上可以设置便于工具夹持或插接的辅助部2313。辅助部2313可以是平槽,也可以是孔或其他形状。如果辅助部2313是平槽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扳手夹持转动件231,即可方便地转动转动件231。如果辅助部2313是孔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撬棍或其他工具插入孔来方便的转动转动件231。
当需要移动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工作人员攀爬或移动到能够操控转动件231的位置,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调节组件23可以包括自动化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转动件231以使转动件231自动转动。
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电机设置于第一平台21或第二平台22,传动机构连接电机和转动件231,电机通过驱动传动机构使转动件231转动。
传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连接于电机,第二齿轮同轴连接于转动件231,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动件231转动。
传动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第一链轮连接于电机,第二链轮同轴连接于转动件231,链条连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电机驱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通过链条牵引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带动转动件231转动。
传动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具体的连接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为了使调节组件23可以驱动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沿水平方向做相对运动,所述调节组件23还可以包括驱动源和伸缩杆,驱动源可驱动伸缩杆做直线伸缩运动。驱动源和伸缩杆分别连接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通过伸缩杆和驱动源之间的相对移动来使得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做相对直线运动。该驱动源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保证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的移动精度,操作平台2可以包括导轨25,导轨25连接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用于导引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的相互移动。
导轨25移动地连接于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中的至少一个。
当导轨25固定设置于第二平台22上时,第一平台21上设有与导轨25对应的导槽26,导轨25和导槽26相互配合以导引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的相互运动。当导轨25固定设置于第一平台21上的情况不再赘述。
当导轨25移动地连接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时,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上均设有导槽26,第一平台21上的导槽26和第二平台22上的导槽26相对设置,形成可容许导轨25移动的容腔,导轨25移动地设于容腔内以导引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的的相互运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电梯井的深度一般较大,施工人员在移动进出操作平台2及在操作平台2上工作时,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提高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的安全性,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还包括防护平台3。
防护平台3设置于支架1,位于操作平台2的下方。当施工人员意外从操作平台2跌落时,可落于防护平台3上,避免出现掉入电梯井底部的危险情况,极大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为了便于人员进出防护平台3和/或操作平台2,防护平台3和操作平台2之间的高度距离可以依据电梯井所在建筑物的相邻楼层的高度距离来定,以使得当防护平台3对接于第一平层201时,操作平台2对接于比第一平层201高一层的第二平层202,使得人员可以从不同楼层方便的进出防护平台3和/或操作平台2。
由于有些建筑物的相邻楼层的高度距离较大,继而导致该定位检修平台的高度较大,为了保证该定位检修平台的结构强度,支架1包括四根立柱11,四个立柱11分别位于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的四个角落的位置,并且立柱11的顶端连接操作平台2、底端连接支架1。
为了便于施工人员从防护平台3攀爬至操作平台2或从操作平台2攀爬至防护平台3,可以在防护平台3和操作平台2之间设置爬梯4。并且,为了增加爬梯4的安全性,还可以在爬梯4上靠近操作平台2的部分设置防护框41,以防止人员从爬梯4上跌落,增加爬梯4的安全性。
当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所在楼层施工完毕,需要在电梯井内升降时,可以将锁紧螺母松掉,然后通过调节组件23使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移动靠拢,并将支撑杆241取下,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即可无障碍的在电梯井200内升降移动。
为了便于吊车或其他提升装置牵引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可以在操作平台2上设置吊具5,以方便吊车或其他提升装置连接吊具5,并通过吊具5牵引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上下移动。
上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100通过支撑杆241连接于电梯井侧壁;通过调节组件23驱动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相互运动,以使得第一贴合面211和第二贴合面221分别完全抵接于两侧的电梯井壁,进一步保证该电梯井施工平台100与电梯井壁的连接可靠性;通过防护装置避免施工人员意外跌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结构简单可靠,稳定性高。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申请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申请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架和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包括:
第一平台,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
第二平台,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
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水平方向上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相对移动,且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相互远离时能够紧贴在电梯井壁上;
支撑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能够将所述操作平台固定在所述电梯井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
所述转动件设有螺纹,所述转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具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第一平台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第二平台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转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连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
所述驱动源包括气缸或液压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还包括导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连接端和与所述连接端对应的调节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梯井壁,所述调节端用于连接所述操作平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护平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防护平台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下方;
爬梯,连接于所述防护平台和所述操作平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具,所述吊具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
CN202110221960.0A 2021-02-28 2021-02-28 电梯井施工平台 Pending CN112982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960.0A CN112982940A (zh) 2021-02-28 2021-02-28 电梯井施工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960.0A CN112982940A (zh) 2021-02-28 2021-02-28 电梯井施工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2940A true CN112982940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5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1960.0A Pending CN112982940A (zh) 2021-02-28 2021-02-28 电梯井施工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294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608491A (en) * 1990-06-27 1992-01-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A lift shaft work platform
CN110359694A (zh) * 2019-06-05 2019-10-22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附着式升降电梯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18166U (zh) * 2019-09-23 2020-07-03 中恒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井脚手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608491A (en) * 1990-06-27 1992-01-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A lift shaft work platform
CN110359694A (zh) * 2019-06-05 2019-10-22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附着式升降电梯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18166U (zh) * 2019-09-23 2020-07-03 中恒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井脚手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49301A1 (en) Architectual climb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structural stability
CN110092264B (zh) 一种建筑施工阶段电梯井内的物料提升系统
CN109577676B (zh) 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
CN112727074B (zh) 一种造楼机及楼体施工方法
CN116733211B (zh) 一种搭建装配式楼梯的智能安全施工平台
KR20110108478A (ko) 안전 레일 클라이밍 시스템
CN213418443U (zh) 一种自爬式电梯井道作业平台
JP2001106486A (ja) 仮設部材の自動昇降装置と、仮設部材の自動昇降方法
CN113605684A (zh) 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2982940A (zh) 电梯井施工平台
CN110259087B (zh) 脚手架支撑结构及脚手架支撑系统
CN214570217U (zh) 一种轻型双梁桥式起重机
CN210342628U (zh) 防护架
KR101929753B1 (ko) 비계에 설치되는 조립용 케이블 레스 상하이송장치
CN209855280U (zh) 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
CN210342629U (zh) 防护架及其提升结构
CN219732691U (zh) 一种快速升降的脚手架
JP2010150039A (ja) クレーンガーダー交換方法およびクレーンガーダー交換装置
CN217054270U (zh) 一种自动爬升的电梯井施工平台
JP6510212B2 (ja) 工事用エレベータの解体方法、組立方法、及び解体組立装置
CN21973268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
CN22109487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桥梁挡块装置
CN208518275U (zh) 一种双吊点电梯井道施工双层平台
CN116101910B (zh) 一种吊装机的预制板梁提升系统
CN210342633U (zh) 防坠装置及防护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