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2610B - 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2610B
CN112982610B CN202110228240.7A CN202110228240A CN112982610B CN 112982610 B CN112982610 B CN 112982610B CN 202110228240 A CN202110228240 A CN 202110228240A CN 112982610 B CN112982610 B CN 112982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pipe
flood
rainwater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82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2610A (zh
Inventor
王明娜
邱顺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282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2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2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2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2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2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4Devices for separating liquid or solid substances from sewage, e.g. sand or sludge traps, rakes or g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位于城市内的蓄洪池和河流道,还包括:位于城市道路下方的普通下水道;设置在所述普通下水道下方的紧急排水道;用于控制所述紧急排水道启动的控制组件;设置在城市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设置在所述排水沟渠上方的用于种植和缓冲蓄洪的种植蓄洪辅助组件;用于将所述蓄洪池内的雨水汇入至所述河流道以及城市公园内的第一雨水转移组件;用于将所述排水沟渠内的雨水汇入至所述普通下水道的第二雨水转移组件;本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从实际层面出发,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发生洪涝暴雨时难以进行蓄洪调控的问题。

Description

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蓄洪调控领域,特别涉及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 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发生大雨的时候常常会发生洪灾,为了避免短时强降雨造成的洪 灾几率,采取必要的调控手段也是需要的。
现有公开号为 CN108425425B 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集水消 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包括:雨水收集模块、初步过滤模块和露天储水模 块,其中雨水收集模块通过管道系统经所述初步过滤模块连接所述露天储水 模块;所述露天储水模块包含无线单元、水监测单元、太阳能电池单元和承 载单元,利用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为所述水监测单元和无线单元供电,其特 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包含依次设置于柔性衬底上的第一电极、第一 载流子传输层、光电转化层、第二载流子传输层、第二电极和封装层,所述柔性衬底为聚合物材料,所述柔性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具有非平面结构且与所 述柔性衬底结构不同。
上述的这种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具有实现人工储水的 能力;但是上述的这种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依旧存在着一 些缺点,如:其无法从城市实际层面上解决短时洪水造成的灾害,无法充分 利用城市各个蓄水或排水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 控系统及调控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包括位于城市内的蓄洪池和河流道,还包括:
位于城市道路下方的普通下水道;
设置在所述普通下水道下方的紧急排水道;
用于控制所述紧急排水道启动的控制组件;
设置在城市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
设置在所述排水沟渠上方的用于种植和缓冲蓄洪的种植蓄洪辅助组件;
用于将所述蓄洪池内的雨水汇入至所述河流道以及城市公园内的第一雨 水转移组件;
用于将所述排水沟渠内的雨水汇入至所述普通下水道的第二雨水转移组 件;
用于将所述排水沟渠内的雨水汇入至所述种植蓄洪辅助组件的第三雨水 转移组件;
用于将所述排水沟渠内的雨水汇入至城市湿地的第四雨水转移组件;
用于防止普通下水道发生拥堵的过滤虹吸组件;
以及设置在所述蓄洪池四周的用于在洪水爆发时吸收雨水的多孔吸水栅 栏帷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从实际层面出发, 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发生洪涝暴雨时难以进行蓄洪调控的问题;当普通下水道 内积累雨水时可以通过控制组件将雨水转移至紧急排水道,通过紧急排水道 将水排入至河流、大海、污水处理厂;此外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可以蓄水, 种植蓄洪辅助组件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进行绿植;当蓄洪池内的水量较大时, 可以通过第一雨水转移组件将蓄洪池内过量的雨水转移至河流道和城市公 园;当排水沟渠内的水过多时,可以通过第二雨水转移组件将雨水转移至普 通下水道;此外,利用第三雨水转移组件能够将排水沟渠内过多的水转移至 种植蓄洪辅助组件进行缓冲;此外,通过利用第四雨水转移组件能够将雨水转移至城市湿地进行涵水;再者,通过利用蓄洪池上的多孔吸水栅栏帷幕能 够在雨量大时进行充分吸水;综合上述,本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各个模 块,最大程度上减少雨水造成的洪灾。
较佳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落水口、堵板、落水道、外伸管、外伸罩、 压力传感器、滑槽、封板、橡胶板、伺服电缸和第一控制器,所述落水口开 设在所述普通下水道与所述紧急排水道之间,所述堵板固定在所述落水口处, 所述落水道开设在所述堵板内,所述外伸管固定在所述堵板顶部并与所述落 水道相互连通,所述外伸罩螺纹连接在所述外伸管顶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 定在所述外伸罩环壁上,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堵板内,所述封板滑移连接在 所述滑槽内,所述橡胶板固定在所述封板表面,所述伺服电缸的缸体固定在 所述滑槽壁面上,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封板连接固定,所述压力传 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一控 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普通下水道内的水量达到与外伸罩上压力传 感器的高度之后,压力传感器能够触发高低电平变化至第一控制器,从而控 制伺服电缸带动滑槽中的封板和橡胶板滑动,带动落水道打开,从而能够促 进普通下水道内的水流入至紧急排水道。
较佳的,所述种植蓄洪辅助组件包括栏架、延伸板、若干个铆钉、若干 个嵌入柱、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和侧出口,所述栏架架设在所述排水沟渠的 上方,所述延伸板一体成型在所述栏架底部两侧,若干个铆钉分别铆接固定 在所述延伸板与地面之间,若干个所述嵌入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延伸板底面, 若干个所述嵌入柱分别嵌设固定在地面内,所述第一水槽开设在所述栏架的 顶部,所述第二水槽开设在所述栏架内部,所述侧出口开设在所述栏架两侧 并与所述第二水槽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栏架可以对道路两侧进行防护,栏架内开设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能够用于水置放,并能够用于进行种植,侧出口的 设置能够供浮动绿植穿过,对栏架进行进行绿化;此外,通过利用铆钉、嵌 入柱和延伸板能够方便本栏架的安装固定。
较佳的,所述第一雨水转移组件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水管、浮球、第二 水管、第一电控阀、第三水管、第二电控阀、测深仪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 一水泵固定在所述蓄洪池外部,所述第一水管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一水泵的进 水端,所述浮球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水管端部,所述第二水管连通固定在所 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通入城市公园,所述第三水管连 通固定在所述第二水管上,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通入所述河流道,所述第一 电控阀安装在所述第二水管上,所述第二电控阀安装在所述第三水管上,所 述测深仪安装在所述蓄洪池内,所述测深仪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 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控阀以及所述第 二电控阀连通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洪池内的测深仪检测到蓄洪池内水位达到预 设值后,通过第二控制器打开第一水泵、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一水 泵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将蓄洪池内的水分两路分别输送至河流道和城市 公园。
较佳的,所述第二雨水转移组件包括第四水管、第一滤板、第三电控阀 和第二滤板,所述第四水管连通固定在所述排水沟渠与所述普通下水道之间, 所述第一滤板和所述第二滤板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第四水管的端部,所述第 三电控阀安装在所述第四水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四水管的第三电控阀启动时,排水沟渠内 的水能够通过第四水管流入至普通下水道内,从而对排水沟渠内进行减洪。
较佳的,所述第三雨水转移组件包括第二水泵、第五水管、第六水管、 支管、第四电控阀、第五电控阀、流速仪和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二水泵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五水管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所述第五水管 端部与所述排水沟渠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六水管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二水泵 的排水端,所述第六水管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水槽内,所述支管连通固定在 所述第六水管上,所述第六水管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水槽内,所述第四电控 阀安装在所述第六水管上,所述第五电控阀安装在所述支管上,所述流速仪 设置在所述排水沟渠内,所述流速仪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 接,所述第五电控阀以及第六电控阀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 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沟渠内的流速仪感知到排水沟渠内水速 达到预设值后,通过第三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第四电控阀、第五电控阀启 动,将排水沟渠内的雨水送入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以供种植。
较佳的,所述第四雨水转移组件包括第三水泵、第七水管、第八水管和 第六电控阀,所述第三水泵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七水管连通固定在所述第 三水泵的进水端,所述第八水管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端,所述第 七水管端部连通在所述排水沟渠内,所述第八水管的端部延伸至城市湿地, 所述第六电控阀安装在所述第七水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第四雨水转移组件中的第三水泵和第六 电控阀,通过第七水管和第八水管将排水沟渠内的雨水输送至城市湿地。
较佳的,所述过滤虹吸组件包括下水井道、下沉槽、下沉盖、凸出管部、 虹吸斗、顶盖、若干个滤孔和弹簧销,所述下水井道与所述普通下水道连通, 所述下沉槽开设在所述下水井道端部,所述下沉盖嵌设固定在所述下沉槽内, 所述凸出管部连通固定在所述下沉盖上,所述虹吸斗通过所述弹簧销固定在 所述下沉盖内,所述顶盖一体成型在所述虹吸斗上,若干个所述滤孔分别开 设在所述顶盖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过滤虹吸组件能够加快雨水流入至普通下水道的速度,虹吸斗的设置能够加大虹吸效果,下沉盖与虹吸斗分离式的设 计能够方便进行拆装清污。
较佳的,所述多孔吸水栅栏帷幕包括混凝土基层、多孔吸水砖层、沸石 填充层、淀粉黄原酸盐层和混凝土护层,所述混凝土混层砌合固定在所述蓄 洪池池壁,所述混凝土基层砌合固定在所述蓄洪池边缘底面,所述多孔吸水 砖层、所述沸石填充层以及所述淀粉黄原酸盐层依次从所述蓄洪池边缘处由 内向外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多孔吸水砖层、沸石填充层、淀粉黄 原酸盐层的高吸水性能能够涵留住较多部分的雨水,能够减少蓄洪池的蓄洪 压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控制组件中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感知到所述普通下水道内水位达 到预设值后,所述压力传感器反馈高低电平变化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 一控制器控制所述伺服电缸启动,所述伺服电缸带动所述滑槽中的所述橡胶 板滑动打开所述落水道,使得所述普通下水道内的水流入所述紧急排水道;
S2、所述蓄洪池内的所述测深仪检测到所述蓄洪池内水位达到预设值后, 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打开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 所述第一水泵通过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将所述蓄洪池内的水分两路 分别输送至所述河流道和城市公园;
S3、当所述排水沟渠内水位高时,人工启动所述第四水管上的第三电控
阀,使得所述排水沟渠内的水输送至所述普通下水道;
S4、当所述排水沟渠内的所述流速仪感知到所述排水沟渠内水速达到预 设值后,通过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四电控阀、所述第 五电控阀启动,将所述排水沟渠内的雨水送入所述第一水槽和所述第二水槽 以供种植;
S5、启动所述第四雨水转移组件中的所述第三水泵和所述第六电控阀, 通过所述第七水管和所述第八水管将所述排水沟渠内的雨水输送至所述城市 湿地。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从实际层面出发,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发生 洪涝暴雨时难以进行蓄洪调控的问题;当普通下水道内积累雨水时可以通过 控制组件将雨水转移至紧急排水道,通过紧急排水道将水排入至河流、大海、 污水处理厂;此外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可以蓄水,种植蓄洪辅助组件可以充 分利用雨水进行绿植;当蓄洪池内的水量较大时,可以通过第一雨水转移组 件将蓄洪池内过量的雨水转移至河流道和城市公园;当排水沟渠内的水过多 时,可以通过第二雨水转移组件将雨水转移至普通下水道;此外,利用第三 雨水转移组件能够将排水沟渠内过多的水转移至种植蓄洪辅助组件进行缓 冲;此外,通过利用第四雨水转移组件能够将雨水转移至城市湿地进行涵水; 再者,通过利用蓄洪池上的多孔吸水栅栏帷幕能够在雨量大时进行充分吸水; 综合上述,本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各个模块,最大程度上减少雨水造成 的洪灾。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图 1 中 A 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 3 为图 1 中 B 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 4 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 5 为图 4 中 C 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 6 为图 4 中 D 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 7 为图 4 中 E 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 8 为图 4 中 F 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1、蓄洪池;12、河流道;13、普通下水道;14、紧急排水
道;2、控制组件;15、排水沟渠;3、种植蓄洪辅助组件;4、第一雨水转移 组件;5、第二雨水转移组件;6、第三雨水转移组件;7、第四雨水转移组件; 8、过滤虹吸组件;9、多孔吸水栅栏帷幕;21、落水口;22、堵板;221、落 水道;222、外伸管;23、外伸罩;24、压力传感器;25、滑槽;26、封板; 27、橡胶板;28、伺服电缸;31、栏架;32、延伸板;33、铆钉;34、嵌入 柱;35、第一水槽;36、第二水槽;37、侧出口;41、第一水泵;42、第一 水管;43、浮球;44、第二水管;45、第一电控阀;46、第三水管;47、第 二电控阀;48、测深仪;51、第四水管;52、第一滤板;53、第三电控阀; 54、第二滤板;61、第二水泵;62、第五水管;63、第六水管;64、支管;65、第四电控阀;66、第五电控阀;71、第三水泵;72、第七水管;73、第 八水管;74、第六电控阀;81、下水井道;82、下沉槽;83、下沉盖;84、 凸出管部;85、虹吸斗;86、顶盖;87、滤孔;88、弹簧销;91、混凝土基 层;92、多孔吸水砖层;93、沸石填充层;94、淀粉黄原酸盐层;95、混凝土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 1 和图 4,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位于城市内的蓄洪池 11 和河流道 12;
位于城市道路下方的普通下水道 13;
设置在普通下水道 13 下方的紧急排水道 14;
用于控制紧急排水道 14 启动的控制组件 2;
设置在城市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 15;
设置在排水沟渠 15 上方的用于种植和缓冲蓄洪的种植蓄洪辅助组件 3;
用于将蓄洪池 11 内的雨水汇入至河流道 12 以及城市公园内的第一雨水 转移组件4;
用于将排水沟渠 15 内的雨水汇入至普通下水道 13 的第二雨水转移组件 5;
用于将排水沟渠 15 内的雨水汇入至种植蓄洪辅助组件 3 的第三雨水转移 组件 6;
用于将排水沟渠 15 内的雨水汇入至城市湿地的第四雨水转移组件 7;
用于防止普通下水道 13 发生拥堵的过滤虹吸组件 8;
以及设置在蓄洪池 11 四周的用于在洪水爆发时吸收雨水的多孔吸水栅栏 帷幕9。
参考图 1 和图 4,本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从实际层面出发,解决了 现有技术在发生洪涝暴雨时难以进行蓄洪调控的问题;当普通下水道 13 内积 累雨水时可以通过控制组件 2 将雨水转移至紧急排水道 14,通过紧急排水道 14 将水排入至河流、大海、污水处理厂;此外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 15 可以蓄 水,种植蓄洪辅助组件 3 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进行绿植;当蓄洪池 11 内的水量 较大时,可以通过第一雨水转移组件 4 将蓄洪池 11 内过量的雨水转移至河流 道 12 和城市公园;当排水沟渠 15 内的水过多时,可以通过第二雨水转移组 件 5 将雨水转移至普通下水道 13;此外,利用第三雨水转移组件6 能够将排 水沟渠 15 内过多的水转移至种植蓄洪辅助组件 3 进行缓冲;此外,通过利用 第四雨水转移组件 7 能够将雨水转移至城市湿地进行涵水;再者,通过利用 蓄洪池11 上的多孔吸水栅栏帷幕 9 能够在雨量大时进行充分吸水;综合上述, 本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各个模块,最大程度上减少雨水造成的洪灾。
参考图4 和图 5,其中控制组件 2 包括落水口 21、堵板 22、落水道 221、外伸管222、外伸罩 23、压力传感器 24、滑槽 25、封板 26、橡胶板 27、伺 服电缸 28 和第一控制器,落水口 21 开设在普通下水道 13 与紧急排水道 14 之间,堵板 22 固定在落水口 21处,落水道 221 开设在堵板 22 内,外伸管 222 固定在堵板 22 顶部并与落水道 221 相互连通,外伸罩 23 螺纹连接在外伸管 222 顶部,压力传感器 24 固定在外伸罩 23 环壁上,滑槽 25 开设在堵板 22 内, 封板 26 滑移连接在滑槽 25 内,橡胶板 27 固定在封板 26 表面,伺服电缸 28 的缸体固定在滑槽 25 壁面上,伺服电缸 28 的输出轴与封板26 连接固定,压 力传感器 24 与第一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伺服电缸 28 与第一控制 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当普通下水道 13 内的水量达到与外伸罩 23 上压 力传感器 24 的高度之后,压力传感器 24 能够触发高低电平变化至第一控制 器,从而控制伺服电缸 28 带动滑槽 25 中的封板 26 和橡胶板 27 滑动,带动 落水道 221 打开,从而能够促进普通下水道 13 内的水流入至紧急排水道 14。
参考图4 和图 6,其中种植蓄洪辅助组件 3 包括栏架 31、延伸板 32、若 干个铆钉 33、若干个嵌入柱 34、第一水槽 35、第二水槽 36 和侧出口 37,栏 架 31 架设在排水沟渠 15 的上方,延伸板 32 一体成型在栏架 31 底部两侧, 若干个铆钉 33 分别铆接固定在延伸板 32 与地面之间,若干个嵌入柱 34 分别 固定在延伸板 32 底面,若干个嵌入柱 34 分别嵌设固定在地面内,第一水槽 35 开设在栏架 31 的顶部,第二水槽 36 开设在栏架 31 内部,侧出口 37 开设 在栏架 31 两侧并与第二水槽 36 相互连通;利用栏架31 可以对道路两侧进行 防护,栏架 31 内开设的第一水槽 35 和第二水槽 36 能够用于水置放,并能够 用于进行种植,侧出口 37 的设置能够供浮动绿植穿过,对栏架 31 进行进行 绿化;此外,通过利用铆钉 33、嵌入柱 34 和延伸板 32 能够方便本栏架 31 的 安装固定。
参考图 1 和图 2,其中第一雨水转移组件 4 包括第一水泵 41、第一水管 42、浮球 43、第二水管 44、第一电控阀 45、第三水管 46、第二电控阀 47、测深仪 48 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水泵 41 固定在蓄洪池 11 外部,第一水管 42 连通固定在第一水泵 41 的进水端,浮球 43 螺纹连接在第一水管 42 端部,第 二水管 44 连通固定在第一水泵 41 的出水端,第二水管 44 的一端通入城市公 园,第三水管 46 连通固定在第二水管44 上,第三水管 46 的一端通入河流道 12,第一电控阀 45 安装在第二水管44 上,第二电控阀 47安装在第三水管 46 上,测深仪 48 安装在蓄洪池 11 内,测深仪 48 与第二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电 性连接,第二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控阀 45 以及第二电控阀 47连通固定;蓄洪池 11 内的测深仪 48 检测到蓄洪池 11 内水位达到预设值后, 通过第二控制器打开第一水泵 41、第一电控阀 45、第二电控阀 47,第一水泵 41 通过第一水管 42和第二水管 44 将蓄洪池 11 内的水分两路分别输送至河流 道 12 和城市公园。
参考图 4、图 7 和图 8,其中第二雨水转移组件 5 包括第四水管 51、第一 滤板52、第三电控阀53 和第二滤板 54,第四水管 51 连通固定在排水沟渠 15 与普通下水道13 之间,第一滤板 52 和第二滤板 54 分别螺纹连接在第四水管 51 的端部,第三电控阀53 安装在第四水管 51 上;当第四水管 51 的第三电控 阀 53 启动时,排水沟渠 15 内的水能够通过第四水管 51 流入至普通下水道 13 内,从而对排水沟渠 15 内进行减洪。
参考图4 和图 6,其中第三雨水转移组件 6 包括第二水泵 61、第五水管 62、第六水管 63、支管 64、第四电控阀 65、第五电控阀 66、流速仪和第三 控制器,第二水泵 61固定在地面上,第五水管 62 连通固定在第二水泵 61 的 进水端,第五水管 62 端部与排水沟渠 15 之间相互连通,第六水管 63 连通固 定在第二水泵 61 的排水端,第六水管63 端部延伸至第一水槽 35 内,支管 64 连通固定在第六水管 63 上,第六水管 63 端部延伸至第二水槽 36 内,第四电 控阀 65 安装在第六水管 63 上,第五电控阀 66 安装在支管 64 上,流速仪设 置在排水沟渠 15 内,流速仪与第三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五电控阀 66 以及第六电控阀 74 分别与第三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当排水 沟渠 15 内的流速仪感知到排水沟渠 15 内水速达到预设值后,通过第三控制 器控制第二水泵 61、第四电控阀 65、第五电控阀66 启动,将排水沟渠 15 内 的雨水送入第一水槽 35 和第二水槽 36 以供种植。
参考图 1 和图 3,其中第四雨水转移组件 7 包括第三水泵 71、第七水管 72、第八水管 73 和第六电控阀 74,第三水泵 71 固定在地面上,第七水管 72 连通固定在第三水泵 71 的进水端,第八水管 73 连通固定在第三水泵 71 的出 水端,第七水管 72 端部连通在排水沟渠 15 内,第八水管 73 的端部延伸至城 市湿地,第六电控阀 74 安装在第七水管 72 上;当启动第四雨水转移组件 7 中的第三水泵 71 和第六电控阀 74,通过第七水管 72 和第八水管 73 将排水沟 渠 15 内的雨水输送至城市湿地。
参考图4 和图 7,其中过滤虹吸组件 8 包括下水井道 81、下沉槽 82、下 沉盖83、凸出管部 84、虹吸斗 85、顶盖 86、若干个滤孔 87 和弹簧销 88,下 水井道 81 与普通下水道 13 连通,下沉槽 82 开设在下水井道 81 端部,下沉 盖 83 嵌设固定在下沉槽82 内,凸出管部 84 连通固定在下沉盖 83 上,虹吸 斗 85 通过弹簧销 88 固定在下沉盖 83 内,顶盖 86 一体成型在虹吸斗 85 上, 若干个滤孔 87 分别开设在顶盖 86 内;利用过滤虹吸组件 8 能够加快雨水流 入至普通下水道 13 的速度,虹吸斗 85 的设置能够加大虹吸效果,下沉盖 83 与虹吸斗 85 分离式的设计能够方便进行拆装清污。
参考图 1、图 2 和图 8,其中多孔吸水栅栏帷幕 9 包括混凝土基层 91、多 孔吸水砖层 92、沸石填充层 93、淀粉黄原酸盐层 94 和混凝土护层 95,混凝 土混层砌合固定在蓄洪池 11 池壁,混凝土基层 91 砌合固定在蓄洪池 11 边缘 底面,多孔吸水砖层 92、沸石填充层 93 以及淀粉黄原酸盐层 94 依次从蓄洪 池 11 边缘处由内向外设置;通过利用多孔吸水砖层 92、沸石填充层 93、淀 粉黄原酸盐层 94 的高吸水性能能够涵留住较多部分的雨水,能够减少蓄洪池11 的蓄洪压力。
实施例 2
本发明还提供了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组件 2 中的压力传感器 24 感知到普通下水道 13 内水位达到预 设值后,压力传感器 24 反馈高低电平变化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伺 服电缸 28 启动,伺服电缸 28 带动滑槽 25 中的橡胶板 27 滑动打开落水道 221, 使得普通下水道13 内的水流入紧急排水道 14;
S2、蓄洪池 11 内的测深仪 48 检测到蓄洪池 11 内水位达到预设值后,通 过第二控制器打开第一水泵 41、第一电控阀 45、第二电控阀 47,第一水泵 41 通过第一水管42 和第二水管 44 将蓄洪池 11 内的水分两路分别输送至河流 道 12 和城市公园;
S3、当排水沟渠 15 内水位高时,人工启动第四水管 51 上的第三电控阀
53,使得排水沟渠 15 内的水输送至普通下水道 13;
S4、当排水沟渠 15 内的流速仪感知到排水沟渠 15 内水速达到预设值后, 通过第三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 61、第四电控阀 65、第五电控阀 66 启动,将 排水沟渠 15 内的雨水送入第一水槽 35 和第二水槽 36 以供种植;
S5、启动第四雨水转移组件 7 中的第三水泵 71 和第六电控阀 74,通过第 七水管 72 和第八水管 73 将排水沟渠 15 内的雨水输送至城市湿地。
本方法能够达到智能化调洪的优点,能够最大程度上防止洪涝灾害发生。
实施例 3
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紧急排水道 14 内壁砌合固定有砖石层,在砖石层的表面涂覆有一层防 水涂层,在防水涂层的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防水涂层和防污涂层的设置能够避免紧急排水道 14 过于容易积累污渍,并能够达到防水目的;此外, 在蓄洪池 11 与河流道 12 之间还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能够在蓄洪池 11 内水 量过大时直接分洪至河流道 1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 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包括位于城市内的蓄洪池(11)和河流道(12) ,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城市道路下方的普通下水道(13);
设置在所述普通下水道(13)下方的紧急排水道(14);
用于控制所述紧急排水道(14)启动的控制组件(2) ,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落水口(21) 、堵板(22) 、落水道(221) 、外伸管(222) 、外伸罩(23) 、压力传感器(24) 、滑槽(25)、封板(26)、橡胶板(27) 、伺服电缸(28)和第一控制器,所述落水口(21)开设在 所述普通下水道(13)与所述紧急排水道(14)之间,所述堵板(22)固定在所述落水口 (21)处,所述落水道(221)开设在所述堵板(22)内,所述外伸管(222)固定在所述堵 板(22)顶部并与所述 落水道(221)相互连通,所述外伸罩(23)螺纹连接在所述外伸 管(222)顶部,所述压力传感器(24)固定在所述外伸罩(23)环壁上,所述滑槽(25) 开设在所述堵板(22)内,所述封板(26)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25)内,所述橡胶板(27) 固定在所述封板(26)表面,所述伺服电缸(28)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滑槽(25)壁面上, 所述伺服电缸(28)的输出轴与所述封板(26)连接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24)与所述 第一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缸(28)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控制 输出端电性连接;
设置在城市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15);
设置在所述排水沟渠(15)上方的用于种植和缓冲蓄洪的种植蓄洪辅助组件(3),所 述种植蓄洪辅助组件(3)包括栏架(31)、延伸板(32)、若干个铆钉(33)、若干个嵌入 柱(34)、第一水槽(35)、第二水槽(36)和侧出口(37),所述栏架(31)架设在所述排水 沟渠(15)的上方,所述延伸板(32)一体成型在所述栏架(31)底部两侧,若干个铆钉 (33)分别铆接固定在所述延伸板(32)与地面之间,若干个所述嵌入柱(34)分别固定 在所述延伸板(32)底面,若干个所述嵌入柱(34)分别嵌设固定在地面内,所述第 一水槽(35)开设在所述栏架(31)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槽(36)开设在所述栏架(31)内 部,所述侧出口(37)开设在所述栏架(31)两侧并与所述第二水槽(36)相互连通; 用于将所述蓄洪池(11)内的雨水汇入至所述河流道(12)以及城市公园内的第一雨 水转移组件(4) ,所述第一雨水转移组件(4)包括第一水泵(41) 、第一水管(42) 、浮 球(43) 、第二水管(44) 、第一电控阀(45) 、第三水管(46) 、第二电控阀(47) 、测深仪 (48)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水泵(41)固定在所述蓄洪池(11)外部,所述第一水管
(42)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一水泵(41)的进水端,所述浮球(43)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水管(42)端部,所述第二水管(44)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一水泵(41)的出水端,所述第二 水管(44)的一端通入城市公园,所述第三水管(46)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二水管(44) 上,所述第三水管(46)的一端通入所述河流道(12),所述第一电控阀(45)安装在所 述第二水管(44)上,所述第二电控阀(47)安装在 所述第三水管(46)上,所述测深 仪(48)安装在所述蓄洪池(11)内,所述测深仪(48)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 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控阀(45)以及所述第 二电控阀(47)连通固定;
用于将所述排水沟渠(15)内的雨水汇入至所述普通下水道(13)的第二雨水转移组 件(5),所述第二雨水转移组件(5)包括第四水管(51)、第一滤板(52)、第三电控阀(53) 和第二滤板(54),所述第四水管(51)连通固定在所述排水沟渠(15)与所述普通下水 道(13)之间,所述第一滤板(52)和所述第二滤板(54)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第四水管 (51)的端部,所述第三电控阀(53)安装在所述第四水管(51)上;
用于将所述排水沟渠(15)内的雨水汇入至所述种植蓄洪辅助组件(3)的第三雨水 转移组件(6) ,所述第三雨水转移组件(6)包括第二水泵(61) 、第五水管(62) 、第六 水管(63) 、支管(64) 、第四电控阀(65) 、第五电控阀(66) 、流速仪和第三控制器, 所述第二水泵(6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五水管(62)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二水泵(61) 的进水端,所述第五水管(62)端部与所述排水沟渠(15)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六 水管(63)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二水泵(61)的排水端,所述第六水管(63)端部延伸至所 述第一水槽(35)内,所述支管(64)连通固定在所述第六水管(63)上,所述第六水管 (63)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水槽(36)内,所述第四电控阀(65)安装在所述第六水管 (63)上,所述第五电控阀(66)安装在所述支管(64)上,所述流速仪设置在所述排水 沟渠(15)内,所述流速仪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 控阀(66)以及第六电控阀(74)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用于将所述排水沟渠(15)内的雨水汇入至城市湿地的第四雨水转移组件(7),所述 第四雨水转移组件(7)包括第三水泵(71)、第七水管(72)、第八水管(73)和第六电控 阀(74),所述第三水泵(7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七水管(72)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三 水泵(71)的进水端,所述第八水管(73)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三水泵(71)的出水端,所 述第七水管(72)端部连通在所述排水沟渠(15)内,所述第 八水管(73)的端部延伸
至城市湿地,第六电控阀(74)安装在所述第七水管(72)上;
用于防止普通下水道(13)发生拥堵的过滤虹吸组件(8),所述过滤虹吸组件(8)包括下水井道(81) 、下沉槽(82) 、下沉盖(83) 、凸出管部(84) 、虹吸斗(85) 、顶盖(86)、 若干个滤孔(87)和弹簧销(88) ,所述下水井道(81)与所述普通下水道(13)连通,所 述下沉槽(82)开设在所述下水井道(81)端部,所述下沉盖(83)嵌设固定在所述下沉 槽(82)内,所述凸出管部(84)连通固定在所述下沉盖(83)上,所述虹吸斗(85)通过 所述弹簧销(88)固定在所述下沉盖(83)内,所述顶盖(86)一体成型在所述虹吸斗 (85)上,若干个所述滤孔(87)分别开设在所述顶盖(86)内;
以及设置在所述蓄洪池(11)四周的用于在洪水爆发时吸收雨水的多孔吸水栅栏 帷幕(9)。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 吸水栅栏帷幕(9)包括混凝土基层(91) 、多孔吸水砖层(92)、沸石填充层(93) 、淀粉 黄原酸盐层(94)和混凝土护层(95) ,所述混凝土混层砌合固定在所述蓄洪池(11) 池壁,所述混凝土基层(91)砌合固定在所述蓄洪池(11)边缘底面,所述多孔吸水 砖层(92) 、所述沸石填充层(93)以及所述淀粉黄原酸盐层(94)依次从所述蓄洪池
(11)边缘处由内向外设置。
3. 一种如权利要求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所述控制组件(2)中的所述压力传感器(24)感知到所述普通下水道(13)内水位达到预设值后,所述压力传感器(24)反馈高低电平变化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 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伺服电缸(28)启动,所述伺服电缸(28)带动所述滑槽(25)中的 所述橡胶板(27)滑动打开所述落水道(221) ,使得所述普通下水道(13)内的水流入 所述紧急排水道(14);
S2、所述蓄洪池(11)内的所述测深仪(48)检测到所述蓄洪池(11)内水位达到预设值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打开所述第一水泵(41) 、所述第一电控阀(45) 、所述第 二电控阀(47),所述第一水泵(41)通过所述第一水管(42)和 所述第二水管(44)将所 述蓄洪池(11)内的水分两路分别输送至所述河流道(12)和城市公园;
S3 、当所述排水沟渠(15)内水位高时,人工启动所述第四水管(51)上的第三电控 阀(53) ,使得所述排水沟渠(15)内的水输送至所述普通下水道(13);
S4 、当所述排水沟渠(15)内的所述流速仪感知到所述排水沟渠(15)内水速达到预 设值后,通过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水泵(61) 、所述第四电控阀(65) 、所 述第五电控阀(66)启动,将所述排水沟渠(15)内的雨水送入所述第一水槽(35)和所 述第二水槽(36)以供种植;
S5 、启动所述第四雨水转移组件(7)中的所述第三水泵(71)和第六电控阀(74) ,通过所述第七水管(72)和所述第八水管(73)将所述排水沟渠(15)内的雨水输送至所 述城市湿地。
CN202110228240.7A 2021-03-02 2021-03-02 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Active CN112982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8240.7A CN112982610B (zh) 2021-03-02 2021-03-02 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8240.7A CN112982610B (zh) 2021-03-02 2021-03-02 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2610A CN112982610A (zh) 2021-06-18
CN112982610B true CN112982610B (zh) 2022-09-06

Family

ID=7635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8240.7A Active CN112982610B (zh) 2021-03-02 2021-03-02 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261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01042B1 (ko) * 2013-04-04 2013-08-28 (주)아록이엔지 하수관거를 이용한 초기우수 저류장치
CN207176435U (zh) * 2017-08-22 2018-04-03 苏州市绿韵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7244782U (zh) * 2017-10-13 2018-04-17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8267063U (zh) * 2018-06-07 2018-12-21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一种带有净化雨水功能的虹吸雨水排水装置
CN109183532A (zh) * 2018-09-21 2019-01-11 于佳惠 一种依附于道路的北方城市雨水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CN110777908A (zh) * 2019-10-24 2020-02-11 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
CN210421348U (zh) * 2019-05-22 2020-04-28 冯志强 一种城市防洪排洪系统
CN112081175A (zh) * 2020-10-13 2020-12-15 浙江万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01042B1 (ko) * 2013-04-04 2013-08-28 (주)아록이엔지 하수관거를 이용한 초기우수 저류장치
CN207176435U (zh) * 2017-08-22 2018-04-03 苏州市绿韵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7244782U (zh) * 2017-10-13 2018-04-17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8267063U (zh) * 2018-06-07 2018-12-21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一种带有净化雨水功能的虹吸雨水排水装置
CN109183532A (zh) * 2018-09-21 2019-01-11 于佳惠 一种依附于道路的北方城市雨水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CN210421348U (zh) * 2019-05-22 2020-04-28 冯志强 一种城市防洪排洪系统
CN110777908A (zh) * 2019-10-24 2020-02-11 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
CN112081175A (zh) * 2020-10-13 2020-12-15 浙江万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2610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4771B (zh) 一种城市内涝预前应急处置方法及内涝预前应急处置系统
CN106480902B (zh) 具有蓄水和初步过滤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
CN108867239B (zh)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自调节系统
CN111485684A (zh) 一种雨水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86451U (zh) 一种多效倍增调蓄池
CN112982610B (zh) 海绵城市集水消洪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CN1139312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蓄水排水结构
CN111705589B (zh) 一种空心可透水路缘石的雨水收集系统
CN105908820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地下蓄水净水一体化系统
CN207452995U (zh) 一种屋檐雨水处理器
CN206646747U (zh) 建筑物屋顶雨水收集资源利用系统
CN206706948U (zh)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处理系统
CN106703116B (zh) 雨水收集系统
CN213448816U (zh) 具有防淤积功能的一体化雨污分流泵站
CN112012305B (zh) 一种城市建设集排水枢纽及其应用方法
CN212742842U (zh) 一种城市排水系统
CN20908265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116695959B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CN209011283U (zh)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CN1298943C (zh) 直接利用屋面雨水供生活用的方法及装置
CN206467715U (zh)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CN2701254Y (zh) 房顶花园灌溉节水装置
CN106801491A (zh) 建筑物屋顶雨水收集资源利用系统
CN217517751U (zh) 一种基于韧性城市的公园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217630316U (zh) 一种用于车库顶板的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