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6987A -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6987A
CN112966987A CN202110404122.7A CN202110404122A CN112966987A CN 112966987 A CN112966987 A CN 112966987A CN 202110404122 A CN202110404122 A CN 202110404122A CN 112966987 A CN112966987 A CN 112966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ed
node
point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41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尔钧
杜洋
李文拓
樊建春
王雅杰
陈浩东
张涛
王伟涛
邓文彪
韩玉龙
朱莹莹
宋雪娇
宫思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NOOC Hain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NOOC Hain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NOOC Hain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1104041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69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6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6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包括多个有向节点的路网有向图;根据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风向;基于风速、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根据有向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航行速度,计算目标船舶从一个有向节点到另一个有向节点的航行时间;基于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在不同季节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为远海盆地确定最优的应急资源调度路径,从而可以有效填补南海远海盆地应急资源调度路径的空白。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南海远海盆地应急资源调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南海远海盆地远离祖国内陆,油气田周边均为其他国家,地缘政治复杂,所需物资内陆补给距离远、周期长,保障难度极大,因此,急需依托远海深水浮式码头来提供勘探开发的后勤补给工作。
由于南海远海盆地的复杂地貌及水文气象对于浮式码头锚泊点的选择影响很大,当事故发生时浮式码头的位置选择直接关系到救援时间的长短。因此,针对目前对南海远海盆地应急资源调度的空白,如何为远海盆地确定应急资源调度路径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业内亟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可以在不同季节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为远海盆地确定最优的应急资源调度路径,从而可以有效填补南海远海盆地应急资源调度路径的空白。
本说明书提供的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是包括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包括: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其中,所述路网有向图中包括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所述第一有向节点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所述第二有向节点为出发点或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出发点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指向其它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基于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根据指向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第二有向节点到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距离和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基于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所述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所述第一有向节点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所述第二有向节点为出发点或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出发点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指向其它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指向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第二有向节点到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距离和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所述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设备,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其中,路网有向图中包括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还可以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进一步,可以基于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根据有向节点间的距离和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目标船舶从一个有向节点航行到另一个有向节点的航行时间,还可以基于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采用本说明书提供的实施方案,可以在不同季节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为远海盆地确定最优的应急资源调度路径,从而可以有效填补南海远海盆地应急资源调度路径的空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说明书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从出发点到各事故点的路网有向图;
图3是本说明书提供的每个季节的风速变化云图;
图4表示标记有航行时间的春季路网有向图;
图5表示标记有航行时间的夏季路网有向图;
图6表示标记有航行时间的秋季路网有向图;
图7表示标记有航行时间的冬季路网有向图;
图8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服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本说明书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具体的,图1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虽然本说明书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或装置结构,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或装置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部分合并后更少的操作步骤或模块单元。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实施方案可以应用到客户端、服务器等中。所述客户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服务器可以包括单台计算机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结构等。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描述并不对基于本说明书的其他可扩展到的应用场景中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制。具体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0: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其中,所述路网有向图中包括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所述第一有向节点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所述第二有向节点为出发点或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出发点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指向其它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根据路网有向图可以确定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一条或多条路径。其中,不同季节的路网有向图可以以出发点和事故点分别为起点,以每个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为节点绘制。
一些实施例中,在路网有向图中可以包括出发点、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事故点等。其中,出发点、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事故点可以认为是有向节点。有向节点可以表征目标船舶在节点间的航行方向。每个有向节点可以作为指向节点指向其他有向节点,也可以作为被指向节点接收其他节点的指向。例如,目标船舶从出发点S航行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A,可以表示出发点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A,记为S→A;目标船舶从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A航行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B,可以表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A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B,记为A→B;目标船舶从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A航行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B,可以表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A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B,记为A→B。在路网有向图中,不同节点之间的航行方向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其可以根据有向节点的指向确定。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路网有向图中的有向节点划分为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其中。第一有向节点可以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第二有向节点可以为出发点或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其中,出发点可以指向至少一个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可以指向其它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这样,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出发,可以经过预设数量的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为事故点进行资源调度。其中,预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定,例如,3、5等,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定。一些实施场景中,路网有向图中的有向节点还可以包括中转点,此时,出发点可以指向中转点,中转点可以指向至少一个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可以指向其它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其中,中转点可以使船舶从出发点经中转点过渡到达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出发点也可以称为出救点。中转点也可以称为过渡点。
一些实施场景中,所述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前,可以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远海盆地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所述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至少包括下述之一:出发点信息表、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信息表、事故点信息表、出发点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浮式码头与事故点的距离表、浮式码头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其中,预设数据库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SQLServer等。
一些实施场景中,可以预先将远海盆地的数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其中,数据库中可以存储各有向节点之间的距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种类型。一些实施场景中,数据库中可以包括出发点信息表、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信息表、事故点信息表、出发点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浮式码头与事故点的距离表、浮式码头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等中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各数据表结构可以如下:
表1出发点信息表
出发点ID 名称 地址 Shape 其他属性
其中,出发点信息表是空间信息表,出发点ID(Identity document)可以存储出发点的位置,Shape可以用于存放出发点的空间信息,名称、地址、其他属性可以分别存放相应的属性信息。空间信息表可以用于存储空间信息,空间信息可以理解为是反映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包括实体的位置、形状及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等。
表2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信息表
浮式码头ID 名称 地址 Shape 风速 风向
其中,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信息表是空间信息表,浮式码头ID可以存储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的位置,Shape可以存放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的空间信息,名称、地址、风速、风向可以分别存放相应的属性信息。
表3事故点信息表
事故点ID 名称 地址 Shape 其他属性
其中,事故点信息表是空间信息表,事故点ID可以存储事故点的位置,Shape可以存放事故点的空间信息,名称、地址、其他属性可以分别存放相应的属性信息。
表4出发点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
出发点ID 浮式码头ID 路径ID 路径长度 Shape 其他属性
其中,出发点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是空间信息表,Shape可以存放出发点和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之间路径的空间信息,出发点ID、浮式码头ID可以存储出发点和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的位置,路径ID可以存储出发点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的路径属性信息,路径长度可以存储出发点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的距离长短,其单位与地图单位保持一致。
表5浮式码头与事故点的距离表
浮式码头ID 事故点ID 路径ID 路径长度 Shape 其他属性
其中,浮式码头与事故点的距离表是空间信息表,Shape可以存放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和事故点之间路径的空间信息,浮式码头ID、事故点ID可以存储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和事故点的位置,路径ID可以存储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到事故点的路径属性信息,路径长度可以存储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到事故点的距离长短,其单位与地图单位保持一致。
表6浮式码头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
浮式码头ID 路径ID 路径长度 Shape 风速 风向
其中,浮式码头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也可以称为交通网络信息表,其是空间信息表,Shape可以存放各个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的空间信息,浮式码头ID为各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的位置,路径ID可以存储两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之间的路径属性信息,路径长度可以存储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与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之间的距离长短,其单位与地图单位保持一致,风速、风向可以存储不同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的台风属性信息。
当然,上述只是进行示例性说明,数据库中包括的数据表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一些实施场景中,将远海盆地的数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后,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取远海盆地的数据信息,然后根据数据信息,确定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如图2所示,图2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从出发点到各事故点的路网有向图,其中,S1为出发点,S2为中转点,A-G分别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Accident Site1、Accident Site2、Accident Site3为事故点,箭头方向为船舶航行方向,除
Figure BDA0003021559020000071
可双向行驶外,其余节点之间均为单向行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还可以包括:获取远海盆地不同季节的路网有向图;相应的,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每个季节中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
S2: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后,可以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每个季节中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可以包括: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在每个季节的风速变化云图;根据所述风速变化云图确定每个季节中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和风向。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设定,例如,可以是5年、10年等,本说明书对此不做限定。
一些实施场景中,可以统计分析南海远海盆地近10年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在每个季节的风速变化云图,然后根据风速变化云图确定每个季节中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和风向。如图3所示,图3是本说明书提供的每个季节的风速变化云图,其中,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为春(Spring)、夏(Summer)、秋(Autumn)、冬(Winter)的风速变化云图,横纵坐标为经纬度分布(Longitude为经度,可以记为E,Latitude为纬度,可以记为N),Speed为风速分布范围。根据该风速变化云图可以确定每个季节中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以及在春季和冬季各个有向节点呈东北风向,在夏季和秋季各个有向节点呈西南风向。风速信息中可以包括风速。风向信息中可以包括风向。
一些实施场景中,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可以是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中风速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大值等。当然,上述只是进行示例性说明,确定有向节点风速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S4:基于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后,可以根据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下述方式确定目标船舶在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
v=v1+v2×cosθ (1)
其中,v为船舶在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v1为船舶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v2为风速,θ为风向。当风向与船舶航行方向同向时,cosθ值为正;当风向与船舶航行方向反向时,cosθ值为负。船舶在静水中航行速度v1为船舶的固有参数,风速v2、风向θ可以由远海盆地各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的台风信息统计获得。
当然,上述只是进行示例性说明,确定目标船舶在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S6:根据指向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第二有向节点到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距离和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船舶在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后,可以根据指向第一有向节点的第二有向节点到第一有向节点的距离和目标船舶在第一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数据信息,进而确定路网有向图中有向节点之间的距离。
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路网有向图中有向节点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根据有向节点之间的距离和目标船舶的航行速度,计算目标船舶从一个有向节点到另一个有向节点的航行时间。其中,在计算航行时间时,目标船舶的航行速度为目标船舶起始时所在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例如,计算目标船舶从有向节点A航行到有向节点B的航行时间时,是根据有向节点A到有向节点B的距离和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A的航行速度进行计算。再如,计算目标船舶从有向节点B航行到有向节点A的航行时间时,是根据有向节点A到有向节点B的距离和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B的航行速度进行计算。当然,上述只是进行示例性说明,计算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S8:基于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所述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后,可以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并将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其中,Dijkstra算法又叫狄克斯特拉算法,是从一个顶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算法,解决的是有权图中最短路径问题。迪杰斯特拉算法主要特点是从起始点开始,采用贪心算法的策略,每次遍历到始点距离最近且未访问过的顶点的邻接节点,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资源调度路径可以理解为在不同季节发生事故时的最优应急调度路径。根据资源调度路径可以快速的为距离远、往返周期长的远海盆地补给所需物资。
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资源调度路径后,可以从资源调度路径对应的有向节点中的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获取资源,进而根据资源调度路径,将资源运输到事故点。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在不同季节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为远海盆地确定最优资源调度路径,从而可以有效填补南海远海盆地应急资源调度路径的空白。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根据南海远海盆地台风变化情况,解决了适用于南海远海盆地特征的应急调度路径,利用Dijkstra算法使寻优过程变得更简单更高效。
由于南海远海盆地距离内陆较远,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出了将浮式码头的概念作为物资存储中转站,根据南海远海盆地季节性气候变化的特点,解决了不同季节的浮式码头锚泊地位置选择问题,从而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实现资源调度时间最小化的效果,使应急资源调度效果最优。
当然,上述只是进行示例性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具体的,以确定南海远海盆地春季资源调度路径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实施例中,南海远海盆地春季路网有向图如图2所示。通过统计分析南海远海盆地近10年的台风信息,可以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如表7、8所示。
表7春季风速信息表
Km/h S1 S2 A B C D E F G Site1 Site2 Site3
春季 13 18 18 24 23.5 13 13 17 35 12 27 16
表8春季风向信息表
S1 S2 A B C D E F G Site1 Site2 Site3
春季 35 20 30 10 45 25 56 20 30 20 15 30
进一步,可以根据公式(1)确定目标船舶在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根据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信息,确定路网有向图中有向节点之间的距离,如表9所示。
表9距离信息表
Figure BDA0003021559020000101
进一步,可以根据有向节点之间的距离和目标船舶的航行速度,计算目标船舶从一个有向节点到另一个有向节点的航行时间。其中,在计算两个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时,目标船舶的航行速度为目标船舶起始时所在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例如,计算目标船舶从有向节点A航行到有向节点B的航行时间时,是根据有向节点A到有向节点B的距离和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A的航行速度进行计算。具体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航行时间信息表
Figure BDA0003021559020000111
一些实施场景中,在确定目标船舶从一个有向节点到另一个有向节点的航行时间后,可以将航行时间标记在对应的路网有向图中,从而可以直观清楚的知道有向节点间的航行时间。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分别是本说明书提供的标记有航行时间的不同季节的路网有向图,其中,图4表示标记有航行时间的春季路网有向图,图5表示标记有航行时间的夏季路网有向图,图6表示标记有航行时间的秋季路网有向图,图7表示标记有航行时间的冬季路网有向图,其中,S1为出发点,S2为中转点,A-G分别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Accident Site1、Accident Site2、Accident Site3为事故点,箭头方向为船舶航行方向,除
Figure BDA0003021559020000112
可双向行驶外,其余节点之间均为单向行驶,数字为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
进一步,可以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t,将最小航行时间t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利用Dijkstra算法求得的南海远海盆地从出发点到各个事故点的春季最小航行时间分别为:
出发点S1到事故点Accident Site1的春季最小航行时间为14.72,对应的资源调度路径分别为:S1→S2→D→F→Accident Site1;
出发点S1到事故点Accident Site2的春季最小航行时间为13.79,对应的资源调度路径分别为:S1→S2→A→Accident Site2;
出发点S1到事故点Accident Site3的春季最小航行时间为11.63,对应的资源调度路径分别为:S1→S2→G→Accident Site3。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其中,路网有向图中包括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还可以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进一步,可以基于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根据有向节点间的距离和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目标船舶从一个有向节点航行到另一个有向节点的航行时间,还可以基于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在不同季节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为远海盆地确定最优的应急资源调度路径,从而可以有效填补南海远海盆地应急资源调度路径的空白。
基于上述所述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装置。所述的装置可以包括使用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软件(应用)、模块、组件、服务器、客户端等并结合必要的实施硬件的装置。基于同一创新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装置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方法相似,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具体的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具体地,图8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20,第一确定模块122,第二确定模块124,计算模块126,第三确定模块128。
获取模块120,可以用于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所述第一有向节点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所述第二有向节点为出发点或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出发点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指向其它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
第一确定模块122,可以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124,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
计算模块126,可以用于根据指向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第二有向节点到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距离和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
第三确定模块128,可以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所述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
需要说明的,上述所述的装置根据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设备的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方法实施例。例如,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其中,所述路网有向图中包括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所述第一有向节点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所述第二有向节点为出发点或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出发点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指向其它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基于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根据指向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第二有向节点到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距离和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基于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所述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
需要说明的,上述所述的设备根据方法或装置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服务器上为例,图9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服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结构框图,该服务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装置或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设备。如图9所示,服务器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0(处理器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200、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30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服务器10还可包括比图9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例如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处理硬件,如数据库或多级缓存、GPU,或者具有与图9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200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00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模块300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300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300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提供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或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业务逻辑并记录在存储介质上,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计算机读取并执行,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描述方案的效果。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物理装置,通常是将信息数字化后再以利用电、磁或者光学等方式的媒体加以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利用电能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各式存储器,如RAM、ROM等;利用磁能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硬盘、软盘、磁带、磁芯存储器、磁泡存储器、U盘;利用光学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CD或DVD。当然,还有其他方式的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量子存储器、石墨烯存储器等等。
本说明书提供的上述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或装置实施例可以在计算机中由处理器执行相应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如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c++语言在PC端实现、linux系统实现,或其他例如使用android、iOS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在智能终端实现,以及基于量子计算机的处理逻辑实现等。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上述所述的装置、设备根据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对应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时可以把部分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其中,所述路网有向图中包括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所述第一有向节点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所述第二有向节点为出发点或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出发点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指向其它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
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
基于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
根据指向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第二有向节点到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距离和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
基于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所述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包括:
获取远海盆地不同季节的路网有向图;
相应的,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每个季节中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每个季节中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在每个季节的风速变化云图;
根据所述风速变化云图确定每个季节中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和风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风速变化云图,确定在春季和冬季各个有向节点呈东北风向,在夏季和秋季各个有向节点呈西南风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述方式确定目标船舶在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
v=v1+v2×cosθ
其中,v为船舶在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v1为船舶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v2为风速,θ为风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前,还包括:
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远海盆地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至少包括下述之一:出发点信息表、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信息表、事故点信息表、出发点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浮式码头与事故点的距离表、浮式码头与浮式码头的距离表;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所述远海盆地的路网有向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资源调度路径对应的有向节点中的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获取资源;
根据所述资源调度路径,将所述资源运输到事故点。
8.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第一有向节点和第二有向节点;所述第一有向节点为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所述第二有向节点为出发点或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出发点指向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所述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指向其它浮式码头锚泊候选点或事故点;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内远海盆地的台风信息,确定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确定目标船舶在所述各个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指向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第二有向节点到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距离和所述目标船舶在所述第一有向节点的航行速度,计算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船舶在有向节点之间的航行时间,利用Dijkstra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船舶从出发点到事故点的最小航行时间,将所述最小航行时间对应的有向节点所组成的线路作为资源调度路径。
9.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04122.7A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2966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122.7A CN112966987A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122.7A CN112966987A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6987A true CN112966987A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0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4122.7A Pending CN112966987A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698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0750A1 (en) * 2009-04-30 2010-11-04 The Boeing Company Estimating Probabilities of Arrival Times for Voyages
CN104334481A (zh) * 2012-06-11 2015-02-04 西门子公司 漂浮式的转运平台
CN108932563A (zh) * 2018-07-03 2018-12-04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互联互通式港口信息平台智能化调度系统
US20190162551A1 (en) * 2017-11-29 2019-05-30 Deere & Company Work sit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0750A1 (en) * 2009-04-30 2010-11-04 The Boeing Company Estimating Probabilities of Arrival Times for Voyages
CN104334481A (zh) * 2012-06-11 2015-02-04 西门子公司 漂浮式的转运平台
US20190162551A1 (en) * 2017-11-29 2019-05-30 Deere & Company Work sit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8932563A (zh) * 2018-07-03 2018-12-04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互联互通式港口信息平台智能化调度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良,李勇跃,李鹏,柴婷,王涛: "大型多功能深海浮式基地概念设计及水动力分析", 《船舶设计通讯》, no. 1, 15 September 2019 (2019-09-15), pages 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6089B (zh) 基于gis的输电线路最优路径生成方法
CN106875744B (zh) 周边车辆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6303950A (zh) 基于网格的地理围栏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1900565A (zh) 路径确定方法和装置
Szczurek et al. Learning the relevance of parking information in VANETs
CN105067004A (zh) 一种基于地形的路径搜索方法
CN102855322A (zh) 一种基于空间探索技术的地图数据存储方法
EP3496070A1 (en)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an optimal route
CN109413661A (zh) 一种计算站距的方法及装置
Oliveira et al. From routine to network deployment for data offloading in metropolitan areas
CN207423929U (zh) 新型空气质量智能预测系统
Weerakoon Analysis of spatio-temporal urban growth using GIS integrated urban gradient analysis; Colombo district, Sri Lanka
CN104949672B (zh) 一种基站信号的搜索与导航方法及系统
CN112966987A (zh) 一种确定资源调度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461779B (zh) 地图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4123671B (zh) 气象参证站分区方法
Chandio et al. An approach for map-matching strategy of GPS-trajectories based on the locality of road networks
CN105468759B (zh) 空间体的频谱数据构建方法
CN116678432A (zh) 一种基于边缘服务下的车辆实时路径规划方法
CN104717281A (zh) 一种基于位置多条件移动情境计算的车载信息服务方法
CN116341773A (zh) 车辆需求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757849A (zh) 一种河湖四乱问题的研判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033173A (zh) 船只管理和渔业资源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241226B (zh) 选址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279069A (zh) 一种基于索引矩阵的目标快速告警判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