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5140B - 一种通道检测设备、以及主控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道检测设备、以及主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5140B
CN112965140B CN202110167777.7A CN202110167777A CN112965140B CN 112965140 B CN112965140 B CN 112965140B CN 202110167777 A CN202110167777 A CN 202110167777A CN 112965140 B CN112965140 B CN 112965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ain control
control board
electromagnetic wave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77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5140A (zh
Inventor
张国欣
李国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77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5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5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5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2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道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三个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至少两个通道,两相邻通道之间具有同一隔板;每个隔板部署有用于发射电磁波的发射线圈和用于接收感应于发射电磁波而生成感应电磁波的接收线圈,至少两相邻通道的隔板中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的发射电磁波频率不同,使得每个通道分布有来自通道两侧隔板中的第一隔板且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发射电磁波、以及来自第二隔板且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发射电磁波;每个通道中感应于第一发射电磁波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感应于第二发射电磁波的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被用于进行检测。本申请解决相邻检测门之间需要间隔安装的问题,减少了通道检测设备安装时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通道检测设备、以及主控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检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通道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应用于通道的金属检测设备,例如检测门,主要包括分别位于通道两侧的隔板,以及位于两隔板顶部的机箱组成,结构上形成一个“冂”形通道。两侧隔板上有交变磁场发射或接收线圈,或者同时有发射、接收线圈。当金属物体经过门体中间时,由于金属线圈涡流的对称性,在隔板两侧的属性相同的。一般情况下,两侧隔板上还安装有对射或者通过反射方式的红外探测器,用于统计人数、判断方向、飞物检测和屏蔽干扰。
现有的通道检测设备安装时,要求相邻的两个通道检测设备的隔板之间必须间隔一定距离,参见图1所示,图1为两通道检测设备安装的示意图。两通道检测设备之间的隔板要求间隔一定距离。在这个间隔要求下,导致通道检测设备无法邻接安装,对场地要求比较大。特别是在和通道闸机组合使用时,很多闸机都是并排邻接多个通道,无法直接对接同等通道数量的通道检测设备,从而导致容易出现通行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道检测设备,以解决相邻检测门之间需要间隔安装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道检测设备,包括有至少三个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至少两个邻接通道,两相邻通道之间具有同一隔板;
每个隔板部署有用于发射电磁波的发射线圈,和,用于接收感应于所述发射电磁波而生成感应电磁波的接收线圈,
至少两相邻通道的隔板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的发射电磁波频率不同,使得每个通道分布有:来自通道两侧隔板中的第一隔板且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发射电磁波、以及来自第二隔板且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发射电磁波;
其中,
第一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感应于第一发射电磁波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第二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感应于第二发射电磁波的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以用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通道检测;
所述同一隔板的接收线圈分别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
较佳地,每个隔板中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的发射电磁波频率间隔相等。
较佳地,所有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连接于同一主控板,该主控板控制所有隔板的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控制所述同一隔板的接收线圈分别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控制位于所述邻接通道边缘的边缘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该边缘隔板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电磁波的感应电磁波;
所述主控板基于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分别进行检测。
较佳地,每个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与一主控板相连接,
所述同一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控制该隔板的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控制该隔板的接收线圈分别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
位于所述邻接通道边缘的边缘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控制该隔板的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控制该边缘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该边缘隔板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电磁波的感应电磁波。
较佳地,所有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相连接,
所有主控板中的任一主控板用于进行检测判断,该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其他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其中,来自位于两相邻通道之间的同一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包括,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第一感应数据、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第二感应数据,所述第一感应数据和第二感应数据通过标识区分;来自边缘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包括,该边缘隔板所接收感应电磁波的感应数据;
该主控板根据其他各主控板地址、以及感应数据中标识,获取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基于所述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将各个通道检测结果按照其他各主控板地址,分别发送给其他各主控板。
较佳地,所有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相连接,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两主控板中的任一主控板用于进行检测判断,该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所述两主控板中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和所述来自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
其中,所述第一主控板为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主控板,第二主控板为该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主控板。
较佳地,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一主控板,接收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发送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将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上一第二主控板,
第一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第二主控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本通道检测判断;
第二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与本通道邻接的下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下一第一主控板的所述下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所述下一通道检测判断;
或者,
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一主控板,将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接收上一第二主控板发送的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
第一主控板基于来自上一第二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以及本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所述上一通道检测判断;
第二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第一主控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本通道检测判断。
较佳地,该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在主控板的控制下指示检测结果的指示装置,
每个隔板的外立面安装有所述指示装置,用于指示该隔板的检测结果;
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朝向通道的侧面沿通道方向前后安装有至少两个红外传感器,第二隔板朝向通道的侧面对应于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安装有红外反射膜,用于将来自红外传感器的红外信号反射给对应的红外传感器,使得主控板根据来自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飞物检测、和/或人数统计、和/或进出方向判断。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道检测设备的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通道检测设备中的所有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相连接,
所述主控板用于控制所有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使得每个通道分布有来自通道两侧隔板中的第一隔板且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发射电磁波、以及来自第二隔板且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发射电磁波;
控制所有接收线圈接收感应电磁波,并基于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分别进行各个通道检测。
较佳地,所述主控板控制位于两相邻通道之间同一隔板的接收线圈分别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控制位于所述邻接通道边缘的边缘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该边缘隔板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电磁波的感应电磁波;
所述主控板进一步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向用于指示检测结果的指示装置输出检测结果,该指示装置安装于隔板的外立面,用于指示该隔板的检测结果;
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隔板上所安装的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飞物检测、和/或人数统计、和/或进出方向判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通道检测设备的主控板,该主控板与通道检测设备中的任一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相连接,
该主控板用于控制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使得该通道分布有第一频率的第一发射电磁波;
控制该第一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
其中,两相邻通道被第一隔板区分,第一隔板的一侧通道为第一通道,另一侧通道为第二通道。
较佳地,所述主控板与通道检测设备中的其余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相连接,
所述主控板进一步用于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其他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其中,来自位于两相邻通道之间的同一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包括,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第一感应数据、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第二感应数据,所述第一感应数据和第二感应数据通过标识区分;来自位于邻接通道边缘的边缘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包括,该边缘隔板所接收感应电磁波的感应数据;
根据其他各主控板地址、以及感应数据中标识,获取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基于所述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将各个通道检测结果按照其他各主控板地址,分别发送给其他各主控板。
较佳地,所述主控板与通道检测设备中的其余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相连接,
所述主控板进一步用于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基于本主控板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和所述来自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
较佳地,所述主控板接收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发送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将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上一第二主控板,
所述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第二主控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本通道检测判断;
或者,
所述主控板将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接收上一第二主控板发送的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
所述主控板基于来自上一第二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以及本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所述上一通道检测判断;
其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形成的通道为本通道。
较佳地,所述主控板进一步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向用于指示检测结果的指示装置输出检测结果;该指示装置安装于隔板的外立面,用于指示该隔板的检测结果;
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来自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飞物检测、和/或人数统计、和/或进出方向判断。
本发明提供的通道检测设备,通过两相邻通道之间共用同一隔板,至少两相邻通道的隔板中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的发射电磁波频率不同,使得每个通道分布有来自通道两侧隔板中的第一隔板且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发射电磁波、以及来自第二隔板且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发射电磁波,基于通道中感应于第一发射电磁波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感应于第二发射电磁波的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检测,解决了相邻检测门之间需要间隔安装的问题,实现了邻接的多个通道的检测。本申请的通道检测设备减少了占地面积,所采用的隔板分隔通道安装方便,可根据需求灵活增减通道数量,可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两通道检测设备安装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通道检测设备的一种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的一种主视示意图。
图4为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控制硬件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控制硬件的一种等效示意图。
图6为各个通道的检测判断集中在一主控板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每个通道所配置的用于进行该通道检测判断的主控板进行检测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8为每个通道所配置的用于进行该通道检测判断的主控板进行检测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控制硬件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0为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控制硬件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11为在多邻接检测门安装红外传感器用于飞物检测、进出方向检测、人数统计等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通过隔板来分隔通道,使得各通道之间邻接,所述邻接意味着相邻两通道之间的间距为0,通过使得通道分布有不同频率的发射电磁波来避免相邻两通道之间的感应电磁波的干扰,解决了相邻检测门之间需要间隔安装的问题,实现了邻接的多个通道的目标检测。
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通道检测设备的一种主视示意图。至少两相邻通道的隔板中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的发射电磁波频率不同,从而减少相邻通道间的干扰,每个通道分布有来自通道两侧隔板中的第一隔板且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发射电磁波、以及来自第二隔板且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发射电磁波;每个通道中感应于第一发射电磁波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感应于第二发射电磁波的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被用于进行检测。可选地,多个通道所需要的隔板数量大于等于3。
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的一种主视示意图。该通道检测设备包括4个隔板,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通道,相邻通道之间共用同一隔板,这样,4个隔板组成了3个通道;每个隔板分别具有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较佳地,每个隔板中发射线圈所发射的发射电磁波频率不同,以进一步减少通道之间电磁波的干扰,较佳地,各隔板的频率间隔相等,间隔频率大于设定的间隔阈值范围,例如,大于100Hz。图中,隔板A、B、C、D的发射电磁波频率分别为fa、fb、fc、fd,隔板A和B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为通道1,隔板B和C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为通道2,隔板C和D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为通道3。
参见图4所示,图4为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控制硬件的一种示意图。该通道检测设备包括一主控板,该主控板与所有隔板中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分别相连接,分别控制各个隔板中的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各个隔板中的接收线圈接收感应电磁波,从而通过一个主控板控制所有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控制所有接收线圈接收感应电磁波;并且,所述主控板基于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分别进行检测。较佳地,对于非边缘的隔板,即,两相邻通道之间的同一隔板,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被分别送至所述主控板,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对于位于邻接通道边缘的边缘隔板,控制边缘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该边缘隔板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电磁波的感应电磁波。
参见图5所示,图5为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控制硬件的一种等效示意图。每个隔板具有独立的主控板,用于控制该隔板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和接收线圈接收感应电磁波,较佳地,控制该隔板接收线圈分别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较佳地,为了便于直观地显示出各个隔板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检测结果,在每个隔板的外立面可以安装有用于指示检测结果的指示装置,例如,区位显示灯,当检测到目标物时,对应于该目标物的位置高度的区位显示灯被触发而输出信号。例如,当通道1的通行人员被检测到脚部的金属,通道2的通行人员被检测到腰部的金属,隔板B中对应于脚部高度的区位显示灯和对应于腰部高度的区位显示灯分别被触发而输出信号,从而向该隔板区位显示灯输出用于显示的输出信号。
对于相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共用的隔板而言,也就是非边缘的隔板,例如,隔板B或C,较佳地,其主控板分别接收来自第一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以及来自第二通道的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其中,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邻。对于边缘隔板,例如隔板A或D,较佳地,其主控板可仅获取其隔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
鉴于每个通道的检测需要该通道所共用隔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故而各个隔板的主控板之间可以以通信总线连接,并通过通信总线进行通信,以将各主控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传输。通信总线可以是RS-485通信总线,所应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其他通信总线形式,例如,RS-232等。
以RS-485通信总线为例。通过硬件拨码地址的方式,将各个主控板区予以区分,其中一主控板的拨码地址为0,则该主控板即为RS-485通信过程中的主机,主动发起数据包,其他主控板根据自己的拨码地址N回复数据包,在RS-485通信中,根据拨码地址就可以确定数据包来自于哪个设备。以3通道为例,将主控板A的硬件地址设为0,主控板B设为1,主控板C设为2,主控板D设为3,当主控板A作为主机发送数据包后,主控板B、C、D向主控板A回复数据包。
由于各个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连接,一种实施方式是,各个通道的检测判断可以集中在某一主控板中,该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其他主控板的各个通道感应数据,基于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其中,来自其他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包括,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感应数据、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感应数据。
参见图6所示,图6为各个通道的检测判断集中在一主控板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在用于进行检测判断的主控板中:
步骤701,接收来自其他各个主控板的数据包,并进行解析,获取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
其中,数据包包括有其他各主控板根据其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所确定的感应数据,
对于来自于非边缘隔板的主控板,数据包包括有来自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信号的第一感应数据、以及来自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信号的第二感应数据,并可以用标识进行区分;
对于来自于边缘隔板的主控板,数据包包括,该边缘隔板所接收感应电磁波的感应数据。
在该步骤中,可以根据拨码地址区分所接收的数据包来自于哪个主控板,根据标识区分来自同一主控板的相邻通道的感应数据,也就是说,根据其他各主控板地址、以及感应数据中标识,获取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
步骤702,根据所获取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较佳地,将各通道检测结果按照其他各主控板地址,分别发送给其他各主控板。
以图5为例,假设用于进行检测判断的主控板为主控板A,则主控板A可以根据下表进行检测,其中,Y表示有感应数据,N表示无感应数据。
Figure BDA0002938044940000081
Figure BDA0002938044940000091
步骤703,可选地,当检测任一通道存在目标物时,向该通道隔板的区位显示灯所连接的主控板发送报警数据,使得该主控板接收到报警数据后向区位显示灯输出信号。
较佳地,基于目标物所对应的感应数据,根据感应数据标识,确定感应数据所来源的主控板,并按照该主控板地址,向该主控板发送报警数据。
另一种实施方式是,从整体设计的需要为每个通道分配用于检测判断的主控板,以便于为各个主控板进行负载分担。较佳地,为每个通道配置一个用于进行检测判断的主控板,以提高检测效率,例如,图5中,主控板A用于通道1的检测判断,主控板B用于通道2的检测判断,主控板C用于通道3的检测判断,这样,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一主控板、和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中的任一主控板,用于进行检测判断,该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和所述来自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
参见图7所示,图7为每个通道所配置的用于进行该通道检测判断的主控板进行检测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对于每个通道所配置的、用于进行该通道检测判断的第一主控板:
步骤801,判断是否接收到该第一主控板所连接的第一隔板的第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如果是,则按照拨码地址,向连接于第二隔板的第二主控板发送数据包,以获取第二隔板接收的来自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否则,返回步骤801,
其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形成第一通道,
步骤802,接收第二主控板回复的数据包,解析数据包,得到第二隔板的第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
其中,第二主控板所回复的数据包包括有该主控板根据来自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信号确定的第一通道感应数据。
步骤803,根据第一隔板的第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隔板的第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判断第一通道是否存在目标物,如果是,则根据目标物所在的高度位置,向相应高度的区位显示灯输出用于显示的输出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
由此,每个主控板接收其通道两侧隔板的其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根据感应电磁波信号判断该通道是否存在目标物,如果是,则判决该通道存在目标物,否则,判决该通道不存在目标物。
结合图3,基于通道的发射电磁波分布,当仅通道1有物体时,隔板A的主控板A和隔板B的主控板B同时接收到感应电磁波信号,根据该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数据,可以对通道1中的物体进行检测;当仅通道2有物体时,隔板B的主控板和隔板C的主控板同时接收到感应电磁波信号,根据该感应电磁波信号可以对通道2中的物体进行检测;当通道1和2同时有物体时,隔板A、B、C的主控板同时接收到感应电磁波信号,这时,隔板B的主控板B将来自通道1的感应电磁波信号数据发送给隔板A的主控板A,隔板C的主控板C将来自通道2的感应电磁波信号数据发送给隔板B的主控板B,主控板A根据其获取的感应电磁波信号检测通道1、主控板B根据其获取感应电磁波信号检测通道2。
参见图8所示,图8为每个通道所配置的用于进行该通道检测判断的主控板进行检测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对于每个通道配置的用于进行该通道检测判断的第一主控板:
步骤901,判断是否接收到该第一主控板所连接的第一隔板的第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如果是,则接收连接于第二隔板的第二主控板所发送的数据包,以获取第二主控板所接收到来自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否则,返回步骤901,
其中,数据包包括有第二主控板根据来自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信号确定的感应数据。
步骤902,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根据第一隔板的第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隔板的第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判断第一通道是否存在目标物,如果是,则根据目标物所在的高度位置,向相应高度的区位显示灯输出用于显示的输出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
参见图9所示,图9为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控制硬件的另一种示意图。每个隔板具有独立的主控板,用于控制该隔板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和接收线圈接收感应电磁波,从而得到感应电磁波信号,同时,较佳地,为了便于直观地显示出通道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检测结果,在隔板的外立面可以安装有区位显示灯,当检测到目标物时,对应于该目标物的位置高度的区位显示灯被触发而输出信号。
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一主控板,接收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发送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将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上一第二主控板,
第一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第二主控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本通道检测判断;
第二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与本通道邻接的下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下一第一主控板的所述下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所述下一通道检测判断;
较佳地,对于相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共用的隔板而言,也就是非边缘的隔板,例如,隔板B或C,当其主控板接收来自第二通道的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则将来自第一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输入至第一通道的另一隔板的主控板;对于边缘隔板,当边缘隔板为第二通道隔板时,将其主控板所接收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输入至第二通道另一隔板的主控板。
或者,
如图10所示,图10为以三通道为例的通道检测设备控制硬件的又一种示意图。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一主控板,将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接收上一第二主控板发送的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
第一主控板基于来自上一第二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以及本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所述上一通道检测判断;
第二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第一主控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本通道检测判断。
较佳地,对于相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共用的隔板而言,其主控板接收来自第一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将来自第二通道的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输入至第二通道的另一隔板的主控板;对于边缘隔板,当边缘隔板为第一通道隔板时,将其主控板所接收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输入至第一通道另一隔板的主控板。
将输入有来自两隔板感应电磁波信号的主控板作为用于进行该通道检测的主控板,根据第一隔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隔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物,如果是,则根据目标物所在的高度位置,向相应高度的区位显示灯输出用于显示的输出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
参见图11所示,图11为在多邻接检测门安装红外传感器用于飞物检测、进出方向检测、人数统计等的一种示意图,图中为通道检测们俯视图。在每个通道内的一侧隔板上在通道方向上的前后位置分别安装有红外传感器,该通道的另一侧隔板对应安装有红外反射膜,红外传感器发出的红外信号经过红外反射膜反射后进入红外传感器的接收端。当行人通过通道时,依次经过红外线1、和2,主控板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的发射的红外信号,判断行人的行进方向,并累计通行的人数;当行人在通道3的右侧经过通道时,由于没有经过红外线,因此,主控板不会收到来自红外传感器的信号,从而不对该行人进行行进方向的判断以及人数统计,即使主控板接收到了感应数据,也不进行处理。当有飞物进入通道经过红外线时,主控板根据来自红外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出飞物。
本申请所述主控板包括有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实施例中任一检测步骤。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主控板的处理步骤。
对于装置/网络侧设备/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通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三个隔板,每两相邻隔板之间形成一个通道,两相邻通道之间具有同一隔板;
每个隔板部署有用于发射电磁波的发射线圈,和,用于接收感应于所述发射电磁波而生成感应电磁波的接收线圈,
至少两相邻通道的隔板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的发射电磁波频率不同,使得每个通道分布有:来自通道两侧隔板中的第一隔板且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发射电磁波、以及来自第二隔板且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发射电磁波;
其中,
第一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感应于第一发射电磁波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第二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感应于第二发射电磁波的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以基于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通道检测;
所述同一隔板的接收线圈分别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隔板中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的发射电磁波频率间隔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连接于同一主控板,该主控板控制所有隔板的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控制所述同一隔板的接收线圈分别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控制位于通道边缘的边缘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该边缘隔板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电磁波的感应电磁波;
所述主控板基于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分别进行检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与一主控板相连接,
所述同一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控制该隔板的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控制该隔板的接收线圈分别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
位于通道边缘的边缘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控制该隔板的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控制该边缘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该边缘隔板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电磁波的感应电磁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相连接,
所有主控板中的任一主控板用于进行检测判断,该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其他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其中,来自位于两相邻通道之间的同一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包括,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第一感应数据、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第二感应数据,所述第一感应数据和第二感应数据通过标识区分;来自边缘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包括,该边缘隔板所接收感应电磁波的感应数据;
该主控板根据其他各主控板地址、以及感应数据中标识,获取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基于所述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将各个通道检测结果按照其他各主控板地址,分别发送给其他各主控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相连接,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两主控板中的任一主控板用于进行检测判断,该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所述两主控板中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和来自所述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
其中,所述第一主控板为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主控板,第二主控板为该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主控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一主控板,接收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发送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将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上一第二主控板,
第一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第二主控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本通道检测判断;
第二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与本通道邻接的下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下一第一主控板的所述下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所述下一通道检测判断;
或者,
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一主控板,将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接收上一第二主控板发送的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
第一主控板基于来自上一第二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以及本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所述上一通道检测判断;
第二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第一主控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本通道检测判断。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通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在主控板的控制下指示检测结果的指示装置,
每个隔板的外立面安装有所述指示装置,用于指示该隔板的检测结果;
每个通道两侧隔板中第一隔板朝向通道的侧面沿通道方向前后安装有至少两个红外传感器,第二隔板朝向通道的侧面对应于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安装有红外反射膜,用于将来自红外传感器的红外信号反射给对应的红外传感器,使得主控板根据来自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飞物检测、和/或人数统计、和/或进出方向判断。
9.一种用于通道检测设备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与通道检测设备中的所有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相连接,
所述主控板用于控制所有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使得每个通道分布有来自通道两侧隔板中的第一隔板且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发射电磁波、以及来自第二隔板且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发射电磁波;
控制所有接收线圈接收感应电磁波,并基于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分别进行各个通道检测;
所述通道检测设备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通道检测设备实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控制位于两相邻通道之间同一隔板的接收线圈分别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控制位于通道边缘的边缘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该边缘隔板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电磁波的感应电磁波;
所述主控板进一步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向用于指示检测结果的指示装置输出检测结果,该指示装置安装于隔板的外立面,用于指示该隔板的检测结果;
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隔板上所安装的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飞物检测、和/或人数统计、和/或进出方向判断。
11.一种用于通道检测设备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该主控板与通道检测设备中的任一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相连接,
该主控板用于控制第一隔板的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使得该通道分布有第一频率的第一发射电磁波;
控制该第一隔板的接收线圈接收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
其中,两相邻通道被第一隔板区分,第一隔板的一侧通道为第一通道,另一侧通道为第二通道;
所述通道检测设备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通道检测设备实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与通道检测设备中的其余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相连接,
所述主控板进一步用于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其他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其中,来自位于两相邻通道之间的同一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包括,来自两相邻通道中第一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第一感应数据、和第二通道的感应电磁波的第二感应数据,所述第一感应数据和第二感应数据通过标识区分;来自位于通道边缘的边缘隔板所连接的主控板的感应数据包括,该边缘隔板所接收感应电磁波的感应数据;
根据其他各主控板地址、以及感应数据中标识,获取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基于所述各个通道的第一感应电磁波信号和第二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将各个通道检测结果按照其他各主控板地址,分别发送给其他各主控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与通道检测设备中的其余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主控板,通过通信总线相连接,
所述主控板进一步用于通过通信总线接收来自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基于本主控板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和所述来自另一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的感应数据,进行检测判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接收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发送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将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上一第二主控板,
所述主控板基于本主控板的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和来自第二主控板的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本通道检测判断;
或者,
所述主控板将本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发送给第二隔板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连接的第二主控板,接收上一第二主控板发送的与本通道邻接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
所述主控板基于来自上一第二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以及本主控板的上一通道感应电磁波信号,进行所述上一通道检测判断;
其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形成的通道为本通道。
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进一步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向用于指示检测结果的指示装置输出检测结果;该指示装置安装于隔板的外立面,用于指示该隔板的检测结果;
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来自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飞物检测、和/或人数统计、和/或进出方向判断。
CN202110167777.7A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通道检测设备、以及主控板 Active CN112965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7777.7A CN112965140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通道检测设备、以及主控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7777.7A CN112965140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通道检测设备、以及主控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140A CN112965140A (zh) 2021-06-15
CN112965140B true CN112965140B (zh) 2023-02-24

Family

ID=7627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7777.7A Active CN112965140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通道检测设备、以及主控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514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5554A (ja) * 2000-02-25 2001-08-31 Omron Corp 金属探知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1000486Y (zh) * 2006-04-12 2008-01-02 许凯 通过式金属探测门
JP2010169431A (ja) * 2009-01-20 2010-08-05 Toshiba Corp 通過検出装置
CN108107484A (zh) * 2018-02-27 2018-06-01 南京苏京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安检设备
CN109799538A (zh) * 2018-12-29 2019-05-24 清华大学 安检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73364A (zh) * 2020-03-16 2020-06-12 黄伟平 一种横向拼接的便携式探测门
CN211180244U (zh) * 2019-11-13 2020-08-04 湖北民族大学 双线圈式金属探测装置
WO2020157147A1 (fr) * 2019-01-29 2020-08-06 Alessandro Manneschi Moyens detecteurs de metal perfectionnes pour localiser la presence d'objets metalliqu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7864B1 (fr) * 2004-03-17 2007-03-02 Automatic Systems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de detection de passage associe a une porte d'acces
FR2901888B1 (fr) * 2006-05-30 2008-08-22 Alessandro Manneschi Portique detecteur de metaux comportant des moyens indicateurs perfectionnes
CN205484851U (zh) * 2016-03-23 2016-08-17 成都恒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检测门
CN106353832B (zh) * 2016-09-18 2018-08-03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一种快速通过式毫米波人体安检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5554A (ja) * 2000-02-25 2001-08-31 Omron Corp 金属探知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1000486Y (zh) * 2006-04-12 2008-01-02 许凯 通过式金属探测门
JP2010169431A (ja) * 2009-01-20 2010-08-05 Toshiba Corp 通過検出装置
CN108107484A (zh) * 2018-02-27 2018-06-01 南京苏京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安检设备
CN109799538A (zh) * 2018-12-29 2019-05-24 清华大学 安检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157147A1 (fr) * 2019-01-29 2020-08-06 Alessandro Manneschi Moyens detecteurs de metal perfectionnes pour localiser la presence d'objets metalliques
CN211180244U (zh) * 2019-11-13 2020-08-04 湖北民族大学 双线圈式金属探测装置
CN111273364A (zh) * 2020-03-16 2020-06-12 黄伟平 一种横向拼接的便携式探测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mart Check-in Check-out System for Vehicles using Automatic Number Plate Recognition;Sangay Tenzin 等;《2020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ICCCNT)》;20201015;第1-6页 *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带电检测技术综述;黎刚 等;《湖南电力》;20160430;第36卷(第2期);第14-1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140A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34876A (en) Multipath toleran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2037204B (zh) 门区保护
US20060077759A1 (en) Ultrasonic locating system
WO2018122816A1 (zh) 一种使用wi-fi探针判别行人流向的方法
EP3052418A1 (en)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elevator allocation based on a determination of walker speed
CN106937251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服务器
US20230409931A1 (en) Occupant detection systems
CN109669215B (zh) 检测受保护的访问区域中个体携带的未授权物体或物质的设备和方法
US7551104B2 (en) Traffic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9000581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ly detecting a vehicle
CN105191507B (zh) 缓解感测中的扰动
US9244148B1 (en) Geolo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within a sensitive area using a grid of linear antennas
EP2660620A1 (en) Device for warning of radar traps
CN113835074A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人流量动态监测方法
Jana et al. Compensation of wall effect for through wall tracking of moving targets
CN112965140B (zh) 一种通道检测设备、以及主控板
CN104909256B (zh) 乘客输送机的人检测装置
JPH0744501B2 (ja) インテリジエントビルの電波漏洩診断システム
CN111866725B (zh) 一种基于wifi探针技术的人流检测方法
KR101316723B1 (ko) 점유 기반 레이더를 이용한 교통정보 수집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20139728A1 (en) Intrusion detecting system
CN109474891B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服务器
US202301117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moving object and object counting system
US20080319669A1 (en) System and Device Used to Automatically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an Entity with Respect to Two or More Reference Entities in Real Time
CN112749586B (zh)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