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3284B -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3284B
CN112963284B CN202110296793.6A CN202110296793A CN112963284B CN 112963284 B CN112963284 B CN 112963284B CN 202110296793 A CN202110296793 A CN 202110296793A CN 112963284 B CN112963284 B CN 112963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engin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67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3284A (zh
Inventor
韩令海
李春雨
王占峰
马赫阳
李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2967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3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3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328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1531 priority patent/WO202219377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3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3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0Starting aid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2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 F02N19/04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by heating of fluids used in engines
    • F02N19/10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by heating of fluids used in engines by heating of engine cool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6Controlling lubricant pressure or quant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10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2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 F01M5/021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by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20Cooling circuit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part of engine or mach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该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油底壳、机油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及机油保温箱,在机油保温箱内设置有机油加热装置,机油保温箱为半球形结构;相互连通的发动机、水泵、散热器及冷却水保温箱,在冷却水保温箱内设置有冷却水加热装置,在冷却水保温箱上设置有弧形容纳槽,弧形容纳槽用于容纳机油保温箱,在机油保温箱和冷却水保温箱之间密封形成间隙;介质收集器用于容纳传热介质并能够向间隙内选择性填充传热介质,用于冷却水保温箱和机油保温箱之间热量的传递和隔绝。该发动机控制系统提高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水温度并缩短启动时间,满足节能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排放和油耗等问题日趋关注,节能减排为汽车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发动机实际工作中,发动机点火时,冷却水和机油从较低温度上升至正常温度的冷启动过程历时较长,尤其是在寒冷的条件下,这直接导致了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上升和有害污染物排放增多,不符合当今社会节能环保的要求。
现有技术主要从改善燃烧方式和燃料组分等方面,实现汽车发动机节能环保。通过在冷却水和机油的管路增加一个加热装置,以改善发动机的冷启动性能。现有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冷却水循环和机油循环各自独立,其中一个循环不能对另一个循环加热或冷却,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且在冷启动过程中,冷却水和机油的温升速度较慢,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需求;第二,现有控制方法仅仅适用于发动机刚刚启动之后的一段时间,在发动机启动前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且在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或行驶在高温环境时又失去了作用,导致工作范围比较窄,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在冷启动时快速提高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水温度并缩短启动时间,以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
机油循环系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油底壳、机油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及机油保温箱,所述油底壳用于储存机油,所述机油冷却器用于对所述机油进行过滤,所述机油冷却器位于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机油保温箱之间并分别与其选择性连通,所述机油冷却器用于对机油进行冷却,在所述机油保温箱内设置有机油加热装置,所述机油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机油进行加热,所述机油保温箱为半球形结构;
冷却水循环系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发动机、水泵、散热器及冷却水保温箱,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之间并分别与其选择性连通,所述散热器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在所述冷却水保温箱内设置有冷却水加热装置,所述冷却水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冷却水进行加热,在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上设置有弧形容纳槽,所述弧形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机油保温箱,在所述机油保温箱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之间密封形成间隙;
电池系统,其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机油加热装置和所述冷却水加热装置;
介质收集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水保温箱或所述机油保温箱上,所述介质收集器用于容纳传热介质并能够向所述间隙内选择性填充所述传热介质,用于所述冷却水保温箱和所述机油保温箱之间热量的传递和隔绝。
作为优选,所述机油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机油保温箱内,用于检测所述机油保温箱内所述机油的温度;
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油底壳上,用于检测所述油底壳的出油口内所述机油的温度;
第三油温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机油冷却器上,用于检测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油口内所述机油的温度;
第一油路阀,其位于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机油冷却器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机油冷却器之间的第一连接油路的启闭;
第二油路阀,其位于所述机油保温箱和所述机油滤清器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机油保温箱和所述机油滤清器之间的第二连接油路的启闭;
第三油路阀,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油路和所述第二连接油路之间;
第四油路阀,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油路和所述第二连接油路之间,所述第三油路阀和所述第四油路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油路阀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机油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一液控单向阀,其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机油滤清器之间,用于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机油滤清器之间的连接油路的启闭;
机油二级冷却器,其用于所述机油的冷却;
第五油路阀,其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机油二级冷却器之间,用于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机油二级冷却器之间的连接油路的启闭;
第二液控单向阀,其位于所述机油二级冷却器和所述机油滤清器之间,用于所述机油二级冷却器和所述机油滤清器之间的连接油路的启闭。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上,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的出水口内所述冷却水的温度;
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上,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水保温箱内所述冷却水的温度;
第一水路阀,其位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之间,用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之间的第一连接水路的启闭;
第二水路阀,其位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之间,用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第二连接水路的启闭;
第三水路阀,其位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之间,用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之间的第三连接水路的启闭。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发动机控制系统,所述发动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动机处于初启动阶段,利用机油加热装置对机油保温箱内的机油进行加热,冷却水加热装置对冷却水保温箱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然后介质收集器将传热介质填充至机油保温箱和冷却水保温箱之间的间隙内,用于冷却水保温箱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内机油之间热量传递;
当发动机内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且冷却水保温箱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介质收集器将传热介质填充至机油保温箱和冷却水保温箱之间的间隙内,使冷却水保温箱内的冷却水能够冷却机油保温箱内的机油;
当冷却水保温箱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的一半或停车后发动机停止工作时,介质收集器将填充至机油保温箱和冷却水保温箱之间的间隙内的传热介质进行回收,用于冷却水保温箱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内机油之间热量隔绝。
作为优选,如果发动机处于启动阶段;
当油底壳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且机油保温箱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时,启动机油加热装置对机油保温箱内机油进行加热,并打开第二油路阀,使从机油保温箱内流出的机油后经过机油滤清器和发动机,在流回油底壳后,经机油泵输送至机油保温箱中,以形成机油的小循环;
当油底壳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且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机油保温箱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关闭机油加热装置,并打开第二油路阀,使从机油保温箱内流出的机油经过机油滤清器进入发动机;
当机油保温箱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打开第二油路阀和第四油路阀,使从机油保温箱内流出的其中一部分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经冷却后的机油与从机油保温箱内流出的另一部分未冷却的机油汇合后进入机油滤清器内。
作为优选,如果发动机处于行驶阶段;
当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油底壳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关闭第一油路阀,开启第三油路阀,使油底壳内的机油直接进入机油滤清器内;
当油底壳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打开第一油路阀,使油底壳内的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进入机油滤清器内;
当机油冷却器冷却后温度TO3>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打开第五油路阀,使油底壳内的机油分别经过机油冷却器、第一液控单向阀和机油二级冷却器后,经过第二液控单向阀进入机油滤清器;
当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机油冷却器冷却后温度TO3<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关闭第五油路阀,使油底壳内的机油分别经过机油冷却器、第一液控单向阀进入机油滤清器。
作为优选,如果发动机处于启动阶段;
当发动机内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且冷却水保温箱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启动冷却水加热装置对冷却水保温箱内冷却水进行加热,并打开第一水路阀,使从冷却水保温箱内流出的冷却水经水泵进入发动机的发动机水套内;
当冷却水保温箱内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的一半时,打开第三水路阀,从发动机的发动机水套流出的冷却水经第三水路阀、水泵,并回流至发动机水套,形成小循环;
当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且冷却水保温箱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打开第一水路阀和第三水路阀,使小循环中的高温冷却水和冷却水保温箱中低温冷却水混合后,经水泵进入发动机水套;
当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且冷却水保温箱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时,打开第二水路阀,从发动机水套流出的冷却水经散热器冷却后,经冷却水保温箱、水泵并回流至发动机水套。
作为优选,如果发动机处于行驶阶段;
当冷却水保温箱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10K时,打开第一水路阀和第三水路阀,使从发动机水套流出的冷却水进入至冷却水保温箱内,以对冷却水保温箱内的冷却水进行置换;
当冷却水保温箱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时,关闭第一水路阀,用于冷却水保温箱内冷却水的保温。
作为优选,如果发动机处于行驶阶段;
当机油保温箱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10K时,打开第二油路阀和第三油路阀,使从油底壳流出的机油进入机油保温箱内,以对机油保温箱内的机油进行置换;
当机油保温箱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关闭第四油路阀和机油泵,用于机油保温箱内机油的保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机油保温箱用于机油的保温,通过在机油保温箱内设置有机油加热装置,实现对机油保温箱内机油的加热。冷却水保温箱用于冷却水的保温,通过在冷却水保温箱内设置有冷却水加热装置,实现对冷却水保温箱内冷却水的加热。通过在冷却水保温箱上设置有弧形容纳槽,弧形容纳槽用于容纳机油保温箱,传热介质能够对半球形结构的机油保温箱进行包裹,如果传热介质没有填充至间隙内,间隙为真空状态,冷却水保温箱和机油保温箱之间热量隔绝,互不影响,如果传热介质填充至间隙内,传热介质起到了中间热量传递的作用,实现冷却水保温箱和机油保温箱之间热量的传递。将机油保温箱和冷却水保温箱这两种保温加热装置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两者间能量的交换,高效节能。当发动机工作在寒冷的工作的环境中,可以实现快速的冷启动,通过缩短暖机时间,使发动机工作在正常的条件下,降低燃油消耗率,减少有害污染物的排放。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在车辆冷启动时,可利用机油保温箱中的高温机油快速提高发动机内机油温度,与此同时,冷却水保温箱中的高温冷却水也可以快速提高发动机内冷却水温度,从而达到缩短暖机时间的目的。在车辆行驶在寒冷的低温环境时,冷却水保温箱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内机油之间热量传递,冷却水保温箱和机油保温箱两者实现“抱团取暖”的效果,使机油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快速升高。在车辆行驶在高温环境时,介质收集器将传热介质填充至机油保温箱和冷却水保温箱之间的间隙内,使冷却水保温箱内的冷却水能够冷却机油保温箱内的机油,保证机油温度和冷却水温度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内,降低油耗和改善排放,实现节能环保。当冷却水温度较低和发动机停机时,将冷却水保温箱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内机油之间热量隔绝,避免无效的热量损失。
该发动机控制方法针对发动机工作中启动过程、正常行驶、突然停车等的不同的工况。不同的工况具有相应的合适控制方法,工作范围较广,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动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油底壳;2、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3、第一油路阀;4、机油冷却器;5、第三油温温度传感器;6、第一液控单向阀;7、第五油路阀;8、机油二级冷却器;9、第二液控单向阀;10、机油滤清器;11、发动机;12、机油泵;13、机油保温箱;14、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15、机油加热装置;16、传热介质;17、介质收集器;18、冷却水加热装置;19、电池系统;20、冷却水保温箱;21、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2、第二油路阀;23、第三油路阀;24、第四油路阀;25、发动机水套;26、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7、第一水路阀;28、第二水路阀;29、第三水路阀;30、散热器;31、水泵;32、控制器;33、执行器;34、采集信号线;35、管路;36、电线;37、控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汽车冷启动时,缩短发动机暖机的时间为降低发动机燃烧消耗率并改善有害污染物排放最有效的方法。在实际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迅速提高冷却水和机油的温度,使发动机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来实现这一节能减排的目标。从理论上分析,主要是由于发动机冷启动时,机体温度、冷却水和机油温度均较低,油气混合不均匀,燃料燃烧效果差,进而导致燃油消耗率升高,有害污染物如碳氢化合物、颗粒物等增加。主要原因是在低温条件下机油的粘度过大,导致工作过程中泵送机油过程的耗功增多,不利于发动机运动元件的润滑。而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低时,使与发动机相关的零部件处于不适宜的工作环境中,增加机械磨损,加速机油老化,出现烧机油、积碳、润滑不足等不利于燃烧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机油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电池系统19及介质收集器17,机油循环系统用于机油的循环利用,冷却水循环系统用于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具体地,机油循环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油底壳1、机油泵12、机油冷却器4、机油滤清器10及机油保温箱13,油底壳1用于储存机油,机油冷却器4用于对机油进行过滤,机油冷却器4位于油底壳1和机油保温箱13之间并分别与其选择性连通,机油冷却器4用于对机油进行冷却,在机油保温箱13内设置有机油加热装置15,机油加热装置15用于对机油进行加热,机油保温箱13为半球形结构。
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发动机11、水泵31、散热器30及冷却水保温箱20,发动机11通过管路35连通于油底壳1,散热器30位于发动机11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并分别与其选择性连通,散热器30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在冷却水保温箱20内设置有冷却水加热装置18,电池系统19通过电线36分别电连接于机油加热装置15和冷却水加热装置18,电池系统19起到了为机油加热装置15和冷却水加热装置18提供电能的作用,冷却水加热装置18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加热,在冷却水保温箱20上设置有弧形容纳槽,弧形容纳槽用于容纳机油保温箱13,在机油保温箱13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密封形成间隙。
介质收集器17设置于冷却水保温箱20或机油保温箱13上,介质收集器17用于容纳传热介质16并能够向间隙内选择性填充传热介质16,用于冷却水保温箱20和机油保温箱13之间热量的传递和隔绝。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机油保温箱13用于机油的保温,通过在机油保温箱13内设置有机油加热装置15,实现对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的加热。冷却水保温箱20用于冷却水的保温,通过在冷却水保温箱20内设置有冷却水加热装置18,实现对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的加热。通过在冷却水保温箱20上设置有弧形容纳槽,弧形容纳槽用于容纳机油保温箱13,传热介质16能够对半球形结构的机油保温箱13进行包裹,如果传热介质16没有填充至间隙内,间隙为真空状态,冷却水保温箱20和机油保温箱13之间热量隔绝,互不影响,如果传热介质16填充至间隙内,传热介质16起到了中间热量传递的作用,实现冷却水保温箱20和机油保温箱13之间热量的传递。将机油保温箱13和冷却水保温箱20这两种保温加热装置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两者间能量的交换,高效节能。当发动机11工作在寒冷的工作的环境中,可以实现快速的冷启动,通过缩短暖机时间,使发动机11工作在正常的条件下,降低燃油消耗率,减少有害污染物的排放。
进一步地,机油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14、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2及第三油温温度传感器5,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14设置于机油保温箱13内,用于检测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的温度。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2设置于油底壳1上,用于检测油底壳1的出油口内机油的温度。第三油温温度传感器5设置于机油冷却器4上,用于检测机油冷却器4的出油口内机油的温度。
进一步地,机油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油路阀3、第二油路阀22、第三油路阀23及第四油路阀24,第一油路阀3位于油底壳1和机油冷却器4之间,用于控制油底壳1和机油冷却器4之间的第一连接油路的启闭。第二油路阀22位于机油保温箱13和机油滤清器10之间,用于控制机油保温箱13和机油滤清器10之间的第二连接油路的启闭。第三油路阀23位于第一连接油路和第二连接油路之间。第四油路阀24位于第一连接油路和第二连接油路之间,第三油路阀23和第四油路阀24分别设置于第一油路阀3的两侧。
进一步地,机油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6、机油二级冷却器8、第五油路阀7及第二液控单向阀9,机油二级冷却器8用于机油的冷却,当机油温度过高时,避免机油冷却器4不能将机油冷却至所需温度,机油二级冷却器8实现对机油进行二次冷却,以对机油冷却器4进行冷却补偿的作用。第五油路阀7位于机油冷却器4和机油二级冷却器8之间,用于机油冷却器4和机油二级冷却器8之间的连接油路的启闭,第五油路阀7相当于实现对旁通油路的开启,使机油二级冷却器8是否进入工作状态。当第五油路阀7关闭后,只有机油冷却器4对机油的冷却,实现机油的一级冷却。当第五油路阀7开启后,机油冷却器4和机油二级冷却器8共同对机油的冷却,实现机油的二级冷却。
第一液控单向阀6位于机油冷却器4和机油滤清器10之间,用于机油冷却器4和机油滤清器10之间的连接油路的启闭。第二液控单向阀9位于机油二级冷却器8和机油滤清器10之间,用于机油二级冷却器8和机油滤清器10之间的连接油路的启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第二液控单向阀9为具有止回作用的单向阀,防止机油反向流动,实现对机油流动方向的限制,使机油按照预设的油路进行流动。
油底壳1的机油分为两路,其中一条支路与第一油路阀3、机油冷却器4、第一液控单向阀6、第五油路阀7、机油二级冷却器8、第二液控单向阀9、机油滤清器10、发动机11依次相连;另一条支路与机油泵12、机油保温箱13、第二油路阀22依次相连后,分别与第三油路阀23、第四油路阀24并联。
进一步地,冷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6、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6设置于发动机11上,用于检测发动机11的出水口内冷却水的温度。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设置于冷却水保温箱20上,用于检测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的温度。
冷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水路阀27、第二水路阀28及第三水路阀29,第一水路阀27位于发动机11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用于发动机11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第一连接水路的启闭。第二水路阀28位于散热器30和发动机11之间,用于发动机11和散热器30之间的第二连接水路的启闭。第三水路阀29位于发动机11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用于发动机11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第三连接水路的启闭。第一水路阀27、第二水路阀28及第三水路阀29三者相互独立,三者在不同开启和闭合状态下并组合使用,使发动机11的发动机水套25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具有多种冷却水流动模式。
发动机11的发动机水套25内冷却水分为两路,其中一条支路与第一水路阀27、冷却水保温箱20、水泵31依次相连;另一条支路分成两个子路,第一子路与第二水路阀28、散热器30相连,第二子路经过第三水路阀29并与第一子路汇合后依次与冷却水保温箱20、水泵31依次相连。
进一步地,该发动机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32、执行器33、采集信号线34及控制线37,控制器32通过采集信号线34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14、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2、第三油温温度传感器5、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6及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各个温度传感器能够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2。控制器32电连接于执行器33,执行器33通过控制线37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油路阀3、第二油路阀22、第三油路阀23、第四油路阀24、第一液控单向阀6、第五油路阀7及第二液控单向阀9、第一水路阀27、第二水路阀28及第三水路阀29,用于执行各个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可以理解的是,各个控制阀开度均为连续可变的,根据实际情况可调节其开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动机11处于初启动阶段,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都需要立即使用,利用机油加热装置15对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进行加热,冷却水加热装置18对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然后介质收集器17将传热介质16填充至机油保温箱13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间隙内,用于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之间热量传递。介质收集器17释放传热介质16,冷却水与机油一起进行加热。
当发动机11内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且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此时机油温度也升高,介质收集器17将传热介质16填充至机油保温箱13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间隙内,使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能够冷却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传热介质16再一次被释放,冷却水用于冷却机油,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当停车后发动机11停止工作时,传热介质16再一次被回收,彼此之间不再进行传热。
当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的一半,或停车后发动机11停止工作时,介质收集器17将填充至机油保温箱13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间隙内的传热介质16进行回收,用于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之间热量隔绝。传热介质16被介质收集器17回收,彼此之间不进行传热。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在车辆冷启动时,可利用机油保温箱13中的高温机油快速提高发动机11内机油温度,与此同时,冷却水保温箱20中的高温冷却水也可以快速提高发动机11内冷却水温度,从而达到缩短暖机时间的目的。在车辆行驶在寒冷的低温环境时,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之间热量传递,冷却水保温箱20和机油保温箱13两者实现“抱团取暖”的效果,使机油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快速升高。在车辆行驶在高温环境时,介质收集器17将传热介质16填充至机油保温箱13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间隙内,使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能够冷却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保证机油温度和冷却水温度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内,降低油耗和改善排放,实现节能环保。当冷却水温度较低和发动机11停机时,将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之间热量隔绝,避免无效的热量损失。
该发动机控制方法针对发动机11工作中启动过程、正常行驶、突然停车等的不同的工况。不同的工况具有相应的合适控制方法,工作范围较广,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具体地,根据设定要求机油的最佳温度应该在TOL~TOH之间,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14检测的温度为TO1,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2检测的温度为TO2,第三油温温度传感器5检测的温度为TO3。
如果发动机11处于启动阶段,当油底壳1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且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时,启动机油加热装置15对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进行加热,并打开第二油路阀22,使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的机油后经过机油滤清器10和发动机11,在流回油底壳1后,经机油泵12输送至机油保温箱13中,以形成机油的小循环。由于打开第二油路阀22,使机油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后,经过机油滤清器10进入发动机11流回油底壳1后,经机油泵12迅速打入机油保温箱13中,形成小循环,从而实现迅速提高发动机11机体温度。
当油底壳1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且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关闭机油加热装置15,并打开第二油路阀22,使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的机油经过机油滤清器10进入发动机11。此时断开机油加热装置15,同时仅打开第二油路阀22,使机油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后,不经过机油冷却器4,经过机油滤清器10进入发动机11内。
当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打开第二油路阀22和第四油路阀24,使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的其中一部分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4,经冷却后的机油与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的另一部分未冷却的机油汇合后进入机油滤清器10内。通过打开第二油路阀22和第四油路阀24,形成部分旁通,使部分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4,经冷却后的机油与未冷却的机油在机油滤清器10前进行汇合,确保机油温度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实现迅速提高发动机11机体温度。与此同时,逐渐停止机油泵12的工作,进入正常行驶阶段。
进一步地,如果发动机11处于刚刚行驶阶段,当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油底壳1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关闭第一油路阀3,开启第三油路阀23,使油底壳1内的机油直接进入机油滤清器10内。此时第一油路阀3关闭,第三油路阀23开启,机油跳过机油冷却器4直接进入机油滤清器10。
当油底壳1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打开第一油路阀3,使油底壳1内的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4进入机油滤清器10内。此时仅打开第一油路阀3,机油经过冷却和过滤,确保机油温度在最佳温度范围内。
如果发动机11处于行驶阶段,当机油冷却器4冷却后温度TO3>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打开第五油路阀7,使油底壳1内的机油分别经过机油冷却器4、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机油二级冷却器8后,经过第二液控单向阀9进入机油滤清器10。此时打开第五油路阀7,经过冷却后的机油进入机油二级冷却器8,经二级冷却后经过第二液控单向阀9进入机油滤清器10,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第二液控单向阀9主要作用是防止机油反向流动。
当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机油冷却器4冷却后温度TO3<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关闭第五油路阀7,使油底壳1内的机油分别经过机油冷却器4、第一液控单向阀6进入机油滤清器10。此时第五油路阀7关闭,冷却后的机油经第一液控单向阀6进入机油滤清器10,确保机油温度在最佳温度范围内。
根据设定要求冷却水的最佳温度应该在TWL~TWH之间,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6检测的温度为TW1、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检测的温度为TW2。
如果发动机11处于启动阶段,当发动机11内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且冷却水保温箱20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启动冷却水加热装置18对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进行加热,并打开第一水路阀27,使从冷却水保温箱20内流出的冷却水经水泵31进入发动机11的发动机水套25内。此时启动冷却水加热装置18对冷却水进行加热,同时仅打开第一水路阀27,冷却水经水泵31进入发动机水套25,实现迅速提高发动机11机体温度,经过循环流动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温度逐渐下降。
当冷却水保温箱20内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的一半时,即TWL/2略高于环境温度,打开第三水路阀29,从发动机11的发动机水套25流出的冷却水经第三水路阀29、水泵31,并回流至发动机水套25,形成小循环。此时仅打开第三水路阀29,冷却水从发动机水套25流出后,经第三水路阀29、水泵31进入发动机水套25,形成小循环,实现迅速提高发动机11机体温度。
如果发动机11处于启动阶段,当发动机11的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且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打开第一水路阀27和第三水路阀29,使小循环中的高温冷却水和冷却水保温箱20中低温冷却水混合后,经水泵31进入发动机水套25。此时打开第一水路阀27、第三水路阀29,将小循环中的高温冷却水和冷却水保温箱20中低温冷却水混合后,经水泵31进入发动机水套25,确保冷却水温度在最佳温度范围内。
如果发动机11处于启动阶段,当发动机11的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且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时,打开第二水路阀28,从发动机水套25流出的冷却水经散热器30冷却后,经冷却水保温箱20、水泵31并回流至发动机水套25。此时仅打开第二水路阀28,冷却水经散热器30冷却后,经水泵31进入发动机水套25,确保冷却水温度在最佳温度范围内。
当发动机11处于刚刚启动阶段,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都需要立即使用,此时机油加热装置15对机油进行加热,冷却水加热装置18对冷却水进行加热。介质收集器17释放传热介质16,冷却水与机油一起进行加热。
当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的一半,TWL/2略高于环境温度,冷却水不需要被加热,传热介质16被介质收集器17回收,彼此之间不进行传热。
当发动机11的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且冷却水保温箱20内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此时机油温度也升高,传热介质16再一次被释放,冷却水用于冷却机油,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当停车后发动机11停止工作时,传热介质16再一次被回收,彼此之间不再进行传热。
如果发动机11处于行驶阶段,为了防止停车使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温度降低,需要不断的对冷却水保温箱20和机油保温箱13补充冷却水和机油。
当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10K时,打开第一水路阀27和第三水路阀29,使从发动机水套25流出的冷却水进入至冷却水保温箱20内。同时打开第一水路阀27和第三水路阀29,实现对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进行置换。
当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时,关闭第一水路阀27,用于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的保温;
当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10K时,打开第二油路阀22和第三油路阀23,使从油底壳1流出的机油进入机油保温箱13内。同时打开第二油路阀22、第三油路阀23、机油泵12,实现对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进行置换。
当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关闭第四油路阀24和机油泵12,用于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的保温。关闭第四油路阀24和机油泵12,使机油在机油保温箱13内保温,为随时停车和启动做好准备。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发动机11的启动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2以判断发动机11是否启动,若发动机11已启动,则执行步骤2和21(步骤2与步骤21同时进行,为了更清晰描述先从步骤2开始),否则执行步骤1;
步骤2: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6检测到的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TW1与设定要求冷却水的最低温度TWL进行对比,若TW1<TWL,则执行步骤4,若TW1>TWL说明此时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足够高,无需启用本发明的控制过程,执行步骤3;
步骤3:控制器32将信号传给执行器33,执行打开第三水路阀29动作,冷却水开始循环;
步骤4: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检测到的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TW2与设定要求冷却水的最低温度TWL进行对比,若TW2>TWL,则执行步骤7,若TW2<TWL,则执行步骤5和步骤6;
步骤5:由介质收集器17释放传热介质16,加快传热过程,然后执行步骤7;
步骤6:开启第一水路阀27,启动水泵31使用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开始循环,同时开启冷却水加热装置18对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冷却水加热装置18由电池系统19供电,然后执行步骤3;
步骤7: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6检测到的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TW1,与设定要求冷却水的最低温度TWL的一半进行对比,若TW1<(TWL/2),此时冷却水保温箱20内高温冷却水已经进入冷却水循环内,原来留在发动机水套25内冷却水已经进入冷却水保温箱20内,执行步骤8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8:执行器33关闭第一水路阀27,开启第三水路阀29进行小循环,关闭冷却水加热装置18停止加热,然后执行步骤10;
步骤9:由介质收集器17回收传热介质16,停止传热过程,然后执行步骤12;
步骤10: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6检测到的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TW1和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检测到的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TW2,与设定要求冷却水的最高温度TWH进行对比,若TWI>TWH且TW2<TWH,执行步骤11,否则执行步骤12;
步骤11:执行器33开启第一水路阀27和第三水路阀29,此时循环内的冷却水温度足够高,重置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执行步骤12;
步骤12: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6检测到的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TW1和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检测到的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TW2,与设定要求冷却水的最高温度TWH进行对比,若TWI>TWH且TW2>TWH,此时循环内的冷却水温度升高,执行步骤13和步骤14,否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3:执行器33关闭第一水路阀27和第三水路阀29,开启第二水路阀28,此时冷却水温度足够高需要经过散热器30进行冷却,然后执行步骤17;
步骤14:由介质收集器17释放传热介质16,加快传热过程,然后执行步骤15;
步骤15:判断发动机11是否工作,若发动机11继续工作则执行步骤14,否则执行步骤16;
步骤16:由介质收集器17回收传热介质16,停止传热过程,结束控制过程;
步骤17: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检测到的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TW2,与设定要求冷却水的最高温度降低10K后(TWH-10K)进行对比,若TW2<(TWH-10K),此时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降低,需要重新置换,执行步骤18,否则执行步骤19;
步骤18:执行器33开启第一水路阀27和第三水路阀29,重置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保持冷却水的温度,然后执行步骤19;
步骤19: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检测到的发动机11冷却水温度TW2,与设定要求冷却水的最高温度TWH进行对比,若TW2>TWH,使高温冷却水在冷却水保温箱20中进行保温,执行步骤20,否则执行步骤17;
步骤20:执行器33关闭第一水路阀27,高温冷却水在冷却水保温箱20内保温,然后执行步骤17;
步骤21: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的发动机11机油温度TO2与设定要求机油的最低温度TOL进行对比,若TO2<TOL,则执行步骤23,否则执行步骤22;
步骤22:执行器33开启第一油路阀3,说明此时发动机11机油温度足够高,无需启用本发明的控制过程;
步骤23: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14检测到的发动机11机油温度TO1与设定要求机油的最低温度TOL进行对比,若TO1>TOL,则执行步骤25,否则执行步骤5和步骤24;
步骤24:执行器33开启机油加热装置15对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进行加热,机油加热装置15由电池系统19供电,启动机油泵12,然后执行步骤25;
步骤25: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14检测到的发动机11机油温度TO1与设定要求机油的最高温度TOH进行对比,若TO1>TOH,则执行步骤27和步骤28,否则执行步骤26;
步骤26:执行器33仅开启第二油路阀22,此时发动机11机油温度合适,机油直接进入机油滤清器10,执行步骤28;
步骤27:执行器33开启第二油路阀22和第四油路阀24,此时发动机11机油温度足够高,部分机油需要经过机油冷却器4,执行步骤31;
步骤28: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的发动机11机油温度TO2与设定要求机油的最低温度TOL和最高温度TOH进行对比,若TOL<TO2<TOH,则执行步骤30和31,否则执行步骤29;
步骤29:执行器33仅开启第一油路阀3,关闭机油泵12,关闭机油加热装置15,此时发动机11机油温度合适,执行步骤31;
步骤30:执行器33仅开启第三油路阀23,关闭第一油路阀3,此时发动机11机油温度合适,机油需跳过机油冷却器4,直接进入机油滤清器10,执行步骤31;
步骤31: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三油温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发动机11机油温度TO3与设定要求机油的最高温度TOH进行对比,若TO3>TOH,此时机油温度高,执行步骤14和步骤32,否则执行步骤33;
步骤32:执行器33开启第五油路阀7,机油需经过机油二级冷却器8,然后进入机油滤清器10,执行步骤33;
步骤33: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14检测到的发动机11机油温度TO1与设定要求机油的最高温度降低10K(即TOH-10K)后进行对比,若TO1<(TOH-10K),此时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降低,需要重新置换,执行步骤34,否则执行步骤35;
步骤34:执行器33开启第二油路阀22,启动机油泵12,重置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保持机油的温度,然后执行步骤35;
步骤35:控制器32接收并读取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的发动机11机油温度TO2与设定要求机油的最高温度TOH进行对比,若TO2>TOH,则执行步骤36,否则执行步骤33;
步骤36:执行器33关闭第二油路阀22,关闭机油泵12,高温机油在机油保温箱13内保温,然后执行步骤33;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预设机油的温度TOL和TOH,冷却水的温度TWL和TWH可以自定义,可通过试验台架数据设定。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油循环系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油底壳(1)、机油泵(12)、机油冷却器(4)、机油滤清器(10)及机油保温箱(13),所述油底壳(1)用于储存机油,所述机油冷却器(4)用于对所述机油进行过滤,所述机油冷却器(4)位于所述油底壳(1)和所述机油保温箱(13)之间并分别与其选择性连通,所述机油冷却器(4)用于对机油进行冷却,在所述机油保温箱(13)内设置有机油加热装置(15),所述机油加热装置(15)用于对所述机油进行加热,所述机油保温箱(13)为半球形结构;
冷却水循环系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发动机(11)、水泵(31)、散热器(30)及冷却水保温箱(20),所述散热器(30)位于所述发动机(11)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并分别与其选择性连通,所述散热器(30)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在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内设置有冷却水加热装置(18),所述冷却水加热装置(18)用于对所述冷却水进行加热,在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上设置有弧形容纳槽,所述弧形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机油保温箱(13),在所述机油保温箱(13)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密封形成间隙;
电池系统(19),其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机油加热装置(15)和所述冷却水加热装置(18);
介质收集器(17),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或所述机油保温箱(13)上,所述介质收集器(17)用于容纳传热介质(16)并能够向所述间隙内选择性填充所述传热介质(16),用于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和所述机油保温箱(13)之间热量的传递和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一油温温度传感器(14),其设置于所述机油保温箱(13)内,用于检测所述机油保温箱(13)内所述机油的温度;
第二油温温度传感器(2),其设置于所述油底壳(1)上,用于检测所述油底壳(1)的出油口内所述机油的温度;
第三油温温度传感器(5),其设置于所述机油冷却器(4)上,用于检测所述机油冷却器(4)的出油口内所述机油的温度;
第一油路阀(3),其位于所述油底壳(1)和所述机油冷却器(4)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油底壳(1)和所述机油冷却器(4)之间的第一连接油路的启闭;
第二油路阀(22),其位于所述机油保温箱(13)和所述机油滤清器(10)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机油保温箱(13)和所述机油滤清器(10)之间的第二连接油路的启闭;
第三油路阀(23),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油路和所述第二连接油路之间;
第四油路阀(24),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油路和所述第二连接油路之间,所述第三油路阀(23)和所述第四油路阀(2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油路阀(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一液控单向阀(6),其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4)和所述机油滤清器(10)之间,用于所述机油冷却器(4)和所述机油滤清器(10)之间的连接油路的启闭;
机油二级冷却器(8),其用于所述机油的冷却;
第五油路阀(7),其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4)和所述机油二级冷却器(8)之间,用于所述机油冷却器(4)和所述机油二级冷却器(8)之间的连接油路的启闭;
第二液控单向阀(9),其位于所述机油二级冷却器(8)和所述机油滤清器(10)之间,用于所述机油二级冷却器(8)和所述机油滤清器(10)之间的连接油路的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一水温温度传感器(26),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11)上,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11)的出水口内所述冷却水的温度;
第二水温温度传感器(21),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上,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内所述冷却水的温度;
第一水路阀(27),其位于所述发动机(11)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用于所述发动机(11)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第一连接水路的启闭;
第二水路阀(28),其位于所述散热器(30)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用于所述发动机(11)和所述散热器(30)之间的第二连接水路的启闭;
第三水路阀(29),其位于所述发动机(11)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用于所述发动机(11)和所述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第三连接水路的启闭。
5.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控制系统,所述发动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动机(11)处于初启动阶段,利用机油加热装置(15)对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进行加热,冷却水加热装置(18)对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然后介质收集器(17)将传热介质(16)填充至机油保温箱(13)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间隙内,用于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之间热量传递;
当发动机(11)内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且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介质收集器(17)将传热介质(16)填充至机油保温箱(13)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间隙内,使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能够冷却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
当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的一半,或停车后发动机(11)停止工作时,介质收集器(17)将填充至机油保温箱(13)和冷却水保温箱(20)之间的间隙内的传热介质(16)进行回收,用于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和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之间热量隔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发动机(11)处于启动阶段;
当油底壳(1)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且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时,启动机油加热装置(15)对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进行加热,并打开第二油路阀(22),使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的机油后经过机油滤清器(10)和发动机(11),在流回油底壳(1)后,经机油泵(12)输送至机油保温箱(13)中,以形成机油的小循环;
当油底壳(1)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且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关闭机油加热装置(15),并打开第二油路阀(22),使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的机油经过机油滤清器(10)进入发动机(11);
当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打开第二油路阀(22)和第四油路阀(24),使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的其中一部分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4),经冷却后的机油与从机油保温箱(13)内流出的另一部分未冷却的机油汇合后进入机油滤清器(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发动机(11)处于行驶阶段;
当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油底壳(1)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关闭第一油路阀(3),开启第三油路阀(23),使油底壳(1)内的机油直接进入机油滤清器(10)内;
当油底壳(1)内机油温度TO2>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打开第一油路阀(3),使油底壳(1)内的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4)进入机油滤清器(10)内;
当机油冷却器(4)冷却后温度TO3>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打开第五油路阀(7),使油底壳(1)内的机油分别经过机油冷却器(4)、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机油二级冷却器(8)后,经过第二液控单向阀(9)进入机油滤清器(10);
当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机油冷却器(4)冷却后温度TO3<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关闭第五油路阀(7),使油底壳(1)内的机油分别经过机油冷却器(4)、第一液控单向阀(6)进入机油滤清器(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发动机(11)处于启动阶段;
当发动机(11)内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且冷却水保温箱(20)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启动冷却水加热装置(18)对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进行加热,并打开第一水路阀(27),使从冷却水保温箱(20)内流出的冷却水经水泵(31)进入发动机(11)的发动机水套(25)内;
当冷却水保温箱(20)内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的一半时,打开第三水路阀(29),从发动机(11)的发动机水套(25)流出的冷却水经第三水路阀(29)、水泵(31),并回流至发动机水套(25),形成小循环;
当发动机(11)的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且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时,打开第一水路阀(27)和第三水路阀(29),使小循环中的高温冷却水和冷却水保温箱(20)中低温冷却水混合后,经水泵(31)进入发动机水套(25);
当发动机(11)的冷却水温度TW1>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且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时,打开第二水路阀(28),从发动机水套(25)流出的冷却水经散热器(30)冷却后,经冷却水保温箱(20)、水泵(31)并回流至发动机水套(2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发动机(11)处于行驶阶段;
当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低温度TWL-10K时,打开第一水路阀(27)和第三水路阀(29),使从发动机水套(25)流出的冷却水进入至冷却水保温箱(20)内,以对冷却水保温箱(20)内的冷却水进行置换;
当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温度TW2>冷却水要求最高温度TWH时,关闭第一水路阀(27),用于冷却水保温箱(20)内冷却水的保温。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发动机(11)处于行驶阶段;
当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低温度TOL-10K时,打开第二油路阀(22)和第三油路阀(23),使从油底壳(1)流出的机油进入机油保温箱(13)内,以对机油保温箱(13)内的机油进行置换;
当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温度TO1>机油要求最高温度TOH时,关闭第四油路阀(24)和机油泵(12),用于机油保温箱(13)内机油的保温。
CN202110296793.6A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963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793.6A CN11296328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PCT/CN2021/141531 WO2022193775A1 (zh) 2021-03-19 2021-12-27 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793.6A CN11296328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3284A CN112963284A (zh) 2021-06-15
CN112963284B true CN112963284B (zh) 2022-05-20

Family

ID=76279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6793.6A Active CN11296328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3284B (zh)
WO (1) WO20221937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3284B (zh) * 2021-03-19 2022-05-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504189D0 (sv) * 1995-11-23 1995-11-23 Beta Maskin Ab Förbränningsmotor med isolerad ackumulatortank för kylvätskelagring
JPH0893471A (ja) * 1994-09-29 1996-04-09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冷却水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JPH08232659A (ja) * 1995-02-24 1996-09-10 Nippon Soken Inc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US5730089A (en) * 1995-03-08 1998-03-24 Nippondenso Co., Ltd.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vehicle
CN101506483A (zh) * 2006-11-21 2009-08-12 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热系统
DE102014203896A1 (de) * 2014-03-04 2015-09-1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5102777A (zh) * 2013-02-25 2015-11-25 艾诺巴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旋转部件和摆动部件润滑的热绝缘系统
CN108883686A (zh) * 2015-12-23 2018-11-23 卡斯特罗尔有限公司 设备
CN208236473U (zh) * 2018-02-09 2018-12-14 郭海鸿 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
CN110080917A (zh) * 2019-03-22 2019-08-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整车油耗和排放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186589A1 (zh) * 2019-03-20 2020-09-24 天津大学 一种混合动力重型载货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43029A (en) * 1929-11-11 1931-02-11 Frederick Charles Jearum Improved means for warm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to facilitate starting
FR2353723A1 (fr) * 1976-06-04 1977-12-30 Rognon Armand Machines tournantes a rechauffage d'eau et d'huile
CN200952444Y (zh) * 2006-04-18 2007-09-26 马宗元 内燃机车的热电预热装置
JP5343992B2 (ja) * 2011-03-23 2013-11-1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内燃機関の軸受構造
GB2520293B (en) * 2013-11-14 2018-02-07 Passivsystems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ystems
CN107559119B (zh) * 2017-08-08 2019-03-01 清华大学 发动机低温起动的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08915922A (zh) * 2018-07-02 2018-11-30 中北大学 基于空气能热水泵的发动机起动预热装置
CN112963284B (zh) * 2021-03-19 2022-05-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3471A (ja) * 1994-09-29 1996-04-09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冷却水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JPH08232659A (ja) * 1995-02-24 1996-09-10 Nippon Soken Inc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US5730089A (en) * 1995-03-08 1998-03-24 Nippondenso Co., Ltd.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vehicle
SE9504189D0 (sv) * 1995-11-23 1995-11-23 Beta Maskin Ab Förbränningsmotor med isolerad ackumulatortank för kylvätskelagring
CN101506483A (zh) * 2006-11-21 2009-08-12 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热系统
CN105102777A (zh) * 2013-02-25 2015-11-25 艾诺巴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旋转部件和摆动部件润滑的热绝缘系统
DE102014203896A1 (de) * 2014-03-04 2015-09-1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8883686A (zh) * 2015-12-23 2018-11-23 卡斯特罗尔有限公司 设备
CN208236473U (zh) * 2018-02-09 2018-12-14 郭海鸿 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
WO2020186589A1 (zh) * 2019-03-20 2020-09-24 天津大学 一种混合动力重型载货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080917A (zh) * 2019-03-22 2019-08-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整车油耗和排放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内燃机台架试验冷却系统的设计;付志申等;《内燃机》;20160215(第01期);全文 *
机油冷却器传热性能测试台温度测量与控制;刘昶等;《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40525(第02期);全文 *
浅谈柴油机冷却水质量控制;赵燕飞;《中国设备工程》;20190510(第09期);全文 *
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统动态传热模型;刘毅等;《内燃机工程》;20070615(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3284A (zh) 2021-06-15
WO2022193775A1 (zh)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5312B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GB2454349A (en) Heating hybrid vehicle engine oil
CN10828173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保温系统及其方法
US20070272174A1 (en) Thermal energy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system
JP2012062850A (ja) エンジンの廃熱回収及び冷却装置
CN103660916A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或增程式的电动汽车热控制系统
CN110539667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01155358Y (zh) 发动机冷却装置
CN206301916U (zh) 电池加热系统以及车辆
CN102650230A (zh)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
JP2011179421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12963284B (zh) 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CN211524942U (zh) 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及混合动力系统
CN209892320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08515373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9339931B (zh) 混合动力车辆冷却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N217206645U (zh) 一种水冷中冷和变速器冷却耦合系统及车辆
JP7377136B2 (ja) バッテリの温度管理システム
JP2002149244A (ja) 流体の温度調整装置
RU13063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ания двигателей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в прогретом и безотказном предпусковом состоянии
CN111102056A (zh) 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工作方法及混合动力系统
JP2004270487A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熱利用装置
CN110905683B (zh) 一种发动机热循环管理系统及方法
JP2004257266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の温度制御装置
CN111550346A (zh) 一种用于牵张机的冷启动综合预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