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3207A -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3207A
CN112963207A CN202110142864.7A CN202110142864A CN112963207A CN 112963207 A CN112963207 A CN 112963207A CN 202110142864 A CN202110142864 A CN 202110142864A CN 112963207 A CN112963207 A CN 112963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air
unit
liquefied air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28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3207B (zh
Inventor
宁宁
李琦芬
宋丽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1428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3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3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3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3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3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5/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devices driven thereby
    • F01D15/1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or combinations with,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1/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B41/02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reservoi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依次相连,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均与压缩制冷单元、透平发电单元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多种混合储能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化为空气储能以及过程中产生的冷/热能的储存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解决电力行业中的能源环境问题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储能是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电力系统具有强大的输电系统,可实现电能的大容量、远距离传输,但由于其特殊性,很难进行大规模存储,不利于分布式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供冷、供热系统的能量存储则相对容易,但供热系统由于损耗原因,跨度规模一般较小,难以实现大规模,多层次传输。
目前能量型规模化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储能。其中,抽水蓄能储能规模最大,技术最为成熟,然而需要建设高低两个水库,选址困难,建设周期较长,且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逐渐趋于饱和。此外,在我国风电资源集中的“三北”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不适合建抽水蓄能系统,电源结构特点和热电联产机组运行特性造成了系统调峰能力不足,风电上网空间被压缩,尤其在冬季供暖期弃风量巨大。
压缩空气储能(CAES)不需要大量水资源,且具有寿命长、环境污染小、占地面积小、规模化效应明显、运行维护费用低的特点,有望成为未来规模化能量型存储的方向之一,但是由于常规的压缩空气储能需要地下洞穴,单位能量密度较低,不能摆脱地理条件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实现液化空气中的冷热能源的充分利用,提高系统的效率以及降低弃风弃光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所述的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依次相连,所述的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均与压缩制冷单元、透平发电单元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风力和/或光伏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以及相应的电能转换装置。该系统采取的用电原则是低储高发以及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所以系统的供电主要采用风力发电电源和/或光伏电源,与压缩机相连的供能装置采用的是电动机。电动机的电能主要来自风力发电和/或太阳能发电,在保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基础上,所需电能不够则由电网供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制冷单元包括至少两级依次串联的压缩冷却机构,所述的压缩冷却机构包括压缩机及冷却器,所述的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均与冷却器相连。空气经过两级或多级压缩冷却,达到一定的压力及温度,然后再经过制冷膨胀发电单元将空气变成可以储存的液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制冷单元还包括空气净化器,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串联在压缩冷却机构之间。空气先经过主压缩机升压,再通过空气净化器去除空气中的灰尘、水和CO2等物质,除杂后空气经可再生能源发电带动多级压缩机,再经过制冷膨胀发电单元,进而将气态的空气转化成液态的空气并在液化空气储罐中储存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冷膨胀发电单元包括与压缩制冷单元的最后一级冷却器相连的制冷膨胀机、与制冷膨胀机相连的第一发电机以及与制冷膨胀机相连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的液化空气储罐与气液分离器相连。制冷膨胀机是利用从压缩制冷单元的最后一级冷却器出来的高压低温空气,膨胀降压时向外输出机械功同时使空气的压力降低以及温度进一步降低,以此来获得低压低温的液态空气。空气在制冷膨胀机中膨胀的过程中连接第一发电机,会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液化空气储罐相连,气体出口经压缩制冷单元的最后一级冷却器与压缩机相连。气液分离器将从制冷膨胀机出口的低温低压的液态空气混合液进行分离,把分离出来的液态空气储存至液化空气储罐中,同时把分离后的气态空气返回至压缩机再次加压,再经冷却、膨胀做功,重复上述过程,以此来保障液化空气储罐中的空气为液态。
液化空气储罐中的液态空气是低温低压状态,如果在膨胀过程中获得高压的气体,需要在液化空气储罐的出口安装一个加压泵。
优选地,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为双级精馏塔。由于单级精馏塔分离的空气不完善,不能同时获得纯氧和纯氮,为弥补不足,采用双级精馏塔。产生纯氮和纯氧可用于其他更高收益的用途,例如:液氧广泛用于工业和医疗保健,液氮可用于国防工业。
进一步地,所述的透平发电单元包括第二发电机以及依次串联连接的深冷泵、蒸发器、换热器、发电透平机,所述的第二发电机与发电透平机相连,所述的深冷泵与液化空气储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电透平机的气体出口与蒸发器相连。
从发电透平机出口排出的高温高压空气,在经过蒸发器后,把部分热量传递给高压低温的液态空气,自身温度降低,把这部分冷能储存在深冷罐中,深冷罐中的冷能与从换热器出口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同时从深冷罐出来的空气可以直接送入始端的空气净化器中,以此来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冷单元包括储冷罐、深冷罐以及设置在储冷罐与深冷罐之间的循环泵,所述的深冷罐分别与蒸发器、换热器、空气净化器相连,所述的循环泵与冷却器相连。储冷罐还与冷用户补冷系统相连接,与冷用户连接可以将产生的过多冷能进行利用,补冷系统保障冷量的供应充足。由储热罐来的介质经过多级换热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实现了冷-热的交换,得到的制冷剂经过循环泵送至冷却器中与高温的空气交换热量,多余的冷量送至储冷罐中储存,同时也考虑到实际情况,储冷罐中的冷量在保障冷却器工作的情况下,多余的冷量可以送至冷负荷用户处,如果冷量不足可启动补冷系统进行供应,该补冷系统为电制冷、吸收式制冷或其他工业余冷。
优选地,储冷罐内部存储的冷量按照温度范围采用梯级存储方式,蓄热材料为水、砂石或土壤,不同温度范围的冷量之间用温度过渡材料隔开,内壁采用绝热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热单元包括储热罐以及与储热罐相连的级间加热器,所述的储热罐与压缩制冷单元的冷却器相连,所述的级间加热器分别与换热器及发电透平机相连。热源主要来自空气经过多级压缩产生的热量,然后制冷剂经过冷却器将这部分热量吸收并储存到储热罐中。储热罐还与热用户补热系统相连,与热用户连接可以将产生的过多热能进行利用,补热系统保障热量的供应充足。储热罐的热能来自空气经压缩机后产生的热量,再考虑到具体情况下的热负荷用户,储热罐中的热量首先保障系统的用热量,多余的热可以供给热用户,如果系统需求的热量不够则由补热系统供给,该补热系统为热泵或其他工业余热,其中热泵的电力来源从可再生能源发电而来。
优选地,储热罐内部存储的热量按照温度范围采用梯级存储方式,蓄热材料为水、砂石或土壤,不同温度范围的热量之间用温度过渡材料隔开,内壁采用绝热材料。
优选地,本发明中,压缩机、膨胀机为多级,选择活塞式、离心式、轴流式、螺杆式或转子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换热器和冷却器为管壳式、板翅式、板式、螺旋管式、套管式、板壳式、管翅式或热管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深冷罐采用的是球状储冷载体,搭建基于储冷载体的固定床式储冷换热装置。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方法,基于所述的系统,所述的方法为:空气经过压缩及冷却后,利用制冷膨胀机进行第一级发电,制冷膨胀机排出的空气经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液态空气进入液化空气储罐中进行储存;液化空气储罐中的液态空气经蒸发及升温后,利用发电透平机进行第二级发电。
优选地,在用电低谷时期,如晚间时候将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用于该系统,将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能转化为液化空气的机械能;在用电高峰期,从液化空气储罐将液态空气引出,经过深冷泵加压后的液态空气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蒸发器出口空气流经换热器与来自储热器的高温热流体进行换热,换热器出口空气进入发电透平机做功发电。从发电透平机做功后的空气再经过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从深冷泵出来的低温高压液态空气,接着进入深冷罐进一步换热降温,从深冷罐出来的空气进入到空气净化器中进行下一次循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从储能种类划分包括: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实质上是储电系统)、储热系统和储冷系统;该系统如果从能量的存储与释放角度来分类主要大致可分为:空气液化子系统(即储能子系统)、冷热循环子系统和膨胀发电子系统(释能子系统),具有储能工作模式和释能工作模式。本发明通过多种混合储能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化为空气储能以及过程中产生的冷/热能的储存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率。
本发明采用液化空气储能解决了常规压缩空气储能的能量密度低、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结合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的能量存储相对容易的优点,将液化空气过程中释放的冷热能量就近收集并储存起来,避免了储热与储冷系统长距离的损耗。储存的冷量使除杂后的空气经过多级压缩机再经过冷却器后,使空气降温而后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储存起来,储存的热量将从液化空气储罐出来的液化空气进行多级加热,使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与温度,在发电透平机中发电。这些能量的源头均来自分布式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采用本发明系统将高品位的电能转化为低品位的液化空气能储存起来,而后再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实现了热能与冷能的利用,具有节能、高效、可再生能源适用强等特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储能密度高。空气以液态存储,储能密度为60~120Wh/L,是高压储气的20倍。
2)储能容量大。发电功率在10~200MW,单机储能容量可达百兆瓦时以上。
3)存储压力低。空气以常压存储,罐体安全性高,存储成本低。
4)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实现地面罐式的规模化存储,彻底摆脱了对地理条件的依赖。
5)寿命长。主要设备为压缩机、膨胀机、液化分离器等,使用寿命约30年,全寿命周期成本低。
6)充分回收利用了余热、余冷,系统效率可达50%~60%。如果系统可以接入外界的余热(电厂或其他工业余热)或者余冷(LNG或者液化空气公司)资源,其储能综合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7)本发明有利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存储和消纳,降低弃风/光率。
8)本发明加入了混合储能方式,更能满足不同类型用户对于大规模、多时间尺度的能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系统的原则性热力循环T-S图;
图中标记说明:
1—主压缩机、2—第一冷却器、3—空气净化器、4—增压缩机、5—第二冷却器、6—制冷膨胀机、7—第一发电机、8—气液分离器、9—液化空气储罐、10—深冷泵、11—蒸发器、12—换热器、13—级间加热器、14—发电透平机、15—第二发电机、16—深冷罐、17—储冷罐、18—储热罐、19—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核心是一套液化空气储能发电装置,另外还有两套储能设备分别用于储热及储冷。液化空气储能发电设备包括主压缩机1、增压缩机4、空气净化器3、制冷膨胀机6、冷却器(第一冷却器2、第二冷却器5)、气液分离器8、液化空气储罐9、深冷泵10、蒸发器11、换热器12、发电透平机14以及发电机(第一发电机7、第二发电机15)。储热单元主要有多级级间加热器13以及储热罐18。储冷单元主要有深冷罐16、循环泵19以及储冷罐17。
两级压缩机的电能主要来自风力发电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如果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的情况下,可将电网接入供给压缩机。为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采用电网的电能为晚间的低价电能。
液化空气储能发电装置中,空气先经过主压缩机1升压,然后经过第一冷却器2降温,再通过空气净化器3去除空气中的灰尘、水和CO2等物质;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增压缩机4增压至一定压力后,进入第二冷却器5冷却;从第二冷却器5出口的低温高压空气,经过制冷膨胀机6做功,将空气的内能转化成膨胀机转子的机械能带动第一发电机7发电,此时做功后的空气为低压低温的气液混合物,然后进入到气液分离器8,气液分离器8将已液化的空气导入液化空气储罐9存储,未液化的深冷空气则回流到增压缩机4中进行空气加压,通过多次换热和膨胀冷却后,空气温度降低至液化点温度附近,在对应的饱和压力条件下,空气被液化并存储到液化空气储罐9中。
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的主要功能是热能储存和高效利用、冷能存储和高效利用。其中,热能储存和高效利用是指:回收压缩过程的高温热能,用于提升发电透平机14入口的空气温度,提高膨胀发电能力。冷能存储和高效利用是指:蒸发过程的冷能回收,用于降低空气液化过程的耗能。
发电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制冷膨胀发电,即增压缩机4、第二冷却器5后的高压低温空气制冷膨胀发电,这个过程主要是将从增压缩机4来的低温高压空气在制冷膨胀机6中进行膨胀做功,将其内能降低,转化为低压低温的液态空气,在空气内能释放的过程中会带动膨胀机的转子旋转做功发电。第二个是透平发电,将液化空气储罐9中的液态空气进行升压、气化,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发电透平机14发电做功。透平发电过程中,通过深冷泵10将液化空气储罐9中的液化空气加压后送入蒸发器11,在蒸发器11中完成液态空气的气化过程;气化成高压空气后,气态空气经过多次加热至较高的温度,进入发电透平机14发电做功。膨胀过程中,为增加发电输出功率,提升系统整体效率,压缩空气采用多级膨胀,并利用压缩热对发电透平机14入口空气再热。
制冷膨胀发电单元为经典林德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不同的是从制冷膨胀机6出口的未被液化的空气被重新利用用来冷却制冷膨胀机6进口处的空气。
液化过程的有效能分别来自发电过程的能量和压缩机,另外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液化空气储能发电装置在能量存储的过程中会存在部分能量的损失,真实的做功会受到实际情况的循环效率的限制变的降低。液化空气的有效能以制冷膨胀机6出口处的液体空气的形式存在。
在系统释能过程中的朗肯循环中,发电透平机14输出的功,不仅来自液化过程中输入的能量,还有可能来自部分外界环境输入的热量。发电过程中的有效能的损失由发电透平机14进口处的压力决定,较高的压力可以有效地降低有效能的损失。
发电透平机14出口的空气,此时还具有一定的温度与压力,将其通过蒸发器11与来自深冷泵10的低温高压液态空气进行初步换热,使液态空气进行吸热气化,把自身的冷能传递给发电透平机14出口的空气,然后进入深冷罐16中与来自换热器12出口的制冷剂换热,将制冷剂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换热后的空气进入增压缩机4前的空气净化器3中进行净化,参与下次的循环做功。
本系统中,两个发电单元做功的空气参数以及目的有所不同,增压缩机4后的制冷膨胀机6做功的空气是低温高压的空气,经过制冷膨胀机6是将其的内能进一步降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空气便于储存至液化空气储罐9中,这部分发电可以供给用户或者为补热补冷装置提供电能来源。发电透平机14的膨胀做功,此时的空气参数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发电透平机14做功降低其内能,这部分发电主要供给用户。
参照图1和图2,对该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进一步阐述:
主压缩过程:A-B,在主压缩机1中完成,该过程为定熵增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在主压缩机1中被定熵压缩成高温高压空气。
一级冷却过程:B-C,在第一冷却器2中完成,该过程为定压冷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主压缩机1出口的高温高压空气在第一冷却器2中被定温冷却成高压低温的空气,然后进入到空气净化器3中除去杂质和水。
增压缩过程:C-D,在增压缩机4中完成,该过程为定熵增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空气净化器3出来的除去杂质和水的干空气在增压缩机4中完成进一步定熵压缩,变成高压高温的空气。
定压预冷过程:D-E,在第二冷却器5中完成,该过程为定压冷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增压缩机4出口的高温高压空气先在第二冷却器5中与来自深冷罐16中的低温制冷工质完成初步的冷却过程,变成相对低温的空气。
深度冷却过程:E-F,在第二冷却器5中完成,在上步完成初级冷却的空气在第二冷却器5中与被来自气液分离器8出来的低温气体继续定压冷却到达F点,使循环工质空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制冷液化过程:F-G,在制冷膨胀机6中完成,第二冷却器5出口的高压低温空气在制冷膨胀机6中绝热膨胀,使自身的内能大幅度降低,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混合物。
气液混合分离以及气态空气循环压缩过程:G-H,从制冷膨胀机6中做完功的低温低压气液混合物的空气进入到气液分离器8,进行气液分离,从气液分离器8出来的气态空气再回到增压缩机4中完成液态空气的转化。
气液混合物分离以及存储过程:G-I,从制冷膨胀机6中做完功的低温低压气液混合物的空气进入到气液分离器8,进行气液分离,从气液分离器8出来的液体被存储在液化空气储罐9中,低温的气态空气用来进行E-F过程的深度冷却过程。
H:绝热膨胀后的空气饱和气态点。
I:绝热膨胀后的空气饱和液态点。
抽液压缩:I-J,在深冷泵10中完成,深冷泵10将液化空气从液化空气储罐9中抽出压缩到蒸发器11的入口处,此过程视为绝热压缩过程。
液态空气预热过程:J-K,在蒸发器11中进行,从深冷泵10出来的高压低温液态空气在蒸发器11中吸热升温至一定温度。
加热过程:K-L,在换热器12和级间加热器13中进行,被与来自储热罐18中的热量进一步加热成高温高压的气态空气。
做功膨胀过程:L-M,在发电透平机14中进行,高温高压空气在发电透平机14中膨胀做功发电,高温高压空气将自身的内能转化为透平转子的机械能,带动第二发电机15发电,该过程为绝热膨胀。
实施例2: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9、透平发电单元、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9、透平发电单元依次相连,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均与压缩制冷单元、透平发电单元相适配。
其中,压缩制冷单元包括至少两级依次串联的压缩冷却机构,压缩冷却机构包括压缩机(主压缩机1、增压缩机4)及冷却器(第一冷却器2、第二冷却器5),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均与冷却器相连。压缩制冷单元还包括空气净化器3,空气净化器3串联在压缩冷却机构之间。
制冷膨胀发电单元包括与压缩制冷单元的最后一级冷却器相连的制冷膨胀机6、与制冷膨胀机6相连的第一发电机7以及与制冷膨胀机6相连的气液分离器8,液化空气储罐9与气液分离器8相连。气液分离器8的液体出口与液化空气储罐9相连,气体出口经压缩制冷单元的最后一级冷却器与压缩机相连。
透平发电单元包括第二发电机15以及依次串联连接的深冷泵10、蒸发器11、换热器12、发电透平机14,第二发电机15与发电透平机14相连,深冷泵10与液化空气储罐9相连。发电透平机14的气体出口与蒸发器11相连。
储冷单元包括储冷罐17、深冷罐16以及设置在储冷罐17与深冷罐16之间的循环泵19,深冷罐16分别与蒸发器11、换热器12、空气净化器3相连,循环泵19与冷却器相连。
储热单元包括储热罐18以及与储热罐18相连的级间加热器13,储热罐18与压缩制冷单元的冷却器相连,级间加热器13分别与换热器12及发电透平机14相连。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方法,基于上述系统,该方法为:空气经过压缩及冷却后,利用制冷膨胀机6进行第一级发电,制冷膨胀机6排出的空气经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液态空气进入液化空气储罐9中进行储存;液化空气储罐9中的液态空气经蒸发及升温后,利用发电透平机14进行第二级发电。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所述的压缩制冷单元、制冷膨胀发电单元、液化空气储罐、透平发电单元依次相连,所述的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均与压缩制冷单元、透平发电单元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制冷单元包括至少两级依次串联的压缩冷却机构,所述的压缩冷却机构包括压缩机及冷却器,所述的储热单元及储冷单元均与冷却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制冷单元还包括空气净化器,所述的空气净化器串联在压缩冷却机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膨胀发电单元包括与压缩制冷单元的最后一级冷却器相连的制冷膨胀机、与制冷膨胀机相连的第一发电机以及与制冷膨胀机相连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的液化空气储罐与气液分离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液化空气储罐相连,气体出口经压缩制冷单元的最后一级冷却器与压缩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平发电单元包括第二发电机以及依次串联连接的深冷泵、蒸发器、换热器、发电透平机,所述的第二发电机与发电透平机相连,所述的深冷泵与液化空气储罐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透平机的气体出口与蒸发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冷单元包括储冷罐、深冷罐以及设置在储冷罐与深冷罐之间的循环泵,所述的深冷罐分别与蒸发器、换热器相连,所述的循环泵与冷却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热单元包括储热罐以及与储热罐相连的级间加热器,所述的储热罐与压缩制冷单元的冷却器相连,所述的级间加热器分别与换热器及发电透平机相连。
10.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空气经过压缩及冷却后,利用制冷膨胀机进行第一级发电,制冷膨胀机排出的空气经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液态空气进入液化空气储罐中进行储存;液化空气储罐中的液态空气经蒸发及升温后,利用发电透平机进行第二级发电。
CN202110142864.7A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963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2864.7A CN112963207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2864.7A CN112963207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3207A true CN112963207A (zh) 2021-06-15
CN112963207B CN112963207B (zh) 2023-07-04

Family

ID=7627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2864.7A Active CN112963207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3207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3081A (zh) * 2021-10-11 2022-01-14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零消耗的制冷膨胀机性能测试装置
CN113958374A (zh) * 2021-09-22 2022-01-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部分抽气的多级换热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14382560A (zh) * 2021-12-03 2022-04-2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与压缩空气储能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
CN114777419A (zh) * 2022-03-30 2022-07-22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气压缩储能耦合碳捕集的系统及方法
CN115111878A (zh) * 2022-06-22 2022-09-27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冷却二氧化碳储能系统
CN115750017A (zh) * 2022-11-30 2023-03-07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态空气储能耦合制氨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6146463A (zh) * 2023-03-09 2023-05-23 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压缩空气系统的储能系统
CN116816636A (zh) * 2022-03-21 2023-09-29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态空气储能与空气分离耦合的储能储气系统和方法
CN116986771A (zh) * 2023-09-11 2023-11-03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一种闭坑矿山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
CN117190625A (zh) * 2023-08-31 2023-12-08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lng浅中深冷温区分段式的冷能回收与梯级利用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34383A1 (de) * 2012-03-01 2013-09-04 Institut Für Luft- Und Kältetechnik Gemeinnützige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Speicherung von Energie
CN105043147A (zh) * 2015-06-25 2015-11-1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采用液态蓄冷工质的液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106481378A (zh) * 2016-12-13 2017-03-08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新型液化空气储能系统
CN107542649A (zh) * 2017-09-25 2018-01-0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低温高压液态空气储能系统
AU2017214522A1 (en) * 2016-02-02 2018-09-20 Highview Enterprises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power recovery
CN109630220A (zh) * 2018-11-07 2019-04-16 清华大学 新型高密度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CN111173719A (zh) * 2020-01-16 2020-05-19 东南大学 一种带有预热蒸发器的液化空气储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34383A1 (de) * 2012-03-01 2013-09-04 Institut Für Luft- Und Kältetechnik Gemeinnützige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Speicherung von Energie
CN105043147A (zh) * 2015-06-25 2015-11-1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采用液态蓄冷工质的液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AU2017214522A1 (en) * 2016-02-02 2018-09-20 Highview Enterprises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power recovery
CN106481378A (zh) * 2016-12-13 2017-03-08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新型液化空气储能系统
CN107542649A (zh) * 2017-09-25 2018-01-0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低温高压液态空气储能系统
CN109630220A (zh) * 2018-11-07 2019-04-16 清华大学 新型高密度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CN111173719A (zh) * 2020-01-16 2020-05-19 东南大学 一种带有预热蒸发器的液化空气储能系统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374A (zh) * 2021-09-22 2022-01-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部分抽气的多级换热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13933081B (zh) * 2021-10-11 2023-08-11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零消耗的制冷膨胀机性能测试装置
CN113933081A (zh) * 2021-10-11 2022-01-14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零消耗的制冷膨胀机性能测试装置
CN114382560A (zh) * 2021-12-03 2022-04-2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与压缩空气储能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
CN116816636B (zh) * 2022-03-21 2024-05-07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态空气储能与空气分离耦合的储能储气系统和方法
CN116816636A (zh) * 2022-03-21 2023-09-29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态空气储能与空气分离耦合的储能储气系统和方法
CN114777419B (zh) * 2022-03-30 2024-04-19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气压缩储能耦合碳捕集的系统及方法
CN114777419A (zh) * 2022-03-30 2022-07-22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气压缩储能耦合碳捕集的系统及方法
CN115111878B (zh) * 2022-06-22 2024-02-06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冷却二氧化碳储能系统
CN115111878A (zh) * 2022-06-22 2022-09-27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冷却二氧化碳储能系统
CN115750017A (zh) * 2022-11-30 2023-03-07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态空气储能耦合制氨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5750017B (zh) * 2022-11-30 2024-05-24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态空气储能耦合制氨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6146463A (zh) * 2023-03-09 2023-05-23 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压缩空气系统的储能系统
CN116146463B (zh) * 2023-03-09 2024-04-19 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压缩空气系统的储能系统
CN117190625A (zh) * 2023-08-31 2023-12-08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lng浅中深冷温区分段式的冷能回收与梯级利用系统
CN116986771A (zh) * 2023-09-11 2023-11-03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一种闭坑矿山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3207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3207B (zh) 一种液化空气混合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WO2021184773A1 (zh) 一种发电厂空气储能灵活性调峰系统及方法
CN110374838B (zh) 一种基于lng冷量利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14320504B (zh) 一种液态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
WO2022027844A1 (zh) 基于压缩机中间吸气的液化空气储能调峰系统和方法
WO2011054169A1 (zh) 超临界空气储能系统
CN114198170B (zh) 一种基于双蓄热回路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27584A (zh) 提升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的液态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05736056B (zh) 液态空气储能系统
CN111022139A (zh) 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CN114060111B (zh) 火电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液态压缩空气储能方法及系统
CN111173719A (zh) 一种带有预热蒸发器的液化空气储能系统
CN114033517B (zh)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的地热发电和冷热供应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4033515A (zh) 具有引射汇流装置的液态压缩空气储能方法及系统
CN212054838U (zh) 一种蒸汽补热空气储能调峰系统
CN113700628A (zh) 一种多联供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及优化控制方法
CN111271143A (zh) 一种提高电力灵活性的系统及方法
CN114109543B (zh) 利用汽轮机旁路补热的液态压缩空气储能方法及系统
CN106677988B (zh) 一种风光储能系统
CN117052494A (zh) 一种多级稳压硐穴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系统
CN113309612B (zh) 耦合压力能、压缩空气储能和太阳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4033516B (zh) 耦合高背压供热机组的液态压缩空气储能方法及系统
CN115750009A (zh) 碳捕集和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的储能电力调峰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3540514U (zh) 压缩热自消纳的液态空气储能系统
CN210977618U (zh) 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