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5014B - 包含真菌的菌核的用于管理植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包含真菌的菌核的用于管理植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5014B
CN112955014B CN201980070473.XA CN201980070473A CN112955014B CN 112955014 B CN112955014 B CN 112955014B CN 201980070473 A CN201980070473 A CN 201980070473A CN 112955014 B CN112955014 B CN 1129550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lerotium
solid composition
sclerotinia
present
bwc98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04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5014A (zh
Inventor
金达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t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tt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t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tt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55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5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30Microbial fungi;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13/00Herbicides; Algic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solids as carriers or dilu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solids as carriers or diluents
    • A01N25/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3/00Fung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645Fungi ; Processes using fung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包括指定为扰乱生态系统植物的刺果瓜的目标植物进行除草或者包括草坪草的币斑病的土传病害的发生的菌核组合物,更详细地,通过适当地使用包含形成菌核的真菌的菌核和菌核形成菌的营养素以及吸水性材料的组合物,由此,提供如下的效果:可以有效除去刺果瓜和草坪草币斑病,并且,不仅解决包含微生物的生物学产品在生产、储存以及流通过程中的问题,还大大解决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包含真菌的菌核的用于管理植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真菌的菌核的用于管理植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涉及植物管理方法中与杂草及土传病害(soil born disease)有关的生物防治。本发明涉及如下的包含菌核的固体组合物:有效抑制指定为扰乱生态系统植物的如刺果瓜(burcucumber,Sicyos angulatus)的作为管理对象的目标植物(target plant)的发育,抑制包括草坪草币斑病(dollar spot,Sclerotinia homoeocarpa)在内的土传病害的发生。并且,本发明涉及包含形成真菌(霉菌,fungus)的菌核、上述菌核菌株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素、能够收容菌核及营养素的吸水性材料的固体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在韩国生长的草本约有3611种,其中藤本植物有18种(6.0%),草本植物有135种,木本植物有83种左右。
但是,当观察山林厅发布的上述植物中代表性管理对象植物的分布图时,发现葛(kudzu,Pueraria lobata)、刺果瓜(burcucumber,Sicyos angulatus,EPPO code:SIYAN)、葎草(Japanese hop,Humulus japonicas)的分布分别占韩国国土面积的1.5%、1%及1%的水平,并且,占有率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有报告说急需防治(Kang Byung-hwa,2014)。
其中,尤其以刺果瓜作为外来的扰乱生态系统植物而广为人知,从生态学上来说,主要沿河川边生长,在道路边、空地、农田等也广有分布。
刺果瓜的种子由于种皮(seed coat)坚硬而吸水性低,因此休眠性高,在种子形成的当年在自然环境下几乎不发芽,而在土壤中生存3年至7年,作为一年生植物,能够以非常快的一日30厘米以上的速度发育。并且,整体长度可达20米以上,每个个体最多繁殖80000个以上的种子,具有可以通过水、动物、人等非常广泛地传播的特性,近来,以汉江水系和洛东江水系为中心,在河川边和道路边急速扩散,已被选为在不同地区代表水系中需要防治的重要目标植物。因此,各地方自治团体在积极促进刺果瓜的防治事业,但由于缺乏适当的方法,很难期待有什么效果。
目前,已知的刺果瓜防治方法有收割、耕耘、切割等物理方法、利用除草物质的化学方法、利用寄主特异性高的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方法等,但实际上大部分利用物理方法,这就导致人力费、作业人员的危险暴露、作业范围受限、时间受限等问题。
其中,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方法是通过探索在刺果瓜中发生的植物病来评价病原性,从而选择并使用能够在刺果瓜中选择性地发病的植物病原菌的方式,但目前已知的方法对植物病原体微生物的生产、储存、流通等过程的要求非常苛刻,而且药效根据环境而非常的不稳定,因此在商业上成功的事例少之又少。这是因为在利用活的微生物的产品化过程中,其效用性大大受到温度、湿度、直射光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向自然状态的系统中使用时,只能期待在极短的时间内保持原有产品的作用稳定性和效果,很难期望长期的药效。并且,在微生物制剂产品的生产、流通及储存过程中,若适用高温或高压,则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会减少或被灭活,因此,在储存或流通过程中应杜绝温度或湿度的不适当,不应暴露在直射光线下。因此,生物学制剂的有效期很短,并且需要冷藏储存等苛刻的管理。
但是,真菌(霉菌,fungi)中有一部分与其他菌不同的在生活史的特定阶段中形成菌核(sclerotium)(以下称为“菌核形成菌”),菌核通常定义为菌丝(mycelium)生长时聚集并硬化的菌丝体块(hardened compact mycelial mass)。这样的菌核是为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生存而形成的,具有当发育环境变为生态上适当的状态时,自发地发芽、形成菌丝并生长的特性。根据Smith等(2015)对形成菌核的真菌类的系统发生相关性和营养特性的分析结果,菌核形成菌广泛散布于生态性多样的分类系统学中的约20个目(orders)和85个属(genera)中。在这些菌核形成菌中,核盘菌属(Sclerotinia)、小核菌属(Sclerot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和葡萄孢属(Botrytis)作为代表性的植物病原菌,具有对寄主植物(host plant)的病原性。但是,至今仍无有关将菌核形成菌的菌核本身用于植物管理的效用性的报告,只有涉及在实验室内通过使用这些菌丝培养体(mycelial culture)的组合物或者菌丝体的悬浮液的实验来抑制目标植物的效果的部分报告。即,据报告,在分类学上作为子囊菌类(Ascomycetes)菌核形成菌的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Sclerotiniatrifoliorum BWC98-105)菌株对如三叶草的豆科植物(Leguminosae)具有相对高的选择性病原性(韩国专利第100496011号,具有对于三叶草的除草活性的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以及利用其的三叶草除草用菌丝体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在病原性评价中,虽在如水稻、大麦、玉米、小麦以及草坪草的单子叶植物中不具有病原性,但在如大豆、花生、豌豆及豇豆的双子叶豆科植物中具有弱病原性,虽在杂草中的禾本科的稗子、水稗及旱稗中不具有病原性,但在假稻和杂草稻中具有一部分病原性。据记载,对莎草科的异型莎草、水莎草、飘拂草、萤蔺以及荸荠、雨久花科的鸭舌草和雨久花、豆科的合萌及三叶草、泽泻科的慈姑及矮慈姑、鸭跖草科的疣草、蓼科的水蓼以及香蒲科的香蒲中具有病原性,对柳叶菜科的丁香蓼和菊科的狼把草不具有病原性。
并且,据报告说,在利用分类学上作为担子菌类(Basidiomycetes)的翠雀小核菌BWC04-107(Sclerotium delphinii BWC04-107)菌丝悬浮液的实验中,在对除草剂百草枯(paraquat)具有抗药性的如荞草的菊科植物(Asteraceae)中具有相对高的选择性病原性(韩国专利第100769363号,用于防治百草枯抵抗性荞草类的翠雀小核菌BWC04-107菌株及利用其制备的菌丝体悬浮液),在病原性评价结果中,虽对马铃薯、青豆、番薯、燕麦、糜子、绿豆、豇豆、小麦、水稻、大麦、高粱、玉米、豌豆、刀豆、蚕豆、粟、黄豆、红豆、烟草、荏胡麻、花生、薏米、芝麻、茄、辣椒、胡萝卜、草莓、大蒜、萝卜、白菜、韭菜、生菜、西瓜及卷心菜没有病原性,但对黄瓜有病原性,在杂草中,虽对眼子菜科的眼子菜、茄科的龙葵、紫萍科的紫萍、灯心草科的灯芯草、酢浆草科的酢浆草、菊科的三裂叶豚草、美国狼把草、西洋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及蒲公英、莎草科的荸荠以及萤蔺、木贼科的问荆、十字花科的阿拉伯芥、马齿苋科的马齿苋、泽泻科的慈姑、鸭跖草科鸭跖草、大戟科的铁苋菜、蓼科的水蓼、萹蓄、酸模、小酸模、旋花科的金灯藤、美国菟丝子、南方菟丝子及菟丝子、藜科的藜、雨久花科的凤眼蓝、雨久花、鸭舌草、禾本科的短芒大麦草、野燕麦、升马唐、稗以及秋稷没有病原性,但对菊科的蓬草、小蓬草、香丝草、一年蓬、猪毛蒿、牛尾蒿、艾草、芦蒿、鼠麴草以及湿生鼠麴草、豆科的合萌以及三叶草有病原性。
在国外,作为利用菌核形成菌的事例,验证齐整小核菌SC64(Sclerotium rolfsiiSC64)菌株对阔叶杂草(broadleaf weed)的生物除草的可能性,在圃场实验中,在多种杂草种验证了病原性,但该实验有利用不是菌核的菌丝培养体的特征(Tang等,2011,Fieldevaluation of Sclerotium rolfsii,a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for broadleafweeds in dry direct-seededrice.Crop Protection 30,1315-1320.)。
在美国公开专利US 5994267、8557735中报告说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IMI344141菌株具有有效防治包括菊科蒲公英种类的阔叶杂草的除草效果,但其中未利用菌核本身,而是使用了如下的菌丝:在包含谷物的培养基中培养菌丝体后粉碎,并混合追加的培养基成分,由此制备为直径约为1.7mm的颗粒(particle)形态,并使其活性化为以在草坪草地以20g/m2~60g/m2的水平使用的方式颗粒化的制剂。即,上述美国专利的组合物是将大麦(barley)、粟(millet)、大米(rice)或小麦(wheat)等谷物粉碎后混合海藻酸钠或高岭土(kaolin clay)来制备成颗粒形态,在这些颗粒表面涂敷粘着剂(sticking agent),但微生物的生存时间不足11天,储存时间不超过14天左右,在产业上的应用非常有限。
用于管理植物病害的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方法之一的方案是通过组合使微生物对同一栖息地空间以及营养素的竞争中占优势。在韩国的高尔夫球场中,发生在草坪草的主要病害包括枯纹病(large patch;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币斑病(dollar spot;病原菌:匍匐翦股颖币斑病菌(Sclerotinia homoeocarpa))等,由于高尔夫球场的草坪草难以更换,这些土传病害通过化学农药来管理,因此化学污染的隐患很高。引起草坪草币斑病的病原菌匍匐翦股颖币斑病菌(Sclerotinia homoeocarpa)与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菌株在分类学上属于相同的属名(genus name),但根据韩国专利第100496011号中BWC98-105菌株对草坪草没有病原性的记载,预想使用该菌株不会给草坪草带来伤害。因此,在币斑病发生之前,将包含BWC98-105菌株的菌核的本发明的组合物播撒并固定于草坪草生长的土壤与地表之间的空间,在之后发生币斑病的时间点,可以通过BWC98-105菌株与币斑病菌对同一栖息地以及营养素的选择性竞争来提供抑制币斑病的效果。
本发明的为了以利用菌核本身的除草以及用于抑制土传病害为基础提供而研发,尤其,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如下的菌核(sclerotia)本身,即,与现有的菌丝培养体的使用方式不同,使用由硬化的种皮包裹的未活化的处于休眠状态的菌核本身,在产品化阶段、保管及流通阶段以及在现场播撒时不用顾忌活性消失,且可便利地使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作为在真菌的生活史过程中的一定阶段形成的结构体的菌核,可以包含该营养素。
并且,本发明通过包含吸水性材料,当活化菌核时,稳定且有效地表达药效,在生产、储存流通及使用过程中改善整体的管理成本和便利性。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不使用菌核形成菌的菌丝培养体或悬浮液,而是将硬化的菌核本身用于生物学防治中。
为了解决与包含微生物的生物学产品相关的现有技术问题,着眼于真菌中的菌核形成菌的结构体菌核,本发明提供解决在产品的生产、储存、流通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稳定药效的组合物。
并且,本发明提供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来有效抑制刺果瓜等目标植物的方法。
并且,本发明提供抑制如草坪草的币斑病的土传病害的发生的方法,从而完成本发明。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包含休眠状态菌核的固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真菌的休眠状态菌核;以及碳源及氮源营养素,并干燥而成。
并且,上述固体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吸水性材料、粘着剂以及防腐剂中的一种以上,上述真菌的休眠状态菌核能够以核盘菌属、小核菌属以及丝核菌属中的任一种来提供,可以提供1个至5个真菌的休眠状态菌核,可以提供球形(globular)或挤压颗粒(extrudedpellet)形态的剂型,固体组合物可以包含1重量百分比至20重量百分比的碳源以及氮源营养素。
并且,上述固体组合物可以用于除草或抑制真菌性土传病害,除草可以为对刺果瓜进行的除草,土传病害可以为草坪草币斑病、草坪草褐纹病或水稻纹枯病中的一种。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将生物学休眠状态的菌核本身提供于防治技术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使用菌核来提供产品生产、储存、流通等产品化、保管、流通及现场的使用便利性,在播撒后,仅在环境条件适当的情况下活化菌核。
本发明在包含菌核的固体组合物中包含菌核营养素,来有效提供菌核发芽后菌丝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等营养成分,使得防治效果最大化。
本发明可提供如下的效果,即,将营养素包含于吸水性材料中,当在自然状态下通过降雨等提供水分时,使菌核发芽及菌丝生长所需水分的供给时间更加延长。
本发明可提供如下的效果,即,一同构成真菌的菌核、营养素以及吸水性材料,还可以包含用于抑制污染微生物的抑制物质,由此,当供给水分时,在初期菌核发芽且菌丝生长的期间,抑制对于菌核形成菌的营养素进行竞争的污染微生物的生长。
本发明可以提供已周知刺果瓜及菌核形成菌引起病原性的目标植物的管理方法。
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抑制在草坪草中发生的如币斑病的土传病害的有效管理方法。
本发明可以向产品生产者、流通业者和现场使用人员提供使用便利性及经济性。
并且,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效果,可通过下述具体记载认定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在本发明的菌核组合物实验中使用的菌核。
图2为包含菌核的球形颗粒制剂的照片。
图3为放大球形颗粒制剂的照片。
图4为在本发明中实施的通过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菌株的对刺果瓜幼苗的病原性调查照片,可以看到菌丝在幼苗的地底部生长,在幼苗的地底部可以看到立枯病(damping-off)症状,可以确认形成菌核。
图5为示出在自然环境下,在播撒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菌株的球形颗粒制剂的区域中,与无处理对照组的覆盖度(图5的A部分)相比,覆盖度(图5的B部分)因刺果瓜枯死而显著减少的状态。
图6为示出在自然环境下播撒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菌株的球形颗粒制剂后,因感染BWC98-105菌株而枯死的刺果瓜的茎和在茎上形成的菌核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在判断为对于相关公知功能或结构的具体说明有可能混淆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并且,后述的术语为考虑在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可根据使用人员、操作人员的意图或判例等而不同。因此,其定义应以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为基础来确定。
本发明涉及菌核组合物及其用途,向防治技术提供生物学休眠状态的菌核本身。
本发明提供以包含真菌的菌核为特征的用于管理植物的固体组合物,上述固体组合物还可包含菌核形成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素,或者上述固体组合物还可包含吸水性材料。
本发明的真菌可以为核盘菌属、小核菌属以及丝核菌属中的一种,营养素可以包含蔗糖或葡萄糖作为碳源,可以包含豆粕或酵母提取物作为氮源,包含碳源及氮源的营养素的总含量可以为固体组合物的1重量百分比至20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中,吸水性材料可以为能够吸收材料本身重量的10倍以上的水的高吸水性高分子。
本发明的固体组合物可以用作用于除草或管理土传病害的用途,除草用途可以用于消灭刺果瓜或白车轴草,用于管理土传病害的用途可以用于管理草坪草币斑病、草坪草褐纹病或水稻纹枯病。
本发明的固体组合物可以包含1个至5个菌核,可以制备为球形(globular)或挤压颗粒(extruded pellet)形态。
本发明的真菌菌核可以提供为将其用于对目标植物进行除草的方法,可以将真菌菌核提供为将其用于管理土传病害的方法。
本发明的菌核组合物提供选择性地消灭刺果瓜等目标植物的生物除草剂的功能,提供有效抑制草坪草币斑病等土传病害的生物杀菌剂的功能。但不限定于这些含义,可以定义为包括所有在概念上同等水平的成分的术语。
土传病害(soil-borne diseases)可以定义为病原体以休眠状态或在增殖后潜伏于土壤中,来侵害寄主作物而引起的疾病。
目标植物是指作为管理对象的植物,在本发明中可以为刺果瓜或白车轴草。
发明实施方式
实施准备
本发明所使用的真菌可以由据报告能够形成菌核的真菌(Smith ME,Henkel TW.,Rollins JA.2015.How many fungi make scleortia?Fungal Ecology 13,211-220)中的植物病原性真菌的菌核构成。
在菌核形成真菌中,尤其可以为从属于核盘菌属、小核菌属、丝核菌属的真菌中的一种以上真菌中获得的菌核,菌核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菌核的发芽及发育所需的碳源、氮源等或者包含微量元素的营养素,可根据目标植物的不同而以不同方式设计。
优选地,菌核组合物中使用的吸水性材料可以具有吸收自身重量10倍以上的水分的特性,由此提供延长水分供应时间的效果,使得营养素和水促进菌核的发芽及生长。
本发明的上述菌核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增量剂、防腐剂及粘着剂中的一种以上作为副材料。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为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菌核在干燥环境下的存活力比较
在干燥环境下,比较菌丝培养体与菌核的存活力。将作为菌核形成菌的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保藏编号:KACC93004P,以下称为“菌核形成菌1”)的菌核(以下称为“菌核1”)和翠雀小核菌BWC04-107(保藏编号:KACC93031P,以下称为“菌核形成菌2”)的菌核(以下称为“菌核2”),以硬化的菌核本身与菌丝培养状态的菌丝培养体进行比较。
通过在25℃的温度下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Difco公司)中培养2周以上来确保菌核形成菌的菌核,通过在25℃的温度下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5天来在菌核形成之前的阶段确保菌核形成菌的菌丝培养体。
菌丝培养体通过将生长有菌核形成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无污染地切割为切片(横×纵×厚度:1cm×1cm×0.5cm)来使用,将菌核与菌丝培养体各准备两套,一套不进行干燥过程且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后,在25℃的温度下培养,另一套在干燥机(dry oven)以50℃的温度干燥3天后,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并在25℃的温度下培养。
实验反复处理5次后,通过测量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colony)的直径来比较存活力。
表1
干燥处理后菌核形成菌的存活力
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菌核形成菌的菌核在50℃的干燥环境下仍存活3天,从而确认在生产、制备、流通过程中的恶劣环境下也保持活性,而已活化的菌丝培养体在干燥过程中全部被灭活,经过一定时间后也无法长出菌丝。因此,通过确认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干燥环境下也保持活性的菌核的特性,可以确认在频繁暴露于实施环境的干燥环境中能够有效生存。
制备例1至制备例7.菌核组合物的制备
以上述实施例1为基础,以如表2所示的组成比例来完成固体组合物。首先,将准备好的菌核放入糖衣机中,一边旋转一边加入剩余组合物的粉末后,适当地喷雾水来使其涂敷于菌核,再次反复加入粉末和喷雾水的过程进行涂敷,来制备直径约为4mm的球形颗粒并干燥,从而完成制备例的组合物。表2所示的组成比为将水分除外的组成比。
在组合物中,将市面上出售的葡萄糖粉末用作碳源,将脱脂豆粕(soybean meal)粉末用作氮源,防腐剂使用柠檬酸(citric acid)粉末。在颗粒制剂化时,将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粉末用作吸水性材料和粘着剂,将市面上出售的二氧化硅(silica)用作增量剂。包含碳源或氮源的营养素的总含量,可以根据需求在1重量百分比至20重量百分比的范围内适当地包含在固体组合物中。
表2
组合物的构成
为了与上述制备例进行比较,准备利用上述两个试验菌株的菌核形成之前的菌丝培养体的比较例1、比较例2作为对照组,比较例1为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的菌丝培养体,比较例2为翠雀小核菌BWC04-107的菌丝培养体。
实施例2.在温室条件下对刺果瓜的除草效果
利用上述制备例1~制备例4及比较例1,通过对刺果瓜幼苗的病原性验证来确认除草效果。
使刺果瓜种子发芽后,将其播种在育苗圃(直径8.5cm,高6.5cm)并在温室中育成后,在幼苗形成2个~3个本叶的发育阶段,使用各制备例和比较例的组合物处理刺果瓜藤的周围。分别使用5个各制备例的球形颗粒处理每个刺果瓜幼苗,而各比较例的菌丝培养体则通过将生长有菌核形成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切割为切片(横×纵×厚度:1cm×1cm×0.5cm)来处理。
另一方面,制备例和比较例各以10个个体的刺果瓜幼苗为目标设计为两套。其中一套为使用制备例1、制备例2处理后,通过地面灌溉来供应充足的水分,另一套为以不致刺果瓜干枯的水平喷洒最少量的水的方式来管理,从第八天开始通过地面灌溉来供应充足的水分,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调查不同处理组的病原性,其结果如下述表3所示。
表3
对刺果瓜幼苗的病原性
在上述表3中,“-”表示10个个体均没有病原性,“+”表示在10个个体中,在小于3个个体中观察到菌丝体,但没有干枯的症状,“++”表示在10个个体中,在5个个体以上观察到菌丝体,出现较弱的干枯症状,“+++”表示在10个个体中,在9个个体以上观察到菌丝体,植物体干枯而褐变,达到枯死的水平。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制备例1、制备例2对刺果瓜幼苗表现出稳定的病原性,虽在制备例3、制备例4中也可以确认病原性,但表现得迟而且效果低。即,虽然比较例1、比较例2在地面灌溉的条件下很快表达病原性,但在没有地面灌溉1周时间的水分供应受限的条件下,不表现出病原性。由此确认制备例1、制备例2在旱涝不定的自然条件下,也稳定地表达病原性。并且,通过比较例1、比较例2确认活化状态的菌丝培养体的水分供应若从使用时间点开始就不充分,则被灭活,在制剂导入方面具有极大限制。
实施例3.在自然环境下对刺果瓜的除草效果
自然环境下的实验从观察到刺果瓜的自然生长的2018年的4月初开始在首尔近郊实施。首先,将刺果瓜群落分为试验区(大小:4m×5m),将表2的制备例1、制备例2以每平方米10g的水平(=200g/试验区)均匀播撒三次(第一次:5月20日,第二次6月30日,第三次:7月15日)。并且,对一个相同大小的试验区不做任何处理来用作无处理对照组。在第一次播撒的时候,刺果瓜藤超过1m时开始正式在地表面上覆盖。第一次播撒后35天的平均气温、降雨天数及降雨量分别为21.3℃、12天、206.5mm,第二次播撒后35天的平均气温、降雨天数及降雨量分别为26.9℃、14天、305.6mm,第三次播撒后28天的平均气温、降雨天数及降雨量分别为30.0℃、9天、35.0mm,三个月以上的实验的实施期间的温度和水分供应处于非常不规则的状态。
刺果瓜在4月上旬就观察到了出芽,第一次播撒时的5月13日的平均气温为15℃、最低气温为12.7℃、最高气温为20.0℃,在这个时间点,刺果瓜已有5个~10个本叶。制备例1、制备例2对刺果瓜的除草效果通过覆盖度来评价,覆盖度是指在无处理对照组的试验区中用肉眼观察刺果瓜藤覆盖的地表面积的覆盖程度后,将全部覆盖定为100%的基准,在各时间点计算覆盖度,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确认如表4所示的效果。
表4
在自然群落中的刺果瓜藤覆盖度的调查
如表4所示,制备例1、制备例2在第二次调查的时候,覆盖度减少到20%~30%的水平,在第三次调查时仍保持这个水平。由此可以确认本发明的制备例1、制备例2在温度和湿度等不恒定的自然环境下对刺果瓜的除草效果也很好的事实。即,虽在第一次调查的时间点观察不到药效,但从第二次调查的时间点开始,作为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例1、制备例2的试验区,相比于未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覆盖度大幅降低,在第一次调查的时间点未观察到覆盖度的差异的原因在于,虽然刺果瓜藤已长至1m~3m的水平,但还未充分长至覆盖地表面的程度,平均气温为较低的21.3℃,且因梅雨尚未正式开始而湿度较低
然而,在第二次调查的时间点,不仅因为追加的第二次播撒,还因为气温和湿度已升高,在制备例1、制备例2的试验区中,刺果瓜藤的覆盖度比无处理对照组大幅降低,如图5所示,在第二次调查时间点,确认刺果瓜的覆盖度明显不同。并且,在仔细观察覆盖度低的位置的图6中,在刺果瓜藤上观察到生长有菌核形成菌的菌丝、感染目标植物而使藤蔓干枯的症状以及二次菌核的再次形成。这支撑了在菌核不消失的情况下在,相应地区可对目标植物进行持续管理的可能性。但是,如图5所示,在无处理对照组中没有观察到藤蔓干枯症状或菌核的形成。
并且,在播撒本发明的组合物后进行第三次调查的时间点,在制备例1、制备例2的试验区中刺果瓜的覆盖度变得更低。由此确认,尽管在温度和湿度变化大且有光线直射的自然环境中,制备例1、制备例2的组合物虽不处于活化状态但仍生存,在梅雨季以后,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成为活化状态,并表达对刺果瓜的病原性,而且抑制效果也很卓越。并且,覆盖度降低后,在空置的空间完好地长出藜、龙葵、狗尾草等非目标植物。
实施例4.对白车轴草的除草效果
实施例4为通过向土壤播撒制备例1、制备例2来确认对白车轴草的除草效果。实验是在玻璃温室中实施的,将自然生长的白车轴草群落移种四边形苗圃(横×纵×厚度:45cm×30cm×5.5cm)后在温室中培育,进行3周的管理来使白车轴草扎根并充分生长。
之后,以每平方米10g的水平均匀播撒制备例1、制备例2后,其中5个苗圃通过地面灌溉来充分供应土壤水分,其余五个苗圃不进行地面灌溉,而是在以不致使白车轴草干枯程度的最干燥的土壤条件下进行管理。除草效果通过计算不生长白车轴草的面积相比于四边形苗圃面积的比例(%)来评价,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对白车轴草的除草效果调查
如表5所示,确认制备例1、制备例2中表达对白车轴草的病原性,而制备例3、制备例4虽然可以确认病原性,但相比于制备例1、制备例2,病原性表达得更迟,表达水平也处于很低的状态。
然而,虽然比较例1、比较例2在地面灌溉条件下又快又高地表达病原性,但在播撒后一周内不进行地面灌溉的干燥条件下,几乎不显出除草效果,可知其活性已消失。即,制备例1、制备例2虽然需要时间达到初始活化阶段,但之后表达高病原性,并且保持长时间的高除草效果,但从开始就以活化状态投入比较例1、比较例2虽然在初期表达很高的病原性,但在干燥的环境中很快灭活,之后完全没有除草效果,因此可知在现场使用时会受到相当的制约。
最终确认,制备例1、制备例2的菌核组合物与菌丝培养体不同,在野生状态下在经过长时间后仍可以有效地防治白车轴草。
实施例5.对草坪草币斑病(dollar spot)的抑制效果调查
虽然诱发草坪草币斑病的病原菌匍匐翦股颖币斑病菌因在分类学上与本发明所使用的菌核形成菌三叶草核盘菌(Sclerotinia trifoliorum)具有相同的属名而在生物学观点上类似,但从本发明的组合物所使用的菌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对草坪草没有病原性的报告来看,它们还是不同的。并且,菌核形成菌翠雀小核菌(Sclerotium delphinii)虽在分类学上不同,但从土传病原性真菌的方面上来看,在生态学上具有类似之处。因此,若在币斑病发生之前播撒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例1、制备例2,则可以先行占领草坪草的生长空间,安定后通过与币斑病菌的生态竞争来减少币斑病的发生。通过实施例5确认了上述内容。
在实施例5中,使用上述制备例1、制备例2在玻璃温室中实施。评价是否实际上对草坪草币斑病有抑制效果。即,草坪草币斑病与草坪草的种类无关地,在大部分草坪草种类中都显出病原性,因此利用西洋草坪草中的一种的匍匐翦股颖(creeping bentgrass,Agrostis palustris),在四边形苗圃(横×纵×厚度:45cm×30cm×5.5cm)中适当填满植物栽培用床土后,以与四边形苗圃相应的方式切割出匍匐翦股颖毯并种植在苗圃中,并在温室中培育3周。然后,以每平方米约10g的水平(=1.5g/苗圃)播撒上述制备例1、制备例2,伴随地面灌溉培育1周后,在草坪草生长的表面挖5个洞(直径1cm,深约2cm),在每个洞接种3g的草坪草干枯病菌的土壤接种体。其中,币斑病菌的土壤接种体通过如下方式准备:以1∶20∶40的重量比混合燕麦片、沙土、水后,放入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培养体,在25℃的温度下培养10天。在实验结果分析中,对币斑病的抑制效果通过在四边形苗圃中生长的匍匐翦股颖的受害面积比例,即,用因币斑病的发生而受害的面积除以四边形苗圃的面积再乘以100的数值来评价,所确认的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对草坪草币斑病的抑制效果
即,如表6所示,在实施例5的制备例1、制备例2的情况下,播撒后经过28天,确认受害程度约为8%,但在无处理对照组中,虽在开始时受害程度相似,但经过28天之后,受害程度剧增至约47%的水平。由此确认,在制备例1、制备例2的情况下,对匍匐翦股颖的币斑病显出相当的抑制效果,同时,对作为管理植物的草坪草、匍匐翦股颖没有病原性。
最终,实施例5验证了即使上述制备例1、制备例2在环境条件不核定的状态下使用,也在非常有效地抑制草坪草的币斑病的同时具有对草坪草无害的正面效果。虽未在本发明中通过实施例提出,但由此可以预测,若采用通过与病原性病菌的生态学竞争而具有病原菌抑制效果的观点,则对草坪草枯纹病(large patch;病原菌:立枯丝核菌)和水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病原菌立枯丝核菌)使用菌核组合物时也会有相似的效果。这样的效果可以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随附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领域的范围内通过多种修正及变更来实施。
并且,虽然没有对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例1、制备例2的单位播撒量和播撒次数进行单独的评价,但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合理预测,作用效果会随着播撒量和播撒次数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但是,为了除草和病原菌的抑制,要先行活化菌核,因此,在产品化的步骤中要通过反映温度、湿度或直射光线等环境因素,将播撒时机、播撒量和播撒次数一并考虑。
如上所述,确认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例1、制备例2在温室实验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对作为扰乱生态系统植物的刺果瓜具有有效地除草效果。并且,明确地确认对作为管理对象植物的白车轴草的除草利用性高,对草坪草币斑病也非常有效。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实验,参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随附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领域的范围内通过多种修正及变更来实施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将休眠状态的菌核本身用于植物管理及除草用产业。

Claims (2)

1.一种将包含休眠状态菌核的固体组合物用于除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为对刺果瓜或白车轴草进行的除草,
所述固体组合物包含: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Sclerotinia trifoliorum BWC98-105)或翠雀小核菌BWC04-107(Sclerotium delphiniiBWC04-107)的休眠状态菌核;作为碳源的葡萄糖;作为氮源的脱脂豆粕;作为防腐剂的柠檬酸;作为吸水性材料和粘着剂的海藻酸钠;作为增量剂的二氧化硅,并干燥而成,
所述固体组合物为球形或挤压颗粒形态,
所述固体组合物中所述休眠状态菌核为1个至5个,
所述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的保藏编号为KACC93004P,所述翠雀小核菌BWC04-107的保藏编号为KACC93031P。
2.一种将包含休眠状态菌核的固体组合物用于抑制真菌性土传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性土传病害为草坪草币斑病,
所述固体组合物包含: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或翠雀小核菌BWC04-107的休眠状态菌核;作为碳源的葡萄糖;作为氮源的脱脂豆粕;作为防腐剂的柠檬酸;作为吸水性材料和粘着剂的海藻酸钠;作为增量剂的二氧化硅,并干燥而成,
所述固体组合物为球形或挤压颗粒形态,
所述固体组合物中所述休眠状态菌核为1个至5个,
所述三叶草核盘菌BWC98-105的保藏编号为KACC93004P,所述翠雀小核菌BWC04-107的保藏编号为KACC93031P。
CN201980070473.XA 2018-11-01 2019-10-28 包含真菌的菌核的用于管理植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用途 Active CN112955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32686A KR102011266B1 (ko) 2018-11-01 2018-11-01 진균의 균핵이 포함된 식물관리용 고형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KR10-2018-0132686 2018-11-01
PCT/KR2019/014258 WO2020091335A1 (ko) 2018-11-01 2019-10-28 진균의 균핵이 포함된 식물관리용 고형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5014A CN112955014A (zh) 2021-06-11
CN112955014B true CN112955014B (zh) 2023-07-28

Family

ID=6780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0473.XA Active CN112955014B (zh) 2018-11-01 2019-10-28 包含真菌的菌核的用于管理植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400986A1 (zh)
EP (1) EP3874954A4 (zh)
JP (1) JP2022507041A (zh)
KR (1) KR102011266B1 (zh)
CN (1) CN112955014B (zh)
AU (1) AU2019369918B2 (zh)
CA (1) CA3117552A1 (zh)
WO (1) WO20200913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11266B1 (ko) * 2018-11-01 2019-08-16 김달수 진균의 균핵이 포함된 식물관리용 고형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1114A (ja) * 1983-10-11 1985-05-09 Japan Tobacco Inc 植物ウイルス病の防除方法
JPH04368306A (ja) * 1991-06-18 1992-12-21 Japan Tobacco Inc 新規微生物、微生物を含有する除草剤およびそれらによる雑草の防除方法
KR20000045843A (ko) * 1998-12-30 2000-07-25 이기성 병원성 진균에 대한 항진균 활성을 가지는 미생물, 이를 함유하는 항진균성 미생물 농약제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040051383A (ko) * 2002-12-12 2004-06-18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농촌진흥청) 스크레로티나아 속 비더블유씨 98-105 균주를 이용하여클로버에 대한 제초활성 효과를 얻기 위한 균사체현탄액을 형성시키는 방법
KR20070101746A (ko) * 2006-04-12 2007-10-17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농촌진흥청) 파라콰트계 저항성 망초류 방제용 스클레로티엄 델피니비더블유씨04-107 균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되는 균사체현탁액
CN101712938A (zh) * 2009-04-15 2010-05-26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小菌核菌菌株及其用于生物除草的方法
CN102206586A (zh) * 2011-04-22 2011-10-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虫生真菌菌核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CN103146588A (zh) * 2013-03-22 2013-06-12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齐整小核菌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5076265A (zh) * 2015-06-16 2015-11-25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除草剂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8662A (zh) * 2014-09-15 2017-08-01 阿达玛马克西姆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农业化学品递送至植物根部的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4267A (en) 1991-02-01 1999-11-30 The Royal Institu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Mcgill University) Sclerotinia minor for broad spectrum broadleaf weed control
KR100457258B1 (ko) * 2001-11-02 2004-11-16 한국생명공학연구원 신규한 메타리지움 속 곰팡이 및 이를 이용한 토양해충 방제방법
US6569807B1 (en) * 2002-05-06 2003-05-2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Mycoherbicid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8557735B2 (en) 2007-10-31 2013-10-15 The Royal Institu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Mcgill University Methods of reducing weeds and kits therefor
US9642372B2 (en) * 2014-09-18 2017-05-0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Trichoderma microsclerotia and methods of making
CA2962097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University Of Guelph Bacterial endophytes for biocontrol of fungus
CN105557759A (zh) * 2015-11-15 2016-05-11 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化学协同增效除草剂组合物
KR102011266B1 (ko) * 2018-11-01 2019-08-16 김달수 진균의 균핵이 포함된 식물관리용 고형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1114A (ja) * 1983-10-11 1985-05-09 Japan Tobacco Inc 植物ウイルス病の防除方法
JPH04368306A (ja) * 1991-06-18 1992-12-21 Japan Tobacco Inc 新規微生物、微生物を含有する除草剤およびそれらによる雑草の防除方法
KR20000045843A (ko) * 1998-12-30 2000-07-25 이기성 병원성 진균에 대한 항진균 활성을 가지는 미생물, 이를 함유하는 항진균성 미생물 농약제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040051383A (ko) * 2002-12-12 2004-06-18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농촌진흥청) 스크레로티나아 속 비더블유씨 98-105 균주를 이용하여클로버에 대한 제초활성 효과를 얻기 위한 균사체현탄액을 형성시키는 방법
KR20070101746A (ko) * 2006-04-12 2007-10-17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농촌진흥청) 파라콰트계 저항성 망초류 방제용 스클레로티엄 델피니비더블유씨04-107 균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되는 균사체현탁액
CN101712938A (zh) * 2009-04-15 2010-05-26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小菌核菌菌株及其用于生物除草的方法
CN102206586A (zh) * 2011-04-22 2011-10-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虫生真菌菌核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CN103146588A (zh) * 2013-03-22 2013-06-12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齐整小核菌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6998662A (zh) * 2014-09-15 2017-08-01 阿达玛马克西姆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农业化学品递送至植物根部的组合物
CN105076265A (zh) * 2015-06-16 2015-11-25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除草剂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ield evaluation of Sclerotium rolfsii, a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for broadleaf weeds in dry, direct-seeded rice;Wei Tang 等;《Crop Protection》;20111231;第30卷;第1315-1320页 *
Pathogenicity of a sclerotia-forming fungus, Sclerotinia trifoliorum BWC98-105, to burcucumber (Sicyos angulatus);Dalsoo Kim 等;《Research in Plant Disease》;20190331;第25卷(第1期);第29-32页 *
Weed Management Technology with Host Specific of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Yeon-Kyu Hong 等;《Kor.Turfgrass Sci.》;20061231;第20卷(第2期);第175-190页 *
加拿大一枝黄花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菌株SC64 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唐伟 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0430;第34卷(第2期);第67-72页 *
布氏白僵菌微菌核的诱导培养及条件优化;杨欣 等;《菌物学报》;20140715;第33卷(第4期);摘要,第828页第1栏第1-3段 *
植物病原真菌的菌核研究进展;陈彩霞 等;《微生物学通报》;20180423;第2页第1段第1-5行,第3页第2.2-2.3节 *
用非致病丝核菌株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初步研究;岳红宾 等;《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0331;第31卷(第1期);摘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369918A1 (en) 2021-06-10
CA3117552A1 (en) 2020-05-07
KR102011266B1 (ko) 2019-08-16
CN112955014A (zh) 2021-06-11
EP3874954A1 (en) 2021-09-08
US20210400986A1 (en) 2021-12-30
WO2020091335A1 (ko) 2020-05-07
EP3874954A4 (en) 2022-08-03
AU2019369918B2 (en) 2022-07-21
JP2022507041A (ja)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idhyasekaran et al. Evaluation of a powder formulation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f1 for control of rice sheath blight
US8101551B2 (en) Production and use of endophytes as novel inoculants for promoting enhanced plant vigor, health, growth, yiel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for reducing dependency on chemical pesticides for pest control
CN101917857A (zh) 真菌分离物及其在植物中赋予盐分和干旱耐受性的用途
JP2010540622A (ja) 表面の微生物棲息密度向上させる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Mauro et al. Eradication of Orobanche/Phelipanche spp. seedbank by soil solarization and organic supplementation
KR102411304B1 (ko) 식물의 저항성을 증진시키는 바실러스 잔톡실리 균주 및 이의 용도
Walters Disease control in crops
Pertot et al. Mini-paper—The use of microbial biocontrol agents against soil-borne diseases
Rahman et 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fusarium root rot and wilt disease of soybean caused by Fusarium oxysporum
CN112955014B (zh) 包含真菌的菌核的用于管理植物的固体组合物及其用途
Bilalis et al.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 blessing or a curse for weed management in organic olive crops?
Mudyiwa et al. Evaluation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in controlling damping-off (Pythium spp.) on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seedling varieties
Sharma et al. Pythium spp. on vegetable crops: research progress and major challenges
Abada et al. A protocol suggested for management of cantaloupe downy mildew
Purwantisari et al. Indigenous Trichoderma harzianum as biocontrol toward blight late disease and biomodulator in potato plant productivity
Stirling et al. Disease management: biological control
Kumar et al. The role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pathogens: logistics of new research initiatives
Khrieba Damping-off caused by Pythium species: disease profile and management
Al-Sadi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fungal diseases in dry environments
Harman et al. Potential and existing uses of
WO2008032693A1 (fr) Matériau destiné à contrôler les maladies telluriques dans les plantes utilisant une nouvelle bactérie filamenteuse
Shiva et al. Efficacy of Rhizosphere Bacterial Antagonists and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against Sclerotium rolfsii Affecting Tomato Plants
Akins Cover Crop Effects on Insect Dynamics in Cropping Systems of the Southeastern US
Şahin et al. Allotment Gardens: Empowering Communities, Enriching Urban Green Multifunctionality and Ensuring Food Security in Urban Settings
Valenzuela Ecologically-based practices for vegetable crops production in the trop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