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4226B - 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4226B
CN112954226B CN202110508214.XA CN202110508214A CN112954226B CN 112954226 B CN112954226 B CN 112954226B CN 202110508214 A CN202110508214 A CN 202110508214A CN 112954226 B CN112954226 B CN 112954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picture
reference line
shooting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82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4226A (zh
Inventor
陈晨乐
孟姗姗
王元
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Outlook China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Outlook China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Outlook China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Outlook China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82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4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4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4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其中无人机搭载有拍摄模块,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预设有第二参照线,第一参照线基于待拍摄的建筑物获取。基于定位点将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并基于第一参照线和第二参照线调整无人机的拍摄角度。基于拍摄位置和拍摄角度,在第一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一图片,在第二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二图片,基于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本发明基于待拍摄建筑物的定位点以及参照线,实现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自动调节,操作方便简单,降低违建建筑检测的难度,还提高了检测违建建筑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违章建筑是指未经许可在规划区以外建设从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影响城市公共空间,还破坏了城市风貌,破坏生态环境。
其中,很多违章建筑隐匿建设在合法建筑中。尤其在在建工地中处于楼顶的位置,不容易发现违建建筑。
现有技术中常需要人工检测是否存在违建建筑,检测成本较高,且由于建筑物的限制一些违章建筑人工不易发现,检测难度较大,因此无法有效监控违建建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基于待拍摄建筑物的定位点以及参照线,实现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自动调节,操作方便简单,降低违建建筑检测的难度,还提高了检测违建建筑的精准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包括:
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其中,所述无人机搭载有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预设有第二参照线,所述第一参照线基于待拍摄的建筑物获取;
基于所述定位点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一参照线和所述第二参照线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拍摄角度;
基于所述拍摄位置和所述拍摄角度,在第一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一图片,在第二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二图片;
基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待拍摄的建筑物侧面,且所述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存在楼顶画面时,获取当前位置信息作为预设的所述定位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之前,还包括:
在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所述拍摄位置后,基于图像边缘检测模块获取待拍摄的建筑物的边缘线,所述图像边缘检测模块与所述拍摄模块连接;
接收用户对所述边缘线的选择,获取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照线由两个成角度的所述边缘线构成。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每个建筑物对应的所述定位点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高度信息不同;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包括:
基于多组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在确定楼顶存在违建建筑后,将所述定位点标记为违建点;
在第三时间获取所述违建点的楼顶的第三图片,基于所述第二图片和所述第三图片,确定违建建筑是否拆除。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在竖直方向相连的多层承重墙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检测点,下方设置有第二检测点,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承重墙内的第一竖直钢筋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点与所述第一竖直钢筋的下端连接;
在所述第一检测点输入第一振动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第二振动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所述承重墙是否被违拆。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所述承重墙是否被违拆,包括:
若所述第二振动信号不在预设范围内,确定所述承重墙被违拆;
若所述第二振动信号在预设范围内,确定所述承重墙未被违拆。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设有多组。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系统,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其中,所述无人机搭载有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预设有第二参照线,所述第一参照线基于待拍摄的建筑物获取;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定位点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一参照线和所述第二参照线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拍摄角度;
拍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拍摄位置和所述拍摄角度,在第一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一图片,在第二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二图片;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其中无人机搭载有拍摄模块,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预设有第二参照线,第一参照线基于待拍摄的建筑物获取。基于定位点将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并基于第一参照线和第二参照线调整无人机的拍摄角度。基于拍摄位置和拍摄角度,在第一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一图片,在第二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二图片,基于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本发明基于待拍摄建筑物的定位点以及参照线,实现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自动调节,操作方便简单,不仅降低违建建筑检测的难度,还提高了检测违建建筑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一参照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参照线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参照线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参照线的示意图三;
图7是本发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监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点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点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与A对应的B”、“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在建工地可以采用无人机进行在建工地的拍摄;在拍摄角度合适时,可以通过检测图片来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从而减少人工操作难度,降低违建建筑检测的难度,提高检测违建建筑的精准度。
具体地,利用无人机1中的拍摄模块对在建建筑物进行拍摄。将无人机1驱动至拍摄位置以及调整一定的拍摄角度,获得在建建筑物2一定高度中是否存在违建建筑,例如在建建筑的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第一次拍摄时需选取无人机在该在建建筑物的适当高度以及调整一定的拍摄角度,从而可以拍摄到该在建建筑的楼顶轮廓,若拍摄到的该在建建筑物楼顶的高度比预设在建建筑物楼顶的高度高,则确定该在建建筑为违建建筑。其中第一次拍摄时需设定该在建建筑的参照线与无人机拍摄界面中的参照线重合,进而在第n次拍摄时还需使该在建建筑的参照线与无人机拍摄界面中的参照线重合,从而将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并基于重合的参照线自动调整无人机的拍摄角度,最终可以获得楼顶图片中的高度差,若第n次拍摄到的该在建建筑物楼顶的高度比预设在建建筑物楼顶的高度高,则确定该在建建筑为违建建筑。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的无人机包括拍摄模块,拍摄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单、双目摄像头、集成拍摄摄像模块等。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具体如下:
S101,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其中,所述无人机搭载有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预设有第二参照线,所述第一参照线基于待拍摄的建筑物获取。
具体地,第一次进行拍摄之前需预设定位点,以及将该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第一参照线基于待拍摄建筑物获取,尤其选取建筑物楼顶的参照线为第一参照线。第一参照线可以选取建筑物上相交的两条线。
由于建筑物存在不规则的情况,因此需根据不同的建筑物来具体设置第一参照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照线可以设置为圆顶建筑物上最长的弧线为第一参照线,还可以设置为不规则建筑物楼顶上相交的两条最长线为第一参照线。
无人机中搭载有拍摄模块,在该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预设有第二参照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参照线可以跟随第一参照线进行设置,且第二参照线与第一参照线重合才可以精准获取拍摄图片。在一些实施例中,需在不同时间进行建筑物拍摄,进而确实是否存在违建建筑或者违建建筑是否拆除。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待拍摄的建筑物侧面,且所述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存在楼顶画面时,获取当前位置信息作为预设的所述定位点。
例如将无人机驱动至待拍摄建筑物侧面,且在无人机拍摄模块拍摄界面中获取楼顶画面时,获取建筑物当前位置信息作为预设定位点,例如建筑物当前位置信息A作为预设定位点。
进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之前,还包括: 在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所述拍摄位置后,基于图像边缘检测模块获取待拍摄的建筑物的边缘线,所述图像边缘检测模块与所述拍摄模块连接;接收用户对所述边缘线的选择,获取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在图像边缘检测模块中边缘检测的目的是标识数字图像中亮度变化明显的点。可以基于查找的方法通过寻找图像一阶导数中的最大和最小值来检测边界,通常是将边界定位在梯度最大的方向。还可以基于零穿越的方法通过寻找图像二阶导数零穿越来寻找边界。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一参照线的示意图。具体地,在将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后,在拍摄模块界面中显示楼顶画面,并基于图像边缘检测模块获取待拍摄建筑物的边缘线,所述图像检测模块与拍摄模块连接;当接收用户对边缘线的选择后,则获取对应定位点A的第一参照线。如图3中建筑物为规则的矩形边缘线,则无人机拍摄模块在界面显示有关楼顶画面,利用图像边缘检测模块获取建筑物边缘线,进而选择位于定位点A相交的两条垂直线为第一参照线,其中一条为建筑物侧面边缘线,另一条为建筑物楼顶边缘线。其中,第一参照线由两个成角度的边缘线构成。即第一参照线为相交的两条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建筑为不规则形状,故基于建筑物获取第一参照线可以通过设置楼顶的弧线为第一参照线,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参照线的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圆拱形的建筑物楼顶可以设置最长的弧线为第一参照线,其中最长的弧线可以为半圆线。最长的弧线还可以不为半圆线仅为椭圆弧线,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参照线的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将椭圆弧线作为第一参照线。还可以设置为不规则楼顶上最长的拼接线与相交侧边缘线为第一参照线,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参照线的示意图三,如图6所示不规则楼顶可以设置两条相交的最长边缘线为第一参照线。
S102,基于所述定位点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一参照线和所述第二参照线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拍摄角度。
例如,根据定位点A将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例如该拍摄位置为建筑物第x层楼的侧面位置,并且基于从待拍摄建筑物获取的第一参照线,参考图3,将拍摄模块界面显示的第二参照线与第一参照线重合时,则将无人机的拍摄角度调整至恰当角度,该恰当角度可以使无人机拍摄到有关楼顶的画面;在第一参照线与第二参照线不重合时,需对无人机的拍摄角度进行调整。
S103,基于所述拍摄位置和所述拍摄角度,在第一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一图片,在第二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二图片。
基于无人机的拍摄位置和调整至恰当的拍摄角度,该恰当角度可以使无人机拍摄到有关楼顶的画面,在第一时间通过无人机获得楼顶的第一图片,在第二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二图片,以便后续通过检测第一图片与第二图片中的楼顶,来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S104,基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具体地,基于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若检测第二图片中建筑物楼顶的高度比第一图片建筑物楼顶的高度高,则确定楼顶存在违建建筑。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建筑物对应的定位点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高度信息不同;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包括:基于多组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具体地,可以对建筑物设置多个定位点,并且这些定位点对应的预设高度信息不同。从而通过上述方式获取每个定位点的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若楼顶中存在预设阈值数量的定位点存在违建建筑,则最终确定楼顶存在违建建筑。其中预设阈值可以为1,本实施例不对预设阈值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楼顶存在违建建筑后,将所述定位点标记为违建点;在第三时间获取所述违建点的楼顶的第三图片,基于所述第二图片和所述第三图片,确定违建建筑是否拆除。
例如,若确定在建工地存在违建建筑B(未示出),并将该违建建筑B标记为违建点。在第三时间获取楼顶该建筑B的第三图片,且基于确定违建建筑的第二图片,确定该违建建筑B是否拆除,若第三图片中多个定位点对应高度与第二图片中这些定位点对应高度相同,则确定违建建筑B未拆除;若第三图片中多个定位点对应高度均比第二图片中这些定位点对应高度矮,则确定违建建筑B已拆除。
本发明基于待拍摄建筑物的定位点以及参照线,实现无人机拍摄角度的自动调节,操作方便简单,不仅减少人工成本,降低违建建筑检测的难度,还提高了检测违建建筑的精准度。
结合图2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还包括:在竖直方向相连的多层承重墙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检测点,下方设置有第二检测点,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承重墙内的第一竖直钢筋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点与所述第一竖直钢筋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检测点输入第一振动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第二振动信号;基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所述承重墙是否被违拆。
具体地,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监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以在待检测建筑物竖直方向相连的多层承重墙上方设置第一检测点a,下方设置第二检测点b,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承重墙内的第一竖直钢筋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点与所述第一竖直钢筋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检测点输入第一振动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第二振动信号;基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所述承重墙是否被违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设有多组。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不仅可以选用建筑物竖直方向承重墙上某一钢筋上下两点为检测点;也可以将建筑物竖直方向按照楼层分组,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点的示意图一,如图8所示第一组为二楼至六楼等等,进而分别检测每组的第一检测点a和第二检测点b。还可以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点的示意图二,按照承重墙中钢筋笼的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检测点a和第二检测点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可以预先设置为建筑物竖直方向承重墙上钢筋上、下两点分别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即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预先设置。从而根据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分别对应的第一振动信号和第二振动信号来确定所述承重墙是否被违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所述承重墙是否被违拆,包括:
若所述第二振动信号不在预设范围内,确定所述承重墙被违拆;
若所述第二振动信号在预设范围内,确定所述承重墙未被违拆。
例如,基于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分别对应的第一振动信号和第二振动信号检测承重墙是否被违拆。正常情况下,基于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若其间的承重墙未拆除,则第二振动信号符合预设范围,其中预设范围可以根据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间的距离不同而分别具有特定的预设范围,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因此,若第二振动信号不在某预设范围内时,则确定承重墙被违拆;若第二振动信号在某预设范围之内,则确定承重墙未被违拆。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检测承重墙中检测点对应的振动信号来确定承重墙是否违拆,不仅减少人工检测的成本,降低违建建筑检测的难度,还提高了检测违建建筑的精准度。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系统10包括:
定位模块11,用于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其中,所述无人机搭载有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预设有第二参照线,所述第一参照线基于待拍摄的建筑物获取;
调整模块12,用于基于所述定位点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一参照线和所述第二参照线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拍摄角度;
拍摄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拍摄位置和所述拍摄角度,在第一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一图片,在第二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二图片;
处理模块14,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图10所示实施例的装置对应地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设备20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和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2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闪存(flash)。所述计算机程序例如是实现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
处理器2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中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2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2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22是独立于处理器2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
总线2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22和处理器2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设备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将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后,基于图像边缘检测模块获取待拍摄的建筑物的边缘线,所述图像边缘检测模块与拍摄模块连接;
接收用户对所述边缘线的选择,获取对应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
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其中,所述无人机搭载有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预设有第二参照线,所述第一参照线基于待拍摄的建筑物获取,所述第一参照线由两个成角度的所述边缘线构成;
基于所述定位点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一参照线和所述第二参照线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拍摄角度;
基于所述拍摄位置和所述拍摄角度,在第一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一图片,在第二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二图片;
基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其中,还包括:
在竖直方向相连的多层承重墙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检测点,下方设置有第二检测点,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承重墙内的第一竖直钢筋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点与所述第一竖直钢筋的下端连接;
在所述第一检测点输入第一振动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第二振动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所述承重墙是否被违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待拍摄的建筑物侧面,且所述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存在楼顶画面时,获取当前位置信息作为预设的所述定位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建筑物对应的所述定位点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高度信息不同;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包括:
基于多组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楼顶存在违建建筑后,将所述定位点标记为违建点;
在第三时间获取所述违建点的楼顶的第三图片,基于所述第二图片和所述第三图片,确定违建建筑是否拆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所述承重墙是否被违拆,包括:
若所述第二振动信号不在预设范围内,确定所述承重墙被违拆;
若所述第二振动信号在预设范围内,确定所述承重墙未被违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设有多组。
7.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在将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后,基于图像边缘检测模块获取待拍摄的建筑物的边缘线,所述图像边缘检测模块与拍摄模块连接;
接收用户对所述边缘线的选择,获取对应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
将预设的定位点以及对应所述定位点的第一参照线传输给无人机,其中,所述无人机搭载有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的拍摄界面中预设有第二参照线,所述第一参照线基于待拍摄的建筑物获取,所述第一参照线由两个成角度的所述边缘线构成;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定位点将所述无人机驱动至拍摄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一参照线和所述第二参照线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拍摄角度;
拍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拍摄位置和所述拍摄角度,在第一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一图片,在第二时间获取楼顶的第二图片;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确定楼顶是否存在违建建筑;
其中,还包括:在竖直方向相连的多层承重墙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检测点,下方设置有第二检测点,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承重墙内的第一竖直钢筋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点与所述第一竖直钢筋的下端连接;
在所述第一检测点输入第一振动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第二振动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所述承重墙是否被违拆。
CN202110508214.X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954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8214.XA CN112954226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8214.XA CN112954226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226A CN112954226A (zh) 2021-06-11
CN112954226B true CN112954226B (zh) 2021-08-03

Family

ID=7623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8214.XA Active CN112954226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422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0375A (zh) * 2017-08-29 2017-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163203A (zh) * 2017-12-31 2018-06-15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装置及飞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40895B1 (ko) * 2012-12-13 2013-12-13 주식회사 사라다 스쿨존 cctv 감시장치 통합방범 시스템 성능개선 방법
CN108765234A (zh) * 2018-05-07 2018-11-06 重庆睿宇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疑似违法建筑信息管理系统
CN108805864A (zh) * 2018-05-07 2018-11-13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数据的违章建筑物的获取方法以及装置
CN109361863A (zh) * 2018-11-16 2019-02-19 北京中竞鸽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角度调整方法、装置、拍摄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753928B (zh) * 2019-01-03 2022-03-2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违章建筑物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503108B (zh) * 2019-07-11 2024-05-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违章建筑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2348887A (zh) * 2019-08-09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位姿确定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2560562B (zh) * 2019-09-26 2024-02-20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识别违建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67658A (zh) * 2019-11-02 2021-05-07 宁波高新区零零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承重墙柱梁保护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582117A (zh) * 2020-04-29 2020-08-25 长江大学 一种无人机违章建筑物巡检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0375A (zh) * 2017-08-29 2017-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163203A (zh) * 2017-12-31 2018-06-15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装置及飞行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Memetic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for Unmanned Air/Ground Vehicle Cooperative Detection Systems》;Jianqiang Li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1031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226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923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arking space and direction and angle thereof, device and medium
US9322662B2 (en) Determining a patrol path
CN107845114B (zh) 地图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024449A1 (zh) 停车位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93129A (zh) 终端位置确定系统、移动终端以及终端位置确定方法
CN110390306A (zh) 直角车位的检测方法、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70101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663379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阅卷方法及系统
CN101286230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10381310B (zh) 一种检测视觉系统的健康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36345A (zh) 目标场所人数的检测方法、推荐方法、检测系统及介质
CN112824182A (zh) 自动泊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87828A (zh) 信号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592301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监视照相机系统
CN112954226B (zh) 一种识别在建工地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WO2019215778A1 (ja) 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KR101797544B1 (ko) 차량 유무 판단 장치 및 방법
JP5192978B2 (ja) カメラ管理装置およびカメラ管理方法
JP675823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60132328A (ko) 실시간 지도데이터 업데이트 관리 시스템, 그의 실시간 지도데이터 업데이트 관리 방법 및 기록매체
CN114640800B (zh) 摄像头布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13747146A (zh) 测试图卡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3015452A (ja) 鉄筋領域抽出装置、鉄筋領域抽出方法及び鉄筋領域抽出プログラム
WO2020234912A1 (ja) 携帯装置、位置表示方法、及び位置表示プログラム
WO2018205872A1 (zh) 目标对象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