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9247B -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9247B
CN112949247B CN202110133653.7A CN202110133653A CN112949247B CN 112949247 B CN112949247 B CN 112949247B CN 202110133653 A CN202110133653 A CN 202110133653A CN 112949247 B CN112949247 B CN 112949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repeater
user
users
repea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36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9247A (zh
Inventor
王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tian Smart Core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tian Smart Core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tian Smart Core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36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9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9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9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9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9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4Rou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包括相位产生器和1至N级转发器,其中,第2级转发器上连接有两个用于连接用户的第1级转发器,第3级转发器上连接有两个第2转发器,依此类推。第N级转发器上连接有若干用于连接设备的第1级转发器,每一第1级转发器上连接的用户或设备数量相等,并且,用户和设备总数相等。相位产生器用于产生相位,授权各用户和各设备间的访问权限。本发明通过相位来控制访问权限,使得设备对用户的发送请求以及用户对设备的发送请求响应做到完全公平,具有硬件需求资源少,总线网络的面积和功耗大幅度缩小,设备对用户的响应及时,响应延迟更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芯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芯片功能越来越丰富强大,面积也越来越大,芯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获得大幅提高,如何构建一种有效和简单的片上总线网络在大型芯片设计中非常的关键。现代大型芯片一般使用传统的总线网络结构,如crossbar,mesh,butterfly等。在多核CPU芯片中,mesh网络是一种大量使用的片上总线。而在GPU芯片设计中,crossbar是普遍使用的片上总线结构。Mesh网络是各个节点与所有相邻节点都进行相互连接,其优点是速度快,结构规整,利于布局实现。Crossbar总线网络,每一个设备节点与所有用户节点都实现互联,而不像mesh网络,设备节点与设备节点之间,用户节点与用户节点也有连线。
Mesh、crossbar以及其他的一些传统总线网络,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逻辑电路资源以及连线资源,并且随着电路资源以及连线资源的增加,导致整个总线网络面积增加。为了满足电路的时序性能,相应的又需要增加中继器。这些都导致了总线面积的快速增长,对后端的布局布线带来了挑战。同时随着总线延迟的增加,需要大量缓存来掩盖总线延迟带来的性能损失。同时,总线上多个用户竞争一个设备端资源一般都是通过仲裁器。多个用户发送请求到设备端,请求访问设备,由仲裁器授权某个请求获得访问权限,而其他用户的请求需要继续等待,直到获得相应的设备访问权限。这些没有响应的请求可能暂存在总线,导致总线额外的面积开销,同时也可能带来性能的损失。
目前大型芯片使用的这些传统总线网络都存在资源以及互联连线过多而导致面积过大,布局布线困难,功耗也相应过大的缺点。对于片上网络总线的设计,如何减少硬件资源以及互连线数量同时提高网络总线的吞吐率是总线设计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网络总线的调度机制中相互连资源以及硬件资源过多导致的总线网络面积过大,总线网络延迟过长,功耗过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包括相位产生器和1至N级转发器,其中,第2级转发器上连接有两个用于连接用户的第1级转发器,第3级转发器上连接有两个第2级转发器,依此类推;第N级转发器上连接有若干用于连接设备的第1级转发器,每一第1级转发器上连接的用户或设备数量相等,并且,用户和设备总数相等;相位产生器用于产生相位,授权各用户和各设备间的访问权限。
进一步地,相邻级转发器间,第1级转发器和用户间,第1级转发器和设备间通过中继器相连。
进一步地,相位产生器采用计数器,计数器产生的每一个数代表一个相位。
进一步地,N=3,第3级转发器路数至少为8路,第2级转发器路数至少为4路,第1级转发器路数至少为2路。
进一步地,用户和设备总数均为8个,每一第1级转发器上连接两个用户或两个设备;计数器最大值为7,产生八个数,每个数代表一个相位,总共产生八个相位。
一种如上述的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的调度方法,转发器根据输入信息中携带的转发信息,分配输入端到相应的输出端;在每一个相位时刻,由两个用户构成的用户组只能发送到一个由相位决定的某个特定的由两个设备构成的设备组,而不能发送到其他设备组;同样地,由两个设备构成的一个设备组,在某个相位时刻,只能发送到由相位决定的某个特定的由两个用户构成的用户组,而不能发送到其他用户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相位来控制各个用户发送请求而代替传统网络总线调度中使用仲裁器而获得相应发送请求权限,从而使得设备对用户的发送请求以及用户对设备的发送请求响应做到完全公平。通过用户与转发器相连,转发器与转发器相连,最后转发器与设备相连,各个用户到各个设备之间的连线可以互相共用,从而极大的减少了互连线,中继器,仲裁器等硬件资源。总线网络的面积和功耗大幅度缩小,设备对用户的响应及时,响应延迟更小,几乎不会出现用户的请求出现长时间得不得响应的现象,让芯片内部数据和控制信息能在使用较少硬件资源的条件下,有效的从用户流向设备或者让设备流向用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2路转发器结构图;
图3为4路转发器结构图;
图4为中继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包括相位产生器和1至N级转发器,其中,第2级转发器上连接有两个用于连接用户的第1级转发器,第3级转发器上连接有两个第2级转发器,依此类推。第N级转发器上还连接有若干用于连接设备的第1级转发器,每一第1级转发器上连接的用户或设备数量相等,并且,用户和设备总数相等。相位产生器用于产生相位,授权各用户和各设备间的访问权限。
本实施例中,相邻级转发器间,第1级转发器和用户间,第1级转发器和设备间通过中继器相连。如图4所示,中继器,一般由寄存器实现,实现数据中继,中继器用于用户与转发器、转发器与转发器、设备与转发器的连接,目的是为了改善整个总线时序特性,让总线获得更高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相位产生器采用计数器(其他逻辑电路亦可)来产生多个不同的信号,用于表示多种相位(例如一个最大值为7的计数器可以产生八个数,每个数可以代表一个相位,总共可以产生八个相位)。
总线调度装置所需要的转发器级数以及转发器总数量由用户数以及设备数决定。本实施例中,N=3,第3级转发器路数至少为8路,第2级转发器路数至少为4路,第1级转发器路数至少为2路。转发器有多个输入输出,例如2路转发器有两个输入端a0路和a1路,两个输出端b0路和b1路,根据输入相位信号,a0路可以输出到b0路,a1路可以输出到b1路或者a0路输出到b1路,a1路输出到b0路,参见图2。
用户和设备总数均为8个,每一第1级转发器上连接两个用户或两个设备。计数器最大值为7,产生八个数,每个数代表一个相位,总共产生八个相位。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的调度方法,转发器根据输入信息中携带的转发信息,分配输入端到相应的输出端。在每一个相位时刻,由两个用户构成的用户组只能发送到一个由相位决定的某个特定的由两个设备构成的设备组,而不能发送到其他设备组。同样地,由两个设备构成的一个设备组,在某个相位时刻,只能发送到由相位决定的某个特定的由两个用户构成的用户组,而不能发送到其他用户组。对于无法访问设备的请求,在用户就被禁止发出,总线网络上运行的请求都是可以得到立即响应的,并且保证各个用户到各个设备的请求以及数据运行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也同样保证各个设备到用户的数据运行时间都是相同的。
下面以图1中8个用户和8个设备的示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A)从用户发送访问请求以及数据到设备
表1给出了访问请求以及数据是如何依据相位从各个用户发送到各个设备的。根据表1,每两个用户构成一个用户组发送访问请求和数据到对应的两个设备构成的设备组。用户组1由用户1和用户2构成,用户组2由用户3和用户4构成,用户组3由用户5和用户6构成,用户组4由用户7和用户8构成。设备组1由设备1和设备2构成,设备组2由设备3和设备4构成,设备组3由设备5和设备6构成,设备组4由设备7和设备8构成。
在各个相位,用户组只能发送访问请求和数据到由相位决定的各自对应设备组,而不能发给其他设备组。例如在相位1时刻,用户组1只能发送访问请求(读写请求或者其他请求)到设备组1,用户组2只能发送访问请求到设备组2,用户组3的访问请求发送给设备组3,用户组4的访问请求发送给设备组4。在相位2时刻,用户组1只能发送访问数据(写数据或者其他数据)给设备组1,用户组2只能发送访问数据(写数据或者其他数据)给设备组2,用户组3只能发送访问数据(写数据或者其他数据)给设备组3,用户组4只能发送访问数据(写数据或者其他数据)给设备组4。
用户组中的单个用户与对应设备组中的单个设备如何发送由轮循仲裁器决定。例如相位1时刻,用户组1对应设备组1,用户1可以发送读写请求到设备1,用户2发送读写请求到设备2或者用户2发送读写请求到设备1,用户1发送读写请求到设备2。
用户发送的请求或者数据携带相位信息以及用户组轮循控制信息。相位信息由相位产生器产生,用户组轮循控制信息由各个用户组内的仲裁器产生。用户组轮循控制信息,用于控制2路转发器中用户组内用户与对应设备组内设备的对应关系。相位信息控制4路转发器以及8路转发器。
举例说明各个相位用户发送请求或者数据到设备的调度过程。如表1所示,在各个相位,每个用户组对应一个特定的设备组。各个用户组内的用户与对应设备组内的设备的发送关系由用户组内产生的轮循控制信息所控制,例如相位1时用户组1对应设备组1,用户1发送到设备1,用户2发送到设备2或者用户1发送到设备2,用户2发送到设备1,由轮循控制信息决定发送方式。用户发送请求或者数据会携带相位信息以及用户组轮循控制信息,这些信息用来控制各个转发器。如图1所示,2路转发器-5/6/7/8由用户发送请求或者数据中携带的用户组轮循控制信息控制。根据轮循控制信息,2路转发器-5由两种转发方式,如图1所示,输入b1转发到c1,b2转发到c2或者b1转发到c2,b2的转发到c1。类似于2路转发器-5,其他2路转发器-6/7/8也由各自携带的用户轮循控制信息决定对用户输入信号如何转发。2路转发器-5/6/7/8的输出端口通过中继器与4路转发器-1/2相连接,4路转发器由相位信息控制转发逻辑。如图1所示,c1/c2/c3/c4作为4路转发器-1的输入端转发到m1/m2/m3/m4端口,c5/c6/c7/c8作为4路转发器-2的输入转发到输出m5/m6/m7/m8。在相位1,相位2,相位3和相位4时刻,c1/c2通过4路转发器-1发送到m1/m2,c3/c4通过4路转发器-1发送到m3/m4,c5/c6通过4路转发器-2发送到m5/m6,c7/c8通过4路转发器-2发送到m7/m8。在相位5,相位6,相位7和相位8时刻,c1/c2通过4路转发器-1发送到m3/m4,c3/c4通过4路转发器-1发送到m1/m2,c5/c6通过4路转发器-2发送到m7/m8,c7/c8通过4路转发器-2发送到m5/m6。4路转发器的输出通过中继器作为8路转发器的输入。d1/d2/d3/d4/d5/d6/d7/d8作为8路转发器的输入由两种转发方式。在相位1,相位2,相位5和相位6时刻,d1/d2/d3/d4通过8路转发器发送到e1/e2/e3/e4,d5/d6/d7/d8通过8路转发器发送到e5/e6/e7/e8。在相位3,相位4,相位7和相位8,d1/d2/d3/d4通过8路转发器发送到e5/e6/e7/e8,d5/d6/d7/d8通过8路转发器发送到e1/e2/e3/e4。8路转发器的输出通过中继器与2路转发器-1/2/3/4相连接。用户发送请求或者数据到设备的过程中,2路转发器-1/2/3/4的转发关系始终是固定的。e1/e2通过2路转发器-1分别发送到f1/f2(设备1/设备2)。e3/e4通过2路转发器-2发送到f3/f4(设备3/设备4)。e5/e6通过2路转发器-3发送到f5/f6(设备5/设备6)。e7/e8通过2路转发器-4发送到f7/f8(设备7/设8)。
表1
Figure BDA0002926238300000051
Figure BDA0002926238300000061
(B)从设备发送数据到用户
表2给出了数据是如何依据相位从各个设备发送到各个用户的。根据表2,每两个设备构成一个设备组发送数据到对应的两个用户构成的用户组。设备组1由设备1和设备2构成,设备组2由设备3和设备4构成,设备组3由设备5和设备6构成,设备组4由设备7和设备8构成。用户组1由用户1和用户2构成,用户组2由用户3和用户4构成,用户组3由用户5和用户6构成,用户组4由用户7和用户8构成。
在各个相位,设备组只能发送数据到各自对应的用户组。例如在相位1时刻,设备组1的数据只能发送到用户组1,设备组2的数据发送到用户组2,设备组3的数据发送到用户组3,设备组4的数据发送给设备组4。设备组中的单个设备与对应用户组中的单个用户如何发送由设备组的轮循仲裁器决定。例如相位1时刻,设备组1发送数据到用户组1,设备1可以发送数据到用户1,设备2发送数据到用户2或者设备2可以发送数据到用户1,设备1发送数据到用户2,由设备组轮循仲裁控制信息决定。
设备发送的数据携带相位信息以及设备组轮循控制信息。相位信息由相位产生器产生,设备组轮循控制信息由各个设备组内的仲裁器产生。设备组轮循控制信息,用于控制2路转发器-1/2/3/4的转发逻辑,从而控制设备组内设备与对应用户组内用户的发送关系。相位信息控制4路转发器以及8路转发器。
举例说明设备发送数据到用户的调度过程。如表2所示,在各个相位时刻,每个设备组只对应一个特定的用户组。各个设备组内的设备与对应用户组内的用户的对应关系由设备组内产生的轮循控制逻辑所控制,例如相位1时设备组1对应用户组1,设备1发送到用户1,设备2发送到用户2或者设备1发送到用户2,设备2发送到用户1,由轮循控制信息决定发送方式。设备发送数据会携带相位信息以及设备组轮循控制信息,这些信息用来控制各个转发器。如图1所示,2路转发器-1/2/3/4由输入信息中携带的设备组轮循控制信息控制,根据轮循控制信息,2路转发器-1由两种转发方式,输入f1转发到e1,f2转发到e2或者f1转发到e2,f2的转发到e1。类似于2路转发器-1,2路转发器的-2/3/4也有各自携带的设备轮循控制信息决定对输入信号如何转发。2路转发器-1/2/3/4的输出端口通过中继器与8路转发器相连接,8路转发器由相位信息控制转发逻辑。根据输入相位,e1/e2/e3/e4转发到d1/d2/d3/d4,e5/e6/e7/e8转发到d5/d6/d7/d8或者e1/e2/e3/e4转发到d5/d6/d7/d8,e5/e6/e7/e8转发到d1/d2/d3/4。在相位1和相位3时刻,e1/e2/e3/e4依次转发到d1/d2/d3/d4,而e5/e6/e7/e8依次转发到d5/d6/d7/d8。在相位2和相位4,e1/e2/e3/e4依次转发到d5/d6/d7/d48,而e5/e6/e7/e8依次转发到d1/d2/d3/d4。8路转发器输出d1/d2/d3/d4/d5/d6/d7/d8通过中继器分别与m1/m2/m3/m4/m5/m6/m7/m8连接。m1/m2/m3/m4作为4路转发器-1的输入端转发到c1/c2/c3/c4端口,m5/m6/m7/m8作为4路转发器-2的输入转发到输出c5/c6/c7/c8。在相位1和相位2,m1/m2通过4路转发器-1转发到c1/c2,m3/m4转发到c3/c4,m5/m6通过4路转发器-2转发到c5/c6,m7/m8转发到c7/c8。在相位3和相位4,m1/m2通过4路转发器-1转发到c3/c4,m3/m4转发到c1/c2,m5/m6通过4路转发器-2转发到c7/c8,m7/m8转发到c1/c2。C1/c2/c3/c4/c5/c6/c7/c8通过中继器分别与b1/b2/b3/b4/b5/b6/b7/b8相连接,b1/b2/b3/b4/b5/b6/b7/b8作为2路转发器-5/6/7/8的输入。在设备发送数据到用户这个过程中,2路转发器-5/6/7/8不受相位控制,转发连接关系始终保持固定。b1/b2通过2路转发器-5分别发送到a1/a2(用户1/用户2)。b3/b4通过2路转发器-6分别发送到a3/a4(用户3/用户4)。b5/b6通过2路转发器-7分别发送到a5/a6(用户5/用户6)。b7/b8通过2路转发器-7分别发送到a7/a8(用户7/用户8)。
表2
Figure BDA0002926238300000071
如图2所示的2路转发器,包含2个输入信息端,一个转发控制端,2个输出信息端,一个反相器以及2个选择器。转发器控制信号为”0”时,输入端0路转发到输出端0路,输入端1路转发到输出端1路。转发控制信号为”1”时,输入端0路转发到输出端1路,输入端1路转发到输出端0路。
如图3所示的4路转发器,与2路转发器类似。4路转发器比2路转发器硬件资源增加一倍,包含4个输入信息端,4个输出信息端,一个转发控制端,一个反向器以及4个选择器。转发器控制信号为“0”时,输入端0路和输入端1路分别转发到输出端0路和输出端1路,输入端2路和输入端3路转发到输出端2路和输出端3路。转发控制信号为“1”时,输入端0路和输入端1路分别转发到输出端2路和输出端3路,输入端2路和输入端3路转发到输出端0路和输出端1路。
8路转发器,结构设计与4路转发器类似。8路转发器硬件资源比4路转发器增加一倍,包含8个输入信息端,8个输出信息端,一个转发控制端,一个方向器以及8个选择器。
如图4所示,中继器包含一个输入信息端,一个始终端以及一个输出端。中继器用于改善整个网络的时序特性。
本发明的优点有四个方面,一,各个用户访问设备的延迟都是固定且比较小,每个用户访问各个设备的时间都是固定在一个常数。二,该总线调度装置需要用到的硬件资源很少。相比于其他调度机制,所用到连线资源,中继器资源,仲裁器资源都比较少。三,该总线调度装置实现总体面积小,有利于芯片布局布线;四,该总线调度装置功耗小。
基于本发明的总线调度装置实现的总线装置效果理想。总线访问的延迟很小,总线速度性能突出,总线占用的硬件资源,功耗以及总面积都很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法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替换或变换方法,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位产生器和1至N级转发器,其中,第2级转发器上连接有两个用于连接用户的第1级转发器,第3级转发器上连接有两个第2级转发器,依此类推;第N级转发器上连接有若干用于连接设备的第1级转发器,每一第1级转发器上连接的用户或设备数量相等,并且,用户和设备总数相等;相位产生器用于产生相位,授权各用户和各设备间的访问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级转发器间,第1级转发器和用户间,第1级转发器和设备间通过中继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位产生器采用计数器,计数器产生的每一个数代表一个相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N=3,第3级转发器路数至少为8路,第2级转发器路数至少为4路,第1级转发器路数至少为2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户和设备总数均为8个,每一第1级转发器上连接两个用户或两个设备;计数器最大值为7,产生八个数,每个数代表一个相位,总共产生八个相位。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发器根据输入信息中携带的转发信息,分配输入端到相应的输出端;在每一个相位时刻,由两个用户构成的用户组只能发送到一个由相位决定的某个特定的由两个设备构成的设备组,而不能发送到其他设备组;同样地,由两个设备构成的一个设备组,在某个相位时刻,只能发送到由相位决定的某个特定的由两个用户构成的用户组,而不能发送到其他用户组。
CN202110133653.7A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Active CN112949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3653.7A CN112949247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3653.7A CN112949247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9247A CN112949247A (zh) 2021-06-11
CN112949247B true CN112949247B (zh) 2022-05-20

Family

ID=76240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3653.7A Active CN112949247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924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1579A (zh) * 2004-02-25 2005-08-3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动态优先级的总线仲裁器和动态改变优先级的方法
CN101494579A (zh) * 2008-01-22 2009-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总线调度装置及方法
CN101937412A (zh) * 2010-09-14 2011-01-05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及其访问方法
CN102347877A (zh) * 2010-07-30 2012-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总线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608979A (zh) * 2012-03-21 2012-07-25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Can总线调度分析及监控系统
CN102804697A (zh) * 2009-06-16 2012-11-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总线系统和通信装置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N103198856A (zh) * 2013-03-22 2013-07-1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dr控制器及请求调度方法
CN103198043A (zh) * 2013-01-24 2013-07-10 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AHB to APB总线桥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53596A (zh) * 2014-12-29 2015-07-01 东莞市启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分光rs-485光纤总线多口终端
CN105068951A (zh) * 2015-07-27 2015-11-1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具有非等时传输结构的片上系统总线
CN111510352A (zh) * 2020-04-15 2020-08-07 南京芯欣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停车位管理的带轮询查障和心跳状态汇报的总线系统
CN111625325A (zh) * 2020-04-21 2020-09-04 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批数据的ai芯片片上网络调度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1579A (zh) * 2004-02-25 2005-08-3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动态优先级的总线仲裁器和动态改变优先级的方法
CN101494579A (zh) * 2008-01-22 2009-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总线调度装置及方法
CN102804697A (zh) * 2009-06-16 2012-11-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总线系统和通信装置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N102347877A (zh) * 2010-07-30 2012-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总线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1937412A (zh) * 2010-09-14 2011-01-05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及其访问方法
CN102608979A (zh) * 2012-03-21 2012-07-25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Can总线调度分析及监控系统
CN103198043A (zh) * 2013-01-24 2013-07-10 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AHB to APB总线桥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98856A (zh) * 2013-03-22 2013-07-1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dr控制器及请求调度方法
CN104753596A (zh) * 2014-12-29 2015-07-01 东莞市启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分光rs-485光纤总线多口终端
CN105068951A (zh) * 2015-07-27 2015-11-1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具有非等时传输结构的片上系统总线
CN111510352A (zh) * 2020-04-15 2020-08-07 南京芯欣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停车位管理的带轮询查障和心跳状态汇报的总线系统
CN111625325A (zh) * 2020-04-21 2020-09-04 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批数据的ai芯片片上网络调度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N总线调度算法研究;蔡一杰;《装备制造技术》;20201031(第10期);全文 *
一种面向应用优化的片上总线调度策略;李德贤;《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0531;第31卷(第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9247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91578A (en) Packet paralle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KR900006793B1 (ko) 패킷 스위치 다중 대기행렬 NxM 스위치 노오드 및 처리 방법
Tran et al. Achieving high-performance on-chip networks with shared-buffer routers
CN101488922B (zh) 具备自适应路由能力的片上网络路由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13114593B (zh) 一种片上网络中双信道路由器及其路由方法
JP2644134B2 (ja) 並列プロセツサ・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スイツチの待ち行列構造
Bahn et al. On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feasible network-on-chip (noc) architecture
US7426216B2 (en)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router and crossbar switch controller
Mora et al. Towards an efficient switch architecture for high-radix switches
CN112949247B (zh) 一种基于相位的芯片片上总线调度装置及调度方法
CN113110943A (zh) 软件定义交换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数据交换方法
WO2024027133A1 (zh) 优先级分组轮询仲裁器及其仲裁方法、交叉开关和芯片
Wang et al. A dynamic priority arbiter for Network-on-Chip
CN107018071B (zh) 一种基于“包-电路”交换技术的路由模式切换配置器
CN113490293B (zh) 一种双层自适应重配置环簇片上网络硬件结构
Zhou et al. Queue management for QoS provision build on network processor
Saravanakumar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on chip communications
Dananjayan et al. Low Latency NoC Switch using Modified Distributed Round Robin Arbiter.
Aust et al. Real-time processor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for fpga-based multiprocessor system-on-chip (mpsoc)
Zhang et al. A cellular NoC architecture based on butterfly network coding (CBNoC)
Fang et al. Exploration on routing configuration of HNoC with reasonable energy consumption
Rekha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Novel Secured NoC for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s
Concatto et al. Two-levels of adaptive buffer for virtual channel router in nocs
Yang et al. MBL: A multi-stage bufferless high-radix router
CN115495399B (zh) 一种分布式仲裁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6

Address after: No. 1628, Suzhao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1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HI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5, building 3, 2388 Chenh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tian smart core semiconduc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