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6879B -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6879B
CN112946879B CN202110157182.3A CN202110157182A CN112946879B CN 112946879 B CN112946879 B CN 112946879B CN 202110157182 A CN202110157182 A CN 202110157182A CN 112946879 B CN112946879 B CN 112946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le
angular velocity
projection
relativ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71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6879A (zh
Inventor
张巍巍
印剑飞
吴昊
杨波
曹熙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1571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6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6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6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6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6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2Optical design, e.g. procedures, algorithms, optimisation rout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0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pr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步骤如下:S1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S2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S3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S4将该速度作为负反馈,闭环到双滚转控制回路中,抵消弹体摆动引起的光轴晃动,实现去耦。利用惯组测量的弹体姿态信息进行去耦解算,无需成像系统内部安装惯性测量元件。相对于框架式产品,双滚转结构上不需要安装速率陀螺等测量元件,既减轻了重量,也减小了制造成本,满足现代产品小型化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位标器结构主要有双框架结构、滚仰式结构等,光学系统随框架一起运动。这种结构的位标器重量偏大,相应的电机需要较大力矩,尺寸偏大,很难实现小型化设计,不符合未来武器领域小型化、复合型、高性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步骤如下:S1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S2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S3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S4将该速度作为负反馈,闭环到双滚转控制回路中,抵消弹体摆动引起的光轴晃动,实现去耦。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用于双滚转控制回路中,双滚转即为组合在一起的两个光楔,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
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
利用两个光楔的滚转角,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
将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作为速度反馈,闭环到双滚转控制回路中,抵消弹体摆动引起的光轴晃动,实现去耦。
上述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优选的,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为: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1
式中:r为弹上惯组测得的弹体滚转角;
y为弹上惯组测得的弹体偏航角;
p为弹上惯组测得的弹体俯仰角;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2
为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
上述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优选的,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为: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3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4
式中: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5
为弹体系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6
为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7
为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
上述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优选的,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为: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8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9
为弹体系到成像系统系的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210
为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系统中引入速度环校正模块,用于计算速度反馈量,速度反馈量用于闭环到双滚转控制回路中,抵消弹体摆动引起的光轴晃动;
所述速度反馈量采用上述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利用惯组测量的弹体姿态信息进行去耦解算,无需成像系统内部安装惯性测量元件。相对于框架式产品,双滚转结构上不需要安装速率陀螺等测量元件,既减轻了重量,也减小了制造成本,满足现代产品小型化设计需求。
(2)双滚转机构位标器没有复杂的光路,不存在光学组件随框架旋转而引起像斑旋转的问题,无需进行复杂的坐标补偿。
(3)本发明中的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是在原有的控制器中增加了速度回路,和原有的控制器分开设计,不会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光楔光路示意图;
图2为去耦控制原理图;
图3为弹体频率为3°/1Hz,沿Y方向摆动;
图4为弹体频率为3°/1Hz,沿Z方向摆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基于小型双滚转机构位标器,突破小型复合成像系统技术,开展新一代产品研究,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满足未来复杂环境下小型化强对抗作战需求。双滚转机构位标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控制规律经典、灵活等优点,且偏转角度足够大,满足产品小型化设计需求的同时,具有足够大的跟踪场。双滚转即为两个光楔组合在一起。光楔为折射角α很小的棱镜,当光线进入光楔时光线发生折射,入射角和出射角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设为δ。双光楔为折射角均为α的两个光楔以不同的角度放置在一起。位标器的每个光楔组件分别由镜筒、轴承组、电机和一个码盘组成。通过控制双光楔的相对运动和同向运动,可实现对空间任意目标的跟踪控制。如图1所示。
去耦能力是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隔离了外壳的抖动,才能保证产品光轴的稳定指向。当产品受外力作用发生抖动时,双滚转机构会跟随产品一起摆动,引起光轴晃动,空间指向不稳。为提高产品的去耦能力,采用半捷联方式,即在产品上安装一小型惯组,与壳体固联,实时敏感产品姿态的变化。安装在壳体上的惯组会敏感到产品姿态的变化,利用惯组信息获得产品的速度,经坐标转换等数学运算,将产品姿态的变化转换到成像系统系下,将其引入到成像系统控制回路中,形成速度回路,控制电机转动,带动滚转机构反向运动,消除弹摆对成像系统光轴的影响,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达到去耦效果。
本发明是对一种双滚转结构位标器采用半捷联的方式实现弹摆去耦的跟踪控制方法,位标器结构简单,满足产品小型化设计需求,去耦控制方法巧妙、应用便捷。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1)双光楔原理
折射角α很小的棱镜称为光楔,当光线进入光楔时光线发生折射,入射角和出射角之间的偏转角设为δ,则偏转角δ满足下列公式。
δ=(n-1)α…………………………………(1)
式中:n——光楔的折射率。
双光楔即为偏转角均为δ的两个光楔以不同的角度放置在一起。双光楔结构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由下式获得。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51
式中:δ——单光楔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之间夹角,即偏转角或折射角;
x——两光楔之间的夹角,0≤x<180°;
y——双光楔出射角,0≤y<2δ。
当两个光楔平行同向放置时,此时双光楔所产生的偏转角最大为2δ。当其中一个光楔绕中心轴旋转180°时,光线偏转角为0。当两个光楔处于任意位置放置时,所产生的光线偏转角在0~2δ之间。
当两光楔相对位置固定后,两光楔同时同向或反向绕中心轴旋转时,将形成一个固定偏转角的空间光轴角。
(2)坐标系定义
a.惯性坐标系OXIYIZI
惯性坐标系定义为北天东,即XI朝北,YI朝天,ZI朝东。
b.弹体坐标系OXBYBZB
弹体坐标系定义:OXB为沿弹体纵轴,指向弹头为正。OYB在弹体对称平面内,垂直OXB轴,向上为正。OZB和OXB轴与OYB轴符合右手定则。
c.成像系统坐标系OXDYDZD
成像系统坐标系定义:OXD为成像系统光轴,OYD为成像系统俯仰轴,OZD为成像系统偏航轴。
d.位标器坐标系OXSYSZS
位标器坐标系定义:当两个光楔同时同向运动时,可实现成像系统光轴在空间的圆锥运动,当两个光楔同时反向运动时,可实现成像系统光轴的不同张角的运动。两个光楔的相对运动等效于光轴的俯仰运动,两个光楔的同向运动等效于光轴的滚转运动。
因此,定义OXS为与双滚转机构的滚转轴固连,OZS轴和等效的光轴俯仰轴固连,方向沿径向向外。OYS轴和OXS轴与OZS轴符合右手定则。
(3)去耦控制方法
安装在弹体上的惯组敏感到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角速度在惯性空间的投影,而去耦控制要求的是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下的投影。得到该速度后,将其引入到成像系统控制回路中,形成速度回路,参与成像系统的闭环控制,消除弹摆对成像系统光轴的影响,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
a.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
假设惯组的敏感轴与弹体坐标系的三个轴重合,则惯组的输出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即为: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61
式中:r——惯组测得的弹体滚转角;
y——惯组测得的弹体偏航角;
p——惯组测得的弹体俯仰角;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62
——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
b.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
由惯组测得的弹体在惯性空间的姿态信息等,获得弹体系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转换矩阵,取逆变换后得到惯性空间到弹体系的转换矩阵,进而得到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63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64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65
式中: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1
——弹体系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2
——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
ωx、ωy、ωz——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投影的三个分量。
c.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
通过两个光楔的同向运动和相对滚转,形成光轴的等效俯仰角和滚转角。以弹体坐标系为基准,以角速度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9
绕OXD轴旋转γs角,再以角速度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10
绕中间轴旋转θs角,获得成像系统坐标系。则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为: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3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4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5
式中:γ1、γ2——两个光楔的滚转角;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6
——为弹体系到成像系统系的转换矩阵;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7
——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
Figure BDA0002934155390000078
——单光楔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之间夹角,即偏转角或折射角。
d.将该速度作为速度反馈,闭环到双滚转控制回路中,抵消弹体摆动引起的光轴晃动,实现去耦。详细过程如附图2。
探测器测得目标在探测平面的位置后输出到指令解算模块,与滚转、俯仰框架角经指令解算模块,输出滚转和俯仰指令,该指令经位置环校正后,与弹体扰动引起的速度经数学平台解算后合成,进入速度校正环节,经功放后带动电机旋转,框架偏转,形成闭环回路,最终消除产品的光轴误差。
(4)测试结果
对弹体摆动解耦算法在五轴台上进行测试,测试时弹体以固定速度摆动,即控制转台使弹体以3°/1Hz的频率分别沿Y方向和Z方向摆动,测试结果如图3弹体频率为3°/1Hz沿Y方向摆动(其中3a为视线角速度Y,3b为视线角速度Z);图4弹体频率为3°/1Hz沿Z方向摆动(其中4a为视线角速度Y,4b为视线角速度Z)。
由实测的曲线可看出,当弹体分别沿Y方向、Z方向以3°/1Hz的速度摆动时,产品输出视线角速度的幅值在±0.3°/s之间,去耦系数为2.1%。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半捷联解耦算法能够有效去除弹体摆动对光轴的影响,保证在扰动的作用下保持对目标的稳定跟踪,为半捷联产品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双滚转控制回路中,双滚转即为组合在一起的两个光楔,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
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
利用两个光楔的滚转角,计算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
将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作为速度反馈,闭环到双滚转控制回路中,抵消弹体摆动引起的光轴晃动,实现去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为: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11
式中:r为弹上惯组测得的弹体滚转角;
y为弹上惯组测得的弹体偏航角;
p为弹上惯组测得的弹体俯仰角;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12
为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为: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13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14
式中: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15
为弹体系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转换矩阵;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16
为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弹体系的投影;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17
为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惯性系的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为: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21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22
为弹体系到成像系统系的转换矩阵;
Figure FDA0002934155380000023
为弹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在成像系统系的投影。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系统中引入速度环校正模块,用于计算速度反馈量,速度反馈量用于闭环到双滚转控制回路中,抵消弹体摆动引起的光轴晃动;
所述速度反馈量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57182.3A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946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7182.3A CN112946879B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7182.3A CN112946879B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6879A CN112946879A (zh) 2021-06-11
CN112946879B true CN112946879B (zh) 2023-02-03

Family

ID=76242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7182.3A Active CN112946879B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687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7553A (en) * 1984-05-15 1988-07-12 Crimmins James W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ortable unit
CN105842846A (zh) * 2015-08-05 2016-08-10 深圳市福瑞贝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偏振不相关反射光去耦合系统
CN109407059A (zh) * 2018-09-28 2019-03-01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捷联去耦实现方法
CN109459385A (zh) * 2018-10-18 2019-03-12 南京大学 一种被动相位锁定装置
CN110221449A (zh) * 2019-06-27 2019-09-10 成都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孔径空间合成激光装置的光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307929D1 (de) * 1992-10-20 1998-02-12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für Messungen an mehreren Lichtwellenleitern
ATE456994T1 (de) * 2006-08-11 2010-02-15 Inventio Ag Aufzugriemen für eine aufzug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aufzugriemens
CN103900571B (zh) * 2014-03-28 2017-06-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惯性坐标系旋转型捷联惯导系统的载体姿态测量方法
CN106209225A (zh) * 2015-05-26 2016-12-07 钱浙滨 一种无线光信道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1964696B (zh) * 2020-09-14 2022-02-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双轴旋转惯导系统载体角运动隔离调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7553A (en) * 1984-05-15 1988-07-12 Crimmins James W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ortable unit
CN105842846A (zh) * 2015-08-05 2016-08-10 深圳市福瑞贝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偏振不相关反射光去耦合系统
CN109407059A (zh) * 2018-09-28 2019-03-01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捷联去耦实现方法
CN109459385A (zh) * 2018-10-18 2019-03-12 南京大学 一种被动相位锁定装置
CN110221449A (zh) * 2019-06-27 2019-09-10 成都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孔径空间合成激光装置的光路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oward Designing with Three-Dimensional Bumps for Lift/Drag Improvement and Buffet Alleviation";Jeremy P. Eastwood 等;《AIAA JOURNAL》;20121231;全文 *
基于双光楔的双模光学系统设计分析;李福巍等;《航空兵器》;20180328(第01期);全文 *
机载激光雷达双光楔扫描系统设计与实现;朱精果等;《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0525(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6879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1269B (zh) 一种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姿态角误差标定方法
US9160907B2 (en) Tracking apparatus
JPH0772691B2 (ja) ジンバル振動分離システム
CN115562378B (zh) 一种光电稳定平台、角速度补偿方法、存储介质
CN108594876A (zh) 基于滚仰式稳定平台结构的半捷联稳定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70346A (zh) 一种基于像方间接稳像的长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
CN106599479A (zh) 一种光学遥感相机精密稳像系统的仿真方法
CN114842090A (zh) 基于精密角度基准的视觉惯性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方法
CN109823572A (zh) 敏捷卫星姿态往复快速摆动的执行机构配置及控制方法
CN112946879B (zh) 一种双滚转跟踪去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631870B (zh) 基于光学自准直的星载光学陀螺组件姿态引出方法
CN116448145A (zh) 一种基于偏振矢量空间差分的航姿确定方法
RU2009133042A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стабилизации подвижного носителя,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359632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06665B (zh) 一种基于磁场反馈的原子自旋陀螺仪捷联系统
CN112987557B (zh) 一种基于双光楔红外成像的跟踪控制方法
CN114674181A (zh) 一种滚仰式导引头及陀螺仪数据融合方法
CN105716607B (zh) 一种机载光电侦察设备两框架平台的过顶控制方法
CN108614571A (zh) 一种基于光学敏感器的卫星姿态控制试验方法
CN114545790A (zh) 一种光学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及方法
Dongsheng et al.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pitch/roll two-axis strapdown stabilization platform
CN111025897A (zh) 一种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鲁棒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
US202303412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lancing a gimbaled system
US11317025B1 (en) Movie camera stabiliz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CN111099040B (zh) 一种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群控制的系统极性确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